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與文化:亞洲史中的日本古代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ISBN13:9787302583257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大陸)
作者:劉曉峰; 劉晨
出版日:2021/10/01
裝訂/頁數:平裝/417頁
規格:24cm*17cm (高/寬)
版次:一版
商品簡介
本書匯集國內外相關領域的重要作者,從東亞區域史的視角,來考察日本古代歷史發展和文化特點,包括日本社會、日本史學思想、國際交流史和倫理思想等主要話題板塊,對日本社會、歷史、國際交流和思想等多個角度和方面來全面解讀。
作者簡介
1986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2000年畢業於日本京都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民俗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中國日本史學會常務理事、古代史專業委員會會長,北京市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會副會長。主要從事日本史、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同時對東亞地區時間文化有精深的研究。在《歷史研究》、《民俗研究》、《讀書》和《文史》等期刊雜志上發表論文50余篇,主要著作有:『古代日本における中國年中行事の受容』、《清明節》、《東亞的時間》、《端午》。
序
前 言
很高興這本研究日本古代史的論文集即將出版了。對於日本史研究,這是一件
非常值得祝賀的事情。本論文集分成古代日本的社會結構、倫理制度與社會制度研
究、時空觀念與史籍研究、異域交流與文化傳播等四個部分,主題則是一個,即如
何從大陸的視野看日本的歷史與文化發展。
日本古代史是東亞歷史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東亞文化圈,日本是非常重要
的一員,也是非常特殊的一員。從古以來海洋隔絕了大陸和日本列島,在交通工具
尚未發達的古代,打破海洋的阻隔並不容易。因為有了海洋的阻隔,日本對大陸文
化的吸收和中國周邊很多國家不同,日本古代史有自己獨特的發展歷程。早在彌生
時代,日本就接受大陸稻作技術,進入農業社會發展時期;隋唐之際,更是冒駭浪
驚濤之險,遣使入貢,以極其積極的態度引入大陸文化,從而完成了自己的律令國
家文化建設。在政治史、宗教史、文化史諸多層面上,這次文化的積極引入對後來
的發展意義究竟大到何種程度,可能是我們至今仍舊沒有完全認識到的。戰後日本
思想史研究的大家丸山真男晚年非常重視“古層”這個觀念。他指出日本思想發展
的過程中,在對外來思想的接受過程中,一直有沉積於最下層的“古層”存在。“古
層”源於日本人的言語、地理環境、生產方式、宗教等諸多方面,具有強大的連貫性。
依靠“古層”的力量,日本人在攝取外來文化的同時又修正之。“古層”是一個非常
日本式的曖昧提法,如果追究所謂“古層”究竟“古”到歷史的哪一個層面,相當
多的日本學者都語焉不詳。但在思考日本文化時,“古層”卻很容易成為日本文化特
殊論的思想武器。然而回首看日本歷史的發展進程,我們會看到從舊石器時代起歐
亞大陸古代文明與離島之間的影響與被影響關係一直密切存在,特別是以中國為中
心的東亞文化圈的影響一直是持續性存在的。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文化對日本的影
響,並不是簡單地使用卑彌呼政權的朝貢、隋唐時期的律令制度等幾項有記錄的歷
歷史與文化:亞洲史中的日本古代研究
II
史事項可以概括的。因為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之中,這種影響無時不在,而且持續不
間斷。
當然,作為東亞文化核心的中國的文化,也不是完全獨立發展起來的。歐亞大
陸是地球上最大的一塊陸地,它是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最重要的舞臺。從這塊陸地
的不同地區誕生出了諸多古代文明的源頭,成長起了古代世界各種不同的精神文化
與物質文化,而不同地區的各種文化互相影響和碰撞,又帶來了一次次文化的進步
和發展。所以,歐亞大陸文化的一個個大大小小的進步和發展,在很多時代幾乎是
整個人類精神力量推動的結果。這一切是周邊離島很難自動生成的。這直接導致大
陸文化和周邊離島之間文化發展程度出現高度斷層,並導致兩者之間一直存在長時
期的影響與被影響的文化關係。所以,認真分析日本文化中來自大陸文化的影響,
我們會看到這影響首先是持久的——因為它自遠古到前近代一直存在,其次是多層
面的、層積式的。持久的,多層面、層積式的影響關係,是我們理解和思考古代中
國與日本之間文化關係的一個基本框架。可以說,日本思想發展過程中如果真正存
在一個“古層”,那麼來自大陸文明的影響,一定就是這不斷積累的“古層”的組成
部分。這正是我們一直重視從大陸與日本的關係來研究日本的學術出發點,也是我
們對“古層”持有批判態度的地方。
然而,今天當我們重新閱讀《歷史意識的“古層”》《日本思想史中的古層》《原
型·古層·執拗低音》這些文章時,我們在思考另外一個問題:為什麼丸山真男的晚
年思想會發生這種“轉向”?正如研究者們所總結的那樣,晚年丸山真男的這一轉
向並不是偶然的心血來潮。伴隨拓展閱讀,我們知道丸山真男1952年就已經開始在
中西文化交融的歷史進程中尋找日本國家的“特質”,他執著於尋找日本文化的“個
體性”,在日本人的思考方式中尋找“原型”。在1972年發表的《歷史認識的“古層”》
中提出的“古層”概念,與抽象的“原型”、形象的“執拗低音”一樣,都是沿著同
一個思維方向的探索過程中的不同展示。那麼,推動他一點點關注“古層”的原動
力何在?與此相關的是我們的自我學術反省。多年來我們站在中國文化立場上思考
最多的是發揮文化影響的一方,其影響是如何發揮的,但很少站在另一個立場上,
去思考作為文化接受的一方究竟是如何接受的。我們知道,信息在編碼與譯碼過程
中,由於主觀因素的干擾,難免會發生信息失真與變形。信息經過編碼發生的變形
和經過譯碼出現的扭曲,導致傳播過程永遠伴隨著丟失和誤傳。日本在接收大陸文
化的過程中發生一系列變異是必然的,而如果在一系列變異中存在某些共同的屬性,
III
歷史就為我們打開了研究文化影響過程的另一扇門。我們可能會看到,在諸如佛教、
儒教、律令、漢字、筷子等相同的文化要素之外,還存在著一系列變異的、不同的
文化要素。就其屬性而言,它們與完全從大陸傳來的文化要素在性質上有很多不同。
正如我們通過東亞內部的共同性要素可以看到區域文化的共性一樣,這些不同的文
化要素本質上是構成東亞文化多元性最重要的資源。我們經常能夠看到,我們熟悉
的生活細節因遭遇到這些不同的文化要素而發生明顯的變化。當飲茶在日本變成茶
道,當插花在日本變成花道,當詩歌在日本變成歌道,歷史學者可以在源頭上追尋
大陸文化要素的介入,卻沒有辦法完全用這些介入的文化要素給最後的變化結果提
出完整的解釋。
而這很可能就是丸山真男這一代學者曾面臨的學術困境。當他遭遇日本的近代
思維並在學理上要給予說明的時候,一如我們遭遇到諸如明末“資本主義萌芽”的
種種複雜變化時一樣,看到了歷史演進複雜而繁復的曲折變化。不論是以原型、古
層還是執拗低音來表示,這些與內涵於本國文化的現代性存在互文互動的概念背後,
實際上是努力要從深層對更為複雜的歷史實相給予解釋的企圖。一如當全球化時代
到來,許多學者嘗試用現代化理論給予東亞的歷史一整套完全的邏輯解釋時,驀然
發現僅僅使用現代化的共同性要素並不具備完全解釋東亞近代演進過程的可能性。
曾經的漢字文化圈如今是全世界最有活力的地帶,是經濟發展最迅速的地區,
也是社會整體文化發展變化最激烈的地區。從經濟角度看,這一地區有著中國重要
的貿易物件,僅僅中日韓之間的貿易規模就遠遠超過了中國與整個歐盟之間的貿易
規模。這一地區也是思想觀念、宗教信仰、文化傳統、生活習俗等各方面與中國相
似度最高的地區。從日本的經濟起飛到亞洲四小龍、四小虎的發展,一直到中國大
陸的經濟高速成長,一旦我們細致觀察整個東亞地區的變化,就不難發現這些國家
和地區內部出現的、區別於現代化共同性要素的一部分同質性變異,而這些同質性
變異的存在,毫無疑問是與這一地區古老的文化傳統密切相關的。盡管我們沒有使
用“古層”這一類的學術概念來加以表現,但我們看得到它的存在,並從中看得到
世界演進變化的多種可能性。或者,我們就應該把這些看成是全球化時代東亞地區
為世界提供的、寶貴的多元性資源。
進入21世紀20年代,整個世界的文化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巨大的轉換期。因
應新的時代要求、增進亞洲內部的文明對話顯示出越來越大的必要性,促進東亞區
域文化的建設也越來越成為迫切的時代呼喚。我們深知應對共同挑戰,邁向美好未
序言
歷史與文化:亞洲史中的日本古代研究
來,不僅需要經濟、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從長遠的文化發展角度看,
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各國如何整合自己的歷史文化資源,也是新時代的重要課題。
這樣巨大的課題需要很多基礎研究做支撐。成為這一基礎研究的一個重要部分,正
是我們編輯這本論文集的期望所在。
劉曉峰 劉晨
2021年4月8日 清華園
目次
目 錄
日本古代的社會結構
律令時代日本的婚姻形態 李 卓 2
日本古代的家族與村落 [日]今津勝紀 14
古代東國的內亂與武士的出現 [日]川尻秋生 24
山陵制度變化中所見的“承和轉換期” [日]黑羽亮太 30
中古時代職業雇傭兵的典型
——雜賀眾研究 丁諾舟 41
關於殿上受領的研究 [日]佐藤泰弘 56
豐臣政權的歷史地位 [日]谷徹也 65
由江戶幕府正月禮儀所見德川“御三家”之地位問題
——以三代將軍家光親政期為中心 劉 晨 73
商品經濟的發展與近世日本身份制度的動搖 鄭辟楚 84
倫理制度與社會制度研究
日本古代首長制的再探討
——以村落首長為中心 郭 娜 102
日本田令的構造與特質
——基於職分田給付規定的研究 [日]柳澤菜菜 116
《天聖令》的發現與日本律令制研究 [日]大隅清陽 124
歷史與文化:亞洲史中的日本古代研究
VI
古代天皇制的變貌與神話 [日]上島享 131
日本古代天皇家乳母的出身與選任 林 娜 138
聖武天皇的讓位與出家 [日]本鄉真紹 157
桓武天皇的皇統意識和天命思想 龔 婷 165
時空觀念與史籍研究
好太王碑發現史和早期拓本製作史的新史料 徐建新 174
紙木並用時代的日本古代木簡 [日]市大樹 183
關於倭國的天下 [日]河上麻由子 192
“常世”在哪裡? 王 凱 203
中日古代都城比較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關於日本平城京的模仿原型的再探討 王維坤 220
八、九世紀的國土意識與自他意識 梁曉弈 253
裴世清出使與《隋書·倭國傳》的偽造 苗 壯 263
《大日本史》神代記事研究 葛栩婷 279
《大日本史》對中國傳統史學的受容
——以神功皇后紀事為中心 龔 卉 304
異域交流與文化傳播
五經博士和吳音 [韓]李根雨 320
論中國銅鏡文化對日本的影響 劉曉峰 327
日本的律令體制與歐亞大陸 [日]吉川真司 340
來到日本的吐火羅人、舍衛人與度羅樂(吐羅樂) [日]西本昌弘 350
五至九世紀的亞洲佛教
——從亞洲史到日本史、從日本史到亞洲史 [日]河上麻由子 359
從布帛到黃金
——八至九世紀東亞的國際貨幣 王 勇 367
VII
目錄
古代日本的文化受容與世界觀 [日]吉川真司 381
從七世紀東亞的局勢看上宮王家滅亡事件 [韓]李在碩 393
結束語
中國日本古代史研究的現狀與課題 李 卓 408
後 記 418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