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新年快樂!買書領券省荷包
生活不能人人滿意,事能知足心常樂!
滿額折

生活不能人人滿意,事能知足心常樂!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60 元
優惠價
90234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7 點
商品簡介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讓自己擁有一顆平淡的心,不為那些閃閃發光的誘惑所動搖,
讓自己擁有一顆寧靜的心,不讓那些引誘你犯罪的事情觸及心靈。

我們的心之所以有諸多的煩惱,
乃是貪執外在的種種財、色、名、食、睡。
所以佛陀不斷的告訴我們要放下,
這些身外之物畢竟都是無常。
來去之間,我們究竟得到了什麼?
唯有透過外相上的捨離,才能幫助我們去除貪執的習氣。
當習氣漸漸減少時,也才能獲得真正的解脫自在。
什麼是人生五味?
童年的時候是美味──童年的時候,有父母呵護寵愛,要吃有得吃、要穿得有穿,是美味的人生。
青年的時候是甘味──青年的時候,交朋友、談戀愛,前途充滿著無限的理想、希望,是甘味的人生。
中年的時候是苦味──到了中年,每天為兒女、為家人作牛馬,在外奔波辛勞,這時是苦味的人生。
老年的時候是澀味──到了老年,兒女像鳥兒一樣振翅高飛,自己健康也一日不如一日了。眼睛看也看不清楚,耳朵聽也聽不清楚,口中吃也吃不出甘味,所以老年的歲月都是澀味。
修行的時候是禪味──一個人假如從青少年起就懂得學道,學禪,那麼經過青年、中年、老年。都會有禪味,就算眼睛閉起來,不看不聽,心中的世界還是一樣甘美無比。

書摘/試閱

第一篇 守住一顆寧靜的心

讓自己擁有一顆平淡的心,不為那些閃閃發光的誘惑所動搖,讓自己擁有一顆寧靜的心,不讓那些引誘你犯罪的事情觸及心靈。
有這樣一句話「守住一顆寧靜的心,你便可以不斷超越,不斷向自我挑戰,即使遠方是永遠的遠方,也會誕生一種東西──奇蹟。」是的,許多時候,就是由於我們內心存有太多的欲望,而不自覺地陷入誘惑中不能自拔。

 


找到自己的佛性

有一次,溈山靈佑禪師在百丈禪師身旁,百丈禪師問道:「是誰?」
溈山禪師答道:「靈佑。」
百丈禪師道:「你撥一撥火爐中,看看還有火沒有?」
溈山禪師在爐中撥了撥,回答道:「無火。」
百丈禪師親自站起來,走到爐邊,用火鉗在爐中深深一撥,撥出一點火星,取出來給溈山看,然後說道:「你說無火,這個不是火嗎?」
溈山靈佑禪師說道:「我知道是有,只是未能深深一撥。」
百丈禪師道:「這只是暫時的歧路,經典上說,要了悟佛性,當觀時節因緣,時節因緣一到,如迷忽悟,如忘忽憶,那時才知道自己本來一切具足,不是從外而獲得的。所以,祖師說:悟境同未悟,無心如有心。凡聖虛妄,本來心法,原自備足。你現在已經如此,好好保護並把握它吧!」
第二天,溈山禪師隨同百丈禪師入山出坡(勞動服務),百丈禪師問溈山道:「火種帶來了嗎?」
溈山禪師答道:「帶來了。」
百丈禪師追問道:「在什麼地方?」
溈山禪師撿起一枝柴,吹了兩下,然後交給百丈禪師。百丈禪師歡喜地說道:「如蟲禦木,偶爾成文。」

●知足心常樂
「火種」,代表了什麼?暗示了什麼?此即所謂佛性也。百丈禪師要溈山到爐中撥火,此即暗示他要找到自己的佛性。
找到佛性本心,談何容易?百丈禪師不得不親自示範,要深深一撥,自性才能現前。甚至師徒在山坡時,都在策勵生活中不要忘記自性,一句「火種帶來了嗎?」這裡面蘊含著多少慈悲、多少智慧、多少生活禪啊!

凡夫俗子的心境常被外境所動

有一次,佛陀和弟子阿難走在路上,佛陀忽然說:「阿難,有毒蛇啊!」阿難以為真的有毒蛇,探頭一看,原來是一堆閃亮白銀,但是阿難也回答:「是的,世尊,是毒蛇!」兩人視若無睹的走過去了。
後面有一對父子,聽見佛陀說:「毒蛇!」阿難也回說:「毒蛇!」他們起了好奇心,於是也探頭去看個究竟──「哇!哪裡是毒蛇?是一饔銀光閃閃的白銀啊!」這對父子動了心,父親告訴兒子:「趕快把它搬回家,我們發財了!」於是父子倆高興的把白銀運回家,並且拿到市集去使用。
原來,這些白銀是竊賊從國庫偷出來的,他們暫時藏起銀子,想避過風頭後再拿出來處理,沒想到佛陀和阿難經過該處發現了,又被跟在後頭的那對父子取走。
在城裡,官府已貼出通緝令,要捉拿竊賊。
國庫的白銀上面一定都會印上「國銀」二字,那對父子把白銀拿到市集使用時,就被認為是偷國庫的重犯,因此被逮捕了,甚至被判處死刑押赴刑場。當這對父子即將被處決時,父親非常慨歎的向兒子說:「兒啊,真的是毒蛇,我們現在已經被毒蛇咬了!」
執刑的人聽到他們的話覺得奇怪,於是報告國王,國王覺得這些話的寓意很深,絕非一般莊稼人能想得出來的,因此就傳令押回,親自審問之後,才知道整個案情經過。國王明白了他們只是撿拾者而非竊盜犯,就赦免了那對父子。
所謂動心與不動心,就看我們是否起貪念。看到好處而能不動心,對凡夫來說真的是很困難,像那對父子,看到一大饔白銀怎能不動心?而佛陀和阿難看了卻當它是毒蛇,不但不動心,而且還避得遠遠的,這就是凡聖之別啊!
凡夫俗子的心境常被外境所動,被現象的變化牽引得團團轉而落入苦難之中。學佛主要就在調伏自心,使心能自主,來去自如。心為什麼會被利益所轉?簡單的說是因為貪念作祟──貪色的人沉溺於男女色欲,輕者引來家庭不和,重者因而家破人亡。貪財的人著迷於金錢追求,輕者引發內心煩惱,重者導致精神失常,甚至傾家蕩產──經常有許多人因為簽賭大家樂、炒作股票等,在不堪金錢損失或心理壓力過大的情況下,造成種種悲劇。

●知足心常樂
俗話說:「色不迷人,人自迷;財不害人,人自害。」一個有智慧的人,會把財、色、名、利等誘惑看得較為淡泊。難得生於人間,難得擁有人身,就應該好好發揮身體功能,造福大眾,散播清淨大愛,利益人群,此即菩薩的智能,佛陀的本懷啊!

為眾生煩惱

有一次趙州從諗禪師提起一句禪語道:「佛是煩惱,煩惱是佛。」
學僧不解,因而紛紛要求趙州解釋。
學僧們問道:「不知佛在為誰煩惱?」
趙州從諗回答道:「為一切眾生煩惱!」
學僧再進一步問道:「如何可以免除這些煩惱呢?」
趙州從諗嚴肅的責問學僧道:「免除煩惱做什麼?」
又有一次趙州從諗禪師看到弟子文偃在禮佛,便用拄杖打了一下,問道:「你在做什麼?」
文偃答道:「禮佛。」
趙州從諗斥責道:「佛是用來禮的嗎?」
文偃道:「禮佛也是好事。」
從諗道:「好事不如無事。」

●知足心常樂
煩惱是病,佛道也是病,佛菩薩是真有病嗎?不是的!佛菩薩是為一切眾生而病。佛陀降誕娑婆,觀音行化苦海,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所以佛菩薩悲湣眾生,免除眾生的煩惱,是為了什麼呢?禮佛雖是好事,但卻莫執著此「好事」──功德,無事才是真正的好事。

 

 

認識當下的自我

日本真觀禪師,最初研究天臺教義六年,後來改習禪學七年,為了尋師訪道,以期明心見性,找到自己本來面目,又負笈中國各名山叢林,參話頭,習禪定,又經歷十二年之久。
二十多年後,他終於在禪門中認識了自我,因此束裝返國,在東都、奈良等地弘揚禪法。各地學者,蜂擁而來參禪求道,大家都爭相問一些困難的問題,求他解答。那些問題包括:
一、什麼是吾人自己的本來面目?
二、達摩祖師西來大意是什麼?
三、人問趙州狗子有無佛性,趙州時而說有時而說無,究竟是有是無?
問題雖多,真觀禪師總是閉著眼睛,不予回答。有人也知道真觀禪師不願和人議論禪門故事,大家對故事禪搬來說去,並不能得到真正的受用。
一天,有一位五十餘歲的天臺學者道文法師,研究天臺教義三十餘年,慕名而來,非常誠懇地問道:「我自幼研習天臺法華思想,有一個問題始終不能瞭解。」
真觀禪師非常爽朗地答道:「天臺法華的思想博大精深,圓融無礙,應該問題很多,而你只有一個問題不解,不知是什麼問題?」
道文法師問道:「法華經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意義就是認為樹木花草皆能成佛,請問:花草成佛真有可能嗎?」
真觀禪師不答反問:「三十年來,你掛念花草樹木能否成佛,對你有何益處?你應該關心的是你自己如何成佛?你要作如是想才對。」
道文法師先是訝異,然後道:「我沒有這樣想過,那請問我自己如何成佛?」
真觀禪師道:「你說只有一個問題問我,關於第二個問題就要你自己去解決了。」
●知足心常樂
花草樹木能不能成佛?這不是一個重要問題,因為大地山河,花草樹木,一切宇宙萬物,都是從我們自性中流出,只要我們成佛,當然一切草木都跟著成佛,不探討根本,只尋枝末,怎能進入禪道?
禪,要我們當下認識自我,不要去攀緣其他。

 

女僕與公羊的戰爭

從前,在遙遠的小村莊裡,住著一位主人、他的女僕,以及一頭公羊。寧謐如田園詩般的鄉間生活,卻被一個小事件給破壞了。
事件的起因十分稀鬆平常:「麥豆」。
勤儉認真的女僕,時常聽從主人的吩咐,熬煮一鍋麥豆,但那頭率性機靈的公羊,卻常趁著四下無人時偷吃。不明就裡的主人,發現麥豆消耗速度太快,所以常對女僕大動肝火。幾次惡性循環下來,一肚子委屈的女僕,對公羊的厭惡與懷疑與日俱增。
從此以後,女僕只要一見到公羊的身影,就揮舞木棒,不由分說的直追猛打,公羊為了防衛自己,也使勁揮動頭上的羊角反守為攻。主人家中日日上演人羊大戰,火藥味一天比一天濃厚。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34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