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人最快樂:不再迎合他人,停止受人擺佈的人際關係
商品資訊
系列名:心靈叢書
ISBN13:9789865408886
替代書名:人の好き嫌いなんていい加減なものよ。 他人に振り回されないためのTomy流処世術
出版社:世茂出版社
作者:Tomy
譯者:楊鈺儀
出版日:2022/05/04
裝訂/頁數:平裝/256頁
規格:21cm*14.8cm*1.6cm (高/寬/厚)
版次:1
商品簡介
總是被牽著鼻子走?太在意他人對自己的看法?
這時我們須要是「自私」一點,
才能停止迎合他人、受人擺佈的生活。
為了不被人牽著鼻子走,就必須知道旁人對你的評價,不過是他的「感想」而已。
明確定下「只有這點是不能屈服」,但若對方無論如何都無法認同,請自己主動告別。
對於不需要的關係,放棄才是根本之道!
本書收入了各個年齡層,對於人際關係的所有疑問,用獨特的觀點、熱情且溫暖的語言解開親子、朋友、伴侶、夫妻等各種關係的難題。
在社交網站上,每天都能看到無心的批評或惡意中傷的貼文。
如何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中穩定內心是現代重要的課題。
推特擁有超過27萬粉絲,以140字(推特字數限定)內拯救了數十萬人!
掌握四種技巧,再也不被牽著鼻子走,任何情況都適用!
技巧1 設定框架、界限
‧在所有事情開始前都先明確給出規則。
‧告知對方,若破壞規則,我方也將無法遵守約定。
‧破壞規則時,不要做出例外,要嚴格應對。
技巧2 保持距離感
‧減少時間術
‧實際距離法
‧錯身戰法
‧總是和一夥人在一起的作戰
技巧3 按照自己的步調
‧自己當主角術
‧糊弄戰法
‧忽略技巧
‧任性戰略
‧提升自我評價計畫
技巧4 減輕壓力
‧想像法
‧分散化法
CASE1父母過度干涉
過度干涉的雙親其實有著父母無法離開孩子的問題。這時候,就要使用掌握主導權的技巧。回答完問題之後,如果父母繼續質問,就不要回答任何問題。
最不能做的就是你既不爆發也不拉開距離,而是壓抑自己持續聽父母的話。若太過於聽父母的話,漸漸地就會變得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囉。
CASE2父母不認可自己的工作
冷靜思考一下就會發現,父母的目的並非在否定孩子。只是價值觀不一樣罷了。
這時使用技巧○3「提升自我評價計畫」。不過這無法簡單做到,所以首先可以先試著改變「父母說的話一定都是對的」這個想法。
父母並非總是在評價著,他們只是在說自己的感想罷了唷。
只期待父母能理解你們之間的關係性有所變化是沒用的,而且還會被彼此牽著鼻子走喔。
客觀看待父母說的話,這才是最重要的。
被不太熟的人說壞話也不需在意,因為他們根本就不太了解你。
反而是說壞話的人才有問題。
最重要的事情是終止不需要的關係。
CASE3只要吵架就會被單方面終止談話
在心中先決定好界限是最好的唷。也就是說要對自己「設定框架」。若吵架的頻率是每月一次,就告訴自己要拉開點距離。
也可以減少碰面的頻率喔。藉由減少見面的頻率,或許對方會冷靜分手,或是減少任性發言的頻率唷。
所以要在自己心中決定好忍耐的界限,以及拉出心理上的距離以避免感情用事,這兩點非常重要。
CASE4上司會隨意更改指示
別把隨心所欲的上司交代的工作當成是自己的工作。簡單說來就是「放棄」。
妳的工作並不會推進整體的工作唷,只是在做著上司交代的工作。所以就算整體的工作失敗了,也不用介意唷。
不過,一定要留下「自己是遵照上司指示去做的」的證據喔。因為隨心所欲的上司也有可能會隨心所欲的逃避責任呢。
◆誠摯推薦(依首字筆畫排序)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黃之盈(諮商心理師)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精神科醫師Tomy
生於1978年。某國立大學醫學院畢業後,取得了醫師執照。身為同志,想著或許能解答自己某些問題而決定進入精神科醫局。歷經精神科醫院的勤務,現則擔任診所醫師,每天面對許多病患,同時於2019年6月開始認真投稿,於Twitter的「ゲイの精神科医Tomyのつ.ぶ.や.き」療癒現代人的心。著有多本著作:《愛哭的人才不是膽小鬼:超過20萬粉絲追蹤的精神科醫師開給你的不藥處方!1秒掃除不安與煩惱的高效解憂語錄》(積木出版)《失恋、離婚、死別の処方箋 別れに苦しむ、あなたへ》(CCCメディアハウス)等。
譯者簡介
楊鈺儀
中央大學中文所畢。兼職譯者。喜歡文字,喜歡閱讀,期望過上晴耕雨讀的好日子。譯有《擺脫執著與束縛,讓人生過得更美好》《受傷的孩子和長不大的雙親》《讀書的價值》等書。
序
前言
各位,我是精神科醫師,也是同志的Tomy唷。
人家做為精神科醫師,每天都一直在看診,也是書寫快樂生活方式的專欄作家。
那麼,這次本書的主題就是「別被他人牽著鼻子走」。
只要活著,就會受到許多人的影響。其中,要如何不被別人牽著鼻子走而活,要依各種各樣的人生階段與不同狀況來考量。
但是,「被牽著鼻子走」的對象其實並不限於是他人喔。我們也會被各種事情、自己無法控制的情緒所影響。
所以,不限於他人,我們要一直深入到如何才不會被各種事情影響,進行廣泛又深刻的思考。
人是會受到各種事情影響而活的生物啊,會被他人牽著鼻子走,而反過來影響別人時,或許就是基於「好惡」這種情緒。
可是啊,人家是這麼想的:「其他人的好惡隨便怎樣都無所謂喔。」
那麼,接下來就要告訴大家如何不被人牽著鼻子走的處世術囉。
目次
前言
Tomy流不被人牽著鼻子走的基本技巧
第一章 不被父母、孩子牽著鼻子走
案例1父母過度干涉
案例2採放任主義的父母
案例3父母不認可自己的工作
案例4父母不認同戀愛對象
案例5父母不認可打工中的自己
案例6父母的照護
案例7與雙親死別
案例8年幼的孩子
案例9處於青春期的孩子
案例10兒子和品行不良的朋友來往
案例11兒子動不動就立刻辭職
案例12兒子會使用言語暴力
第二章 被戀愛對象牽著鼻子走
案例13無法決定下次見面的日期
案例14摸不清他的心意
案例15LINE上的已讀不回有很多
案例16無法與他交談
案例17男友總是單方面做決定
案例18自同居後,兩人相處就不順利
案例19男友不肯結婚
案例20男友是帥哥而且很長袖善舞
第三章 不被丈夫、妻子牽著鼻子走
案例21丈夫完全不做家事
案例22丈夫外遇成性
例23妻子不斷發牢騷
案例24與妻子的教育方針不合
案例25妻子過於情緒化
案例26與妻子的金錢觀不合
案例27丈夫總是以工作為優先
案例28丈夫與親戚來往頻繁
案例29丈夫都不好好回應問題
案例30丈夫會嘲弄自己的體型
案例31妻子拒絕工作
第四章 不被公司中的人際關係牽著鼻子走
案例32上司總是朝令夕改
案例33會全盤否定的上司
案例34上司老把工作全推給別人
案例35與上司觀念不合
案例36同事總愛說別人壞話
案例37同事很優秀而且評價很高
案例38同事突然開始無視自己
案例39下屬動不動就會立刻哭出來
案例40下屬和同事結夥一起不遵循指示
案例41下屬動不動就說想辭職
第五章 不被朋友牽著鼻子走
案例42朋友會騎到自己頭上
案例43朋友總是在抱怨
案例44朋友很任性妄為
案例45朋友總在社群軟體上閃閃發光
案例46朋友很喜歡探聽別人的私事
案例47朋友很依賴
案例48朋友愛指謫人
例49朋友過於負面消極
案例50朋友自我感覺良好
案例51媽媽友很冷淡
第六章 不被自己牽著鼻子走
案例52介意他人眼光
案例53自己很負面消極
案例54不禁就會說別人的壞話
案例55自己很怕寂寞
案例56沒有事做就會不安
案例57對未來感到極度不安
案例58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
後記
書摘/試閱
Tomy流不被人牽著鼻子走的基本技巧
開始要來介紹不被人牽著鼻子走的基本技巧。雖有好幾個,但即便受到影響的狀況不同,也可以使用相同的技巧。雖說是技巧,卻也像是作菜一樣。做任何料裡都有基本的技巧,對吧?就和那是一樣的。這是人家從精神科醫療中會使用到的技巧,以及總結過去的經驗所得出的想法。
不被人牽著鼻子走的技巧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四種。
技巧① 設定框架
這種方法也經常使用在精神科醫療中。簡單來說就是事先給出規則,規定好不能遵守時的罰則等,是很縝密周到、嚴格進行的一種方法。
技巧②拉開距離
拉開適度的距離感,別和對方靠得太近。
技巧③打造出自己的步調
打造出自己的步調,不被捲入對方的步調中。
技巧④減輕自己的壓力
改變自己的想法,即便受到對方影響也不太會感受到壓力。
接下來就一一說明各種方法吧。
技巧①設定框架
設定框架是精神科醫療經常會使用到的方法。在主治醫師與患者間的關係中,醫師是不可能回應患者全部需求的唷。例如,即便患者說:「我想用那個藥,所以希望能開那個處方。」醫師也不可能說:「好的、好的!」直接開出患者指定的藥物。
主治醫師必須依專業知識綜合判斷:「若開這種藥,長期來看是否有助治療患者呢?」一邊決定處方。
此外,偶爾也會有患者吃了過多的處方用藥,或是不按照醫囑吃藥。本來醫師開藥的前提是「患者會依照醫囑服用」,若發生上述那樣的事情,就無法開出接下來的用藥。還有,也有患者會在非約定好的看診日或是非診療時間來求診。因身體狀況不佳而來急診的情況當然是莫可奈何,但是主治醫師與患者間的關係性是建立在相互信賴之上的,所以在最低限度上必須遵守規則。
容易把他人牽著鼻子走的人,會逐漸瓦解彼此間默認的信賴,是會把對方牽扯進自己情緒中、想要控制對方的人喔。正因如此,才要活用這個設定框架的技巧。具體的「設定框架」是:
▼所有事情在開始前都先明確給出規則。
▼告知對方,若破壞規則,我方也將無法遵守約定。
▼破壞規則時,要嚴格應對,不要做出例外。
例如,若男朋友會因自己方便而將人耍得團團轉時,就要告訴他:「請不要依自己的方便來決定事情,希望你也能跟我商量。若無法做到這點,我們就不要繼續交往了。」而若對方依然故我時,就說:「誠如之前說過的,若你擅自做決定,我們就無法繼續交往囉。」若是這樣,對方仍不把自己當一回事時,就要說:「我完全無法跟你在一起了,抱歉。」然後拉開距離。
這執行起來雖然有些嚴厲,但那些不斷把其他人耍得團團轉、破壞人際關係的人,大多都沒有自覺到原因是出在自己喔。讓這些人清楚知道到底有什麼問題也是為了對方好。而且若對方真的想保持和你的關係,應該也會在某處做出努力才是。
同時還有一點是,對於珍惜的人,不要感情用事、不要輕忽規則的運用。若是因為愛對方,無法對他置之不理,所以就原諒他,同樣的情況只會發生得比之前變本加厲。在設定框架的技巧中,重要的是,若無視規則被破壞,任其船到橋頭自然直,就無法讓對方獲得學習。
技巧②拉開距離
其次的技巧是拉開距離。在被對方牽著鼻子走的例子中,有很多都是因為和對方的距離太近了。若距離相近,就會變成是「互累」的關係唷。因為此都依賴對方的存在,就算對方告知自己做不到,也會覺得對方不聽自己說話,自己是不是被拋棄了。因為會對彼此洗腦,所以冷靜思考很重要。而首要採取的方法就是拉開距離。
具體方法如下:
▼減少時間術:單純減少接觸時間的方法。只要減少接觸時間,被牽著鼻子走的時間就會減少。
▼實際距離法:拉開物理距離的方法。若是和對方同居或是住在附近的情況,就在能想到的範圍內拉開物理上的距離,像是回父母家、搬家、轉學去遠一點的學校或換職場等。
▼錯身戰法:錯開時間點的方法。於對方在家的時間帶中外出,或是錯開彼此起床的時間帶、不要一起吃飯等,這是減少接觸時間的方法。
▼總是和一夥人在一起的作戰:簡單來說,就是不要兩個人獨處。經常是多數人,若是可能就一大群人一起見面的方法。
技巧③打造自己的步調
接下來的技巧是主動取得主導權的方法喔。為了不被對方牽著鼻子走而累積壓力,就要確實確立自己的步調,為此有幾個技巧。例如適當的糊弄對方,讓對方「如墜五里霧」中的方法。或許有人會覺得:「為什麼要這樣?」但這可是最重要的技巧喔。也就是說,容易被人影響的人有個特徵是「過於認真的應對」。所以可以把話題轉往奇怪的方向,或是可以說些不一樣的事情岔開話題。會把對方耍得團團轉的人,基本上終究都只會說自己的事,所以我們要切換成是「說自己的事」。之所以會被人牽著鼻子走,不僅是對方的問題而已,自己也有問題。打造自信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建立各式各樣的人際關係。
具體的方法有以下五種:
▼自己當主角術:這方法就是自己掌握主導權。這個方法就是不要成為聆聽的角色、不讓對方說話、自己掌握主導權。
▼糊弄戰法:適當地糊弄對方,令其「如墜五里霧」的方法。這方法是糊弄對方,給出他預料之外的答案,或是將話題導往奇怪的方向。
▼忽略技巧:這方法是不把對方當一回事,把他說的話當馬耳東風。指做出簡單回答、由自己拓展話題的方法。
▼任性戰略:這方法就是「只想著自己的事」,不聽對方說話。指自說自話,不接近對方的方法。
▼提升自我評價計畫:增加自信,提升自我評價的方法,想著「就算不迎合對方也無所謂」。與待在一起會令人心情舒暢的人建立人際關係。
技巧④減輕自己的壓力
到目前為止,我介紹過了不會直接被對方影響的技巧,最後要介紹的這個技巧,簡單來說就是「在不影響自己的前提下,讓對方感到煩躁不安的技巧」。
不論是把人牽著鼻子走還是被人牽著鼻子走的人,背後都有其原因,藉由想像對方〈把人牽著鼻子走的人〉的狀況,有時,自己的壓力也會跟著緩和下來。此外,貶低對方的價值這個技巧也很有效。被人牽著鼻子走時,我們多會在無意識中淨想著那個人的事情。也就是說,在你心中,對方有很高的價值喔。貶低對方的價值就是增加自己興趣、增加與自己有關係的人數,停止淨想著影響著自己的人。
緩和壓力的具體方法有以下兩種:
▼想像法:想像對方立場的方法。不過,不用到「理解」的地步。重點想像就好。
▼分散化法:這方法就是貶低把自己耍得團團轉的對方的價值。是讓自己擁有各種興趣、減少想到對方時間的方法。
以上這些技巧就是針對各煩惱的應對,請各位先記住喔。
第一章 不被父母、孩子牽著鼻子走
第一章中,我們要來討論一下不被父母及孩子牽著鼻子走的方法。在親子關係中,最特別的一點是,「親子關係是獨一無二的,親子關係會永遠存在」。朋友、戀人、伴侶的關係雖會消失,但親子關係卻不會。
尤其身為孩子,很多人應該到成年為止都是在父母家成長的,就算想拉開距離也拉不開。但是只要下點功夫,就能與父母保持距離。關於這點,就讓我們漸次閱讀下去。
長大成人之後、結婚後、有了孫子後、雙親須要照護時,只要人生的階段有所變化,接下來就會換成是與自己孩子間的關係。
自己是孩子的時候、成了父母的時候,為了不被各自的親子關係給牽著鼻子走,該怎麼做呢?我們將依各不同例子來看下去。
案例1 父母過度干涉
父母時不時會來看我在幹什麼,讓人挺受不了的。他們對我在看的動畫到朋友關係都會來插一腳。很希望他們能別那樣了,但他們卻會說:「我們是關心你啊!」而完全聽不進去。〈十七歲,男性〉
Tomy式回答
這是很常見的問題呢。過度干涉的雙親有無法離開孩子的問題。所以只要孩子明確表達「NO」的意志,父母就可能會出現「孩子變壞了」等過度反應。
即便如此,還是建議孩子冷靜下來,對過度干涉的父母說「NO」。
父母的確是很擔心你喔。若從父母的角度來看,會認為你不論到幾歲都一直是小孩。因為對父母來說,十七年的時間似長又短。可是,你已經十七歲了,已經受不了再聽他們那樣說了吧。
這時候,你就要使用掌握主導權的技巧③〈第十八頁〉,回答:「我有好好在做事,不用擔心啦」,然後完全不回答父母接下來的質問。偶爾也可以這樣做。又或者是避免與父母接觸。不是要忽視他們,而是試著開始「練習不想回答的事就不回答」。
即便如此,或許仍會有難以順利拒絕、終有一天爆發大爭吵的時候。就算是這樣,也絕對不要沮喪。因為大部分的親子都會有這樣的爭吵。在重複這些事的期間,父母與孩子就能掌握住恰當的距離感了喔。
最不能做的就是既不爆發也不拉開距離,而是壓抑自己持續聽父母的話。若太過於聽父母的話,漸漸地就會變得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喔。
若是勉強接受父母的干涉,就會逐漸累積壓力而爆發喔。
與其如此,不如從平常起就緩慢拉開距離比較好唷。
這絕非破壞與父母間的關係。
案例2 採放任主義的父母
爸媽從以前就不太會干涉我的事,好像是認為:「因為這是妳的決定」而放著我不管。跟朋友訴苦後,他們大多跟我說:「什麼?這不是很令人羨慕嗎!我家爸媽什麼都要管,很煩啊。」可是對我來說,卻覺得父母好像不怎麼愛我。〈十六歲,女性〉
Tomy式回答
雖然有很多控制狂父母,但也有採取放任主義的父母。不過,若是孩子方有著「希望多管管我」的想法,相對的,或許就會覺得父母很冷淡。若親子間距離過近,所思所想的事有時反而變得難以啟齒。這有可能只是單純的溝通不足。因此,我給出的建議如下:
好好告知父母自己的心情。若沒有意識到這點,就難以傳達出自己的心情喔。
每對父母都有自己的教育方針,但他們不一定會告知孩子這個教育方針,所以或許父母並不知道妳感覺到寂寞呢。
親子是從孩子懂事起就有的人際關係,所以很難改變形式。從小就不太觸碰到的事情,將會一直這樣不觸碰地過下去。因此即便父母有意見,也不太會告訴孩子。可是這樣一來,親子關係終會變得不甚融洽。因為妳每天都在成長,會有各式各樣的感受啊。
大部分情況下,妳所想的事情都是誤會喔。妳覺得造成人際關係不圓融的最大原因是什麼?
就是溝通不足啊。所以請拿出勇氣來,告訴父母:「我覺得你們好像沒有很重視我,讓我覺得有點寂寞。」或許就會有新的開展喔。
案例3父母不認可自己的工作
很想當演員,最近也拿到了一些工作,可是父母卻不認可,他們說:「好好去找個穩定的工作就職吧」「一定要成為大公司的員工」。因為他們怎麼都不認可我,讓我很是煩躁不安。〈二十一歲,男性〉
Tomy式回答
就是這樣,父母會傾向於期望孩子有份「腳踏實地的工作」。反過來說,孩子則傾向於即便可能性很低,仍要去追「夢」。而且因為有多餘的精力,所以也有著想簡單地就拿出成果的傾向。其中也與孩子「想獲得認可」的自我承認欲求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情況容易變得更為棘手。
不過只要冷靜思考一下就會發現,就父母來說,應該也是想要好好來跟孩子說的,目的並非在否定孩子,只是使用方法的價值觀不一樣罷了。
這時候,使用技巧③「提升自我評價計畫」〈第十八頁〉這個方法是最好的。不過這無法簡單做到,所以首先可以先試著改變「父母說的話一定都是對的」這個想法。
父母並非總是在評價著你的,他們只是在說自己的感想唷。
你從小就被父母撫養長大,所以容易認為父母褒獎自己、責罵自己都是很天經地義的。同時,對父母來說,孩子永遠都是孩子,所以會讚揚孩子或責罵孩子。
而要解開親子間的誤會,唯有自覺才能改變意識。單只是期待父母能理解你們之間的關係性有所變化是很無謂的,而且還會被彼此牽著鼻子走喔。
要由你自己先意識到:「啊啊,又在說自己的感想了」,客觀看待父母說的話,這才是最重要的。
減輕父母言行舉止的重量,在這期間,為自己增加點自信就好。
長大成人後,不論是父母還是孩子,都不過是一個「人」。
父母說的話無關乎認不認可你,不過是一個人的「感想」唷。
為了不被牽著鼻子走,就必須要確實自覺到這件事唷。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