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新年快樂!天天領券享優惠!
歡迎光臨161號:從萬華開始,那些夢想城鄉的故事
滿額折
歡迎光臨161號:從萬華開始,那些夢想城鄉的故事
歡迎光臨161號:從萬華開始,那些夢想城鄉的故事
歡迎光臨161號:從萬華開始,那些夢想城鄉的故事
歡迎光臨161號:從萬華開始,那些夢想城鄉的故事
歡迎光臨161號:從萬華開始,那些夢想城鄉的故事
歡迎光臨161號:從萬華開始,那些夢想城鄉的故事
歡迎光臨161號:從萬華開始,那些夢想城鄉的故事
歡迎光臨161號:從萬華開始,那些夢想城鄉的故事
歡迎光臨161號:從萬華開始,那些夢想城鄉的故事
歡迎光臨161號:從萬華開始,那些夢想城鄉的故事
歡迎光臨161號:從萬華開始,那些夢想城鄉的故事
歡迎光臨161號:從萬華開始,那些夢想城鄉的故事
歡迎光臨161號:從萬華開始,那些夢想城鄉的故事
歡迎光臨161號:從萬華開始,那些夢想城鄉的故事
歡迎光臨161號:從萬華開始,那些夢想城鄉的故事
歡迎光臨161號:從萬華開始,那些夢想城鄉的故事
歡迎光臨161號:從萬華開始,那些夢想城鄉的故事

歡迎光臨161號:從萬華開始,那些夢想城鄉的故事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70 元
優惠價
90333
庫存:2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9 點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請讓我們接住你的脆弱!」
那些失去生活鬥志的人,都請來吧

「我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只知道一直試,但卻一直失敗。」
「他看我年輕,不知道我遇到什麼事,就說好手好腳應該要去找個工作,然後,發便當的時候就跳過我。」

你看過路上的那些無家者,你知道社會中有這些經濟弱勢者的存在,但你有想過他們內心面對挫折傷痛時該誰會願意接住他們嗎?你以為生活的不安定與自主權低落所帶來的無力感是讓人喪失生活動力的原因,但失去情感依歸、自我認同才是。
他們跟我們並沒有不一樣,在面對人生重大衝擊或失敗後,都需要療傷,也都需要一個可以展現脆弱的安身之處。

於是,夢想城鄉成立了。

長期駐點於萬華的夢想城鄉,透過告各種共學活動,在小小的空間裡,緩慢溫柔地扶持著彼此。城鄉夥伴們期望搭建的是,讓每個不慎掉落谷底的人,能卸下被排擠、輕視或嘲笑的恐懼的地方。在這裡,不需要隱藏脆弱,而是與「脆弱的力量」相遇。

此書不只記錄了協會成立至今七年的歷程,更如實呈現了每一段互相學習、成長的人生故事一路走來的故事。

歡迎光臨161號!!

專文推薦
「透過城鄉那些高亢低落的故事,原來我們永遠都有空間再往外冒險一點點。」
——《無家者》作者 / 李玟萱

「當交付了自己的脆弱,那股力量就會自然的幫助人彼此連結與自我修復。」
—— 人生百味 共同創辦人 / 巫彥德

「透過陪伴彼此,相信終能見證並看見每個人獨特、珍貴的那個自己。」
——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 / 吳玉鈴

各方感動推薦
(依照單位筆畫順序)
一碼村地下再生異托邦負責人 黃芳惠
大可居青年旅館創辦人 蔡寒筠、洪淳茹
中央廣播電臺「早安臺灣」節目主持人 夏治平
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秘書長 楊志彬
社團法人臺灣芒草心慈善協會社工師 李佳庭
社團法人臺灣社區實踐協會社工員 沈曜逸(後山)
浪人食堂及慕哲人社理事長 王薇盈
教育廣播電臺「城市的光影」節目主持人 雅柏
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萬心蕊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與人文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陳俊文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陳怡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 王永慈
國立聯合大學文化創意與數位行銷學系助理教授 陳君山
國際第四世界運動持久志願者 楊淑秀(華人世界協調人)
萬華社區小學創辦人 陳德君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地理老師 蔡文芳
臺灣城鄉特色發展協會祕書長 吳盈慧
臨床心理師 麥志綱


縫製一件百衲被

《無家者》作者——李玟萱
求學階段,班上好像有一種同學是坐在中間靠牆壁的位置,他不搶眼,也不調皮,需要時願意犧牲午睡時間幫你畫班級海報,即使沒輪到值日生也會主動幫忙擦黑板。你很少有機會跟他聊上兩句,在走廊擦肩時也只是禮貌微笑。

你偶爾會好奇這個同學的心裡在想什麼、他的煩惱與快樂是什麼,但光是應付老師的作業、跟死黨玩鬧、和別班吵架都沒時間了,轉頭也就暫時忘了這個看起來乖乖的同學。

曾經有位常在萬華走跳的人跟我說,「不知道夢想城鄉在做什麼」因為萬華有幾個服務無家者或經濟弱勢者的非營利組織,分別以社工福利、倡議、創意行動、婦女關懷為主要訴求。「夢想城鄉」在其中相對安靜,明明是培訓街遊導覽員的發起單位之一,也是萬華社福團體共同舉辦的培根市集全勤生,可是一般人提起夢想城鄉,好像不太知道該如何定義他。

疫情爆發期間,萬華的NGO 與店家的動能超級強大,幾乎是結合了傳統社會的人情味與軍隊作戰的縝密部署,快速補起社會安全網。在這過程中我很少看到夢想城鄉的消息,直到朋友的貼文裡有短短一行字提及「夢想城鄉的夥伴默默在後勤整理巨量的物資」,我心裡冒出:「啊,這就是夢想城鄉啊!」

夢想城鄉就是這個同學。
他一直在那裡,做該做的事。

成立七年後,夢想城鄉終於娓娓道來。
我們才驚訝他沉穩的外表下,內在吸納了多少人的風浪。

初期曾經參與過夢想城鄉一段時日,他並非是緬懷過去式的人情味,也不是架空出未來式的烏托邦;夢想城鄉更像是一種「現在進行式」,永遠都在行動與反思的循環中往前滾動,沒有終點。
「慢」是他的一個特色。
工作夥伴願意花很長的時間聚焦出核心價值、願意等待前進兩步退五步的經濟弱勢者(學員)重新學習走路、願意持續修正互動模式,即使會讓一切像是做白工。

「陪伴」是另一個特色。
工作夥伴和學員發生衝突後,願意回頭檢視自己恐懼或憤怒的來由;學員也在接納的氛圍裡漸漸釋出過往人生的挫折,和工作夥伴共同找出一種新的觀點來看待自己,這都需要很大的勇氣。而這些前提,我想是因為大家處於一個長期陪伴所生出來的信任關係中,才能誠實地面對自己、耐心理解對方,一起戴著探照燈往深處開鑿。

當理解了自我凌亂的根源,也觸摸到對方的成長脈絡,「包容」就成了彼此互贈的禮物。

我還沒拿到這個禮物就必須離開,但我非常想念夢想城鄉的「團體督導」時光。創會理事長徐敏雄老師像是開了一個解憂雜貨店,放滿了整櫃的零食等待著大家,夥伴們會將各種感人的、疑惑的、緊張的、沮喪的狀況丟出來,在一來一往的問答中,好像每個問題都能找到原先未曾想過的創意方式去嘗試,每個人都能比上一秒更認識自己、也更愛學員一些。

這本書就像是以閱讀的方式參與「團體督導」,聆聽那些我們在家庭、職場裡也都會遇到的本質相似的問題,透過城鄉裡高亢低落的故事,原來我們永遠都有空間再往外冒險一點點。甚至,還能伸出雙手與夢想城鄉共同縫製一件給這個社會的「百衲被」,當那些遭到重大事件剪碎的生命漂流到夢想城鄉,我們一一承接、縫綴;即使受傷的花色材質不再新穎嬌貴,但連結在一起後卻能重新擁有新生命,也能更結實地褓抱每一片季節變換時所掉下的落葉。

在夢想城鄉遇見這個時代最需要的特質:柔軟的慢下來

「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巫彥德
夢想城鄉,是我遇過最特別的團體,寫這篇推薦序,我不得不先從他們的缺點講起,才能讓人明白那珍貴的特質。
我是人生百味的巫彥德,人生百味是一個是在萬華關注都市貧窮議題的非營利組織,在三一八學運後,有一波社會行動與社會團體的興起,人生百味也是在那個時候認識了夢想城鄉與芒草心,而後面我們這三個關注無家者議題的組織,也一度一起被稱為「萬華三小窮」。
我在萬華工作這些年,時常需要跟在地團體合作,在前幾年時,我參與過幾次夢想城鄉的會議,我都覺得非常不耐煩,在會議中,常常會而不議,議而不決,他們讓每個夥伴說出自己的看法,而這樣的過程就讓會議變得非常冗長, 但最後得出的結論就跟一開始一樣,有時候甚至還沒有結論。
幾次開會下來,我開始瞧不起夢想城鄉,我認為他們沒有效率、做事沒有方向、難成氣候,而也如我所想的一樣,當時我在夢想城鄉最熟識的是宜潔與猴子,那時候萬華的小組織們有一個讀書會,會邀請不同組織的朋友一起來,只要他們有來,就可以看到他們一臉疲勞,然後說出一大堆最近遇到的挫折:像是不知道自己做事的方向、協會要沒錢了不知道怎麼辦、哪個學員又在活動中跟大家吵架了搞的自己心力交瘁,我每次聽到的時候,都會想,猴子跟宜潔也太弱了吧,作為主事者,怎麼可以這也不知道,那也沒辦法,然後就會忍不住的給協會一堆建議,你們要這樣做,那樣做,然後她們都很認真的記下這些建議,但是下次再開會,好像還是一樣,這也有問題,那也沒解決。
但奇怪的是,雖然問題都沒有解決,但卻沒有真正的壓垮她們,我久而久之也習慣了,同時發現了另一件事,就是不知道為什麼,在讀書會許多夥伴組織中,我最喜歡跟夢想城鄉的人說話,每次跟他們說話都覺得很舒服,不管講什麼都會被很認真的聆聽,而且竟然有一種意外的放鬆感,其實那時候我自己也不是沒有遇到問題,就跟許多在草創期的組織一樣,會很擔心資源從哪裡來, 自己做的方向對不對,但我原本很少在讀書會談論這些困難(因為我覺得說出來也沒用,還是要靠自己解決),但有趣的是,當看到他們說的時候,我自己也會想說,這種舒適的氛圍,讓我開始對夢想城鄉有一種好奇「她們好像有著一些我不知道的力量」。
一直到有一次的讀書會中,那次的主題是「如何與無家者建立信任關係」, 因為我們發現很多無家者很不願意談論自己的過去,但若我們希望找到幫助他們的方法,便很需要了解他們為何流浪,流浪前發生了什麼事。所以那時候就邀請夢想城鄉的徐敏雄老師來分享,那時候他提到了「自我交付」的概念,他說希望無家者信任我們可以是交付他的脆弱過去的對象認識,那我們需要先交出自己的脆弱,才能營造出一種安全的空間,讓別人也放心的缷下自己的武裝。這句話讓我深受啟發,也開啟了我在無家者工作的質變,原來宜潔與猴子她們能讓人感受到安全,是因為掌握了「脆弱的力量」。
而愈與夢想城鄉認識,便更深的認識關於脆弱的力量的多樣性,脆弱的交付讓彼此放鬆,不只讓經濟弱勢者也讓工作夥伴得以缷下武裝真誠的展現自我, 當人的力量不再需要用於武裝,那力量就會自然的幫助人彼此連結與自我修復, 一個能展現脆弱的環境,也是一個讓人能自我恢復的環境,也讓我了解為何他們為何看似弱小沒有力量,卻能在一次又一次的壓力挫折中活了下來。
重新認識這個力量,也幫助我認識到我身上各種陽性的特質,關於競爭、比較、效率、積極,雖然能讓我贏得一些資源,卻也讓我時常忽略了自己休息的需求以及夥伴的需求。我想邀請你好好看看這本書,看見文字與故事背後的力量,因為我認為在現代社會的發展下,大多數人都與我一樣不認識關於「脆弱」真正的意義,不知道如何真誠的自我交付,但若我們能與自己脆弱的部份相遇, 將有機會認識一種全新的力量。

街道上的夢行者

北藝大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吳玉鈴
敏雄是我博士班同學,記得當年在師大教育學院門口初相識,社交、寒暄話語都還來不及說完,這位同學就非常急切地趕著要去弄清楚選課與課程等跟博班學業最有關的事情,連跟初見面的同學多哈拉兩句都感覺好像虛擲光陰般的珍惜時間。二十幾年過去了,這個記憶依舊鮮明,然而這就是敏雄老師,是夢想城鄉協會的創辦者,是那個誠懇走訪協會附近一個又一個店家、付出大量時間與年輕夥伴燒腦共學、帶領學生志工、長期蹲點在萬華地區陪伴社區經濟弱勢朋友的社區工作者!當年,敏雄積極求知、勤勉治學的態度與表現,始終是博班同學們心目中的表率與學位進度標竿;表現如此亮眼的他,很難想像、也從未曾有機會聽見他分享關於自己在底層社會環境中成長的故事,還有求學過程中一路跌跌撞撞的挫敗、受傷經驗。

直到畢業多年,當他反思自己在大學教學、學術研究以及在社區教育工作現場所面對的各種理論與實務之間嚴重斷裂的困境,而決定回到自己成長所在——萬華,以長期紮根的行動方式,實踐自己所深信的關懷倫理與社區教育工作信念,推動成立夢想城鄉協會之後,我才有機會聽到這些故事,了解敏雄從不鬆懈的求知與求真的行動堅持從何而來;更自此一路見證、學習著他如何真誠面對、敘說自身成長及學習過程中的挫敗或受傷經驗,轉化成為自身教學及學術志業推進的動力,也因此身體力行的鼓舞了協會年輕夥伴、共同面對實務及各自人生中無數難解的課題,透過長期的各種方案支持,開展與社區工作對象之間的對話,建立信任,陪伴彼此,一起面對沒有簡單答案的真實生活挑戰與未來課題。

協會成立至今,轉眼七年了!說實話,初始也很難想像這個無比艱難的志願性團體能存活如此之久,且已真實的長出獨特且強韌的組織生命力。有熱情、有理想,但沒人力、沒資源,這應該是所有志願性團體共同的初始樣貌;不僅如此,再加上協會是以街友及經濟弱勢者為主要服務對象,計畫透過各項藝術培力方案,希望能夠連結青年志工與在地店家、共同營造一個能夠跨越階級、年齡與多元文化的合作平台,這個夢想的實踐,可想而知,有多麼艱難!事實上,協會成立後最初幾年,方案推動所需的人力物力,都是敏雄憑一己之力, 結合個人科技部研究計畫申請,加上協會夥伴宜潔、明韻(猴子),努力寫計畫、執行方案,爭取各種小額補助而來。每一年理監事會議,看到米缸裡所剩無幾的存糧,大家總是難免擔憂後續能否有著落!不過,即便困難,敏雄和宜潔,以及後續加入協會的工作夥伴猴子、亮君、秋欣,還有許多年輕學生志工, 在理念實踐的路上卻是一路堅定的相伴前行,不計辛勞、不問代價,一起找尋資源、建構連結、發展方案、陪伴學員、解決問題,一步一腳印的在無數難題中慢慢摸索,一點一滴的在實作的挫敗中建立起信任,長出勇氣、想出辦法, 然後,一針一線、一年又一年持續的共同編織、學習、創作出協會目前這個深具支持力的社區陪伴網絡,能夠繼續朝向以藝術教育營造多元文化共融、友善社區環境的理想目標前行。

愛與關懷、信任與勇氣、對話與連結、藝術與人文的力量,這些人生哲理與社區工作、專業助人方法,每個人都懂,也都能同意!但最難在行動與實踐, 在面對自我人生難關、亦或是在助人與社區工作現場面對無數真實、困頓、或讓人無比挫折的生命,還能不輕言放棄信念,並且持續在行動中、透過創作陪伴彼此,相信終能見證並看見每個人獨特、珍貴的那個自己,這是夢想城鄉協會最為難能而動人之處。

這本書的整理與出版,是協會走過七年足跡的階段性紀錄,動人的故事還在源源不絕地開展中!期待下一個七年,可以走得更深、更遠,陪伴更多人一起創作出更多好故事!

 

目次


各方感動推薦
推薦序 李玟萱 縫製一件百衲被
推薦序 巫彥德 在夢想城鄉遇見這個時代最需要的特質:柔軟的慢下來
推薦序 吳玉鈴 街道上的夢行者序言 夢想一步步營造中

序言 夢想一步步營造中
不想傳承的苦痛
成立協會的決心

第一章 夢想城鄉,您好
困境才是轉機
志工、店家和經濟弱勢的「三贏」
不老樂團隆重登場
好厝邊先從互相了解開始吧!

第二章 脆弱畫室
請讓我們來接住你的脆弱
畫室裡的新成員
不只是學伴,更是著實的「陪」伴
小米的創作奇幻之旅
積極拓展跨組織的連結關係

第三章 磨吧!手作木工班
在屋頂上不唱歌,我們磨木箱
一枝草一點露
木工班夥伴和空間逐漸穩定下來
不是只有一個人
開始外接案子了!
「培根」市集

第四章 艋舺社區博物館導覽班
街友導覽員培力首航!
各位先生女士,最「地道」的導覽正式開始!
其他兩位夥伴陸續歸隊
與大哥大姊們共享「愛的故事」
會相聚都是有一顆愛萬華的心

第五章 夢想城鄉到底想做什麼
「愛」是打從心裡祝福「所愛之人」
愛是永不放棄?
「獨特」才是最真實的相遇
如何透過社會設計實踐人生意義

後記

 

書摘/試閱

把討厭的故事說出來

為了幫助人們活出具有意義的人生,Frankl 提出了下列三種策略:1、投入藝術創造的活動
來證明自己擁有「創造性的價值」(creative values);2、透過承受苦難來展現自己的「態度
性的價值」(attitudinal values);以及3、藉由自己、他人及自然界建立愛的關係,來營造
相互認識與接納的「經驗性的價值」(experiential values)。

這三種意義創造活動中,「創造性地價值」與夢想城鄉協會長期在推動的藝術創作班和手作
木工班的理念很相近,因為它們都是在引導經濟弱勢學員勇敢地將自己內心的想法和感受,透
過多元藝術媒材表達出來。所以在各種藝術或木工作品裡頭,都可以看到大哥大姐們的想法和
故事。

這種「創造性的價值」之所以重要,在Fromm 思想中說得更清楚。因為Fromm 不贊成人們
為了奪取資源或逃避孤獨感,而去強迫別人或自己從事一些「非自願性的勞動」,因為這樣的生產活動以及做出來的成品,對所有當事人來說不僅無法彰顯他們的創造力或獨特性,還會不
斷複製違反自主意志的社會結構關係。所以從Fromm 的角度來看,如果期待街友克服「惰性」
或是「無法為自己負責」的問題,最好的方法不是用強制勞動,而是讓每個人都更有勇氣地認
識真實的自己,並且有機會參與各種勞動內容的規劃,使他們將對自己的期待和獨特能力運用
到勞動中。唯有當他們不再只是聽命行事的機器,而是明白並認同所要投入工作的意義,他與
工作及同事間的關係才不會是疏離或壓迫,也才可能從「被動怠惰」轉向「主動參與」。相信
這個道理不單是對街友有效,對於每一個人都一體適用才是。

其次是Frankl 所說的「態度性的價值」,這種生命意義特別展現在夢想城鄉協會的真人圖書
館方案裡。記得每次在幫經濟弱勢學員整理故事時,都會不斷被問到:「這些失敗的經驗有什
麼好說的?」有個學員也曾經說:「你們來這裡,是不是應該要幫忙我們的未來找到更好的出
路,但是為什麼一直都在說我們過去的故事?這些失敗的經驗都是不良示範,對我們和年輕人
有幫助嗎?」之前甚至有位記者質問:「協會讓大哥大姐說自己的生命故事,是不是是在消費
弱勢的悲情?」

面對這類的提問,我都會回覆說:「每個人一輩子中都一定會遭受某些失敗經驗,這都是已
經發生,而且無法改變的事實。這時候,只有透過重新敘說自己的故事,從過程中再次釐清自己與身旁他人在每個重要關卡的內心掙扎與感受,並且找到可能的個人和社會文化成因,這樣才可能原諒他人、甚至放過自己,讓傷痛獲得療癒。

另外,我覺得人類是用『說故事』的方式來賦予自己生命意義的,以當我們在陳述自己過往的經驗時,不只是闡述一個客觀事實,更是透過回顧,重新賦予舊經驗『新意義』,對未來的人生提出新的行動目標。

第三,既然每個人都有跌倒的經驗,那麼透過真誠的生命故事交流,我們不僅可能發現自己不是孤單一人在面對這些苦難,讓看似個人的挫敗或傷痛得到同理、寬恕或撫慰。

最後,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我們希望讓大哥大姐們感受到,每個人的故事與感受都那樣地獨特、有價值,絕對都應該被用心聆聽與關切。」

當然,也會有青年志工問我:「老師,如果有些大哥就是覺得自己破產或流浪的故事一文不值,我們也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幫助他們,這時候該怎麼辦呢?」

面對學員們高度負面的情緒,除了承認它們存在的合理性,我也會嘗試從聽眾的角度回饋說:「他們能撐過破產、流浪的那段日子, 還活了下來, 你們不覺得他們很厲害嗎?」

就像一個經歷失戀傷痛的人,雖然會感到萬分沮喪和自我價值的低落,但是很奇妙的是,他們通常不願銷毀這段戀愛記憶。為什麼呢?因為即使是傷痛,也是一種人生際遇與存在感受;人最可怕的不是感覺到痛,而是『無感地活著』。正如生理層面上,疼痛扮演著避免我們過度受傷的警衛功能;在心靈層面上,痛苦也能讓我們不致流於冷漠,而能常保活力和敏感性。因為當我們處在逆境之中,如果能感受到不滿意,也就等於我們對當下和未來依舊持續懷抱更好的理想。

這時候,若有人能跟他們一起整理故事,並透過交流的過程讓他們聆聽各種新觀點,甚至學
習寬恕曾傷害自己的人(包括自己),這樣不僅能讓他們感受到「自己能熬過來真不容易」的
自信,更可能產生觀點轉化的「態度性的價值」。相較之下,如果一個人一旦無法感知自己真
實的生活處境,或是對這些處境毫無情緒反應,就等於進入內在生命的死亡狀態,再也沒有什
麼比這種麻痺和無奈更令人絕望了。

這個道理在另外一位人文主義哲學家A. Adler 的書裡也提到過,他認為,人們只有覺得自己
有價值的時候才會鼓起勇氣;會讓自己覺得有價值的只有一種情況,就是自己的行動是對社會
福祉是有益的時候。即使有些人實際上真的沒有辦法對社會做出巨大的貢獻,但我們還是要努
力幫助他們從言行中找出善良的意圖,也就是「貢獻感」。例如接下來會提到的真人圖書館和
導覽體驗方案,就是在為大哥大姐們搭建參與社區營造的新角色。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33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