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從天書時代到古文運動:北宋前期的政治過程
滿額折

從天書時代到古文運動:北宋前期的政治過程

商品資訊

定價
:NT$ 520 元
優惠價
90468
庫存:3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4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透過梳理北宋前期的政治過程,分析宋代古文運動展開的歷史脈絡。上篇探討1008至1033年的所謂「天書時代」,如何在真宗與徐鉉後學的合作下,融合漢唐經學、讖緯學、道教思想於一體;下篇探討仁宗朝的古文運動如何在批判天書時代的政治文化中誕生。為探討此一政治過程,本書所關注的士大夫群體遠多於范仲淹及其政治支持者,從而深化仁宗朝古文運動的歷史過程。本書認為,天書時代是趙宋君臣將漢唐君主對「太平」的想像與操作,進行總結性的重組與展示,以為統治的正當性張本;天書時代在仁宗朝的破產,意味著此時士大夫反省,甚至放棄漢唐儒學所賦予的政治理念。是故,從天書時代到古文運動,可謂是中國政治史與儒學史典範轉移的關鍵時期。

【名家推薦】

這本改寫自博士論文的論著,在經過用心地大幅修改之後,不僅論證更為詳密,讀來也更容易掌握北宋前期的政治過程。全書的重點在指出,宋仁宗時代再興的古文運動,不僅是一項文學運動,也是一項針對從宋真宗大中祥符以後,到仁宗初期劉太后掌政期間,即本書所稱「天書時代」盛行的讖緯與道教化經學的經典重新解釋運動,且有其現實上的政治關懷。本書以文化資源如何運用於政治的考察,對北宋前期政治史的演進過程提供了一個新的觀察角度;而文中所涉及的個別問題,也注意到不少過去學者所未注意的歷史現象。此一新觀察角度,足以和學界原有的觀點並存,共同豐富我們對北宋前期歷史的認識。
── 梁庚堯(臺大歷史系名譽教授)

Based on a brilliant, critical reading of the primary sources, Chang Wei-ling presents a new and powerfully persuasive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first 100 years of Song political and intellectual history. Meticulously researched, this work integrates the history of a distinctive “Great Peace” (taiping 太平) religious and political culture in the Zhenzong era (997-1022) and the later reaction against this culture, sometimes simplified as the “guwen movement,” under Renzong (1022-1063). A major contribution to scholarship on Song, this path-breaking study probes the religious and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of the authoritarian nature of the early Song state.
── Charles Hartman (Emeritus Professor of East Asian Studies, The University at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作者簡介


張維玲

臺大歷史系博士,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文化學系研究助理教授。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哈佛大學東亞系、費正清中心訪問學者。專長領域是宋代政治文化史、晚唐至明初地方社會史,後者以福建莆陽為個案研究。已有論文發表在《新史學》、《漢學研究》、Journal of Song Yuan Studies等期刊。目前正在進行的地方史研究,不僅與西方學界「南宋士人地方轉向(localist turn)」展開對話,也希望對「宋元明轉折(the Song-Yuan-Ming transition)」的課題有所貢獻。

 


自序

概括性地說,本書處理的是宋真宗到仁宗朝的政治過程;更準確的說,本書探索的是真宗朝的天書封禪事件,如何在不同政治群體的反思與批判中,觸發仁宗朝的古文運動。最根本上的意義,則是探討中國政治正當性的關鍵轉折時期:漢宋的舊傳統被打碎,新的傳統尚未建立。這個大破而未立的時期,為中國的政治文化、學術思想,開啟了各種可能的走向。

在從事這項研究的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儒學與經學在研究政治文化時的重要性。經學不僅關係到士大夫的政治語言,也影響了他們的意識形態。我更注意到,讖緯學在漢宋之間的重要性。讖緯雖與一般性的陰陽術數有本質上的相通,但在東漢形成具體文本,並與經學綑綁的過程中,使這門學問與其他類型的術數之學有著很大的區別。在前人研究成果斐然的情況下,對經學與讖緯的探索,是拙著能夠提出與前人不同意見的因素之一。

這本書能夠面世,最要感謝的就是梁庚堯教授。從論文撰寫到最後階段的修改,都得到他許多寶貴意見。不管在任何時候,梁老師總是對我的這項研究給予期許與理解。梁老師的支持,是我將論文重新改寫的動力。我也要特別感謝蔡涵墨(Charles Hartman)教授。蔡教授是我研究生涯的知音,他欣賞我許多大膽的想法,並且經常給我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我知道蔡教授更喜歡我的政治史研究,但他對於我現在轉向地方社會史,也給予極大的鼓勵。

我在臺大歷史系一路從學士讀到碩、博士,期間修過許多師長的課,他們在思想上啟迪我,在研究上鞭策我。我要特別感謝王德毅、閻鴻中、方震華、許雅惠老師,他們不僅支持我的研究,同時也給我許多寶貴的提醒。我也要感謝甘懷真教授。我在博論口試後,與甘教授就研究方法與寫作策略等問題,進行過許多討論,他的意見與這個最終修改的版本,有著密切關係。我也要感謝雯怡學姊給我的建議與鼓勵。博論寫作階段,我得史語所博士候選人培育,期間我每個月與她通信,暢聊自己的研究心得,許多想法是在與雯怡學姐通信的過程中變得更加具體。

每回提到這項研究,我就忍不住回想起2014年9月到11月在北京大學歷史系訪問,向鄧小南教授學習的日子。與鄧門切磋的快樂時光,還有未名湖的湖光水色,終生難忘。記得當時博論剛寫完第三、第四章,我不懼論文尚未仔細打磨,就參加了兩次鄧門的學術批評聚會,領會到在學術切磋上,直言不諱的快樂。此外,李華瑞教授在我碩士論文出版後,與我有較多的學術討論,在北京訪學期間,也蒙他的照拂,一直銘記於心。

2018至2020年,我有幸到哈佛大學東亞系與費正清中心訪問,在這期間,我一方面忙於旁聽包弼德(Peter Bol)、宋怡明(Michael Szonyi)等教授的研究生討論課,另一方面也終於回過身來,修改博士論文。我在取得博士學位後,研究興趣有了明顯的變化。由於長期參加黃寬重教授的讀書會,在黃老師的督促下,我遍讀南宋至元代福建興化軍的文人文集,這使我的研究興趣發生了「地方轉向」。也因此,我的博士論文一放就是數年。不過,我從來沒有對這項課題失去熱情,我一直在思索,該如何修改才能讓這個研究更有說服力,也更友善讀者。直到2019年,我才感到這個思索有了著落,能夠靜下心來進行改寫。與其說是改寫,不如說是重寫。除了章節結構有了全面性的調整,用字遣詞有了不一樣的表述,在篇幅上也大幅刪減,於是才有了今天這本書的面貌。最後,書稿得到兩位匿名審查人的肯定以及寶貴意見,讓我能在他們的建議上,做更仔細的考慮與修訂。

我也要感謝孔曼玲(Camila Guillama Capella)、馮茜、陳韻如(史語所)、吳皓雲給我的友誼。沒有他們溫暖的幫助與關心,本書恐怕無法順利完成。

我也要特別感謝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文化學系,提供我這麼好的研究環境;也感謝我的同事,他們的親切與友善,讓我在2020這巨變的一年,仍感到許多溫暖。張家偉、于琨協助本書的校稿,使本書避免了一些錯誤。也感謝香港許多研究宋史的學者,他們在學術上的見識,以及他們給予我的友誼與包容,是砥礪我向前的動力。

最後,我要感謝昱丞,他不僅是我的丈夫,也是我最好的朋友。每當我有任何學術上的想法,他都是我第一個聽眾。他在學術上銳利的眼光,往往能夠幫助我從一個更犀利的角度自我批判;他的鞭策與激勵,每每敦促我將想法磨練得更有深度。我也要感謝硯文、硯海,他們的生命出現在這個世界,正好伴隨著這本書的修改過程。如果這本書能對學術界有些許貢獻,那恐怕也是因為在修改書稿的階段,心中充滿無限歡喜的緣故。

 

目次


自序
導論
第一節 古文運動的政治背景︰「天書時代」
第二節 政治史與儒學史的內在連動
第三節 推動政治過程的政治派別
第四節 《宋會要輯稿》與士大夫文集的史料價值
第五節 從天書時代蛻變出的古文運動

上篇:天書時代的形成

第一章 渴望封禪——宋太祖、太宗朝對統治正當性的追求
前言
第一節 封禪與「太平」的概念連結
第二節 太祖末到太宗前期對太平與封禪的謀求
第三節 端拱元年的轉折與「修德來遠」的提出
第四節 太宗後期的太平追求與挫折
第五節 太宗朝南北文士的權力關係
結語
第二章 走向「太平」——真宗大中祥符時代讖緯與道教的融合
前言
第一節 成為「有德」的「太平無為」之君
第二節 天書時代的思想來源之一:讖緯
第三節 天書時代的思想來源之二:徐鉉崇敬唐玄宗的道教統治
第四節 徐鉉——王欽若派文士:祥符時代的主導者
第五節 祥符年間讖緯與道教的融合
結語
第三章 天書時代——統治模式與政治文化
前言
第一節 天書:「太平」後的統治指導
第二節 孝治:東封、西祀與聖祖降神
第三節 崇「無為」之「道」
第四節 如導師般的君主:天書時代的君臣關係
第五節 全體動員:向地方延伸的真宗崇拜
結語
附圖:徐水縣天慶觀碑

下篇:歷史中的古文運動

第四章 「太平」的喪失—— 仁宗前期政治文化的轉變
前言
第一節 殘存的「太平」——劉太后主政期
第二節 承認「太平」已失——仁宗親政到慶曆改革
第三節 仁宗統治後期的政治策略
結語
第五章 歷史中的古文運動——政治過程與歷史敘事的形塑
前言 古文運動的「典範敘事」
第一節 從天書時代蛻變出的古文運動
第二節 王曾與楊億派文士對古文運動的貢獻
第三節 柳開派士大夫對古文運動的貢獻
第四節 疑經的展開:仁宗朝士大夫對「天書」的批判
結語

結論
徵引書目
索引

 

書摘/試閱


導論(摘錄)

第一節 古文運動的政治背景︰「天書時代」

學者談論古文運動多並稱唐宋,實則「唐宋古文運動」涵蓋多個不同的歷史時期,時代脈絡也各有不同。韓愈(768-824)、柳宗元(773-819)面對的是安史之亂後的中唐,柳開(947-1000)的歷史時空則為宋代的初興,而孫復(992-1057)、石介(1005-1045)、歐陽修(1007-1072)等人經歷的,是真宗(997-1022在位)到仁宗朝(1022-1063在位)的變化。因此,所謂唐宋古文運動,與其說是一個連續發展的過程,不如說是存在許多斷裂面。不同時空背景下的古文家,所面對的歷史課題也大相逕庭。宋代古文家對唐代古文學者的引述與頌讚,與其說是受到前輩們跨時空的「影響」,不如說是後來者在面臨當下的時代課題之際,提取、詮釋了前輩古文學家的思想與理念。

北宋古文運動的要角孫復、石介、歐陽修等人的成長背景,正是真宗一朝的「天書」時代。大中祥符元年(1008)正月三日,真宗獲得降於皇城承天門的天書。從此,真宗供奉著天書,進行一連串的祭祀禮儀:祥符元年十月到泰山舉行祭天的封禪大典,祥符四年(1011)二月到汾陰祭地,隔年,真宗自言道教神仙同時也是趙宋祖先的「聖祖」,親自降臨在他面前;祥符七年(1014)正月,真宗到亳州朝謁老子太清宮,天禧元年(1017)奉上玉皇、聖祖聖號寶冊。這一連串夾雜怪力亂神的奉神禮儀,對現代學者來說,可謂匪夷所思。認為大中祥符時代的奉神禮儀,乃是真宗君臣合謀作偽,以化解澶淵之盟帶來的恥辱,便成為通行的觀點。但也正是「天書」的時代,構成了宋代儒學運動的起點——古文運動的政治背景。

本書以「天書時代」指稱這段時期︰真宗祥符元年到劉太后(968-1033)過世的明道二年(1008-1033)。這樣的指稱,不僅在於「天書」在這個統治階段,被君主視為政權正當性的主要象徵,也在於這段時期的政治文化,由於天書的存在而有其特殊性。雖然「天書時代」的稱法,將真宗統治的大中祥符(1008-1016)、天禧(1017-1021),與劉太后主政的天聖(1023-1032)、明道(1032-1033)視為一個整體,但本書更為重視的,是梳理從真宗到劉太后統治期的差異與變化。本書將指出,劉太后統治期,一方面可視為天書時代的有限度延續,另一方面卻也是天書時代的消退與萎縮,古文運動在此過程則悄悄醞釀。

第二節 政治史與儒學史的內在連動

本書透過梳理北宋前期的政治過程,分析宋代古文運動展開的歷史脈絡。本書不僅探究北宋前期的政治史與儒學史,更重視析理這兩個學術範疇如何彼此牽動。北宋前期政治史研究已經累積了可觀的成果,但既有研究以單篇論文為主,以專書形式、系統性探討北宋前期政治過程的著作仍不多。其中,有三部作品儘管成書多年,但仍構成理解此時期政治史的重要著作,也是本書討論得以展開的前沿研究:劉靜貞《北宋前期皇帝和他們的權力》、鄧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何冠環(Koon-wan Ho)Politics and factionalism: K’ou Chun (962-1023)and his ‘t’ung-nien’。這三部作品分別代表了政治史研究的三種典範:以帝王為中心、以議題為導向、以士大夫黨派鬥爭為核心。它們都揭示了北宋前期政治史的重要面向。但也因此,若欲在前人的基礎上有所推進或突破,則必須探索不同以往的研究方法與切入視角。鄧小南在《祖宗之法》中,這樣期許後繼研究:找到一個能夠牽動某時代的政治過程、文化思維、社會活動、思想探索,並對歷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課題。

儘管批判與否定構成宋代以降士大夫對天書時代的立場基調,但從歷史學的角度來看,「天書時代」為一極具牽動力的議題。這個時代援引、鎔鑄了諸多漢唐儒學思想,並打造了一個世代獨特的政治文化與社會氣氛,影響所及不僅及於中央朝政,亦下至地方社會。真宗打造的天書時代,與緊接而來的仁宗朝古文運動,更有著內在發展的理路。換言之,「天書時代」這一被歸為政治史的議題,如何牽動思想史的關鍵課題「古文運動」?便是本書探究的主題。

古文運動與慶曆改革,向來是北宋儒學史與仁宗朝政治史的重要課題。余英時先生在《朱熹的歷史世界》,便指出宋初古文運動是宋代儒學的第一階段,古文運動的學者熱心於得君行道,從而引發慶曆改革。宋代古文運動的代表性著作,依出版時間排列有:金中樞〈宋代古文運動之發展研究〉;劉子健《歐陽修的治學與從政》;何寄澎《北宋的古文運動》;祝尚書《北宋古文運動發展史》;漆俠《宋學的發展和演變》。這些著作在個別細節上詳簡有別,但總體而言,他們的研究為宋代古文運動勾勒出一個「典範敘事」。此一敘事包含三項結構性要素:第一,宋初古文運動先鋒柳開,主張文章應闡揚古聖人之道,從而改變了五代的弱質駢文;第二,楊億(974-1020)與劉筠(970-1030)在真宗一朝,吹起一股重視修辭、對仗的反古文精緻文風;第三,仁宗朝由范仲淹(989-1052)、歐陽修、孫復、石介、穆修(979-1032)、尹洙(1001-1047)等開啟反楊億文風的古文運動。古文家的共通趨向是不再依循漢唐經典注疏,而是從儒家本經著手,直探聖人之道。且此「道」,必須藉由政治改革加以實踐。因此,慶曆改革經常被學者視為仁宗朝古文運動學者的政治實踐。

上述古文運動的「典範敘事」,構成學界對仁宗朝儒學運動的基本認識,似乎難再突破。故而,相關研究在千禧年以後便乏人問津。漆俠先生在二十一世紀初作《宋學的發展和演變》,對個別儒者的經學思想、政治活動有十分細緻的討論,但在整體架構上,並未背離這個典範敘事。

那麼,此「典範敘事」是如何產生的?筆者認為,其來源自慶曆七年(1047)范仲淹所作尹洙文集序:

唐貞元、元和之間,韓退之主盟于文,而古道最盛。懿僖以降,寢及五代,其體薄弱。皇朝柳仲塗(開)起而麾之,髦俊率從焉。仲塗門人能師經探道有文於天下者多矣。洎揚大年(億)以應用之才獨歩當世,學者刻辭鏤意,有希髣髴,未暇及古也。其間甚者專事藻飾,破碎大雅,反謂古道不適於用,廢而弗學者久之。洛陽尹師魯(洙),少有高識,不逐時輩,從穆伯長(修)游,力為古文,而師魯深於《春秋》,故其文謹嚴,辭約而理精,章奏疏議,大見風采。士林方聳慕焉,遽得歐陽永叔,從而大振之,由是天下之文一變,而其深有功於道歟!

短短二百多字便概括了現代學者對古文運動的理解框架。然而,細究這段文字,其實有諸多問題尚待解答。首先,為什麼范仲淹將宋代古文運動追溯到已過世半世紀的柳開?柳開在世時,不僅只是低階官僚,而且從未進入中央任職;柳開的影響力,為何能夠改變所謂五代「薄弱」文風?柳開「門人能師經探道有文於天下者」是哪些人?他們對古文運動有何貢獻?其次,范仲淹的詮釋,無疑有其特定的立場與視角。這篇序既是為尹洙文集而作,序文難免突出尹洙及其師穆修的重要性,文末更強調了范仲淹與尹洙共同好友歐陽修的貢獻。我們是否能把此書序的敘事,視為古文運動的發展全貌?

檢視范仲淹的尹洙書序,實際上是在放大個別人物的影響力的同時,模糊化了歷史發展的脈絡。范仲淹的書序,並沒有告訴我們為什麼柳開或楊億能有如此大的影響力,也沒有說明為什麼尹洙與歐陽修能夠改變重視雕琢的文風。而這個文風變化的時代——從柳開過世,到所謂歐陽修等重振古文、古道,正是以天書時代與慶曆改革為政治背景。

因此,欲突破古文運動的典範敘事,便有必要重新梳理真宗到仁宗朝的政治過程,從而還原古文運動複雜的發展歷程。真宗朝的天書時代,並不是在真宗過世的那一刻便畫上句點,而是影響了一整個世代的政治意識形態,與配合此意識形態的文章撰作。楊億是這個時代的佼佼者與代表人物,但並不是影響這個時代的關鍵人物。真宗的過世,確實帶來政風、文風轉變的契機,但這個轉變的過程,亦非單憑數人能夠翻轉,而是由身處不同權力位置的士大夫們,在不同的時間點,做出關鍵性的建議與決策。范仲淹、歐陽修與尹洙等慶曆改革核心人物,雖是其中要角,但卻不是對此轉變作出貢獻的唯一群體。

基於上述的反思,融合政治史與儒學史(以本書所關注的面向而言,更確切的說法是經學史)成為本書最關鍵的切入角度。既有研究往往將政治史與儒學史劃分為兩個不同的研究領域,政治史是歷史學者關心的課題,儒學史則為中文研究學者所關注。兩個研究社群有各自的研究傳統,卻也因此較少相互對話。故而,天書時代為歷史學所注目,古文運動則被劃入儒學史或文學史的範疇。這便導致真宗朝的天書統治,與仁宗朝的古文運動,儘管在時間上前後相續,但似乎各自獨立、無所關聯。然而,至少在北宋以前,儒家士大夫對儒家經典的闡述與詮釋,往往是為了回應現實的政治問題;儒士作為政治場域中的主要參與者,他們腦海中的儒學思維與觀點,也深刻影響了政治發展的走向。

本書認為,過去屬於政治史範疇的「天書時代」,本質上即是真宗君臣利用、詮釋儒家經典,最後卻以破壞儒教統治告終的過程。宋太宗後期至真宗統治前期,趙宋朝廷頒佈了主要由漢唐儒者注疏的「十二經」經典詮釋。天書時代的神道禮儀,即是操辦者對官方經典注疏進行選擇性的接受,與詮釋性的應用結果。另一方面,天書時代又大量融入了道教奉神之禮,並將之接架於儒教祭禮之上,從而對儒教祭禮進行突破。從儒家本位立場的士大夫來看,則不啻是對儒教統治的破壞與否定,從而引起他們對政治現狀的焦慮與反省。故而,真宗、仁宗之際政治文化的變遷,本質上也是士大夫對儒家經典的維護與反思。

其次,過去被認為屬於儒學史與文學史範疇的古文運動,亦必須放在真、仁之際的政治史脈絡中,重新解讀。正如學者一致贊同,仁宗朝古文運動帶有強烈的政治改革、重建秩序的目的。這背後蘊含的潛臺詞是:他們對既有的政治秩序頗感不滿。這個令他們不滿的政治秩序,恐怕不會是二百多年前安史之亂後的中唐,亦不會是一百年前五代的分裂格局,而是直接構成仁宗朝統治基礎的天書時代。天書時代正是范仲淹、孫復、石介、歐陽修等人年少時的親身經歷;也是他們及許多同時代的士大夫,希望將之掃除的政治遺產。換言之,正是在與天書時代所利用、破壞的經典詮釋進行不斷對話的過程中,激發了新一波的古文運動。總之,從天書時代到古文運動,一方面意味著帶入儒學史的視角,以翻新北宋前期的政治史;另一方面則是將古文運動鑲嵌入其政治史脈絡,以深化我們對古文運動的認識。

第三節 推動政治過程的政治派別

本書既是探討北宋前期的政治過程,推動此「過程」的君主與士大夫群體,毫無疑問是本研究的主角。本書將中央的政策走向視為一個權力競爭的場域,不同派別的士大夫都欲爭取最高權力者——君主的支持,以將他們的政治理念付諸實踐。本書揭示的政治「過程」,正是在不同派別士大夫的理念抗衡與權力競爭中推進。

本書以「派」或「派別」來指稱推動政治過程的政治團體。「派」與「派別」包含兩個互為因果的內涵,其一是同屬一派的士大夫,彼此有著較為緊密的人際往來;其二是同屬一派的士大夫,有著相近的政治立場與政治理念。本書將以派別人物中,具領袖地位,或政治影響力最大的士大夫,指稱該派士人群體。儘管任何一個派別都不可能有固定、明確的邊界,其成員也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減,但我們仍可藉由人際網絡與政治立場的分析,辨識出不同派別士大夫如何在特定時間點,推動著政治的發展。其中,有些派別士人內部存在較明確的師生關係,使他們構成該派領袖人物的「後學」。因此,為了避免指稱上的單一,本書有時也以領袖人物的「後學」指稱具有較明確師生關係的士大夫群體。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68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