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學習的技術:2週掌握高效學習,立即應用
商品資訊
系列名:綠蠹魚Read It
ISBN13:9789573286356
出版社:遠流
作者:楊大輝
出版日:2019/08/28
裝訂/頁數:平裝/304頁
規格:20.8cm*14.8cm*2.3cm (高/寬/厚)
版次:1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集4THINK說書部落格創辦人學習技術之大成!
用最少的付出,換取最大的個人成長
掌握學習5大層次,讓人腦超越人工智慧的學習技術
學習的深淺,決定了你的成長速度和人生高度
學習不夠深,是平庸之人始終平庸的原因。
學習足夠深,是高手能產生大量有價值的知識與想法的原因。
學習方式不對,是那些勤奮學習的人,卻成長得慢於他人的原因。
學習方式用對,是那些比較懶的人,能成長得快於勤奮、 努力的人的原因。
那麼,要如何才能學得深入,而且學得正確呢?
本書將從科學的角度出發與論證,結合自身學習經驗總結出框架,帶領讀者逐步達到「高效學習」。
學習由淺至深,不外5個層次
【記】
如果學到的記不住,那就等於沒學過。但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又等於「讀死書」。該如何平衡兩者?
【懂】
理解知識的重要性顯而易見,但能讓理解力最大化的學習法,則鮮少人知。
【網】
高手能將所學融會貫通,但高手是怎麼辦到這點的?又是如何快速地辦到這點呢?
【拓】
每一種學習都會遇到瓶頸,也包括人工智慧。而要突破瓶頸、進一步拓展能力,我們只能朝三個方向精進。
【活】
學以致用不是一個道理,而是一種技術。許多人就是做不好這一點,才無法透過學習改善生活。
這本工具書統整了一套完整的學習技術,從思維方式到具體的學習方法與行動,幫助你解決一系列學習中會遇到的困惑:
l 如何學習才能加深你的記憶?
l 有什麼方法能提升你的理解能力?
l 學霸與天才的差別是什麼?
l 什麼樣的學習能夠調整性格?
l 「最好」的學習方式是什麼?
l 如何才能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
l 如何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
l 忙碌的人該如何利用零碎時間學習?
l 市面上這麼多種筆記術,哪一種最有用?
l 如何善用知識的力量,提升自己的收入?
l 如何將和你無關的「無用知識」,運用到你的領域上?
l 什麼樣的學習能加深思考的深度?
l 什麼樣的學習能實際改善你的生活?
用最少的付出,換取最大的個人成長
掌握學習5大層次,讓人腦超越人工智慧的學習技術
學習的深淺,決定了你的成長速度和人生高度
學習不夠深,是平庸之人始終平庸的原因。
學習足夠深,是高手能產生大量有價值的知識與想法的原因。
學習方式不對,是那些勤奮學習的人,卻成長得慢於他人的原因。
學習方式用對,是那些比較懶的人,能成長得快於勤奮、 努力的人的原因。
那麼,要如何才能學得深入,而且學得正確呢?
本書將從科學的角度出發與論證,結合自身學習經驗總結出框架,帶領讀者逐步達到「高效學習」。
學習由淺至深,不外5個層次
【記】
如果學到的記不住,那就等於沒學過。但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又等於「讀死書」。該如何平衡兩者?
【懂】
理解知識的重要性顯而易見,但能讓理解力最大化的學習法,則鮮少人知。
【網】
高手能將所學融會貫通,但高手是怎麼辦到這點的?又是如何快速地辦到這點呢?
【拓】
每一種學習都會遇到瓶頸,也包括人工智慧。而要突破瓶頸、進一步拓展能力,我們只能朝三個方向精進。
【活】
學以致用不是一個道理,而是一種技術。許多人就是做不好這一點,才無法透過學習改善生活。
這本工具書統整了一套完整的學習技術,從思維方式到具體的學習方法與行動,幫助你解決一系列學習中會遇到的困惑:
l 如何學習才能加深你的記憶?
l 有什麼方法能提升你的理解能力?
l 學霸與天才的差別是什麼?
l 什麼樣的學習能夠調整性格?
l 「最好」的學習方式是什麼?
l 如何才能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
l 如何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
l 忙碌的人該如何利用零碎時間學習?
l 市面上這麼多種筆記術,哪一種最有用?
l 如何善用知識的力量,提升自己的收入?
l 如何將和你無關的「無用知識」,運用到你的領域上?
l 什麼樣的學習能加深思考的深度?
l 什麼樣的學習能實際改善你的生活?
作者簡介
Roxas 楊大輝
4THINK部落格創辦人。作家兼說書人,持續不斷的在思維的主題上寫作了六年,一心只想寫能增進思考的文字,曾出版《盜賊.演員.進化人》、《深度學習的技術》(電子書)、《思維進化》(電子書)。
是死硬理性派,是閱讀愛好者,是喜歡藝術的人,是研究思維的人。但所有這些描述都只是外在的標籤,能夠供你想像一下這個人,但不足以了解這個人。而若真要了解一個人,最好的方法就是透過閱讀他的文字,與他的內心深處對話。
說書部落格:4think.net
4THINK部落格創辦人。作家兼說書人,持續不斷的在思維的主題上寫作了六年,一心只想寫能增進思考的文字,曾出版《盜賊.演員.進化人》、《深度學習的技術》(電子書)、《思維進化》(電子書)。
是死硬理性派,是閱讀愛好者,是喜歡藝術的人,是研究思維的人。但所有這些描述都只是外在的標籤,能夠供你想像一下這個人,但不足以了解這個人。而若真要了解一個人,最好的方法就是透過閱讀他的文字,與他的內心深處對話。
說書部落格:4think.net
序
前言:
是什麼讓一個人的成長速度比另一個人更快呢?
簡略的答案是:學習的深淺不一樣。
一個人若只著眼於知識的皮毛、表面,收穫自然會較少;反之,如果一個人總是追求深入的知識、穿透表象,收穫自然會較多。
但具體來說,學習的深淺該怎麼劃分呢?
我們先看一則經典的虛構故事:
在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後,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先後到德國多個地方進行演說,解說當時在量子力學的新發現。
由於普朗克始終重複著同一套演說,一段時間後,就連普朗克的司機都熟記了他的這一套演說。一天,司機向普朗克說道:「教授,如果您不介意的話,能不能讓我代替您接下來在慕尼黑的演說呢?您只須戴上我的司機帽,舒服地坐在前排觀眾席觀看我演說就行。」普朗克聽後回應道:「可以。」
於是,司機走上了講台,完整地把普朗克的演說講了一遍。演說結束後,觀眾給予了熱烈的掌聲。接著,來到觀眾發問的環節時,有人向他提出了一個深刻、刁鑽的問題,司機無法回答,於是說道:「我很驚訝,在慕尼黑這種先進的城市竟然會有人問出這麼淺顯的問題,我讓我台下的司機回答就好。」
以上這則故事的重點並不是想說司機有多麼機智,而是想說明學習深淺的差別——司機雖然能把演說的內容都說出來,但他並不是真的理解這些內容,他只是記下了這些內容,然後把內容重新播放出來,其作用與播放器所做的無異。
學習由淺到深,可以分成至少五個層次,其中「記」是最淺的學習層次,停留在這一層次的人通常只會單純地輸入知識,但不對知識進行任何思考。
與這一學習層次相應的,是填鴨式的教育方式。學生被灌輸知識主要是為應付考試——這導致許多受這種教育培養出來的人,也就是絕大部分人,忽略了學習的本質。
當然,人們早已注意到這種教育方式的各種弊端。例如,專注於記住知識而不是理解知識的學生,通常欠缺獨立思考,也欠缺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其原因也很簡單: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需要訓練得來的,而單純記住知識無法訓練思考。
既然填鴨式的教育方式不好,那為什麼這種教育方式至今依然出現在世界各地呢?
那是因為教育資源總是有限的,而學校透過考試測試學生有沒有記住知識,是一種最簡單、直接、經濟的測試學生的方法,這方法可以在教育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兼顧最多的學生。教育資源若沒有獲得增加或找出替代方案,那麼這一種教育制度就會持續下去,人們依然會在學習中過分看重「記」這個學習層次。
除教育制度的問題之外,還有另一個原因——人們認為「知識沒被記住,就等於沒學過」,這個觀念帶來的恐懼進而產生了許多學習的誤區,而我們會在本書談到,為什麼你不應該太在意這一點。
「記」是最淺的學習層次,停留在這一層次的人成長最慢,收穫最少。儘管如此,這並不是說它無關緊要或者毫無用處。能記住知識還是很實用的,尤其對尚在校園求學的學生來說,記憶力的確能有效幫助學生通過考試,只是它不應該是學習的重點、終點。
我們會在第一章討論,怎樣的學習能夠增進你的記憶力。
「懂」是第二個學習層次。具體來說,「懂」意味著你理解了知識,知道前因後果,知道這知識為什麼管用,能起到什麼作用。
在任何時候的學習中,最低的限度是必須「讀懂」,至少達到基本的理解。
我們每個人都能輕易分辨出「記」和「懂」的差別,這裡就不多做解釋;但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如何讓自身的理解力最大化——我們會在第二章討論理解力最大化的五個條件。
第三個學習層次是「網」,指的是由許多不同的知識點編織而成的「知識網」。
舉個例子,我們都接觸過攝影,而專業的攝影知識點其實有很多,你要知道如何操作相機、佈置構圖、凸顯顏色對比、用畫面說故事等等。
可以想像,一位真正的攝影高手在按下相機快門之前,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考慮這些知識點,有系統地考慮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效果,從而拍攝出他心中的高質量作品。他不會只應用一個知識點,而是會把多個知識點結合起來應用。
根據資訊理論,資訊能夠消除不確定性,就好像你和你的朋友相處得愈久,你就了解他愈多,愈能確定他的為人。同理,當愈多的知識點構成愈複雜的知識網,就能讓你在完成一個動作時處理、加工更多的資訊,能讓你在一瞬間運用上更多的知識點,因此你攝影所達到的效果和品質就會更好、更穩定。
學習的第三層次,是把不同的知識點連接起來形成一張「知識網」,你得融會貫通、熟練知識,才能成為高手。
但是,要怎樣才能加速這個過程呢?怎樣才能達到融會貫通的境界呢?這將會在第三章重點討論。
第四個學習層次是「拓」,「拓」是前面三個層次的延伸,是對知識網的拓展。
學習至少要達到「拓」的層次,進行縱向與橫向的全面拓展後,才能算得上是有深度的學習,也才能產生有深度、有價值的知識。
簡單來說,「拓」包含了三個維度的精進,亦即正確性、多樣性和創造性。
自人類能夠建構知識以來,從原始人開始,人類的知識總體發展趨勢就不斷在這三個維度進行開拓:
人類透過科學、哲學、數學來提升知識的「正確性」;人類透過一生的思考、學習、工作、研究,發掘了愈來愈多不同領域的知識,提升人類知識整體的「多樣性」;人類愈來愈看重使用知識進行發明、創新,愈來愈注重提升知識的「創造性」。
可以這麼說,拓展知識的正確性、多樣性和創造性,是人類永恆的追求。
我們會在第四章討論如何對這三個維度進行拓展,也會談到這個拓展工作能如何幫助我們在資訊時代的競爭中獲益,避開被人工智能淘汰的危機。
最後的學習層次是「活」。這個層次需要你對前四個層次有所理解才能掌握得更好,這裡就賣個關子按下不表,我們會在本書的最終章討論。
從本書開始到結束,我們會逐個探討不同的學習層次,援引科學研究的成果和理論,引薦經過時間證明有效的學習法,從記憶力和理解力的最大化,到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編織知識網,用知識打造核心競爭力,再到改變人生的進程。
我們會一層一層地不斷深入。
現在,讓我們從以下問題開始:
如果學習之後記不住,那學來幹嘛?
是什麼讓一個人的成長速度比另一個人更快呢?
簡略的答案是:學習的深淺不一樣。
一個人若只著眼於知識的皮毛、表面,收穫自然會較少;反之,如果一個人總是追求深入的知識、穿透表象,收穫自然會較多。
但具體來說,學習的深淺該怎麼劃分呢?
我們先看一則經典的虛構故事:
在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後,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先後到德國多個地方進行演說,解說當時在量子力學的新發現。
由於普朗克始終重複著同一套演說,一段時間後,就連普朗克的司機都熟記了他的這一套演說。一天,司機向普朗克說道:「教授,如果您不介意的話,能不能讓我代替您接下來在慕尼黑的演說呢?您只須戴上我的司機帽,舒服地坐在前排觀眾席觀看我演說就行。」普朗克聽後回應道:「可以。」
於是,司機走上了講台,完整地把普朗克的演說講了一遍。演說結束後,觀眾給予了熱烈的掌聲。接著,來到觀眾發問的環節時,有人向他提出了一個深刻、刁鑽的問題,司機無法回答,於是說道:「我很驚訝,在慕尼黑這種先進的城市竟然會有人問出這麼淺顯的問題,我讓我台下的司機回答就好。」
以上這則故事的重點並不是想說司機有多麼機智,而是想說明學習深淺的差別——司機雖然能把演說的內容都說出來,但他並不是真的理解這些內容,他只是記下了這些內容,然後把內容重新播放出來,其作用與播放器所做的無異。
學習由淺到深,可以分成至少五個層次,其中「記」是最淺的學習層次,停留在這一層次的人通常只會單純地輸入知識,但不對知識進行任何思考。
與這一學習層次相應的,是填鴨式的教育方式。學生被灌輸知識主要是為應付考試——這導致許多受這種教育培養出來的人,也就是絕大部分人,忽略了學習的本質。
當然,人們早已注意到這種教育方式的各種弊端。例如,專注於記住知識而不是理解知識的學生,通常欠缺獨立思考,也欠缺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其原因也很簡單: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需要訓練得來的,而單純記住知識無法訓練思考。
既然填鴨式的教育方式不好,那為什麼這種教育方式至今依然出現在世界各地呢?
那是因為教育資源總是有限的,而學校透過考試測試學生有沒有記住知識,是一種最簡單、直接、經濟的測試學生的方法,這方法可以在教育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兼顧最多的學生。教育資源若沒有獲得增加或找出替代方案,那麼這一種教育制度就會持續下去,人們依然會在學習中過分看重「記」這個學習層次。
除教育制度的問題之外,還有另一個原因——人們認為「知識沒被記住,就等於沒學過」,這個觀念帶來的恐懼進而產生了許多學習的誤區,而我們會在本書談到,為什麼你不應該太在意這一點。
「記」是最淺的學習層次,停留在這一層次的人成長最慢,收穫最少。儘管如此,這並不是說它無關緊要或者毫無用處。能記住知識還是很實用的,尤其對尚在校園求學的學生來說,記憶力的確能有效幫助學生通過考試,只是它不應該是學習的重點、終點。
我們會在第一章討論,怎樣的學習能夠增進你的記憶力。
「懂」是第二個學習層次。具體來說,「懂」意味著你理解了知識,知道前因後果,知道這知識為什麼管用,能起到什麼作用。
在任何時候的學習中,最低的限度是必須「讀懂」,至少達到基本的理解。
我們每個人都能輕易分辨出「記」和「懂」的差別,這裡就不多做解釋;但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如何讓自身的理解力最大化——我們會在第二章討論理解力最大化的五個條件。
第三個學習層次是「網」,指的是由許多不同的知識點編織而成的「知識網」。
舉個例子,我們都接觸過攝影,而專業的攝影知識點其實有很多,你要知道如何操作相機、佈置構圖、凸顯顏色對比、用畫面說故事等等。
可以想像,一位真正的攝影高手在按下相機快門之前,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考慮這些知識點,有系統地考慮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效果,從而拍攝出他心中的高質量作品。他不會只應用一個知識點,而是會把多個知識點結合起來應用。
根據資訊理論,資訊能夠消除不確定性,就好像你和你的朋友相處得愈久,你就了解他愈多,愈能確定他的為人。同理,當愈多的知識點構成愈複雜的知識網,就能讓你在完成一個動作時處理、加工更多的資訊,能讓你在一瞬間運用上更多的知識點,因此你攝影所達到的效果和品質就會更好、更穩定。
學習的第三層次,是把不同的知識點連接起來形成一張「知識網」,你得融會貫通、熟練知識,才能成為高手。
但是,要怎樣才能加速這個過程呢?怎樣才能達到融會貫通的境界呢?這將會在第三章重點討論。
第四個學習層次是「拓」,「拓」是前面三個層次的延伸,是對知識網的拓展。
學習至少要達到「拓」的層次,進行縱向與橫向的全面拓展後,才能算得上是有深度的學習,也才能產生有深度、有價值的知識。
簡單來說,「拓」包含了三個維度的精進,亦即正確性、多樣性和創造性。
自人類能夠建構知識以來,從原始人開始,人類的知識總體發展趨勢就不斷在這三個維度進行開拓:
人類透過科學、哲學、數學來提升知識的「正確性」;人類透過一生的思考、學習、工作、研究,發掘了愈來愈多不同領域的知識,提升人類知識整體的「多樣性」;人類愈來愈看重使用知識進行發明、創新,愈來愈注重提升知識的「創造性」。
可以這麼說,拓展知識的正確性、多樣性和創造性,是人類永恆的追求。
我們會在第四章討論如何對這三個維度進行拓展,也會談到這個拓展工作能如何幫助我們在資訊時代的競爭中獲益,避開被人工智能淘汰的危機。
最後的學習層次是「活」。這個層次需要你對前四個層次有所理解才能掌握得更好,這裡就賣個關子按下不表,我們會在本書的最終章討論。
從本書開始到結束,我們會逐個探討不同的學習層次,援引科學研究的成果和理論,引薦經過時間證明有效的學習法,從記憶力和理解力的最大化,到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編織知識網,用知識打造核心競爭力,再到改變人生的進程。
我們會一層一層地不斷深入。
現在,讓我們從以下問題開始:
如果學習之後記不住,那學來幹嘛?
目次
序
各界推薦
第1章 獲得很不錯的記憶力
第2章 理解力最大化
第3章 編織知識之網
第4章 全面拓展
第5章 在生活中學習
各界推薦
第1章 獲得很不錯的記憶力
第2章 理解力最大化
第3章 編織知識之網
第4章 全面拓展
第5章 在生活中學習
書摘/試閱
第1章 獲得很不錯的記憶力
如果學習之後記不住,那學來幹嘛?
如果學到的記不住,那麼就等於沒學過。
這個事實讓人們對學習產生了一種焦慮,由於深怕在學習過程中無法記住知識,所以學習者通常會把時間過度花費在記住知識而非理解知識上。你會在書上劃重點,反覆閱讀資料,並期望知識可以牢固、長久地記在腦袋裡。
如果學到的記不住,那麼就等於沒學過,這個簡單合理的事實雖然是事實,卻讓許多人產生了一種本末倒置的錯誤觀念:學習是為了記住知識,學習主要是為了記住知識。
之所以說這個觀念是錯誤的,是因為單純地記住知識,最多只能算作是一種搬運,是把知識從外面搬運到腦袋裡而已。這一項任務是沒多大意義的,甚至無須人腦來做,交給電腦做就可以了。
但或許有人會認為,專注在記憶其實並沒什麼問題,因為如果你擁有超強的記憶力,能夠把自己訓練得像電視節目裡的記憶大師那樣過目不忘,可以把所有的知識都記在腦海裡的話,那麼你和一個出色的專家也沒什麼不同,一樣可以從記憶中調用知識來解決任何遇到的問題。
但這種推論其實是錯誤的,因為所有能透過記憶來獲取的知識,都只能解決舊有的問題。所有寫在書上的、透過老師或任何媒介傳播的知識,解決的都是舊有的問題。而生活總是會遇到新問題或另類的問題,這些新問題和舊問題間會有一點或許多的差異,而面對這些問題你是無法透過回憶課本裡的知識來找到答案的。
舉個例子:青黴素(亦即抗生素的主要成分)可以用來殺死人體內的細菌,這一個知識點無需任何思考就能應用。但有些細菌會演化出抵抗青黴素的抗體,這時青黴素就無法殺死所有的細菌了,亦即「青黴素可以用來殺死人體內的所有細菌」這個知識點失效了,它無法用來解決新問題。
但幸好,科學家並不滿足於單純地知道「青黴素可以用來殺死人體內的細菌」。他們刨根究底,搞清楚了青黴素之所以能夠殺死細菌的原因——因為青黴素裡面有一種特殊物質,亦即青黴烷,其能破壞細菌的細胞壁,所以才有殺菌作用。
接著,科學家還研究了青黴烷的分子結構,並以此改進發明了頭孢菌素,頭孢菌素能對付一些初代青黴素無法對付的細菌,解決了新問題。當然,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新問題出現,而如果人類只記住知識而不對知識進行深入思考,就不可能解決新問題。
同理,一個學習者如果只記住知識而不進行思考,那麼他就總會被新的問題難倒,哪怕他有超強的、過目不忘的記憶力。追求超強的記憶力並不是一個好選擇。
當然,一定程度地記住知識還是必須的,完全沒有記憶就等於無法學習,而生活中又有許多無可奈何之事。例如,許多考試其實考的是你的記憶力,而不是思考能力,而通過考試對許多人來說又是必須的。就算不用考試,一般人依然必須在日常隨時調用知識,老是忘記事情、知識,不見得是值得開心的事情。
記憶力依然是有必要加強的。事實上,「記」作為第一個學習層次,也扮演著「基層」的角色;一個人若無法記憶,就不可能進行之後的深度學習。
總之,我們不應該只看重記憶力、過分追求「超強的記憶力」,但希望自己有「很不錯的記憶力」則是合理的,並不過分。
但問題是,「很不錯的記憶力」對許多人來說也很難做到,多數人對自己的記憶力並不滿意。這裡的「很不錯的記憶力」的標準,是至少能讓學生順利通過考試,甚至考得好成績;是能讓大人游刃有餘地調用學過的知識來應付工作,而不是看過不久就忘記。
要做到這點其實並不容易。
記憶的條件
你的記性是否很好呢?
其實這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因為每個人都是「記性不好」和「記性好」的混合體。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我們不只會遺忘東西,而且遺忘的速度之快,可以讓前五分鐘想到的東西,在後五分鐘就全忘了,這是我們記性不好的一面。
但另一方面,我們也具備回憶幾年前,甚至幾十年前發生過的事情的能力,我們能記住某張臉孔或名字一直到老死。這是我們記性好的一面。
而這兩者同時存在意味著,我們的記性可以很好,也可以很不好,我們是記性好壞的混合體。
心理學家把記憶分成「短期記憶」(short term memory)和「長期記憶」(long term memory)兩種。簡短來說,短期記憶是讓你暫時「hold 住」的記憶,當你嘗試記憶某人的電話號碼時,這號碼會進入你的短期記憶。但我們都清楚知道:電話號碼進入我們的短期記憶,並不代表我們能在一個星期後依然記得它;事實上,短期記憶只能「hold 住」十五到三十秒。這是因為短期記憶沒能成功把電話號碼固化成長期記憶的結果。
而我們所謂的「記性不好的一面」,其實就是短期記憶還未被固化成長期記憶就被遺忘的結果;我們「記性好的一面」,其實就是短期記憶成功固化成長期記憶的結果。
但長期記憶到底有多長期呢?
無論你是記得幾個小時、幾天、幾個月,甚至幾年,那都算是長期記憶。這意味著,長期記憶的固化是有強弱之分的,固化程度不夠強,長期記憶就會很快被遺忘;反之,固化程度足夠強,長期記憶才能持久(當然,這是簡略方便、通俗的說法。)
那怎樣才能加強長期記憶的牢固程度呢?
答案是:如果你滿足了某些「記憶條件」,你就能記得很久;否則,你就很容易忘掉。
記憶條件分成很多很多種,以記憶幾行句子為例,如果你是在一些特殊情況,例如,有人拿著刀架在你的脖子讓你記住這些句子的話,這些句子就會能帶給你強烈的情緒,你會記得很久。如果這些句子帶有故事情節,讀起來有押韻、配圖,而且正在描述與你自身相關的事情,那麼這幾行句子就可以被記得更久。
反之,如果你只是在地鐵的廣告板看到幾行句子,它讀起來索然無味,講述著枯燥無聊的廢話,你就不大可能記得這幾行句子,因為這幾行字並沒有滿足記憶條件。
雖然讓人拿刀架著你可以讓你在恐慌中大大提升記憶力,但這並不實際且可行性低。在學習之旅中,你也不太可能要求每個描述知識點的句子都帶有押韻、配圖,並且描述著和你息息相關的事情。
幸好,除了上面這些記憶條件之外,認知科學家還找到了另一些在課堂中、學習之旅中方便使用的記憶條件,只不過這些記憶條件與我們的常識、直覺相悖。
重讀與提取練習
首先,多數人都錯誤地認為,如果要記得一些資料,那只要重複閱讀這些資料,直到自己對這些資料的記憶深深烙印在腦海中,就能夠記得很久。如果你要記住資料,你可能會花幾個小時,甚至一整天的時間重讀同一份資料。
但實驗顯示,重讀並不會加深記憶:
華盛頓大學進行的一項實驗,召集了來自兩所不同的大學,一共一百四十八名大學生,並要求他們閱讀摘選自教材和《科學人》雜誌的五個不同段落。學生分成兩組,一組只讀了一遍,另一組學生則在讀過第一遍之後,又立刻重讀了幾遍。
過了幾天後,實驗人員讓學生完成測試題來驗證他們的學習效果。最終實驗結果表明,無論只是閱讀了一遍還是密集地重讀了幾遍,學生的成績幾乎一樣。
重讀對長期記憶沒有多大用處,但還是有許多人透過重讀來學習,有一項調查顯示,重讀是最多人使用的學習方式,佔據了接受調查的84%
但既然重讀無法讓人們記憶得更久,為什麼還是那麼多人嘗試透過重複閱讀來加深記憶呢?
這是因為主觀感受帶來了錯覺。簡單來說,當你重複閱讀資料時,你會在當下強烈感覺到資料被「記住」了,如果這時立刻讓你進行考試,那麼你的成績的確會比較好。但事實上,資料並未在大腦完成長期記憶的轉換,因此這一效果並不持久,過了幾天之後你依然會忘掉。
我們其實都有過這一類經驗,這就好像你嘗試記住某人的電話號碼。一開始你透過不斷複述號碼來「hold 住」記憶,直到你覺得已經記住為止,但無論當時你多麼努力,時隔幾天後,你還是忘記了那電話號碼。
那麼,怎樣才能加強長期記憶的固化程度呢?
如果學習之後記不住,那學來幹嘛?
如果學到的記不住,那麼就等於沒學過。
這個事實讓人們對學習產生了一種焦慮,由於深怕在學習過程中無法記住知識,所以學習者通常會把時間過度花費在記住知識而非理解知識上。你會在書上劃重點,反覆閱讀資料,並期望知識可以牢固、長久地記在腦袋裡。
如果學到的記不住,那麼就等於沒學過,這個簡單合理的事實雖然是事實,卻讓許多人產生了一種本末倒置的錯誤觀念:學習是為了記住知識,學習主要是為了記住知識。
之所以說這個觀念是錯誤的,是因為單純地記住知識,最多只能算作是一種搬運,是把知識從外面搬運到腦袋裡而已。這一項任務是沒多大意義的,甚至無須人腦來做,交給電腦做就可以了。
但或許有人會認為,專注在記憶其實並沒什麼問題,因為如果你擁有超強的記憶力,能夠把自己訓練得像電視節目裡的記憶大師那樣過目不忘,可以把所有的知識都記在腦海裡的話,那麼你和一個出色的專家也沒什麼不同,一樣可以從記憶中調用知識來解決任何遇到的問題。
但這種推論其實是錯誤的,因為所有能透過記憶來獲取的知識,都只能解決舊有的問題。所有寫在書上的、透過老師或任何媒介傳播的知識,解決的都是舊有的問題。而生活總是會遇到新問題或另類的問題,這些新問題和舊問題間會有一點或許多的差異,而面對這些問題你是無法透過回憶課本裡的知識來找到答案的。
舉個例子:青黴素(亦即抗生素的主要成分)可以用來殺死人體內的細菌,這一個知識點無需任何思考就能應用。但有些細菌會演化出抵抗青黴素的抗體,這時青黴素就無法殺死所有的細菌了,亦即「青黴素可以用來殺死人體內的所有細菌」這個知識點失效了,它無法用來解決新問題。
但幸好,科學家並不滿足於單純地知道「青黴素可以用來殺死人體內的細菌」。他們刨根究底,搞清楚了青黴素之所以能夠殺死細菌的原因——因為青黴素裡面有一種特殊物質,亦即青黴烷,其能破壞細菌的細胞壁,所以才有殺菌作用。
接著,科學家還研究了青黴烷的分子結構,並以此改進發明了頭孢菌素,頭孢菌素能對付一些初代青黴素無法對付的細菌,解決了新問題。當然,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新問題出現,而如果人類只記住知識而不對知識進行深入思考,就不可能解決新問題。
同理,一個學習者如果只記住知識而不進行思考,那麼他就總會被新的問題難倒,哪怕他有超強的、過目不忘的記憶力。追求超強的記憶力並不是一個好選擇。
當然,一定程度地記住知識還是必須的,完全沒有記憶就等於無法學習,而生活中又有許多無可奈何之事。例如,許多考試其實考的是你的記憶力,而不是思考能力,而通過考試對許多人來說又是必須的。就算不用考試,一般人依然必須在日常隨時調用知識,老是忘記事情、知識,不見得是值得開心的事情。
記憶力依然是有必要加強的。事實上,「記」作為第一個學習層次,也扮演著「基層」的角色;一個人若無法記憶,就不可能進行之後的深度學習。
總之,我們不應該只看重記憶力、過分追求「超強的記憶力」,但希望自己有「很不錯的記憶力」則是合理的,並不過分。
但問題是,「很不錯的記憶力」對許多人來說也很難做到,多數人對自己的記憶力並不滿意。這裡的「很不錯的記憶力」的標準,是至少能讓學生順利通過考試,甚至考得好成績;是能讓大人游刃有餘地調用學過的知識來應付工作,而不是看過不久就忘記。
要做到這點其實並不容易。
記憶的條件
你的記性是否很好呢?
其實這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因為每個人都是「記性不好」和「記性好」的混合體。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我們不只會遺忘東西,而且遺忘的速度之快,可以讓前五分鐘想到的東西,在後五分鐘就全忘了,這是我們記性不好的一面。
但另一方面,我們也具備回憶幾年前,甚至幾十年前發生過的事情的能力,我們能記住某張臉孔或名字一直到老死。這是我們記性好的一面。
而這兩者同時存在意味著,我們的記性可以很好,也可以很不好,我們是記性好壞的混合體。
心理學家把記憶分成「短期記憶」(short term memory)和「長期記憶」(long term memory)兩種。簡短來說,短期記憶是讓你暫時「hold 住」的記憶,當你嘗試記憶某人的電話號碼時,這號碼會進入你的短期記憶。但我們都清楚知道:電話號碼進入我們的短期記憶,並不代表我們能在一個星期後依然記得它;事實上,短期記憶只能「hold 住」十五到三十秒。這是因為短期記憶沒能成功把電話號碼固化成長期記憶的結果。
而我們所謂的「記性不好的一面」,其實就是短期記憶還未被固化成長期記憶就被遺忘的結果;我們「記性好的一面」,其實就是短期記憶成功固化成長期記憶的結果。
但長期記憶到底有多長期呢?
無論你是記得幾個小時、幾天、幾個月,甚至幾年,那都算是長期記憶。這意味著,長期記憶的固化是有強弱之分的,固化程度不夠強,長期記憶就會很快被遺忘;反之,固化程度足夠強,長期記憶才能持久(當然,這是簡略方便、通俗的說法。)
那怎樣才能加強長期記憶的牢固程度呢?
答案是:如果你滿足了某些「記憶條件」,你就能記得很久;否則,你就很容易忘掉。
記憶條件分成很多很多種,以記憶幾行句子為例,如果你是在一些特殊情況,例如,有人拿著刀架在你的脖子讓你記住這些句子的話,這些句子就會能帶給你強烈的情緒,你會記得很久。如果這些句子帶有故事情節,讀起來有押韻、配圖,而且正在描述與你自身相關的事情,那麼這幾行句子就可以被記得更久。
反之,如果你只是在地鐵的廣告板看到幾行句子,它讀起來索然無味,講述著枯燥無聊的廢話,你就不大可能記得這幾行句子,因為這幾行字並沒有滿足記憶條件。
雖然讓人拿刀架著你可以讓你在恐慌中大大提升記憶力,但這並不實際且可行性低。在學習之旅中,你也不太可能要求每個描述知識點的句子都帶有押韻、配圖,並且描述著和你息息相關的事情。
幸好,除了上面這些記憶條件之外,認知科學家還找到了另一些在課堂中、學習之旅中方便使用的記憶條件,只不過這些記憶條件與我們的常識、直覺相悖。
重讀與提取練習
首先,多數人都錯誤地認為,如果要記得一些資料,那只要重複閱讀這些資料,直到自己對這些資料的記憶深深烙印在腦海中,就能夠記得很久。如果你要記住資料,你可能會花幾個小時,甚至一整天的時間重讀同一份資料。
但實驗顯示,重讀並不會加深記憶:
華盛頓大學進行的一項實驗,召集了來自兩所不同的大學,一共一百四十八名大學生,並要求他們閱讀摘選自教材和《科學人》雜誌的五個不同段落。學生分成兩組,一組只讀了一遍,另一組學生則在讀過第一遍之後,又立刻重讀了幾遍。
過了幾天後,實驗人員讓學生完成測試題來驗證他們的學習效果。最終實驗結果表明,無論只是閱讀了一遍還是密集地重讀了幾遍,學生的成績幾乎一樣。
重讀對長期記憶沒有多大用處,但還是有許多人透過重讀來學習,有一項調查顯示,重讀是最多人使用的學習方式,佔據了接受調查的84%
但既然重讀無法讓人們記憶得更久,為什麼還是那麼多人嘗試透過重複閱讀來加深記憶呢?
這是因為主觀感受帶來了錯覺。簡單來說,當你重複閱讀資料時,你會在當下強烈感覺到資料被「記住」了,如果這時立刻讓你進行考試,那麼你的成績的確會比較好。但事實上,資料並未在大腦完成長期記憶的轉換,因此這一效果並不持久,過了幾天之後你依然會忘掉。
我們其實都有過這一類經驗,這就好像你嘗試記住某人的電話號碼。一開始你透過不斷複述號碼來「hold 住」記憶,直到你覺得已經記住為止,但無論當時你多麼努力,時隔幾天後,你還是忘記了那電話號碼。
那麼,怎樣才能加強長期記憶的固化程度呢?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