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儒家學說×道教思想×宗教文化
從儒家禮治到老莊思想,從靈魂崇拜到南京教案,
一本書道盡東方哲學的發展與演變
▎成為官學之路,好遠好難
──雖扶植儒學,其實還是奉行無為而治!
秦統一之後,法家思想占了上風,百家爭鳴的局面宣告結束,
秦始皇採納李斯的建議「焚書坑儒」,使儒學發展進入低潮。
漢代秦而立,借取教訓重新調整,儒學獲得再次抬頭的機會,
漢惠帝廢除了「挾書律」,允許儒學在民間傳授;
文、景之世,朝廷開始搜尋經典,開獻書之路……
經過漢初幾任皇帝的扶植,儒學終於被立於學官!
▎人性本善,誰都可成為堯舜
──來討論一下君子與庶民之間的區別!
正因為人性善,所以「人皆可以為堯舜。」
但,這是一種理論上的可能性,實際上並非如此。
每人保留善性的程度不同,有「存之」和「去之」的差異,
因而也就形成了「君子」與「庶民」之間在人格上的差別。
孟子主張對庶民進行教化,使他們逐步恢復已失掉的善性,
還指出「減少物質欲望對道德本性的侵害」。
▎向民間發展,影響古典文學
──先說,不是你想的那個綠野仙蹤!
•《西遊記》
小說中按照道教的觀念,描寫了天上、人間、幽冥三界的種種形象。
既有佛教系統和取經的故事,也有以玉皇大帝等為代表的道教情節。
•《封神演義》
深受道教思想影響,其中塑造了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等道教形象。
•《紅樓夢》
小說中滲透著道教思想,如形影相隨的一僧一道及《好了歌》。
•《綠野仙蹤》
專門以道教為題材的著名小說,是了解道教的必讀之書。
▎從自然到生殖,各種崇拜無一例外
──敬畏、祈求、仰賴加起來就是崇拜!
•天象崇拜:日月星辰,外加風雨雷電
最主要的是對太陽的崇拜,還有對月亮、星辰的崇拜。
羿射九日、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天狗吃日月……
古老神話故事反映了當時人們對日月現象的理解程度。
•山川地石崇拜:不是爬山,是亂闖怪獸之家
《山海經》中認為每一座山都是神人怪獸居住的地方,
「河伯娶婦」的故事則充分表現了原始人對水的崇拜。
土地,是原始人自身生存活動的必須,因而崇拜它。
石頭,是原始人的勞動工具之一,因此形成靈石崇拜。
•動植物崇拜:美味的食物成為敬畏的神靈
在一定的時期裡,人類主要以狩獵為生,
後來又將牠們馴化成家畜,從而產生了動物崇拜。
麟、鳳、龍、龜,古代四靈也是從動物崇拜發展而來。
而對植物的崇拜從月亮神話中也完美呈現:
吳剛被貶到月亮上砍樹,但桂樹怎樣砍都不斷!
本書特色:本書分為儒家學說、道家思想、宗教文化三大主題。儒家學說主要介紹從古典儒學到朱熹理學的重要學說;道家思想分為早期道教與各朝代教派兩章,闡述在不同時代背景下道教的發展;宗教文化詳細介紹從原始社會對大自然的崇拜到明清時期的伊斯蘭教。本書將以淺白的文字、有趣的敘述方式帶領讀者了解獨特的中華文化。
從儒家禮治到老莊思想,從靈魂崇拜到南京教案,
一本書道盡東方哲學的發展與演變
▎成為官學之路,好遠好難
──雖扶植儒學,其實還是奉行無為而治!
秦統一之後,法家思想占了上風,百家爭鳴的局面宣告結束,
秦始皇採納李斯的建議「焚書坑儒」,使儒學發展進入低潮。
漢代秦而立,借取教訓重新調整,儒學獲得再次抬頭的機會,
漢惠帝廢除了「挾書律」,允許儒學在民間傳授;
文、景之世,朝廷開始搜尋經典,開獻書之路……
經過漢初幾任皇帝的扶植,儒學終於被立於學官!
▎人性本善,誰都可成為堯舜
──來討論一下君子與庶民之間的區別!
正因為人性善,所以「人皆可以為堯舜。」
但,這是一種理論上的可能性,實際上並非如此。
每人保留善性的程度不同,有「存之」和「去之」的差異,
因而也就形成了「君子」與「庶民」之間在人格上的差別。
孟子主張對庶民進行教化,使他們逐步恢復已失掉的善性,
還指出「減少物質欲望對道德本性的侵害」。
▎向民間發展,影響古典文學
──先說,不是你想的那個綠野仙蹤!
•《西遊記》
小說中按照道教的觀念,描寫了天上、人間、幽冥三界的種種形象。
既有佛教系統和取經的故事,也有以玉皇大帝等為代表的道教情節。
•《封神演義》
深受道教思想影響,其中塑造了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等道教形象。
•《紅樓夢》
小說中滲透著道教思想,如形影相隨的一僧一道及《好了歌》。
•《綠野仙蹤》
專門以道教為題材的著名小說,是了解道教的必讀之書。
▎從自然到生殖,各種崇拜無一例外
──敬畏、祈求、仰賴加起來就是崇拜!
•天象崇拜:日月星辰,外加風雨雷電
最主要的是對太陽的崇拜,還有對月亮、星辰的崇拜。
羿射九日、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天狗吃日月……
古老神話故事反映了當時人們對日月現象的理解程度。
•山川地石崇拜:不是爬山,是亂闖怪獸之家
《山海經》中認為每一座山都是神人怪獸居住的地方,
「河伯娶婦」的故事則充分表現了原始人對水的崇拜。
土地,是原始人自身生存活動的必須,因而崇拜它。
石頭,是原始人的勞動工具之一,因此形成靈石崇拜。
•動植物崇拜:美味的食物成為敬畏的神靈
在一定的時期裡,人類主要以狩獵為生,
後來又將牠們馴化成家畜,從而產生了動物崇拜。
麟、鳳、龍、龜,古代四靈也是從動物崇拜發展而來。
而對植物的崇拜從月亮神話中也完美呈現:
吳剛被貶到月亮上砍樹,但桂樹怎樣砍都不斷!
本書特色:本書分為儒家學說、道家思想、宗教文化三大主題。儒家學說主要介紹從古典儒學到朱熹理學的重要學說;道家思想分為早期道教與各朝代教派兩章,闡述在不同時代背景下道教的發展;宗教文化詳細介紹從原始社會對大自然的崇拜到明清時期的伊斯蘭教。本書將以淺白的文字、有趣的敘述方式帶領讀者了解獨特的中華文化。
作者簡介
杜昱青,文學院出身,痴迷於中國古典詩詞十幾載,學生時代也常常參加詩詞競賽,也因此賺進一些獎學金。平時寫稿之餘,閒來無事就會重新鑽研金庸小說,是個金庸迷。
聞明,專職編者。
張林,專職編者。
聞明,專職編者。
張林,專職編者。
目次
第一章 儒家學說
古典儒學
兩漢經學
儒釋道
義理之學
考據之學
孔子學說
子思學說
孟子學說
荀子學說
周敦頤儒學
二程理學
朱熹學說
第二章 道家思想(上)
老子哲學
莊子哲學
早期道教
第三章 道家思想(下)
太平道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
北朝道教
南朝道教
唐代道教
宋代道教
道教內丹派與道學
新道教
太一教
大道教
全真教
明代正一教
符、咒、籙
第四章 宗教文化
自然崇拜
靈魂崇拜
圖騰崇拜
生殖崇拜
祖先崇拜
巫術與占卜
殷商尚鬼
感夢求法
白馬東來
太平道
五斗米道
佛道之爭
道安與慧遠
梁武帝尚佛
沙門敬王之爭
二武滅佛
葛洪和《抱樸子》
寇謙之改革
陸修靜道教改革
玄奘西天取經
禪宗
佛苯之爭
本朝家教
藥王孫思邈
《開元道藏》
景教
伊斯蘭教
儒佛合流
帝師制度
教主道君皇帝
陳摶老祖
全真道
也里可溫教
朱元璋的佛教政策
武當派
道教文化的擴散
利瑪竇
南京教案
曆法案
「十大回回保國」
十個民族和兩大系統
清真寺
古典儒學
兩漢經學
儒釋道
義理之學
考據之學
孔子學說
子思學說
孟子學說
荀子學說
周敦頤儒學
二程理學
朱熹學說
第二章 道家思想(上)
老子哲學
莊子哲學
早期道教
第三章 道家思想(下)
太平道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
北朝道教
南朝道教
唐代道教
宋代道教
道教內丹派與道學
新道教
太一教
大道教
全真教
明代正一教
符、咒、籙
第四章 宗教文化
自然崇拜
靈魂崇拜
圖騰崇拜
生殖崇拜
祖先崇拜
巫術與占卜
殷商尚鬼
感夢求法
白馬東來
太平道
五斗米道
佛道之爭
道安與慧遠
梁武帝尚佛
沙門敬王之爭
二武滅佛
葛洪和《抱樸子》
寇謙之改革
陸修靜道教改革
玄奘西天取經
禪宗
佛苯之爭
本朝家教
藥王孫思邈
《開元道藏》
景教
伊斯蘭教
儒佛合流
帝師制度
教主道君皇帝
陳摶老祖
全真道
也里可溫教
朱元璋的佛教政策
武當派
道教文化的擴散
利瑪竇
南京教案
曆法案
「十大回回保國」
十個民族和兩大系統
清真寺
書摘/試閱
古典儒學
古典儒學是儒家初創時期形成的理論形態。春秋時期孔子創立的學說,戰國時期孟子、荀子對孔子學說的發展,秦末漢初《易傳》、《中庸》、《大學》對孔子學說的闡發,這些都屬於古典儒學的範圍。古典儒學奠立儒家的理論基礎,形成基本思想和學術風格。它在百家爭鳴中不斷擴大自己的陣地,很快發展成為舉足輕重的顯學。
孔子是儒家的開山祖師。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他的祖先是宋國的貴族,避難遷到魯國。孔子在三歲的時候,年邁的父親叔梁紇就去世了,他在年輕的母親顏徵在的扶養下長大成人。魯國原是周公的封地,是周公制禮作樂的地方。孔子在濃厚的禮樂文化的氛圍中長大,從小就接受傳統意識的薰陶。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孔子十七歲時母親也去世了,他不得不獨自謀生、學習和奮鬥。他自述:「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他勤學好問,刻苦努力,掌握了禮、樂、射、御、書、數等方面的知識。孔子五十一歲時才踏上仕途,在魯國先後擔任過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職。時僅四年,便因為與當權的季氏發生矛盾,棄官離魯,開始周遊列國,但終不見用。晚年回到魯國,從事教育和文獻整理工作,孔子是打破「學在官府」局面,開創「私學」的第一人。他的弟子有三千多人,其中「賢人七十二」。孔子刪《詩》、《書》,編《春秋》,鑽研《易》、《樂》、《禮》,集以往文化思想之大成,創立了儒家學派。他的言論和事蹟保存在《論語》和先秦其他典籍中。
孔子的思想體系以禮為出發點。他認為禮治是社會得以安定的必要保障,唯有實行禮治才能建立「天下有道」的社會秩序。他說:「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他認為春秋時期社會之所以動盪不已,其根本孔子像原因就是「禮崩樂壞」,因此要使社會由亂變治,就必須恢復禮治。他明確表示:「鬱鬱乎文哉,吾從周。」、「從周」也就是恢復周朝禮治,而恢復周禮首要的一條就是正名。孔子在衛國時,子路問他:「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他直截了當地回答:「必也正名乎!」所謂正名,也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個社會成員都按照自己的等級名分盡義務,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樣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樣子,做父親的要像父的樣子,做兒子的要像兒的樣子。否則,「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總之,正名是治理國家的首要環節。
復禮、從周、正名等主張反映出孔子思想帶有濃厚的傳統色彩,但他並不抱殘守缺。他一面維護傳統,一面超越傳統。這表現在他從新的視角看待禮治,對周禮作了損益。他認為禮是禮儀條文的總匯,不是一套死板的規定。「禮云禮云,玉帛孔子出生圖云乎哉?」當然不是。禮作為形式來說,是要表現深刻內容的,這個內容就是「仁」。孔子認為仁是禮的實質,復禮是行仁的手段。他說:「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這樣,孔子便從「禮」這一傳統觀念中引申出「仁」這一新的觀念。
孔子大成殿在《論語》中,仁字出現了一百〇九次之多,可見仁在孔子思想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在孔子關於仁的種種說法中,這一條最精闢。所謂愛人,也就是主張把他人當作自己的同類來看待,這是一種原始的人道主義思想。孔子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狹隘的宗法血緣觀念、發現了人的類存在。他承認每個人都有獨立的人格,強調道德意識是人普遍具有的特質。因此,他主張用仁愛原則協調人際關係,實行「忠恕之道」。所謂忠恕之道,從消極的方面來說,應當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從積極的方面來說,應當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人在躬行仁道的道德實踐中,實現人的價值,成就理想人格。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就是聖賢、君子。如果說禮是孔子學說體系的出發點,那麼,仁才是這一體系的核心和實質。
夫子洞遣址在孔子思想體系中,仁與禮是兩個最基本的範疇。一方面,仁受禮的制約,行仁不能超出禮規定的範圍。孔子不贊成沒有差等的仁愛,因為這將模糊上下尊卑的等級名分界限。另一方面,仁又規定著禮,只有與仁緊密結合的禮才是合理的。有些陳規陋習雖有禮儀方面的根據,如殺殉、專橫、暴斂等,在孔子看來也是非禮之舉。孔子把仁與禮相統一的最佳狀態稱之為「中庸」。他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中庸既是理想的道德境界,又是一種方法論原則。中有中正、中和的意思,庸是用的意思,合起來說,中庸也就是「用中」,即反對「過」和「不及」兩種片面性,「允執其中。」孔子在評論他的兩個學生時說;「師也過,商也不及」。結論是「過猶不及」,因為無論是「過」還是「不及」都離開了中道。這也就是說,只有排除極端,維繫矛盾雙方的和諧、統一和平衡,才算達到了中庸。他還指出,禮是衡量中庸與否的具體尺度。他說:「禮乎禮,夫禮所以制中也。」這樣,孔子便把「禮」、「仁」、「中庸」連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這也就是孔學的基本框架。
孔子認為,「禮」、「仁」、「中庸」等觀念的形成,需經過長期的學習和實踐。他經常教導自己的學生說:「不學禮,無以立。」、「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既是一位淵博的學者,又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他提出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不恥下問」等名言雋句,被後世學者視為座右銘。他創立的因材施教、啟發式教學法,至今仍有實用價值。
孔子的學說體系以人道為重點,對於天道談得不多。他的學生子貢說:「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孔子沒有明確否認傳統的天命觀念,他在不得志的時候,曾發出這樣的感慨:「道之將行也歟,命也;道之將廢也歟,命也。」但他並沒有把天看成有意志的人格神。他說:「天何言哉?四時孟子像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他把天描繪為四時交遞、萬物繁衍的自然過程,一點也沒有神祕色彩。對於鬼神,孔子則抱著敬而遠之,存而不論的態度。學生向他請教神鬼方面的問題,他含糊其辭地回答:「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在他看來,現實的此岸世界比虛幻的彼岸世界重要得多。孔子雖然沒有明確地提出無神論觀點,但也表現出相當鮮明的理性精神。這就在天命鬼神觀上打開了一個缺口,對後世無神論思想的發展產生了影響。
戰國時期,儒家學派開始分化。據《韓非子‧顯學》記載:「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氏之儒。」在這八派中,以孟軻為首的「孟氏之儒」和以荀況為首的「孫氏之儒」在理論上的貢獻較大。
孟子繼承孔子仁的思想,進而提出仁政學說、性善論和「盡心、知性、知天」的哲學思想。孟子,名軻,字子輿,鄒國人。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父早亡,由母親仉氏扶養成人。他就學於孔子的四世孫孔伋(字子思)的門人,自稱「得聖人之傳」,表示「乃所願,則學孔子也。」他的經歷也與孔子相似。中年時期曾周遊列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一度任齊國的客卿,並未得到重用。在法家思想大行於世的情況下,孟子行仁政的主張顯得「迂遠而闊於事情」,得不到諸侯們的賞識。孟子拒楊墨,斥法家,極力維護儒家學說,以好辯著稱。晚年專門從事著述講學,「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孔子曾提出「為政以德」的原則,孟子在此基礎上發展成為系統的仁政學說。孟子與孔子一樣,也主張從道德教亞聖廟化人手解決治理國家、統一天下等政治問題。孟子行仁政的主張是在比較王道與霸道兩種對立的統治策略之後形成的。他指出,王道的特點是以德服人,霸道的特點是以力服人。這兩種策略會收到不同的效果:「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因此,採納王道、實行仁政才能贏得人民的擁護,得到長治久安。
古典儒學是儒家初創時期形成的理論形態。春秋時期孔子創立的學說,戰國時期孟子、荀子對孔子學說的發展,秦末漢初《易傳》、《中庸》、《大學》對孔子學說的闡發,這些都屬於古典儒學的範圍。古典儒學奠立儒家的理論基礎,形成基本思想和學術風格。它在百家爭鳴中不斷擴大自己的陣地,很快發展成為舉足輕重的顯學。
孔子是儒家的開山祖師。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他的祖先是宋國的貴族,避難遷到魯國。孔子在三歲的時候,年邁的父親叔梁紇就去世了,他在年輕的母親顏徵在的扶養下長大成人。魯國原是周公的封地,是周公制禮作樂的地方。孔子在濃厚的禮樂文化的氛圍中長大,從小就接受傳統意識的薰陶。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孔子十七歲時母親也去世了,他不得不獨自謀生、學習和奮鬥。他自述:「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他勤學好問,刻苦努力,掌握了禮、樂、射、御、書、數等方面的知識。孔子五十一歲時才踏上仕途,在魯國先後擔任過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職。時僅四年,便因為與當權的季氏發生矛盾,棄官離魯,開始周遊列國,但終不見用。晚年回到魯國,從事教育和文獻整理工作,孔子是打破「學在官府」局面,開創「私學」的第一人。他的弟子有三千多人,其中「賢人七十二」。孔子刪《詩》、《書》,編《春秋》,鑽研《易》、《樂》、《禮》,集以往文化思想之大成,創立了儒家學派。他的言論和事蹟保存在《論語》和先秦其他典籍中。
孔子的思想體系以禮為出發點。他認為禮治是社會得以安定的必要保障,唯有實行禮治才能建立「天下有道」的社會秩序。他說:「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他認為春秋時期社會之所以動盪不已,其根本孔子像原因就是「禮崩樂壞」,因此要使社會由亂變治,就必須恢復禮治。他明確表示:「鬱鬱乎文哉,吾從周。」、「從周」也就是恢復周朝禮治,而恢復周禮首要的一條就是正名。孔子在衛國時,子路問他:「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他直截了當地回答:「必也正名乎!」所謂正名,也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個社會成員都按照自己的等級名分盡義務,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樣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樣子,做父親的要像父的樣子,做兒子的要像兒的樣子。否則,「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總之,正名是治理國家的首要環節。
復禮、從周、正名等主張反映出孔子思想帶有濃厚的傳統色彩,但他並不抱殘守缺。他一面維護傳統,一面超越傳統。這表現在他從新的視角看待禮治,對周禮作了損益。他認為禮是禮儀條文的總匯,不是一套死板的規定。「禮云禮云,玉帛孔子出生圖云乎哉?」當然不是。禮作為形式來說,是要表現深刻內容的,這個內容就是「仁」。孔子認為仁是禮的實質,復禮是行仁的手段。他說:「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這樣,孔子便從「禮」這一傳統觀念中引申出「仁」這一新的觀念。
孔子大成殿在《論語》中,仁字出現了一百〇九次之多,可見仁在孔子思想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在孔子關於仁的種種說法中,這一條最精闢。所謂愛人,也就是主張把他人當作自己的同類來看待,這是一種原始的人道主義思想。孔子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狹隘的宗法血緣觀念、發現了人的類存在。他承認每個人都有獨立的人格,強調道德意識是人普遍具有的特質。因此,他主張用仁愛原則協調人際關係,實行「忠恕之道」。所謂忠恕之道,從消極的方面來說,應當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從積極的方面來說,應當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人在躬行仁道的道德實踐中,實現人的價值,成就理想人格。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就是聖賢、君子。如果說禮是孔子學說體系的出發點,那麼,仁才是這一體系的核心和實質。
夫子洞遣址在孔子思想體系中,仁與禮是兩個最基本的範疇。一方面,仁受禮的制約,行仁不能超出禮規定的範圍。孔子不贊成沒有差等的仁愛,因為這將模糊上下尊卑的等級名分界限。另一方面,仁又規定著禮,只有與仁緊密結合的禮才是合理的。有些陳規陋習雖有禮儀方面的根據,如殺殉、專橫、暴斂等,在孔子看來也是非禮之舉。孔子把仁與禮相統一的最佳狀態稱之為「中庸」。他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中庸既是理想的道德境界,又是一種方法論原則。中有中正、中和的意思,庸是用的意思,合起來說,中庸也就是「用中」,即反對「過」和「不及」兩種片面性,「允執其中。」孔子在評論他的兩個學生時說;「師也過,商也不及」。結論是「過猶不及」,因為無論是「過」還是「不及」都離開了中道。這也就是說,只有排除極端,維繫矛盾雙方的和諧、統一和平衡,才算達到了中庸。他還指出,禮是衡量中庸與否的具體尺度。他說:「禮乎禮,夫禮所以制中也。」這樣,孔子便把「禮」、「仁」、「中庸」連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這也就是孔學的基本框架。
孔子認為,「禮」、「仁」、「中庸」等觀念的形成,需經過長期的學習和實踐。他經常教導自己的學生說:「不學禮,無以立。」、「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既是一位淵博的學者,又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他提出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不恥下問」等名言雋句,被後世學者視為座右銘。他創立的因材施教、啟發式教學法,至今仍有實用價值。
孔子的學說體系以人道為重點,對於天道談得不多。他的學生子貢說:「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孔子沒有明確否認傳統的天命觀念,他在不得志的時候,曾發出這樣的感慨:「道之將行也歟,命也;道之將廢也歟,命也。」但他並沒有把天看成有意志的人格神。他說:「天何言哉?四時孟子像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他把天描繪為四時交遞、萬物繁衍的自然過程,一點也沒有神祕色彩。對於鬼神,孔子則抱著敬而遠之,存而不論的態度。學生向他請教神鬼方面的問題,他含糊其辭地回答:「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在他看來,現實的此岸世界比虛幻的彼岸世界重要得多。孔子雖然沒有明確地提出無神論觀點,但也表現出相當鮮明的理性精神。這就在天命鬼神觀上打開了一個缺口,對後世無神論思想的發展產生了影響。
戰國時期,儒家學派開始分化。據《韓非子‧顯學》記載:「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氏之儒。」在這八派中,以孟軻為首的「孟氏之儒」和以荀況為首的「孫氏之儒」在理論上的貢獻較大。
孟子繼承孔子仁的思想,進而提出仁政學說、性善論和「盡心、知性、知天」的哲學思想。孟子,名軻,字子輿,鄒國人。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父早亡,由母親仉氏扶養成人。他就學於孔子的四世孫孔伋(字子思)的門人,自稱「得聖人之傳」,表示「乃所願,則學孔子也。」他的經歷也與孔子相似。中年時期曾周遊列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一度任齊國的客卿,並未得到重用。在法家思想大行於世的情況下,孟子行仁政的主張顯得「迂遠而闊於事情」,得不到諸侯們的賞識。孟子拒楊墨,斥法家,極力維護儒家學說,以好辯著稱。晚年專門從事著述講學,「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孔子曾提出「為政以德」的原則,孟子在此基礎上發展成為系統的仁政學說。孟子與孔子一樣,也主張從道德教亞聖廟化人手解決治理國家、統一天下等政治問題。孟子行仁政的主張是在比較王道與霸道兩種對立的統治策略之後形成的。他指出,王道的特點是以德服人,霸道的特點是以力服人。這兩種策略會收到不同的效果:「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因此,採納王道、實行仁政才能贏得人民的擁護,得到長治久安。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