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新年快樂!買書領券省荷包
習得性無助:積極心理學之父塞利格曼深入剖析抑鬱、成長與死亡(簡體書)
滿額折

習得性無助:積極心理學之父塞利格曼深入剖析抑鬱、成長與死亡(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8 元
定價
:NT$ 348 元
優惠價
8730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9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塞利格曼在書中向讀者展示了一個非常吸引人的研究成果,討論了不可控制和不可預測的結果在動物和人類中的心理效應。本書包括基礎和應用兩個部分。基礎部分主要在學習理論的框架下界定、分析和設定習得性無助和不可預測性的概念,介紹有關習得性無助的實驗研究,並提出一個整合了動機、認知和情緒障礙的完整理論以及如何治療和預防習得性無助。應用部分主要討論抑鬱、焦慮是如何與習得性無助聯繫在一起的,並基於此提出應對抑鬱、焦慮的可行方式,另外還探究了習得性無助作為一種特質在兒童動機和情緒發展中是如何產生以及會對兒童產生怎樣的影響,以及在生命尾聲階段,習得性無助如何對突然的心身死亡產生影響及如何更好地進行生命關懷。

作者簡介

馬丁·塞利格曼,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美國心理學會(APA)前主席(1998),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學系教授、積極心理學中心主任,被譽為積極心理學之父。2002年出版的《普通心理學評論》(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將其列為20世紀偉大的100位心理學家之一。,除了積極心理學,他還是心理復原力、習得性無助、抑鬱、樂觀和悲觀研究領域的權威。

塞利格曼的作品曾在《紐約時報》《時代周刊》《新聞周刊》《讀者文摘》《今日美國》以及許多其他熱門報刊的頭版上都有報導,並被翻譯成超過45種語言,如中譯本中的《教出樂觀的孩子》《持續的幸福》《真實的幸福》等,這些書都已成為國內的超級暢銷書。他還在許多電視和廣播節目中擔任心理科學及其實踐的發言人,開設有教育、暴力、幸福和心理治療等廣泛主題的專欄,並經常在全球範圍內向教育工作者、企業管理者、心理健康專業人員以及公眾發表演講。

塞利格曼獲得過眾多重量級榮譽,包括APA心理學傑出終身貢獻獎(APA高獎,2017)、唐獎心理學終身成就獎(2014)、APA傑出科學貢獻獎(2006)等。

 

名人/編輯推薦

“抑鬱是一種常見的精神感冒,影響著我們所有人的生活。”塞利格曼如是寫道。但導致抑鬱、焦慮和失敗的痛苦情緒不會“憑空出現”。相反,正如塞利格曼論證的那樣,這些普遍的精神障礙往往源於個體習得、強化與合理化的一種無助感。
這本經典之作結合實驗與案例,揭示了悲觀、屈服、童年挫折、決策恐懼、動機喪失乃至猝死背後的習得性無助。塞利格曼在書中有理有據地證明了抑鬱的成人和兒童均可以“忘卻”自身的無助,在一定程度上重獲人生的控制權。

-----

熟悉塞利格曼的讀者能從這本經典中汲取新的養分,不熟悉他的讀者更能大快朵頤。

——《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

目次

第一章概述

抑鬱

金牌女孩

焦慮與不可預測性

童年挫折

心因性猝死

第二章可控性

自主反應

反應獨立與反應關聯

第三章實驗研究

無助削弱觸發反應的動機

無助破壞學習能力

無助引發情緒障礙

第四章理論:治療與免疫

理論陳述

防治

無助的限度

替代學說

無助的生理研究

第五章抑鬱

抑鬱的類型

抑鬱的習得性無助模型

總結

第六章焦慮與不可預測性

不可預測性的定義

焦慮與安全信號假說

不可預測性與監測恐懼情緒

胃潰瘍

對可預測性的偏好

可預測性與可控性的關係

系統脫敏與不可控性

結論

第七章情感發展與教育

發展之舞

母愛剝奪

童年期、青少年期的可預測性與可控性

第八章死亡

動物無助致死

人類無助致死

結論

註釋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

 

書摘/試閱

再序

習得性無助包含三個相互關聯的要素:首先是一個重要結果不受控制的環境;其次是放棄反應;最後是形成相應的認知,即預期所有自主行動都無法左右結果。本書剖析了最早發現習得性無助的人類和動物實驗,介紹了無助理論及其四種實際應用,即人類的抑鬱、焦慮、兒童發展和猝死,最終推導出克服無助的方法。

本書首次出版時,我以為那是一個終點,起碼也算暫告一段落。但我想錯了,那是一個開端。自其面世, 17年以來,針對個人控制領域的研究增長了10倍之多。我在這篇再序中,列出了部分在我看來較為突出的新發現。

首先,我將概述社會科學的研究趨勢,釐清本書的研究背景。然後,我將介紹無助理論的一個重大變化。我會從抑鬱、成就和生理健康三方面總結無助和“解釋風格”(explanatory style)的新研究。最後,我將展望一下個人控制心理學下一個17年的發展。

社會科學的研究趨勢

近幾十年來,我們對人類行為做出的合理解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5年前,我還是個心理學系研究生時,人類的行為只被看作環境的產物。當時最流行的一種解釋是,人的行為要么受內驅力“推動”,要么受外部事件“拉動”。雖然對內在推力和外在拉力的具體釋義,每種理論略有分歧,但大體上主流理論全都支持這一觀點。弗洛伊德學派認為未解決的童

年沖突驅動著成年後的行為。斯金納一派認為,行為只有得到外部強化,才會重複發生。動物行為學家認為行為源自我們基因中的固定行為模式。而以克拉克·赫爾為代表的行為主義者則認為,我們的行動是為了降低內驅力,滿足生理需求。

自1965年起,以前大行其道的行為解釋迎來轉變,環境對行為的影響力變得越來越弱。四種不同的研究思路最終殊途同歸,紛紛拋棄外力,將自我導向作為解釋人類行為的首要途徑。

■ 1959年,諾姆·喬姆斯基對斯金納的代表作《言語行為》進行了猛烈批判。喬姆斯基辯稱,一般性的人類行為,尤其是語言,絕不是靠強化過去的語言習慣而產生的。他認為,生成性是語言的根本特點:哪怕是以前從未講過或聽過的句子(譬如,“你腿上有隻紫色的希拉毒蜥”),人們也能立刻理解。

■ 傑出的瑞士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成功地說服了全世界(美國最後才心悅誠服),我們可以科學地研究兒童的心智發展。

■ 1967年,以烏爾里克·奈瑟爾和喬治·米勒為代表的認知心理學家,開始令那些擺脫了行為主義教條的年輕實驗心理學家神往。認知心理學認為,人類的心智活動是可以測量的,我們可以利用計算機的信息加工模型,研究人類的心智活動。

■ 行為心理學家發現驅力和需求不足以全面解釋動物和人類的行為,他們開始引入認知(即思維)來解釋複雜行為。本書首次出版時就介紹並總結了這一趨勢。

因此,及至20世紀70年代末,主流的心理學理論已將關注的重心從環境的影響力,轉移至個體的期望、偏好、選擇、控制和無助。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