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新年快樂!天天領券享優惠!
數位監控:我們如何拿回均衡的科技生活
滿額折
數位監控:我們如何拿回均衡的科技生活
數位監控:我們如何拿回均衡的科技生活
數位監控:我們如何拿回均衡的科技生活
數位監控:我們如何拿回均衡的科技生活
數位監控:我們如何拿回均衡的科技生活
數位監控:我們如何拿回均衡的科技生活
數位監控:我們如何拿回均衡的科技生活
數位監控:我們如何拿回均衡的科技生活
數位監控:我們如何拿回均衡的科技生活
數位監控:我們如何拿回均衡的科技生活
數位監控:我們如何拿回均衡的科技生活
數位監控:我們如何拿回均衡的科技生活
數位監控:我們如何拿回均衡的科技生活
數位監控:我們如何拿回均衡的科技生活
數位監控:我們如何拿回均衡的科技生活
數位監控:我們如何拿回均衡的科技生活
數位監控:我們如何拿回均衡的科技生活

數位監控:我們如何拿回均衡的科技生活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80 元
優惠價
90432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日常生活的加速伴隨著數據提取的陰暗面,
隱私權、政治、治理……都是數位生活會遭遇的問題,但同時也是實現變革的通道。

透過個人及集體的慢運算行動,拿回數據主權與時間主權,實踐更均衡的數位社會。


數位科技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簡單、更快速,很大程度上,確實改變我們的工作、消費、交流、旅行和娛樂等日常,但同時加速和分散我們的生活,影響著眾人的幸福,且將關於我們的隱私、資料和大數據暴露於外,甚至成為有心人士的獲利工具,而這些容易被獲取和分析的資料往往定義著我們的人生機遇。

COVID-19大封鎖似乎為人們提供實踐「慢運算」的新機會,那麼,我們是否可以透過維護個人和集體自治的方式來體驗數位運算的樂趣和益處?

基於「慢生活」、「慢運動」和「慢哲學」提倡將生活各方面的步伐調慢,謝絕一個只為求快而加速、為應急而權宜的人生理念,本書提出「慢運算」的創新觀念,透過個人和集體的慢運算行動,拿回數據主權與時間主權,對抗數位化生活下對人類的不利影響,實踐更均衡的數位社會。

 

作者簡介

羅布•基欽(Rob Kitchin)

愛爾蘭梅努斯大學社會科學院教授,於一九九五年發表第一篇研究網際網路的論文,至今已主持過多項計畫,針對數位科技及其社會影響進行廣泛研究。

個人著作、合著、主編或合編的非文學作品達三十部,包括《描繪網路空間地圖》(Mapping Cyberspace, Routledge)、《編碼/空間:軟體與日常生活》(Code/Space: Software and Everyday Life , MIT Press)、《數據革命》(The Data Revolution, Sage)、《認識空間媒體》(Understanding Spatial Media, Sage)、《數位地理學》(Digital Geographies, Sage)、《智慧城市的權利》(The Right to the Smart City, Emerald),以及《如何經營亞馬遜那樣的城市,以及其它寓言》(How to Run a City Like Amazon, and Other Fables, Meatspace Press)。

他是三本頂尖地理學期刊的編輯,也是十二冊《國際人文地理學百科全書》(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Human Geography, Elsevier)的總編輯,曾獲頒愛爾蘭皇家科學院(Royal Irish Academy)的社會科學金質獎章(Gold Medal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阿里斯泰爾•弗瑞瑟(Alistair Fraser)

愛爾蘭梅努斯大學(Maynooth University)地理系講師,其研究是以他在南非、烏干達和墨西哥所進行的田野調查為基礎,聚焦於農業變遷與糧食經濟的相互作用。目前正主持的研究計畫,是關於數位科技如精密農業和策展社群媒體(curated social media)如何改變糧食地理。

著有《全球糧食景觀:糧食生命中的壓迫與反抗》(Global Foodscapes: Oppression and Resistance in the Life of Food, Routledge)和散見於各大學術刊物的眾多論文,同時亦擔任《人文地理學》(Human Geography)期刊的編輯。

 

譯者簡介
黃開

專業譯者。

譯有《搶救與殺戮》等十餘部作品。

 

名人/編輯推薦

曹家榮 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詹宏志 作家、網路家庭董事長
管中祥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鄭俊德 「閱讀人」社群主編
專業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科技主導我們的生活方式,節奏之快令人頭暈目眩,這本精心撰述的大作乃應運而生。能協助讀者深思、反省,進而保持生活平衡。
--大衛‧比爾(David Beer),約克大學教授

數位化的速度愈來愈快,至今仍無人知曉它將會把我們的生活帶往何種境地。對每一位公民而言,這是最有力且發人深省的訴求,呼籲我們重新控制生活!
--哈特慕特‧羅薩(Hartmut Rosa),耶拿大學教授

本書號召我們追求數位生活的平衡,且提出務實可行的步驟,讓我們在使用數位裝置時能具備更多的政治意識,這是一次意義非凡且時機恰到好處的閱讀經驗。
--詹姆斯‧艾許(James Ash),紐卡索大學教授

數位科技與我們的社會交錯,弗瑞瑟與基欽的研究將持續深刻影響我們如何思考和應用這些性能強大的裝置。
--吉姆‧撒切爾(Jim Thatcher),華盛頓大學教授

種種數位裝置與平臺讓人深陷在如痴如醉的狀態而難以自拔,本書是強而有力的高調宣言,來得正是時候,它宣告解脫的方法和如何重新掌握數位運算。
--萊騰‧伊凡斯(Leighton Evans),史雲斯大學教授

本書的兩位作者是研究數位化的世界級學者,他們精彩地闡釋個人與社會必須放慢數位化步調的原因和實現的方法。
--里斯貝特‧范‧汝南(Liesbet van Zoonen),鹿特丹伊拉斯姆大學教授

我們迫切需要重新掌控數位生活的策略,本書恰好提供這一點。一次對更友善、更平靜、更公平的數位未來的強而有力的宣言。
--馬克‧格雷厄姆(Mark Graham),牛津大學教授

愈來愈明顯的是,電腦正以有害的方式壓縮我們的生活,但我們始終不能離開它們,所以必須找到一條通往更溫和的數位化方式的道路,書中廣泛分析、提供最好的實用路線圖。
--馬丁‧道奇(Martin Dodge),曼徹斯特大學人文地理高級講師

本書有助於認識科技的現在與未來,是重大的貢獻。作者以舉重若輕的手法處理如此複雜的主題,同時又不失其學術論證的嚴謹。
--保羅‧杜瑞希(Paul Dourish),加州大學教授

本書充滿洞見而引人入勝,有清晰明確的診斷和深思熟慮的處方,讓我們能藉此收回對數位生活的控制權。
--特瑞莎‧史卡薩(Teresa Scassa),渥太華大學教授

目次

導讀 如何在運算時代找回我們的生活?

Chapter1 數位生活

Chapter2 生活加速中

Chapter3 監控生活

Chapter4 個人的慢運算策略

Chapter5 集體慢運算

Chapter6 數位照護的道德

Chapter7 邁向更均衡的數位社會

尾聲 疫情期間的慢運行

致謝
索引

書摘/試閱

CHAPTER1 數位生活

星期一,一週的開始。早晨六點三十分,你已被手機設定的鬧鈴喚醒。你即刻伸手拿起手機,注意到 WhatsApp 或 Line 有數則未讀訊息,Twitter 或 Facebook 也有個提醒圖示,或許是有一名新粉絲加入。你的另一半已經起床片刻,客廳裡亞馬遜的 Alexa 開始播放 Spotify 的曲目。你必須檢查電子郵件,然後查閱行事曆,看看今天下午安排哪些會議。「床邊」的平板電腦映入眼簾,那是你用來觀看 Netflix 影片的工具,此刻正閃爍著等待充電的燈號。「冰箱的螢幕有點毛病。」你的另一半說道。該起床了。

如此揭開一天序幕的方式與你不盡相同,你會有一套屬於自己的裝置。或許你不會用到 Twitter,你有自己的社群工具,府上的冰箱上可能(還)沒有附設螢幕。然而,對現今的大多數人來說,不論起床之際有什麼活動,我們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接觸數位裝置和服務,展開種種互動。事實上,根據 Deloitte 網站在二○一七年的一份報告指出,十六%的美國人一睡醒就會立刻伸手拿智慧型手機,四二%是在五分鐘內,六二%則會在十五分鐘內檢查各種訊息、電子郵件、社群媒體和新聞。
我們都過著數位生活,二六%的美國人說,他們「幾乎一直」都在線上。擁有智慧型手機的美國人超過八○%,每人平均每天約查看手機五十次。其中有極大比例的人隨時隨地手機不離身,即使睡覺都不放過。我們往往是在夜間查看手機:二○一七年,英國的一次調查發現,六六%的青少年會在凌晨醒來查看手機,三五%的父母會做相同的事。即使我們沒有智慧型手機,或者不會頻繁上網,照樣無時無刻都與數位化服務密不可分──從工作到利用運輸系統移動、操作各種設施,再到透過監視攝影機鏡頭,族繁不及備載。
這就是現今的生活方式嗎?生活是否應該如此?這樣過日子有什麼關係?
本書中,我們提出兩個相互關聯的論點。首先:我們與數位裝置互動的方式,確實非常重要。數位科技正在加速我們的日常生活,同時使之日益支離破碎。這些裝置所採集的數據,則被用來分析及鎖定自己。其次:我們應該往後退一步,哪怕只是退後一點也好,然後設法取得部分自我控制。我們並非呼籲大家反對新科技,也不是要和電腦運算及數位時代為敵。我們的發聲是為了追求平衡:固然要利用當前的電腦運算能力,卻必須是以能夠管控、審慎周延且對我們有益的方式去做。「慢運算」(slow computing)或許是個可行的做法,能讓你的數位生活過得更加小心謹慎。然而,它的用途不僅如此,慢運算的目標也是為了改變數位化社會與經濟的運作和組織方式。
話說回來,慢運算不是容易做到的策略。需要下功夫才行,雖然面對的壓力真不少。許多數位科技都設計得充滿吸引力,讓人欲罷不能。我們被召喚去查看手機的通知訊息、回覆電子郵件和已讀訊息,還有看看社群媒體有哪些新鮮事,有時這些真教人難以抗拒。或者,數位科技會鼓勵我們在各個 App(應用程式)之間悠哉地切來換去。可能是一路從 Netflix 逛到 YouTube,再到 Facebook,偶爾點幾下螢幕。筆電、桌機、平板、手機、電視……沒錯,甚至還有冰箱,數位裝置無不要求我們關注,把我們強行拉進它們的世界。它們施展魅力,讓我們心甘情願順服且渴望其運作邏輯,對任何可能的負面影響都在所不惜,例如失去隱私、時間被支解或承受各種壓力,只為了樂趣、便利和成本這類感受得到的好處。我們會被迫使用數位裝置完成普通的工作,像是與政府部門往來、報稅、申請許可或福利、填寫表格以更新保險方案、購買商品或服務,或者查詢資訊,例如圖書館的開館時間。
生活裡的柴米油鹽就這樣帶著我們接觸到數位世界,與數位媒體互動及應用的經驗,更是經常讓我們想要多多益善,就算違背本身的利益也無所謂。而且,國家和企業通常具有強大的力量,能夠設定及推動各種數位化議程。也就是說,想到抗拒和反擊往往令人望而卻步,這麼做所需要的精力不是人人都負擔得起。在這些壓力之下,慢運算致力於重新引導注意力、取回時間去追求其他目標,且保護實踐慢運算的人免於數位生活的有害影響。我們的做法可以分為個人和集體,個人方面,我們獻上應對之策,教你如何管理自己參與數位化世界的方式;集體方面,我們匯集知識、合力採取行動,加上動員政治力量扭轉社會大眾討論的風向,影響政府和企業對可疑行為的監管。
我們會在本書揭示為何必須平衡數位生活,且闡釋慢運算為什麼值得你我重視。我們會詳述行動細節,在個人與集體兩方面都能使它成為可以實現的目標。我們會釐清各個利害攸關的議題、陳述慢運算思考與實踐的內涵、羅列可供採行的實踐及干預措施,藉由這些措施對自己的數位生活重新宣示主權。希望本書所演繹的主題和概述的策略能說服你加入我們,目前我們已經有無數志同道合的人正在實行慢運算,用慢運算做為替代途徑來體驗運算的樂趣。

‧運算的喜悅

現今數位裝置與服務的品質及能力不容低估,許多人手握功能非比尋常的設備。一支智慧型手機在手,能透過衛星通訊辨識自己的位置、出門在外時能下載電影觀賞、傳送照片給遠在天邊的親友、撥打視訊電話、玩遊戲、附加其他裝置量體重和測體溫或刷信用卡、使用計算機、日曆、筆記或互動地圖等預載程式、下載千百種應用程式來做運動、學烹飪、閱讀、天氣預報、休閒旅遊、收聽廣播和 Podcast、獲得養生建議,還有其他功能,只要你想得到的應有盡有。電腦是性能極為優異的生產型科技─能靠它創造各式各樣的設計、故事和產品,既富有創意又能兼具彈性,令以往的任何工具都相形見絀。只需透過單一裝置,電腦即可提供形形色色的娛樂,還能實現多重形式的通訊、連網與消費。它是了不起的裝置,這點無庸置疑。
假設有某個裝置停擺,很多人會因此感到震驚(和痛苦)。數位裝置若不是摔到地上,螢幕很少會壞掉。最近的軟體確實有時會當機,然而有相當多軟體運作起來就像鐘錶一樣精準。數位裝置的電池不盡然都可以替換,不過大多能維持長久的壽命,即使需要每天充電。隨著數位裝置愈來愈堅固耐用、有更強大的處理器、更多記憶體空間和高解析度螢幕,我們每天用來調理及增強生活事務,例如製造、消費、互動、通訊、治理、監控、旅遊和遊戲。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32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