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新年快樂!買書領券省荷包
藥物讓人上癮:酒精、咖啡因、尼古丁、鎮靜劑與毒品如何改變我們的大腦與行為(全新增修版)
滿額折

藥物讓人上癮:酒精、咖啡因、尼古丁、鎮靜劑與毒品如何改變我們的大腦與行為(全新增修版)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80 元
優惠價
90432
庫存:2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內容簡介 ★英美長銷20年,全新增修改版
補充最新研究結果,也探討當今常見的興奮劑及處方藥物濫用問題、電子菸相關研究、合成大麻及各種你可能上癮的藥物危機
不恐嚇、不美化,不侮辱智商
用客觀、科學的方式認識日常接觸的精神藥物
無論你選擇使用或迴避
本書都能提供理性的依據

從早餐的咖啡到夜裡助眠的紅酒,從安眠藥到止痛劑,我們依賴各種物質來改善精神、放鬆心情,為的是讓每天更好地走下去。這些助益多少伴隨著「副作用」,但我們獲得的資訊卻總是不夠透明。而當精神藥物早已成為日常飲食,當各種新式毒品越來越氾濫,你也需要了解,藥物是如何影響我們的身體和心靈。
來自政府、媒體的宣導教育,常以極端的案例嚇阻讀者。然而,如果能以開放的態度討論用藥議題,讓消費者充分了解藥物的作用與風險,我們自然能以理性的態度,為自己與家人做出健康的決定。本書作者群身為藥理學專家,便希望能開啟這樣的討論空間。

【本書特色】
美國杜克大學藥理學教授編寫,名列美國大學醫藥課程教科書/蟬聯亞馬遜書店健康醫藥類、社會福利類暢銷榜
專業知識結合平易近人的溝通方式,說明菸、酒、咖啡、安眠藥、類固醇乃至於各種毒品的:
◎實際作用
例如:鴉片類藥物如何同時發揮鎮痛與興奮作用,又如何使人成癮。
◎代謝方式
例如:飲酒後血液中酒精濃度何時達到高峰,肝臟需要多少時間代謝。
◎與其他藥物併用的危險
例如:酒精如何與鎮靜劑發揮交互作用,導致嚴重傷害、意識不清 ,甚至死亡。
◎對生心理的長短期影響
例如:大麻如何產生迷醉作用,如何影響心臟功能,長期使用又如何損害記憶學習能力。
任何關心用藥健康的人皆可藉由本書:
◎獲得實際的用藥安全建議
例如:安必恩等各類鎮靜劑的原理、副作用及相關研究,如何選擇合適的藥物助眠。
◎破除各種藥物迷思,避免受騙上當
例如:睪固酮補充劑是否真能增進運動表現及肌肉量,又具有哪些副作用。
◎展開理性討論,避免任何「污名化」指控使需要幫助的人退縮
例如:從神經病理學角度重新認識藥物成癮的真相及現有療法,了解「意志力薄弱」絕非依賴藥物的唯一主因。

作者簡介

威爾基.威爾遜(Wilkie Wilson)
杜克大學醫學中心藥理學教授,在退伍軍人事務部擔任神經生物學計畫專家。

辛西雅.庫恩(Cynthia Kuhn)
杜克大學醫學中心藥理學教授,並負責藥理科學訓練計劃。

史考特.舒瓦茲維德(Scott Swartzwelder)
杜克大學醫學中心的精神病學臨床教授,曾在退伍軍人事務部擔任酒癮及毒品依賴計畫專家。

雷.海瑟.威爾遜(Leigh Heather Wilson)
畢業於梅利帝斯學院,主修西班牙語及文學。

傑瑞米.福斯特(Jeremy Foster)
畢業於北卡羅萊納大學,主修新聞與大眾傳播學。

本書作者群包含三位藥理學家與兩個大學生。三位學者有感於最迫切需要藥物安全資訊的,正是剛開始面對生活中各種誘惑的年輕人,因此邀請雷與傑瑞米參與本書編寫。雷與傑瑞米在本書中道出新一代年輕人如何看待自己所面對的問題,需要怎樣的協助,希望能與家長、學校乃至社會與政府作更實際的溝通,而這也正是作者希望藉由本書達成的目標。


譯者簡介 林慧珍

國立臺灣大學動物科技研究所碩士、美國紐約大學新聞所碩士,待過動物實驗室、當過記者、喜歡閱讀和旅行,都是基於對人事物的好奇。新書裡的第一手知識與見解,是面對浩瀚文字海時仍能耐著性子翻譯的最大動力。

譯有:《食物與廚藝:蛋、奶、肉、魚》、《垂直農場―城市發展新趨勢》及《家事的撫慰》。

名人/編輯推薦

「對於想了解合法、非法藥物怎麼在人體中運作和產生影響的人,不管妳是憂心忡忡的母親,還是厄文‧威爾許本人,這本書既獨特、擁有最新資訊,而且實用。」──英國心理學會

「為了做出明智判斷,學生需要清楚、詳細且易懂的事實資訊。《藥物讓人上癮》一次提供了所有符合這些條件的好讀資料,是了不起的知識來源!」──美國大學健康協會酒精、菸草與藥物對策小組前任主席,艾倫‧戈德(Ellen Gold)

「人們常常在還沒全盤了解或者和年輕人還談得不夠多的時候,就把上癮物質判了死刑。但《藥物讓人上癮》用誠懇而直接的態度對待此議題,生動、高度知識性、不帶偏見,且擁有全方位資訊。本書兼具廣度和詳細的細節,有機會競逐『你唯一需要的一本藥物書』的寶座。在所有討論藥物對身心功能影響的書籍中,我還沒有讀過比本書更完整、更具啟發性的著作。」──格拉斯哥大學藥物誤用研究中心研究員,克里斯多佛‧羅素(Christopher Russell)

「《藥物讓人上癮》是我讀過最重要的書之一。知識詳盡,而且如此清晰易讀,我要推薦給所有對藥物感興趣的人──不管你是正在用藥的年輕人、家長、藥物領域的專家學者,還有,最重要的,政治家和立法者。快去讀。」──《猜火車》作者,厄文‧威爾許(Irvine Welsh)

「儘管各種藥物與濫用物質的生物化學知識相當龐雜,《藥物讓人上癮》仍成功將這些知識消化成簡明易懂的資訊……本書所強調對於酒精等藥物應有的宣導教育方式,最能夠幫助所有人(尤其年輕人)深入認識這些物質。我相信本書將改變我們認識酒精等各種藥物的方式,也將改變美國乃至整個世界看待藥物議題的方式。」—— 喬治曼森大學公共健康中心助理教授,大衛.安德生(David Anderson)

「我利用本書開了一門『物質濫用』的課。本書寫作明確清晰,討論了各種藥物(包括酒精)不同程度的使用情形,對於任何有意進入濫用藥物治療、預防領域的人而言都是絕佳教科書……本書既能滿足專業需求,也能讓家長了解年輕人間流行的飲酒與用藥趨勢。」 —— 紐奧良州戴爾卡多大學教授,華倫.佩瑞(Warren J. Perret)

「簡化了複雜的神經化學知識,卻又不犧牲資訊的精確度,再用平實好懂的文字寫下,令人驚異。對沒有背景知識的讀者來說,是跟上神經藥學界新知的好機會。」──國家藥物對策網絡(National Drug Strategy Network)

「強力推薦醫藥健康領域的專家、教育人士,以及父母親閱讀。」──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系教授,查爾斯‧耶薩利斯博士(Dr. Charles E Yesalis)

「本書去除了關於藥物濫用的眾多迷思。對於想了解藥物濫用對生理和行為產生了什麼影響,正尋找好讀且陳述事實的書籍的讀者,我衷心推薦本書。」──韋恩州立大學醫學院藥物濫用臨床研究室主任、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前任主席,查爾斯‧舒斯特博士(Charles Schuster)

「任何對藥物有興趣的人都能享受本書。作者處理這個議題時不帶偏見也不誇大……這是一本非常有趣而且資訊精準的藥物知識手冊。」──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上癮科學研究與教育中心主任,《上癮的科學》作者,卡爾頓‧K‧艾利克森(Carlton K. Erickson)

「《藥物讓人上癮》是本易讀的好書。既是尋找參考意見時可用的指南,也可以讓人純粹出於興趣而沉浸其中,或者一頁頁從頭到尾讀完。如果你正在找一本談藥物上癮的書,書的資訊要跟得上時代又清楚易懂,這一本是個絕佳的起點。」──阿爾斯特醫藥期刊

「藥物相關的教育必須認真,但不必嚴肅。《藥物讓人上癮》的作者寫出了一本知識豐富的書,討論人們怎麼讓自己『嗨』起來。本書很實際,讀起來也很有趣。」──達拉斯早報

「我是剛開始在醫院從事藥物中毒相關工作的專業人員……我高度推薦所有從事醫療保健、教育或藥物諮詢的人員閱讀此書,本書也是絕佳工具,為家長、學生等人提供簡易的藥物知識教育。」—— 亞馬遜讀者書評

「我是南加州某郡的副警長,提供市民藥物危險教育已有三年……《藥物讓人上癮》讓我能夠做足功課,書中沒有誇大與過時的統計數據,只有易於了解的語言與完整的科學資訊,我相信本書既是最佳的教材,也是執法人員、教育者與醫療人員必讀的參考書籍。」—— 亞馬遜讀者書評

 

書摘/試閱

【酒精簡史】

人類利用化學藥品來改變思維與感覺的歷史,與人類本身一樣久遠。酒精可能就是最早被使用的藥物之一,在古老的歷史著作中就已經提到飲酒,最早的啤酒廠則可追溯到大約六千年前的古埃及與巴比倫時代。在中世紀,阿拉伯將蒸餾技術(一種提高飲品酒精含量的方法)引進歐洲,當時人們幾乎用酒精來治療所有疾病。事實上,蓋爾語「威士忌」一詞的最佳翻譯就是「生命之水」。

近幾年來,酒精飲料顯然是許多西方文化的首選藥品,只要看看在美國的許多廣告,就可以知道酒精飲料仍被當成各種靈丹妙藥來販售。人們用酒精慶賀成功、悼念失敗和死亡、慶祝文化節日及宗教節日。這些應用就暗示了人們希望也指望酒精可以放大美好時光,幫助我們度過低潮。

酒類廣告往往是非常針對性地以青少年及年輕成人為訴求對象,尤其是年輕男性,這讓他們在同儕壓力之下喝得更凶。這類廣告確實有效,我們發現,人們在選擇酒精飲料時深受廣告影響。美國社會的喝酒族群以年輕人為主力,但他們也是最需要大腦發揮最大功能的一群人,因為此時基於教育及生涯準備,他們需要用到腦力。

對大多數人來說,酒精不算非常危險,但卻是作用相當強大的藥品,必須斟酌使用。如果沒有醫生的處方,沒有人會無故使用強效的抗生素或心臟藥物。但酒精幾乎是任何人唾手可得的藥品,只要想要就可以取得,無需醫師處方。美國絕大多數人在高中或大學時代都會面臨要不要喝酒、要喝多少的決定,而這些決定都取決於個人。本章將提供有關酒精及其作用的最新資訊。

【酒精的類型】

飲品中使用的酒精稱為乙醇,這其實只是許多不同類型的醇類化學藥品之一。注射或抽血前消毒用的酒精並不是乙醇,而是異丙醇。大多數的醇類都因化學結構的關係,會對人體產生毒害。乙醇是唯一可飲用的醇類,人們卻經常用其他醇類來毒害自己。如家庭蒸餾的製程所產出的甲醇可能導致失明。甲醇中毒者必須立即就醫。因此,家庭蒸餾所得的酒或所謂「私酒」,還是不碰為妙。

【酒精如何在人體內代謝】

人體在一定時間內攝取的酒精量多寡,會影響酒精在體內的代謝過程。不過,我們在討論這件事情時,必須一開始就把飲酒量標準化,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啤酒、葡萄酒與烈酒的乙醇濃度相差很大。我們常用的標準,是以喝下一杯350毫升的啤酒所攝取的酒精量作為標準,相當於一杯120毫升的葡萄酒,或含有30毫升烈酒的混合飲品。這些類比在過去是評估人們喝了多少酒很好的標準。但最近幾年,某些啤酒的酒精濃度大大提升,有時直逼,甚至超過葡萄酒的酒精含量。因此,用啤酒當做「一杯酒」的標準量已經不如以前準確了。

進入體內

乙醇的分子相當小,能輕易而快速被人體吸收。酒類一旦下肚,便進入密布著微血管的胃和小腸,因此能立即進入血流中。喝下的酒精量約有20%是透過胃吸收,其餘的80%主要由小腸吸收。酒精分子一旦進入血流,就會跟著流到全身各處,與幾乎所有器官的細胞直接接觸。

選在傍晚即將享用晚餐之前出外喝酒的人常宣告說,「酒精直衝腦門了」,但事實上,酒精會很快到達全身各處,且在吸收後不久就分布得相當均勻,這個過程稱為平衡。但因為在同樣時間內,心臟泵入大腦的血液量特別高,加上大腦脂質對酒精的吸收力相當好(酒精能溶解於脂肪及水),因此大腦成為受影響最快、最顯著的區域。事實上,在達到平衡之前,大腦中的酒精濃度其實比血液中還高。由於導致中毒的原因來自酒精對大腦的作用,喝下酒後沒多久,腦部遭受的損害,可能比血液中酒精濃度所顯示的還高,因此,類似「酒精直衝腦門」這種描述確實有些根據。

事實上,影響酒精吸收最大的因素,或許正是胃裡有沒有食物。空腹時喝酒,酒精會非常快進入血流,濃度大約在一小時內達到高峰。相較之下,跟著食物一起下肚的等量酒精,在近兩小時後還不會完全吸收。食物能稀釋酒精,減緩酒精在胃部排空後進入小腸的速度,而小腸吸收酒精相當迅速。空腹飲酒,血液中的酒精濃度高峰可能是餐後飲酒的三倍。

飲料中的酒精濃度也強烈影響酒精的吸收,濃度越高,吸收通常就越快。因此,如果是傳統啤酒這類酒精濃度相當低的飲料,酒精進入血液的速度,會比雞尾酒或果凍酒精飲料等酒精濃度高的飲料來得慢。吸收速率越快,通常意味著血液中酒精濃度的高峰值越高,因此,喝小杯烈酒的人,血中酒精濃度可能比喝等量啤酒或葡萄酒的人更高。

在很短時間內吸收高濃度酒精可能會抑制大腦的呼吸控制中心,並導致昏迷甚至死亡。因這種情況而必須緊急送醫的人,通常是因為接受挑戰,在很短的時間內喝下一定的酒精量,或玩喝酒遊戲,在短時間內喝下多種飲料,或喝下Jell-OShot這類果凍飲料,而使身體在很短時間內吸收了大量的高濃度酒精。不能合法購買酒精飲料的年輕人常會在外出前往舞會或其他公開場合之前先喝個痛快。還有些人在前往不准喝酒的場合之前,也會先快速灌下大量酒精(這些人多半是未成年不能公開喝酒的大學生,而他們通常把喝酒當作「暖身」)。酒精在大腦中迅速累積的情況下,很可能會嚴重損害開車或清晰思考的能力,儘管飲酒者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可能不至於立即造成這種程度的損害。

體型也會決定酒精在體內的分布。肌肉特別結實或特別肥胖的人,似乎可能特別「海量」,因為他們有較多的脂肪與肌肉吸收酒精。體重較重的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會比喝下等量酒精的瘦子來得低。然而,體重較重也減緩了酒精的排除,因此酒精留在體內的時間也較長。

在孕婦體內,酒精能自由輸送至胎兒。事實上,由於母體將大量的血液供應至子宮與發育中的胎兒,一些研究顯示,胎兒組織的酒精濃度可能比母親本身還高。在下文中,我們將討論酒精對胎兒的影響,以及懷孕期間接觸酒精對胎兒出生之後的持續影響。目前首先需要瞭解的是,酒精在體內跑來跑去時,是不會區分母體或胎兒組織的。

排出

呼氣酒精測試其實是測量酒精飲用量的絕佳方法,即使每個人喝下的酒精有95%在排出之前就已經被身體代謝掉,只有大約5%的酒精原封不動地從尿液或肺部排出,但這就足以成為「酒氣」,而酒氣呼出的比例也夠穩定,足以讓我們精確估算血液中的酒精含量。

大部分酒精是透過肝臟代謝,肝臟中的乙醇脫氫酶(或稱ADH)能將乙醇分解成乙醛,然後再由一種稱為乙醛脫氫酶的酵素分解為乙酸,最後排出體外。其中間產物乙醛是有毒化學物質,會讓人感到不舒服。儘管在正常情況下,乙醛的分解相當迅速,然而一旦堆積在體內,還是會造成強烈的噁心與不適。有一種治療早期酒精成癮的藥物稱為二硫龍(disulfiram,或稱「戒酒硫Antabuse」),能讓乙醛濃度累積,使人飲酒後感到非常不適,因而不想再喝酒。雖然這個治療策略初步看來似乎有用,但臨床上對於酒精依賴患者卻仍未顯現一致的正面成果。

全世界約有十億人因遺傳變異,幾乎無法經由一般代謝途徑來分解乙醛。帶有一套這種變異基因的人喝了酒,就會因為乙醛持續在體內蓄積而引發各種症狀,包括明顯的潮紅,就像服用了戒酒用藥二硫龍一樣;帶有兩套同樣變異基因的人甚至會出現更嚴重的症狀。這種酒後反應也有「亞洲人酒精潮紅症候群」之稱,因為約40%的東亞人口帶有至少一套基因變異。東亞人口的酒精濫用和成癮比例較低,可能與這種基因變異有關,但目前尚不清楚這種代謝酒精能力的差異,是否為導致成癮傾向各異的真正原因;因為酒精成癮與許多社會和文化因素也脫不了關係。

要了解一個人受到酒精影響的時間有多長,關鍵在於瞭解酒精在體內代謝及排出體外的速度。酒精的代謝率是恆定的,不隨時間而異。通常,成年人代謝30毫升威士忌(酒精濃度約40%)的時間,通常是一小時左右。肝臟可以有效控制酒精的代謝率,如果飲酒量超過這個量,系統趨於飽和,多餘的酒精就會積聚在血液及身體組織中,等著被代謝,結果是導致更高的血中酒精濃度及更高的毒性。

此外,持續飲酒會使代謝酒精的酶跟著增加,而這些酶的增加,會促進某些藥物的代謝,對喝酒的人造成另一種傷害。例如,有些防止血液凝固及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在長期飲酒者的體內會較快代謝,因而降低藥效。同樣的,這些酶會加速對乙醯氨基酚的分解,產生對肝臟有毒的物質。最後,對酒精代謝的耐受性,也造成對其他類似鎮靜藥物(如巴比妥類)的耐受性,即使這個人過去從來不曾服用巴比妥類藥物,這就是所謂的交叉耐受性,將使飲酒者更可能面臨濫用此類藥物的風險。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32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