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探索克羅岱爾《緞子鞋》之深諦
滿額折

探索克羅岱爾《緞子鞋》之深諦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50 元
優惠價
9040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緞子鞋》(1928)是法國詩人、劇作家、外交官克羅岱爾的畢生代表作。劇情主軸鋪展一段不可能的戀情,融歷史、政治、神學、哲學、歷險與神怪為一體,可謂廿世紀的「人世戲劇」,總演出時間長達12個小時,內容博大精深,氣勢雄渾恢宏,詩文瑰麗壯闊,聲韻鏗鏘有力,編劇突破演出局限,大膽雜糅不同語調,從莊嚴肅穆到笑鬧戲仿無一不備,完全違反法與文學嚴格的區分,不僅如此,滑稽古怪的第四幕還完全推翻前三幕的一切!劇作出版當年,法國文壇為之震驚,可見劇本走在時代之先,每回公演都是劇壇的盛事。全書首論克羅岱爾從《正午的分界》(1906)到《緞子鞋》的寫作與搬演歷程;其次採戲劇符號學方法解析安端.維德志導演版(1987)為主要內容;最後析論此劇在法國、德國、瑞士與奧地利的其他重要演出。書末附錄劇本分景摘要。

作者簡介

楊莉莉
台灣大學外文系學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戲劇碩士,法國巴黎第八大學戲劇博士,曾任教於清華大學外文系、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 
著作:《歐陸編劇新視野:從莎侯特至維納韋爾》(2008)、《向不可能挑戰:法國戲劇導演安端.維德志1970年代》(2012)、《新世代的法國戲劇導演:從史基亞瑞堤到波默拉》(2014)、《再創夏佑國家劇院的光輝:法國戲劇導演安端.維德志1980年代》(2017) 
譯作:《戈爾德思劇作選》(1997)、《時間與房間》(史特勞斯,2000)、《經典譯注:守財奴》(莫理哀,2016)、《經典譯注:費加洛的婚禮》(博馬榭,預定出版)。

名人/編輯推薦

各界推薦:
臺灣教育界權威人士齊聲推薦 :
[專文推薦]
1. 吳思華 前教育部長
 素養學習就是「立體x生活」學習

芬蘭這幾年來的國民教育,由於在PISA的測驗中表現傑出,頓時成為世界各國取經的對象。大家對芬蘭教育的授課時間短、教學不重學生成績評量,以及強調以現象為本的跨領域學習模式,都充滿好奇。

2018年初,我爭取到一個機會,和友人共同前往芬蘭,参訪學習他們的國民教育。行前為了對芬蘭教育有更多了解,透過朋友介紹,知道有一位將去芬蘭進行移地研究的師大教育博士後選人陳玟樺。陰錯陽差,我們在臺灣與芬蘭都沒有碰到面,但是我加入她的臉書。從那時起就開始,隨著她的貼文一起神遊長達一年的芬蘭教育實地研究旅程,親眼見證一位認真用功的年輕朋友,如何一步一腳印的完成她的博士論文。

玟樺每天都很認真的寫她的臉書,她總是完整的紀錄當天的所見所聞,主題包括教室觀課、教師互動和學術研討等不同面向。由於她是長期駐點,更能掌握教育的脈絡與意義,詮釋更為精準,很多地方比自己的親身訪問更為有感,常常覺得學習很多。

這次為了寫這篇小文章,我重新瀏覽玟樺的臉書。玟樺在臉書上總共貼了近八十篇的研究紀實,深刻紀錄觀察學校的教學活動,芬蘭教育學術社群的交流,整個芬蘭國度的教育氛圍,以及個人生活上的點點滴滴。細讀玟樺所做的紀錄,可以清楚理解,芬蘭的教育並不神奇,他們只是認真的實踐「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的真實意義,無論是學生、教師,或學術工作者,都以終身學習的態度,持續努力的解決周邊的生活課題。

芬蘭地處北國,冬天季節長、天氣嚴寒,如何讓下一代勇敢的因應自然環境的挑戰、更健康的活著,是國民教育無可逃避的任務。因此,在玟樺的記錄中可以看到,即使是下著大雪的寒冷冬天,也要在戶外上兩小時以上的體育課,就成為理所當然的事了。由於自然環境的嚴苛,人民必須學習以更包容的態度相處,以合作因應環境的挑戰。同樣的,教育重自我成長、不重排名,對於持續出現的新生事務,以多元觀點進行思辯、相互理解尊重,也成為社會的基本共識了。

《我在芬蘭中小學做研究的日子》這本書改寫自作者的博士論文,由於有理論框架的引導,內容深刻而有系統,閱讀後可以更精確的掌握芬蘭教育的實況與脈絡。作者在這本書中除了介紹芬蘭自2016年開始實施的新課綱外,並且記錄了在學校現場觀察到的每一門正式與非正式課程的教學理念、活動設計,以及課堂中師生互動的情景。透過這些詮釋報導,我們可以體會「學習」如何自然的和「生活」結合,讓知識擁有真實的生命;更可以深刻的感受到芬蘭教師願意以開放態度和同學共同探索周遭現象的自由心靈,作者將這個現象稱為「立體學習」(Pop-Ups Learning )。
「生活學習」與「立體學習」應該也是我們推動108課綱「素養學習」時重要的核心價值,前者強調學習的課題,後者彰顯教學的態度。因此,這些在芬蘭教育現場真實發生中的經驗,非常值得我們學習,書中紀錄的每一個場景,對在臺灣教育現場的老師們都是很好的借鏡。
玟樺在過去兩年,從本土關懷的議題出發,透過芬蘭蹲點,完成一篇極具参考價值的博士論文;期間還發表了三篇學術論文,回台後更積極分享移地學習心得,讓大家對芬蘭的教育有正確的認識,在學術社群產生很大的影響力。她在芬蘭期間,和當地的教育社群建立直接的連結,也成為兩國教育社群擴大交流最好的觸媒,促成許多直接對話的機會,讓許多具有不同特色的臺灣教育創新案例被世界看見。

玟樺的這些表現都彰顯國內一流大學培育本土社會科學博士的意義和價值,足以做為有志於學術研究的青年學子的表率。期盼當年「新世紀高教藍圖」中勾勒的本土博士培育計畫,能夠得到更多的肯認與支持,透過在地與國際的連結,養成更多的年輕學者,讓「在地關懷、國際連結」的學術研究精神得以彰揚!

(作者為前教育部長、國立政治大學科智所教授)
 
林思伶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局長

張明文 新北市教育局局長
不讚頌芬蘭神話,回歸芬蘭教育現場實況、向師生學習
2018年11月,第一次收到玟樺從芬蘭寄來的信,那時,我剛上任新北教育局長不久,並不認識她,但對於一位教育現場老師願意主動走出去做裨益於本土視野的研究、願意主動與市府敞開心胸談教育藍圖,我很高興也很振奮,因為這是新時代下我們期待教師能有的新角色之一。
2019年初,玟樺從芬蘭研究回國後,我便邀請她到局裡來與市府人員面對面談談她的觀察與研究。由於對象都是教育行政人員,她務實地問該以什麼主題較好,我說她不妨自行發揮。當天,她在局的會議廳面對一百多位行政人員,卻一點也不緊張,還特別以「芬蘭2016新課綱—專訪赫爾辛基市教育部門記實分享」為題,分享了她在赫爾辛基訪問地方教育單位幾位主管的內容與省思。
她提到,在芬蘭做課室觀察時,她也充分感受到地方教育單位給予學校師生的支持,故在芬蘭師生放暑假和寒假時,她透過自行聯繫、滾雪球方式,又走訪當地地方政府行政人員,請益市政府如何與學校產生強連結、學校老師又為何以身為市府員工一員為榮等問題。面對局裡同仁的熱烈提問,玟樺也一一耐心回覆,如實回饋當地見聞,短短一小時卻讓大家很有收穫。我想,她關心課室生活,也注意學校與外部的連結,這與市府的理念是一致的,也讓我們市府其他單位同仁後續籌劃與安排的許多會議和活動時,都持續與她保持聯繫,也看得出來,她是一位能動性很強、也具高度行動力的教師研究者。
終於,欣見玟樺在去年(2019)取得博士學位後,接著改寫博論完成這本《我在芬蘭中小學做研究的日子》。她出書分享在芬蘭蹲點一年,看待芬蘭教育的新觀點和新視野,讀過這本書便能知道,她絕不是再一次地「讚頌」了芬蘭教育,而是從一位本土基層教師、經過一流學府培育出來的專業學術研究訓練後學者的眼光,來引導大家正確認識芬蘭教育現場的真實情況。
尤其,本書第二篇正式和非正式課程的貼近課室觀察及真實描述,也讓我們看到芬蘭和臺灣在這一波教育改革上,有些教學法和課綱內容其實相當接近,足見關懷教育、務實作為是不分國界的,教育不應該只是一種神話,而是實實在在、一步步實作而來。此外,在正式課程和非正式課程之後,玟樺各寫有幾頁篇幅的「觀察外一章」,這些省思內容我覺得亦是本書亮點之一,無論是地方行政人員、學術單位、現場與未來教師、一般家長等,都可從中獲得一些思考或啟發。
如同市府和學校都舉辦許多跨國的教育交流或師生相互參訪,這些都在鼓勵本土師生拓展視野、向世界走去,也邀請世界走進臺灣,而不在於複製/貼上。誠如玟樺在書中分享許多她所蒐集的第一手資料,做為一名教師、研究者,甚至行動者,我都樂見與肯定她的認真與用心,市府也以有此教師為榮。因此,我特別為本書做出強力推薦。
 
劉美慧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系主任
秦夢群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特聘教授
顯微鏡下的芬蘭教育
秦夢群
(政治大學教育系特聘教授)
芬蘭教育受到台灣各界重視,約始於2011年。當時公布PISA成績,芬蘭表現皆為世界第一,因此受到國內教育界之矚目。之後,北向取經者絡繹於途,一時成為顯學。評論意見褒貶皆有。讚揚者認為芬蘭教師以學生為本,教學精緻且能客制化;批評者卻主張囿於統一入學考試(如國中教育會考)之實施,芬蘭式之教學多元化實難以實踐。
在世界各國中,芬蘭面積為338424平方公里,約為臺灣36197平方公里之9.35倍,但人口2019年則僅有550多萬人口(台灣約為其4.3倍)。芬蘭地處世界邊緣之北極圈,天寒地凍且天然資源不豐,卻能異軍突起屢創佳績。以2018 PISA結果分析,芬蘭的閱讀能力在受試國家中排名第7,數學能力排名16,科學排名第7(台灣閱讀排名全球17名、數學第5、科學10)。雖未能如往年之獨占鰲頭,但在歐美國家中仍是名列前茅。
較之於歐美國家,芬蘭教育體制有其獨特之處,其中之一即是學生上課時數較所有OECD成員國為短,暑假長達10至11週。英國五歲入學,芬蘭學童七歲才開始正式教育。基礎教育定為十年(7-16歲),畢業後可以選擇一般高中或職業學校。制度表面上與台灣相似,不同的是芬蘭舉國對於技職體系的尊重,強調學生學習歷程可以隨時彈性調整,並與職場工作接軌。在基礎教育階段,教師幫助學生依照個別學習狀況進行職涯規劃,而非拘泥於「唯有讀書高」的迷思。
基本上,芬蘭教育最令人驚艷之處即在對於學童個別差異的尊重。堅持「小國如我,不能容許社會上出現學習落差與失衡」的長期教育政策,芬蘭教育當局透過七大橫向素養(transversal competence)與差異化教學(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的寧靜改革。透過現象本位教學,進而建構學生問題解決力與跨領域學習力。教師被要求成為新時代智慧師資,必須盡其全力為學生量身訂做民主與尊重的教學情境。因為要處理需求不一的學習者,所以必須自我創建,在「一生一課表」的訴求下,設計出客製化教育情境。學生不止是受教者,也是主動的學習個體,必須被充分尊重。影響所及,芬蘭孩子在新的教育體制下充分受教,個別差異不再成為放棄學生的正當理由。
以上特色在本書各章描述中即可一目了然。本書作者為博士候選人,親身到芬蘭體驗課堂教學一年,並且寫下觀摩教學的觀察。此種努力一掃過往研究者走馬看花的不足,能夠詳盡且深入發覺芬蘭教育的特質。原則上,借鏡國外成功經驗本是美事,但其是否適合本土文化與社會特性,仍需透過研究的細微深入觀察,方能瞭解政策背後精神並加以消化採用。本書作者親身走訪芬蘭教育現場,以顯微鏡的視角,一探芬蘭教育之脈絡與精神,成果可謂豐碩。
在觀察過程中,作者深深感受芬蘭教育注重學習過程勝於結果的特色。例如,在以探究取向為主的歷史課堂中,教師透過推薦文本選讀之設計,誘導學生以思辨為核心,進而獨立思考歷史之脈絡。課堂中要求各小組學生自行詮釋特定歷史文本,進而瞭解歷史詮釋形式之主觀性與多元性。教學過程亦融入宗教、哲學、與健康教育,透過多領域知識的架構,以更能讓學生感受歷史科目的立體感,養成其自主批判能力。
更有趣的是,在藝術課堂中,教師經由拍攝「微電影」之課程設計,將視覺美術與聽覺音樂兩大學門加以整合,形成相關學群之跨領域學習。學生透過微電影製作歷程,從中瞭解藝術文化之多元性,進一步培養其專案規劃能力與樂曲創作能力。藝術課不再紙上談兵,而是配合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利用感官體驗的自我學習歷程。想想看,若能依循自我興趣,結合多元藝術而拍攝一部微電影,即使過程辛苦多舛,但其中之學習又是如何獨特而珍貴。
由以上兩個課程中,也可以看到芬蘭教育非常重視團隊合作。其認為在未來社會結構之變遷下,想要讓工作價值發揮最大效能,跨領域能力之結合乃是成功的關鍵。因此,學校從孩子幼年時就開始強調教育團隊合作。其中包括如何與他人相處、如何發揮團隊力量、如何信任彼此、與如何領導團隊等。芬蘭將樂趣與學習合而為一的課程設計值得肯定,但其勵行小組合作學習,更為彰顯師生「學習共同體」的實踐。
激發學生面對學習、敢於學習、與樂於學習乃是處理學生差異的不二法門。世界已成地球村,如果抱殘守缺,一味堅持舊時代工廠生產線之思維,產出的僅是「標準規格」的學生,而無法應付詭譎多變之世局。芬蘭多元化課堂教學無疑會使教師負擔加重,利弊取捨之間,則需要國內教育界加以深思。
本書亦包括「情境化教學」的語文課、「科技應用整合」的數學課、「一班一樂團」的音樂課等教學描述。即使不能全盤移植,國內各科教師也多少能從中學習芬蘭教育正式課程的設計思維,與非正式課程的建構模式。樂以推薦。如果你是對當前制式教育深感疲憊的教師,閱讀此書或能注入一池活水。
 

[真摯推薦]
林玫伶 臺北市國語實小校長、兒童文學作家
有別於蜻蜓點水式的參訪報告,作者駐點深蹲課堂的觀察,讓我們得以窺見芬蘭公立學校教與學的「日常」,而這日常是如此叫人神往。在台灣新課綱實施的同時,透過作者專業的觀摩、評析與省思,你我都可以從中汲取經驗轉化為行動。
 
林佩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所教授
周淑卿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所教授
從課堂到課外,從正式到非正式課程,本書深刻描寫芬蘭中小學的教育
景致。對芬蘭教育好奇者,得以從中了解,此舉世稱揚的教育大國如何
在學校日常生活與課程裡,以樸實無華且回歸本真的方式,朝向適性揚
才的理想。
 
邢小萍 臺北市永安國小校長
「Empowerment賦權增能」這個名詞是近幾年教育圈當紅的語詞,實際要如何進行?《我在芬蘭中小學的日子》作者陳玟樺用一整年的時間,駐守在赫爾辛基,將她對芬蘭教育現場的觀察、體驗、感受,寫成「立體的學習地景」讓讀者明白「未來教育是以師生為核心的共構課程,而且無懼於師生的彰權益能!」我看了很感動,也推薦給關心教育的你!
 
黃政傑 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終身榮譽教授
芬蘭新課綱提倡七大橫向能力和現象本位教育,以生活貫串學科教學,引導學生進行跨域學習。作者蹲點芬蘭教育現場,深度觀察各學科及活動之跨域教學,取得具體可行的教改經驗,值得國內推動跨域教學及素養教育參考。
鄭同僚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鄭勝耀 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教授兼研究所所長
迥異於過去許多關於芬蘭教育的「淺層」理解與「美好」想像,玟樺帶著我們一起在芬蘭赫爾辛基Long Stay 365天,從日常生活與學校教育的互動中,「深刻地」省思芬蘭教育與臺灣教育的「異」與「同」,並分享了師生相互學習的難得美景!
陳佩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玟樺老師的新書紀錄了芬蘭學校的日常,是一本少見的學生學習的近身觀察紀錄。玟樺有其特別的觀察角度,一方面如同小孩一般進入世界,帶著探索的好奇,傾訴芬蘭學生的生活點滴;另一方面以研究者的敏銳,取鏡教與學的課堂風景,深度顯影芬蘭教育的平實創新。

[專文推薦]
吳思華 前教育部長
素養學習就是「立體x生活」學習

吳思華

芬蘭這幾年來的國民教育,由於在PISA的測驗中表現傑出,頓時成為世界各國取經的對象。大家對芬蘭教育的授課時間短、教學不重學生成績評量,以及強調以現象為本的跨領域學習模式,都充滿好奇。

2018年初,我爭取到一個機會,和友人共同前往芬蘭,参訪學習他們的國民教育。行前為了對芬蘭教育有更多了解,透過朋友介紹,知道有一位將去芬蘭進行移地研究的師大教育博士後選人陳玟樺。陰錯陽差,我們在臺灣與芬蘭都沒有碰到面,但是我加入她的臉書。從那時起就開始,隨著她的貼文一起神遊長達一年的芬蘭教育實地研究旅程,親眼見證一位認真用功的年輕朋友,如何一步一腳印的完成她的博士論文。

玟樺每天都很認真的寫她的臉書,她總是完整的紀錄當天的所見所聞,主題包括教室觀課、教師互動和學術研討等不同面向。由於她是長期駐點,更能掌握教育的脈絡與意義,詮釋更為精準,很多地方比自己的親身訪問更為有感,常常覺得學習很多。

這次為了寫這篇小文章,我重新瀏覽玟樺的臉書。玟樺在臉書上總共貼了近八十篇的研究紀實,深刻紀錄觀察學校的教學活動,芬蘭教育學術社群的交流,整個芬蘭國度的教育氛圍,以及個人生活上的點點滴滴。細讀玟樺所做的紀錄,可以清楚理解,芬蘭的教育並不神奇,他們只是認真的實踐「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的真實意義,無論是學生、教師,或學術工作者,都以終身學習的態度,持續努力的解決周邊的生活課題。

芬蘭地處北國,冬天季節長、天氣嚴寒,如何讓下一代勇敢的因應自然環境的挑戰、更健康的活著,是國民教育無可逃避的任務。因此,在玟樺的記錄中可以看到,即使是下著大雪的寒冷冬天,也要在戶外上兩小時以上的體育課,就成為理所當然的事了。由於自然環境的嚴苛,人民必須學習以更包容的態度相處,以合作因應環境的挑戰。同樣的,教育重自我成長、不重排名,對於持續出現的新生事務,以多元觀點進行思辯、相互理解尊重,也成為社會的基本共識了。

《我在芬蘭中小學做研究的日子》這本書改寫自作者的博士論文,由於有理論框架的引導,內容深刻而有系統,閱讀後可以更精確的掌握芬蘭教育的實況與脈絡。作者在這本書中除了介紹芬蘭自2016年開始實施的新課綱外,並且記錄了在學校現場觀察到的每一門正式與非正式課程的教學理念、活動設計,以及課堂中師生互動的情景。透過這些詮釋報導,我們可以體會「學習」如何自然的和「生活」結合,讓知識擁有真實的生命;更可以深刻的感受到芬蘭教師願意以開放態度和同學共同探索周遭現象的自由心靈,作者將這個現象稱為「立體學習」(Pop-Ups Learning )。
「生活學習」與「立體學習」應該也是我們推動108課綱「素養學習」時重要的核心價值,前者強調學習的課題,後者彰顯教學的態度。因此,這些在芬蘭教育現場真實發生中的經驗,非常值得我們學習,書中紀錄的每一個場景,對在臺灣教育現場的老師們都是很好的借鏡。

玟樺在過去兩年,從本土關懷的議題出發,透過芬蘭蹲點,完成一篇極具参考價值的博士論文;期間還發表了三篇學術論文,回台後更積極分享移地學習心得,讓大家對芬蘭的教育有正確的認識,在學術社群產生很大的影響力。她在芬蘭期間,和當地的教育社群建立直接的連結,也成為兩國教育社群擴大交流最好的觸媒,促成許多直接對話的機會,讓許多具有不同特色的臺灣教育創新案例被世界看見。

玟樺的這些表現都彰顯國內一流大學培育本土社會科學博士的意義和價值,足以做為有志於學術研究的青年學子的表率。期盼當年「新世紀高教藍圖」中勾勒的本土博士培育計畫,能夠得到更多的肯認與支持,透過在地與國際的連結,養成更多的年輕學者,讓「在地關懷、國際連結」的學術研究精神得以彰揚!

(作者為前教育部長、國立政治大學科智所教授)


林思伶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局長

張明文 新北市教育局局長
不讚頌芬蘭神話,回歸芬蘭教育現場實況、向師生學習
2018年11月,第一次收到玟樺從芬蘭寄來的信,那時,我剛上任新北教育局長不久,並不認識她,但對於一位教育現場老師願意主動走出去做裨益於本土視野的研究、願意主動與市府敞開心胸談教育藍圖,我很高興也很振奮,因為這是新時代下我們期待教師能有的新角色之一。
2019年初,玟樺從芬蘭研究回國後,我便邀請她到局裡來與市府人員面對面談談她的觀察與研究。由於對象都是教育行政人員,她務實地問該以什麼主題較好,我說她不妨自行發揮。當天,她在局的會議廳面對一百多位行政人員,卻一點也不緊張,還特別以「芬蘭2016新課綱—專訪赫爾辛基市教育部門記實分享」為題,分享了她在赫爾辛基訪問地方教育單位幾位主管的內容與省思。
她提到,在芬蘭做課室觀察時,她也充分感受到地方教育單位給予學校師生的支持,故在芬蘭師生放暑假和寒假時,她透過自行聯繫、滾雪球方式,又走訪當地地方政府行政人員,請益市政府如何與學校產生強連結、學校老師又為何以身為市府員工一員為榮等問題。面對局裡同仁的熱烈提問,玟樺也一一耐心回覆,如實回饋當地見聞,短短一小時卻讓大家很有收穫。我想,她關心課室生活,也注意學校與外部的連結,這與市府的理念是一致的,也讓我們市府其他單位同仁後續籌劃與安排的許多會議和活動時,都持續與她保持聯繫,也看得出來,她是一位能動性很強、也具高度行動力的教師研究者。
終於,欣見玟樺在去年(2019)取得博士學位後,接著改寫博論完成這本《我在芬蘭中小學做研究的日子》。她出書分享在芬蘭蹲點一年,看待芬蘭教育的新觀點和新視野,讀過這本書便能知道,她絕不是再一次地「讚頌」了芬蘭教育,而是從一位本土基層教師、經過一流學府培育出來的專業學術研究訓練後學者的眼光,來引導大家正確認識芬蘭教育現場的真實情況。
尤其,本書第二篇正式和非正式課程的貼近課室觀察及真實描述,也讓我們看到芬蘭和臺灣在這一波教育改革上,有些教學法和課綱內容其實相當接近,足見關懷教育、務實作為是不分國界的,教育不應該只是一種神話,而是實實在在、一步步實作而來。此外,在正式課程和非正式課程之後,玟樺各寫有幾頁篇幅的「觀察外一章」,這些省思內容我覺得亦是本書亮點之一,無論是地方行政人員、學術單位、現場與未來教師、一般家長等,都可從中獲得一些思考或啟發。
如同市府和學校都舉辦許多跨國的教育交流或師生相互參訪,這些都在鼓勵本土師生拓展視野、向世界走去,也邀請世界走進臺灣,而不在於複製/貼上。誠如玟樺在書中分享許多她所蒐集的第一手資料,做為一名教師、研究者,甚至行動者,我都樂見與肯定她的認真與用心,市府也以有此教師為榮。因此,我特別為本書做出強力推薦。
 
劉美慧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系主任
秦夢群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特聘教授
顯微鏡下的芬蘭教育
秦夢群
(政治大學教育系特聘教授)
芬蘭教育受到台灣各界重視,約始於2011年。當時公布PISA成績,芬蘭表現皆為世界第一,因此受到國內教育界之矚目。之後,北向取經者絡繹於途,一時成為顯學。評論意見褒貶皆有。讚揚者認為芬蘭教師以學生為本,教學精緻且能客制化;批評者卻主張囿於統一入學考試(如國中教育會考)之實施,芬蘭式之教學多元化實難以實踐。
在世界各國中,芬蘭面積為338424平方公里,約為臺灣36197平方公里之9.35倍,但人口2019年則僅有550多萬人口(台灣約為其4.3倍)。芬蘭地處世界邊緣之北極圈,天寒地凍且天然資源不豐,卻能異軍突起屢創佳績。以2018 PISA結果分析,芬蘭的閱讀能力在受試國家中排名第7,數學能力排名16,科學排名第7(台灣閱讀排名全球17名、數學第5、科學10)。雖未能如往年之獨占鰲頭,但在歐美國家中仍是名列前茅。
較之於歐美國家,芬蘭教育體制有其獨特之處,其中之一即是學生上課時數較所有OECD成員國為短,暑假長達10至11週。英國五歲入學,芬蘭學童七歲才開始正式教育。基礎教育定為十年(7-16歲),畢業後可以選擇一般高中或職業學校。制度表面上與台灣相似,不同的是芬蘭舉國對於技職體系的尊重,強調學生學習歷程可以隨時彈性調整,並與職場工作接軌。在基礎教育階段,教師幫助學生依照個別學習狀況進行職涯規劃,而非拘泥於「唯有讀書高」的迷思。
基本上,芬蘭教育最令人驚艷之處即在對於學童個別差異的尊重。堅持「小國如我,不能容許社會上出現學習落差與失衡」的長期教育政策,芬蘭教育當局透過七大橫向素養(transversal competence)與差異化教學(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的寧靜改革。透過現象本位教學,進而建構學生問題解決力與跨領域學習力。教師被要求成為新時代智慧師資,必須盡其全力為學生量身訂做民主與尊重的教學情境。因為要處理需求不一的學習者,所以必須自我創建,在「一生一課表」的訴求下,設計出客製化教育情境。學生不止是受教者,也是主動的學習個體,必須被充分尊重。影響所及,芬蘭孩子在新的教育體制下充分受教,個別差異不再成為放棄學生的正當理由。
以上特色在本書各章描述中即可一目了然。本書作者為博士候選人,親身到芬蘭體驗課堂教學一年,並且寫下觀摩教學的觀察。此種努力一掃過往研究者走馬看花的不足,能夠詳盡且深入發覺芬蘭教育的特質。原則上,借鏡國外成功經驗本是美事,但其是否適合本土文化與社會特性,仍需透過研究的細微深入觀察,方能瞭解政策背後精神並加以消化採用。本書作者親身走訪芬蘭教育現場,以顯微鏡的視角,一探芬蘭教育之脈絡與精神,成果可謂豐碩。
在觀察過程中,作者深深感受芬蘭教育注重學習過程勝於結果的特色。例如,在以探究取向為主的歷史課堂中,教師透過推薦文本選讀之設計,誘導學生以思辨為核心,進而獨立思考歷史之脈絡。課堂中要求各小組學生自行詮釋特定歷史文本,進而瞭解歷史詮釋形式之主觀性與多元性。教學過程亦融入宗教、哲學、與健康教育,透過多領域知識的架構,以更能讓學生感受歷史科目的立體感,養成其自主批判能力。
更有趣的是,在藝術課堂中,教師經由拍攝「微電影」之課程設計,將視覺美術與聽覺音樂兩大學門加以整合,形成相關學群之跨領域學習。學生透過微電影製作歷程,從中瞭解藝術文化之多元性,進一步培養其專案規劃能力與樂曲創作能力。藝術課不再紙上談兵,而是配合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利用感官體驗的自我學習歷程。想想看,若能依循自我興趣,結合多元藝術而拍攝一部微電影,即使過程辛苦多舛,但其中之學習又是如何獨特而珍貴。
由以上兩個課程中,也可以看到芬蘭教育非常重視團隊合作。其認為在未來社會結構之變遷下,想要讓工作價值發揮最大效能,跨領域能力之結合乃是成功的關鍵。因此,學校從孩子幼年時就開始強調教育團隊合作。其中包括如何與他人相處、如何發揮團隊力量、如何信任彼此、與如何領導團隊等。芬蘭將樂趣與學習合而為一的課程設計值得肯定,但其勵行小組合作學習,更為彰顯師生「學習共同體」的實踐。
激發學生面對學習、敢於學習、與樂於學習乃是處理學生差異的不二法門。世界已成地球村,如果抱殘守缺,一味堅持舊時代工廠生產線之思維,產出的僅是「標準規格」的學生,而無法應付詭譎多變之世局。芬蘭多元化課堂教學無疑會使教師負擔加重,利弊取捨之間,則需要國內教育界加以深思。
本書亦包括「情境化教學」的語文課、「科技應用整合」的數學課、「一班一樂團」的音樂課等教學描述。即使不能全盤移植,國內各科教師也多少能從中學習芬蘭教育正式課程的設計思維,與非正式課程的建構模式。樂以推薦。如果你是對當前制式教育深感疲憊的教師,閱讀此書或能注入一池活水。
 
 
 
 
[真摯推薦]
林玫伶 臺北市國語實小校長、兒童文學作家
有別於蜻蜓點水式的參訪報告,作者駐點深蹲課堂的觀察,讓我們得以窺見芬蘭公立學校教與學的「日常」,而這日常是如此叫人神往。在台灣新課綱實施的同時,透過作者專業的觀摩、評析與省思,你我都可以從中汲取經驗轉化為行動。
 
林佩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所教授
周淑卿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所教授
從課堂到課外,從正式到非正式課程,本書深刻描寫芬蘭中小學的教育
景致。對芬蘭教育好奇者,得以從中了解,此舉世稱揚的教育大國如何
在學校日常生活與課程裡,以樸實無華且回歸本真的方式,朝向適性揚
才的理想。
 
邢小萍 臺北市永安國小校長
「Empowerment賦權增能」這個名詞是近幾年教育圈當紅的語詞,實際要如何進行?《我在芬蘭中小學的日子》作者陳玟樺用一整年的時間,駐守在赫爾辛基,將她對芬蘭教育現場的觀察、體驗、感受,寫成「立體的學習地景」讓讀者明白「未來教育是以師生為核心的共構課程,而且無懼於師生的彰權益能!」我看了很感動,也推薦給關心教育的你!
 
黃政傑 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終身榮譽教授
芬蘭新課綱提倡七大橫向能力和現象本位教育,以生活貫串學科教學,引導學生進行跨域學習。作者蹲點芬蘭教育現場,深度觀察各學科及活動之跨域教學,取得具體可行的教改經驗,值得國內推動跨域教學及素養教育參考。
鄭同僚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鄭勝耀 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教授兼研究所所長
迥異於過去許多關於芬蘭教育的「淺層」理解與「美好」想像,玟樺帶著我們一起在芬蘭赫爾辛基Long Stay 365天,從日常生活與學校教育的互動中,「深刻地」省思芬蘭教育與臺灣教育的「異」與「同」,並分享了師生相互學習的難得美景!
陳佩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玟樺老師的新書紀錄了芬蘭學校的日常,是一本少見的學生學習的近身觀察紀錄。玟樺有其特別的觀察角度,一方面如同小孩一般進入世界,帶著探索的好奇,傾訴芬蘭學生的生活點滴;另一方面以研究者的敏銳,取鏡教與學的課堂風景,深度顯影芬蘭教育的平實創新。
(以上按姓氏筆劃排序)

《緞子鞋》(Le Soulier de satin, 1928)是法國詩人、劇作家、外交官克羅岱爾(Paul Claudel, 1868-1955)的畢生代表作。此詩劇以男主角的人生環球之旅為劇情主幹,融神學、哲學、歷史、政治、歷險、愛情與神怪為一體,可謂廿世紀的「人世戲劇」(Theatrum Mundi),內容博大精深,氣勢雄渾恢宏,詩文瑰麗壯闊,聲韻鏗鏘有力,編劇突破演出侷限,大膽雜糅不同的語調,從莊嚴肅穆到笑鬧諧仿無一不備,徹底違反法語文學嚴格的區分。尤其出人意料的是,滑稽古怪的第四幕完全推翻前三幕的一切,令人愕然。劇作出版當年,法國文壇為之震驚。
這部戲總演出時間長達12個小時,上場角色超過百名,製作之困難可想而知,首演一直要等到1943年才由尚-路易.巴侯(Jean-Louis Barrault)拔得頭籌,在「法蘭西喜劇院」(Comédie-Française)推出濃縮版,稱得上是凱旋式的演出,咸認是法國戰時最成功且最重要的製作。「全本」演出則要等到1987年由安端.維德志(Antoine Vitez)率領「夏佑國家劇院」(Théâtre National de Chaillot)團隊完成,在亞維儂的教皇宮「榮譽中庭」徹夜搬演,前無古人的演出寫下傳奇的一頁。
16年後(2003),38歲的奧力維爾.皮(Olivier Py)在「奧爾良國立戲劇中心」(C.D.N. Orléans)總監任內挑戰搬演此劇,新生代導演成功達陣。翌年受邀到「愛丁堡藝術節」上演,佳評如潮。2009年,皮轉任「奧得翁歐洲劇院」(Odéon-Théâtre de l’Europe)總監,召集原班人馬重演,讓更多觀眾可以接觸這部不同凡響的巨作。
同樣在2003年,瑞士新銳導演巴赫曼(Stefan Bachmann)執導德語版《緞子鞋》,作為告別「巴塞爾劇院」(Theater Basel)的獻禮,表演別出心裁又深具批判力,轟動一時。而近年來最令人驚喜的新製作莫過於2012年「維也納市立劇院」(Schauspielhaus Wien)在總監貝克(Andreas Beck)主導下的實驗演出,四位新銳導演搭配四位作家全新演繹。此製作占了該劇院大表演廳半年的演出時間,重要性可想而知。
由於編制龐大,《緞子鞋》每一回登上舞台都是劇壇盛事, 在西方各國都可查到演出記錄。法國以外, 此劇從1944 年在蘇黎世劇院(Schauspielhaus Zürich)首演以來,在德語系國家大受歡迎,上演次數還遠多於法國。事實上,從戰後到1960 年代,《緞子鞋》在德語區是如此頻繁地排演,以至於巴黎劇場界戲稱德國是「克羅岱爾牌皮鞋的沙龍」(Salon de laChaussure Claudel),總共有過十餘次製作,其中1965年西德電視台曾製作迷你影集,克羅岱爾受歡迎的程度可見一斑,而1985年「薩爾茲堡藝術節」盛大推出此劇,則堪稱是德語國家對克羅岱爾的最高禮讚。
本書以《緞子鞋》為題,研究其重要舞台演出,內容分成三大部分:其一為克羅岱爾從《正午的分界》(Partage de midi, 1906)到《緞子鞋》的寫作與首演歷程;其二為本人博士論文〈保羅.克羅岱爾《緞子鞋》的「嘉年華化」,安端.維德志導演〉(“La ‘Carnavalisation’ du Soulier de satin de Paul Claudel mis en scène par Antoine Vitez”, 1993), 為主要內容; 其三為《緞子鞋》其他全本演出之析論。 
全書各章節內容說明如下:
第一部「從《正午的分界》到《緞子鞋》」包含兩章,說明克羅岱爾編創《緞子鞋》之來龍去脈。第一章「『甚至罪孽』:維德志執導《正午的分界》」,討論克羅岱爾青年時代面臨的人生危機、寫作《正午的分界》動機、劇本情節,以及維德志1975年在「法蘭西喜劇院」的導演版本,此戲成為他日後執導《緞子鞋》的跳板。第二章「化自傳為傳奇:從創作《緞子鞋》到首演」,說明克羅岱爾寫作此劇的因緣、釐清其多頭並進的情節、全劇的喻意、巴侯首演的製作背景、其後第五版(1980)的製作。
第二部「嘉年華化的《緞子鞋》:維德志導演版解析」,分為七章與單獨的結語。本書所謂的「嘉年華化」,係根據巴赫汀(Mikhaïl Bakhtine)對拉伯雷和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劃時代研究, 採用于貝絲費兒德(Anne Ubersfeld)研究雨果戲劇之觀點延伸而來。從這些觀點來看,《緞子鞋》具現了嘉年華的編劇觀,維德志大加發揮,可從下列層面看出:「演出中的演出」、凸顯演員表現、引用嘉年華習俗儀式、表演系統之對話論組織、角色間的複調關係、曖昧的舞台表演意象、模稜兩可的笑聲、怪誕和崇高之共生,到了劇終,男女主角的愛情擴展到寰宇。
第三章論夏佑版表演大論述──「戲劇性對照超驗性」。本章觀照《緞子鞋》書寫之嘉年華化,解析羅德里格的行動素模式(modèle actantiel),發現劇本有系統地將劇中大地予以情色化,角色的慾望確實具現於外,轉化為一超驗的目標,主角可獻身其中,將心中幻想投注其上。準此,本劇的空間分為愛情和征戰只是個幻象;究其實,全部情節都在方寸之間上演。
第四章透視《緞子鞋》的第一層面──嘉年華/戲劇化,22位演員分飾上百名角色,為盛大的嘉年華慶典鋪路。全場演出通過嵌套(mise en abîme)大玩戲劇表演慣例,演技指涉寬廣的表演範疇,引用多種民俗表演,凡此種種均可看出維德志對戲劇的反省。可可士(Yannis Kokkos)設計的舞台空間透露並時共存的時空觀,兩座高聳的船首側身人面雕像標示男女主角崇高的愛情,縮小的道具喚起孩提的想像,暗合本戲回溯時間的特質。
第五章「角色塑造之對話論」,探究劇中多名角色的行動素模式及其實際舞台表現,發現他們面對「愛情」和「征戰」並非兩個選項,二者實同出一脈。演技洩露角色的下意識,手段極隱密,不但受到演出戲劇化的機制所保護,角色塑造之辯證化以及演出各系統互相矛盾的大結構,也都共同保守這個祕密。演員詮釋的要務在於委婉表露高調台詞及隱晦動作二者間之不一致。而宗教戰爭主題的另一變奏──藝術,特別是版畫,也透露了同樣的愛慾及其超越之爭。
第六章「複調的表演組織」梳理夏佑版演出各表演系統的結構,包括道具與演出裝置、演員走位與手勢、配樂、燈光及服裝。由於戰場和情場上重複出現同樣的視覺元素與音樂主題,符合前章推論──角色雙重欲望之互為表裡。更耐人尋味的是,各表演媒介亦發揮組織演出架構的功能。
第七章「展演嘉年華」探討四場嘉年華場景,正好位居每幕戲的樞紐位置:一幕14景(巴塔薩的盛宴)、三幕13景(男女主角訣別)、四幕九景(嘉年華愚王的加冕/脫冕,其收尾在第11 景)。第二幕未出現符合嚴格定義的嘉年華場面,不過第11景羅德里格會晤情敵卡密爾(另一個自我)可視為嘉年華的延伸。透過指涉歡慶季節交替的嘉年華,主角一生似乎不斷走在重生的行程上。
維德志導演版在偏暗的舞台進行,其場面調度接近佛洛伊德所言之「夢工作」:濃縮、置換、形象化及再修正,主角洩露退回童年的傾向。在這個深受夢啟發的舞台上,整體角色的安排產生複調現象,分派角色造成主角分裂或增生之感。審視夏佑版的兩性關係表現,男女角色行為模式一貫相悖:女性角色堅決、大無畏,男性角色則猶疑、軟弱,尤其在面對情人的時候。準此,所有不同音域的話語或許只是一個聲音,企圖透過分歧的自我辯解。這一切均在第八章「舞台場面調度之夢邏輯」檢視。
第九章「發揮嘉年華的曖昧笑聲」。克羅岱爾《緞子鞋》的自我解嘲層面為其最原創之處,維德志的演員也利用嘉年華笑聲的特質盡情表演,一種既興高采烈又冷嘲熱諷的矛盾笑聲貫穿全場。前三幕洋溢詼諧,時而帶點荒誕風,但笑容逐漸變質,到第四幕轉為沉痛悽涼的怪笑。一如嘉年華儀式的正反並陳,羅德里格依違兩可的慾望也常被他「脫冕的分身」當場道破,使人笑也被人笑的分身構成一個變形的鏡像反射系統,從分歧的角度折射出英雄主角的複雜面相,主角的人生方才浮現出深意。
綜上所述,第二部結論維德志版為「一齣自我的演出」,全戲演出屢屢暴露主角意志的一體兩面。與其他演出相異的是,維德志並未將主角決定討伐異教徒處理成感情受挫的出路,而是將其轉換為主角陷入愛慾及自我超越之間的搏鬥。克羅岱爾作品中,宗教背景之深刻意涵實奠基於主角內心接受福音的掙扎過程。
第三部「多彩多姿的《緞子鞋》」解讀此劇其他重要的全本製作。第十章討論奧力維爾.皮版演出,三條表演主軸─無所不在的戲劇性、具使命感的愛情、全球化夢想──齊頭並進,互相交纏。舞台上重用紅幕,明顯自我指涉正在進行中的演出,且紅色是愛情的顏色、「征服者」(conquistador)血洗南美的象徵,更直指犧牲。耀眼的黃金意象點出劇情的歷史和反宗教改革背景、折射巴洛克藝術的光輝,並在三幕終場壓軸戲中強化男女主角的堅貞愛情,與天主榮光結為一體。
第11章綜觀「西德電視台」的迷你影集到「薩爾茲堡戲劇節」的大製作,可見克羅岱爾在德語國家的搬演熱潮。1965年,西德電視台版由塞納(Gustav R. Sellner)導演,總計四小時的演出聚焦於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場面寫實豪華,使人實際感受歷史劇情的真實性,又帶點詼諧意味的戲劇性,不時促使觀眾意識到影集的戲劇本質。1985年,李曹(Hans Lietzau)在薩爾茲堡執導的《緞子鞋》則處處彰顯戲劇性,用心發揮作品之奇思幻想,重現老劇場演出手法,幽默生動,懷舊氣息濃厚。同時出任這兩齣製作男主角的電影影帝雪爾(Maximilian Schell)到第四幕演出了真正的老英雄羅德里格,令人動容。
第12章剖析2003年巴赫曼導演版。為反映原劇「完全戲劇」(drame total)格局,巴塞爾劇院特在前廳搭建一座「總體劇場」(théâtre total)以展演這齣人生與靈魂之旅。巴赫曼兼顧原作歷史和今日世局,特別是小我與大我世界的互相反射。演出團隊旁徵博引,表演策略新鮮靈活,好戲連台,詮釋角度從17世紀躍進到當代,歷史劇情和今日世界無縫接軌,尤其將劇中浮現之基督教基本教義派思維和今日伊斯蘭基本教義派掛鈎,巴赫曼勇於質疑克羅岱爾不容置疑的天主教世界觀,和歷來演出形成顯著對照。
第13章解讀維也納劇院2012年的實驗排練。四組青壯年戲劇工作者從現代俗世觀點去接近原作,以理解其中弔詭的愛情與宗教論述,進而思索現代人何以超越自我。四幕戲旨在和經典對話,分別以新增標題──「幸福的朝聖者」、「你不在的地方」、「征服孤獨」與「萬年船」──各自展現反思立場,標示不同的表演觀點,風格從即興、古典、戲仿進展到悲劇,雖與原劇設定大相徑庭,卻成功刺激觀眾思考今日世界。
第14章「探索巨作的深諦」,思考以《緞子鞋》如此龐大編制,「全本」演出的意義何在?按一般製作規制,將一部劇作完整上演,是所有演出計畫的出發點與終極目標。然對超長篇的本劇而言,其行文、結構乃至於意旨均留有很大的詮釋空間,再慮及觀眾的接受度,這就產生了迥異的考量。
而當年維德志獨獨未演二幕一景「穿紅的」(en rouge),可能原因何在?
最後並對全書論及的每齣製作──實為個別導演的平生代表作,做一整體性回顧。
書末整理《緞子鞋》分景摘要,作為附錄。

自序
從吳祥輝先生《芬蘭驚艷》到陳之華女士《沒有資優班:珍視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我都讀過。然而,我都只是讀過,沒有行動過。
然後,一天一天,芬蘭教育的傳奇或說神話仍一直在世界流轉著,也未曾停過。
當教授問「為何又是芬蘭教育?」時,我的回應是:「總要有人先將這個傳奇或神話暫停下來、一起好好思考,然後相互詰問『對啊,為何又是芬蘭教育?』」
「若今天不試著面對與處理這個議題,那麼,我們還是會被隨之而來的挪威、冰島一類的教育學習淹沒…」我好像又感受到了自己的教育社會學之眼轉啊轉的…
於是,接下來就如同第一篇「為何去/來芬蘭?」作為這個故事的起頭…
 
---------------------
2018年,我天天蹲點於芬蘭一間公立中小學進行研究,我與師生一起上下課、參與他們的節慶、觀察他們如何教學等,從早到晚,從第一天到最後一天。
或許我從沒有離開過工作崗位,是以,當我看到我所熟悉的課室生活以另一種我可能也做得到的方式呈現時,我因同理而非常投入,也不斷鼓勵並反省自己過去的教學。
2019年初,我暫時離開芬蘭、回到臺灣,完成了我的博士論文「立體學習地景—芬蘭赫爾辛基一間學校的現象為本學習」研究。我想,我可能暫且找到了想要的答案:
「我們要的恐怕不是芬蘭教育,而是立體學習!」
「未來教育是以師生為核心的共構課程,而且無懼於師生的彰權益能!」
然後,我也更加確認是—所有的行動都應該朝向「做重要且有價值的事」!
 
--------------------
這本書一共為分為三篇:第一篇「為何去/來芬蘭?」提到自己到芬蘭研究的動機,同時簡介芬蘭新課綱;第二篇「芬蘭教學現場觀察」分享我在芬蘭中小學蹲點365天時所蒐集的第一手資料、21堂正式/非正式課程的觀察與紀錄;第三篇「芬蘭課室與臺灣108課綱的遭逢」則簡析兩方課綱之間的可能火花。
然而,基於篇幅和能力,第二篇未完全收錄每一學科課室觀察,也刪除了原訂第四篇欲與讀者分享的「我與娜娜醬在芬蘭的社區生活(芬蘭犬文化)」,對於初次執筆,其他篇章必然也有的疏漏不周,也請各位一併指教與包容。
於此,我也特別感謝臺芬兩位指導教授—臺師大課程與教學所劉美慧主任、赫爾辛基大學Jari Lavonen教授,感謝兩位老師信任我可以做到;感謝所有良師益友的鼓勵與教誨;感謝遠流出版社和陳總編輯莉苓的支持與鼓勵;感謝科技部「千里馬計畫」和「科技部獎勵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博士候選人撰寫博士論文」對此論文的補助。有大家鼓勵,我已是非常幸運。
2019歲末,意外地收到了來自指導教授傳來的好消息—博論獲得2018年田培林教授和賈馥茗教授的兩個優良獎!這是教育學術領域最高殊榮之一,無疑地,對一再練習「如何做改善生活的研究」與「學習做跨文化研究」的我來說是莫大鼓勵,感謝大家肯定與厚愛,我會更努力。
最後,感謝親愛的娜娜醬陪伴我在芬蘭度過每一天做研究的日子,回想起我倆剛抵達赫爾辛基時對雪地行走的困頓,到後來能在嚴寒氣候下玩雪、安全行走,我突然也很好奇她在芬蘭這一年「長出」了什麼能力。還有,謝謝我的先生吳俊龍始終以愛為名、守護我倆。

後言:
後記:我的博論能帶來什麼樣的貢獻?
 
「為何又是去/來芬蘭?…」
「你應該關心臺灣教育…」
 
 「是的,因為關心臺灣本土教育,我才有勇氣走出去。」
「我是一名基層教師,我思考我的專業性應有能力與勇氣讓自己走出去,並學習從教師觀點進行研究,那能改善我和學生的課室生活,也讓大家更了解課室樣態…」
「大家都談芬蘭教育,但我看不到課室生活,我想親見耳聞那些被媒體或研究者標榜的美好圖像,而我不想只是想…」
「或許,我也不想自捆於將那些美好圖像而直接歸因於東西文化差異便裹足不前了,若說未來教育充滿無限可能,為何要輕易地枷鎖於文化差異上,然後又過著我們都覺得可以再更好的生活?」
「我們需要學習的是價值判斷的能力,在諸多視野中找到重要、可貴的議題,有能力與他/它者與自己對話,形成批判精神與促進反省力,或許,最後還能反省自己的文化,並以實際行動將那些重要價值實踐出來…」
自芬返國後,我斗膽地以素人之姿、如步行僧侶般自願到本土各處如中小學、大學,以及其他社群團體分享這些第一手資料與反省自己的研究,從原訂十場一路增加到超過四十場,只要國人願意聆聽或交流,我都樂意參與。
事實上,這也是我試圖以實際行動將那些重要價值實踐出來的「實作」,例如:以「芬蘭課室師生教學真實運作」為討論素材,透過與國人面對面一同認識或辨認出本土當前教育的優勢或機會,同時也能一併思考未來教育的可能圖騰;讓學術論文不會僅是束之高閣的文本而已,它能流動於日常的人我對話裡,小則一句話觸動人心,大則可能幫助了誰改善了他的生活或生命(我也不斷受惠於許多研究與理論)。
一般來說,畢業論文多被鼓勵透過改寫後投遞期刊發表,以讓相關研究觸及更多人、對領域做出貢獻,這確實是重要的,實因我也常受惠於這些嚴謹卻也相當實用的學術論文。然而,這一次我也做了另一「實作」,我在我的博士論文中寫道:
Giroux多次為文(1988,1991a,1994a, 1994b, 1997, 2000)建議教師應「以融入群眾的知識分子」(public intellectuals)自居,研究者學習以此為教育專業重新定調,尤其近四、五十年來,各種以卓越與均等為主要訴求的教育改革呼籲不斷,正是檢視與反思長期在技術理性的現代觀課程論引導下學校教育是否正流失作為公共教育目的性之最適時機。Giroux以為,作為融入群眾的知識分子,教師必須能夠在教室和其他教育場所發揮勇氣、運用其批判分析的智慧、擴大其道德的視野、投入其時間、奉獻其心力,以便讓學校能夠重回公共性。對此,研究者雖知挑戰甚鉅,但仍自我勉勵「做重要且有價值的事」並直接以行動參與…(陳玟樺,2019:112)
 
基於Giroux的勉勵,這一次,我又斗膽地嘗試將論文一併改寫成一般讀者可以一同閱聽的讀本,我誠摯地邀請大家在閱讀時把握住你在書中所看到的芬蘭教育Sisu精神—記住,是「芬蘭師生行動背後的精神」,不要複製它(what),而要抓住它(why & how)!
換言之,這本書的撰寫與過去一年來四十幾場自願分享的目的「不在於鼓勵追求複製/貼上,而在於提供反思實踐的素材」。
即使是文化,我們也能反省!


自序:
《緞子鞋》(Le Soulier de satin, 1928)是法國詩人、劇作家、外交官克羅岱爾(Paul Claudel, 1868-1955)的畢生代表作。此詩劇以男主角的人生環球之旅為劇情主幹,融神學、哲學、歷史、政治、歷險、愛情與神怪為一體,可謂廿世紀的「人世戲劇」(Theatrum Mundi),內容博大精深,氣勢雄渾恢宏,詩文瑰麗壯闊,聲韻鏗鏘有力,編劇突破演出侷限,大膽雜糅不同的語調,從莊嚴肅穆到笑鬧諧仿無一不備,徹底違反法語文學嚴格的區分。尤其出人意料的是,滑稽古怪的第四幕完全推翻前三幕的一切,令人愕然。劇作出版當年,法國文壇為之震驚。
這部戲總演出時間長達12個小時,上場角色超過百名,製作之困難可想而知,首演一直要等到1943年才由尚-路易.巴侯(Jean-Louis Barrault)拔得頭籌,在「法蘭西喜劇院」(Comédie-Française)推出濃縮版,稱得上是凱旋式的演出,咸認是法國戰時最成功且最重要的製作。「全本」演出則要等到1987年由安端.維德志(Antoine Vitez)率領「夏佑國家劇院」(Théâtre National de Chaillot)團隊完成,在亞維儂的教皇宮「榮譽中庭」徹夜搬演,前無古人的演出寫下傳奇的一頁。
16年後(2003),38歲的奧力維爾.皮(Olivier Py)在「奧爾良國立戲劇中心」(C.D.N. Orléans)總監任內挑戰搬演此劇,新生代導演成功達陣。翌年受邀到「愛丁堡藝術節」上演,佳評如潮。2009年,皮轉任「奧得翁歐洲劇院」(Odéon-Théâtre de l’Europe)總監,召集原班人馬重演,讓更多觀眾可以接觸這部不同凡響的巨作。
同樣在2003年,瑞士新銳導演巴赫曼(Stefan Bachmann)執導德語版《緞子鞋》,作為告別「巴塞爾劇院」(Theater Basel)的獻禮,表演別出心裁又深具批判力,轟動一時。而近年來最令人驚喜的新製作莫過於2012年「維也納市立劇院」(Schauspielhaus Wien)在總監貝克(Andreas Beck)主導下的實驗演出,四位新銳導演搭配四位作家全新演繹。此製作占了該劇院大表演廳半年的演出時間,重要性可想而知。
由於編制龐大,《緞子鞋》每一回登上舞台都是劇壇盛事, 在西方各國都可查到演出記錄。法國以外, 此劇從1944 年在蘇黎世劇院(Schauspielhaus Zürich)首演以來,在德語系國家大受歡迎,上演次數還遠多於法國。事實上,從戰後到1960 年代,《緞子鞋》在德語區是如此頻繁地排演,以至於巴黎劇場界戲稱德國是「克羅岱爾牌皮鞋的沙龍」(Salon de laChaussure Claudel),總共有過十餘次製作,其中1965年西德電視台曾製作迷你影集,克羅岱爾受歡迎的程度可見一斑,而1985年「薩爾茲堡藝術節」盛大推出此劇,則堪稱是德語國家對克羅岱爾的最高禮讚。
本書以《緞子鞋》為題,研究其重要舞台演出,內容分成三大部分:其一為克羅岱爾從《正午的分界》(Partage de midi, 1906)到《緞子鞋》的寫作與首演歷程;其二為本人博士論文〈保羅.克羅岱爾《緞子鞋》的「嘉年華化」,安端.維德志導演〉(“La ‘Carnavalisation’ du Soulier de satin de Paul Claudel mis en scène par Antoine Vitez”, 1993), 為主要內容; 其三為《緞子鞋》其他全本演出之析論。
全書各章節內容說明如下:
第一部「從《正午的分界》到《緞子鞋》」包含兩章,說明克羅岱爾編創《緞子鞋》之來龍去脈。第一章「『甚至罪孽』:維德志執導《正午的分界》」,討論克羅岱爾青年時代面臨的人生危機、寫作《正午的分界》動機、劇本情節,以及維德志1975年在「法蘭西喜劇院」的導演版本,此戲成為他日後執導《緞子鞋》的跳板。第二章「化自傳為傳奇:從創作《緞子鞋》到首演」,說明克羅岱爾寫作此劇的因緣、釐清其多頭並進的情節、全劇的喻意、巴侯首演的製作背景、其後第五版(1980)的製作。
第二部「嘉年華化的《緞子鞋》:維德志導演版解析」,分為七章與單獨的結語。本書所謂的「嘉年華化」,係根據巴赫汀(Mikhaïl Bakhtine)對拉伯雷和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劃時代研究, 採用于貝絲費兒德(Anne Ubersfeld)研究雨果戲劇之觀點延伸而來。從這些觀點來看,《緞子鞋》具現了嘉年華的編劇觀,維德志大加發揮,可從下列層面看出:「演出中的演出」、凸顯演員表現、引用嘉年華習俗儀式、表演系統之對話論組織、角色間的複調關係、曖昧的舞台表演意象、模稜兩可的笑聲、怪誕和崇高之共生,到了劇終,男女主角的愛情擴展到寰宇。
第三章論夏佑版表演大論述──「戲劇性對照超驗性」。本章觀照《緞子鞋》書寫之嘉年華化,解析羅德里格的行動素模式(modèle actantiel),發現劇本有系統地將劇中大地予以情色化,角色的慾望確實具現於外,轉化為一超驗的目標,主角可獻身其中,將心中幻想投注其上。準此,本劇的空間分為愛情和征戰只是個幻象;究其實,全部情節都在方寸之間上演。
第四章透視《緞子鞋》的第一層面──嘉年華/戲劇化,22位演員分飾上百名角色,為盛大的嘉年華慶典鋪路。全場演出通過嵌套(mise en abîme)大玩戲劇表演慣例,演技指涉寬廣的表演範疇,引用多種民俗表演,凡此種種均可看出維德志對戲劇的反省。可可士(Yannis Kokkos)設計的舞台空間透露並時共存的時空觀,兩座高聳的船首側身人面雕像標示男女主角崇高的愛情,縮小的道具喚起孩提的想像,暗合本戲回溯時間的特質。
第五章「角色塑造之對話論」,探究劇中多名角色的行動素模式及其實際舞台表現,發現他們面對「愛情」和「征戰」並非兩個選項,二者實同出一脈。演技洩露角色的下意識,手段極隱密,不但受到演出戲劇化的機制所保護,角色塑造之辯證化以及演出各系統互相矛盾的大結構,也都共同保守這個祕密。演員詮釋的要務在於委婉表露高調台詞及隱晦動作二者間之不一致。而宗教戰爭主題的另一變奏──藝術,特別是版畫,也透露了同樣的愛慾及其超越之爭。
第六章「複調的表演組織」梳理夏佑版演出各表演系統的結構,包括道具與演出裝置、演員走位與手勢、配樂、燈光及服裝。由於戰場和情場上重複出現同樣的視覺元素與音樂主題,符合前章推論──角色雙重欲望之互為表裡。更耐人尋味的是,各表演媒介亦發揮組織演出架構的功能。
第七章「展演嘉年華」探討四場嘉年華場景,正好位居每幕戲的樞紐位置:一幕14景(巴塔薩的盛宴)、三幕13景(男女主角訣別)、四幕九景(嘉年華愚王的加冕/脫冕,其收尾在第11 景)。第二幕未出現符合嚴格定義的嘉年華場面,不過第11景羅德里格會晤情敵卡密爾(另一個自我)可視為嘉年華的延伸。透過指涉歡慶季節交替的嘉年華,主角一生似乎不斷走在重生的行程上。
維德志導演版在偏暗的舞台進行,其場面調度接近佛洛伊德所言之「夢工作」:濃縮、置換、形象化及再修正,主角洩露退回童年的傾向。在這個深受夢啟發的舞台上,整體角色的安排產生複調現象,分派角色造成主角分裂或增生之感。審視夏佑版的兩性關係表現,男女角色行為模式一貫相悖:女性角色堅決、大無畏,男性角色則猶疑、軟弱,尤其在面對情人的時候。準此,所有不同音域的話語或許只是一個聲音,企圖透過分歧的自我辯解。這一切均在第八章「舞台場面調度之夢邏輯」檢視。
第九章「發揮嘉年華的曖昧笑聲」。克羅岱爾《緞子鞋》的自我解嘲層面為其最原創之處,維德志的演員也利用嘉年華笑聲的特質盡情表演,一種既興高采烈又冷嘲熱諷的矛盾笑聲貫穿全場。前三幕洋溢詼諧,時而帶點荒誕風,但笑容逐漸變質,到第四幕轉為沉痛悽涼的怪笑。一如嘉年華儀式的正反並陳,羅德里格依違兩可的慾望也常被他「脫冕的分身」當場道破,使人笑也被人笑的分身構成一個變形的鏡像反射系統,從分歧的角度折射出英雄主角的複雜面相,主角的人生方才浮現出深意。
綜上所述,第二部結論維德志版為「一齣自我的演出」,全戲演出屢屢暴露主角意志的一體兩面。與其他演出相異的是,維德志並未將主角決定討伐異教徒處理成感情受挫的出路,而是將其轉換為主角陷入愛慾及自我超越之間的搏鬥。克羅岱爾作品中,宗教背景之深刻意涵實奠基於主角內心接受福音的掙扎過程。
第三部「多彩多姿的《緞子鞋》」解讀此劇其他重要的全本製作。第十章討論奧力維爾.皮版演出,三條表演主軸─無所不在的戲劇性、具使命感的愛情、全球化夢想──齊頭並進,互相交纏。舞台上重用紅幕,明顯自我指涉正在進行中的演出,且紅色是愛情的顏色、「征服者」(conquistador)血洗南美的象徵,更直指犧牲。耀眼的黃金意象點出劇情的歷史和反宗教改革背景、折射巴洛克藝術的光輝,並在三幕終場壓軸戲中強化男女主角的堅貞愛情,與天主榮光結為一體。
第11章綜觀「西德電視台」的迷你影集到「薩爾茲堡戲劇節」的大製作,可見克羅岱爾在德語國家的搬演熱潮。1965年,西德電視台版由塞納(Gustav R. Sellner)導演,總計四小時的演出聚焦於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場面寫實豪華,使人實際感受歷史劇情的真實性,又帶點詼諧意味的戲劇性,不時促使觀眾意識到影集的戲劇本質。1985年,李曹(Hans Lietzau)在薩爾茲堡執導的《緞子鞋》則處處彰顯戲劇性,用心發揮作品之奇思幻想,重現老劇場演出手法,幽默生動,懷舊氣息濃厚。同時出任這兩齣製作男主角的電影影帝雪爾(Maximilian Schell)到第四幕演出了真正的老英雄羅德里格,令人動容。
第12章剖析2003年巴赫曼導演版。為反映原劇「完全戲劇」(drame total)格局,巴塞爾劇院特在前廳搭建一座「總體劇場」(théâtre total)以展演這齣人生與靈魂之旅。巴赫曼兼顧原作歷史和今日世局,特別是小我與大我世界的互相反射。演出團隊旁徵博引,表演策略新鮮靈活,好戲連台,詮釋角度從17世紀躍進到當代,歷史劇情和今日世界無縫接軌,尤其將劇中浮現之基督教基本教義派思維和今日伊斯蘭基本教義派掛鈎,巴赫曼勇於質疑克羅岱爾不容置疑的天主教世界觀,和歷來演出形成顯著對照。
第13章解讀維也納劇院2012年的實驗排練。四組青壯年戲劇工作者從現代俗世觀點去接近原作,以理解其中弔詭的愛情與宗教論述,進而思索現代人何以超越自我。四幕戲旨在和經典對話,分別以新增標題──「幸福的朝聖者」、「你不在的地方」、「征服孤獨」與「萬年船」──各自展現反思立場,標示不同的表演觀點,風格從即興、古典、戲仿進展到悲劇,雖與原劇設定大相徑庭,卻成功刺激觀眾思考今日世界。
第14章「探索巨作的深諦」,思考以《緞子鞋》如此龐大編制,「全本」演出的意義何在?按一般製作規制,將一部劇作完整上演,是所有演出計畫的出發點與終極目標。然對超長篇的本劇而言,其行文、結構乃至於意旨均留有很大的詮釋空間,再慮及觀眾的接受度,這就產生了迥異的考量。
而當年維德志獨獨未演二幕一景「穿紅的」(en rouge),可能原因何在?
最後並對全書論及的每齣製作──實為個別導演的平生代表作,做一整體性回顧。
書末整理《緞子鞋》分景摘要,作為附錄。

目次

獻詞

緣起
劇照與可可士演出設計圖索引
引用《緞子鞋》劇文說明
第一部 從《正午的分界》到《緞子鞋》
第一章 「甚至罪孽」:維德志執導《正午的分界》
第二章 化自傳為傳奇:從創作《緞子鞋》到首演
第二部 嘉年華化的《緞子鞋》:維德志導演版解析.
第三章 戲劇性對照超驗性
第四章 嘉年華化/戲劇化的機制
第五章 角色塑造之對話論
第六章 複調的表演組織
第七章 展演嘉年華
第八章 舞台場面調度之夢邏輯
第九章 發揮嘉年華的曖昧笑聲
結 語 一齣自我的演出
第三部 多彩多姿的《緞子鞋》
第十章 榮耀與歡笑:論奧力維爾.皮導演版
第11 章 從「西德電視台」製作迷你影集到「薩爾茲堡藝術節」之禮讚
第12 章 人生之旅:瑞士巴赫曼導演版解析
第13 章 與經典對話:維也納劇院之實驗演出
第14 章 探索巨作的深諦
附錄《緞子鞋》分景摘要
參考書目

書摘/試閱

自序:
《緞子鞋》(Le Soulier de satin, 1928)是法國詩人、劇作家、外交官克羅岱爾(Paul Claudel, 1868-1955)的畢生代表作。此詩劇以男主角的人生環球之旅為劇情主幹,融神學、哲學、歷史、政治、歷險、愛情與神怪為一體,可謂廿世紀的「人世戲劇」(Theatrum Mundi),內容博大精深,氣勢雄渾恢宏,詩文瑰麗壯闊,聲韻鏗鏘有力,編劇突破演出侷限,大膽雜糅不同的語調,從莊嚴肅穆到笑鬧諧仿無一不備,徹底違反法語文學嚴格的區分。尤其出人意料的是,滑稽古怪的第四幕完全推翻前三幕的一切,令人愕然。劇作出版當年,法國文壇為之震驚。
這部戲總演出時間長達12個小時,上場角色超過百名,製作之困難可想而知,首演一直要等到1943年才由尚-路易.巴侯(Jean-Louis Barrault)拔得頭籌,在「法蘭西喜劇院」(Comédie-Française)推出濃縮版,稱得上是凱旋式的演出,咸認是法國戰時最成功且最重要的製作。「全本」演出則要等到1987年由安端.維德志(Antoine Vitez)率領「夏佑國家劇院」(Théâtre National de Chaillot)團隊完成,在亞維儂的教皇宮「榮譽中庭」徹夜搬演,前無古人的演出寫下傳奇的一頁。
16年後(2003),38歲的奧力維爾.皮(Olivier Py)在「奧爾良國立戲劇中心」(C.D.N. Orléans)總監任內挑戰搬演此劇,新生代導演成功達陣。翌年受邀到「愛丁堡藝術節」上演,佳評如潮。2009年,皮轉任「奧得翁歐洲劇院」(Odéon-Théâtre de l’Europe)總監,召集原班人馬重演,讓更多觀眾可以接觸這部不同凡響的巨作。
同樣在2003年,瑞士新銳導演巴赫曼(Stefan Bachmann)執導德語版《緞子鞋》,作為告別「巴塞爾劇院」(Theater Basel)的獻禮,表演別出心裁又深具批判力,轟動一時。而近年來最令人驚喜的新製作莫過於2012年「維也納市立劇院」(Schauspielhaus Wien)在總監貝克(Andreas Beck)主導下的實驗演出,四位新銳導演搭配四位作家全新演繹。此製作占了該劇院大表演廳半年的演出時間,重要性可想而知。
由於編制龐大,《緞子鞋》每一回登上舞台都是劇壇盛事, 在西方各國都可查到演出記錄。法國以外, 此劇從1944 年在蘇黎世劇院(Schauspielhaus Zürich)首演以來,在德語系國家大受歡迎,上演次數還遠多於法國。事實上,從戰後到1960 年代,《緞子鞋》在德語區是如此頻繁地排演,以至於巴黎劇場界戲稱德國是「克羅岱爾牌皮鞋的沙龍」(Salon de laChaussure Claudel),總共有過十餘次製作,其中1965年西德電視台曾製作迷你影集,克羅岱爾受歡迎的程度可見一斑,而1985年「薩爾茲堡藝術節」盛大推出此劇,則堪稱是德語國家對克羅岱爾的最高禮讚。
本書以《緞子鞋》為題,研究其重要舞台演出,內容分成三大部分:其一為克羅岱爾從《正午的分界》(Partage de midi, 1906)到《緞子鞋》的寫作與首演歷程;其二為本人博士論文〈保羅.克羅岱爾《緞子鞋》的「嘉年華化」,安端.維德志導演〉(“La ‘Carnavalisation’ du Soulier de satin de Paul Claudel mis en scène par Antoine Vitez”, 1993), 為主要內容; 其三為《緞子鞋》其他全本演出之析論。
全書各章節內容說明如下:
第一部「從《正午的分界》到《緞子鞋》」包含兩章,說明克羅岱爾編創《緞子鞋》之來龍去脈。第一章「『甚至罪孽』:維德志執導《正午的分界》」,討論克羅岱爾青年時代面臨的人生危機、寫作《正午的分界》動機、劇本情節,以及維德志1975年在「法蘭西喜劇院」的導演版本,此戲成為他日後執導《緞子鞋》的跳板。第二章「化自傳為傳奇:從創作《緞子鞋》到首演」,說明克羅岱爾寫作此劇的因緣、釐清其多頭並進的情節、全劇的喻意、巴侯首演的製作背景、其後第五版(1980)的製作。
第二部「嘉年華化的《緞子鞋》:維德志導演版解析」,分為七章與單獨的結語。本書所謂的「嘉年華化」,係根據巴赫汀(Mikhaïl Bakhtine)對拉伯雷和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劃時代研究, 採用于貝絲費兒德(Anne Ubersfeld)研究雨果戲劇之觀點延伸而來。從這些觀點來看,《緞子鞋》具現了嘉年華的編劇觀,維德志大加發揮,可從下列層面看出:「演出中的演出」、凸顯演員表現、引用嘉年華習俗儀式、表演系統之對話論組織、角色間的複調關係、曖昧的舞台表演意象、模稜兩可的笑聲、怪誕和崇高之共生,到了劇終,男女主角的愛情擴展到寰宇。
第三章論夏佑版表演大論述──「戲劇性對照超驗性」。本章觀照《緞子鞋》書寫之嘉年華化,解析羅德里格的行動素模式(modèle actantiel),發現劇本有系統地將劇中大地予以情色化,角色的慾望確實具現於外,轉化為一超驗的目標,主角可獻身其中,將心中幻想投注其上。準此,本劇的空間分為愛情和征戰只是個幻象;究其實,全部情節都在方寸之間上演。
第四章透視《緞子鞋》的第一層面──嘉年華/戲劇化,22位演員分飾上百名角色,為盛大的嘉年華慶典鋪路。全場演出通過嵌套(mise en abîme)大玩戲劇表演慣例,演技指涉寬廣的表演範疇,引用多種民俗表演,凡此種種均可看出維德志對戲劇的反省。可可士(Yannis Kokkos)設計的舞台空間透露並時共存的時空觀,兩座高聳的船首側身人面雕像標示男女主角崇高的愛情,縮小的道具喚起孩提的想像,暗合本戲回溯時間的特質。
第五章「角色塑造之對話論」,探究劇中多名角色的行動素模式及其實際舞台表現,發現他們面對「愛情」和「征戰」並非兩個選項,二者實同出一脈。演技洩露角色的下意識,手段極隱密,不但受到演出戲劇化的機制所保護,角色塑造之辯證化以及演出各系統互相矛盾的大結構,也都共同保守這個祕密。演員詮釋的要務在於委婉表露高調台詞及隱晦動作二者間之不一致。而宗教戰爭主題的另一變奏──藝術,特別是版畫,也透露了同樣的愛慾及其超越之爭。
第六章「複調的表演組織」梳理夏佑版演出各表演系統的結構,包括道具與演出裝置、演員走位與手勢、配樂、燈光及服裝。由於戰場和情場上重複出現同樣的視覺元素與音樂主題,符合前章推論──角色雙重欲望之互為表裡。更耐人尋味的是,各表演媒介亦發揮組織演出架構的功能。
第七章「展演嘉年華」探討四場嘉年華場景,正好位居每幕戲的樞紐位置:一幕14景(巴塔薩的盛宴)、三幕13景(男女主角訣別)、四幕九景(嘉年華愚王的加冕/脫冕,其收尾在第11 景)。第二幕未出現符合嚴格定義的嘉年華場面,不過第11景羅德里格會晤情敵卡密爾(另一個自我)可視為嘉年華的延伸。透過指涉歡慶季節交替的嘉年華,主角一生似乎不斷走在重生的行程上。
維德志導演版在偏暗的舞台進行,其場面調度接近佛洛伊德所言之「夢工作」:濃縮、置換、形象化及再修正,主角洩露退回童年的傾向。在這個深受夢啟發的舞台上,整體角色的安排產生複調現象,分派角色造成主角分裂或增生之感。審視夏佑版的兩性關係表現,男女角色行為模式一貫相悖:女性角色堅決、大無畏,男性角色則猶疑、軟弱,尤其在面對情人的時候。準此,所有不同音域的話語或許只是一個聲音,企圖透過分歧的自我辯解。這一切均在第八章「舞台場面調度之夢邏輯」檢視。
第九章「發揮嘉年華的曖昧笑聲」。克羅岱爾《緞子鞋》的自我解嘲層面為其最原創之處,維德志的演員也利用嘉年華笑聲的特質盡情表演,一種既興高采烈又冷嘲熱諷的矛盾笑聲貫穿全場。前三幕洋溢詼諧,時而帶點荒誕風,但笑容逐漸變質,到第四幕轉為沉痛悽涼的怪笑。一如嘉年華儀式的正反並陳,羅德里格依違兩可的慾望也常被他「脫冕的分身」當場道破,使人笑也被人笑的分身構成一個變形的鏡像反射系統,從分歧的角度折射出英雄主角的複雜面相,主角的人生方才浮現出深意。
綜上所述,第二部結論維德志版為「一齣自我的演出」,全戲演出屢屢暴露主角意志的一體兩面。與其他演出相異的是,維德志並未將主角決定討伐異教徒處理成感情受挫的出路,而是將其轉換為主角陷入愛慾及自我超越之間的搏鬥。克羅岱爾作品中,宗教背景之深刻意涵實奠基於主角內心接受福音的掙扎過程。
第三部「多彩多姿的《緞子鞋》」解讀此劇其他重要的全本製作。第十章討論奧力維爾.皮版演出,三條表演主軸─無所不在的戲劇性、具使命感的愛情、全球化夢想──齊頭並進,互相交纏。舞台上重用紅幕,明顯自我指涉正在進行中的演出,且紅色是愛情的顏色、「征服者」(conquistador)血洗南美的象徵,更直指犧牲。耀眼的黃金意象點出劇情的歷史和反宗教改革背景、折射巴洛克藝術的光輝,並在三幕終場壓軸戲中強化男女主角的堅貞愛情,與天主榮光結為一體。
第11章綜觀「西德電視台」的迷你影集到「薩爾茲堡戲劇節」的大製作,可見克羅岱爾在德語國家的搬演熱潮。1965年,西德電視台版由塞納(Gustav R. Sellner)導演,總計四小時的演出聚焦於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場面寫實豪華,使人實際感受歷史劇情的真實性,又帶點詼諧意味的戲劇性,不時促使觀眾意識到影集的戲劇本質。1985年,李曹(Hans Lietzau)在薩爾茲堡執導的《緞子鞋》則處處彰顯戲劇性,用心發揮作品之奇思幻想,重現老劇場演出手法,幽默生動,懷舊氣息濃厚。同時出任這兩齣製作男主角的電影影帝雪爾(Maximilian Schell)到第四幕演出了真正的老英雄羅德里格,令人動容。
第12章剖析2003年巴赫曼導演版。為反映原劇「完全戲劇」(drame total)格局,巴塞爾劇院特在前廳搭建一座「總體劇場」(théâtre total)以展演這齣人生與靈魂之旅。巴赫曼兼顧原作歷史和今日世局,特別是小我與大我世界的互相反射。演出團隊旁徵博引,表演策略新鮮靈活,好戲連台,詮釋角度從17世紀躍進到當代,歷史劇情和今日世界無縫接軌,尤其將劇中浮現之基督教基本教義派思維和今日伊斯蘭基本教義派掛鈎,巴赫曼勇於質疑克羅岱爾不容置疑的天主教世界觀,和歷來演出形成顯著對照。
第13章解讀維也納劇院2012年的實驗排練。四組青壯年戲劇工作者從現代俗世觀點去接近原作,以理解其中弔詭的愛情與宗教論述,進而思索現代人何以超越自我。四幕戲旨在和經典對話,分別以新增標題──「幸福的朝聖者」、「你不在的地方」、「征服孤獨」與「萬年船」──各自展現反思立場,標示不同的表演觀點,風格從即興、古典、戲仿進展到悲劇,雖與原劇設定大相徑庭,卻成功刺激觀眾思考今日世界。
第14章「探索巨作的深諦」,思考以《緞子鞋》如此龐大編制,「全本」演出的意義何在?按一般製作規制,將一部劇作完整上演,是所有演出計畫的出發點與終極目標。然對超長篇的本劇而言,其行文、結構乃至於意旨均留有很大的詮釋空間,再慮及觀眾的接受度,這就產生了迥異的考量。
而當年維德志獨獨未演二幕一景「穿紅的」(en rouge),可能原因何在?
最後並對全書論及的每齣製作──實為個別導演的平生代表作,做一整體性回顧。
書末整理《緞子鞋》分景摘要,作為附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0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