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農業史新編(簡體書)
痛過了才更珍惜-心靈地下鐵12
生物科技新未來-科學新知2
活出輕鬆自在:談壓力管理的秘方CD

TOP
5
0
購書領優惠,滿額享折扣!
秦農業史新編(簡體書)
滿額折

秦農業史新編(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96 元
定價
:NT$ 576 元
優惠價
8750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以往之秦代歷史文化研究,多著眼於制度、政策、名物等方面的研究,而對秦代農業關注較少,實際上,秦代農業在當時已經高度發達,秦人開發運用水利工程技術、鐵犁牛耕之法,農作物種類豐富。農業的較大發展是秦統一六國、建立中國個封建王朝的物質基礎。樊志民教授數十年來一直致力於秦漢農業史研究,《秦農業史新編》是在他博士學位論文的基礎上,經過修訂、充實與提升而形成的新著,此書作為國內外部關於秦農業歷史的學術專著,屬填補空白的研究成果,其主要價值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次全面搜集、審視、整理秦農業歷史資料,初步確立了秦農業歷史資料的分布範圍與利用體系;次劃分了秦農業歷史發展序列,全面反映了秦農業發展的歷史過程;推動了秦史研究的深入;書中所提供的研究結果表明秦農業並非傳統史學所習認之比較落後,而是不斷發展進步並漸居六國之先,從經濟角度深化了秦並天下的歷史認識;書中對秦某些具體史實的考訂與認識,具有拾遺補闕、推動研究深入之用。

作者簡介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農業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農業歷史博物館館長、農業部傳統農業遺產重點實驗室主任,兼任國家社科基金歷史組評審專家、農業部優選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在西北與秦漢農業史、農業開發與環境史、農業文化交流史等方面皆有深入研究,先後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出版《秦農業歷史研究》《問稼軒農史文集》等專著十余部。

目次

緒論
章 早秦農業
節 益職山澤與馴育草木鳥獸
第二節 益烈山澤與刀耕火種
第三節 玄鳥圖騰與物候學萌芽
第四節 佐禹平治水土與伯益鑿井
第五節 稻作、半農牧與旱作農業的經歷與適應
第六節 款塞內附
第二章 初秦農業
節 受賜岐、豐與關中逐戊
第二節 周秦農業的對接與繼承
第三節 秦霸西戎與富國強兵
第四節 霸政調整
第五節 初租禾
第六節 農業的發展與進步
第三章 中秦農業
節 為戶籍相伍
第二節 推廣縣制與初行為市
第三節 商鞅變法
第四節 關中東西部農業的均衡發展
第五節 巴蜀農區的開發
第六節 秦對中原農區的占有與經營
第七節 秦農田水利工程與技術的進步
第八節 秦富天下十倍
第四章 盛秦農業
節 中國農業的整體發展
第二節 《呂氏春秋 上農》四篇與中國農學哲理化趨勢
第三節 農業管理制度與政策建設
第四節 周邊地區的農牧業開發
第五節 鐵犁牛耕
第六節 秦急政對農業的摧殘與破壞
第七節 秦農業的歷史地位與影響
附錄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50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