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我是催眠師,不是仙姑
滿額折

我是催眠師,不是仙姑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30 元
優惠價
85281
庫存 > 10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評論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催眠是一種心理學調整手段,藉助催眠師的語言引導與暗示,被催眠者會慢慢讓身心達到一種放鬆狀態,卸下心裡的防禦,面對自己潛意識中壓抑的情感,或發現自己的矛盾問題,在催眠師的幫助下跨過內心深處的「門檻」。情緒平靜了,矛盾沒有了,人就平和了。
催眠分為淺度催眠、中度催眠與深度催眠,大多數情況下,被催眠者不會感覺失去意識,他會感覺整個過程自己都清楚在做什麼,被催眠者也不會感覺失控與害怕,整個過程中可以清楚地感覺到自己的身心變化。所以,催眠是讓意識與潛意識同時開啟的過程。
催眠並非像很多影視作品中描述的那樣,仿佛催眠師有了什麼魔法力量,與仙姑等同。就如同吃藥需要一天一天吃,催眠也需要一次一次做,有時候可能幾次就可以解決來訪者的問題,有時候可能需要二、三十次。內心的成長如同我們的身體,需要自己的節奏和過程。
歡迎進入科學催眠的世界。

作者簡介

管玲

暢銷書《我是催眠師》作者
學經歷
 心理系學博士
 心理諮詢師
 世界華人心理學會催眠師
 美國洛杉磯催眠學院HMI.
著作:
 《簡易催眠術》
有聲書:
 《催眠師的睡眠課》
《走出產後抑鬱》

序言

聽聞我的書即將出版,十分興奮。在我腦海中一瞬間想起了我在每一家書店讀過關於臺灣或者臺灣作者寫的書,字裡行間無不透露著溫暖。而今我和這個溫暖地方有了更深的連結了,我能透過我的文字,從北京到臺灣架起一座心理學與催眠的橋樑,讓我和此時此刻讀這本書的你有了心靈上的交會,想起來真是奇妙呢。

寫東西對我來說不是件困難的事,算是業餘愛好,我特別喜歡記錄各種案例,也保留每天親手寫網誌的習慣。當我開始動筆寫這本書時,靈感就像泉水一樣湧出。十多年的心理學經驗,幾百個個案,仿佛排著隊在等我把他們寫出來,成為書中的主角。我把這些主角的案例歸歸類,便成了書中的不同章節,這本書就這樣寫成了。

之後有幸的這本書成為了大陸地區的心理學暢銷書,於是我又出版了《簡易催眠術》、有聲書《催眠師的睡眠課》和《走出產後抑鬱》,並且通過一些節目、講座慢慢揭開催眠的神秘面紗,把催眠的科學性分享給每一位愛好者。

記得我上北師大的時候,心理學還是一門感覺特別神秘的學科,能學這門學科,覺得自己特別厲害。尤其是催眠,讓人感覺神秘。
但做了心理學工作者十幾年後,現在如果有人再問我做什麼工作,我有時候不會說我是催眠師。這是由於通常人們知道我是催眠師後,第一個反應是眼睛瞪得大大的問我:「真有催眠師呀! 是那個嗎?」然後會伸出手,做出用水晶球擺動的姿勢。繼續的問題通常是:「真的能把人催眠嗎? 那個人是什麼都不知道了嗎? 催眠能讓人睡著嗎? 你不會把我催眠吧?」這些炮轟似的問題一方面表現了人們對於催眠的好奇,一方面有些妨礙我正常交流,仿佛是一種稀有生物,正在被參觀的感覺。

於是,這也成為激勵我寫這本書的一個動力。我想要讓更多人瞭解催眠,瞭解催眠神奇的力量在哪裡。

在這裡,我要正經八百的回答一下大家對於催眠的常見問題,這些話我在生活中解釋過無數次。

催眠是一種心理學調整手段,藉助催眠師的語言引導與暗示,被催眠者會慢慢讓身心達到一種放鬆狀態,卸下心裡的防禦,面對自己潛意識中壓抑的情感,或發現自己的矛盾問題,在催眠師的幫助下度過內心深處的「崁」。情緒平靜了,衝突沒有了,人就平和了。
催眠分為淺催眠,中度催眠與深度催眠,在多數狀況下,被催眠者不會感覺失去意識,他會感覺整個過程自己都清楚在做什麼,即便是在催眠師的指令下產生一些手指會不自覺分開、手臂會不自覺的抬起來、甚至成為鋼板的現象,被催眠者也不會感覺失控與害怕,整個過程中可以清楚的感覺到自己的身心變化。所以說,催眠是讓意識與潛意識同時開啟的過程。

催眠可以讓人睡著,但要看被催眠者所期待解決的問題需不需要睡著。催眠師會瞭解被催眠者希望解決的目標並且從心理學角度共同商討。如來訪者告訴我希望解決失眠,而失眠只是一種現象,引起這種現象的心理學原因有可能是緊張焦慮,情緒壓抑等等各種各樣的原因。我會通過談話與一次完整的催眠流程判斷他失眠的原因,並用催眠消除病因,失眠自然得到解決。因此,催眠也需對症下藥,並且不斷根據個案的變化調整催眠過程,一個不同的暗示語,可能達到的效果都是不一樣的。

催眠的確具有神奇的療癒效果,我在後面的文章中會慢慢介紹。但催眠並非像很多影視作品中所描述,仿佛催眠師有了什麼魔法力量,與神婆等同。

就如同吃藥需要一天一天吃,催眠也需要一次一次做,有時候可能幾次就可以解決來訪者的問題,有時候可能需要幾十次。內心的成長如同我們的身體,需要自己的節奏和過程,心理學有時候是一個長程的陪伴。而我,並不是一個神婆,我是一個催眠師,一個普普通通的心理學工作者。
歡迎進入我的科學催眠世界。

目次

序言
第一章 催眠真的能讓人睡著嗎?
第二章 全民焦慮的年代
第三章 神奇的潛意識意象—電影《催眠大師》裡的畫面都是真的嗎?
第四章 陷入憂鬱的泥潭,想死死不了的感覺
第五章 抽煙喝酒肥胖—源於內心的不滿足
第六章 催眠讓我上學了
第七章 長不大的「公主病」
第八章 催眠激發潛能
第九章 催眠處理極端問題
第十章 自我催眠與生活中的催眠
後記

書摘/試閱

第一章
催眠真的能讓人睡著嗎?

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統計資料顯示,目前百分之二十七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而在一份關於失眠的調查報告結果顯示,百分之四十五點四的人在過去一個月中曾經歷過不同程度的失眠。
優質睡眠,健康心理。可見,睡眠問題如今成了一個越來越受關注的話題。睡眠問題百分之八十都是由於心理問題引起的。
就像我在自序中說的,失眠只是一種現象,引起這種現象的心理原因卻是不同的。睡不著的夜裡,是你的潛意識在提醒你——起來想一想,心裡到底有什麼事情?
有人明明身體放鬆了,頭腦卻放鬆不下來,腦子裡不斷地放電影,甚至我有很多的個案,身體緊繃,自己卻沒意識到。
這種情況多見於焦慮反應,可以稱之為焦慮型失眠者。
焦慮,是因為心中擔心太多事情。可能是工作,可能是家庭等。有人告訴我因為工作太忙,操心的事情太多而焦慮,其實引起焦慮的原因並不是要操心的事情太多,而是擔心這些事情達不到自己的期待,這種擔心讓自己失眠。
另外一種個案,由於個性原因對任何事情都要去分析一下,在心理學中稱之為高批判區。批判區是我們強大的自我保護系統,批判區過低甚至沒有的人,就會輕信別人而造成自己的傷害,而批判區過高的人,整天在做分析,腦子也會累到失眠。更嚴重的,分析之後會不自覺地評論,評論的背後往往因為不滿而憤怒,如此而導致更多身心上的問題,如頭疼、眩暈等。
高批判的人往往也是焦慮的。
一昧的討好別人,離真實的自己越來越遠,越來越多的糾結與自我否定,有可能成為憂鬱型失眠。
很多人的自卑與童年有關。童年不完整,感覺自己不被愛,於是產生自卑感;父母管教太嚴,經常受挫的孩子也會產生自卑感。這種自卑感伴隨孩子成長,到了成年後仍然不能消除。
就是這種自卑感讓自己去討好別人,或追求不適合自己的優越感。我的一個個案,他內心明明喜歡開武館,卻一直在總經理的位置上糾結努力著,他告訴我這樣才能賺更多的錢。但是工作的不快樂卻讓他失眠。
失眠的人也有很多種性格,有的人性格樂觀。樂觀的人在睡不著的日子裡也許會想:「只是有點睡不著而已,沒什麼。」
甚至他會起床,利用這段睡不著的時光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
這樣的狀況確實是一種良好的心態,但在打發失眠時光的時候卻讓自己的意識與身體過於興奮,久而久之成了習慣性失眠。
還有一類明明睡著了,卻非要說自己睡不著的人。他們客觀上睡著了,主觀卻感覺自己睡不著,我會把他們稱作疑似失眠者。這類人雖然睡著了,卻沒有感知,沒有得到睡眠帶來的滿足感,因此他們會固執的認為自己睡不著。
很多個案越努力想讓自己睡好,卻越睡不著。總是想著「今天一定要睡好」、「我一定要十一 點之前睡著」,這樣去讓意識努力工作著,反而越不容易放鬆,並且如此在意,稍被影響就開始有情緒波動,甚至不自覺的把注意力集中到影響自己的事情和聲音上,更加難以入眠。殊不知,意識與潛意識相伴相生,睡眠是放下意識開啟潛意識的過程。因此越是努力,意識越強大,便越難入睡。換句話說,想安然入睡不是要去努力,而是要去放下。
總之,失眠的人是各種各樣的。我的一個學催眠的學妹開了一個睡眠中心,但沒過多久她就找到我,說自己學習了催眠技術,卻不知道怎麼用催眠去解決這些問題。我回答她,這就好比老師給你一堆治病的藥,你卻不知道如何對症下藥,想對症首先你要瞭解失眠者的「症狀」,並且知道這種「症狀」用什麼樣的「藥」才能解決。也就是說,針對不同失眠原因的個案要用不同的催眠方法去解決。
那麼,催眠如何解決失眠問題,催眠真的能讓人睡著嗎?
一百個人裡有九十個問過我,催眠真的能讓人睡著嗎?
或者有人直接對我說:「快給我催眠一個吧,我正好睏著呢。」
是的,我很肯定地告訴你,催眠可以讓人睡著。大家想不明白,怎麼憑我隨便說說話,對方就睡著了呢? 於是,催眠開始被大家神化了。在這裡,我要開始破除這個神話。

首先,催眠有一個技巧,叫作「資訊超載」。什麼叫「資訊超載」呢? 比如,你去開會時間長了,這時你頭腦裡吸收的資訊過多,你就開始聽不進去了,然後潛意識產生「逃跑」反應,於是你開始想睡覺了。等到下一次再開會,你又產生了這種反應,一次一次的會議中,這種反應成為條件反射,你發現自己有了一開會就睡覺的習慣。剛才我舉的例子屬於聽覺與感知覺資訊超載,另外還有視覺資訊超載,如有人睡前看書看到睡著。
催眠中的資訊超載,也就是催眠師用同樣的語調和語速,對你不斷重複同樣的話,重複多次後換另外的話再重複多次。
這樣如唐僧一般不斷地無內容「叨嘮」,是不是想想就睏了?
當然,光憑資訊超載技術是絕對不夠的。我曾經有過一個高批判型的個案,第一次催眠後回饋說:「我一直在想,您為什麼一句話說那麼多遍。」對每一件事都去分析,甚至催眠中都習慣性地分析我的引導語,腦袋不累才奇怪。單一手段對個案沒有效果,因此,下一項技術就要用到了。
第二種技術:呼吸引導。
我們如果仔細回憶,睡眠時的呼吸和平時呼吸是有差別的。有經驗的催眠師可以透過觀察呼吸瞭解個案是否睡著了,因為睡眠中的人呼吸更深,更多是使用腹式呼吸,而平時我們多用胸部呼吸,我觀察到有些呼吸習慣不當或者焦慮狀態的人,往往呼吸更淺。緊張時呼吸變淺,屬於身體應變刺激的直覺本能,但長期如此甚至會形成習慣而不自知就可能導致一系列問題。
讀到這裡,你可能已經開始體會自己的呼吸,那麼下面就請跟我繼續這樣做吧! 生活中很多朋友在緊張時自己做幾個深呼吸幫助放鬆,催眠師利用的正是呼吸引導這種方法,在催眠過程中不斷引導來訪者呼吸加深,並配合身體放鬆與其他技術。
對於不同個性的人呼吸引導方法也是不同的。就像我前面提到,高焦慮的人大多過於努力,特別想要配合,這樣反而不能放鬆。有個案告訴我:「我越刻意呼吸,感覺越緊張。」
因此我對於這類人的引導語往往是間接暗示:「不用刻意去做,去觀察你的呼吸,當你開始感受自己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呼吸慢慢加深。」而缺乏內部動力的人,則需要更多直接暗示:「你可以主動深吸一口氣,幫自己放鬆。」
有時候我覺得心理學和中醫有些像,我的一個中醫朋友告訴我,真正的中醫是在診療中對患者的個性與身體都做瞭解,這其實就是心理學中身心互相影響的道理。
除了剛才所說作用引導語,其實還有很多讓個案不知不覺中被呼吸引導或者說被催眠的方法,例如呼吸同步技術。
呼吸同步屬於更間接的暗示技術,催眠師會先配合個案的呼吸節奏說話,之後慢慢加深自己的呼吸節奏,個案在催眠師的語言中感受到這種節奏而無意
識地與催眠師同步。
第三種能讓人睡著的技術:注意力剝奪與專注力引導。
還記得電視裡催眠師舉起水晶球說:「看著我的水晶球。」
看過這樣類似的場景嗎? 你以為水晶球裡有什麼魔力,其實當個案按催眠師的指令去看水晶球的時候,個案的注意力已經成功被催眠師帶走了,我們稱之為注意力剝奪。當個案的注意力被催眠師掌控後,個案逐漸進入了催眠狀態。水晶球、懷錶、筆、手指,甚至隨便的某一點,都是這個原理。
你這樣聽著可能心裡有些不爽,原來我認為那麼神秘的事情,你們催眠師就是想引起我注意呀。對了,這就和課堂上老師說:「注意看我這裡」一樣簡單。如果這種簡單的方法能引起你的注意,那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相反,如果催眠師怎麼做都不能引起對方注意甚至無法交流的人,才是有很大問題的人,這種問題我們在醫學中稱為自閉症。所以,根據催眠師的指令能很好地運用注意力,正是一種健康狀態,同時,也是一種注意力訓練。

評論 新增評論

Elly 【2020/02/13 發表】
催眠是一種心理學調整手段,藉助催眠師的語言引導與暗示,被催眠者會慢慢讓身心達到一種放鬆狀態,卸下心裡的防禦,面對自己潛意識中壓抑的情感,或發現自己的矛盾問題,在催眠師的幫助下跨過內心深處的「門檻」。情緒平靜了,矛盾沒有了,人就平和了。
薛西弗斯 【2020/02/13 發表】
很多人都對催眠半信半疑,但其實催眠不是什麼巫術,它是非常科學的,透過不同頻率的刺激腦波,使人達到深層沉睡,看了我是催眠師後,也想被催眠看看(?)但不知道會說出什麼話😂
清檸 【2020/02/11 發表】
非常真實,非常平易近人。 不像電影、小說裡那麼深不可測,沒有什麼太神奇的伎倆,催眠就是實實在在的心理治療,這本書作者用一個個案例講述催眠的原理、過程,揭開催眠神秘的面紗。 令人動容的是許多案例其實很能引起讀者的共鳴,現代人難免都會有這樣那樣的情緒問題,也許在觀看書中個案被催眠的同時,讀者也受到了療癒吧。
Cindy 【2020/02/07 發表】
「催眠」聽起來似乎是一件神奇而又不可思議的事,我一直不理解催眠師究竟要怎麼催眠他人,而催眠又具有什麼療效,為何那麼多人「信奉」催眠的力量?直到看了這本書,我才對催眠有了全方位的認識,原來,催眠不是魔法,不是奇蹟,而是對自己、對他人的心理所做出的最深刻的認識。
EL.Y 【2020/02/01 發表】
現在的催眠是有科學根據,而非以往認為的奇門幻術。書中分享了許多作者經歷的個案,讓我了解在痛苦難受的時刻,並非要等待一個天降奇蹟來解救自己,而是可以透過潛意識了解自己,進而療癒、解放自己。
w 【2020/01/31 發表】
《我是催眠師》的作者是個經驗豐富的催眠師,接觸過各種類型的案例,書中同時介紹了幾個關於催眠的簡單技巧。這本書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關於「你的潛意識」新世界,從出生到死亡,潛意識一直與你同行。學會在日常生活中,去關心自己的潛意識,學會與自己交流,可能才是治癒自己的一劑萬靈丹。
曉巧 【2020/01/30 發表】
本書很完整地介紹了「催眠師」這個職業,讓我發現原來他是一門根基於心理學所發展出的很專業的技術,不像電影或小說情節那樣的虛假,而是需要循序漸進、有耐心地引導才能完成,而且透過催眠,可以解除一些淺意識底層造成的一些心理疾病,是本非常有意思的書籍。
Goodman 【2020/01/28 發表】
印象中的催眠始終停留在綜藝舞台上的誇張演出,或是在影視劇中的神奇功效。雖然對催眠術讚嘆,但仍抱持懷疑的態度,催眠師真能在彈指中,瞬間讓人進入催眠狀態? 管玲老師的《我是催眠師》,改變我的看法。從一開始就揭開催眠神秘的面紗,原來它是有科學依據的方法。難怪書名中會出現 我不是仙姑。 看完書後也想試試被催眠,讓我的意識與潛意識交流,發揮我不自覺的潛能。
N 【2020/01/25 發表】
其實我本來不大相信催眠 以為催眠是很玄乎的東西 是神棍用來騙人的把戲 但我知道潛意識 原來二者是有關連的 這本書正如其名 是催眠師不是仙姑 失眠、憂鬱、不良習慣 甚至是公主病 都可以透過催眠獲得改善 沒有怪力亂神 只有可靠的科學根據和作者親身經歷過的個案
Jean 【2020/01/24 發表】
書中這句話讓我想到佛洛依德的理論: 「您不知道憂鬱症病人有多痛苦,我的頭腦好像被灌了水泥,隨著水泥的黏稠度變大頭腦越轉越慢……最後簡直無法思考。整個世界都沒有了顏色,或者說都和我無關了,我只有晚上睡覺前心情好一點,因為終於熬過了一天。家人給我吃藥,但我想死,我又感覺想死死不了,簡直比死還難受。」 眾所皆知, 佛洛伊德將潛意識分為本我、自我跟超我, 以前中學只知道超我是道德管理者, 就單純認為超我是很好的存在, 殊不知後來看了佛洛伊德的原著後, 才發現超我也可能變的非常殘暴, 憂鬱症患者就是其中一例, 憂鬱症的成因就是每天受超我道德上的鞭笞, 而自我若承受不住就會自殺, 這本書讓我再次意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
烏鴉烏鴉 【2020/01/23 發表】
剛好在大學通識的心理學課上看過書裡提過的電影「催眠大師」,印象深刻。這本書很詳細地說明了現實中催眠的運作,超有趣的,當然沒有電影那麼神奇,但也像作者說的那樣,催眠不是神話,這本書告訴你真正的催眠是怎樣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5 281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