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羨與感恩(簡體書)
商品資訊
系列名:梅蘭妮·克萊因兒童心理學
ISBN13:9787568287760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作者:(英)梅蘭妮‧克萊茵
譯者:冀暉
出版日:2020/12/01
裝訂/頁數:精裝/347頁
規格:21cm*14.5cm (高/寬)
版次:一版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嫉羨與感恩》收錄了1946年至1960年梅蘭妮·克萊因的研究成果。在《梅蘭妮·克萊因 兒童心理學:嫉羨與感恩》中,克萊因主要發表了通過全新研究得出的驚人結論:嫉妒在兒童生命初期就已出現,也是人類死亡本能的最初表現。人類的嫉羨與感恩既相關聯又相衝突,是精神病理的重要因素。在以往的精神分析中都強調嫉妒的重要性,克萊恩提出的嫉羨概念完全革新了兒童精神分析領域。所以《嫉羨與感恩》是廣大心理學家,以及每個父母了解嬰幼兒時期孩子心理與行為的必備讀物。
目次
第一章
對某些分裂機制的論述(1946)
第二章
關於焦慮與罪疚的理論(1948)
第三章
關於精神分析結束的標準(1950)
第四章
移情的起源(1952)
第五章
自我與本我在發展上的相互影響(1952)
第六章
關於嬰兒情緒生活的一些理論性結論(1952)
第七章
嬰兒行為觀察(1952)
第八章
精神分析的遊戲技術:其歷史與重要性(1955)
第九章
論認同(1955)
第十章
嫉羨與感恩(1957)
第十一章
關於心理機能的發展(1958)
第十二章
成人世界及其嬰兒期根源(1959)
第十三章
對精神分裂癥中的抑鬱的論述(1960)
第十四章
論心理健康(1960)
第十五章
關於《俄瑞斯忒斯》的一些思考
第十六章
關於孤獨感(1963)
對某些分裂機制的論述(1946)
第二章
關於焦慮與罪疚的理論(1948)
第三章
關於精神分析結束的標準(1950)
第四章
移情的起源(1952)
第五章
自我與本我在發展上的相互影響(1952)
第六章
關於嬰兒情緒生活的一些理論性結論(1952)
第七章
嬰兒行為觀察(1952)
第八章
精神分析的遊戲技術:其歷史與重要性(1955)
第九章
論認同(1955)
第十章
嫉羨與感恩(1957)
第十一章
關於心理機能的發展(1958)
第十二章
成人世界及其嬰兒期根源(1959)
第十三章
對精神分裂癥中的抑鬱的論述(1960)
第十四章
論心理健康(1960)
第十五章
關於《俄瑞斯忒斯》的一些思考
第十六章
關於孤獨感(1963)
書摘/試閱
在這章中我將主要闡述個體生命早期的“偏執與分裂焦慮”以及這種機制的重要性。在研究嬰兒期的抑鬱過程之前,我就在這個論題上提出了很多觀點。後來,我繼續研究嬰兒期的“抑鬱位置”,在這個過程中,我再次注意到與此抑鬱位置相關聯的一些問題。現在,我會對生命早期的焦慮與機制①的某些假說做一些我的闡釋。
我根據成人和兒童的分析資料,推論出了下面我提出的這些與生命最早期發展階段有關的假說,其中某些假說與精神醫療中常見的臨床觀察一致。因為篇幅有限,我不能在這裡列舉大量詳細的案例資料,來更加深入地闡述我的觀點,我會在我以後的著作中補足它們。
首先,我會對我提出的有關早期發展階段的結論進行一段簡要地說明,這會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②。
在早期的嬰兒階段就產生的焦慮,帶有精神病的特質,這致使自我(ego)發展出一些特殊的防御機制。我們可以在這個階段找到所有精神病的固著點。這個假說會讓部分人覺得我把所有嬰兒都看成了精神病患者,我在我的其他文章中已經充分響應了這種誤解。嬰兒階段帶有精神病特質的焦慮、機制以及自我防御機制,會影響到個體發展的各個層面——包括自我、超我與客體關係的發展。
我經常說:客體關係在嬰兒剛出生時就存在了。生命的第一個客體是母親的乳房,而嬰兒會把這個客體分裂成兩個不同的乳房:好的(滿足他的)和壞的(挫折他的)。嬰兒正是在這個時候,開始分離出了愛與恨。進一步地,我得出一個觀點:第一個客體關係隱含了“內射”與“投射”機制,也就是說從生命一開始,客體關係就受到內射與投射兩種機制的影響,另外,內在和外在客體與情境之間的相互作用也會影響到客體關係。這些過程參與了自我與超我的建立,並且為半歲開始的俄狄浦斯情結奠定了基礎。
在生命一開始,客體就受到了破壞的衝動的影響,這種衝動在嬰兒對母親乳房所做的幻想性的“口腔施虐攻擊”(oral-sadistic auacks)過程中表現出來,這種攻擊很快發展成對母親身體的盡可能的虐待。嬰兒的“口腔施虐衝動”(oral-sadistic impulses)讓他想要搶奪母親身體,中的好東西, “肛門施虐衝動”(anal-sadistic impulses)又讓他想要將自己的排泄物放進母親身體(包括進入她的身體,從而從裡面控制她)。這兩種施虐衝動讓嬰兒產生了被害恐懼(persecutory fears),而這種被害恐懼對於妄想癥(paranoia)與精神分裂癥(schizophrenia)的發生有很大影響。
我曾研究過早期自我的各種典型防御機制,比如將客體與衝動分裂、理想化、否認內在與外在現實、情緒抑制等。我還提出過各種焦慮,包括害怕被毒害與被吞噬等,這些普遍存在於生命早期的現象,大多可以在以後出現的精神分裂癥狀中找到痕跡。
這裡我提到的早期階段(最開始為“被害期”),後來我叫它“偏執位置”①,並指出它發生在抑鬱位置之前。一旦被害的恐懼過於強烈,嬰兒就無法修通偏執——分裂位置,那麼抑鬱位置的修通也將受阻。這些失敗會導致退行性地(regressive)增強了被害恐懼,並強化嚴重精神病的固著點。抑鬱位置期間還會引發的另一個嚴重病癥——躁鬱癥(manic-depressive disorders)。我曾得出結論:在發展障礙不嚴重的個體上,上面這些因素強烈地影響他們選擇了神經癥(neurosis)。
雖然我假設抑鬱位置的結果取決於能否修通分裂位置,但我仍把抑鬱位置作為早期個體發展的中心,因為隨著將客體作為整體的內射,個體的客體關係會發生根本的轉變。整合完整客體的被愛與被恨,會引發哀悼與罪惡,這些感覺說明孩子在情緒與智力生活上有了進展,這正是個體是否會出現神經癥或精神病的關鍵所在。對費爾貝恩近期論文的一些評論
費爾貝恩近期的幾篇論文中②,也提到了我現在的一些研究主題,我想就我倆基本觀點的異同做一些澄清。本文中我提出的一些結論與費爾貝恩相同,但其他內容則有根本的差別。費爾貝恩主要關注與客體相聯系的自我發展,而我主要是從焦慮和焦慮變遷的角度來切入。他稱生命最早的發展期為“分裂位置”,並認為這個位置是正常發展的階段,更是成人期分裂人格與精神分裂癥的基石。這跟我的看法一致。費爾貝恩的“分裂或精神分裂癥這一組疾病,比以往所宣稱的更為廣泛”和“癔癥與精神分裂癥之間具有內在聯系”兩種觀點,我也十分贊同。
我不同意他對心理結構與本能理論的修訂,我也不同意他的“只有壞客體被內化”的觀點。客體內化問題導致了我和他在客體關係發展與自我發展觀點上的分歧。我認為被內射的好乳房形成了自我的重要部分,從一開始就為自我發展帶來了根本的影響——影響自我的結構與客體關係。另外,費爾貝恩認為“分裂個體的主要困難,在於如何去愛而不會用愛來破壞;然而,抑鬱個體的主要困難則是如何去愛而不會用恨來破壞”①。這一結論和他駁斥弗洛伊德對原始本能的概念一致,也和他低估攻擊與恨意在生命早期的影響相呼應。但這使得費爾貝恩未能足夠重視早期焦慮與衝突及其帶給發展的動力效果。
……
我根據成人和兒童的分析資料,推論出了下面我提出的這些與生命最早期發展階段有關的假說,其中某些假說與精神醫療中常見的臨床觀察一致。因為篇幅有限,我不能在這裡列舉大量詳細的案例資料,來更加深入地闡述我的觀點,我會在我以後的著作中補足它們。
首先,我會對我提出的有關早期發展階段的結論進行一段簡要地說明,這會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②。
在早期的嬰兒階段就產生的焦慮,帶有精神病的特質,這致使自我(ego)發展出一些特殊的防御機制。我們可以在這個階段找到所有精神病的固著點。這個假說會讓部分人覺得我把所有嬰兒都看成了精神病患者,我在我的其他文章中已經充分響應了這種誤解。嬰兒階段帶有精神病特質的焦慮、機制以及自我防御機制,會影響到個體發展的各個層面——包括自我、超我與客體關係的發展。
我經常說:客體關係在嬰兒剛出生時就存在了。生命的第一個客體是母親的乳房,而嬰兒會把這個客體分裂成兩個不同的乳房:好的(滿足他的)和壞的(挫折他的)。嬰兒正是在這個時候,開始分離出了愛與恨。進一步地,我得出一個觀點:第一個客體關係隱含了“內射”與“投射”機制,也就是說從生命一開始,客體關係就受到內射與投射兩種機制的影響,另外,內在和外在客體與情境之間的相互作用也會影響到客體關係。這些過程參與了自我與超我的建立,並且為半歲開始的俄狄浦斯情結奠定了基礎。
在生命一開始,客體就受到了破壞的衝動的影響,這種衝動在嬰兒對母親乳房所做的幻想性的“口腔施虐攻擊”(oral-sadistic auacks)過程中表現出來,這種攻擊很快發展成對母親身體的盡可能的虐待。嬰兒的“口腔施虐衝動”(oral-sadistic impulses)讓他想要搶奪母親身體,中的好東西, “肛門施虐衝動”(anal-sadistic impulses)又讓他想要將自己的排泄物放進母親身體(包括進入她的身體,從而從裡面控制她)。這兩種施虐衝動讓嬰兒產生了被害恐懼(persecutory fears),而這種被害恐懼對於妄想癥(paranoia)與精神分裂癥(schizophrenia)的發生有很大影響。
我曾研究過早期自我的各種典型防御機制,比如將客體與衝動分裂、理想化、否認內在與外在現實、情緒抑制等。我還提出過各種焦慮,包括害怕被毒害與被吞噬等,這些普遍存在於生命早期的現象,大多可以在以後出現的精神分裂癥狀中找到痕跡。
這裡我提到的早期階段(最開始為“被害期”),後來我叫它“偏執位置”①,並指出它發生在抑鬱位置之前。一旦被害的恐懼過於強烈,嬰兒就無法修通偏執——分裂位置,那麼抑鬱位置的修通也將受阻。這些失敗會導致退行性地(regressive)增強了被害恐懼,並強化嚴重精神病的固著點。抑鬱位置期間還會引發的另一個嚴重病癥——躁鬱癥(manic-depressive disorders)。我曾得出結論:在發展障礙不嚴重的個體上,上面這些因素強烈地影響他們選擇了神經癥(neurosis)。
雖然我假設抑鬱位置的結果取決於能否修通分裂位置,但我仍把抑鬱位置作為早期個體發展的中心,因為隨著將客體作為整體的內射,個體的客體關係會發生根本的轉變。整合完整客體的被愛與被恨,會引發哀悼與罪惡,這些感覺說明孩子在情緒與智力生活上有了進展,這正是個體是否會出現神經癥或精神病的關鍵所在。對費爾貝恩近期論文的一些評論
費爾貝恩近期的幾篇論文中②,也提到了我現在的一些研究主題,我想就我倆基本觀點的異同做一些澄清。本文中我提出的一些結論與費爾貝恩相同,但其他內容則有根本的差別。費爾貝恩主要關注與客體相聯系的自我發展,而我主要是從焦慮和焦慮變遷的角度來切入。他稱生命最早的發展期為“分裂位置”,並認為這個位置是正常發展的階段,更是成人期分裂人格與精神分裂癥的基石。這跟我的看法一致。費爾貝恩的“分裂或精神分裂癥這一組疾病,比以往所宣稱的更為廣泛”和“癔癥與精神分裂癥之間具有內在聯系”兩種觀點,我也十分贊同。
我不同意他對心理結構與本能理論的修訂,我也不同意他的“只有壞客體被內化”的觀點。客體內化問題導致了我和他在客體關係發展與自我發展觀點上的分歧。我認為被內射的好乳房形成了自我的重要部分,從一開始就為自我發展帶來了根本的影響——影響自我的結構與客體關係。另外,費爾貝恩認為“分裂個體的主要困難,在於如何去愛而不會用愛來破壞;然而,抑鬱個體的主要困難則是如何去愛而不會用恨來破壞”①。這一結論和他駁斥弗洛伊德對原始本能的概念一致,也和他低估攻擊與恨意在生命早期的影響相呼應。但這使得費爾貝恩未能足夠重視早期焦慮與衝突及其帶給發展的動力效果。
……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