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抗爭:1977-2019臺灣社會運動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60 元優惠價
:90 折 414 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特色
★爬梳警政署統計資料,篩選具有代表性的社會運動案例,分析歸納臺灣社會運動與眾不同的趨勢!
★攤開四十餘年臺灣社會運動史,見證臺灣民主轉型與社會變遷!序
〈序〉
本書係在個人博士論文的基礎上,再增加臺灣從解嚴前後社會發生較具代表性、影響性與民主政治意義的非暴力抗爭社會運動個案,藉以剖析臺灣非暴力抗爭社會運動形成的背景因素。研究發現,臺灣社會運動轉型趨勢區分為三種特徵,包括抗爭運動的「頻繁化」、抗爭群體類型的「多樣化」與抗爭模式的「非暴力抗爭」,在同時間的國際比較上也屬特例。
經由對社會運動的理論與文獻資料耙梳,本研究歸納「環境因素」、「政府治理」及「群眾認知」三項為解釋臺灣社會運動呈現「非暴力抗爭」、「頻繁化」及「多樣化」的自變項,是為本研究的研究架構。
本研究方法以文獻分析及深度訪談法為主。研究資料來源,包含官方統計及民間媒體報導,並深入訪談臺灣社會運動中的關鍵人物。
在官方資料方面,本研究採用了:
1. 行政院內政部警政署自1987年至2019年集會遊行逾19萬3千餘次統計資料;
2. 內政部自1977年至2019年人民團體統計資料;
3. 內政部自1989年至2019年政黨統計資料;
4. 中央選舉委員會自1989年至2020年間歷屆公職選舉資料,主要係以總統、副總統、立法委員及直轄市暨縣、市長等政治選舉活動;
5. 司法院對集會遊行及言論自由的解釋;
6. 集會遊行法等相關法規文獻資料。
在民間資料方面:
1. 媒體報導及網路評論文章;
2. 對臺灣長期從事社會運動的領袖人物的非結構性訪談;
3. 梳理臺灣具代表性的社會運動,以勾勒出非暴力抗爭社會運動,皆是本研究的重要資料來源。
經由上述資料的分析,本研究發現:全球非暴力抗爭的氛圍、政府對社會運動的理性治理政策、群眾對非暴力抗爭效果的認知,以及民間團體維權意識的抬頭等,都是造成臺灣社會運動呈現「非暴力抗爭」、「頻繁化」及「多樣化」特徵的因素,其中又以社會運動領導者對貫徹非暴力抗爭理念與行動的體認最具關鍵性。
證諸國內有關社會運動相關文獻,本研究對學術的貢獻在於提供實證的官方及民間資料探討臺灣社會運動轉型趨勢與特徵,並剖析臺灣社會運動發展非暴力抗爭的關鍵、運作模式及形成非暴力抗爭現象之人文因素。
臺灣社會運動同時存在非暴力化抗爭、頻繁化及多樣化的發展特徵,無論在國際文獻及新興民主國家,乃至西方民主國家中相對少見,臺灣社會運動的發展經驗,未來或許可以在國際社會運動理論及非暴力抗爭比較中成為一個新的研究案例。書籍簡介
臺灣社會運動同時存在「非暴力化」、「頻繁化」及「多樣化」的發展特徵,無論在國際文獻及新興民主國家,乃至西方民主國家中都是相對少見的。作者蘇佳善曾任警務人員,後轉至內政部參與管理社團的工作,參與管理示威人群、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因工作關係得以長期觀察臺灣逾30年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環境變遷。
在本書中,蘇佳善爬梳警政署自1987年至2019年集會遊行逾19萬3千餘次統計資料、人民團體統計資料、政黨統計資料、中央選舉委員會歷屆公職選舉資料(包括總統、副總統、立法委員及直轄市暨縣、市長等政治選舉活動)、司法院對集會遊行及言論自由的解釋、《集會遊行法》等相關法規文獻資料,並蒐集媒體報導及網路評論文獻、訪談長期從事社會運動的領袖人物,篩選較具代表性的社會運動案例,就臺灣解嚴前後社會運動發展的演進,進行整理、分析、比對與歸納。他期待臺灣社會運動的發展經驗,未來可以在國際社會運動理論及非暴力抗爭運動比較中成為一個新的研究案例。
★爬梳警政署統計資料,篩選具有代表性的社會運動案例,分析歸納臺灣社會運動與眾不同的趨勢!
★攤開四十餘年臺灣社會運動史,見證臺灣民主轉型與社會變遷!序
〈序〉
本書係在個人博士論文的基礎上,再增加臺灣從解嚴前後社會發生較具代表性、影響性與民主政治意義的非暴力抗爭社會運動個案,藉以剖析臺灣非暴力抗爭社會運動形成的背景因素。研究發現,臺灣社會運動轉型趨勢區分為三種特徵,包括抗爭運動的「頻繁化」、抗爭群體類型的「多樣化」與抗爭模式的「非暴力抗爭」,在同時間的國際比較上也屬特例。
經由對社會運動的理論與文獻資料耙梳,本研究歸納「環境因素」、「政府治理」及「群眾認知」三項為解釋臺灣社會運動呈現「非暴力抗爭」、「頻繁化」及「多樣化」的自變項,是為本研究的研究架構。
本研究方法以文獻分析及深度訪談法為主。研究資料來源,包含官方統計及民間媒體報導,並深入訪談臺灣社會運動中的關鍵人物。
在官方資料方面,本研究採用了:
1. 行政院內政部警政署自1987年至2019年集會遊行逾19萬3千餘次統計資料;
2. 內政部自1977年至2019年人民團體統計資料;
3. 內政部自1989年至2019年政黨統計資料;
4. 中央選舉委員會自1989年至2020年間歷屆公職選舉資料,主要係以總統、副總統、立法委員及直轄市暨縣、市長等政治選舉活動;
5. 司法院對集會遊行及言論自由的解釋;
6. 集會遊行法等相關法規文獻資料。
在民間資料方面:
1. 媒體報導及網路評論文章;
2. 對臺灣長期從事社會運動的領袖人物的非結構性訪談;
3. 梳理臺灣具代表性的社會運動,以勾勒出非暴力抗爭社會運動,皆是本研究的重要資料來源。
經由上述資料的分析,本研究發現:全球非暴力抗爭的氛圍、政府對社會運動的理性治理政策、群眾對非暴力抗爭效果的認知,以及民間團體維權意識的抬頭等,都是造成臺灣社會運動呈現「非暴力抗爭」、「頻繁化」及「多樣化」特徵的因素,其中又以社會運動領導者對貫徹非暴力抗爭理念與行動的體認最具關鍵性。
證諸國內有關社會運動相關文獻,本研究對學術的貢獻在於提供實證的官方及民間資料探討臺灣社會運動轉型趨勢與特徵,並剖析臺灣社會運動發展非暴力抗爭的關鍵、運作模式及形成非暴力抗爭現象之人文因素。
臺灣社會運動同時存在非暴力化抗爭、頻繁化及多樣化的發展特徵,無論在國際文獻及新興民主國家,乃至西方民主國家中相對少見,臺灣社會運動的發展經驗,未來或許可以在國際社會運動理論及非暴力抗爭比較中成為一個新的研究案例。書籍簡介
臺灣社會運動同時存在「非暴力化」、「頻繁化」及「多樣化」的發展特徵,無論在國際文獻及新興民主國家,乃至西方民主國家中都是相對少見的。作者蘇佳善曾任警務人員,後轉至內政部參與管理社團的工作,參與管理示威人群、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因工作關係得以長期觀察臺灣逾30年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環境變遷。
在本書中,蘇佳善爬梳警政署自1987年至2019年集會遊行逾19萬3千餘次統計資料、人民團體統計資料、政黨統計資料、中央選舉委員會歷屆公職選舉資料(包括總統、副總統、立法委員及直轄市暨縣、市長等政治選舉活動)、司法院對集會遊行及言論自由的解釋、《集會遊行法》等相關法規文獻資料,並蒐集媒體報導及網路評論文獻、訪談長期從事社會運動的領袖人物,篩選較具代表性的社會運動案例,就臺灣解嚴前後社會運動發展的演進,進行整理、分析、比對與歸納。他期待臺灣社會運動的發展經驗,未來可以在國際社會運動理論及非暴力抗爭運動比較中成為一個新的研究案例。
作者簡介
蘇佳善
澎湖人,中央警官學校(中央警察大學前身)畢業。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博士。歷任內政部新聞科科長、內政部社會司社會團體科科長、內政部合作及人民團體司籌備處社會團體科科長、職業團體科科長、合作行政管理科科長。
個人著作:
《民主推進器:兩岸三地的公民社會》
《中華民國合作社法規彙篇》
合著:
《臺灣合作社運動發展史》
專業領域:
行政管理、人民團體政策與實務、非營利組織、社會運動、合作事業
澎湖人,中央警官學校(中央警察大學前身)畢業。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博士。歷任內政部新聞科科長、內政部社會司社會團體科科長、內政部合作及人民團體司籌備處社會團體科科長、職業團體科科長、合作行政管理科科長。
個人著作:
《民主推進器:兩岸三地的公民社會》
《中華民國合作社法規彙篇》
合著:
《臺灣合作社運動發展史》
專業領域:
行政管理、人民團體政策與實務、非營利組織、社會運動、合作事業
目次
推薦序 深入剖析臺灣社會運動發展的全貌/朱金池
推薦序 見證解謎臺灣經驗/江明修
推薦序 體制外促成社會變遷之策略與觀察/何明修
推薦序 社會運動帶來新的價值──以反對浮濫土地徵收抗爭為例/徐世榮
推薦序 彌足珍貴的臺灣和平抗爭經驗/陳健民
推薦序 加速民主、自由及開放的臺灣社會運動經驗/陳國恩
推薦序 社會運動的重要啟發/謝立功
導讀/歐陽新宜
序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理論探討
第一節 概念的界定
第二節 社會運動理論
第三節 非暴力抗爭理論與文獻
小結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架構
第三節 概念化與操作化
第四章 臺灣社會運動的特徵
第一節 社會運動非暴力化
第二節 社會運動頻繁化
第三節 社會運動多樣化
第五章 社會運動非暴力化因素分析
第一節 環境因素
一、全球非暴力抗爭運動
二、全球非暴力抵抗變化趨勢
第二節 政府治理
一、威權政體時期聚眾活動處理原則
二、民主政體時期集會遊行處理原則
第三節 群眾認知
一、非暴力抗爭理論的引進與實踐
二、非暴力抗爭的深耕培育
三、社運領袖菁英對臺灣非暴力抗爭觀點
小結
第四節 非暴力抗爭因素分析
一、非暴力抗爭指數
二、政黨輪替前非暴力抗爭社會運動因素分析
三、政黨首度輪替後非暴力抗爭社會運動因素分析
四、政權二度輪替後非暴力抗爭社會運動因素分析
小結
第六章 社會運動頻繁化因素分析
第一節 臺灣社會運動發展階段
一、1977年至1987年(萌芽時期)
二、1988年至1999年(成長時期)
三、2000年至2018年(新型態社會運動)
第二節 集會遊行法制化
一、司法院釋字第445號解釋
二、司法院釋字第718號解釋
第三節 結社限制的鬆綁
第四節 保障言論自由
第七章 社會運動多樣化因素分析
第一節 社會運動運用網際網路的擴大效應
一、全球化網絡社會之崛起
二、西方社會運動經驗的啟發
三、網際網路時代的社會運動
第二節 社會運動活動性質與類型
第三節 集會遊行法的違憲解釋
第四節 言論自由的解禁
一、司法院釋字第445號解釋
二、司法院釋字第644號解釋
三、刑法第100條修法的政治意涵
第五節 新興網路社會運動模式
一、全球化社群媒體的力量
二、「複製社會運動」
第八章 政治選舉活動與集會遊行活動的連鎖效應
第一節 政治選舉活動頻繁
一、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
二、省長、直轄市長暨縣、市長選舉
第二節 政治選舉活動與集會遊行的關聯性
一、中央政治選舉活動與集會遊行的因素分析
二、地方政治選舉與集會遊行活動的因素分析
第三節 中國國民黨與民主進步黨執政時期的集會遊行
第九章 非暴力抗爭
第一節 戒嚴時期
中壢事件(1977年)
美麗島事件(1979年)
中正機場事件(1986年)
鹿港居民反杜邦設廠事件(1986年)
第二節 民主政治時期
台灣農民運動(1988年)
野百合學運(1990年)
反閱兵、廢惡法運動(1991年)
反核運動(1986年-2019年)
百萬人民倒扁行動(2006年)
大埔事件(2010年至2014年)
洪仲丘事件(2013年)
太陽花學運(2014年3月18日至4月10日)
323占領行政院事件(2014年)
330反服貿遊行活動(2014年)
臺灣反年金改革行動(2016年9月3日─2018年4月26日)/軍公教反汙名要尊嚴九三大遊行(2016年)
419反年金改革抗議(2017年)
退伍軍人主導的八百壯士衝突案(2018年)
第十章 結論
第一節 主要發現
第二節 臺灣社會運動案例的政治意涵
第三節 與社會運動理論的文獻對話
誌謝辭
參考文獻
附錄 總統府前廣場大型集會遊行──1980年代遊行至2020年社會運動
1980年代遊行
1990年代遊行
2000年代遊行
2010年代遊行
2020年代遊行
推薦序 見證解謎臺灣經驗/江明修
推薦序 體制外促成社會變遷之策略與觀察/何明修
推薦序 社會運動帶來新的價值──以反對浮濫土地徵收抗爭為例/徐世榮
推薦序 彌足珍貴的臺灣和平抗爭經驗/陳健民
推薦序 加速民主、自由及開放的臺灣社會運動經驗/陳國恩
推薦序 社會運動的重要啟發/謝立功
導讀/歐陽新宜
序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理論探討
第一節 概念的界定
第二節 社會運動理論
第三節 非暴力抗爭理論與文獻
小結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方法
第二節 研究架構
第三節 概念化與操作化
第四章 臺灣社會運動的特徵
第一節 社會運動非暴力化
第二節 社會運動頻繁化
第三節 社會運動多樣化
第五章 社會運動非暴力化因素分析
第一節 環境因素
一、全球非暴力抗爭運動
二、全球非暴力抵抗變化趨勢
第二節 政府治理
一、威權政體時期聚眾活動處理原則
二、民主政體時期集會遊行處理原則
第三節 群眾認知
一、非暴力抗爭理論的引進與實踐
二、非暴力抗爭的深耕培育
三、社運領袖菁英對臺灣非暴力抗爭觀點
小結
第四節 非暴力抗爭因素分析
一、非暴力抗爭指數
二、政黨輪替前非暴力抗爭社會運動因素分析
三、政黨首度輪替後非暴力抗爭社會運動因素分析
四、政權二度輪替後非暴力抗爭社會運動因素分析
小結
第六章 社會運動頻繁化因素分析
第一節 臺灣社會運動發展階段
一、1977年至1987年(萌芽時期)
二、1988年至1999年(成長時期)
三、2000年至2018年(新型態社會運動)
第二節 集會遊行法制化
一、司法院釋字第445號解釋
二、司法院釋字第718號解釋
第三節 結社限制的鬆綁
第四節 保障言論自由
第七章 社會運動多樣化因素分析
第一節 社會運動運用網際網路的擴大效應
一、全球化網絡社會之崛起
二、西方社會運動經驗的啟發
三、網際網路時代的社會運動
第二節 社會運動活動性質與類型
第三節 集會遊行法的違憲解釋
第四節 言論自由的解禁
一、司法院釋字第445號解釋
二、司法院釋字第644號解釋
三、刑法第100條修法的政治意涵
第五節 新興網路社會運動模式
一、全球化社群媒體的力量
二、「複製社會運動」
第八章 政治選舉活動與集會遊行活動的連鎖效應
第一節 政治選舉活動頻繁
一、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
二、省長、直轄市長暨縣、市長選舉
第二節 政治選舉活動與集會遊行的關聯性
一、中央政治選舉活動與集會遊行的因素分析
二、地方政治選舉與集會遊行活動的因素分析
第三節 中國國民黨與民主進步黨執政時期的集會遊行
第九章 非暴力抗爭
第一節 戒嚴時期
中壢事件(1977年)
美麗島事件(1979年)
中正機場事件(1986年)
鹿港居民反杜邦設廠事件(1986年)
第二節 民主政治時期
台灣農民運動(1988年)
野百合學運(1990年)
反閱兵、廢惡法運動(1991年)
反核運動(1986年-2019年)
百萬人民倒扁行動(2006年)
大埔事件(2010年至2014年)
洪仲丘事件(2013年)
太陽花學運(2014年3月18日至4月10日)
323占領行政院事件(2014年)
330反服貿遊行活動(2014年)
臺灣反年金改革行動(2016年9月3日─2018年4月26日)/軍公教反汙名要尊嚴九三大遊行(2016年)
419反年金改革抗議(2017年)
退伍軍人主導的八百壯士衝突案(2018年)
第十章 結論
第一節 主要發現
第二節 臺灣社會運動案例的政治意涵
第三節 與社會運動理論的文獻對話
誌謝辭
參考文獻
附錄 總統府前廣場大型集會遊行──1980年代遊行至2020年社會運動
1980年代遊行
1990年代遊行
2000年代遊行
2010年代遊行
2020年代遊行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