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心理學(簡體書)
商品資訊
ISBN13:9787201178905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譯者:鄭世彥
出版日:2022/01/03
裝訂/頁數:平裝/302頁
規格:21cm*14.5cm (高/寬)
版次:一版
商品簡介
本書初版於1927年,是作者面向公眾的心理學普及演講的講稿,主要介紹個體心理學的基本原理,結合大量真實案例,展現具體生活經歷對人的行為模式的影響。全書分為"性格科學"和"人類行為"兩部分。作者運用個體心理學的原理,對人的性格進行了科學的剖析,著重強調人的社會性和社會感,強調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性格形成過程中所起的作用。
作者簡介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
奧地利心理學家、精神病學家
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被稱為"個體心理學之父",與弗洛伊德、榮格並稱20世紀三大心理學家
提出了自卑情結及其補償機制的經典論述,深刻影響了現代西方心理學的發展
代表作有《自卑與超越》《兒童教育心理學》《個體心理學的實踐與理論》等
名人/編輯推薦
★ 認識自己,從認識你的性格開始,阿德勒教你"讀人"的學問
★ 大量心理治療案例,用故事讀懂心理學
★ 每種性格的人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請聽阿德勒對每個案例的毒舌辣評
★ 個體心理學核心理論與概念,真正讀懂阿德勒,一本進階版《自卑與超越》!
★ 心理學專業譯者新譯本,詳盡注釋,專業長文導讀
目次
導 言
部分│性格科學
1 概論
2 攻擊型性格特徵
3 非攻擊型性格特徵
4 性格的其他表現
5 情緒和情感
第二部分│人類行為
1 心靈是什麼
2 心靈活動的社會性
3 兒童與社會
4 我們生活的世界
5 自卑感與追求認可
6 為生活做準備
7 兩性之間
8 家庭格局
附錄
教育概論
結論
譯後記│走近阿德勒
書摘/試閱
研究人性的科學不能帶著太多的傲慢和驕傲。相反,對人性的理解需要一定程度的謙遜。人性問題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艱巨任務,完全解決這個問題自古以來就是人類文明所追求的目標。這門科學不能僅以培養幾個專家學者為目的,而是要讓每個普通人都對人性有所了解。這就觸及了某些學院派研究者的痛處,他們認為自己的研究只是某個科學團體的財產。
由於我們過著孤立的生活,沒有人對人性有透徹的了解。以前,人類不可能像今天這樣過著孤立、隔離的生活。如今,從孩提時代開始,我們就對人性接觸甚少。家庭把我們孤立起來。我們受到自己整個生活方式的約束,無法與同伴進行親密接觸,而這種接觸對於發展理解人性的科學和藝術是必不可少的。由於我們與同伴缺乏足夠的接觸,我們就成了他們的敵人。我們對他們所做的行為經常是錯誤的,我們的判斷也經常是錯誤的,而這僅僅是因為我們沒有充分了解人性。
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是:人們天天見面,相互說話,卻沒有任何深交,因為他們都視彼此為陌生人,不僅在社會中如此,在家庭這個狹小的圈子中也是如此。我們經常聽到的抱怨就是:父母說他們無法理解自己的孩子,孩子則說父母總是誤解自己。我們對待別人的態度完全取決於我們對他的了解,這種理解的必要性是社會關係的基礎。如果人類對人性有更多的了解,就能更輕鬆地相處。這樣一來,令人苦惱的社會關係就可以避免。因為我們知道,只有當我們彼此不了解而被表面的假象所欺騙時,不幸的事情才會發生。
現在,我們要解釋為什麼要嘗試從精神醫學的角度來研究這個問題,而我們的目標是在這個廣泛的領域中為一門精確的科學奠定基礎。此外,我們還要確定這門人性科學的前提是什麼,它必須解決什麼問題,以及它可以預期什麼結果。
首先,精神病學已經成為一門需要大量人性知識的科學。精神病學家必須盡可能迅速而準確地洞察神經症患者的內心。在這一特殊的醫學領域,只有當我們確定病人的內心在發生什麼時,才可能有效地進行診斷和治療並開處方。淺薄的認識在這裡完全行不通。診斷錯誤很快會受到懲罰,而對病症的正確認識則會帶來成功的治療。換句話說,這是一種測試我們人性知識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對一個人做出錯誤的判斷不一定會產生引人注目的後果,因為這些後果可能在錯誤發生很久之後才會顯現,它們之間的聯繫並不明顯。我們常常驚訝地發現,對一個人的錯誤判斷產生的巨大不幸在幾十年後才會顯露出來。這些令人沮喪的事件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必要、也有責任掌握關於人性的實用知識。
我們對神經症的研究證明,在神經症中發現的心理異常、情結和失調等,從結構上來說與正常人的心理活動並沒有本質區別。我們面臨的都是同樣的要素、前提和運動變化。的區別就是,在神經症患者身上這些表現得更明顯,也更容易識別。這一發現的價值在於,通過從變態案例中學習,我們可以使自己的目光變得敏銳,從而在正常的心靈生活中發現相關的心理活動和性格特徵。這裡所需要的是訓練、熱情和耐心,而這是從事任何職業都的。
我們的個重大發現是:心靈生活結構中重要的決定因素產生於童年早期。就其本身而言,這並不是一個驚人的發現,所有時代的偉大學者都有過類似的發現。這一發現的新奇之處在於,使我們能夠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把童年的經歷、印象和態度與後來的心靈生活中出現的現象聯結成一個清晰、連續的模式。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將童年早期的經歷和態度與個體成年後的經歷和態度進行比較;在這樣的聯繫中,我們有了重要的發現,即絕不能把心靈生活的單個表現看作獨立的實體。
只有把這些單個表現看作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中的一部分,我們才能夠理解它們;只有確定這些單個表現在整個心理活動和行為模式中的位置,也就是說,只有發現一個人的整個生活方式,並弄清楚他童年態度的隱秘目標與他成年後的態度是一致的,我們才能夠對這些單個表現做出評估。簡而言之,這驚人地清晰證明,從心靈運動的觀點來看根本沒有發生任何變化。某種心理現象的外在形式、具體表現和言語表達可能會有所變化,但它的基本要素、目標和動力,以及指引心靈生活走向終目標的東西始終是保持不變的。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