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2/26年度盤點作業,門市店休一天,網路書店將暫停出貨,12/27將恢復正常營業,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束縛中的自由:阿德仁波切不凡的一生與教導
滿額折
束縛中的自由:阿德仁波切不凡的一生與教導
束縛中的自由:阿德仁波切不凡的一生與教導
束縛中的自由:阿德仁波切不凡的一生與教導
束縛中的自由:阿德仁波切不凡的一生與教導
束縛中的自由:阿德仁波切不凡的一生與教導
束縛中的自由:阿德仁波切不凡的一生與教導
束縛中的自由:阿德仁波切不凡的一生與教導
束縛中的自由:阿德仁波切不凡的一生與教導
束縛中的自由:阿德仁波切不凡的一生與教導

束縛中的自由:阿德仁波切不凡的一生與教導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60 元
優惠價
90324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9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彙輯阿德仁波切一生的非凡故事及其開示教法,時間著重在橫跨1999到2006年間,呈現出他所傳授的教法不僅甚深,且不凡方式中的一小部分。他所給予的教導,不但精確、細節豐富,而且簡單直接;此一風格也反應了他對佛法的體驗、了悟及慈悲的深度。
全書共計17章,分成第一部「自由」與第二部「束縛」。第一部「自由」,是阿德仁波切對佛法之道的主要教導,包括:虔敬與出離、結合大手印與大圓滿的修持、如何才能與上師相應等等內容。誠如仁波切開示的「佛法之道的核心,即是本初覺醒的修持,等持的境界也就是基礎的禪定,這是我們必須去熟悉的,也是心性指引的所有。」對於最甚深道的殊勝了悟,阿德仁波切希望能在一切有情心中皆能生起。
第二部「束縛」,是阿德仁波切對自己被關在集中營期間的敘述。為什麼他能夠忍受不公的囚禁與處罰等可怕磨難,而沒有心懷怨恨呢?仁波切表示,他從未感覺自己是受害者,他所說的並非是對歷史敘事的批評,而是希望能夠以此啟發遭遇類似創傷的人們。
我們可以從本書中看到阿德仁波切在任何境遇下都展現出真正修行人的風範,他把所有發生的事情都視為業力的顯現,同時作為一種契機,將生活中如實展現的面向都融入佛法中而得到圓滿成就。

作者簡介

阿德仁波切(Adeu Rinpoche)
第八世阿德仁波切(1931-2007),由第十六世噶瑪巴認證,七歲升座。主寺在東藏囊謙的才久寺,是20世紀偉大的藏傳佛教大師之一。佛學深廣,閉關多年,精通那洛六法及大手印修持。漢人入藏後,仁波切被監禁15年,獄中值遇並從學於多位偉大上師。出獄後,應頂果欽哲仁波切囑咐,多次傳授全部竹巴噶舉傳承教法而在東藏、尼泊爾、印度完整保留下來,是我們這個時代竹巴噶舉傳承的主要持有者。他是措尼仁波切的主要上師之一。

中譯者簡介
多傑圖滇
多傑圖滇,台灣大學畢業,自由工作者,現居台北。青少時期開始追尋佛法真義,兼讀漢傳、南傳、藏傳。近十年擔任志工,致力推廣禪修,並協助翻譯整理禪修教材。

當代竹巴噶舉傳承巨將
文/措尼仁波切

■「不論來者何人,直接帶他來見我。」
第一世楚璽‧阿德仁波切,是康祖法王一世的弟子。
有一天,康祖法王在他的關房中,雖然正進行著嚴格閉關(通常不接見任何訪客),但他卻和侍者們說:「今天會有人來這裡,不論來者何人,直接帶他來見我。」
當天傍晚,有個精疲力竭的人出現,他說:「我想見上師。」侍者們不認為康祖法王說的會是這個人,所以回答:「不行,我們的上師正在閉關。」這個人因此就離開了。
當天色暗下來,大約晚餐時間,康祖法王問侍者們是不是有人來過,侍者回答:「傍晚時是有一個疲憊的人想來見您,但我們跟他說您在閉關。」法王回應:「噢!這正是我必須要見的那個人,快去把他找回來!」這位僧人花了將近三個小時,才趕上阿德仁波切並將他帶回來。
阿德仁波切後來成為康祖法王的主要弟子,並成為極為重要的上師。阿德仁波切名字中的第一部分「楚璽」──摧破迷惑者,就是在當時冠上的。
這本書的作者是第八世的阿德仁波切,他出生在東藏的囊謙,是法王噶瑪巴和穹恭仁波切一起認證的。他們的認證信很有意思,上面是這麼寫著:有個叫做「阿」的地方,那裡有個叫做「阿」的家庭,家裡有四或五個「阿」,精確的指向「阿」德仁波。眾人遵照這些指示,順利找到了這位化身。當時阿德仁波切還很年幼,但已顯現很多精神上的徵兆,然後到了三歲時,他被送去和囊謙王宮有關的寺院,在那裡讀書並接受訓練。
阿德仁波切的一生值遇很多上師,並且從他們領受教法,包括祖古‧烏金仁波切的伯父暨根本上師桑滇‧嘉措,以及穹恭仁波切。在其他的上師中,有兩位主要是偉大的拓滇瑜伽士薩迦‧師利的親傳弟子;還有幾位堪布是蔣揚欽哲‧確吉羅卓從他的德格宗薩佛學院特別指派的,其中一位還是立美(不分教派運動)系統的主要大學者。
當時桑滇‧嘉措身為囊謙國王及王室的上師,經常來到王宮及寺院所在的囊謙中心,阿德仁波切從他身上領受了很多寧瑪教法和灌頂。桑滇‧嘉措也給了阿德仁波切第一次的心性指引,阿德仁波切由衷地敬愛著桑滇‧嘉措。當他聽到這位根本上師圓寂時,心想:「我的上師不可能去世,他會再出現的。」有將近三週的時間,他無法相信上師圓寂了。
■精通佛法的詩人、掘藏師
阿德仁波切曾經圓滿兩次完整的三年閉關,並且切實地明瞭所學的內容。我從未見過其他任何一位上師瞭解這麼多不同的佛法主題,每次我有什麼問題,或者其他人的問題,他總能知道答案。然而,他從未因自己有高深和廣博的學識而提高姿態或吹噓。此外,他通曉製作完美多瑪或沙壇城的小細節,也知道如何雕刻,甚至會製藥,但卻決定放下醫道,因為要同時身為醫生和上師是不堪負荷的。
他也是詩人,譜寫過很多美妙的祈禱文,而且聲名遠播,因為他可以一下筆即完美無缺,沒有任何錯謬。
他也是一名掘藏師,亦即伏藏寶藏的發掘者,本書也會闡釋他發掘的「蓮師修持法門」。有時候,伏藏就這麼從心中顯現,他可以唱誦出全文。例如,他並未寫下自己的上師儀軌,那是「心意伏藏」;但如果他把掘藏寫下來,就會忘記,所以他必須記憶全部的內容。
■折服我慢,正式拜師
1986年於納吉尼寺,就在祖古‧烏金仁波切剛完成秋林新伏藏的灌頂後,我遇見了阿德仁波切。在過去世我就和他有因緣,因為措尼仁波切二世是阿德仁波切的上師之一。阿德仁波切寫了很多信給我,因此祖古‧烏金仁波切鼓勵我去西藏見他。
當年我21歲,有點傲慢自大。我去了囊謙,待在國王家裡。有一天早上,人們在房子裡忙上忙下,國王拿著一條長哈達出現,告訴我:「阿德仁波切可能要來這裡看你,把這條哈達供養他。」所以,當周遭的人們四處忙碌時,我便去好好著裝等待著。
之前曾經見過阿德仁波切,但已經忘記他長什麼樣子了,當到他房間見面時,我想:這不可能是阿德仁波切!因為在我心中,他的形象應該是儀態雄偉、有著強壯有力的氛圍,就像頂果‧欽哲法王、康祖法王或法王噶瑪巴那樣,但站在我面前的卻是一位個兒小、很謙虛的人。其他人都對阿德仁波切有點畏怯,對他極為尊敬順從,而我卻非如此,看著他心裡想:「他也沒這麼了不起。」聽他的聲音不大,柔軟略帶沙啞。
對他獻上白色哈達後,他說:「進來!」然後我們一起坐下。接著就在凝視著他時,無從解釋地我的感知轉變了,他變得高大,而且更奇異的是我的傲慢漸漸消逝,覺得自己變得愈來愈渺小直到完全消失。原來他的力量並不在於身形,而是從內在散發出來。之後我開始看到他是親和、開放的,同時威嚴具足。
多年來,常有人跟我說阿德仁波切是多麼的偉大,應該跟隨他學習,但我卻不曾理解。當頂果‧欽哲法王和祖古‧烏金仁波切都還在世時,我的心都被他們占滿了。終於在我和阿德仁波切相處時,所有的傲慢都消失了,最終接受他成為我的上師。
我很高興自己這麼做了,跟隨著他學習良多,並且領受了他給予的無數灌頂,當中包括了惹那林巴以及第一世措尼仁波切的灌頂總集。在我的組織芬陀利迦贊助及安排下,祈請了阿德仁波切在一次法會中,給來自35個竹巴噶舉寺院代表們傳授那洛六法,我和其他的瑜伽士、堪布、轉世祖古們共有80人都參與了。
■康祖法王驟逝,獨力守護法脈
阿德仁波切和康祖法王曾經在囊謙中心從穹恭仁波切領受了完整的竹巴噶舉傳承,過程歷經九個月。他們一起接了這些傳授,其後因為康祖法王年紀尚輕就辭世了,弘揚法教的責任就落在阿德仁波切身上。因此,當他來到印度,就在札西炯寺院待了一年,把完整的傳承授予年輕的竹巴噶舉祖古、喇嘛以及出家眾。
之後阿德仁波切回到東藏康區,又花了七個月時間,把全套竹巴噶舉教法授予那裡所有的祖古、喇嘛以及出家僧眾。然後他回到尼泊爾,主持竹巴噶舉傳承計畫。他和我一起把所有現存的竹巴噶舉典籍輸入電腦,並且修正校訂,以便於保存、印製,還發送到所有竹巴噶舉的寺院。在這段時間,森札仁波切請求他再次給予完整的竹巴噶舉灌頂、口傳以及竅訣,這次是在涅東渥色林寺圓滿。
頂果‧欽哲法王曾明確指示阿德仁波切負起傳授竹巴噶舉傳承的重任;而阿德仁波切也完整的傳授了三次,當今在東藏康區、尼泊爾以及印度的完整竹巴噶舉傳承都來自於他,他真正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竹巴噶舉傳承主要持有者。

 

目次

■前言
苦難,是生命的轉機──瑪西亞.賓德.史密特
■推薦序
當代竹巴噶舉傳承巨將──措尼仁波切
【第一部】自由
第一章 虔敬與出離
第二章 結合的修持
第三章 結合大手印與大圓滿
第四章 修持
第五章 上師相應
第六章 正念
第七章 合一
【第二部】束縛
第八章 大難來時
第九章 逃離
第十章 被俘
第十一章 審訊
第十二章 判決
第十三章 集中營
第十四章 我所遇見的大師們
第十五章 伏藏
第十六章 令人印象深刻的死亡
第十七章 閉關
■附錄
致謝

書摘/試閱

第一章 虔敬與出離
一,出離心:你有「離開執著」的意願嗎?
■三學修持,如同服藥治病
打從一開始,任何一個修持都需要聞、思、修三個步驟,也就是學習、思惟以及實修運用。
首先,我們必須以真實可靠的方式來領受法教。真正的學習含有對教導的理解,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明確去聽聞的對象,必須是一位有來自仍然留存的傳統、擁有具格的法教傳承並能清楚地傳授的人。在領受教法後,我們自己必須去思惟,並對教法內容的重要性和方法獲致信心和確信。最後,要熟悉教法的修持,並將之整合到日常生活中來付諸運用。
我要強調這一點:在智識上理解教法後,並在理解上得到確信,最重要的是清除任何可能的誤解和懷疑,然後你必須藉由自己親身的修持來運用它。透過真正的修持,而非僅只是知道,這樣才能讓教法產生影響力。
光是知道教導,而不去實踐,就不會有作用,只有智識上的認知是不夠的。這就像是想要治癒疾病,卻僅止於研讀醫理,或者把藥放在桌上看著,卻不服用它。從來沒有人光看著一瓶藥就把病治好了,必須把藥吃下去,必須實際使用療方。同樣的,法教也必須實踐。
■以「轉心四思惟」,長養解脫意願
所有噶舉和寧瑪傳承的大師們都同意,對精神之道的初學者來說,悲心、虔敬心以及出離心不會一瞬間就自然出現,它們不會一開始就生起,起初必須建立起悲心、虔敬心、出離心等態度,並刻意地持續訓練,一段時間之後,悲心、虔敬心和出離心會愈來愈自然地出現,就不再需要造作。
出離心,也就是「想要解脫」的意願,是每個佛法修行人要在道上進步必須擁有的特質。欠缺出離心就無法前進,四共前行的第一部分幫助我們長養解脫的意願。轉心四思惟意味著去面對無可避免的事實,而「解脫」成為唯一的希求,輪迴中的各種追求自然消退,這就是為什麼如果想要成為真正修行人,前行是如此重要。
在西藏有個比喻,如果想成為佛法修行人,但卻沒想要脫離輪迴,那就像在寒冬冰封的湖面上建造高樓,建築結構可能看起來很堅固,但當春天來臨而湖冰融化時,整棟建築都會沉下去。同樣的,你可能看起來在修持上有些穩定,但如果欠缺出離心,一旦有困難或艱苦發生,修持就崩塌了;這就是為什麼修行者必須在一開始就專注在離執和出離,也就是解脫的意願。
■佛法只能實修,沒有旁門左道
過去在西藏,教導修持手冊的設計是讓開始做前行的人,在領受到第一部分的內容後,教法就必須停止,直到弟子們完成所學的修持,才能回來繼續領受下一步的教授。再次得到教導後,弟子們就再離開並且依法實修,就這麼循序漸進下去,直到他們完成「共」和「不共」前行。沒有任何教導會事先給予,也不可能隨心所欲地修持。沒有實修,就沒有指導。同樣的模式,也運用在本尊生起次第的修持:在領受儀軌特定部分的指導後就要去實修,完成之後,再回來領受進一步教導。最起碼要圓滿完整的前行,才有可能領受大圓滿或大手印的教導。
現今情況似乎有點不一樣了,很多人想要省略並直接就跳到圓滿次第。也有些人沒做過任何本尊或前行修持,立刻就想進行包括脈氣明點在內的瑜伽修法。然而,對這種方式能達到任何成果,我深感懷疑──這是否能開展任何領悟?這種方式是否具格而正確?然而很多人仍想略過中間所有步驟,一躍至頂。
佛法之道是從一開始就循序漸進地展開,這是有特定的理由。完成第一步之後,因為你已經有一些進度,再繼續走下去就容易得多。在完成了修持的第一步,你已經達成某個特定的次第,接著進階到下個次第就會相對容易,這就是為什麼要如此設計。如果人們不想尊重這個系統次第,想跳過而超前到不熟悉的領域,困難極可能會發生。
你可能領受了某個特定的教導,但還必須運用在實修中。我可以保證,這個實修不會很容易就做到,但不代表不可能,只需要很大的毅力。
很多弟子確實對佛法修持抱持真誠的興趣,但實際上大多數人不願真的投注時間和精力去做必要的修持。這很可能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才發現什麼都沒有發生,自己也沒有完成任何一件事,這時就很容易去抱怨教法沒能讓你有任何進展,但實際上應該歸咎的是你缺乏耐心。因此,雖然有時候你發現有點受挫,但如果一開始就一步一步地次第進行,事實上到最後可能會更加得益。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24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