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秋末獻禮,精選書展75折起
豐子愷家塾課:外公教我學詩詞2(簡體書)
滿額折

豐子愷家塾課:外公教我學詩詞2(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9 元
定價
:NT$ 294 元
優惠價
8725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7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得獎作品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宋菲君先生是著名畫家、文學家豐子愷的大外孫。他從小和外公一起生活,是和豐子愷相處最久的孫輩,也是受豐子愷影響大的兒孫之一。本書詳細記錄了宋菲君兒時的親身經歷,講述了外公豐子愷具有特色的家庭教育——“課兒”(私塾課),豐子愷先生親自為兒孫講解中國古典文學,輔導他們學習外語。“課兒”的特點是“養成教育”,旨在提高孩子們的素質和修養。書中除了回憶場景外,還配有豐子愷先生的插畫以及古詩詞注釋,在紙本上真實還原當年豐家的私塾課。一首詩詞,一幅漫畫;一段軼事,一片真情;一個年代,一種人生。讓我們在詩詞和漫畫中領略那塵封的豐家私塾課。

作者簡介

豐子愷,浙江桐鄉石門鎮人,師從弘一法師(李叔同),中國現代漫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音樂教育家、翻譯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被譽為“中國現代漫畫鼻祖”。他的畫作多以兒童為題材,幽默風趣,反映社會現象,被錄入民國時期的學生課本。其中漫畫以“曲高和眾”的藝術主張和“小中能見大,弦外有余音”的藝術特色備受世人青睞。

宋菲君,著名畫家豐子愷的長外孫,從小和外公一起生活在上海,1960年聽從外公的建議考上北大物理系,畢業後在北京工作至今。任中科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際光學工程學會高級專家會員(Fellow SPIE)。

名人/編輯推薦

1.國內首部由孫輩回憶和撰寫的豐家私塾課,真實再現一代名士豐子愷的家庭教育。宋菲君是著名畫家豐子愷的大外孫,從小和外公生活在一起,直到十八歲考上北京大學物理系。他是和豐子愷相處最久的孫輩,完整地接受了豐子愷的古詩詞啟蒙教育。
2.豐家大外孫宋菲君娓娓講述當年的私塾課程和豐子愷獨特的授課方式,知識點密集,飽含趣味,寓教於樂,真正提高孩子的人文素養。詩詞一般每周教20首左右,古文學一篇,由豐子愷親授,取材很廣,包括《詩經》《蘇批孟子》《古文觀止》《古詩十九首》《古唐詩合解》《白香詞譜箋》等。授課時,常常給孩子們講詩人詞客的異聞軼事;飯前做的遊戲是“猜詩句”(豐家的“飛花令”)。
3.書中配有多幅豐子愷的漫畫以及古詩詞注釋。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豐子愷的教學非常有特色,常常是一面講解,一面畫示意圖。這些珍貴的手稿在本書中均作了保留。
4.在學校教育高度發達、社會教育如火如荼的今天,我們回看豐先生的“無學校的教育”思想,非但不覺其過時,反而覺得其中有許多特別可珍貴之處。其一,“無學校的教育”所提倡的父母的高質量陪伴,是今天有些家庭格外缺失了的。其二,“無學校的教育”並不要求父母有多麼高深的學問,“深究學問的人,也許反是失卻人間味的”。其三,父母教育子女,獲益的不僅是子女,父母自己的心也能高尚起來。好的教育是雙向的。豐先生有許多畫,還有他散文中的一些名篇,本身就是畫給或寫給家中孩子的。

父親的古詩新畫,被世人稱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是他酷愛詩詞的最好見證。——豐新枚(豐子愷幼子)

外公豐子愷特別重視子女的教育,親自給孩子們上課,這個課程稱“課兒”,是豐家的“家塾”。——宋菲君(豐子愷大外孫)

豐先生的學識與藝術,已為我們指引了民族、大眾、進步的新文化發展路向。本書的編纂與出版,除為世人留下一份珍貴記憶之外,庶幾可對當今時代家風、家訓之弘揚,對眼下“國學”與“國潮”復起之世風,略起些示範與引導作用。——林嵩(北京大學中文系)

外公豐子愷特別重視子女的教育,親自給孩子們上課,這個課程稱“課兒”(teaching the kids),是豐家的“家塾”。在桐鄉緣緣堂,嘉興金明寺弄,在抗戰逃難路上,在富春江的船上,在桐廬、萍鄉、長沙,在桂林泮塘嶺,在貴州遵義湄潭浙大宿舍“星漢樓”,在重慶沙坪小屋,在杭州裡西湖靜江路85號,在上海陜西南路“日月樓”……,“課兒”始終在進行。我是豐家的長外孫,曾長期生活在外公豐子愷身邊,直到十八歲考上北京大學物理系到北京讀書,我有幸親歷了外公家的“課兒”。
詩詞是“課兒”的第一必修課。上中學時我每周去外婆家,外公先讓我背上周學的古文詩詞,再教新課。詩詞一般每周教20首左右,古文學一篇,由外公親授,取材很廣,包括《詩經》《蘇批孟子》《古文觀止》《古詩十九首》《古唐詩合解》《白香詞譜箋》等。從《古詩十九首》的“行行重行行” 學到王勃《滕王閣序》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外公的教學非常有特色,常常是一面講解,一面畫示意圖。講到“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就畫一位女子跪地,周圍是持戟的武士;講到“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外公隨手畫了一位佩飾叮咚、飄然而至的女子。
外公又常常給我們講詩人詞客的異聞軼事。例如講辛棄疾的《賀新郎》:“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如雪”,就和我們議論荊軻刺秦王、燕太子丹和高漸離易水送別壯士的故事;講到“夜深滿載月明歸,畫破琉璃千萬丈”,就講吳城小龍女的故事。
外公喜歡旅遊,講到蘇曼殊的“春雨樓頭尺八蕭,何時歸看浙江潮”,立刻決定全家去看錢塘江大潮;讀完“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就去揚州尋夢。
外公家的文學氛圍特別濃厚,飯前做的遊戲是“猜詩句”(豐家的“飛花令”)“九裡山前作戰場”;除夕夜的大戲則是富有文學、地理、古跡情趣的“覽勝圖”:“藍關”出自韓愈的“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尾生橋”的典故是李白的《長幹行》:“長存抱柱心,豈上望夫臺”;“金谷園”則引自杜牧的七絕《金谷園》:“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還有許多我童年時期的趣聞,例如抓蟋蟀、猜謎語、唱京劇、看星星等,每個故事背後都有一首或幾首詩詞。
外公的一生與詩詞結下了不解之緣,抗戰時期他在遵義為浙大師生講《藝術概論》,他的住宅稱為“星漢樓”,緣起孟軻的“起來庭戶悄無聲,唯見疏星度河漢”;四十年代住在杭州裡西湖,“門對孤山放鶴亭”;解放後他在上海的住宅“日月樓”的對聯是杜甫的名句:“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還有國學大師馬一浮書寫的“星河界裡星河轉,日月樓中日月長”;當年我讀高三時文理分科拿不定主意,去問外公時,他正在日月樓中端著茶杯踱步,吟誦著溫庭筠的名句:“誰解乘舟尋範蠡,五湖煙水獨忘機”。外公曾經說過,當他離開人世之際,最舍不得放不下的居然就是詩詞。在“豐子愷120華誕”書畫展會上,展出了外公歷經三年寫成的32米的書法長卷,是417首外公喜愛的詩詞。在中國美術館舉行的開幕式上,我的二女兒組織了北京天使童聲合唱團的小天使們,演唱了外公的老師李叔同先生寫的歌:“故山隱約蒼漫漫,呢喃,呢喃,不如歸去歸故山。”
這是一個典型的書香門第,我的母親、舅舅和姨媽個個飽讀詩書,留下了許多有趣的故事。這樣的家庭,這樣的文化傳統,在現代社會中大約永遠地消失了。
外公的漫畫、散文和譯作已經大量出版,但“課兒”背後的故事,只在小姨和母親的書中偶有談及。豐家第二代只有小姨還健在,但她年齡很大了。我覺得自己有義務把“課兒”的故事回憶出來、寫下來,否則豐家和詩詞和異聞軼事都將永遠地淹沒。
“人世幾回傷往事”,往事雖已過去多年,幸而我的“長記憶”尚好。在北大中文系林嵩老師的鼓勵下,我決定下功夫仔細回憶。就像當年高鶚、程偉元續寫《紅樓夢》後四十回那樣,把久遠的、碎片狀的回憶“細加厘剔,截長補短,抄成全部”。但我和他們又不一樣,他們並不認識曹雪芹,《紅樓夢》後四十回系根據鼓擔上淘來的二十余卷殘稿、前八十回的暗示以及脂硯齋的評語,由他們編撰而成。而本書所有故事都是我親歷的,或父母親告訴我的。我只是把片斷的回憶盡量串聯起來,寫成完整的故事。
詩詞是我國古典文學的瑰寶,但自古以來,詩詞的讀本已經很多,例如膾炙人口的《唐詩三百首》《唐宋名家詞選》等,近代有更多的詩詞選集出版。這本書的寫作風範是林老師建議的,每篇首都有一首詩詞,由北大中文系李遠達和高樹偉評注,由我寫正文,也就是上面所講的故事。“子愷漫畫”本來就有“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的特色,本書插圖都是外公的漫畫和書法。也可以說,這是一本別具特色的詩詞讀本,由林老師取名《豐子愷家塾——外公教我讀詩詞》。由於“課兒”在我出生以前就有了,為使這本書更加完備,又補寫了抗戰期間外公全家“藝術的逃難”。全書許多文字引自外公的文章,以及小姨、母親的文章。外公是本書的第一作者。
本書的緣起,是外公和我的小姨、母親撰寫的《爸爸的畫》一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榮獲了“第十一屆文津圖書獎”,2016年,在頒獎會上我碰到了編輯許靜,應許靜之邀,我有了寫這本書的想法。本書的注釋和評述深入淺出,別具特色。林老師做了全面細致的審查和修改,為成書做出重大貢獻。許靜、喬健二位編輯參與討論寫作風格、規範,恰當、高效地掌控了寫作、編輯、排版的協同進度。這本書體現了北大和華東師大合作的緣分。”
2018年末國家天文臺薛隨建副臺長和他的團隊建議把一顆小行星命名為“豐子愷星”,我也參與運作。2019年6月3日,國際小行星命名協會批準了“豐子愷星”,指出“豐子愷(1989-1975),中國近代著名的畫家、文學家、藝術與音樂教育家,以其風格獨特的的漫畫和散文廣受歡迎。”這顆小行星發現的日子恰是外公100年華誕,媒體稱“百年華誕之際豐子愷天人合一”。其實,外公自己還曾是天文愛好者,外公曽為我高一時和同學制作的天文望遠鏡作畫:“自制望遠鏡,天空望火星,仔細看清楚,他年去旅行。”外公和天文自有緣分,許多故事在本書中有反映。去年中國制作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飛船發射,實現了外公多年前的夙願,國家天文臺邀請我作為特殊的嘉賓,在運控大廳實時觀看了發射過程。正如國家天文雜志所說,這是“豐子愷跨越時空的‘星’緣”。
最後,我們要感謝杭州師範大學弘一大師·豐子愷研究中心主任、資深教授陳星先生為本書作序。

宋菲君
2020年11月9日寫於外公豐子愷逝世44周年

目次

“橄欖味”
——《豐子愷家塾課——外公教我學詩詞》序陳星
前言宋菲君

一 藝術的逃難
高陽臺·淥江舟中作〔近代〕 豐子愷
辭緣緣堂
桃源行〔唐〕 王 維
外公曾打算去桃花源避難
別董大二首〔唐〕 高 適
《桐廬負暄》與蘭溪奇遇
陸甫皇詩〔唐〕 陸甫皇
竹枝〔五代〕 孫光憲
“一飯結怨”
避寇中作〔近代〕 豐子愷
還我緣緣堂
滿庭芳·漢上繁華〔南宋〕 徐君寶妻
斷魂千裡,夜夜岳陽樓
望江南·避難〔近代〕 豐子愷
藝術的逃難
寄阿先並示慕法菲君〔近代〕 豐子愷
警報做媒人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南宋〕 岳 飛
外公“割須抗敵”
新豐折臂翁〔唐〕 白居易
新豐折臂翁
賀新郎·兵後寓吳〔南宋〕 蔣 捷
七載飄零久
一剪梅·舟過吳江〔南宋〕 蔣 捷
艱難的復員東歸路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唐〕 劉禹錫
還鄉翻似爛柯人

二 西子湖畔舊事
采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北宋〕 歐陽修
第二故鄉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南宋〕 楊萬裡
外公的寫生本
采桑子·平生為愛西湖好〔北宋〕 歐陽修
孔祥熙求畫記
清明〔北宋〕 黃庭堅
外婆太太的墳被盜了
清明〔南宋〕 高 翥
哭喪婆
玉樓春·烏啼鵲噪昏喬木〔北宋〕 蘇 軾
清明寒食誰家哭
螃蟹詠(薛寶釵)〔清〕 曹雪芹
中秋食蟹
楓橋夜泊〔唐〕 張 繼
落第詩
贈貓詩二首〔南宋〕 陸 遊
外公家的大貓——白象
七絕·賞阿裡山風景照〔近代〕 豐子愷
莫言千頃白云好,下有人間萬斛愁

三 日月樓中日月長
滿庭芳·促織兒〔南宋〕 張功甫
捉蟋蟀
望薊門〔唐〕 祖 詠
楊家將
水調歌頭·平生太湖上〔宋〕 無名氏
平生太湖上和生死恨
長幹行二首〔唐〕 崔 顥
遊廬山記(上)
江行無題〔唐〕 錢 珝
遊廬山記(下)
塞下曲四首·其一〔唐〕 常 建
兵氣銷為日月光
秋日赴闋題潼關驛樓〔唐〕 許 渾
一篇之警句
秋興八首·其八〔唐〕 杜 甫
彩筆昔曾描濁世
無題〔唐〕 李商隱
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秋夕〔唐〕 杜 牧
外公也曾是天文愛好者
江城子·密州出獵〔北宋〕 蘇 軾
西北望,射天狼
醉蓬萊·漸亭皋葉下〔北宋〕 柳 永
南極老人星
慶春澤·紀恨〔清〕 朱彝尊
鐘情怕到相思路
雜詩·其一〔東晉〕 陶淵明
外公建議我學物理
揚州慢·淮左名都〔南宋〕 姜 夔
我的揚州夢
懷中詩〔清〕 馬體孝
一肩擔盡古今愁

無學校的詩詞教育
——《豐子愷家塾課》讀後識 林 嵩

書摘/試閱

序言:“橄欖味”

陳星(豐子愷研究專家)

豐子愷的繪畫創作,從一開始就與詩詞有著密切的關係。其成名作,即發表在朱自清與俞平伯合辦的《我們的七月》(1924年)上的《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畫面上只是一張桌子、一把茶壺、幾只茶杯、一道蘆簾和一鉤新月,但畫的意境多半就從“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中得以傳達。豐子愷漫畫創作的第一個時期,其實就是“古詩新畫”時期。豐子愷愛古詩詞,他在《藝術的學習法》中認為“文學之中,詩是最精彩的”。他又在《漫畫藝術的欣賞》中說:“古人云:‘詩人言簡而意繁’。我覺得這句話可以拿來準繩我所歡喜的漫畫。我以為漫畫好比文學中的絕句,字數少而精,含意深而長。”
然而,正如豐子愷自己在《漫畫創作二十年》中所說:“我覺得古人的詩詞,全篇都可愛的極少。我所愛的,往往只是一篇中的一段,甚至一句。”他在《畫中有詩》中又言:“余每遇不朽之句,諷詠之不足,輒譯之為畫。”他的老師夏丏尊把豐子愷的這些描寫古詩詞句的小畫稱作“翻譯”,因為這些“古詩詞名句,原是古人觀照的結果,子愷不過再來用畫表現一次”。豐子愷作這類畫,用簡潔的幾筆,便能將詩詞句的主旨表現得別有韻味。李清照《醉花陰》內容豐富,但豐子愷只選“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一句,算是吃透了李清照的詞意;李後主有詞《相見歡》,豐子愷也只選“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一句,直接捉住了李後主寫作時的心態。“古詩新畫”並非只是豐子愷早期漫畫中才有,此後他在各個歷史時期中都有眾多這類畫出現。比如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他在1943年4月由重慶萬光書店出版的畫集《畫中有詩》。該畫集中所收集的,是豐子愷選取古詩句,以現代人的關照而創作的畫。豐子愷在自序中明確地說:“近來積累漸多,乃選六十幅付木刻,以示海內諸友。名之曰《畫中有詩》。”朱自清在豐子愷的第一本漫畫集《子愷漫畫》的代序中寫道:“……我們都愛你的漫畫有詩意,一幅幅的漫畫,就如一首首的小詩——帶核兒的小詩。你將詩的世界東一鱗西一爪地揭露出來,我們這就像吃橄欖似的,老覺著那味兒。”豐子愷的畫中有“橄欖味”,是因為這是他從詩的世界中“東一鱗西一爪”揭露出來的。這種“橄欖味”,不僅作者自己受用,也讓讀者受用,他還希望自己的孩子們受用。
有感於豐子愷漫畫與詩詞的關係,這便聯想到了本書。我知道,1986年7月,香港山邊社出版了豐子愷兒童故事的單行本《豐子愷兒童故事集》,收兒童故事18篇,豐子愷的女兒豐宛音(即本書作者宋菲君之母)為此書作序言,序言中寫道:“這本書裡的故事,極大部分是我父親在抗戰時期講給我們聽的。那時我們才十多歲。侵略者的炮火逼使我們背井離鄉,到處流浪,受盡了苦難。但父親始終堅信最後的勝利一定屬於我們。他素性樂觀開朗,一路上仍然和戰前家居時那樣,經常給我們講故事。很多故事是逃難途中在舟車旅舍間講的。到內地後,暫得定居,父親雖然整天忙於文藝抗宣工作,但有空仍然經常給我們講故事,還要我們聽過後記下來,作為寫作練習。”豐子愷的幼女豐一吟對此有細節上的補充,她也在《豐子愷兒童故事》一書中有一篇文章,曰《父親和我們同在》,文中寫道:“我依稀記得,其中一部分故事,正是父親在我家的周末晚上講給我們聽的。抗戰時期我家逃難到大後方,由於一路不斷遷徙,我們兄弟姐妹的求學發生困難,父親便用種種方法給我們補充教育。其中之一便是在周末為我們舉行茶話會。從城裡買五元錢的零食,我們團團地圍坐在父親身旁,邊吃邊聽他講話。過後我們必須把這些講話按他要求用作文的形式記述下來交他修改。他稱這些晚會為‘和閑會’。按我們家鄉話,‘和閑’與‘五元’的音近似。由於物價飛漲,不久,‘和閑會’改名為‘慈賢會’(‘慈賢’與‘十元’的音近似)。部分兒童故事,我們正是在這些會上聽到的。”豐子愷之所以在抗戰勝利後把這些故事寫下來發表,應該是為了讓更多的孩子“聽”到他所講的故事。因為豐子愷本人對寫兒童故事有自己的說明。1948年2月,兒童書局出版豐子愷的兒童故事集《博士見鬼》。豐子愷在代序中談了自己的觀點:

我小時候要吃糕,母親不買別的糕,專買茯苓糕給我吃。很甜、很香,很好吃。後來我年稍長,方才知道母親專買茯苓糕給我吃的用意:原來這種糕裡放著茯苓。茯苓是一種藥,吃了可以使人身體健康而長壽的。
後來我年紀大了,口不饞了,茯苓糕不吃了;但我作畫作文,常拿茯苓糕做榜樣。茯苓糕不但甜美,又有滋補作用,能使身體健康。畫與文,最好也不但形式美麗,又有教育作用,能使精神健康。數十年來,我的作畫作文,常以茯苓糕為標準。
這冊子裡的十二篇故事,原是對小朋友們的笑話閑談。但消化閑談,我也不喜歡光是笑笑而沒有意義。所以其中有幾篇,仍是茯苓糕式的:一只故事,背後藏著一個教訓。這點,希望讀者都樂於接受,如同我小時愛吃茯苓糕一樣。

豐子愷的家庭故事會,其實也正是本書作者所說的“課兒”的較早形式,是豐子愷為了教育兒童,對故事內容進行特別的選擇,用十分親和的方式寓教於樂。基於對古詩詞的熱愛,和對古詩詞句中特殊教育功用的理解,“課兒”的物件又逐步擴大到他的孫輩,“課兒”也從講故事,發展到教授古詩詞。據本書作者言,豐子愷的教學方式很特別,他善於利用畫家的方便,一面講,一面繪示意圖。其實這也是豐子愷經常使用的方式。有時豐子愷還會倒過來做,比如他為家中孫輩講日本漫畫家北澤樂天的漫畫,他也會在解釋畫冊上的畫作時,在頁面上同時作文字“翻譯”,以便孩子們在“下課”後溫習時進行文畫互讀。
豐子愷“課兒”的具體內容和方式,本書第一部分“外公的課兒傳統”已有十分詳細而生動地介紹。給人的感覺此於豐子愷的詩詞觀十分相契——當年他作畫,對於精彩的詩詞句,“諷詠之不足,輒譯之為畫”,如今復將這些古詩詞名句,再用現代人的生活作一次全新的觀照,幫助孩子們建立起對生活的一種態度——而就在此同時,其“橄欖味”也就咀嚼出來了。
由此,我又想起豐子愷的一幅畫,叫作《世上如儂有幾人》。畫題出自五代南唐李煜《漁父》詞。理解此畫,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其中,挪威漢學家克裡斯托福· 哈布斯邁爾在他的著作《漫畫家豐子愷》中的評說:“漁夫念念不忘的是魚,他一直是在留心注意。他的全神貫注不會因其周圍世界的瑣碎事物而受干擾。這是一幅有關如何集中注意力的漫畫。當然,豐子愷並不是想說釣魚活動是一項不錯的業余愛好,而是想借此表明處事要目標專一的人生態度。就其簡樸的繪畫風格而言,這是豐子愷最好的漫畫之一。畫中的釣魚竿紋絲不動地垂入水面,正是這種風格特徵的完美體現。”就豐子愷漫畫的形式風格而論,“這是豐子愷最好的漫畫之一”的評價實不為過,但就此畫所體現的內容而言,我認為還應該在以上評論的基礎上再補充一句:畫中還表現了一種恬淡超脫的生活態度,此亦柳宗元所謂的“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你有你的生活方式,我有我的處事態度……豐子愷十分期待自己的孫輩們也能建立起一種生活的態度。令人驚喜的是,本書居然特別安排了大量的篇幅來延伸“課兒”,如“外公的師友”“藝術的逃難”“西子湖畔舊事”“畫中有詩”和“日月樓中日月長”,這些看似雜談式的或記述式的文章終究還是緊緊圍繞豐子愷詩詞教育,可謂廣義的“課兒”。這就又讓我想到豐子愷的一貫主張,即“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這原本是豐子愷自己找求創作源泉的一種態度,但卻可以挪用於豐子愷詩詞教育方式方法。這不僅極大豐富了本書內容,更重要的是傳達出了本書作者對待詩詞學習態度,尤其是對豐子愷詩詞教育的理解。
我知道宋菲君老師是一位科學家,但由於接受過豐子愷在多方面的影響,不僅是還能作文,也能作畫,更對豐子愷的藝術觀和教育觀有深入領悟。此乃一般人難以做到的。承蒙不棄,敦促為序。寫上如上感想,僅供讀者參考。

得獎作品

1、中國出版傳媒商報“好書探”推薦書目
2、入選中國教育報2021年青少年暑期閱讀書目
3、入選2021年8月中華讀書報月度好書榜
4、中國科學報2021年8月推薦書目
5、“一條”生活美學類推薦書目
6、入圍2021年桂冠童書
7、入選中國教育報2021年度教師推薦10大童書
8、獲評“2021年度中國好書”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