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2/26年度盤點作業,門市店休一天,網路書店將暫停出貨,12/27將恢復正常營業,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種植細說:古代栽培與古代園藝
滿額折

種植細說:古代栽培與古代園藝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00 元
優惠價
79158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4 點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中國農作物栽培起源於新石器時期,當時人們靠狩獵和採集野生植物維生。有些採集到的種子散落在住所附近,不經意間發芽、開花、結果、繁殖。人們透過觀察植物生長過程,逐漸學會了人工栽培作物,於是產生了最初的農業生產活動。

在生產勞動過程中,先民們創造和改進了多種多樣的農具,後經歷代的不斷創新與改進,使農具種類豐富多彩。

幾千年來,古代農民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創造發明了許許多多生產生活所必需的農具和器械,極大地提高了勞動效率和生活質量,同時也推動了社會的文明進步。

中國古代在果樹繁殖、蔬菜栽培、名貴花卉的培育和栽培技術,及在園藝事業上與各國的廣泛交流等方面卓有成就。對豐富人類的精神生活,改造人類生存環境做出了重要貢獻。

本書將中國古代栽培、農具與園藝各分篇章,按照朝代排序,為讀者呈現一部中國古代種植史。

序 言 種植細說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
文化是立國之根,最終體現在文化的發展繁榮。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的根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我們要認識中華文化的獨特創造、價值理念、鮮明特色,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自信。
面對世界各國形形色色的文化現象,面對各種眼花繚亂的現代傳媒,要堅持文化自信,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推陳出新,有鑑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傳承和昇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
浩浩歷史長河,熊熊文明薪火,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滾滾黃河、滔滔長江,是最直接源頭,這兩大文化浪濤經過千百年沖刷洗禮和不斷交流、融合以及沉澱,最終形成了求同存異、兼收並蓄的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綿延不絕而從沒中斷的古老文化,並始終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中華文化曾是東方文化搖籃,也是推動世界文明不斷前行的動力之一。早在五百年前,中華文化的四大發明催生了歐洲文藝復興運動和地理大發現。中國四大發明先後傳到西方,對於促進西方工業社會發展和形成,曾造成了重要作用。
中華文化的力量,已經深深熔鑄到我們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中,是我們民族的基因。中華民族的精神,也已深深植根於綿延數千年的優秀文化傳統之中,是我們的精神家園。
總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是中華各族人民五千年來創造、傳承下來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其內容包羅萬象,浩若星漢,具有很強文化縱深,蘊含豐富寶藏。我們要實現中華文化偉大復興,首先要站在傳統文化前沿,薪火相傳,一脈相承,弘揚和發展五千年來優秀的、光明的、先進的、科學的、文明的和自豪的文化現象,融合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精華,構建具有中華文化特色的現代民族文化,向世界和未來展示中華民族的文化力量、文化價值、文化形態與文化風采。
為此,在有關專家指導下,我們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資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特別編撰了本套大型書系。主要包括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名揚世界的科技工藝、異彩紛呈的文學藝術、充滿智慧的中國哲學、完備而深刻的倫理道德、古風古韻的建築遺存、深具內涵的自然名勝、悠久傳承的歷史文明,還有各具特色又相互交融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等,充分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文化底蘊和強大民族凝聚力,具有極強系統性、廣博性和規模性。
本套書系的特點是全景展現,縱橫捭闔,內容採取講故事的方式進行敘述,語言通俗,明白曉暢,圖文並茂,形象直觀,古風古韻,格調高雅,具有很強的可讀性、欣賞性、知識性和延伸性,能夠讓廣大讀者全面觸摸和感受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

目次

序 言 種植細說
稼穡之源 古代栽培
 農作物種類與演變
 稻作歷史及栽培技術
 小麥種植面積的推廣
 玉米的傳入和推廣
 古代高粱種植技術
 古代對大豆的栽培
 甘薯的引種和推廣
 棉花的傳入與推廣
 唐代以後的茶樹栽培
耕種時代 古代農具
 夏商周時的農具
 春秋戰國時鐵農具
 秦漢時期的農具
 魏晉南北朝的農具
 唐代成熟的曲轅犁
 宋元明清的農具
古苑栽培 古代園藝
 中國古代園藝發展
 中國古代果樹園藝
 中國古代蔬菜園藝
 中國古代花卉園藝

書摘/試閱

唐代以後的茶樹栽培
中國古代的茶樹栽培,是茶葉生產史上第一次也是最有決定意義的一次飛躍。
中國茶樹栽培技術,實際是從陸羽《茶經》及其後的《四時纂要》始有記載的,尤其是《茶經》中的記載,是一個歷史性高起點,以至於以後相關文獻中對於茶樹栽培技術的記載,一般都是抄引《茶經》和《四時纂要》的內容。
因此,唐及其後茶樹栽培的各項具體技術,體現了中國古代在這一領域的最高成就。
從中國古籍記載的情況來看,中國古代對茶樹生物學特性的認識,主要也就是講茶樹對外界環境條件的要求。而這方面的記載,最早也是從唐代「茶聖」陸羽的《茶經》開始的。
陸羽在他的作品《茶經》的開篇就指出:「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野者上,園者次……陰山坡穀者,不堪采掇。」
這幾句話的意思是說:茶,是中國南方的優良樹木;種茶的土壤,以岩石充分風化的土壤為最好,有碎石子的礫壤次之,黃色黏土最差;葉綠反捲的為好,葉面平展的次之……生長在背陰的山坡或山穀的品質不好,不值得採摘,因為它的性質凝滯,喝了會使人腹脹。
這些話,明確指出了茶的品質與外界環境條件有較大關係。
據《茶經》和唐末韓鄂的《四時纂要》載:種茶開坑以後,要「熟」保,兩年以後「耘治」,要用小便、稀糞和蠶沙澆壅;茶宜種在一定坡度的山坡,平地「須於兩畔開溝壟泄水」等。
從上面記載,我們不難看出,關於茶樹對外界環境條件的要求,至少在唐代時就認識到這樣幾點:茶樹是一種喜溫濕的作物,寒冷乾旱的北方不宜種植;茶樹不喜陽光直射,具有耐陰的特性;茶宜種於土質疏鬆、肥沃的地方,黏重的黃土不利茶樹生長;茶樹根系對土壤的通透性有一定的要求,耘治能促進茶樹生長;茶地要求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不能過高,更不能積水。
宋代關於茶樹對外界環境條件要求的記載,既多又具體。如北宋文學家蘇軾說「細雨足時茶戶喜」;北宋宋子安《東溪試茶錄》載:「茶宜高山之陰,而喜日陽之早」;南宋孝宗時人趙汝礪《北苑別錄》講,每年六月要鋤草一次。
這些記載,除蘇軾說明了茶樹特別在芽葉生長旺季,要求空氣中濕度要大以外,其他都只是對唐代提到的認識作些補充而已。宋以後的記載,多數是抄襲唐宋時的資料,當然在某些方面也有所發展。
茶樹原是野生樹,經先民馴化、栽培以後成為栽培種。在茶樹栽培和形成一定的茶樹栽培品種以後,人們對栽種的茶樹個體,漸漸就出現和產生按照社會需要來選優汰劣的活動和技術。
陸羽在《茶經》中,不但第一次提到了茶有灌木和喬木等不同品種,而且指出生長在「陰山坡谷」的茶樹,由於其生境有逆茶樹的植物學特性,品種不好,「不堪採掇」。但是,對茶樹品種及其性狀的系統介紹,還是到宋代宋子安的《東溪試茶錄》中,才明確提出。
《東溪試茶錄》仲介紹了七種茶名,包括白葉茶、柑葉茶、早茶、細葉茶、稽茶、晚茶、叢茶,並對這七種茶的形態特徵、生長特性、產地分佈、栽培要點和制茶品質進行了具體描寫。這是中國和世界上第一份也是整個古代有關茶樹品種最為詳細的調查報告。
不過,東溪沿岸栽種、生長的這些茶樹品種,不是人們有意識選擇的結果,一般只是對野生變異的一種發現和利用。
要講茶樹的繁殖,當從茶樹的栽培講起。中國古代最早種茶的情況已不清楚,從陸羽《茶經》「法如種瓜」的記載來看,唐代是採取叢直播,當時種瓜就是穴播,就是在地上挖坑把種子埋了。
另外說明唐代一般不用移植,但也不認為茶樹是不能移栽的。大概明代中期以前,中國種茶全部是採取直播法。
茶樹繁殖採用的直播和床播育苗移栽方法,都屬於有性繁殖。在古代技術條件下,有性繁殖容易自然雜交和產生變異,很難保持純良種性。
出於繁殖優良茶樹品種的需要,歷史上中國茶樹品種資源最多的福建,在清代首先發明了茶樹的壓條技術,來繁殖名貴茶樹品種了。
繁殖優良茶樹,是中國古代長期探求的目標,所以,一旦任何領域出現了一種能夠有效地繁殖優良樹種的方法,茶樹栽培就會及時加以吸收。
從文獻記載來看,中國花卉方面壓條繁殖的記述,最早見於《花鏡》「壓條」的記載。據此來推算,中國花卉的壓條技術,當產生於明代後期;而福建茶樹繁殖採用壓條,大概是明末清初從種花技術中移植過來的。
除壓條之外,清代茶樹良種繁育,還出現產生了茶樹的嫁接、扦插等無性繁殖和培育的方法。如福建「佛手種」,傳說即由安溪金榜鄉騎虎岩一僧人,以茶枝嫁接於香椽樹而產生。其葉形似香椽,且香味強烈。
再如插枝,也是清代始比較廣泛應用的無性繁殖技術。茶樹扦插的最早記載,見於康熙後期李來章的《勸諭瑤人栽種茶樹》的告示。他根據福建和其他地區漢人繁殖良種茶樹的經驗,在瑤區進行推廣。
插枝是最原始的成年粗莖扦插,常見於舊時農村用來繁殖楊樹和柳樹等許多樹種。用這種材料來繁殖茶樹,成活率是極低的。後來在實踐中,人們逐漸發現用當年生的枝條更易成活,於是廢棄粗枝改用當年枝條扦插,即「長穗扦插」。
福建不但是茶樹壓條、嫁接,也是扦插技術的創始和最早發展地區。稍有茶學知識的人都清楚,福建是中國茶樹品種資源最為豐富,也是中國古代最早採用無性繁殖來培育茶樹良種的地區之一。
據報導,在二十世紀初,僅安溪一縣,無性繁殖系的茶樹品種,就多達三四十種。除鐵觀音外,還有烏龍、梅佔、毛蟹、奇蘭、佛手、桃仁、本山、赤葉、厚葉、毛猴、墨香、騰雲等。
據估計,福建鄰省浙江的溫州、臺州、龍泉和江西的上饒一帶民間選育的黃葉早、烏牛早、清明早、藤茶、水古茶和大面白等民間無性繁殖系茶樹品種,就是向福建學習或由福建傳入無性系繁殖法之後出現的成果。
由此可見,中國古代茶樹栽培和繁殖,大部分時間和大多數地區,都是採用種子繁殖;無性繁殖是在清代主要是清末,而且大多又集中福建一地。
中國古代在留種和種子貯藏方面,不但較早注意而且技術的發展和成熟也早。
從《四時纂要》可以清楚看出,我們的祖先,早在唐代以前,就懂得和掌握了用沙土保存茶種的方法。《四時纂要》的沙藏法,一直沿用下來,到明代羅廪的《茶解》中,才又有發展。
《茶解》在沙藏之前,增加了一道水選和曬種工序。沙藏保種,在古代條件下,無疑是一種有效的良好方法,對保持種子的水分需要,促進種子後熟和保證有較高的發芽率等,都是有較好作用的。
中國古代的茶樹管理,是和農業生產精耕細作的水平相一致的。據《四時纂要》記載,我們現在茶園管理的諸如防除雜草、土壤耕作、間作套種和施肥等幾方面的內容,至少在唐代便都已俱全。
當然,《四時纂要》記載的內容不免有些原始、簡單,但隨著農業生產精耕細作的提高,中國茶園管理水平,也相應地在不斷發展和完善。
唐代茶園只是在茶樹幼齡期間才間種其他作物,可是宋代《北苑別錄》就提到桐茶可以間作。明代茶園管理的記載更多,水平也更高,提到了茶園管理的耕作和施肥,提出了更精細的要求,而且提出茶園不僅可以間植桐樹,也可種植桂、梅、玉蘭、松、竹和蘭草、菊花等清芳之品。可見明代在茶園管理的各個方面,都較唐宋有了較大的進步。
從文獻記載看,中國古代茶園管理,到明代即達到了相當精細的程度。所以,到清代只是在除草、施肥的某些方法和間作內容上有所充實。如《時務通考》關於鋤地以後,「用乾草密遮其地,使不生草萊」;《撫郡農產考略》提到鋤草之後,要結合「沃肥一次」;《襄陽縣誌》中還提到了襄陽茶園還間作山芋和豆類等。
古籍中茶樹修剪的記載出現較晚,直至清代初年才見於《巨廬游錄》和《物理小識》。《巨廬游錄》載:「茶樹皆不過一尺,五六年後梗老無芽,則須伐去,俟其再蘖。」《物理小識》說:「樹老則燒之,其根自發。」後一種方法,比較原始,或許臺刈就是從這種方法中脫胎產生的。臺刈就是把樹頭全部割去,以徹底改造樹冠。
根據上述記載,說明中國茶樹的臺刈技術,可能萌發於明代後期。至清代後期,又採用兩種新的茶樹修剪的方法:
一是「先以腰鐮刈去老本,令根與土平,旁穿一小阱,厚糞其根,仍復其土而鋤之,則葉易茂。」
二是「茶樹生長有五六年,每樹既高尺餘,清明後則必用鐮刈其半枝,須用草遮其餘枝,每日用水淋之,四十日後,方去其草,此時全樹必俱發嫩葉。」
從文獻記載來看,茶樹修剪似乎是從臺刈開始的;先有重修剪,在重修剪的基礎上,然後才派生出其他形式的修剪。
中國古代採茶,六朝以前的情況史籍中沒有留下多少記載。直至陸羽《茶經》始載:「凡採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說明在唐代可能還只采春茶、夏茶,不採秋茶。唐代采冬茶不是定製。
採摘秋茶,大概是從宋代開始的。北宋文學家和政治家蘇轍在《論蜀茶五害狀》中說:「園戶例收晚茶,謂之秋老黃茶。」但宋代採摘秋茶還不普遍,到明代中期以後,中國已普遍開始採摘秋茶了。
宋代除了採取唐時晴天早晨帶露水採摘等方法外,據《東溪試茶錄》、《大觀茶論》等茶書記載,還提出了採茶要用指尖或指甲速斷,不以指柔;另外要把採下的茶葉隨即放入新汲的清水中,以防降低品質。
宋以後茶葉採摘的資料,記不勝記,因各地環境條件和製法不同,說法也不一致。總的來說,採茶貴在時間。太早味不全,遲了散神。一般以穀雨前五天最好,後五天次之,再五天更次。

閱讀連結
宋代蘇東坡不僅是一位大文學家,也是諳熟茶事的高手。他一生與茶結下了不解之緣,並為人們留下了不少雋永的詠茶詩聯、趣聞軼事。比如流傳至今的「東坡壺」,就是關於蘇東坡的一段有趣的故事。
俗話說「水為茶之母,壺是茶之父」。蘇東坡酷愛紫砂壺,他在謫居宜興時,吟詩揮毫,伴隨他的常常是一把提梁式紫砂茶壺,他曾寫下「松風竹爐,提壺相呼」的名句。
因他愛壺如子,撫摸不已,後來此種壺被人們名之為「東坡壺」,一直沿襲至今。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158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