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中國哲學通史:隋唐卷(學術版)(簡體書)
70折

中國哲學通史:隋唐卷(學術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78 元
定價
:NT$ 1068 元
優惠價
70747
促銷優惠
簡體館推薦選書
限量: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22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隋唐時期,中國哲學思想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儒釋道三教之間的互動與思想交織頗為頻繁,特別是佛道兩家思想取得了突破性發展,成為隋唐哲學思想的典範。

隋唐儒家努力消化與融合佛道兩家的思想創造,重新闡發儒家的心性思想。本卷以顏之推、王通、韓愈、李翱為代表,闡明了隋唐儒家心性論思想的變化與特點。

佛教是隋唐哲學的重要代表。本卷分別就三論、天臺、法相、華嚴及禪宗的哲學思想,如三論的二諦說、天臺的判教與性惡說、法相的萬法唯識、華嚴的性起與法界圓融說等,進行了詳密的闡釋。而對禪宗由印度禪到中國禪的思想轉型,尤其是禪門中的頓漸之爭及禪法思想中的一行三昧、遊戲三昧等觀念,書中進行了新的闡發。

隋唐道教在心性學理論方面有非常系統的觀念,特別是在佛教影響下的重玄思想,把道教哲學推到一個高峰。本卷對隋唐道教之道與氣、道體與心體、體道與行道、窮理盡性、安靜心王等理論,以及道德相須、體用雙舉、三一為歸、形神合一等辯證思維,都作了系統說明。

從三家思想之交互關係這一整體出發,對隋唐時期中國哲學的發展與特色加以觀察,這不僅對於理解隋唐哲學思想關係甚大,也關係到對宋明理學的深刻把握。


作者簡介

龔雋,1964年生。哲學博士。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佛學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中國思想史(重點是中國佛教思想史)研究。出版著作有《作為“知識”的近代佛學史論——在東亞視域內的知識史論述》《禪史鉤沉:以問題為中心的思想史論述》等6部。主編《漢語佛學評論》。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


李大華,1956年生。哲學博士。深圳大學哲學系教授、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長,中山大學兼職教授,四川大學客座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哲學與宗教研究。出版著作有《自然與自由——莊子哲學研究》《隋唐道家與道教》等。主編《文化與生活方式》叢書與《宗教與社會》等。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


夏志前,1971年生。宗教學博士。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華南宗教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中國宗教思想史研究。出版譯著《走進中國佛教》、合著《多維視界中的宗教》、古籍點校《大藏經綱目指要錄》等。在《世界宗教研究》《中國哲學史》《現代哲學》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及譯文多篇。


名人/編輯推薦

*一套最新的全面闡述中國哲學發展歷程的學術巨著
*目前我國最完備、最系統、最詳實的一部中國哲學通史
*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

導 論


公元6—7世紀,中國封建社會進入了鼎盛期,這一時期也是中國文化思想史上繼春秋戰國百家爭鳴之後的一個燦爛的開放時期,唐王朝營造了三教並行的學術環境,儒釋道三大思想派別互相攻訐,又相互融攝,各秉所宗而各弘其旨,從而顯示出各自的學術氣韻。

經過六朝的社會動蕩,隋唐時期中國社會進入了相對穩定和統一的時代,在哲學思想上也呈現出特有的形態。我們可以將6世紀末到10世紀初的隋唐兩代理解成一個連續的時代。隋唐時期,作為中國哲學思想主要法流的儒釋道三家均發生了程度不同的變化,而且三教之間的互動與思想交織也非常頻繁。於是,要理解隋唐時期中國哲學思想史的發展與特色,應從三家思想之交互關係這一整體來加以觀察。這不僅與對於隋唐中國哲學思想的理解關係甚大,也關聯到對於宋明理學的深刻把握。

儒家思想自兩漢以來大都依附在經學的形式下得以開展,而隋唐儒家經學在思想上經歷了一次重要的嬗變。隋唐儒家為了適應中央集權需要的統一的思想要求,大都在傳統經學的基礎上,融合漢魏六朝以來的經學成果,兼采南北經學的不同風格,力圖形成具有統合性質的經學形式。此間,儒家經學經過隋代二劉(劉焯、劉炫)的兼通群經,對於南北朝經學進行了初步綜合,到了唐代孔穎達撰定五經義疏,最終以《五經正義》的形式完成了它作為帝國統一意識形態的歷史使命,並成為國家開科取士的思想教程。雖然,這種以大一統為思想主旨的儒家經學在若干觀念方面對於六朝以來的思想略有發揮,但整體來說,經學的桎梏使得這一時期儒學的創見極少。如皮錫瑞所言:“唐至宋初數百年,士子皆謹守官書,莫敢異議矣。故論經學,為統一最久時代。”

儒家經學謹守家法與官方意識形態,在哲學思想方面遠不如釋、道兩家積極有為,多所創發。雖如此,淡泊儒門中也有少數學人,敢於衝破藩籬,為儒家學說略添風彩。如顏之推、王通等學人就敢於不拘泥於儒家經法,而援佛、道來充實儒家學說,重振儒門統序。等到中唐之後,韓愈、李翱又在佛、道思想的刺激下,重新審視三教之間的界限,並試圖以重建儒家的道統與心性之學,來找回儒家在性命之學方面的信心。雖然這些努力還不夠精致,卻不同程度地開了宋明理學思想之先河。相對於釋、道兩家而言,儒家在隋唐哲學思想的發展中是比較薄弱的一支。儒學不振,甚於六朝,難怪宋代儒者嘆喟唐代“儒門淡薄,收拾不住,皆歸釋氏”。

佛教自漢代傳入中國,在六朝時期獲得了思想上的大發展。六朝佛教哲學就佛教思想中的心性之學開展了豐富的論辯與創發,形成了俱舍、成實、涅槃及地(論)、攝(論)等不同思想的法流與學派,佛教心性論思想中的空/有、真/妄、染/凈、生滅/寂滅、本覺/始覺等重要觀念,都在激烈的討論中獲得了中國化形態的思想發展,同時也留下諸多懸而未決的思想問題。可以說,六朝是中國佛教哲學思想最初的創生期,思想之活躍甚於儒、道兩家。而隋唐佛教宗派,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做在延續與解決六朝佛教思想中的遺留問題,而又融合了新的經教,從而有系統地統合而成的思想宗派。有學者認為,六朝到隋唐佛教的嬗變是一個“由諸學派到諸宗派”的發展,即是說,隋唐佛教思想呈現出非常鮮明的宗派形式。隋唐佛教宗派思想各具特色而又交互影響,特別在心性論思想方面,各宗思想展開了不同的哲學論說。這些不同的哲學論說,較為鮮明地表現了各個宗派在思想與宗義方面的不同旨趣。雖然近來學界對於中國佛教宗派的觀念存在不同的看法②,但是從哲學思想史的角度來看,以不同宗派的思想論述來觀照隋唐佛教,仍然不失為中國哲學思想史書寫中一種重要的闡釋方法。

隋唐佛教從哲學思想方面來看,以三論、天臺、華嚴、法相唯識等義學思潮為主流,各家學說自立權衡,而又有體系地依據不同的佛教經論來發揮自家宗義。如天臺講“性具善惡”與“一念三千”,華嚴重“性起無礙”與“理事不二”,法相唯識主“八識緣起”與“轉識成智”等。於心性染凈所依等的性質,不同宗派也各有立說,皆有所據。在不同宗派思想的關係方面,隋唐佛教根據不同的佛教經論,極富創造性地進行了重新組織與判釋,乃至於儒釋道三教思想之間的次序,也在隋唐佛教的判教系統中呈現出新的架構。禪宗雖然標榜“不立文字,教外別傳”,重視心傳而反對義解,卻不妨說是以一種新的思想形式,別開生面地發展出佛教心性論與修學新觀念,在頓悟漸修等思想方面展開了非常豐富而複雜的論說,把印度禪轉化成為最具中國化特色的中國禪學法流。可以說,隋唐佛教在哲學思想的組織與創作方面形成了中古中國哲學史上最為燦爛輝煌的一頁。此外,律宗、凈土宗、密教等不同佛教流派在隋唐時期也都有重要的發展,但是這些宗派重於修行實踐的開展,在思想義理方面創發很少,因而我們從哲學史的角度可以略而不述。

根植於春秋時期,由老子所創立的道家哲學思想,在經過了莊周、宋钘、尹文、慎到、田駢及《呂氏春秋》《淮南鴻烈》《文子》《列子》的分殊彰顯,又經過漢初(高、惠、文、景)的政治化、魏晉的玄學化和二張(張角、張陵)的宗教化之後,至隋唐可謂枝繁葉茂,恢廓宏遠。唐末杜光庭列唐代《老子》注解者“六十余家”,計250多卷。《新唐書》增錄杜氏所未錄者14家、40卷(另有6卷佚),還錄《文子》注24卷,《亢倉子》2卷。在解注老莊的學者中,既有萬乘之主的帝王,也有隱姓埋名的布衣庶民;既有高居廟堂的顯貴,也有逍遙山林的道士。在這之外,還有一大批學者雖不解注老莊,但善談老莊之學,其中有著名道家(教)理論家,也有熟讀六經的顯儒,形成了唐代新的老學和新的莊學,出現了《玄珠錄》《坐忘論》《天隱子》《玄綱論》《太白陰經》《陰符經注》《閫外春秋》《玄真子》《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無能子》《化書》《讒書》等大批著名道書。這些道書皆稟老莊之意,各闡揚於一端。老、莊、文、列在唐代享有至高的政治與學

術地位,老子被唐王朝奉為宗祖,並一再追封。祖述老莊的道士、女冠被視為皇族本家,地位在僧尼之上,明經科考試加試《老子》。唐朝還置崇玄博士,“令習《老子》、《莊子》、《列子》、《文子》,每年準明經例考試”,王公以下研習老莊成為時尚。道家、道教哲學在隋唐達到如此空前的繁榮,可以說不負那個時代給予的空前寬松與自由的學術環境。這除了統治階級的有意倡導,也有其自身的原因,這些原因匯合時代背景,凝成特殊的性格,大致說來有以下一些特點:

首先,道家和道教不可截然分開,道教在歷史上充當了文化載體。作為一種宗教,道教不僅承傳了先秦道家以來的人文精神,也保存了道家所有文獻。如果不是道教學者努力搜羅道家文獻並把它們編在《道藏》中,或許道家也會像先秦的墨家及其後學一樣漸失其傳。在隋唐五代,的確難以將道家和道教分得那麼清楚,它們在思想性及方法論上彼此沒有根本區別,區別只在道家和道教學者有的是職業道士,有的是隱士,有的則是出入禁中的官宦人士。從思想史的角度來看,他們各自的

身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有著共同的傾向性。所以,應該將道家和道教合起來看待,因為在事實上,這兩者之間並沒有明確的界限。

其次,隋唐五代的道教經歷了一個巨大的思想轉變,即由對自然物理及其宇宙本體的關心轉向對生命現象及其本體的重視,從而身體與心性學說興起了。這種思想轉變是宗教超越所引起的,即從由煉造和服用外部自然精華而得到超越,轉向在自己身心現實存在中發現宇宙的精神而得到超越,也就是外丹道教向內丹道教的轉變:存在於宇宙及其所有自然現象中的精神實質,也同樣存在於自己的身心當中,生命的本質就是宇宙的本質。後者不是拋開了前者,而是實現了自己的轉換。

最後,從六朝到隋唐五代,有一個“重玄”的思潮貫徹始終。它根源於老子的“玄之又玄”,起因卻在於對魏晉玄學“以無為玄”的反思,其中佛教中觀學說對道教理論的辯駁有力地推進了重玄學說的產生。道教原本不是主張辯論的,即便是東漢的魏伯陽、東晉的葛洪這樣一些理論大家,也只是講出一個深刻的道理,不主張討論問題。佛教的進入,改變了道教的傳統,逼迫道教學者對一些問題做出響應,而對佛教問題的響應轉變成了道教自身理論的建設,也催生了一批思想家。隋唐道家和道教學者都在不同程度、有意無意地響應佛教的問題,他們的思想過程中也都會透出“重玄”的史影,而這又可以稱為道家、道教本身的義理化。


目次

目 錄


導 論 1


第一章 隋唐時期的儒家哲學思想 6

第一節 顏之推及其《顏氏家訓》 6

第二節 王通及其《中說》 15

第三節 韓愈及其“五原” 23

第四節 李翱及其《復性書》 38


第二章 天臺宗的哲學思想 45

第一節 智顗與天臺宗的判教思想 46

第二節 天臺宗的圓融哲學 56

第三節 天臺宗的“性惡”說 72


第三章 三論宗的哲學思想 87

第一節 “三論”的譯傳與吉藏 88

第二節 “破邪顯正”基礎上的判教論 93

第三節 “八不”基礎上的中道觀 100

第四節 三論宗的“二諦”說 110

第五節 三論宗的“佛性”說 117


第四章 法相唯識宗的哲學思想 123

第一節 玄奘的生平與著述 123

第二節 法相唯識宗的傳承與典籍 132

第三節 “萬法唯識”說與三時判教 137

第四節 奘傳唯識新學 144


第五章 華嚴宗的哲學思想 178

第一節 華嚴宗的創立與哲學主題 178

第二節 法藏的緣起理論與教相判釋 186

第三節 “六相圓融”與“十玄無礙”說 190

第四節 澄觀的“四法界”與“三聖圓融”說 197

第五節 宗密的“絕對真心”論與禪化華嚴學 201


第六章 禪宗的哲學思想 205

第一節 從“印度禪”到“中國禪” 206

第二節 禪宗思想中的“方便通經” 212

第三節 中國禪門中的頓與漸 228

第四節 慧能與《壇經》諸問題 236


第七章 禪宗有關“坐禪”思想的中國化 255

第一節 初期禪宗史中的“一行三昧” 255

第二節 “一行三昧”與“念佛”“守一” 258

第三節 從“一行三昧”到“遊戲三昧” 261

第四節 “遊戲三昧”與戒相 272

第五節 南宗對“坐禪”批判的意味 276


第八章 成玄英與李榮的哲學思想 281

第一節 成玄英與李榮的生平與著述 281

第二節 論“玄”與“玄之又玄” 285

第三節 論“玄道” 295

第四節 論“有無” 318

第五節 論“動靜” 331

第六節 論“三一” 346


第九章 王玄覽的哲學思想 352

第一節 王玄覽的生平與著述 352

第二節 論“道體” 354

第三節 論“道物” 358

第四節 論“心性” 362

第五節 論“有無” 369

第六節 論“坐忘” 372


第十章 司馬承禎的哲學思想 382

第一節 司馬承禎的生平與著述 382

第二節 《服氣精義論》中的道性論 389

第三節 《坐忘論》中的道性思想 399


第十一章 唐玄宗的哲學思想 415

第一節 唐玄宗的生平與著述 415

第二節 “明道德生畜之源”說 419

第三節 “道性清靜”說 432

第四節 “因學知道,行無行相”說 441

第五節 “理身理國”說 450


第十二章 吳筠的哲學思想 468

第一節 吳筠的生平與著述 468

第二節 “道至無而生天地” 472

第三節 “道德、天地、帝王,一也” 478

第四節 “神仙可學” 484


第十三章 張志和的哲學思想 499

第一節 張志和的生平與著述 499

第二節 “為物之宰曰造化”的本體論 501

第三節 “至道非有無之殊”的辯證法 508

第四節 “無心可知道之妙”的認識論 517

第五節 “死生有循環之端”的生死觀 522


第十四章 杜光庭的哲學思想 525

第一節 杜光庭的生平與著述 525

第二節 重玄思想的清理及其理論旨趣 530

第三節 “道通一氣” 541

第四節 “體用相資”的辯證思維 553

第五節 “窮理盡性”與“安靜心王” 563

第六節 理身與理國 577


第十五章 《無能子》與《化書》中的哲學思想 594

第一節 《無能子》與《化書》 594

第二節 《無能子》中的自然論 597

第三節 《無能子》的社會批判思想 605

第四節 《化書》中的“虛化”論 612

第五節 《化書》的社會批判思想 625


第十六章 羅隱的哲學思想 641

第一節 羅隱的生平與著述 641

第二節 “貴賤之理著之於自然” 646

第三節 《讒書》的批判性質 658


第十七章 隋唐重玄學說與內丹學說 665

第一節 道教的重玄學說 665

第二節 道教內丹學與神學思辨 677

第三節 《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的“還丹”說與“數”論 688


第十八章 隋唐時期的三教關係 701

第一節 佛與儒的關係 701

第二節 道與佛的關係 703

第三節 道與儒的關係 721

第四節 唐代道教與宋明理學的關係 738


主要參考書目 754


後 記 761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0 747
限量: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