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入境.出境安樂利行:桃園慈濟志工接機接待史
滿額折
入境.出境安樂利行:桃園慈濟志工接機接待史
入境.出境安樂利行:桃園慈濟志工接機接待史
入境.出境安樂利行:桃園慈濟志工接機接待史
入境.出境安樂利行:桃園慈濟志工接機接待史
入境.出境安樂利行:桃園慈濟志工接機接待史
入境.出境安樂利行:桃園慈濟志工接機接待史
入境.出境安樂利行:桃園慈濟志工接機接待史
入境.出境安樂利行:桃園慈濟志工接機接待史
入境.出境安樂利行:桃園慈濟志工接機接待史
入境.出境安樂利行:桃園慈濟志工接機接待史
入境.出境安樂利行:桃園慈濟志工接機接待史
入境.出境安樂利行:桃園慈濟志工接機接待史
入境.出境安樂利行:桃園慈濟志工接機接待史
入境.出境安樂利行:桃園慈濟志工接機接待史
入境.出境安樂利行:桃園慈濟志工接機接待史

入境.出境安樂利行:桃園慈濟志工接機接待史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50 元
優惠價
9040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Welcome Home!歡迎回家!

「飯店的接機人員在哪裡?」
「爸爸有來接我嗎?」
「終於要見到許久未見的孩子了!」
機場是旅客返家和離家的第一線,總有些許期盼與不捨。
但有了桃園志工溫柔的照應,
提供如家一般的親切,如中轉站一般的加油充電,
讓這些自天而降的「飛天菩薩」身心飽足,
無論前往何方都攜帶著滿滿的愛前行。

入境

桃園的「家」,正是海外慈濟人飛機落地時第一個接觸的家,讓長途跋涉疲累的身軀可以及時得到溫暖與膚慰;遇到困難時,也是我們第一個想到可以求助的法親家人。
――美國慈濟志工 陳寶如

這裡如同愛的中轉站,海外家人們許多關於臺灣、關於靜思堂的第一份美好體驗和回憶,都從這裡開啟。
――中國大陸慈濟志工 薄欣

海棠颱風打亂了所有進出航班……歷經整個過程的繁雜與不確定感……也因此對桃園師姑、師伯這一段風雨中的愛,感念更為真切。
――慈濟大學前副校長 許木柱

出境

感恩一路來飛天菩薩的出使回心靈故鄉,讓桃園團隊有承接和中轉學習的好因緣!期待再相聚敘!
――桃園慈濟志工 楊慶鐘

接待是我這一生中極具意義和價值的成果,留在心中,是一輩子可以帶著走的成長與回憶。
――桃園慈濟外語隊志工 莊懿珍

自己家裡的棉被,整年也沒曬過一次,但我們為迎接全球歸來的家人住宿,準備手工日曬香香的棉被。
──桃園慈濟生活組志工 程燕菁


證嚴上人開示 〉安樂利行 廣渡眾生
慈濟人的歷史、慈濟人的故事,就是菩薩道最好的見證。所以,我很重視歷史。所到之處,我都在催促每個人要整理出歷史――空間、時間、人與人之間,這三項都要完備。
桃園靜思堂是慈濟在大桃園區的據點,很感恩有幾位資深的志工,有的人因為自然法則已經不在了,但是他們的歷史還在;師父很懷念他們,很不捨得他們。所以每一個慈濟人,任何一個故事,都要分享出來,留下來。
各人的小家庭,是一生一世的家,靜思堂是生生世世的慧命之家,慈濟人在這裡增長慧命,在這裡發心立願,在這裡成就道業,共同成就菩薩道。國際間的慈濟人回到臺灣,也許他們下了飛機,還要在桃園安單過夜――我很感恩桃園慈濟人接機,並且在靜思堂接待他們,讓他們安心在這個家休息。桃園慈濟人當主人,除了盡心照顧海外法親、國際貴賓,讓他們感受慈濟大家庭的溫馨,也把握時間空檔,為他們導覽,讓他們了解慈濟歷史,知道臺灣慈濟人是如何做慈濟。做到了安樂利行。
佛陀的教法「四安樂行」――一心、三軌、四忍。一心者,就是一念心,一念心起,我們願力定,自然我們就能做出很多利益人群的事。三軌,入大慈悲室,著忍辱衣,坐諸法空為座,這就是「三軌」。「四忍」呢?那就是菩薩應該要修身口意,還要再加上誓願,這叫做「四安樂行」。
「身安樂行處」身行中,有事行、理行;事行就是行處,事理平行,有事有理,讓法在我們的生活中、生活在我們的身體力行中。「口安樂行處」,戒口過,心沒有誠意,口將它說得很好,到時候做不到,這樣就不行,所以令善說法、言之有信。「意安樂行處」,淨心業,我們要好好顧好我們的心,離貪嗔癡,付出無求、輕安自在,歡喜感恩。「願安樂行處」,起慈悲,我們的心時時要發起慈悲心,誓渡一切;沒有慈悲心,絕對沒有辦法發弘誓願。所以起慈悲,發弘誓願,渡一切眾生,誠正信實入人群。
菩薩入人群,廣化眾生,無處不在,無人不渡,而現在我們不必跨出臺灣,就有從世界各地的人來到這裡,與我們結這一分好緣,成就他們的菩薩道。桃園就是第一道進出的地方,要進臺灣來也是要從桃園,所以我覺得桃園很有福,粒粒種子都要經過這裡,桃園就是有緣去接引菩薩,讓他們回到臺灣完成菩薩的品格,完成他們的心願,這樣他們回去後,就可以名副其實在那個地方,再接引更多菩薩,才能救更多人,這都需要人人的用心。
就像桃園打造的飛機模型。在歲末祝福入經藏演繹的時候,為了幾分鐘的展現,桃園志工花費這麼多的心思、精神和力量,飛機要經過工廠打造,還要想方設法送到靜思堂;展示的講經堂是在樓上,不是樓下,要怎麼讓它上樓?這到底是怎麼運來的,在我的想像中,也是很費心力,過程應該是要有紀錄,這就是它的歷史。
桃園是臺灣之門,所以這一部飛機是空中慈航,降落在這裡,機門打開,大家愛滿滿,所以「愛鋪滿地」,感恩這就是人人的愛心;看機門打開,機門再大一點,人人的愛心更踴躍,菩薩招生,廣招來眾,可以讓慈航,不管是海運空中或陸地的慈航,都可以遍布人間,人人是菩薩,事事是好事,就是造福人間。
總而言之,我感恩桃園慈濟人,人人是用誠心供養,表現出來的作為,讓我真的安心。看到桃園的慈濟人,就感覺到佛法可以傳,尤其是慈濟精神,這都是重重見證,這都是最真、最實在,而且會合起來是最美,所以真善美就在這裡。
很期待這一群人間菩薩,大家靈山會不散,我們把握當下,有這樣的因緣,很真實,走入慈濟而且一心一志。慈濟人合和互協,共同一心,莊嚴道場,即使師父沒有來,弟子們敬師如師在,那份敬愛師父的心,就好像師父時常與大家相伴,大家都很用心地分享心得,每一位都是人間菩薩,每一位的心得就是法,人人都是大藏經,句句都是史實。
大家要有這樣的使命:「我一定要為人間,為慈濟人做一個回饋。」有形的物資,我沒有;我要無形的精神,有形地表達。我現在表達了,將來的人也會知道,哪個時間,哪裡的人,都留下紀錄,留在我們的藏經閣。所以人、事、物,這樣一段一段走過來,很有價值,大家把這些大藏經留下來,這是見證慈濟的大歷史。

※彙編自《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一七年夏之卷》、《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二○年冬之卷》、二○二一年十一月十四~十五日上人對桃園慈濟人開示、二○二二年三月二十八日對慈濟基金會文史處開示

作者簡介

桃園慈濟人文真善美志工
慈濟人文真善美志工成立於2003年,透過圖像、文字與影音,記錄慈濟的社區活動與溫馨故事。他們以「為時代作見證,為慈濟寫歷史」為志向,自備設備、付出時間,承擔起記錄的勤務,在採集故事的當下感動自己,也將這份感動傳遞出去。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序1〉請您把這裡當成家
顏博文(慈濟基金會執行長)
走過臺灣與世界各地,接觸過許多機構、組織還有個人,有時我會從他們的接待工作來觀察這個單位和接觸者想要或已經建立的關係,我能輕易地感受到是屬於禮貌性的商務往來,或者是夥伴關係乃至如家人般的關係。
多年前,我還未加入慈濟,來花蓮玩的時候,曾順路到靜思精舍參觀。當時我對慈濟還不熟悉,只是聽說過慈濟是很有愛心、草根性的慈善團體。來到精舍,我沒有預約參訪,但精舍師父如家人般地接待我,我就跟著師父,聽他們用流利的臺語導覽、用很在地的口語生動幽默地介紹,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些精舍師父帶導覽時,不用說太多話也很好,自然地帶著你走和陪伴,給參訪者有些觀察這個組織人文的空間。就像品茶,不是一次把所有的茶喝完,而是喝完一杯之後,靜下心來仔細地品味餘韻。我喜歡這樣比較自在的導覽,相信對於慈濟不了解或有些誤解的參訪者,若能自在地參訪一趟,對於慈濟可能會有明顯的改觀。
我在新加坡工作時,又更進一步接觸慈濟,回到臺灣隨即加入新竹的志工見習與培訓。那時的課程是跟桃園區合辦,所以常常要到桃園靜思堂上課,有較多跟桃園志工互動的機會。那時我就是在群體之中,接受著桃園志工對上百人的大團體的照顧,所以也沒有哪個人會有差別待遇,當時即能感受到桃園志工在細節裡的安排,並不會因為從外地來而有陌生的隔閡。我還記得一位桃園合心志工常要我們把靜思堂當作自己的家,而他們也真的把我們當家人一般在照顧。我想,桃園志工們也有精舍師父那般接待家人的精神,有讓人自在地融入這個大家庭的感覺。
在新竹靜思堂落成之後,證嚴上人曾經提醒新竹志工可以向桃園借鏡如何做好主人,我們也特別組團到桃園上課,學習如何當主人、接待外賓。可見桃園志工多年接待國內外志工和參訪外賓的經驗,已成為上人心目中的典範。
可想而知,由於國際航班的變化球很多,可能因為各種因素延誤,讓他們在接待上遭遇種種問題,面對來自各個國家地區的人,也會有各種包括飲食、宗教信仰等人文習俗的不同,志工們都需要想辦法應對,這也就磨鍊出他們在接待上的火候,他們都不是先追究責任,而是把這些都當成一個教育,然後持續改善,這點我很敬佩。
若把桃園志工的接待稱為一種境界或是功力,我想是這來自於靜思精舍的教導與傳承,這和一般商業接待的目的不同;慈濟是把對方當家人、而不是客人來接待,這中間最大的差異,是誠懇無私,沒有計較與目的,所以能讓來者感覺自在。
我一直認為,在接待過程中,接待時的心態比口才重要。我們常要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訪客,尤其他們對慈濟是有所期待或有興趣的,有些訪客的修行境界與佛學程度可能高出我們許多,我們應當秉持著接待「未來佛」的心態,用真誠陪伴和學習交流來互動,自然會超越彼此比較的框架,卻又能給對方空間思考判斷,讓對方自在地用他們的方式來認識慈濟、接受慈濟。相信這種方式,比較可以經得起考驗和長久持續。
透過這本書,桃園志工分享了他們在「食、衣、住、行、育、樂」六個面向中,為接待做的準備與心路歷程,其中的點點滴滴,也是新世代的慈濟人所能夠學習與參考的一門學問。真心期盼,這不只是收在書裡的學問,而是真正落實在人與人之間的人文,永永遠遠都能感動,那每一個踏進慈濟大門的人。


推薦序2〉離家、回家,都有他們在
謝麗華(慈濟科技大學人文室主任)
每年的暑假,經歷一段長時間的集訓後,就是學校親善大使引頸企盼的出國行程。我們通常安排學生到桃園靜思堂住宿兩天,一方面讓來自四面八方的學生回家收拾行李後,再次集合整隊;二方面也讓他們可以為兒童劇作最後彩排,以最好的狀態出門。
多年來,感恩桃園靜思堂的同仁、師兄師姊、還有學校懿德媽媽們的協助,讓我們在那裡安住,舉凡食衣住行都被妥善照顧。學生也笑稱,住飯店最多提供早餐,但在這裡,慈濟人除了提供三餐以外,不時還為學生提供茶點,這真是家人才有的待遇。吃在嘴裡,感受在心裡,學生不必老師交代,都會自動地製作感恩卡,表達他們的感恩之情。
對於經常接送來自世界各地慈濟人的桃園師兄師姊來說,他們的豐富經驗無比珍貴。他們甚至比旅行社還了解各航班的飛航要求,在出門前一晚即幫忙所有團員秤行李,過重者,則重新打包,連打包帶等物都有萬全準備。知道我們行李件數特多,有時近百件,還特地提供每個人標準的行李帶或手提行李環,方便出關時點收行李。每個細節都讓人感動不已。
有時我們搭的航班很早,凌晨四、五點就要前往機場,但師兄師姊總是有辦法為大家準備熱騰騰的早餐。我們雖然多次表達不必勞煩,但說真的,去到機場未必可以坐下來吃個素食早餐;想起有人為我們特別早起的忙碌,總是感到特別幸福。
對帶隊老師來說,師兄師姊們處處的貼心幫忙,不只消除了我們帶隊的壓力,還增添了一股祝福的力量,感覺任重道遠;對於帶學生出國、傳揚慈濟人文的使命感,也更形強烈。
記得二○一六年桃園機場淹大水,那次淹水造成桃園機場癱瘓十個小時。而我剛好在那一天出差回來,也被困在機場數小時。突然眼前出現穿著藍天白雲的師兄,我急忙上前「相認」。師兄表示他是要接海外回來的慈濟人的,但也趕緊聯繫了另一位師兄來載我,我就這樣順利地趕上了回花蓮的火車。
那一刻,我感覺自己搭上的彷彿是「諾亞方舟」,內心感恩無比。對於我們經常比手語的〈一家人〉這首歌,也從此有了不一樣的體會。


編者序〉一趟愛的旅程
李明霂、陳秀貴
「三輪體空」是學佛者行布施時應有的修為,意思是指布施時對施者、受施者、所施物,抱持無念無求之心,一切只要「做就對了!」而且不僅是三輪體空無所求,還做得特別歡喜。
慈濟創建在臺灣東部花蓮,證嚴上人以超過半世紀的歲月號召大愛;在二○二二年時,慈濟人已遍布全球六十七個國家地區。這些慈濟人之中,許多其實未曾到訪臺灣,甚至沒聽過臺灣,但他們透過接觸慈濟、參與慈濟,就認定了臺灣是愛與善的發源地,也把花蓮靜思精舍視為心靈故鄉。
本書主角――桃園慈濟志工因與國際機場的地緣關係,是這些海外各地慈濟人「返鄉」的第一站,他們頻繁地承擔起接機、送機、等待、運送等勤務,成就了海外慈濟人對臺灣的第一眼印象,也是海外慈濟人滿載法喜返鄉之前,最後一個臺灣人情味的加溫站。
要照顧好這些未曾謀面的「海外家人」並不容易,多年來桃園慈濟志工始終抱持使命,歡喜付出,因為這是一個在全球慈濟志工群體之中獨一無二的「超級任務」――隨著飛機不分日夜起降,他們也輪值排班,在深夜冷風刺骨或烈日當空之中出勤,備好熱食、提供住宿梳洗的空間;他們還得在海外慈濟人處於人生地不熟卻偶忘必備物件之際,使命必達地找到他們所需,包括針線、髮夾、藥品、充電器、電壓接頭等林林總總、卻永遠無法預先準備的各類需求。
要周全每一次變化多端的接待工作,說不累是騙人的。曾有志工談及,有次下班後去接機,但對方的班機延誤到半夜才抵達,等待過程中他心急如焚,因為隔天還要上班……然而一旦接到人之後,他瞬即轉念:有平安接到就好。正因為這是全球獨一無二的超級任務,可以服務從世界各地回來的海外法親家人,與他們結一份善緣;而付出後所得到的那份歡喜,猶如身懷一顆無價的寶珠,無可取代。
桃園慈濟志工的接機故事,是一段愛的歷史,卻也容易被生活的小煩惱、家國社會的大事件所構成的洪流吞沒;尤其在歲月流逝之間,人會因為自然法則而老邁,記憶與心智也會隨生理機能的退化而消減。證嚴上人就曾以「莫忘那一年,莫忘那一群人,也莫忘那一念」來勉勵志工,要守護的不只是每個人曾經無私付出的那一念,而是時時刻刻的那一念心。而慈濟基金會文史處結合人文真善美志工,集結這些愛的故事進行出版,正是希望這些微小但美好的行動,持續鼓勵著有心為善卻又不知如何著手的人們「做就對了」!
但要重現這些故事,卻須克服重重難關,主因在於這些承擔勤務的志工們太謙虛了,他們秉持那份「三輪體空」的修為,有些人堅持「這只是盡本分」而不願受訪;而承擔本書撰述的桃園人文真善美志工即使發揮三顧茅廬的精神,多次軟磨硬泡,最後往往還是輸給這些人「做就對了」的精神,尤其他們最有默契的一句話:「做過早就忘記了。」輕鬆得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一般。
幸好這群真善美志工們鍥而不捨,從許多檔案、文章中重新耙梳,循著一個個小線索來重塑這些曾經發生過的事蹟。二○二○年底,桃園真善美志工們在桃園靜思堂舉辦了「溫馨接送情」座談,邀請三十多位志工分享當年接送機勤務的精采故事,讓本書的梗概:接機發展史、訪視與醫療個案接機、外語隊接機接待、生活香積、海外家人回饋等單元逐一浮現,除了重新邀訪,也結合了早於二○一七年就完成的部分文稿,讓所有接機史料更臻完善。
沒有桃園真善美志工的戮力投入,本書就無法完成,令人感動與感恩的是,志工們都非專業作家,採訪與寫作的能力經驗不一,平日也各有所忙;但為了讓每個人都能貢獻力量,他們採取資深陪伴新進的方式來進行記錄、協助邀約受訪者、陪訪、看稿及併稿等各項工作。
本書所記載的人物,並非大家耳熟能詳的大人物,他們可能是鄰居的大叔、廣場的大媽、市場的小販、上班族或退休的老人……這是他們在平易的生活中,把握時間做志工,跟隨著證嚴上人利益人群的同時,也豐富了自己生命的故事。
期待正在閱讀此書的您,透過本書能更加貼近這群志工,看見他們或感動、或驚喜、或無奈、也緊張刺激的經歷,也多給予您身邊的人一些鼓勵,世界正因這些平凡小人物所散發的自性光芒而精彩。

目次

目次

證嚴上人開示 〉安樂利行 廣渡眾生
推薦序1〉請您把這裡當成家 顏博文(慈濟基金會執行長)
推薦序2〉 離家、回家,都有他們在 謝麗華(慈濟科技大學人文室主任)
編者序〉一趟愛的旅程 李明霂、陳秀貴

入境
航站奇緣 愛的轉運站──桃園接機發展史
機場鄰居 慈濟人的家──大園機場共修處的階段性任務
一個都不能少──千變萬化的接機排班

第一章 食
最靠近機場的自家餐廳──大園機場共修處
照顧不同國度家人的胃──桃園靜思堂
回饋篇──回家的日子 中國大陸慈濟志工 楊瑩
回饋篇──「人醫菲揚」桃園啟航 創始領隊 楊仁宏教授

第二章 衣
救援的黃金時刻──賑災物資之協力清關
巧思化長情 緣結五大洲──巧藝坊的愛心惜福禮
回饋篇──世間最暖的溫情接送 菲律賓慈濟志工 楊逸萍

第三章 住
就是要你好睡──寮房安單的接待
人醫會 天使心──醫護不分晝夜的照顧
回饋篇──讓我放心交託女兒 慈濟美國北加州分會副執行長 陳寶如
回饋篇──愛的中轉站 中國大陸慈濟志工 薄欣
回饋篇──無憂無慮回臺灣 印尼慈濟志工 李志雲

第四章 行
流暢接送 棒棒接強棒──大團接機的軟實力
搶救生命 與時間賽跑──骨髓幹細胞移植的送髓接機(一)
關鍵四十八小時 只有使命必達──骨髓幹細胞移植的送髓接機(二)
接機之「最」教會我的事──耐心等待的學習與承擔
從年輕接到老──長者志工的接機經驗談
親如家人 一路相伴──追逐火車的時光
回饋篇──風雨中的愛 前慈濟大學副校長 許木柱

第五章 育
無畏變化球 隨時可揮棒──十八般武藝皆通的課務規劃團隊
行程充實 點滴不空過──滿載而歸的陪伴參訪
慈濟理念最貼近的轉譯者──外語隊的接機與接待
回饋篇──憶桃園 中國大陸慈濟志工 韓東雙
回饋篇──愛能增生 前慈濟菲律賓分會執行長 李偉嵩
回饋篇──十三次落地情 中國大陸慈濟志工 霍濤

第六章 樂
人傷我痛 人苦我悲──慈善、醫療個案的接機陪伴
來時是苦 離去有愛──醫療個案接機陪伴
陪他一段 在最需要的時刻──意外事故接機陪伴(一)
用祝福代替悲傷──意外事故接機陪伴(二)

出境
作堅固舟 接引眾生

附錄一 桃園區慈濟志工和氣分布圖
附錄二 2013年桃園接機排班表
附錄三 2019年桃園接機排班表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0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