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領取雙11折扣優惠
偉大的天賦,巨大的缺點:女性、神經症、自我分析與卡倫‧霍妮的生活(簡體書)
滿額折

偉大的天賦,巨大的缺點:女性、神經症、自我分析與卡倫‧霍妮的生活(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9 元
定價
:NT$ 414 元
優惠價
8736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她是社會心理學早的倡導者之一,敢於刺破表象,剝離層層禁錮,探索心靈深處的隱秘角落。

她是新弗洛伊德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更是勇敢而偉大的女性主義先驅,她開拓了女性心理學發展的版圖,一生都在不斷尋求對內在心理世界的深刻理解。

但在霍妮身上,光輝背後的陰暗卻是不可忽視的——破碎的童年生活、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敏感的性格特質、深度抑鬱症和強迫症。然而她卻從未向苦難屈服,反而因此挖掘出自己偉大的天賦,以及對人性更為深刻的理解。

本書由知名霍妮學者伯納德·J.帕裡斯創作,他親自走訪了霍妮的子女,拿到了霍妮生前的日記、大量信件和未出版作品,並基於霍妮同時代學者的錄音和錄像文件來刻畫其原貌。在帕裡斯的筆下,我們將回到霍妮生活的時代,見證她真實的內心,她經歷的衝突與矛盾,以及那些精妙思想的演變歷程。

作者簡介

伯納德·J.帕裡斯(Bernard J. Paris)

國際卡倫·霍妮協會創始人、知名霍妮學者、佛羅裡達大學教授

擅長傳記寫作,文筆優美、敘述翔實動人,且筆耕不輟,一生著述頗豐。著有《與命運抗爭:莎士比亞的一生》《痛苦的共性》《想象中的人類》等數十部作品。

名人/編輯推薦

她是20世紀偉大的精神分析女權主義者之一、超越時代的社會心理學先驅。破碎的童年、深度抑鬱、強迫症,生而為人的痛苦,讓卡倫·霍妮對“內心衝突”與“自我實現”有著超乎同輩心理學家的理解。本書作者走訪霍妮後人,收集她的生前日記、海量信件及未出版作品,積累了超 100 次采訪筆記。關於霍妮生平與理論發展的權威作品。

卡倫·霍妮(1885—1952)是20 世紀重要的精神分析思想家之一,卻也是被低估的精神分析思想家之一。她在世時頗負盛名,但作品卻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直到1967 年,她的早 期論文集《女性心理學》(Feminine Psychology)出版,她才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中。近幾年,她才開始得到應有的關注。

霍妮一生中的公開事跡已經在兩本傳記中得到了詳盡的介紹,一本是杰克·魯賓斯(Jack Rubins)的《精神分析的溫柔叛逆》(Gentle Rebel of Psychoanalysis,1978),另一本是蘇珊·奎因(Susan Quinn)的《她自己的思想》(A Mind of Her Own,1987)。在本書中,我會將重點放在霍妮的內心故事上,並將其與她的思想演變聯繫起來。霍妮的思想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階段為20 世紀20 年代至30 年代初,她發表了一系列才華橫溢的文章,試圖在弗洛伊德理論的框架內修改關於女性心理學的正統觀念。然而,在第二階段即20 世紀30年代末,她出版了兩本書,直接駁斥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一些基本前提,提議用文化和人際關係來取代弗洛伊德要求的生物取向。第三階段在20 世紀40 年代,她提出了成熟理論,該理論認為,個體為了應對心理需求受挫所產生的焦慮情緒會摒棄真實感受,發展防御策略。我認為,霍妮的成熟理論對心理學思想做出了重大貢獻,特別是在人格研究方面,這些成就理應得到更廣泛的重視和應用。

雖然這本書的傳記成分很高,但它並不是一本傳統意義上的傳記。我把卡倫·霍妮的個人經歷、多種衝突和思想演變匯集在一起,從而探索她的內心斗爭是如何激勵其寫作,同時在其著作中又是如何得以體現的。霍妮的個人問題促使她開始尋求自我理解,這些記錄先是出現在她的日記中,隨後是她的精神分析著作中。這種探索在她關於女性心理學的自傳性文章中為明顯,還在一定程度上啟發她提出了新的精神分析範式。這種探索終使她對人類行為擁有獨到的洞察力,這種洞察力在她的成熟理論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在我為成年霍妮描繪的畫像中,其成熟理論中的個人因素是十分顯著的,但該理論的價值其實是獨立於其創造者的,所以,我介紹這一理論時不會引用傳記資料。雖然成熟理論尚未獲得恰當的評價,但其中許多概念已經被吸收到心理學思想中,並對臨床實踐產生了重大影響。

卡倫·霍妮的閨名是卡倫·丹尼爾遜(Karen Danielsen),1885 年,她出生在德國漢堡郊區,先後在弗賴堡大學、哥廷根大學和柏林大學攻讀醫學。1909 年,她與奧斯卡·霍妮(Oskar Horney)結婚。1910年,跟隨卡爾·亞伯拉罕(Karl Abraham)進入精神分析領域,並於1920 年成為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的創始成員。1926 年,她與奧斯卡分居。1932 年,她移民美國,應弗朗茲·亞歷山大(Franz Alexander)之邀成為新成立的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的副所長。1934 年,她搬到紐約,成為紐約精神分析研究所的成員。1941 年,她創立了美國精神分析研究所,並一直擔任所長,直至1952 年離世。在她生命的後15 年裡,她出版了五本主要著作——《我們時代的神經症人格》(The Neurotic Personality of Our Time,1937)、《精神分析新法》(New Ways in Psychoanalysis,1939)、《自我分析》(Self-Analysis,1942)、《我們的內心衝突》(Our Inner Conflicts,1945)和《神經症與人的成長》(Neurosis and Human Growth,1950)。她去世後,又有兩本書出版問世,一本是《女性心理學》(1967),另一本是《後的演講》(Final Lectures,1987)。1980 年,由她女兒瑪麗安·埃卡德特(Marianne Eckardt)編輯的卡倫·霍妮的《青春期日記》(Adolescent Diaries)出版。

盡管霍妮因其對弗洛伊德思想的駁斥被精神分析學界所排斥,但她在世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她的書非常暢銷,她的研究所蓬勃發展,她的文章頻見於報紙和雜志,而且她不論作為演講者,還是精神分析師都大受追捧。她和其他新弗洛伊德派學者被許多人視為對正統弗洛伊德理論的主要挑戰。

霍妮去世後,她的作品在教科書和歷史記載中占有大量篇幅,她被當作一個重要人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得到的關注越來越少。這並不是說她被遺忘了。她的書在原版多次印刷後,又以平裝本重新發行,銷量超過50 萬冊。有的作品仍在再版中。她創立的研究所還在培訓精神分析學家,她的思想影響了精神分析的進程,她的理論也被其他學科所採用。但是她得到的認可與她做出的貢獻並不相稱。用現在的一位作家描述她自己的情況的話來說,霍妮的工作“缺乏文化存在感:沒有人必須知道它或思考它才會顯得不那麼無知;沒有人會因為忽視它而被追究責任”。盡管情況已經開始發生改變,但就霍妮的貢獻中為重要和為獨特的部分來說,這一情況仍然存在。

人們重拾對霍妮的興趣始於《女性心理學》的出版。這些早期的文章對弗洛伊德關於陰莖嫉妒、女性受虐狂和女性發展的觀點提出了異議,當時一經問世就引起了巨大爭議,後期又被刻意無視,因為弗洛伊德和他忠實的追隨者試圖消除這些文章所引起的爭議。霍妮關於女性心理學的文章在那個時代過於超前,但今天的人們越來越一致地認為霍妮是位偉大的精神分析女權主義者。盡管南希·喬多羅(Nancy Chodorow)在《母性的再生》(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1978)中援引霍妮主要是為了反駁,但她在《女性主義與精神分析理論》(Feminism and Psychoanalytic,1989)中卻對霍妮贊譽有加,澤尼亞·奧德斯·弗利格爾(Zenia Odes Fliegel,1973,1982,1986)和瑪西亞·韋斯特科特(Marcia Westkott,1986)的著作以及蘇珊·奎因的傳記都引用了這段評價:

精神分析女權主義有一段相當複雜的、有時是處於地下發展的背景,近關於早期女性精神分析學家的著作則有助於我們挖掘這一背景。我把其政治和理論源頭定位在卡倫·霍妮身上,她是第二代精神分析學家,其早期關於女性的文章有力地挑戰了弗洛伊德的理論。霍妮要求具有積極女性特徵和自我評價的模式,反對弗洛伊德將女性視為天生有缺陷和永遠有局限的模式。霍妮將其對精神分析理論和女性心理學的批評,與她對男性主導的社會和文化的認識聯繫起來。多年來,霍妮的理論,尤其是關於女性的早期爭論,似乎沒有對主流精神分析產生重要影響,直到目前女權運動和挑戰的出現才喚起人們對女性心理學的興趣。然而,不管人們承認與否,霍妮的理論,為近來修正精神分析對性別的理解和早期許多對性別問題的不同觀點奠定了基礎。

諷刺的是,霍妮本人在20 世紀30 年代中期放棄了女性心理學的話題,開始發展一種她認為是性別中立的理論(見韋斯特科特書中持不同意見者的部分)。她漸漸將注意力集中在兩性發生的心理防御和衝突上,同時認識到文化會誘發男性的某些心理防御,而另一些心理防御則在女性身上出現得更為頻繁。在她關於女性心理學的文章中,她強調了文化對性別概念的影響,在一篇未發表的題為“女性對行動的恐懼”(“Woman’s Fear of Action”,1935,見附錄二)的論文中,她明確表示,她放棄女性心理學的原因之一是她無法將真正的“ 女性”特質與文化誘導的行為和性別認同區分開來。此外,她認為對女性的定義是父權社會的政治策略,目的是將女性排除在男性主導的活動領域之外。

……

目次

前言

第1部分 一位精神分析學家的誕生

第1章 “永不停歇的自我分析” / 3

第二章 家庭問題 / 7

第三章 卡倫和克萊爾 / 15

第四章 學校與“過渡時期” / 32

第五章 “生命的覺醒”:肖爾奇和羅爾夫 / 43

第六章 羅爾夫和厄恩斯特 / 54

第七章 洛施和奧斯卡 / 62

第二部分 弗洛伊德階段和女性心理學

第八章 “女性心理學家的使命” / 79

第九章 精神分析和自我分析:1910—1912 / 83

第十章 男性情結:《論女性閹割情結的起源》和《逃離女性特徵》 / 95

第十一章 日益重要的母親角色 / 110

第十二章 異性關係 / 120

第十三章 《對愛情的過高評價》 / 128

第十四章 “我們應該停止糾結什麼是女性特徵” / 135

第三部分 與弗洛伊德決裂和新範式的發展

第十五章 文化的作用 / 149

第十六章 神經症的結構 / 154

第十七章 文化與神經症 / 166

第十八章 結構還是起源:霍妮的共時範式 / 176

第十九章 新範式和精神分析過程 / 184

第二十章 克萊爾、新範式和精神分析過程 / 192

第四部分 成年霍妮

第二十一章 異性關係 / 211

第二十二章 分裂與領導力危機 / 228

第二十三章 卡倫和她的女兒們 / 244

第二十四章 卡倫·霍妮的多面性 / 261

第二十五章 “偉大的天賦,巨大的缺點” / 267

第五部分 霍妮的成熟理論

第二十六章 真實自我與自我實現 / 279

第二十七章 主要的神經症解決方案 / 289

第二十八章 理想形象與驕傲系統 / 306

第二十九章 霍妮與第三勢力心理學 / 326

參考文獻 / 341

附錄一 霍妮理論的跨學科應用 / 361

附錄二 女性對行動的恐懼 / 374

致 謝 / 383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6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