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課堂上的摩訶止觀‧壹
滿額折

課堂上的摩訶止觀‧壹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20 元
優惠價
90288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義理組織天台宗
深入圓頓的力量


《摩訶止觀》是天台宗智顗大師晚年所講述,由弟子灌頂大師筆錄而成,共十卷,後世將此書論為智顗大師著作中最圓熟的論書,並與法華玄義、法華文句合稱法華三大部。

作者佛光山永本法師,長年深耕於佛學院的教育,接引學僧無數,對於天台宗、禪宗、佛教經典等皆有深入的研究與體悟。

此書《課堂上的摩訶止觀》以淺顯易懂的白話字句,循序漸進的次第逐步解析《摩訶止觀》的脈絡,分為「壹、貳、參」三冊講述,願讀者如同置身課堂的研究生,依著章節字句的延伸,而能更加了解《摩訶止觀》的內文,與一代天台宗大師接心。

《摩訶止觀》不只是智顗大師的宗教體驗與宗教實踐,也不只是學識上的深入研究,終望能成為後人修行的導向指標。《課堂上的摩訶止觀》願為指月之指,引導我們進階閱讀研修,從而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智者大師將止觀方法作一種大幅度的展開,建立其獨特的教學體系,即是這部《摩訶止觀》。這個體系從菩提心(堅固的意志)開始,從而導入『正修行』之實修,故又稱為『圓頓止觀』。而其實踐重點,可以用九個字來說明,即:菩提心、方便行、正修行。」──永本法師

圓頓的力量

禪修,是現代人陶冶生活、淨化心靈的良方。但是,禪修的方法非常多樣性,不了解禪修過程的相狀,容易產生異端,造成知見偏頗而誤入邪途。止觀,是禪的文字相,透過止觀的修學,可以了解禪的境相、層次、體狀、作用等,故參禪打坐可以藉由止觀的內涵,直探禪定智慧的本源。

中國佛教八宗的特色可概括為「密富禪貧方便淨,唯識耐煩嘉祥空,傳統華嚴修身律,義理組織天台宗」。天台宗「教理」高度的組織化,除了精密分析和綜合佛陀一代時教,並昇華出「圓融三諦」、「一念三千」的教相理論,同時還均衡的闡述四種三昧與十境十乘的修證法則,開創出「教觀雙美、乘戒俱急」的新天地。天台大師的教學思想,是將教相門之教理組織與實踐之觀心門融合而成一個體系,此種性格最鮮明的莫過於《摩訶止觀》,其宗教實踐的目的,則在究盡「諸法實相」。

《摩訶止觀》所教導「行」,即宗教的實踐,稱為「止觀」。「止」即「心的平靜狀態,去除情念」的禪定行;「觀」即「正確的認識」。即在禪定的基礎下,詳細的觀察世間的真實相。智者大師站在此種立場,將止觀方法作一種大幅度的展開,建立其獨特的教學體系,即是這部《摩訶止觀》。此書將「止觀」作為禪定的行法,整理出一種有系統的修行體系。這個體系從菩提心(堅固的意志)開始,預備的行(二十五方便),從而導入「正修行」之實修,故又稱為「圓頓止觀」。而其實踐重點,可以用九個字來說明,即:菩提心、方便行、正修行。

菩提心、方便行

天台教學要得知「諸法實相」,為達成此目標的宗教實踐,則是「正修行」的修習。所以,第一步即是「菩提心的發起」,若不具備菩提心,佛道便無法展開。

但「菩提心」是什麼?書中,有多方面的論及。

僅有菩提心,也不能作為正修行的基本條件。為了追求菩提,更要對生活環境、生活方式、心的把握方法等等,作為接近佛道生活方式之確立,此即「二十五方便」。「二十五方便」並不是一種嚴格的規律,而是一種生活心得。

二十五方便的第一「具五緣」,是對於修道生活方式的敘述(持戒清淨、衣食具足、閒居靜處、息諸緣務等)。第二「呵五欲」,是對感官生活所現起的內心動搖的克服,使心不被物所拘。第三「棄五蓋」(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這是去除日常生活中的煩惱。第四「調五事」,調和飲食、睡眠、呼吸,以保持健康的身心。第五「行五法」,是為了追求菩提的自我要求。

如果依循上述生活方式,即是完全投入菩提的追求了。

正修行

《摩訶止觀》究極的教學目標,是要了知諸法實相,其中不可欠缺的宗教實踐就是「正修行」。將心制於一處(止),把對象以如實的態度來把捉(觀)。但是將所觀察的「諸法」與能觀察的「止觀」之關係加以整理,就成為一種新的教學體系,即智者大師所立的「十乘觀、十境」。

一切諸法的觀察

為了究盡諸法實相,智者大師將「諸法」分類為「十境」,明確的指出「行」的修習方向。此十境為「陰入界境、煩惱境、病患境、業相境、魔事境、禪定境、諸見境、增上慢境、二乘境、菩薩境」,其中「陰入界境」特別受重視,其餘的九境是將我們眾生現有的被煩惱支配的心,依據其特徵而整理出來。當我們深入觀察陰入界境,遇到止觀不調時,才要觀察這九境,並不是要時常觀察九境的。

第一境的「陰入界境」是指「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五陰是指「包含我們在內的現象界的所有存在」,其構成要素為色(一般物質)、受(感覺作用)、想(表象作用)、行(心的意志作用)、識(識別作用)。十二入,指「一切的存在是由主觀的感覺器官(六根)與客觀的知覺對象(六境)組成」。十八界,指「六根、六境,加上以六根六境為條件而產生的六識」。簡單的說,這三者是人們內在的一切存在要素,因此陰入界境即指「一切諸法」。

以「陰入界境」為所觀境,再以止觀方法來觀察諸法,就能清楚地究盡其實相。其中,最重要的是觀察識陰,智者大師認為「識陰即心,即一切諸法」,故而「觀心」即是「觀一切諸法」;將觀心予以徹底的發展,即能把握一切諸法的實相。

觀心的方法

觀心的方法,即四種三昧、一心三觀、與四句推檢。四種三昧,指常行三昧、常坐三昧、半行半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是修行時對身體的掌握,也就是從外在形式的規定,進而把握內心的方法。就形式來看,即是坐禪、行道。透過三昧的修持,引發內在的自覺心,即是「觀心」。所謂觀心,即不依特定的形式,自在的隨意觀察自心。面對所觀境時,如何能觀心?智者大師的解答是「十乘觀法」。

十乘觀法的內容為「觀不思議境、起慈悲心、巧安止觀、破法遍、識通塞、修道品、對治助道、知次位、能安忍、無法愛」。最初的「觀不思議境」,是教學思想上為了理解諸法實相,所作的最直接的實踐態度,其具體方法為「一心三觀」與「四句推檢」。

「一心三觀」是逐漸達到體悟諸法實相的一種實踐態度。首先為了得知實相,煩惱的對治是不可缺少的,天台宗將此煩惱分類為「見思惑、塵沙惑、與無明惑」,其對治方法,即「三觀」:從假入空觀、從空入假觀、中道第一義觀。目的是要破除「對有的取著、對空無的偏執、墮於極端的智慧」。因此為了破除煩惱所作的「三觀」,實際上就是智慧的內容。修習三觀時,能得到三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在了達諸法實相時,也就對治了三惑。因此修三觀、破三惑、開發三智,如實知諸法的「空、假、中」之相狀,即是掌握諸法實相的三個階段。

在智者大師的教學思想根源中,諸法的實相是無法以思維來表現的。因此正修止觀還有更深一層的實踐,引導行者悟入實相的境界;與此相對應的教說,即是「一念三千」。「一念三千」,指我們眾生的一念心中包含一切法(即三千諸法)。它的主題是在探究一切法的真實相,方法則是提出「心與一切法的關係」。

要了解「一切法」究竟是什麼,首先將「心生一切法」這個命題,用「四句推檢」來探究能生的心與所生的一切法之關係。這個方法是將一切存在的生起關係,以龍樹菩薩的四句「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生」檢索。「一念三千說」透過四句推檢的方式,解說一切法的究極相。這裡要注意的是,以「不可得」、「不二」來表達一切法的究極相(實相)。

因此,所謂「正修止觀」若以四句推檢來表示的話,即是要觀察除了「不二、不可得」以外,無法再用其他言說來表示的「絕諸言說、思議」境界。對智者大師來說,正修行的方法並不只是「一心三觀」,還包括解說用的「四句推檢」。

本書的四種三昧中的「非行非坐三昧」,及五略中的「歸大處」,亦有關於一念三千的說明。前者以四句推檢的方式來探究心的實相,後者則說實相的極至必須透過實踐才能體悟。這幾點是第七章正修章的主要論題。

一般人以為所謂的「一念三千」就是「一念心中具足三千諸法」,這其實並不正確。如前所說,作為一法的本身並不能稱為「有」,而是以「四句推檢」的方式,來證明一切都是「不二、相即」的關係。因此「一念三千」的骨幹,即是「四句推檢」與諸法「不二、相即」的關係。

後語

一九八一年因為恩師星雲大師及長老慈惠法師的引薦,向慧嶽長老(一九一七―二○一六)學習天台學。之後,因自身的資質愚鈍、懈怠放逸,致使對天台宗教義無有所成。為了顧念長老對我的期許,自二○○七年開始,連續四年在《人間福報》以單篇、料簡的方式,依次解說《摩訶止觀》的內容。寫作過程,主要參考湛然注釋智顗《摩訶止觀》之《止觀輔行傳弘決》來說明,同時參閱湛然之《摩訶止觀輔行搜要記》十卷、有嚴之《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助覽》四卷、道邃之《摩訶止觀論弘決纂義》八卷等。一來自我督促學習,二來希望藉此止觀的修行方法與觀念,提供給現代禪修者參考。敬請 教界大德,不吝指教!

二○一九年五月二十八日

目次

前言‧圓頓的力量
《摩訶止觀》梗概
《摩訶止觀》緣起 付法傳承
三種止觀
圓頓止觀的輪廓
《摩訶止觀》章節大意
第一章 大意
◎發大心
十種濁心
感應道交的菩提心
菩提心與四種四諦
發心的形式
四弘誓願與四諦
六即說與菩提心
◎修大行
常坐三昧
常行三昧
半行半坐三昧
非行非坐三昧
◎感大果
◎裂大網
◎歸大處
第二章 釋名
◎解釋止觀的名稱
第三章 體相
◎釋止觀體相
明教相
明眼智
明境界意
明智離合
明得失
第四章 攝法
◎止觀攝一切法
第五章 偏圓
◎偏圓之理
第六章 方便
◎二十五方便
總述二十五方便
具五緣──持戒清淨
具五緣──衣食具足
具五緣──閒居靜處
具五緣──息諸緣務
具五緣──善知識
呵五欲
棄五蓋
調五事
行五法
開十境
 

書摘/試閱

《摩訶止觀》梗概

智顗大師眾多實踐門著作中,前期代表作是金陵瓦官寺所講的《次第禪門》,後期代表作則是於開皇十四年(五九四)四月二十六日在荊州玉泉寺(今湖北當陽縣)所講說,弟子灌頂聽記後,經再三整理修治成書的《摩訶止觀》。

現行本的《摩訶止觀》原題名為《圓頓止觀》,十卷,此書內容是從佛陀以來,印度及中國佛教傳承種種煩雜的行法中,以雄大教相理論的體系為基礎,透過大小、偏圓、絕待等觀點來論述,是佛教全體止觀法門之集大成,更是天台圓教實踐之極致,由灌頂所撰的〈序分〉和智顗大師講述的〈正說分〉兩部分組成,在〈正說分〉中,概論與廣說前後重疊交互,形成「五略、十廣」的嵌套式結構。

一、五略、十廣的組織
所謂五略即發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網、歸大處。發大心是以「四諦」、「四弘誓願」、「六即」等來說明真正發大心的內涵。修大行則攝盡二十五方便、十乘觀法、四種三昧等行法。感大果是說明修習四種三昧等行法當能斷除無明,證得中道之果報。裂大網是說透過證得中道能破除煩惱,發大獅吼,必能自覺覺他。歸大處總說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為其歸依處。

十廣是大意、釋名、體相、攝法、偏圓、方便、正修、果報、起教、旨歸。

第一大意:簡單說明五略的內容。

第二釋名:詳細說明止觀的含義,以「相待」、「絕待」、「會異」、「通三德」等四種來顯示止觀的深廣。

第三體相:所詮釋的道理,名之為「體」;分別權實、大小不同,名為「相」。即顯示止觀的教相、智眼、境界、得失等。

第四攝法:說明止觀之體相能廣泛攝持一切法。

第五偏圓:對於攝法的內容區分為「大小」、「半滿」、「偏圓」、「漸頓」、「權實」等。

第六方便:在實踐門中,首先必須具備的條件是二十五方便法。

第七正修:修習十境、十乘、四種三昧等行法。

第八果報、第九起教、第十旨歸,這三者只有列章目但沒有解釋,其中的原因,自古以來有兩種說法:
(一) 從歷史的角度而言:西元五九四年,智顗大師在荊州玉泉寺結夏安居中說《摩訶止觀》,講至第七正修時,適逢結夏安居結束,所以後三章就停講了。
(二) 
(二)從修持的境界來說:後三章的內容是證道後自然會知道的境界,所以不須說明。這是從十境中,上慢境、二乘境、菩薩境,此三者沒有敘述的原因來推測的。
以上兩種說法都具有其道理。

二、正修行之體系
《摩訶止觀》體系的架構在於二十五方便與十境、十乘觀法,而此觀法為智顗大師所倡導,亦是實修典型的天台圓教三昧,即四種三昧所不可或缺的觀法,也即是說,行人修四種三昧,如未實修二十五方便與十境、十乘觀法,則不能稱之為天台圓教三昧。今將圓頓止觀所闡述的正修方法作一簡述。

(一)二十五方便
二十五方便並不是一種嚴格的規律,而是一種生活心得。更具體的說,對於生活環境、方式、心的把握等,所定下來的一種理想的生活方法。

二十五方便的第一個是「具五緣」,這是對於生活方式的一種一般性敘述(持戒清淨、衣食具足、閒居靜處、息諸緣務等)。第二是「呵五欲」, 這是克服生活中所現起的內心動搖,使心不被物所拘。第三是「捨五蓋」(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這是在去除日常生活中的煩惱。第四是「調五事」,調和飲食、睡眠、呼吸,以便保持健全的身心。第五是「行五法」,是為了確立追求菩提的意志所作的督促精進的規定。如果依循這種生活方式,那麼整個身心行為就完全投入菩提的追求了。

(二)一切法的觀察――十境
為了究盡諸法實相,智顗大師將「諸法」分類為「十境」,明確的指出「行」的修習方向。此十境為「陰入界境、煩惱境、病患境、業相境、魔事境、禪定境、諸見境、增上慢境、二乘境、菩薩境」,其中以陰入界境為所觀境,以止觀方法來觀察諸法就能清楚的究盡其實相,其餘的九境是將眾生現有被煩惱支配的心依據其特徵整理出來,當我們深入觀察陰入界境遇到止觀不調時,才要觀察其他九境,亦即陰入界境的後九境並不是要時常觀察的。

(三)觀心的方法
甲、四種三昧
智顗大師對於正修行的方法,規定為四種三昧、一心三觀。四種三昧是在修行時,對身體的掌握,也就是行的外在形式的規定,當然它也有對內心的把握方法,但重點還是在外在形式,其內容為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
常坐三昧:即以九十日為一期,專心稱念一佛名號,顯發實相之行法。

常行三昧:也是以九十日為一期,身常旋行繞佛,口念阿彌陀佛、心亦常想阿彌陀佛,而於定中見十方諸佛顯現於行者之前的行法。

半行半坐三昧:依據《大方等陀羅尼經》、《法華經》而修的三昧,前者稱方等三昧,後者稱法華三昧,皆以七日為一期,持咒、思惟、觀實相,反覆之行法。

非行非坐三昧:於一切時中、一切事上,隨意用觀,不拘期限,念起即覺,意起即修三昧之行法。

此四種三昧都以法界、中道實相為緣,最終目的都是要達到凡聖等齊、同一法身的平等境界。

乙、十乘觀法――一心三觀的實踐
十乘觀法的內容為「觀不思議境、起慈悲心、巧安止觀、破法遍、識通塞、修道品、助道對治、知次位、能安忍、無法愛」。
十乘觀法以「觀不思議境」為主體,同時又以「陰入界境」為中心。所謂陰入界境,其實即以觀「一念三千」不思議境為主旨的觀心,而不思議境則是對「一心三觀、一念三千」學說的如實修行,從中領悟「十如是」中道實相。依此觀不思議境之觀法實踐,將十乘觀法用於日常現實之五陰境上,自我體悟一念三千之妙理,同時也為利益一切眾生而發菩提心。這是智顗大師強調止觀門之妙理,具現實利益之特色。

三、結語
智顗大師晚年所教示圓頓止觀的《摩訶止觀》來看,不僅組織細密宏偉、思想圓熟,在智顗大師諸多講說中可謂獨樹一格,是為天台圓教法門的不朽之作。其內容所說的二十五方便、十境、十乘觀法乃集佛教止觀之大成、開創天台圓教之禪法,無怪乎灌頂在《摩訶止觀》之前言,謂「止觀明靜,前代未聞」,極其讚歎躍然紙上。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88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