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2/26年度盤點作業,門市店休一天,網路書店將暫停出貨,12/27將恢復正常營業,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最小但最強,荷比盧的細節:這裡的人哪裡不一樣?讓歐盟、北約、國際法庭必須在這;鑽石、鋼鐵、瓷器和巧克力……最美最精的也得在這。
79折

最小但最強,荷比盧的細節:這裡的人哪裡不一樣?讓歐盟、北約、國際法庭必須在這;鑽石、鋼鐵、瓷器和巧克力……最美最精的也得在這。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99 元
優惠價
79315
促銷優惠
大是文化全書系
庫存:2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9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人文社科類排行榜第一名暢銷書《德國製造的細節》
作者葉克飛 最新力作

提到歐洲三個低地小國――
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你對它們的印象應該是:

.荷蘭?最出名的是風車、木鞋、鬱金香,萌萌的米飛(miffy),但起司和大麻……。
.比利時巧克力──Godiva你一定知道;尿尿小童和《丁丁歷險記》的典故呢?
.盧森堡是個小國。有多小?面積只比臺北加新北大一些,卻有世界最大鋼鐵公司。

但你可能不知道:

.荷蘭孕育了世上第一家跨國公司,也誕生了第一家發行股票的公司。
.比利時是世界最大鑽石加工地,首都布魯塞爾被選為歐盟總部。
.盧森堡人均GDP世界第一名,月收入不到4,000歐元的人,可以申請國家補助。

此外,這三個小國更是歐盟的重要推手,第一批加入歐元區。
令全世界旅行者都受益的《申根公約》,它們是創始國,
還有北約總部、國際法庭……都在這!

這三個面積跟臺灣差異不大、人口比臺灣少很多的歐洲三小國,
如何從被炸彈轟爛的二戰廢墟中爬起,帶領歐洲變歐盟?

長住歐洲媒體人、歐洲深度研究者葉克飛,多年探訪荷比盧,深入分析,
沒有資源的小國,如何用創意與文化打造全國人都有錢的社會。

◎城市的細節,藏在新舊建築交替間

.在軟土上蓋摩天大樓,荷蘭人辦到了,因為他們的水域占比高達18.4%,
只好與海爭地,還把運河加上船屋變成了文化遺產、觀光勝地。

.一國有兩城,滿街都是國界線:巴勒納紹是歐洲最狂的國界城鎮,
因為它一半在比利時、一半在荷蘭,只是房子、道路可畫線分,
基礎建設(修路、修管線)怎麼分工?
幸好,協商是荷蘭和比利時人的特長,連以色列前總理都專程來取經。

◎最小但最強,這裡誕生好多世界第一

.盧森堡美的像童話,但它其實靠工業起家,小國煉鋼,照樣拿世界第一。
.荷蘭南方小鎮台夫特城,人口只有10萬,卻成為歐洲瓷器之王。
.比利時不只有尿尿小童,全球每10顆未切割鑽石中,有8顆被送到這裡加工。
.還有荷蘭有隻米飛兔,每年只要透過「授權」,就躺賺200萬歐元。

這三個低地小國人口雖少,卻充滿許多驚嘆世界的藝術能量,
如荷蘭有梵谷、維梅爾(創作了《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比利時是漫畫之國,《丁丁歷險記》和《藍色小精靈》聞名全球,
也誕生了超現實主義大師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

在這三個國家,你可以同時見到古典與前衛、繁榮與野趣、
都市與自然,既可以見到歷史悠久的商業體系,
也可以見到不為商業所汙染的藝術。

讀懂這三國,就讀懂了幾百年來的歐洲崛起之祕密。

作者簡介

葉克飛
現任職於中山日報社,是一名專欄作家、歷史暢銷書作家、業餘旅行者。他痴迷歐洲,專注於歐洲人文寫作,是個不折不扣的歐洲通。
著有《德國製造的細節》(大是文化出版)、《金庸政治學》、《故人何寂寞》、《殘酷世界和愛的你》和《為戀愛平反》等。

荷比盧,歐洲崛起的祕密

縱觀世界,很少有像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這樣神奇的國家群:它們地處西歐,彼此相連但又各不相同。許多人對它們的認知僅僅是荷蘭的風車與鬱金香、比利時的巧克力,還有盧森堡是個小國。這三個領土總面積加起來不過是2/3個廣東省的國家,卻有著令世界驚嘆的能量。荷、比、盧三國都是已開發國家之一,也是經濟形態較為健康的國家之一,其中盧森堡的人均GDP更是多年排名世界第一。
它們都有著出色的工業和第三產業。其中荷蘭的造船業和冶金業一直處於世界前列,新興的晶片產業也後勁十足。另外,殼牌(Shell)、飛利浦(Philips)和聯合利華(Unilever)等世界500強企業更是雲集於此。荷蘭不僅是世界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也是世界上畜牧業和花卉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
而比利時則是世界上最早進行工業革命的國家之一,人均出口額穩居世界第一。
盧森堡雖然面積小, 卻是鋼鐵大國,境內擁有世界第一大鋼鐵集團――安賽樂米塔爾(ArcelorMittal S.A.)。另外,盧森堡還是世界上第二大投資信託中心,並擁有世界第二大衛星運營商―環球衛星公司(SES S.A.)、歐洲最大貨運航空公司――盧森堡國際貨運航空公司(Cargolux Airlines International)……。
說起來,正是當年的八十年戰爭,最終誕生了荷蘭這個國家。與一般的民族性國家不同,荷蘭可算是世界上第一個「以商立國」的國家。荷蘭人民反抗西班牙的統治,純粹是為獲取更多商業利益以便能更好的做生意。17世紀,荷蘭依靠海洋貿易成為世界第一強國。與之前西班牙、葡萄牙的純粹掠奪式擴張不同,荷蘭人以生意為本。因此,即使後來失去海上霸權,荷蘭也未曾真正沒落過至於比利時,法蘭德斯(Flanders)四大名城――布魯塞爾(Brussel)、安特衛普(Antwerpen)、布魯日(Brugge)和根特(Gent)一直是歐洲經濟重鎮,無論工業基礎還是商業底蘊,在歐洲都是數一數二的。因此時至今日,荷、比、盧三國仍然被人稱為「最會做生意」的國家。
因為同是彈丸小國,它們更懂得協作與和平的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三國率先結盟,建立起歐洲共同體的前身歐洲經濟共同體(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簡稱EEC)。它們不僅是日後歐盟的重要推手,還第一批加入歐元區。令歐洲人乃至全世界旅行者受益的《申根公約》,它們同樣是創始國。如今,布魯塞爾已是名副其實的歐盟首都,盧森堡則是眾多歐洲機構的所在地。
這三個小國在創造自己文化的同時,也從未忘記創新。如荷蘭有梵谷(Vincent Van Gogh)、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比利時是漫畫王國,是《丁丁歷險記》(Les Aventures de Tintin et Milou)和《藍色小精靈》(The Smurfs)的故鄉,也誕生了超現實主義大師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
即使早早步入現代工業時代,這三個國家同樣也與「汙染」兩字無緣。運河眾多的荷蘭宛若世外桃源,多種地貌並存的比利時景色如畫,盧森堡則是著名的童話王國。時至今日,走進這三個國家,滿目仍是精美的古建築,彷彿時光從未流逝一般。布魯日、根特、安特衛普等都是世界上古建築保留最好的中世紀古城之一。
在這三個國家,你可以同時見到古典與前衛、繁榮與野趣、都市與自然,既可以見到歷史悠久的商業體系,也可以見到不為商業所汙染的藝術。
讀懂這三個國家,也許就讀懂了幾百年來的歐洲崛起之祕密,讀懂了這三國從海洋帝國時代到歐洲聯盟一直獨領風騷的祕密。

推薦序
深入觀察歐洲文化的第一本書

創新管理實戰研究中心執行長╱劉恭甫

很開心在我為《德國製造的細節》撰文推薦之後,出版社再次邀請我分享《最小但最強,荷比盧的細節》閱讀後的觸動。
我在大學主修工業設計,之後開啟起了我對設計的熱愛,尤其是我曾被公司多次外派到許多歐洲國家累積好幾年的時間,更是沉浸在歐洲文化與建築設計美感之中。我認為在歐洲城市中,最充滿設計感,也是我最喜歡的歐洲國家與城市群,就是此書的主角: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
有次我帶家人到荷蘭,兒子跟女兒駐足望著風車許久,之後便開始收集與深入討論風車的設計,我想這就是設計與文化的力量,也是我希望讀者在這本書找到的原力。讓我們對於荷比盧的文化與設計有非常深刻的認識,進而理解為何荷比盧最小但最強。
第二次世界大戰摧毀了很多歐洲城市,但是二戰後,由於歐洲人的集體努力,採取原樣重建的方式,原封不動的呈現古城容貌,如今我們才得以看見傳統與現代融合的歐洲文化。同樣的,從本書的字裡行間,也能見證這段文化變遷的痕跡,並從荷比盧看見歐洲的縮影。
閱讀完此書後,結合我之前在歐洲長期出差遊走各城市的經驗,我覺得此書對讀者最大的價值,就是能夠感受到每一座歐洲城市所帶來的「建築與文化經濟學」,尤其是以下9個文化經濟學背後的故事,令我沉浸其中,內心激動:

 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風景如畫的風車文化,原來是這樣形成的。
 原來荷蘭人賺錢做生意的頭腦,商業利益高於一切,最關鍵的地方,是在於其商業意識和自由意識。
 荷蘭的鹿特丹,對我而言,沒有傳統的歐洲城市童話感,而是年輕的建築設計代表,原來,這是一場現代風格的城市實驗。
 在荷蘭處處可見的運河,其實隱藏著荷蘭崛起的真正原因。
 比利時有很多鐘樓,但如果只能擇一到訪的話,來蒙斯老城準沒錯。因為這裡的鐘樓是獨立與自由的象徵。
 比利時的布魯日,對我而言就是非常樸實的老城市,但原來這都是經過政府的保護與恢復,才得以這樣。
 比利時布魯塞爾為何成為歐洲首都?因為其柔軟的獨立性,習慣於在各方勢力間尋找平衡。
 盧森堡如何突破體制的束縛,成為世上第一個完成地面數位電視轉換的國家?
 盧森堡為何全球人均GDP最高?不但小而美,還小而強,怎麼做到?

本書中的照片與文字讓我對歐洲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我認為本書是深入觀察歐洲文化的第一本書,非常適合給同樣「小而強」的我們學習。

目次

推薦序 深入觀察歐洲文化的第一本書╱劉恭甫

前言 荷比盧,歐洲崛起的祕密

PART 1從低地小國到歐洲聯盟
01以商立國的風車經濟
02挖運河不需國家允許,當地人說了算
03就算你是國王,也不能隨便從我口袋拿錢
04海上馬車夫,歐洲第一個現代經濟體
05不論誰掌權,都把商業利益放第一
06一朵鬱金香能換一棟豪宅的狂熱
07荷蘭東印度公司,改變亞洲的海上帝國
08人均GDP世界第一,盧森堡沒有窮人
09在申根,二十多個國家沒了邊境
10跨國旅行和打工,說走就走
11布魯塞爾,歐洲的首都
12國家與國家吵架,就到海牙爭輸贏
13歐盟為何只可能誕生於馬斯垂克?

PART 2 城市的細節,藏在新舊建築交替間
01把城市運河挖成文化遺產
02哈倫,歐洲藝術的重鎮
03舊建築新花樣,教堂變身書店、健身房
04在軟土上蓋摩天大樓,荷蘭人辦到了
05讓人視覺失調的鹿特丹方塊屋
06現代建築與古樸老鎮也能百搭
07比利時迪南城堡,薩克斯風的故鄉
08一城有兩國,滿街都是國界線
09布魯塞爾第一公民――尿尿小童
10我在地表找星星,布爾坦赫堡的星形要塞
11列入文化遺產的排水系統,小孩堤防風車村
12盧森堡這麼小,天上衛星鋪全球
13起司就是力量(熱量)
14菜市場界的帝寶――荷蘭拱廊市場
15二戰後重建的奇蹟,歐洲最佳城市鹿特丹
16布魯日,一座仍停留在中世紀的古城
17滑鐵盧不在法國,在比利時
18蒙斯鐘樓,獨立與自由的象徵
19世界最美村落,荷蘭羊角村
20白村,時光在這裡暫停了
21填海造地,馬爾肯孤島變小島
22海洋與城市完美共存的典範
23再也沒有硝煙的那慕爾要塞古堡
24世界最小城市,只有450戶

PART 3 兔子、丁丁與少女,驚嘆世界的藝術能量
01世界名畫《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產地
02紅燈區不紅――因為開放,所以尊重
03菲安登城堡,雨果避世之所
04比利時根特,世界六大音樂之都
05洛曼博物館,全球最大私人汽車珍藏
06伊珀爾戰役,改變人類歷史的歐洲毒氣戰
07戴高樂:「丁丁是我唯一的對手」
08《丁丁歷險記》,幫孩子撬開世界大門
09這些亂七八糟畫,真的是藝術
10《馬拉之死》,歐洲文化的反思
11聽得見的博物館
12阿姆斯特丹的寂寞天才,梵谷
13世界上最會賺錢的兔子
14我從布雷達小鎮,體會荷蘭人的好客

PART4最小但最強,這裡誕生好多世界第一
01月收入4,000歐元以下都算低收入戶
02小國煉鋼鐵,照樣拿世界第一
03世界最美火車站,不搭火車也要拍照
04因為猶太人,這裡成為世界鑽石之都
05盧森堡什麼行業最強?投資基金
06人口只有10萬的台夫特城,歐洲瓷器之王
07比利時大城根特,掀起歐洲紡織革命
08四滴眼淚刪掉三滴,從此米飛兔躺著賺
09列日,明明是工業城還是很宜居

PART 5自由學風,培育出最會做生意的人
01時尚界無法繞過的名字,安特衛普六君子
02世界最美書店,天堂觸手可及
03老建築被燒了,就改建成大學城
04魯汶大學鬧分家,竟撐起兩座城市

書摘/試閱

一城兩國,滿街都是國界線

「咦,爸爸你看,這個餐廳的左邊是比利時,右邊是荷蘭!」伴隨著這樣的叫聲,我們一家人在滿地白線間跳來跳去,樂此不疲。所幸的是,路人們都沒把我們當瘋子,而是以一臉司空見慣的表情向我們微笑致意。也許,他們一年會遇上不少像我們這樣的獵奇遊客吧。
荷蘭的巴勒納紹(Baarle-Nassau),總面積僅僅76平方公里的小城鎮,人口不過6,700人,卻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城鎮之一。
嚴格來說,巴勒納紹僅是荷蘭的部分,還有一部分屬於比利時,名叫巴勒海托赫(Baarle-Hertog)。前者面積是後者的10倍。
最神奇的是,在這個小城中,國界線可不是只有一條,而是無處不在。荷蘭與比利時的領土完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形態,巴勒海托赫有二十多塊飛地被巴勒納紹所包圍,同時巴勒納紹又有7塊飛地被巴勒海托赫所包圍。所以,走在巴勒納紹的街道上,隨處可見腳下的白色國界線,左右都有字母標記,B代表比利時,NL代表荷蘭。甚至於連一些房子也被兩國瓜分,一邊屬於荷蘭,一邊屬於比利時。
這個神奇小鎮背後有著複雜的歷史,而歐洲一體化使一場曠日持久的領土之爭變得無比有趣。
資料記載,巴勒納紹最初屬於布拉邦公國(Hertogdom Brabant)。這個出現於13世紀的公國囊括了如今荷蘭北布拉邦省(Noord-Brabant)、比利時安特衛普、佛拉蒙布拉邦省(Vlaams-Brabant)、瓦隆布拉邦省(Brabant wallon)和布魯塞爾等地區。直到1430年,布拉邦公國絕嗣,被勃艮第公國(Bourgogne)吞併,再後來巴勒納紹被哈布斯堡王朝掌控。在這幾百年間,飛地問題隨著主權的變更變得越來越嚴重。
其實之所以產生飛地,原因非常多。中世紀的長期土地爭議,各種條約,還有當時布拉邦公爵與布雷達一帶地主之間的土地轉售,都是重要原因。比如有一段時間,布拉邦公國占有了全部農業用地,其他用地則被售予布雷達地區的地主們。
從17世紀開始,巴勒納紹一帶的歸屬問題就成了一團亂麻,史料的記載是這樣的:1648年,《明斯特和約》(Vrede van Münster)簽訂,西班牙與荷蘭之間的戰爭結束。但這一地區的歸屬仍然複雜:一部分歸屬北荷蘭,即巴勒納紹;一部分歸屬南荷蘭(今比利時),即巴勒海托赫。
1785年,這裡曾有望統一,即將巴勒海托赫劃歸荷蘭,但因當地民眾抗議而告吹。1830年,荷蘭改革行政區劃,巴勒納紹本想統一境內飛地,結果又遇上比利時爆發起義,計畫只能擱置。次年比利時獨立,統一的計畫又成了泡影。
不過比利時宣布獨立時,它與荷蘭的國界劃分混亂無比,也因此紛爭不斷。為解決此問題,1843年,荷蘭與比利時簽訂《馬斯垂克條約》,解決領土紛爭。因為荷蘭不願割讓領土置換飛地,巴勒納紹的事情仍未解決。
直到1996年,荷蘭和比利時推行自治市結合行動時,才又希望巴勒納紹和巴勒海托赫能借此機會合併,但公投結果再次否定了兩國政府的願望。結果,巴勒納紹和巴勒海托赫就成了各自國家裡最小的自治市。因此,每個到訪巴勒納紹的遊客,都免不了變成低頭族,一路追隨那無處不在的邊境線。當然,參考門牌號碼也可以,荷蘭建築和比利時建築的門牌號碼字體有別,門牌上還會附上該國國旗。許多住宅還會在自家窗臺或房頂懸掛國旗,宣布自家的歸屬。
可別以為這一切是為了旅遊業,因為不標記清楚,當地人自己應該也會糊里糊塗。
如果摒棄遊客的看熱鬧心理,暫時忘掉在國界線上跳來跳去的有趣遊戲,設身處地將自己代入這座小城,你就會發現:如果一切都以我們熟知的常理(比如國別界限)來嚴肅對待的話,在這裡生活絕對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
假設你是一個生活在這座小城裡的荷蘭男孩,愛上了對街的一個比利時女孩,想寄一封情書給她。而比利時與荷蘭兩國互不相讓,堅持在這座小城裡走國際慣例的郵政程序。那麼,你就得先把信投遞到本地的荷蘭郵局,荷蘭郵局又會將信送到荷蘭的國際郵件分配處,再以國際信件的方式送往比利時國際郵件分配處,再寄到那個女孩家裡。郵資其實是小事,但路上耽擱了幾天,可能已經有另一個男孩捷足先登了。你的愛情,很可能被一條馬路之隔的國界線所毀掉。
當然,荷蘭人和比利時人最終解決了這個問題,這兩個自治市實現了郵政互通。有意思的是,如果巴勒海托赫人想寄信到自己的首都布魯塞爾,還得經過荷蘭。
假設妳是一個荷蘭主婦,今晚烹煮了大餐,正想叫家人吃飯,轉頭一看,自家小孩又跑到鄰街的比利時同學家去玩了。妳拿起電話,想把他叫回家,可是一撥號,就發現自己打了個國際長途。好在荷蘭、比利時都是高福利的已開發國家,不在乎這點電話費,不然很可能一到晚上,滿街都是媽媽扯著嗓子大叫:「XXX,回家吃飯了!」
荷蘭人和比利時人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的通信網絡也是互通的。
假設比利時與荷蘭各自使用本國貨幣,那你在這座小城裡吃頓飯、喝杯咖啡或者去酒吧喝杯酒,也許都會有麻煩。比如你在酒吧裡喝了杯啤酒,要買單時,你是把服務生叫過來呢,還是自己走去吧檯把錢丟下就走呢?叫服務生過來,他可能就從荷蘭到了比利時;你自己走過去,可能就從比利時走去了荷蘭。先不說出入境問題,關鍵是,不管是他過來還是你過去,這杯酒是用比利時的貨幣買單,還是用荷蘭的貨幣買單?
這個問題當然很容易解決,因為荷蘭和比利時都是歐洲一體化的急先鋒,《申根公約》、歐洲共同體乃至歐盟的創始國,還是首批加入歐元區的國家。沒錯,問題就這麼迎刃而解了。
按照許多傳統中國人看重「衙門」,「官府在哪裡,主權就在哪裡」的思維,巴勒納紹的市政廳絕對是個大麻煩。你要知道,老外的土地都是私有產權,在這個巴掌大的地方,你想找塊空地搞個拆遷,蓋一座政府大樓可不容易,只能蓋一座小小的市政廳。
尤其是地方狹小的巴勒海托赫,比利時人怎麼選址也無法迴避將市政廳建到國界線上去。所以,比利時人要想有個衙門,必須找荷蘭人協商。
可是這個被國界線一分為二的市政廳建好了,又會遇到使用上的問題。比如那個被國界線一分為二的會議室,坐在右邊這排的人還在比利時本國,坐在左邊的就已身在荷蘭,變成了跨國會議。萬一荷蘭人來搶會議室怎麼辦?當然,這個問題也得到了解決。荷蘭人最終允許比利時人在自己境內修建並使用市政廳。
開車也是麻煩,在小城裡開一圈,走沒幾公里,出入境次數就已經數不清。停車又要怎麼辦?你明明看到一個空車位,但你是比利時的車,車位是荷蘭地頭,你停不停?就算你停,比利時今天停車免費,荷蘭還得收費,在停車費和車位之間,你選哪個?
最麻煩的是基礎建設。因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飛地太多,修路、修地下管道都無法迴避國界線問題。比如鋪路,荷蘭人鋪了十幾公尺就鋪到了比利時人的地頭,你要不要繼續鋪下去?想繞道,這座小城也沒地方讓你繞道。地下管道更是錯綜複雜,荷蘭人的地頭下面,很可能埋著一堆比利時人的管道,你要不要讓他鋪?再來就是路燈之類的公共資源,一條街被荷蘭和比利時截成了七、八段,荷蘭人是不是只在自己的幾段建路燈?再說,比利時人站在自己的國界線上,也能享受荷蘭路燈的燈光,荷蘭人要不要計較?

一城兩國的生存之道
所有的問題都無法用爭吵乃至動武之類的方式解決,唯有坐下來協商。而協商,恰恰是荷蘭人和比利時人的特長。沒錯,以商立國的荷蘭人,還有與荷蘭一直「難捨難分」的比利時人,幾百年前就是談判的好手。
協商有多重要?巴勒納紹近幾十年的發展告訴了你。為了取經,甚至連以色列前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都曾專程拜訪此地,來學習不同族群如何在協商中共存。
建築跨國界線?那好,從外牆到內部,都畫上國界線。所以,據說連巴勒納紹旅館的房間裡都能見到國界線,睡覺時在荷蘭,早上起來後去比利時洗臉、刷牙、上廁所。
那麼,如何判斷建築的歸屬?也好辦,一棟樓弄2個門牌號碼、2個地址就行。
基礎建設難辦?那就坐下來好好分工。資料顯示,巴勒納紹城中心的電力由比利時供應,市郊則由荷蘭負責,有線電視同樣如此。荷蘭人口更多,地域更廣,包了全城的燃氣和水。通信、治安由兩國共同負責,垃圾車各出一輛……。
當地民眾都擁有荷蘭和比利時兩國的護照。何況根據《申根公約》,他們在這片土地上漫步、開車乃至工作,都已無國界限制。融合也帶來了更多自由,比如商店營業時間會遵循規定更寬鬆的一方,因此這裡往往能在其他地區商店多半不開門的週日,吸引周邊城市民眾前來購物。
哪怕是昔日鑽漏洞的行為,在如今的巴勒納紹也以一種有趣的方式呈現。
早年的巴勒納紹,罕有居民不鑽漏洞。最臭名昭著的當數一家被國界線一分為二的銀行,只要有一國的稅務人員來查帳,銀行人員就會將帳本移到另一國。也有一些商店為了避稅,選擇站在稅收較低的一邊賣東西。
民宅同樣如此,在巴勒納紹街上行走,你會發現許多民宅不只一個門。你會說這有什麼奇怪,別墅必然有前門也有後門。可巴勒納紹的民宅,除了前後門,還有側門,甚至還有雙前門的奇怪配置。說到底都是歷史遺留問題。因為一直以來,比利時的規劃法比荷蘭寬鬆得多,荷蘭人想改建房子,往往無法得到荷蘭市政廳的許可。按照當地規定,住宅正門開在哪裡,戶主就去哪國辦理房屋事宜,所以,許多人會在比利時一側再開一個正門,然後去比利時辦理改建審批。
在當時,這些鑽漏洞的行為當然會給兩國的市政廳帶來困擾。但現在回頭看,只會感覺有趣。時至今日,由於比利時和荷蘭政府的一次次協商,兩個自治市已可以完美共存,昔日各種障礙早已不存,鑽漏洞反而成了一種無傷大雅的樂子。
當我們在一家咖啡館坐下來休息時,服務生為我們端上飲品,見我們饒有興致的打量地上的國界線,就開始了他的表演:只見他先看看手錶,然後擺出一臉驚嚇狀,立刻將旁邊的空桌子和空椅子從荷蘭這邊推到了比利時那邊,然後再看看手錶,擺出一臉輕鬆狀。他想告訴我們的是:荷蘭和比利時規定的餐飲業營業時間不同,前者更早,所以時間一到,餐館就會將桌椅推到比利時一側繼續營業。
其實對於餐飲業來說,移動桌椅可不僅是為了延長營業時間,還為了稅率――荷蘭和比利時的商業稅率有所不同,所以餐館常常移動桌椅,選擇對自己更有利的稅率。
在漫長的人類歷史中,領土爭端往往意味著你死我活,無數戰爭因此而起。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曾是世界中心的西歐痛定思痛,開始尋求另一種生存模式。這個模式說起來很簡單,就是不管有什麼事,坐下來好好談。正是這個過程推動了歐洲一體化,歐盟、歐元和申根區都成為現實。儘管有所反覆,但歐洲一體化終究是人類的偉大嘗試。
離開巴勒納紹時,我們經過了聖母永助教堂。這座建於1877年的新哥德式教堂,是小城的制高點。與其他城市的教堂一樣,它的院落裡還有一片墓地,是當地人的安息之所。這些墓碑之下,有荷蘭人,也有比利時人。在這座寧靜小城裡,他們已不分彼此。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315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