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革命家設計課:夢想、推測、思辨,藝術家打造未來社會的實踐之路
商品資訊
系列名:Design+
ISBN13:9789864592531
替代書名:20XX年の革命家になるには──スペキュラティヴ・デザインの授業
出版社:積木文化
作者:長谷川愛
譯者:林詠純
出版日:2020/12/24
裝訂/頁數:平裝/192頁
規格:21cm*14.8cm*2cm (高/寬/厚)
重量:477克
商品簡介
【夢想推薦】(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何樵暐︱Digital Medicine Lab創辦人
張鐵志︱VERSE社長暨總編輯
彭星凱 ︱空白地區設計總監
鄭宇婷︱荷蘭安荷芬理工大學工業設計博士候選人與【推測居民】主編
從事藝術與設計工作的你,想過要為世界設計「另一種未來」嗎?
長谷川愛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就學期間,參加了知名設計雙人團體Dunne & Raby的工作坊,徹底打開了視野。畢業後,長谷川愛於麻省理工學院擔任研究員,後又於東京大學執掌教職,此書是以她獨樹一格的授課內容為基礎而編撰。書中結合了作者自身學習分享、國際著名案例分析,以及來自印尼、臺灣、中國及日本的精彩專文和訪談,附上紮實的課程學習單,以及幫助將想像化為現實的工具組:「革命家卡片」。
長谷川愛將「革命」精神帶入藝術、設計領域,師法對藝術下戰帖的杜象、從零創造文化價值的茶聖千利休、重新定義時尚的香奈兒等,一路來到COVID-19疫情籠罩的晦暗此刻,娓娓道出百年來的藝術家與設計師們如何透過對當下的執疑,想像出不一樣的未來──同性伴侶能否生下帶有兩人基因的孩子?人類可不可以選擇和動物繁衍下一代、共組家庭?大數據演算法之下,不斷加深的偏見是否能夠被突破?行動藝術家怎麼向大眾揭示真相、激發思辨?
循著批判者的腳步,結合源自英國的「Speculative design」(推測/思辨設計)練習,以及科幻作品中對未來的想像;作者將獨創的「20XX革命家設計課」獻給現代的設計師、藝術家們,讓善於質疑、推翻、突破的革命靈魂悄悄甦醒,徹底翻轉創作時的思考角度,看見新世界與新觀點的契機,用不同於以往的眼光構思作品。
「建立社會的是人,改變的也是人。長谷川愛稱為『夢想』的Speculative design態度,以人的痛苦與疑惑為開端,從掙扎著擺脫現狀的人們微小而轉瞬即逝的夢想中,凝聚、誕生。傾注於當下世界、幻想各種事物,就是社會革命的第一步。希望本書傳達的勇氣,能夠存在於每個人的心裡。」──塚田有那︱科學藝術媒體「Bound Baw」編集長
「非常適合新手的入門書,從長谷川愛的作品中學習和反思:別具『臺味』的革命種子和推測思辨力又會是什麼呢?」──鄭宇婷︱荷蘭安荷芬理工大學工業設計博士候選人與【推測居民】主編
【審訂者簡介】
林沛瑩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學士、輔系資工學系與人文社會學系。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設計互動系碩士。曾與友人共同創立台灣生物藝術社群與藝術團體㗊機體。曾得到STARTS Prize 2020年榮譽獎、Ars Electronica 2015年Hybrid Arts榮譽獎、2016年BioArt and Design Award、2015年Core 77 Speculative Concepts專業組設計獎。作品獲斯洛維尼亞建築與設計博物館永久收藏。
作者簡介
長谷川愛
藝術家、設計師。透過「Bio art」(生物藝術)、「Speculative design」(推測設計/思辨設計)、「Design fiction」(設計幻想/設幻設計)等手法,以科技與人類的議題為主題發表作品。從日本情報科學藝術大學院大學畢業後,前往英國留學,在2012年取得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文學碩士學位(MA)。2014~2016年在麻省理工學院(MIT)媒體實驗室擔任研究員,取得理學碩士學位(MS)。2017開始在東京大學擔任特聘研究員。作品《 (im)possible baby》(〔不〕可能的孩子)在第十九屆日本文化廳媒體藝祭藝術部門獲頒優秀獎。作品曾在森美術館、林茲電子藝術節等日本國內外許多單位展出。
林詠純
臺灣大學物理系、地質系雙學士,日本九州大學藝術工學府碩士,曾在民間研究機構擔任日文研究助理,現為專職日文譯者。譯有《用視覺心理學看懂名畫的祕密》、《經典設計的誕生》、《重新編集地方》。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序
推測與思辨,推動思考的前行
林沛瑩
獨立設計師/藝術家
臺灣生物藝術社群共同創辦人
㗊機體成員
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念設計互動系的那兩年,有幸與長谷川愛同班,我們是班上唯三位亞洲女生,個人指導老師也同時都是最瘋狂而永遠年輕的菲歐娜.拉比(Fiona Raby)。同組的Tobias Revell、Raphael Kim常戲稱我們是「菲歐娜組」(Fiona’s Group),共同享受著設計互動系最不具章法的自由,與這份自由帶來的快樂與憂愁。通常,議題與生物有關或者是腦結構與大家最不同的人會被分到這組,因為只有菲歐娜有能力帶領我們這些奇異的怪胎。除此之外,長谷川愛還是個日本動漫宅,總是從日本科幻動漫中吸取滿滿的養分,而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她的創作與研究方法對臺灣讀者來說特別值得參考的原因,裡面她提到的許多參考資料,也是伴著我們長大的童年。
不同於許多設計書,《20XX年革命家設計課》不只談設計,而是從藝術的角度(第二章)與設計的角度(第三章)分開檢視兩個領域,試著翻轉各種議題的方法學。這與長谷川愛本人的作品與背景有深刻的關係。在進入英國皇家設計學院互動設計系之前,她曾活躍於新媒體藝術領域約十年,而沒記錯的話,她童年的夢想曾經是成為動畫家。因此,她在第六章提供的發想工具組學習單中,使用了許多角色設定的技巧,而革命家卡中最後也強調「呈現手法」是可以被決定的。在她的世界裡,同時強調「藝術作為研究」與「設計作為研究」的重要性,而這本書中提供滿滿的案例分析,抽絲剝繭不同領域中所使用的方法論,以及研究與思考並進所開拓出的新觀點,讓想像力不只是空想,而是研究我們所處世界的「真實」的好用工具。
《20XX年革命家設計課》的設計與藝術雙主軸,也許有著生物藝術與「批判設計」的歷史沿革。「批判設計」一詞由Anthony Dunne在1999年出版的《Hertzian Tales》中首次提出,挑戰設計不僅可以處理人類普遍的需求,也可以滿足個人幽微的隱藏慾望,當時的設計主題環繞在人與數位科技的交會。約莫2002年間,Dunne & Raby以及其他Computer Related Design研究組的設計師受Science Museum委託處理生物科技相關議題,並同時在當時的互動設計系(2006年改名為設計互動系)導入「推測+生物設計」主題,並鼓勵學生與隔壁的英國帝國理工大學合作,在這脈絡中培養出幾件優秀的學生作品。例如日本、奧地利雙人組BCL (Shino Fukuhara 與 Georg Tremmel)於2003年發表的作品Biopresence、Daisy Ginsberg與James King的E-Chromi作品等。這些介於設計、幻想、生物藝術之間的作品開始也在從Eduardo Kac、Joe Davis、Martha de Manesze等當代藝術脈絡下的生物藝術的展覽中出現,並與 DIY生物、生物駭客運動接軌。2008年由吳梓寧、簡上閔在臺灣國立美術館策劃的「急凍醫世代」展覽中,也以視覺藝術、科技藝術的脈絡邀請Noam Toran、James Auger、Michael Burton幾位批判設計師展出。批判設計、推測技法從人造物的角度探索生物議題,逐漸被藝術領域接受,並為純藝術領域所發產出的生物藝術注入不同的血液。
「Speculative Design」這一詞2013在Dunne & Raby的《推測設計:設計、想像與社會夢想》(Speculative Everything: Design, Fiction and Social Dreaming)出版後正式問世,但作為Dunne & Raby 於2010至2012年間的學生,就學期間從未聽他們提到這個詞,系上的學生們都是本著對批判設計的興趣而來,並在此脈絡下思考人、物、科技、社會之間的互動。這段時間中,Anthony Dunne、Fiona Raby、Noam Toran、James Auger、Nina Pope帶著我們將「未來」帶入,透過人造物的創造,研究各種因應新興科技產生的詭譎局面。而這個從英國思想體系所生產出來的「未來推測」設計脈絡中,其一關鍵技巧為「情境」(scenario)的創造:如何讓人相信這個情景真的會發生,而觸發思考?情境是否「可信」(believable)成為關鍵,但卻是與觀者所處的文化密切相關。就學期間,系上及當代設計圈都曾討論,推測設計作為設計研究是否只適用於「中產階級白人」,因為其處理的情景都是中產階級白人文化?它是否可以適用在其他文化脈絡中?因此,當我翻閱《20XX年革命家設計課》這本書,驚喜的發現長谷川愛巧妙地透過「革命」這個概念與她的多件作品,展現「推測設計/思辨設計」在日本當代議題上造成的翻轉,以及作品透過訪談、與觀眾的互動,與日本社會發生實質的化學反應。她在第五章中訪談日本的科幻作家、法律學者與科學家,請教他們自身的角度討論「虛構」(fiction)的力量,也是作品之外很好的例證。對於身在臺灣、儼然與歐美有不同哲學傳統的我們,閱讀時不妨仔細觀察她使用的機制與深入挖掘的技巧,同時思考在臺灣這些方法是否也可以創造出有趣的連結。
第四章中,關於亞洲的現況,臺灣部分略顯可惜。在臺灣,在我知道的範圍內,「推測設計/思辨設計」這一脈設計研究,大約有十年歷史。2013年前後,臺灣科技大學的梁容輝老師便已經在「批判互動設計」與「科幻互動設計」兩堂課上導入批判設計中「Design Fiction」(設計幻象/設計虛構)的概念。爾後幾年實踐大學的蘇志昇老師、朱祐辰老師在媒體傳達設計系所、臺灣科技大學宮保睿老師在設計系使用推測設計作為教材的一部分。我也在2015至2017年間多次受亞洲大學朱以恬老師邀請,到設計不分系以客座方式開始推測設計、設計幻想講座與一日課程。交大應藝所賴雯淑老師也曾邀請我、游知澔、莊志維,帶領以植物為題的「植物招喚術」工作坊,同時進行藝術現地製作、推測設計、裝置與新媒體藝術三者交錯進行的五天密集探索。而課堂之外,有RCA設計互動系的學姊王艾莉從2010年開始,便在各處進行講座、出版雜誌《The Binder》以及線上雜誌《王艾莉設計報》,邀請國際知名設計師如Bompas & Parr、Anthony Dunne等人到臺灣演講與展演。2016年設計師鄭宇婷成立「推測居民」線上平臺,與多名設計師如徐笙洋、張文韋等人撰寫深入的推測設計研究與理論脈絡梳理。2019年Digital Medicine Lab的創辦人何樵暐推動翻譯與出版《推測設計:設計、想像與社會夢想》,而他與梁容輝老師指導的學生莊欣儒作品《擴展的時間單位:另一種世界可能的樣貌》(An Extended Time-Unit World)更得到2020年Core77推測設計學生組大獎。相信進一步挖掘,單就設計領域就還有許多相關的發展,更不用說在臺灣科幻文學領域、新媒體藝術領域等方面,環繞推測與虛構的創作與討論。
奠基在紮實設計研究與藝術田野上的推測作品究竟能有什麼力量?我、長谷川愛與同是設計互動系,目前正在中國發展適用中國文化歷史的推測設計/思辨設計的學妹曾乙文,一致認同這樣的作品可以說是設計界的「硬科幻」。在科幻作品中,有時會根據作品參考科學知識細節的縝密度分為「軟科幻」與「硬科幻」,最為人熟知的例子大概是《星際大戰》(軟科幻)與《星艦迷航記》(硬科幻)。非常粗略地來說,軟科幻是恰好在未來或太空的場景上演故事,科技的發展在裡面作為道具;而硬科幻較強調科技細節與這些細節所造成的社會或故事情節的改變。硬科幻對於科技細節的鑽研,讓小說家從彷彿設計師的角度,為故事創造出許多可能出現的物件,又在科幻宅小讀者們長大變成科學家與工程師後,透過他們的手成為真實世界中的物件:例如回到未來中的個人化無人機、手機支付、指紋辨識在2020年的今天成為日常用品;例如艾西莫夫(Isaac Asimov)的《基地》(Foundation)系列中使用「心理史學」預測未來走向,已經在現代以大數據運算預測出阿拉伯之春革命上成為現實。而作為設計師們,不同於小說家使用文字作為媒材,設計師們的媒材是人造物、是人造物堆疊出的情景。那麼,倘若設計師運用設計的能力紮實而努力的接近科技細節,是否產出的作品除了可以當思考未來的工具以外,也有預測未來的可能?
本文撰寫的當下正值北半球第二波COVID19疫情封鎖,與長谷川愛通信討論本書的各種出版事宜時,她再三要求我要在序中提到自己的病毒系列作品。作為一個時常使用推測手法與科學、藝術結合的創作者,我在病毒相關創作研究中習慣以人類史與病毒史的角度實驗人類觀點將如何影響文化發展的軌跡。在2016年完成的作品《病毒馴獸師計畫》(Tame is to Tame)中,處理人類面對沒有疫苗卻又傳播快速的諾羅病毒,我們可以怎樣調整自己成為馴獸師,將病毒如野馬般的馴服,達到和平而危險共存的狀態。馴獸師的養成包含了肢體動作的訓練(調整開門姿勢、打噴嚏姿勢、新的打招呼方式等)以及思考自身與人類群體的關係、個人行為決定也要考慮到人類作為一個群體,並從血液抗體中決定自己的行為模式。殊不知在四年後的2020年初,疫情爆發後,瞬間猜想的行為都成為現實。
2018~2020年的作品《病毒之愛》從未來50年的角度來看人類如何逐步透過飲食文化,將病毒入菜,建立對病毒更親密而正向的接觸。這個未來,是否會成真?也許是會的。但更重要的是在當下SARS-COV-2病毒大流行的晦暗冬季,彷彿偏離了常軌的日子裡,思考著「來一客病毒大餐」,也是對於封鎖的日子是否只能如此無趣的挑戰。檢視當下存在社會真實中的框架,研究並質疑,提出新的可能性,就算作為一個輕鬆下午茶後的練習,也可以對生活帶來極為不同的樣貌。
不管你是設計師、藝術家,或兩者都不是,《20XX年革命家設計課》將帶領你用長谷川愛的方法對世界提出疑問與解法。
序
臺灣版作者序
寫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改變世界。「弱小的我」不像革命家給人勇敢無畏的印象,即使如此,我依然想要改變世界。我該如何與世界連結,讓世界主動產生變化並活下去呢?只要傳播想法,改變我們的價值觀與觀點,世界或許就會跟著改變。我基於這樣的希望寫下本書。
「推測設計」(Speculative Design,也作「思辨設計」)萌芽興盛的2005年到2010年間,英國正值奧運的泡沫景氣沸騰之時,社會一片祥和。
日文版在2020年初出版發行,至今過了半年多,雖然新型冠狀病毒的高峰期已過,但世界在短短幾個月中發生如此遽變,是前所未有的經驗。即將斷絕交流的國家,也因為COVID-19而加速孤立。
數年前,我為年輕學子設定了收錄在這本書裡的課題「20XX年的革命家,如果你生在某某國家,你會使用什麼樣的科技,如何解決什麼樣的問題?」我希望透過與陌生國家突如其來的緣分,調查、思考該國的情勢,多少讓學生對抗只要考慮現在本國的分裂即可的趨勢。
我之所以熱愛推測設計,是因為那能賦予我新的觀點,解放自己狹隘的思考。新科技的存在也很重要,因為新科技能讓過去不可能的事情成為可能。另一方面,早已存在於該土地的固有多元文化也能成為重要的線索。
保留這塊土地固有觀點與價值,同時融入、整合來自外部的優秀想法與技術,就能既與他者連結,也能培育土地固有的新文化。就某種意義來看,我覺得推測設計也能與最近在藝術與設計業界成為關鍵字的「文化人類學」、「Vernacular」(這塊土地固有的)、「Transition Design」等結合。
臺灣版也收錄了我尊敬的作家,同時也是朋友的林沛瑩的文章,雖然因為篇幅與時間安排的關係,未能收錄在日文版當中,但能收錄在臺灣版讓我非常開心。她的作品除了有深入而廣泛的知識作為背景,同時又兼具犀利與幽默。她是我在倫敦RCA留學時的同學,在讀書時給了我許許多多的建議,畢業後也在她的引介之下,讓我得以在臺灣舉辦展覽與活動。
尤其我也和與她志同道合的臺灣、中國、日本的生物及推測設計實踐者,一起試著摸索她所說的,不同於西方的「亞洲生物藝術觀」。在這場活動中,透過對亞洲的重新思考,發現歷史及政治因素影響了現在成為問題的各種狀況,改變了我們現在的人際關係,這讓我察覺被大時代洪流吞噬的渺小自己,學到了非常多東西。這場活動也成為我為在亞洲萌芽的推測設計撰寫文章的契機。我們在尊重彼此的同時,遵循獨自的文化,度過獨自的人生。
我在看不見明確的敵人、政治僵化難以改變的日本,對正處在變革中的臺灣懷著欽羨與祈願,希望你們的推測設計能夠順利。
目次
推薦序──林沛瑩
臺灣版序
前言
Chapter 1 從夢想開始的革命之路
1-1 革命是什麼
1-2 以我為例—長谷川愛的社會實驗
Chapter 2 從藝術學習革命的方法
2-1 顛覆身體與生命的常識
2-2 對抗權利與資本主義
2-3 挑戰性別的詛咒與禁忌
2-4 對抗科技社會的弊端
Chapter 3 改善社會的思辨設計
3-1 專欄|更廣大的現實—安東尼.鄧恩(Anthony Dunne)
3-2 如何學習推測設計
3-3 打造未來原型的想像力
3-4 如何描寫烏托邦/反烏托邦
3-5 科技與設計的倫理問題
Chapter 4 從亞洲思考的推測設計的未來
4-1 學習周邊各國的推測設計
4-2 專欄|印尼:未來就是現在!—里爾.里札迪(Riar Rizaldi)
4-3 專欄|臺灣:在亞洲尋找未來的想像力—顧廣毅、宮保睿
4-4 專欄|中國:土臭味中的社會夢想—沈賓
Chapter 5 向日本的實踐者請教改變社會的思考法
5-1 對談|虛構故事可能改變世界嗎?—藤井太洋×長谷川愛
5-2 對談|從法律解讀社會系統—稻谷龍彥×長谷川愛
5-3 專欄|新創企業將成為未來的革命家—川原圭博
Chapter 6 20XX年革命家發想工具
6-1 使用革命家卡片發想
6-2 使用學習單研究與製作
結語
附錄:革命的線索—推薦書籍與作品清單
附件:革命家卡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