TOP
0
0
2025國際書展現場活動搶先看
大夏書系‧名校的那些“秘密”(簡體書)
滿額折
大夏書系‧名校的那些“秘密”(簡體書)
大夏書系‧名校的那些“秘密”(簡體書)
大夏書系‧名校的那些“秘密”(簡體書)
大夏書系‧名校的那些“秘密”(簡體書)
大夏書系‧名校的那些“秘密”(簡體書)
大夏書系‧名校的那些“秘密”(簡體書)
大夏書系‧名校的那些“秘密”(簡體書)
大夏書系‧名校的那些“秘密”(簡體書)
大夏書系‧名校的那些“秘密”(簡體書)
大夏書系‧名校的那些“秘密”(簡體書)
大夏書系‧名校的那些“秘密”(簡體書)
大夏書系‧名校的那些“秘密”(簡體書)
大夏書系‧名校的那些“秘密”(簡體書)
大夏書系‧名校的那些“秘密”(簡體書)
大夏書系‧名校的那些“秘密”(簡體書)
大夏書系‧名校的那些“秘密”(簡體書)
大夏書系‧名校的那些“秘密”(簡體書)
大夏書系‧名校的那些“秘密”(簡體書)
大夏書系‧名校的那些“秘密”(簡體書)

大夏書系‧名校的那些“秘密”(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5 元
定價
:NT$ 330 元
優惠價
8728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在我們看來,名校之“名”,不在於名氣、師資、校舍,而在於在教育改革中,他們身處潮流漩渦但始終保持理智、清醒;在於改革前行中,他們所表現出的強烈的危機感和使命感。
他們努力通過自己的實踐探索,找尋教育未來的方向。這些先行者依靠敏銳的教育直覺和改革創新的勇氣,在教育思想、課程建設、課堂教學、學校空間設計、學校管理等方面做出了符合教育規律和未來發展趨勢的改革。
這本書,將為您揭開名校的那些“秘密”,全方位展示這些學校的魅力與溫情。

作者簡介

本書作者都是教育教學領域的專家,長期專注于教師專業成長的研究,並出版了很多相關的著作。這些研究有助於幫助教師克服倦怠狀態,找到成長的路徑,為教師提供更好的理論支持和實踐支持。

名人/編輯推薦

•本書是《人民教育》精品文叢之一,以鮮活的案例展示了名校在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文化自信、課程、空間設計等方面的實踐,讓名校的“名”立體可感知。
•從這些名校的發展中可以看出,校之“名”,不在於名氣、師資,而在於在教育改革中他們依然找准定位,腳踏實地,把握未來,這可以給當下處於迷茫發展階段的學校提供一些借鑒。
•從名校的探索中可以看出,校之“名”,更在於細節和人性。課程設置上的合理化,空間設計中的人性化,既是對教育規律的追尋,也是對自身教育理念的堅守。
•從名校的探索中可以看出,校之“名”,貴在恒。名校也有自己的“曲折探索史”,而堅持讓他們看到了成果。

總序

辦偉大的學校,做偉大的校長和教師

翟 博

《人民教育》編輯部應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之邀,出版這套叢書,可喜可賀。

創刊於1950年的《人民教育》雜誌,積聚了深厚的歷史財富、廣博的教育資源、深遠的影響力和良好的公信力,被讀者親切地譽為“中國基礎教育第一刊”。近幾年來,《人民教育》雜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方向性引領、專業化服務”宗旨,著力引領讀者深入探討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一系列重大課題,並在理論和實踐層面作出回應,獲得讀者高度認可。其中,既有對教育現代化、立德樹人、教育公平、教育質量觀等重大理論問題的思考,也有校長領導力提升、學校辦學的新經驗,還有教師發展的新思路,更有最前沿的學習方式的引介,上接天線,下接地氣。從《人民教育》近幾年發表的文章中,精選、分類結集成冊,既充分發揮了文獻的長遠價值,便於讀者系統閱讀,也能夠更好地擴大傳播面。在當前轉瞬即逝的刷屏式海量、碎片閱讀背景下,高水平的專業文章更能夠幫助讀者聚焦關注點,提高閱讀的獲得感,提升專業水平。

具體而言,《人民教育》精品文叢具有如下特點。

第一,叢書立足於新時代中國基礎教育的歷史使命,對重大教育課題和重點難點問題給出了豐富且可資借鑒的回答,是引領、推動中國基礎教育發展的珍貴文獻。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論斷,為新時代基礎教育發展指明了方向。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處理好德與才的關係,解決好德與才相統一的問題;要讓學生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深刻領會立德樹人的豐富內涵,認真探索立德樹人的實踐路徑,深入研究立德樹人的理論,是新時代給基礎教育提出的重大課題。

在這一背景下,基礎教育需要切實承擔起一系列重大使命。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教育全過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以落實,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要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土壤,培育文化自信和中國精神,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課堂教學和學校教育全過程,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傳承中國人的文化基因。要大力發展素質教育,樹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質量觀。要重新思考、踐行好學校、好校長、好老師的標準。堅持育人為本,轉變教育思想觀念,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有”好老師的要求,進一步提升校長和教師的專業素質。從單純以學科考試分數為主要評價指標轉到全面發展的理念上來;從關注少數尖子生的發展轉到關注每一個孩子的發展上來;從過於強調統一步調轉到更多關注個性發展上來。

《人民教育》精品文叢,正是站在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最前沿,圍繞以上重大課題、重要使命,組織國內頂尖專家、優秀校長教師,提供前沿思想理念和腳踏實地的解決方案。《新時代學校使命》一書,由社評和《人民教育》核心議題的前言構成,高度凝練了對當前教育問題的思考,包括教育自信、教育質量觀、核心價值觀教育、美育、教育活力,等等。《身體教育學》一書,力圖借助“身體教育學”這個最新概念,以整體的觀念來推動全面發展。《核心素養的中國實踐》一書,期待帶動整個基礎教育質量觀的變化,以適應未來對人才和教育的要求。《名校的那些“秘密”》一書,以活生生的案例來展示學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培養文化自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管理、課程、空間設計等諸多實踐路徑。《還可以怎樣學習》一書,聚焦近年來學生發展素養目標的變化,以全球視野介紹更廣闊、更多樣、更有效的學習方式。《“好校長”是怎樣煉成的》一書,專注于校長的價值領導力、課程領導力、教師領導力和溝通領導力等核心要素的實踐解讀。《老師,你為什麼不再進步了》一書,關注教師的成長與高原期突破。《朝向心靈偉大的教師》一書,彙集教育界、文化界及商界名人的成長故事和教育故事,力圖為校長教師打開新的窗口,從社會的角度來看教育。

第二,叢書集中展現了中國教育實踐經驗與智慧,引導讀者建立和提升教育自信。

中國教育質量迅速提升的一個重要秘密,就是中小學的每一堂課,都在努力體現國家戰略、國家意志,國家頂層設計與一線微觀實踐高度融通呼應。

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對美好教育的熱烈追求,是中國教育成功的重要動力。縱觀中國基礎教育改革開放40年來的歷程,對美好教育的追求,成為教育發展、教育工作者改革創造的重要驅動力。這套叢書中提煉的好學校、好校長、好教師的改革經驗,無不是在回應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教育的殷切期盼。

與時代潮流合拍,創造高品質的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經驗。近年來,中小學湧現了一大批好校長、好教師,就在於他們敏銳地抓住了時代發展的脈搏,大力提升自己的政治素養,養成法治思維,涵養博大的精神世界,從宏觀上保障了教育教學改革的正確方向。同時,近年來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的一個關鍵突破點,是從主要關注教學方式層面的改進轉向學校整體層面的變革,體現了與新時代精神的密切呼應。

從這套叢書中還可以看到如國家認同教育、核心價值觀教育、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學校文化、課程構建與優化、選課走班制度等方面的具體操作經驗。這些都是我們的中小學紮根中國大地實實在在幹出來的智慧結晶,是中國基礎教育之所以卓越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們教育自信的來源,值得學校校長、教師認真研讀、借鑒。
第三,叢書呼籲教育工作者乘著新時代的東風,辦偉大的學校,做偉大的校長和教師。

偉大的學校,不是僅僅為升學服務的學校,而是要為學生未來創造美好生活的學校。美好生活,不僅意味著謀生就業能力,也意味著正確的價值觀,豐富的精神世界,厚重的家國情懷,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健康的自我調節能力,和諧的人際交往能力。偉大的學校,也不僅僅是學生成長的樂園,還應該是教師的人生幸福所在。教師的幸福與學生的發展密切相關。只有當教師從心底裡認同教師職業,才能真正參與到學生的成長之中,也才能獲得自身職業價值的實現,收穫作為教師的幸福。偉大的學校,善於激發教師的職業熱情,幫助教師獲得成就感。這也是《名校的那些“秘密”》等書揭示的秘密所在。

偉大的校長,其領導力不僅體現在過硬的政治素質、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上,還體現為優良的道德品質,更要有教育的定力,“習慣于擇高處立,尋平處坐,向寬處行,務實,求穩,但內心卻嚮往教育的理想,一切為了民族的未來”。偉大的校長,是善於成就教師的校長。李烈感言:“當我哪一天不再做校長時,如果老師們在背後這樣說:‘李烈當校長的時候,我們是真的在快樂地工作著’,那就是對我最高的褒獎了。”偉大的校長還應是優秀的學習者,善於在繁忙的事務間隙,終身學習,反思完善。在工作中,偉大與平庸的區別往往在於能否不斷注入生命的激情,能否不斷發現心靈偉大的教師和存在無限發展潛能的孩子。

偉大的教師,首先是一個精神燦爛的人。教師是深度參與學生精神生活的引領者。無論是做“四有”好老師,還是做好“引路人”,教師自身的精神修養是前提,這包括堅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道德修養、對豐富個性的包容、對人的發展性的充分認識、傳遞正能量的意識和能力、溝通的藝術、自我情緒管理,等等。善於發現美是他們共同的特質。他們還是一群積極回應環境的人,能夠敏銳地發現新問題,通過學習、思考、行動來調整自己,跟著時代一同進步。這些偉大教師的特質,讀者可以從《老師,你為什麼不再進步了》《朝向心靈偉大的教師》等書中充分感受。

中國社會正處在全面深化改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社會轉型、技術變革等都給基礎教育提出了嚴峻挑戰,教育工作者如何看待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考驗著我們隊伍的素質,更考驗我們的學習能力。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中指出,“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只有加強學習,才能增強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才能使領導和決策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願讀者在這套叢書中,能夠充分感知新時代對我們提出的使命和要求,瞭解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基本脈絡,把握學校辦學的正確方向和科學規律,發展和培育偉大學校、偉大校長、偉大教師成長的“基因”,立志辦偉大的學校,做偉大的校長和教師,為偉大的時代貢獻自己的價值。

2018年7月
(作者系中國教育報刊社黨委書記、社長)






好學校的模樣

禇宏啟

俗話說: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套用這個句式,則可以說:薄弱學校各有各的短板,而好學校的模樣都是相似的。

本書的名字是《名校的那些“秘密”》,我認為,這裡的“名校”被稱作“好學校”更為恰當,有些學校高考升學率名聲遠揚,也是“名校”,但是爭議很大,遠不能稱為“好學校”。好學校好在何處?好學校之所以好,秘密何在?問題看似玄妙深奧,實則很好回答,好學校沒有什麼秘密,也從不保守所謂的“商業秘密”,好學校很樸素、很透明,好學校是遵守教育常識的學校,不故弄玄虛,也不遮遮掩掩。

我把本書中的所有文章讀了幾遍,受益匪淺。越讀越覺得好學校不神秘,好學校的模樣都是相似的。

好學校真正以學生為中心,學校的一切工作都圍繞學生展開,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個性發展、主動發展、可持續發展服務。好學校立足學生的長遠利益與根本利益,而不只是急功近利地給學生一個“高分”,好學校站得更高、看得更遠,致力於培養能適應社會發展、能促進終身發展的關鍵能力或核心素養,尤其重視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的培養,聚焦于培養學生具有“聰明的腦”與“溫暖的心”。好學校知道真正的“聰明”不是以“記憶能力”為核心的應試技能,而是善於解決複雜疑難問題的創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維;好學校知道真正的“溫暖”不是服從和盲從,而是基於尊重寬容、能夠換位思考的合作能力與交流能力;好學校知道只有讓學生擁有“聰明的腦”和“溫暖的心”,才能適應複雜多變的不確定的21世紀。

好學校不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還積極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與主動發展。好學校傾聽學生的呼聲,尊重學生的需求,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每一位學生成為自主發展的主體,讓學習過程充滿樂趣,讓學生具有內在動力,不用揚鞭自奮蹄。好學校強調教育是發現和喚醒,發現每位學生的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喚醒沉睡的潛能,並搭建平臺,提供自主自由的空間,幫學生找到自我、認識自我、發展自我,讓學生自知、自信、自強。好學校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獨立思想,而不是培養唯唯諾諾、毫無主見的人。好學校不把學生看作學校獲取功利的工具,學生是目的,不是工具。

總之,好學校對于“教育目標”即“培養什麼人”有清醒的認識,有正確與明確的培養目標,不滿足于培養“分高”“聽話”的人,而是培養適應21世紀社會發展,我國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具有創新能力、科學精神、民主精神、法治精神的現代人;好學校對于“教育過程”即“怎麼培養人”也有清醒的認識,不是靠外在的威脅與利誘、約束與激勵,而是靠激發學生的內在動機,去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是“要我學”,而是“我要學”,不是為考試“不得不學”,而是為滿足個人興趣、實現個人理想“主動去學”。

好學校的課程建設、教學方式改革、學習方式轉變、管理方式改進,都是圍繞上述對於教育目標和教育過程的追求展開的,諸多好學校在課程內容、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管理方式上不可能完全一樣,學校特色也各有不同,但是其精神實質是一樣的,那就是:學校的一切工作都圍繞學生展開,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個性發展、主動發展、可持續發展服務。眾多好學校不論有多麼不同,但是它們的“本質的模樣”是一樣的,即好學校的“靈魂”是一致的。

一些學校去好學校考察取經,往往學其皮毛,認為這些表面的具體做法就是好學校的經驗甚至精髓,實則不然,結果畫虎不成反類犬,不是水土不服,就是南轅北轍。學習好學校的經驗,不要局限於“表面的模樣”,而要把握好學校的本質與靈魂,真正看清“好學校的模樣”,找到“好學校的秘密”。

(作者系北京開放大學校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原教育部小學校長培訓中心主任)

目次

目錄


001 總序 辦偉大的學校,做偉大的校長和教師 翟 博

007 序 好學校的模樣 禇宏啟

輯一 教育思想:把學校打開,教育會怎樣

003 要改變別人,先要改變自己 餘慧娟 邢 星

012 把社會打開,讓孩子進來 程紅兵

018 CAP將讓中國更優秀 王殿軍

026 教育家辦學,需要一點孤獨的理想主義情懷 陳立群

034 別拿校長當“官”做 厲佳旭

038 在全社會的尊重與自重中,教育再出發 葉翠微

043 史家教育集團:構建“動力群”,激發“群動力” 王 歡

049 發現教師:揭開學校發展的密碼 孫雙金

輯二 學校轉型:如何調整組織架構和課程設置

059 當社會不再旁觀,教育怎麼辦? 李希貴

068 讓每一位學生成為他自己 北京十一學校

080 選課走班後怎麼育人? 李 亮

089 郭涵:用你對世界的認識去影響他 餘慧娟 邢 星

100 守正出新一零一 賴配根 邢 星

113 改變教育,在我們的一念之間 唐江澎

117 在高考之上 賴配根

127 高考變了,高中怎麼辦? 吳 堅

136 個性化學習中的時間管理“密碼” 董君武

145 容短促長:立體課程架構下的動態走班實踐 邱 鋒 馮冬怡

151 學生發展指導綜合性解決方案探索 沈 軍

157 跑得起來與跑得更好 陳永平

164 上海育才中學:基於學程化的課程樣態與組織模式 陳青雲

174 網上走班:課程的私人定制 王麗萍

181 綜合素質評價軟而無效問題求解 呂 建

189 愛國教育要接地氣 李曉利

195 發展性德育:從零敲碎打走向生態構建 歐 健 周鵲虹

輯三 課程整合:一場艱難卻意義非凡的變革

203 “1+X課程”與學生發展核心素養 竇桂梅 胡 蘭

210 對課程進行時空的整體改造 安 華

214 “課時改革”來了?! 吳慶琳

220 把“STEM+”理念融入全課程 鄒 正

226 課程之美哪裡找? 馬 宏 江均斌

230 語文課堂如何向生命敞開 李偉平

輯四 空間設計教育學:讓學校空間容納更多樣態的學習形式

237 中關村三小:3.0版本的新學校 劉可欽

243 班組群、校中校:一種新的學校教育組織生態 劉可欽 梁國立

249 空間即課程 李振村

257 以美學經緯“再織”校園空間 劉 慧

書摘/試閱

把社會打開,讓孩子進來

程紅兵

我曾在《人民教育》2015年17期刊發過《把學校打開》一文,呼籲學生應該走向社會;作為問題的另一面,社會也應該向學生打開。

社會向孩子們打開,應該是全方位的打開,包括政治領域、科技領域、軍事領域、文化領域、工業領域、農業領域等。

凡是有益於學生成長的社會資源,都應該成為學生成長的教育資源。

世界是學生的教科書,學生應該面向生活、面向社會、面向世界

杜威認為,教育是兒童現在生活的過程,而不是將來生活的預備。最好的教育就是“從生活中學習”“從經驗中學習”。他主張“學校即社會”,有兩層含義:一是學校本身必須是一種社會生活,具有社會生活的全部含義;二是校內學習應該與校外學習連接起來,兩者之間應有自由的相互影響。

陶行知在杜威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他主張“社會即學校”。在陶行知看來,教育和生活是同一過程,教育包含於生活之中,教育必須與生活結合才能發生作用,他主張把教育與生活完全熔於一爐。

陶行知認為,在“學校即社會”的主張下,學校裡的東西太少,不如反過來主張“社會即學校”。這樣,教育的材料、方法、工具以及環境,都可以大大地增加,學生、先生也可以多起來。“整個社會的運動,就是教育的範圍,不消談什麼聯絡而它的血脈是自然相通的。”

“社會即學校”的根本思想是反對脫離生活、脫離人民大眾的“小眾教育”,主張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打通學校和社會的聯繫,創辦人民所需要的學校,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真正把學校放到社會裡去辦,使學校與社會息息相關。

過去我們說教科書就是學生的世界,在這個意義上看,學生是讀書的,讀來讀去就是讀教科書;今天我們說世界是學生的教科書,學生應該面向生活、面向社會、面向世界。一方面學校應該帶著孩子走向社會,走向生活,另一方面社會應該向學生打開,接納孩子,積極主動地為學生成長服務。

教育的真諦在於人的個性化與社會化的和諧統一。無論是學生的個性化成長,還是社會化過程,都離不開學校教育,同時更離不開社會教育。讓學生走向社會,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理解社會生活,讓他們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標,讓他們作好職業生涯規劃,以適應未來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求,這是成人世界為孩子們應盡的職責。

要允許、鼓勵學生參與真實的政治生活,這是絕好的教育資源

我曾經擔任過人大代表,也擔任過政協委員,曾提交了一份關於“把社會打開,讓孩子進來”的提案,如果將我國各級人大、政協的會議及相關活動向中小學生開放,那麼就可以帶動社會各界向中小學生開放,讓社會向學生敞開。

各級人大、政協會議既是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政議政的場所,也是絕好的教育資源。與會者都能充分感受到從各級政府到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身上洋溢的積極、熱情、向上的力量,大家群策群力、集思廣益,為新一輪的發展貢獻智慧,湧現出了很多真知灼見。這對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積極關心國家大事和社會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國內許多地方的人大、政協會議都沒有邀請中小學生列席參加的做法,這對孩子們來講是浪費了很好的學習機會,浪費了讓學生走進人大、政協關注政治並養成參政議政習慣的教育資源。

有的地方人大、政協有很好的開放傳統。比如有的設置了“人大代表議事廳”“政協委員議事廳”,這是關注政情、社情,彙集民智、民意的好辦法,也是開放人大、政協的好辦法。深圳明德實驗學校的學生就曾經參加過“關於保護紅樹林”的“政協委員議事廳”活動。活動之後,孩子們紛紛表示“這樣的參與很新鮮,很有意思”,讓他們“直接感受到參政議政的氛圍和自己作為國家主人的責任意識”。

許多國家的議會都有向市民開放、向中小學生開放的例子,比如澳大利亞、英國、挪威、芬蘭等國,均產生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如果社會生活是開放的,象徵著國家各個層面最高級別的政治會議向學生開放,不僅僅是教育本身的意義,而且具有造就開明政治生態的意義。

我建議我國各地的人大、政協可以開展諸如“人大代表議事廳”“政協委員議事廳”,每次議事都特邀中小學生參加。根據每次議事主題內容的不同,邀請不同的學生參加,以活動的適切性和關聯度為基本原則,適合高中生的就請高中生參加,適合職校生的就請職校生參加,適合小學生的就請小學生參加。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下基層、作調研的活動,也可以特邀中小學生參與。中小學生原本就不能整天關在學校內,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特別是中學生,必須走進社會、調查社會、瞭解社會,實際承擔這種對他們來講是必需的學習任務。如果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能夠帶領孩子們作調研,則更有一種正式感、莊嚴感、嚴肅感,孩子們能實際感受到自己的責任。

除涉及國家機密之外,人大、政協會議的相關環節基本上都可以向學生開放。人大常委會主任、政協主席的報告可以向中小學生開放,讓學生瞭解我們國家、地方政府的基本宗旨、基本目標、基本活動方式。省長、市長、縣長的報告可以向中小學生開放,讓學生瞭解他們在想什麼、做什麼,瞭解整個城市的發展成就以及今後的基本發展思路。人大、政協的大會發言可以向中小學生開放,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他們的祖輩、父輩們是怎樣以積極的熱情參政議政,並瞭解到各個行業、各個領域的最新發展動態。人大、政協的小組討論向中小學生開放,可以讓學生感受長輩們是怎樣分析問題、積極建言獻策的,這是最好的愛國教育。

人大、政協帶頭向孩子打開,將帶動政府向孩子打開。比如政府機關面向孩子打開,讓有興趣瞭解政府治理方式的孩子走進機關、街道,瞭解政府機關的運作方式。

封閉的空間將使學生孤陋寡聞、眼界狹隘;開放的空間將促使學生耳聰目明、眼界大開

除了政治領域應該向學生打開之外,科技、工農業生產、文化、商業領域等,都應該向孩子打開。

學校教育應培養未來科技人才,但科技人才的培養單靠學校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基礎教育學校受到各種客觀條件的限制,比如一般不具備一流的科學家,不可能真實、完全地再現科技實驗的現場,不可能讓學生參加真實的、前沿的科學實驗研究。

我曾經到過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美國宇航空氣動力研究所,我十分驚訝地發現他們以項目為單位的研究團隊居然吸納了高中生參與,他們的團隊負責人告訴我們:“吸納對相關項目有濃厚興趣的優秀高中生參與研究,這是最好的培養未來科學家的方法。這些高中生整天和科學家在一起,面對問題,參與討論,學習科學家的思維方式、研究方式,雖然他們的知識還有許多不足,但同時他們也少了許多束縛,或許在參與討論研究的過程中,他們的一個想法就成了點燃創意的一個火花,對整個團隊的研究也會產生積極的作用。”

深圳明德實驗學校依託騰訊資源,一方面帶領學生參觀考察騰訊最先進的動漫設計工作現場,一方面邀請相關工程師為學生開設了“編程的藝術”“遊戲策劃”“Unity
3D編程”課程,由一線有著十分豐富經驗的創意設計師親自指導明德學生實際操作。學校有一系列的科技活動,例如帶領學生走進萬科學習建築設計;帶領學生走進大疆公司考察無人機研製,進而開設航模課程,邀請中國航空動力技術專家劉大響院士給學生作相關報告;帶領學生走進聯通、微軟、深圳電力調度大廈、大亞灣核電站、深圳氣象臺,參觀考察,學習探究。這麼做,至少為學生開闊了眼界,讓他們瞭解了科技前沿的發展概況。

當然,我們期待更多的科技團隊向孩子打開,向孩子深度打開,不僅是接納孩子們走馬觀花式的參觀考察,作一個報告,還應該讓孩子們走進實驗現場,實際參與相關的研究實驗,深度介入。這將對學生產生深度的影響和更加積極的作用。

如今,城市的孩子越來越城市化,他們遠離農村、土地、自然和農作物。雖然現在高中學校也有學農的要求,但由於種種原因導致城市學生很難走進農村,他們更多的是在專供學生學農勞動的專用場地進行所謂的勞動,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因為集約化地接待一批又一批的學生學農勞動,導致專用農場常常根本無農活可幹,甚至連草都無處可鋤,這與其說是學農勞動,不如說是換一個地方的集體活動。而且這種“偽學農”勞動最大的弊端是根本沒有走進真實的農村,真實的農家,真實的農民,不知道農民的甘苦,不知道農民的生活,不知道農民與土地深深的情感聯繫。

我們利用暑假帶領學生走進貴州山區的侗鄉侗寨,到海南中部大山深處參與勞動、感受生活,與農家的孩子談論彼此的生活,暢想未來的生活,向農家大嫂學習織布,向農家大爺學唱侗歌,向橡膠農工學習割橡膠,到稻田裡學習插秧,體驗農民的生活,孩子們收穫了滿滿的感動。

現在學校一般都有軍訓活動,但基本上不是在軍營裡進行的。或許是因為軍隊有軍隊的規範,或許軍事重地還有保密的要求,總而言之,軍營不向學生開放。這就導致學生的學軍活動更多的是走過場,隔靴搔癢,因為學生不在軍營就無法感受軍營的氛圍,就無法真正體會到軍人的生活,就無法完全理解軍人的氣質,因此無法產生較好的學軍效果。

中華民族歷來都有重視教育的傳統,但不能只是重視學校教育作用而忽視社會教育作用,如果社會的許多部門因各種客觀原因、主觀理由和藉口對孩子關閉,結果將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封閉的空間將導致學生孤陋寡聞、眼界狹隘;開放的空間將促使學生耳聰目明、眼界大開。封閉將導致封閉的個性,開放將造就開放的人格。

(作者系廣東省深圳明德實驗學校校長)

(文章原刊於《人民教育》2017年第01期)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8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