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史:自由與浪漫的激情演繹(增訂三版)
商品資訊
電子書同步在下列平台販售
商品簡介
【愛播聽書FM】編輯談書
https://www.ibo.fm/index.php?s=/Goods/index/gid/14117/cid/128.html
「人生下來不是為了拖著鎖鏈,而是為了展開雙翼。」
——維克托.雨果
法國巴黎號稱「浪漫之都」,她優雅的身影,總能勾起世人對她的無限遐想。再加上著名的藝術寶庫羅浮宮、雄壯宏偉的凱旋門、象徵新時代的艾菲爾鐵塔,都讓法國散發無窮的知性與感性之美,然而要認識真正的法國,絕對不僅如此。
五世紀時,古代法蘭克人建立了國家;查理曼統治時期,法蘭克王國疆域之遼闊,足可比擬昔日的羅馬帝國。隨著王權的逐步強化,國家力量也不斷壯大,在路易十四時達到巔峰,但太陽王的時代消逝後,絢爛火花轉瞬息滅,糧食短缺、物價飛漲,沉重的賦稅,都讓人民苦不堪言,終於引爆1789年的大革命。這場革命改變了法國與全世界,從此自由、平等成為人們奮力追求的目標、普世永恆的真理。
「因為浪漫,所以革命」,浪漫是流淌在法國人血液中的因子,自由則是他們追求的崇高理想,歷史上一幕幕浪漫與自由激盪出的重要時刻,讓世人知道,浪漫是法國人的命定情懷,但浪漫不止於空想,唯有奮鬥才能達到至高境界,吹響自由之歌。
作者簡介
劉金源
1972年生,安徽望江人,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導,教育部哲學社科重大攻關項目首席專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江蘇省「333工程」中青年領軍人才;出版專著《現代化與英國社會轉型》、《近代英國勞資衝突與化解》、《英國通史》、《全球化進程中的反全球化運動》等專著十餘部;發表各類學術論文一百多篇,研究成果獲高等學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一、二、三等獎。
序
增訂三版序
作為面向大眾、向普通讀者介紹法國歷史的著作,本書初版問世於2003 年,迄今已近二十年。在此期間,法國面臨的國內外形勢,發生了令人矚目的重大變化。從國際層面看,一方面,冷戰終結後一超多強的格局被逐步改變,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迅速崛起,在推動世界格局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值得關注的「東升西降」局面。另一方面,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速推進及其消極後果的湧現,歐美各國民粹主義開始復興,反全球化、反一體化運動風起雲湧;美國川普主義、英國脫歐以及右翼勢力國民陣線的崛起,對於法國傳統的內政外交形成挑戰。
如何應對複雜的國際形勢,通過不斷的改革與創新,來重振法蘭西、實現「大國夢」,是二十一世紀法國歷屆政府所考慮的首要問題。二十一世紀以來,從席哈克追求「法蘭西民族復興」、薩科齊的「新法國夢」、歐蘭德塑造一個「真正的強國」,再到馬克宏追求「更強大、更團結與更開放」的法國,歷屆執政者無不繼承戴高樂的「雄心壯志」,朝著法蘭西的「大國夢」穩步前行。
為實現法蘭西民族復興,歷屆法國領導人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不斷調整著內外政策,促使法國在政治、經濟和社會層面進行轉型。政治方面,從2002 年大選至2012 年大選,法國繼續延續了左右兩派兩強相爭、輪流執政的政治模式,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2018 年更名為「國民聯盟」)則緊隨其後,呈現左翼、右翼和極右翼三足鼎立的態勢。2017 年大選中,號召「超越左右」劃分界限的馬克宏,猶如一匹黑馬,成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歷史
上的第一位「中間派」總統。法國政治生態和政黨格局發生左右兩翼衰退、新興中間力量興起的逆轉。儘管如此,無論是左翼和右翼總統,還是號召走「第三條道路」的馬克宏,他們都致力於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使其更加民主、平等和公正。通過改革,法國民眾的政治參與範圍日益擴大,輿論和媒體的監督也日益強化。這也使得已歷時半個多世紀的法蘭西第五共和國,至今仍保持相當強的生命力。
經濟方面,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法國經濟增長逐漸減緩,並因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和隨後的歐債危機一度陷入低迷。為擺脫經濟困境,並更好地應對全球化時代的挑戰,歷屆法國政府相繼在經濟領域採取一系列措施。席哈克上臺之初即提出「變革」的口號;薩科齊政府時期進一步提出「投資,投資,再投資」的政策,並宣布作為法國國家戰略性的「未來投資計畫」;歐蘭德政府時期則強調「工業強則國家強」,進而提出「工業愛國主義」的口號;現任總統馬克宏則立志要把法國建設成「創新型國家」,推動法國從傳統經濟發展模式轉變成「創新經濟發展模式」。由此可見,二十一世紀以來的法國總統都把改革與創新作為施政的主旋律,以創新、研發、高科技作為促進生產力發展的重中之重。不僅如此,他們還積極推進歐洲一體化,以便借助歐盟的力量發展法國經濟;積極開展多邊外交,與中國共建「一帶一路」,借助中國振興法國經濟。儘管隨著中、印等新興經濟體的崛起,法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排名退居第七位,但法國的絕對經濟實力總體仍在不斷增長,依然保持著西方國家中第四經濟強國的地位。此外, 法國作為七大工業國組織(G7)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NATO) 的重要成員,在國際事務中依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隨著法國經濟的發展、經濟結構的調整,法國的社會階級結構也隨之嬗變,社會群體日益複雜化和多樣化,中產階級構成法國社會的核心。面對複雜多變的現代社會,歷屆法國政府致力於通過財富再分配縮小貧富差距,推進社會公平和正義。早在1970年代,法國就建立了「從搖籃到墳墓」的較為完備的社會保障體系,其投入醫療事業的經費更是超過GDP 的11%,醫療保險體系在醫療設施、覆蓋面等方面堪稱世界一流,被世界衛生組織評價為「幾乎是世界上整體水準最好的醫療系統」。馬克宏總統上任以來,更是大力推進法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提出建設「二十一世紀新型福利國家」。2020 年爆發的新冠疫情,使得法國成為歐洲受新冠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不僅醫療系統承擔了巨大壓力,其經濟也一度遭受重創。如何有效地戰勝新冠疫情,對法國的社會治理而言仍是一次重大的考驗。
作為歐洲一體化的主要創始國,法國一直致力於推進歐洲建設,並借重歐盟彰顯法國在國際政治中的存在、地位和偉大。「英國脫歐」為歐洲一體化前景帶來了不確定性,但隨著英國因「脫歐」使其在歐洲影響力下降的情況,法國的外交價值和地位將有所提升。英國脫歐後,法國作為歐盟內部唯一的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以及唯一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將繼續發揮著歐洲一體化引擎的功能,法國力圖通過歐盟來彰顯自己的大國地位和影響力。正如馬克宏所言:「我想要歐洲成為勢力可與美國和中國勢力相比的一個大陸。」與當政者的宏偉目標相對應,二十一世紀的法國廣大民眾,並不願意平靜地接受法國在世界格局中退居二線的事實,他們希望重振法蘭西河山、重塑法蘭西輝煌。也正是為了順應民意的需要,當今法國執政者加大了改革與創新的力度,致力於發展和增強法國的硬實力和軟實力,透過綜合國力提升戰略以延續法國的「大國夢」。
為滿足廣大讀者瞭解二十一世紀法國最新發展狀況之需求,在初版基礎上,筆者在改版過程中對二十一世紀以來法國的變化作了一定增補,其內容涉及政治、經濟、社會及外交等多個領域,以加深讀者對今日法國的認識。法國是西方社會的縮影及風向儀,西方社會的變化在法國同樣有所反應和體現。全面而深入地瞭解法國的歷史與現實,必將有利於我們把握西方社會發展的脈絡和走向。
劉金源
2022 年2 月
於南京大學
目次
增訂二版序
序 言
第Ⅰ篇 法蘭西文明的起源與發展
第一章 史前時代與古代高盧
第一節 史前時代的原始文明
第二節 「我們的祖先高盧人」
第三節 羅馬統治下的高盧
第二章 從法蘭克王國到民族國家
第一節 法蘭克人的國家
第二節 封建時代的諸侯割據
第三節 百年戰爭與民族國家的形成
第三章 走向顛峰的君主專制
第一節 戰火中成長的專制王權
第二節 路易十四時代
第三節 資本主義的發展與啟蒙運動
第Ⅱ篇 現代政治制度的確立
第四章 大革命、督政府與拿破崙帝國
第一節 「巴黎發生革命了」
第二節 君主立憲制的破產
第三節 走向激進
第四節 輝煌一時的拿破崙帝國
第五章 重演的歷史:復辟、共和與帝國
第一節 波旁復辟王朝
第二節 風雨飄搖的七月王朝
第三節 曇花一現的第二共和國
第四節 第二帝國的興衰
第六章 1871~1918年的第三共和國
第一節 前途未卜的共和國
第二節 政局變幻:從溫和派到激進派
第三節 經濟發展:從「停滯」到「起飛」
第四節 從殖民擴張到世界大戰
第Ⅲ篇 危機與挑戰:當代法蘭西
第七章 戰後重建、大蕭條與二戰
第一節 戰後初期的重建
第二節 危機陰影下的政權更迭
第三節 安全外交:從結盟到綏靖
第四節 淪亡與重生:二戰中的法國
第八章 危機重重的第四共和國
第一節 從臨時政府到共和國確立
第二節 日益右傾的法國政局
第三節 戴高樂的東山再起
第四節 戰後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第九章 追求強大:發展中的第五共和國
第一節 戴高樂開創第五共和國
第二節 「沒有戴高樂的戴高樂主義」
第三節 誰主浮沉:「左」與「右」的較量
第四節 「法國的偉大」:1960年代以來的外交走向
附 錄
大事年表
參考書目
書摘/試閱
新的立法議會於10月1日正式開始工作,其構成與制憲議會有很大差別,擁護專制的教士和貴族階級的代表已經被排除在外。立法議會內部又分為三派:右翼是掌握政權的斐揚派,擁護君主立憲制度;在政治上搖擺不定的中間派;左翼是雅各賓俱樂部內的山岳派,主張實行共和制,富有戰鬥力。立法議會一開幕就面臨著國內外的諸多困難。從國內來看,財政危機的加劇使得城市和農村的暴亂蔓延,一些教士更是鼓動不滿的農民發動反革命叛亂。從國外來看,革命爆發以後,一些逃亡貴族開始糾集反動勢力,集結邊境,加強王權復辟活動;歐洲一些國家,如普魯士、奧地利、俄國、西班牙等國的保守君主對於法國的革命事態發展也深感恐懼,企圖進行武裝干涉。奧地利和普魯士還發表聯合宣言,要求法國恢復王權,解散議會,否則將直接出兵。
相對於國內的經濟社會問題而言,國外的形勢則嚴峻許多。面對外來武裝干涉的威脅,立法議會內部展開了激烈的辯論。斐揚派害怕喪失革命成果,反對開戰,主張維持現狀;山岳派認為「攘外必先安內」,反對倉促開戰;只有吉倫特派主戰意志最為堅決,認為法國不僅能夠戰勝敵軍,而且可以藉機輸出革命。心懷鬼胎的路易十六對於外來武裝干涉暗自高興,認為實力大為削弱的法軍在與歐洲列強的戰爭中必然不堪一擊,到時候他就可以借助外國的刺刀復辟專制王權,因此國王也極力主張開戰。1792年3月,別有用心的路易十六解散反戰的斐揚派內閣,以布里索為首的吉倫特派組成新政府,戰爭已是箭在弦上。4月底,法國先後向奧地利和普魯士宣戰,一場抵抗侵略、維護革命成果的民族戰爭由此展開,它在客觀上加速了君主立憲制瓦解的進程。
戰爭並沒有像吉倫特派所希望的那樣能速戰速決,法軍在戰爭之初反而一再失利,節節敗退。這是因為,一方面法軍軍官大多為原來的貴族,他們不服從內閣的調遣,故意按兵不動;另一方面在於王后故意將作戰計畫透露給奧地利。為了扭轉戰局,吉倫特派宣布解散由貴族領導的王室近衛軍,建立一支由各郡調來的後備軍,但遭到國王的拒絕。不僅如此,路易十六還改組內閣,一些斐揚派大臣進入內閣。戰局的發展越來越糟糕,普魯士軍隊和流亡貴族率領的軍隊已經越過法國邊境,戰火在法國本土燃燒。7月11日,立法議會發布「祖國在危急中」的公告,要求所有公民行動起來,保衛祖國。短短幾天之內,巴黎就組織起一支一萬五千人的義勇軍,各地的義勇軍也紛紛開赴首都,其中馬賽的義勇軍一路高唱《馬賽曲》進入巴黎,投入到巴黎市民廢除王權的共和運動之中。
群眾的愛國熱情持續高漲,在共和主義者,尤其是山岳派的宣傳鼓動下,許多人認識到,不推翻目前的君主政體,不廢黜國王,就不能扭轉目前的局勢。此時,普奧聯軍卻發表宣言,稱如果不保證法國國王和王室的安全,那麼他們將血洗巴黎。這一威脅使巴黎民眾更加怒不可遏。7月底8月初,巴黎各區開始醞釀推翻君主政體的起義,在全市的四十八個區中,有四十七個區通過了廢黜國王的決議。8月10日,起義爆發,起義軍占領了市政廳和王宮,建立了巴黎公社。在武裝群眾的壓力下,立法議會通過決議,宣布停止國王職權,將路易十六當做囚犯押送至監獄等待審訊;撤換各部大臣,召開由普選產生的國民公會。
在慶賀巴黎起義的歡呼聲中,法國延續千年之久的王權被徹底傾覆了,與之一起垮臺的還有君主立憲派,即斐揚派的統治,它們從此退出了法國的歷史舞臺。這次起義也結束了法國的君主立憲制度,它把吉倫特派推上了法國革命的政治舞臺。從此,法國革命將沿著一條不斷上升的激進道路向前推進。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