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全新修訂.白話解讀
最明白曉暢的新版《論語》
傅佩榮教授累積數十年來教學相長,使論語解讀隨時代進境而前行。
‧看見古經典的新思維
發現先哲聖賢的新觀點
‧跨越智慧的門檻、文字的隔閡
沉潛於孔子思想的普世價值與人文關懷
《論語》記載孔子生平講學及其學生的言行記錄,是中國正統文化儒家思想的代表性經典。全書共二十篇,以簡潔的文字表達個人德行的修養,以及治國利民的世界理想。
經過歷代學者的研究注解,原文每一句都展現了眾說紛紜的面貌。形成閱讀上難以跨越的障礙,傅佩榮教授以白話文重新解讀《論語》,為現代人提供一個簡單而有效的閱讀方法。
傅佩榮教授在每一章原文之後,以〈白話〉取代一般《論語》讀本的註釋,與原文一一對應,文字流暢通順,適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解讀〉部分,是經過詳細研讀各家資料後,再從其中揀擇分辨,求其正確合理的解法。作者另將較為特殊的章句,列於〈導讀〉中特作說明,是不可錯過的資料。
解讀部分是本書用心所在,就孔子思想系統的重要觀念加以解說,使零散的章句顯示一貫的系統,進而引領新世紀的讀者以孔子為師,與孔子為友,學習《論語》活潑躍動的人生觀與歷久彌新的普世價值。
作者說:「閱讀論語,是一件快樂的事,自由沉潛其中,以孔子為師,與孔子為友,更是平生樂事。因為,認識孔子,就是認識一個傳統的開始,就是了解人生何去何從的方向,也就是正確實現人生理想的第一步。」
本書首版於1999年出版,傅佩榮教授累積數十年來教學相長,為本書修訂再版,使論語解讀隨時代進境而前行。
最明白曉暢的新版《論語》
傅佩榮教授累積數十年來教學相長,使論語解讀隨時代進境而前行。
‧看見古經典的新思維
發現先哲聖賢的新觀點
‧跨越智慧的門檻、文字的隔閡
沉潛於孔子思想的普世價值與人文關懷
《論語》記載孔子生平講學及其學生的言行記錄,是中國正統文化儒家思想的代表性經典。全書共二十篇,以簡潔的文字表達個人德行的修養,以及治國利民的世界理想。
經過歷代學者的研究注解,原文每一句都展現了眾說紛紜的面貌。形成閱讀上難以跨越的障礙,傅佩榮教授以白話文重新解讀《論語》,為現代人提供一個簡單而有效的閱讀方法。
傅佩榮教授在每一章原文之後,以〈白話〉取代一般《論語》讀本的註釋,與原文一一對應,文字流暢通順,適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解讀〉部分,是經過詳細研讀各家資料後,再從其中揀擇分辨,求其正確合理的解法。作者另將較為特殊的章句,列於〈導讀〉中特作說明,是不可錯過的資料。
解讀部分是本書用心所在,就孔子思想系統的重要觀念加以解說,使零散的章句顯示一貫的系統,進而引領新世紀的讀者以孔子為師,與孔子為友,學習《論語》活潑躍動的人生觀與歷久彌新的普世價值。
作者說:「閱讀論語,是一件快樂的事,自由沉潛其中,以孔子為師,與孔子為友,更是平生樂事。因為,認識孔子,就是認識一個傳統的開始,就是了解人生何去何從的方向,也就是正確實現人生理想的第一步。」
本書首版於1999年出版,傅佩榮教授累積數十年來教學相長,為本書修訂再版,使論語解讀隨時代進境而前行。
作者簡介
傅佩榮
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與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主任兼研究所所長。著有《哲學與人生》、《柏拉圖》、《儒道天論發微》、《儒家哲學新論》、《孔門十弟子》、《不可思議的易經占卜》、《文化的視野》、《西方哲學心靈.全三卷》、《傅佩榮莊子經典五十講》、《傅佩榮生活哲思文選.全三卷》、《傅佩榮宗教哲學十四講》、《傅佩榮先秦儒家哲學十六講》、《傅佩榮周易哲學十五講》、《傅佩榮論語、孟子、易經二十四講》、《人性向善論發微》、《傅佩榮講道德經》等,並重新解讀中國經典《論語》、《孟子》、《老子》、《莊子》、《易經》、《大學.中庸》,譯有《四大聖哲》、《創造的勇氣》、《人的宗教向度》等書,策劃《世界文明原典選讀》(全六冊)及編譯《上帝.密契.人本》。
傅佩榮國學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9S7VJzSXFj41-V6UV2sNA
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與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主任兼研究所所長。著有《哲學與人生》、《柏拉圖》、《儒道天論發微》、《儒家哲學新論》、《孔門十弟子》、《不可思議的易經占卜》、《文化的視野》、《西方哲學心靈.全三卷》、《傅佩榮莊子經典五十講》、《傅佩榮生活哲思文選.全三卷》、《傅佩榮宗教哲學十四講》、《傅佩榮先秦儒家哲學十六講》、《傅佩榮周易哲學十五講》、《傅佩榮論語、孟子、易經二十四講》、《人性向善論發微》、《傅佩榮講道德經》等,並重新解讀中國經典《論語》、《孟子》、《老子》、《莊子》、《易經》、《大學.中庸》,譯有《四大聖哲》、《創造的勇氣》、《人的宗教向度》等書,策劃《世界文明原典選讀》(全六冊)及編譯《上帝.密契.人本》。
傅佩榮國學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9S7VJzSXFj41-V6UV2sNA
序
【自序】
修訂新版序
二十四年前,開始為《論語》做解讀,主要是為了教學之用。先後看了大約四百家注解,眾說紛紜是難免的。但是,在上課時對原文的一字一句,還是要有明確的界說。我的方法是把握重點、還原系統。
所謂重點,就是能讓人感動的部分。拜讀《論語》多少遍,已經無從計算了。哪些篇章能感動我呢?以下特別列出四句話。
第一句,在《論語.憲問篇》,子曰:「莫我知也夫!」孔子感嘆沒有人了解他!在孔子心中,連他親自耳提面命的弟子都無法了解他。這是怎麼回事呢?《論語》裡面,大多數對話簡單而不神祕,那麼是弟子們忽略了什麼細節嗎?孔子這句感嘆,不僅讓人震撼,也使人對歷代各家注解心存疑慮。這些解者也許闡明了某些章句,但真的了解孔子的一貫之道嗎?
第二句,在《論語.陽貨篇》,子曰:「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孔子在回答宰予提問三年之喪時,最後說了這十二個字。我對這十二個字,數十年縈懷於心,原來孔子對人性的觀察是從嬰兒期開始,然後兼顧人的發展與結構,涵蓋人的生理、心理與倫理。是的,若非如此,怎能了解人性是怎麼回事?又怎能論斷人生應該怎麼過?
第三句,在〈公冶長篇〉,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這裡又有十二個字。孔子的志向太大了,在人類歷史上不曾有人實現過。志向可以顯示一個人奮鬥的目標與方向,但如果沒有實現的可能性,何必說出來讓人困惑呢?
第四句,在〈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這段話。這是孔子自述生平的三十八個字,算是他的自傳了。我們何曾念過這樣的自傳?其中完全不提他在政治、教育、文化上的成就,只是點出他一生六個階段,修養及成長的歷程,其中特別引人注意的是兩句。一是「五十而知天命」,孔子在半百之年終於得知天命,既然天有所命,則人的一生方向在此。第二,「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我由此明白,孔子對上要回應天命的要求,對下要修練心志,做到不踰矩才可從心所欲,得到大解脫與大自在。那麼,天命與人心的關係是什麼?
經過如此層層感動,才會有經年累月的苦思冥想與亦步亦趨的實踐心得。接著要做的是還原孔子的思想系統,也即是我多年以來口誦心惟的人性向善論。相關論述已經寫成〈孔子的人性向善論〉,收於立緒版的《人性向善論發微》。
回到《論語》文本,這一次發行的修訂新版,所根據的是我過去二十餘年教學與思考的心得,修改之處不多,但都十分緊要。譬如,像〈述而篇〉與〈子罕篇〉,其中有兩章共提到七件事,結語都是「何有於我哉?」請問,孔子在說什麼?是這七件事很難嗎?很容易嗎?答案都不是。孔子是在表明「安於當下」的心境,就是他當時做到了這些事,然後世間其他的事,像有人得君行道,有人升官發財,有人含冤受難,有人失意潦倒等等,世間之事自古即是如此,誰又能改變什麼?孔子該做的是手邊的工作,盡心盡力做好這些,其他的事與我有何關係?乍聽之下會覺得有些消極,好像不太關心別人。但是,如果你了解孔子的志向之高遠,再想想這句話之落實,你不會覺得他顯示了收放自如、遊刃有餘的生命境界嗎?
傅佩榮於2023年3月吉日
修訂新版序
二十四年前,開始為《論語》做解讀,主要是為了教學之用。先後看了大約四百家注解,眾說紛紜是難免的。但是,在上課時對原文的一字一句,還是要有明確的界說。我的方法是把握重點、還原系統。
所謂重點,就是能讓人感動的部分。拜讀《論語》多少遍,已經無從計算了。哪些篇章能感動我呢?以下特別列出四句話。
第一句,在《論語.憲問篇》,子曰:「莫我知也夫!」孔子感嘆沒有人了解他!在孔子心中,連他親自耳提面命的弟子都無法了解他。這是怎麼回事呢?《論語》裡面,大多數對話簡單而不神祕,那麼是弟子們忽略了什麼細節嗎?孔子這句感嘆,不僅讓人震撼,也使人對歷代各家注解心存疑慮。這些解者也許闡明了某些章句,但真的了解孔子的一貫之道嗎?
第二句,在《論語.陽貨篇》,子曰:「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孔子在回答宰予提問三年之喪時,最後說了這十二個字。我對這十二個字,數十年縈懷於心,原來孔子對人性的觀察是從嬰兒期開始,然後兼顧人的發展與結構,涵蓋人的生理、心理與倫理。是的,若非如此,怎能了解人性是怎麼回事?又怎能論斷人生應該怎麼過?
第三句,在〈公冶長篇〉,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這裡又有十二個字。孔子的志向太大了,在人類歷史上不曾有人實現過。志向可以顯示一個人奮鬥的目標與方向,但如果沒有實現的可能性,何必說出來讓人困惑呢?
第四句,在〈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這段話。這是孔子自述生平的三十八個字,算是他的自傳了。我們何曾念過這樣的自傳?其中完全不提他在政治、教育、文化上的成就,只是點出他一生六個階段,修養及成長的歷程,其中特別引人注意的是兩句。一是「五十而知天命」,孔子在半百之年終於得知天命,既然天有所命,則人的一生方向在此。第二,「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我由此明白,孔子對上要回應天命的要求,對下要修練心志,做到不踰矩才可從心所欲,得到大解脫與大自在。那麼,天命與人心的關係是什麼?
經過如此層層感動,才會有經年累月的苦思冥想與亦步亦趨的實踐心得。接著要做的是還原孔子的思想系統,也即是我多年以來口誦心惟的人性向善論。相關論述已經寫成〈孔子的人性向善論〉,收於立緒版的《人性向善論發微》。
回到《論語》文本,這一次發行的修訂新版,所根據的是我過去二十餘年教學與思考的心得,修改之處不多,但都十分緊要。譬如,像〈述而篇〉與〈子罕篇〉,其中有兩章共提到七件事,結語都是「何有於我哉?」請問,孔子在說什麼?是這七件事很難嗎?很容易嗎?答案都不是。孔子是在表明「安於當下」的心境,就是他當時做到了這些事,然後世間其他的事,像有人得君行道,有人升官發財,有人含冤受難,有人失意潦倒等等,世間之事自古即是如此,誰又能改變什麼?孔子該做的是手邊的工作,盡心盡力做好這些,其他的事與我有何關係?乍聽之下會覺得有些消極,好像不太關心別人。但是,如果你了解孔子的志向之高遠,再想想這句話之落實,你不會覺得他顯示了收放自如、遊刃有餘的生命境界嗎?
傅佩榮於2023年3月吉日
目次
〈修訂新版序〉
〈序〉《論語》的普世價值正耀眼
〈導讀1〉簡單而有效閱讀《論語》的方法
〈導讀2〉解讀說明
〈導讀3〉《論語》源流
〈導讀4〉孔子小傳
學而篇第一 共16章
為政篇第二 共24章
八佾篇第三 共26章
里仁篇第四 共26章
公冶長篇第五 共27章
雍也篇第六 共30章
述而篇第七 共38章
泰伯篇第八 共21章
子罕篇第九 共31章
鄉黨篇第十 共27章
先進篇第十一 共26章
顏淵篇第十二 共24章
子路篇第十三 共30章
憲問篇第十四 共44章
衛靈公篇第十五 共42章
季氏篇第十六 共14章
陽貨篇第十七 共26章
微子篇第十八 共11章
子張篇第十九 共25章
堯曰篇第二十 共3章
〈序〉《論語》的普世價值正耀眼
〈導讀1〉簡單而有效閱讀《論語》的方法
〈導讀2〉解讀說明
〈導讀3〉《論語》源流
〈導讀4〉孔子小傳
學而篇第一 共16章
為政篇第二 共24章
八佾篇第三 共26章
里仁篇第四 共26章
公冶長篇第五 共27章
雍也篇第六 共30章
述而篇第七 共38章
泰伯篇第八 共21章
子罕篇第九 共31章
鄉黨篇第十 共27章
先進篇第十一 共26章
顏淵篇第十二 共24章
子路篇第十三 共30章
憲問篇第十四 共44章
衛靈公篇第十五 共42章
季氏篇第十六 共14章
陽貨篇第十七 共26章
微子篇第十八 共11章
子張篇第十九 共25章
堯曰篇第二十 共3章
書摘/試閱
【內文試閱】
〈導讀1〉簡單而有效閱讀《論語》的方法
《論語》的讀法,無異於我們翻閱任何古代經典,首先要釐清的是原文「究竟」在說什麼。由於歷代學者的研究,《論語》每一句都展現了多采多姿的面貌,以致形成難以跨越的障礙。譬如:文句中爭議較少的,都是較為浮泛的觀點;遇到像「仁、道、義、德」等關鍵概念,就找不到明確的解法;至於像「天、命、鬼神、生死」等觀念,更令人有無從捉摸之感。
於是乎,我們要青少年死背硬記,要成年人懂多少算多少,然後就希望《論語》發揮神效,幫助大家安身立命,促使社會安和樂利。這種希望並非奢望,只是方法有待改善。筆者研究儒家思想超過二十年,相關著作已有十二種之多;最近幾年更是全心致力於《論語》之解讀,寫成眼前這本作品,目標正是要為現代人提供一個簡單而有效的閱讀方法。我在本書所呈現的是以下幾點特色:
一,在《論語》每章原文之後,有〈白話〉與〈解讀〉。白話不僅求其與原文一一對應,並且還要流暢通順,使中學生以上的讀者不再受困於原文。
二,白話部分同時取代了一般《論語》讀本的註釋,因此免去了眾說紛紜的糾葛,適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我這樣做的理由與信心,稍後將加以說明。
三,解讀部分是本書用心所在,專門就《論語》中構成孔子思想系統的重要觀念,作必要的引申、連繫、發揮與省思,希望呈現孔子「一以貫之」的哲學體系。
閱讀《論語》,是一件愉快的事,自由沉潛其中,以孔子為師,與孔子為友,更是平生樂事。因為,認識孔子,就是認識一個傳統的開始,就是了解人生何去何從的方向,也就是正確實現人生理想的第一步。
學而篇第一
〈1.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ㄩㄝˋ)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白話〉
孔子說:「學了做人處事的道理,並在適當的時候去實踐,不也覺得高興嗎?志趣相近的朋友從遠方來聚會,不也感到快樂嗎?別人不了解你,而你並不生氣,不也是君子 的風度嗎?」
〈解讀〉
1 子:「子」原是周朝封建貴族(公、侯、伯、子、男)中的爵位,後來演變為對老師與長者的尊稱,進而可用在對話中互相稱呼。依顧炎武《日知錄》,「春秋自僖文之後,執政之卿始稱子,其後匹夫為學者所宗,亦得稱子。」所謂「僖文之後」,是指魯僖公(659-626B.C.在位)與魯文公(626-608 B.C.在位)兩君之時代以來。在《論語》中出現的「子曰」,專指孔子所說的話,譯文直接寫成「孔子說」,較為清楚。
2 本文有三層意思,先談自己要學與習(實踐),其次講朋友互相呼應,最後說學習有成而未受重視時,可以坦然自處。由第一句可知學與習不同,學是由老師及書本所得者,習是自己去實踐及印証。並且「時」在《論語》中11見,其意為適當時機或季節,無做「時常」之解者。
3 學:學的目標總體而言是泛指做人處事的道理。就學的內容而言,包括當時的知識(五經:詩、書、禮、樂、易)與技能(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由此成就為有用的人才。就學的方法而言,要配合思(主體的反省與理解),以求溫故知新,活學活用。就學的目的而言,是要增益德行,成為君子。相關資料:〈2.15〉、〈15.31〉、〈6.3〉。
4 君子:在古代原指政治權貴(如:天子、諸侯、卿大夫)的子弟,或指有官位者;孔子保留這種用法,同時更強調以「君子」代表學行兼備的成德之人。因此之故,君子成為儒家的人格典型,指稱有理想、有原則,不斷進德修業,追求成聖境界的人。在《論語》中,「君子」一詞107見,是孔子的施教重點。
5 「人不知而不慍」,參照〈1.16〉、〈4.14〉、〈14.30〉、〈15.19〉。
〈1.2〉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ㄊ一ˋ),而好(ㄏㄠˋ)犯上者,鮮(ㄒ一ㄢˇ)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白話〉
有子說:「一個人能做到孝順父母與尊敬兄長,卻喜歡冒犯上司,那是很少有的;不喜歡冒犯上司,卻喜歡造反作亂,那是不曾有過的。君子要在根基上努力,根基穩固了,人生正途就會隨之展現開來。孝順父母與尊敬兄長,就是一個人做人的根基啊!」
〈解讀〉
1 有子:有若,字子有,魯國人,小孔子三十三歲。《論語》中,孔子的學生只有四人被尊稱為「子」,就是有子、曾子、閔子、冉子;原因也許是《論語》的編輯群出自他們的門下。學生按規矩,尊稱其師為「子」,其他孔門弟子則直記其名,因此曾參稱「曾子」,而其父曾晳則直記其名(〈11.26〉)。
2 道:人所走的路,在此是指人生正途。可以引申為人生理想、事物法則、社會正義、宇宙規律等。凡是描寫一種狀況「應該如何」的,就是在肯定它的「道」是什麼。
3 為仁:古代「仁」與「人」或許可以通用。「為人」以孝悌為本,並且由此引出人生正途的道,可以呼應第一句的內容,亦即不會犯上與作亂。如果最後一句所談的是「為仁」,則仁與孝悌的關係將成為複雜的問題,而第一句的意思也就落空了。或者,我們可以說:孝悌是人類真情的第一步與最直接的表現,因而是行仁的出發點;不過,出發點與「本」畢竟不宜完全等同。
4 閱讀《論語》,對於各章的重要性可分四個層次來理解。最重要的是孔子本人之言,其次是孔子與一流學生的對話,然後是孔子與一般學生的問答,最後是學生自己發表的心得。所謂一流學生,可參考〈11.3〉之說明。
〈1.3〉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白話〉
孔子說:「說話美妙動聽,表情討好熱絡,這種人是很少有真城心意的。」
〈解讀〉
1《論語》中,「仁」字109見,代表孔子的一貫之道,意義深刻自不待言。在此先簡單做個說明。仁字有三義:人之性,人之道。人之成。意思是要以「仁」來彰顯「人」的整個生命歷程,就是要期許人從潛能走向實現,再抵達完美。人之性是「向善」,人之道是「擇善」,人之成是「至善」。向善須在真誠中,才能自覺;擇善要靠智慧與勇氣。因此學生們多次向孔子請教什麼是「仁」。至善則須「死而後已」,所以孔子從不稱許同一時代的人為「仁」,對自己也不例外。
2 這裡所批評的「巧言令色」,是針對缺乏真誠心意而言。言與色表現在外,常會忽視內心的真誠。少了真誠,無法自覺其向善的要求,當然談不上進一步擇善而行了。有關「仁」字的完整詮釋,還須配合相關各章的解讀。如〈3.3〉、〈4.2〉、〈17.21〉等。本章在〈17.17〉再次出現。
〈導讀1〉簡單而有效閱讀《論語》的方法
《論語》的讀法,無異於我們翻閱任何古代經典,首先要釐清的是原文「究竟」在說什麼。由於歷代學者的研究,《論語》每一句都展現了多采多姿的面貌,以致形成難以跨越的障礙。譬如:文句中爭議較少的,都是較為浮泛的觀點;遇到像「仁、道、義、德」等關鍵概念,就找不到明確的解法;至於像「天、命、鬼神、生死」等觀念,更令人有無從捉摸之感。
於是乎,我們要青少年死背硬記,要成年人懂多少算多少,然後就希望《論語》發揮神效,幫助大家安身立命,促使社會安和樂利。這種希望並非奢望,只是方法有待改善。筆者研究儒家思想超過二十年,相關著作已有十二種之多;最近幾年更是全心致力於《論語》之解讀,寫成眼前這本作品,目標正是要為現代人提供一個簡單而有效的閱讀方法。我在本書所呈現的是以下幾點特色:
一,在《論語》每章原文之後,有〈白話〉與〈解讀〉。白話不僅求其與原文一一對應,並且還要流暢通順,使中學生以上的讀者不再受困於原文。
二,白話部分同時取代了一般《論語》讀本的註釋,因此免去了眾說紛紜的糾葛,適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我這樣做的理由與信心,稍後將加以說明。
三,解讀部分是本書用心所在,專門就《論語》中構成孔子思想系統的重要觀念,作必要的引申、連繫、發揮與省思,希望呈現孔子「一以貫之」的哲學體系。
閱讀《論語》,是一件愉快的事,自由沉潛其中,以孔子為師,與孔子為友,更是平生樂事。因為,認識孔子,就是認識一個傳統的開始,就是了解人生何去何從的方向,也就是正確實現人生理想的第一步。
學而篇第一
〈1.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ㄩㄝˋ)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白話〉
孔子說:「學了做人處事的道理,並在適當的時候去實踐,不也覺得高興嗎?志趣相近的朋友從遠方來聚會,不也感到快樂嗎?別人不了解你,而你並不生氣,不也是君子 的風度嗎?」
〈解讀〉
1 子:「子」原是周朝封建貴族(公、侯、伯、子、男)中的爵位,後來演變為對老師與長者的尊稱,進而可用在對話中互相稱呼。依顧炎武《日知錄》,「春秋自僖文之後,執政之卿始稱子,其後匹夫為學者所宗,亦得稱子。」所謂「僖文之後」,是指魯僖公(659-626B.C.在位)與魯文公(626-608 B.C.在位)兩君之時代以來。在《論語》中出現的「子曰」,專指孔子所說的話,譯文直接寫成「孔子說」,較為清楚。
2 本文有三層意思,先談自己要學與習(實踐),其次講朋友互相呼應,最後說學習有成而未受重視時,可以坦然自處。由第一句可知學與習不同,學是由老師及書本所得者,習是自己去實踐及印証。並且「時」在《論語》中11見,其意為適當時機或季節,無做「時常」之解者。
3 學:學的目標總體而言是泛指做人處事的道理。就學的內容而言,包括當時的知識(五經:詩、書、禮、樂、易)與技能(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由此成就為有用的人才。就學的方法而言,要配合思(主體的反省與理解),以求溫故知新,活學活用。就學的目的而言,是要增益德行,成為君子。相關資料:〈2.15〉、〈15.31〉、〈6.3〉。
4 君子:在古代原指政治權貴(如:天子、諸侯、卿大夫)的子弟,或指有官位者;孔子保留這種用法,同時更強調以「君子」代表學行兼備的成德之人。因此之故,君子成為儒家的人格典型,指稱有理想、有原則,不斷進德修業,追求成聖境界的人。在《論語》中,「君子」一詞107見,是孔子的施教重點。
5 「人不知而不慍」,參照〈1.16〉、〈4.14〉、〈14.30〉、〈15.19〉。
〈1.2〉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ㄊ一ˋ),而好(ㄏㄠˋ)犯上者,鮮(ㄒ一ㄢˇ)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白話〉
有子說:「一個人能做到孝順父母與尊敬兄長,卻喜歡冒犯上司,那是很少有的;不喜歡冒犯上司,卻喜歡造反作亂,那是不曾有過的。君子要在根基上努力,根基穩固了,人生正途就會隨之展現開來。孝順父母與尊敬兄長,就是一個人做人的根基啊!」
〈解讀〉
1 有子:有若,字子有,魯國人,小孔子三十三歲。《論語》中,孔子的學生只有四人被尊稱為「子」,就是有子、曾子、閔子、冉子;原因也許是《論語》的編輯群出自他們的門下。學生按規矩,尊稱其師為「子」,其他孔門弟子則直記其名,因此曾參稱「曾子」,而其父曾晳則直記其名(〈11.26〉)。
2 道:人所走的路,在此是指人生正途。可以引申為人生理想、事物法則、社會正義、宇宙規律等。凡是描寫一種狀況「應該如何」的,就是在肯定它的「道」是什麼。
3 為仁:古代「仁」與「人」或許可以通用。「為人」以孝悌為本,並且由此引出人生正途的道,可以呼應第一句的內容,亦即不會犯上與作亂。如果最後一句所談的是「為仁」,則仁與孝悌的關係將成為複雜的問題,而第一句的意思也就落空了。或者,我們可以說:孝悌是人類真情的第一步與最直接的表現,因而是行仁的出發點;不過,出發點與「本」畢竟不宜完全等同。
4 閱讀《論語》,對於各章的重要性可分四個層次來理解。最重要的是孔子本人之言,其次是孔子與一流學生的對話,然後是孔子與一般學生的問答,最後是學生自己發表的心得。所謂一流學生,可參考〈11.3〉之說明。
〈1.3〉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白話〉
孔子說:「說話美妙動聽,表情討好熱絡,這種人是很少有真城心意的。」
〈解讀〉
1《論語》中,「仁」字109見,代表孔子的一貫之道,意義深刻自不待言。在此先簡單做個說明。仁字有三義:人之性,人之道。人之成。意思是要以「仁」來彰顯「人」的整個生命歷程,就是要期許人從潛能走向實現,再抵達完美。人之性是「向善」,人之道是「擇善」,人之成是「至善」。向善須在真誠中,才能自覺;擇善要靠智慧與勇氣。因此學生們多次向孔子請教什麼是「仁」。至善則須「死而後已」,所以孔子從不稱許同一時代的人為「仁」,對自己也不例外。
2 這裡所批評的「巧言令色」,是針對缺乏真誠心意而言。言與色表現在外,常會忽視內心的真誠。少了真誠,無法自覺其向善的要求,當然談不上進一步擇善而行了。有關「仁」字的完整詮釋,還須配合相關各章的解讀。如〈3.3〉、〈4.2〉、〈17.21〉等。本章在〈17.17〉再次出現。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