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新年快樂!買書領券省荷包
東京輓歌
滿額折

東京輓歌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00 元
優惠價
90360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男人的故鄉是少年時代。】
而成為大人,指的就是與無數的、
無道理可言的死亡相逢。

日本「拙巧派」漫畫元祖
安西水丸自傳體長篇漫畫
《東京輓歌》
少年系・單色風景畫
《月刊漫畫GARO》 經典作品重現

-------------------------

安西水丸的創作原點、唯二漫畫集
漫畫界的夢幻逸品――
華文世界首度(同步)出版

《青之時代》【大塊文化】・《東京輓歌》【鯨嶼文化】

【隨書附贈中文版特典・精彩推介文摺頁】

各界聯合感性推薦(按姓名筆畫順序)

dato
Mangasick
川貝母
王春子
林運鴻
高妍
馬世芳
陶樂蒂
張維中
黃郁欽
廖偉棠
謝佩霓

作者簡介

安西水丸
Mizumaru Anzai

本名渡邊昇,日本知名插畫家、漫畫家、小說家、設計師,以及繪本作家。一九四二年出生於日本東京都,日本大學藝術學部美術學科畢業,曾任職於日本電通,後赴美任職於紐約ADAC設計公司,後返日擔任過平凡社藝術總監。因為小說家嵐山光三郎的推薦,安西水丸開始在《月刊漫畫GARO》(《月刊漫画ガロ》)發表一系列漫畫作品,一九八一年後更開始成為獨立插畫作家。

安西水丸最為人熟知的,是與知名小說家村上春樹有超過三十年的合作情誼,除了曾與村上春樹合作多本圖文繪本,並為村上春樹的小說繪製封面。而安西水丸也是村上春樹小說《挪威的森林》中小說主角渡邊徹的現實原型。

安西水丸著作無數,臺灣曾翻譯引進他的兩本著作:《你說,鳥取到底有什麼?安西水丸的鳥取民藝散步》(遠足)、《東京美女散步》(時報文化)。但較少人注意到,安西水丸也是極其重要的漫畫家,他曾在《月刊漫畫GARO》發表過無數膾炙人口的漫畫作品。結集成冊的漫畫集除了本書《東京輓歌》(東京エレジー)外,另有名作《青之時代》(青の時代)(以上二書日文版最早均由青林堂出版),中文版分別由鯨嶼文化以及大塊文化,於二O二三年五月首度翻譯引進臺灣。

安西水丸二○一四年三月十九日不幸辭世,享年七十一歲。他一生獲獎無數,曾榮獲「朝日新聞廣告獎」、「每日新聞廣告獎」、一九八七年日本年度繪本作家獎(グラフィック展年間作家優秀賞)與一九八八年十日劇讀者評選獎(キネマ旬報読者賞)等。

譯者簡介
黃鴻硯
公館漫畫私倉兼藝廊「Mangasick」副店長。《漫漶:日本另類漫畫選輯》翻譯與共同編輯者。近年為商業出版社翻譯丸尾末廣、駕籠真太郎、松本大洋的漫畫作品,也進行逆柱意味裂、不吉靈二、好想睡、Ace明等小眾漫畫家的獨立出版計畫,幾乎每天都透過Mangasick臉書頁面散布臺、日另類視覺藝術相關情報。


名人/編輯推薦

各界聯合感性推薦(按姓名筆畫順序)

dato(專欄作家)

從村上春樹散文中認識安西水丸的畫作,筆觸質樸,擅長用幽默元素與村上春樹相互輝映的他,原來在自己的作品中滿溢詩意與愁緒。回望安西水丸堪稱原點的作品集,他將自身回憶填滿畫格,每一個章節都像被美麗的斜陽曬著,暖黃中帶點哀愁的餘韻,讓我深深愛著。

Mangasick(漫畫私倉)

在臺灣,安西水丸的插畫、繪本和散文都有人關注討論,唯獨漫畫似乎只在饕客之間流傳。過去幾年,《青之時代》的日版一直處於絕版狀態,繼日文新版後,如今終於也有中文版了,而且居然一口氣兩本水丸的漫畫集(《東京輓歌》)同時問世。

他追求的纖細、內斂,與同年代的鈴木翁二、安部慎一劇畫形成對比。後者壓抑、灼熱的情感不時被狂放的線條或景物的混沌、變形,以非語言的形式宣洩出來,水丸則以空曠、清潔的畫面乘裝他精心駕馭的線條。

線勾出物的魂,魂沉降為淒冷,再鑲上追憶的口白。這望遠鏡指向什麼呢?港都倉庫的戀曲,出嫁的姐姐留下的少女雜誌,冬日廟會的陀螺,火車的白煙,草原,造船廠的小巷,模型槍⋯⋯水丸少年時代記憶昇華而成的海風之夢。

川本三郎(作家)

大家都知道安西水丸寫俳句,不過他的畫也像俳句般以「不寫滿」為特色。畫面徹底清淡,色調偏白。不會被裝飾得很紛亂,也不會因線條多樣而產生叨絮感。無比清爽。首先,不會有暴露過度情感的狀況。省略,餘韻,淡白──然後從中生出某種令人莫名懷念的漂泊感。傳達出「在卻又像是不在」的孤獨感。彷彿為了呼應畫面似的,身為主角的小朋友也只有單薄的存在感。這孩子所在之處,總是和「中心」拉開一段距離。在千葉海邊城鎮的他,是「東京來的少爺」。(摘自《東京輓歌》書末解說文)

川貝母(插畫家)

安西水丸的特色在於線條,看似隨意,實則恰到好處,難以再增添或刪減,隱隱散發的力量像是鑲嵌在空白處一樣。不打草稿以第一筆為最佳狀態的作畫方式,形成了某種「拙巧」的線條,變成富饒趣味與難以模仿的特色。線的延伸還可以注意在跨頁上的呈現,在作品中時常出現的海岸、荒原等大景,在極簡線條表現下仿佛更加廣闊寂寥。而在近景方面,安西水丸時常讓文字與畫面脫鉤,形成雙軌並行的創作方式,一時間會陷入他的記憶迷宮之中。這或許是他處理回憶題材的關係,記憶本來就會隨著時間遺失或錯位,隨著鏡頭拉近位移,反而有了一種窺視記憶的氛圍。

王春子(插畫家)

一直很想讀的漫畫。故事裡,東京鐵塔才剛蓋好,雖然是安西的少年自傳,或許是因為青春總會被各種獵奇事件吸引,安西水丸用感性流暢的線條畫出電影般的分鏡,上演出一篇篇有點憂愁、荒謬的少年時光,偶而在劇情引人入勝時跳出的奇妙的跨頁景色,雖然下的標題是青色少年,讀起來卻像是短篇的黑色喜劇。

林運鴻(書評人、左轉有書/讀派書店店長)
分開草浪、一去不回的火車,漸遠的轟鳴便是男孩的心。安西水丸是日本實驗漫畫譜系中,半透明的一顆彗星。他的畫風拙趣、情節雋永,故事裡男孩卻自溺於,窺伺年長女性之悸動。《青之時代》、《東京輓歌》發表於左翼狂飆的日本七〇年代,然而,時光停格於慘綠小鎮:失約病逝的父親、離鄉遠嫁的姊姊、陰暗酒吧內染血的媽媽桑⋯⋯安西筆下有種清麗到心碎的文學性:成長無涉啟蒙,荒蕪告別純真。

高妍(插畫家、漫畫家)

安西水丸逝世後,集結他人生軌跡出版而成的畫冊以這句話做為開場:「我好喜歡畫畫。喜歡到腦中只有畫畫,一路活到今天。」這簡短、直白、炙熱到彷彿稚氣青年才能脫口而出的話,完全闡述了他七十一年的繪畫人生。若要窺探他的生涯,《東京輓歌》與《青之時代》無疑是最好的入口。從男孩、少年、直至青年的視角,以全篇十六頁為一單位的篇幅,闡述著如此輕盈又寂寞的故事。他筆下一雙雙黑色的眼眸,映照著的從不僅是黑,而是有光、有風搖曳的景色。

馬世芳(廣播人、作家)

讀完,一顆心也荒涼起來。然而故事儘管冷清,總帶著絲絲的溫柔。那是明知回不去,餘生卻仍一再回望、描摹的青春原鄉。

張維中(作家)

漫畫《青之時代》和《東京輓歌》可說是安西水丸的原點――是創作的,也是成長的原點。以插畫家聞名的安西水丸,早期曾連載過一系列漫畫,故事的主人翁是個少年,拓印著安西水丸自身青春期時代的影子。翻讀著這兩本漫畫,那些不亞於圖像線條的文字也充滿力道,有時更像是在閱讀詩作,感受一個孤獨少年,因為多愁善感,成長變成一件花力氣的事。男孩面對無常的不安,感受人間聚散,摸索自我的方向,那些孤獨,所幸最終都轉化成孕育出一個藝術家的充沛養分。

黃郁欽、陶樂蒂(插畫家、繪本作家)

安西水丸的漫畫有一種奇妙的氛圍,看似樸拙不精確的線條,卻反而是一種強烈的視覺衝擊。就算是一個跨頁的空景,都讓人無法忽視他的存在。《青之時代》和《東京輓歌》的每一篇,都記錄了一段童年或少年時期的記憶。這樣的記憶人人都有,不過在安西水丸的筆下,孩子獨有的依戀、悔恨和惡意,都真實地接近赤裸⋯⋯映照出每個人曾經有過、幽微不可言喻的自己。

廖偉棠(詩人、作家)

安西水丸把GARO漫畫的另一個極端:「素淡」推至極致,回憶中的人情恍惚,言簡意賅的細節,竟然醞釀出一種我們現在認為是「侘寂」的醍醐味來。

這樣一種餘音嫋嫋的輓歌只能屬於東京,屬於小津安二郎所留下來的東京,但又隱隱悸動著大島渚的少年們的絕望,無意間,竟然提前連接了村上春樹的虛無。日後也是村上的書令我們認識安西水丸,這種緣分,玄妙啊,也在《東京輓歌》裡俯拾皆是。


謝佩霓(作家、藝評家、策展人)

安西水丸是美術系正科班出身,因此對日本古美術的傳統自然得心應手。他以圓筆白描簡筆勾勒出的世界,本質繼承了浮世繪精神,這在其人物寫真和平板化空間最為明顯。三歲看小,七歲看老,看漫畫書長大的漫畫家,難怪會堅持在十六頁漫畫的自律中,道盡自身事與人間事。

安西有其老派,譬如始終用軟毛畫筆,又愛寫俳句。據此不妨說,他樸直的漫畫,其實是典型的大巧若拙。在憨態可掬的表象下,將十七個音節俳句短歌,以安西風格化意象,化為有聲有影有季節的故事。猶如他熱衷蒐集的一顆顆玻璃雪球,他在作品裡看似平舖直述毫無隱匿,卻藏進多少心事。

《東京輓歌》、《青之時代》兩部漫畫中譯本,在此際同時出版正是時候,協助我們以新的眼光體會安西遺作的遺緒及餘味。藉此,我們不只悼念大師逝去的生命,而是與之再度重溫童年往事青澀時光的生命力,體悟到一但付諸藝術表現,從此青春不老,青春不死。

後記/「單色風景畫」 安西水丸

從赤坂過弁慶橋,爬上紀尾井坂後往四谷站的方向看,便是延展開來的上智大學堤防。坐在這堤防的草地上,國會圖書館(現在的迎賓館)的青銅屋頂會從正面映入眼簾。土堤下方有上智大學的網球場,球彈跳的聲響聽起來無比悠閒,一下子被都電車輪疾馳的聲音蓋過,一下子又傳回耳中。

四谷有個町叫荒木町,我的阿姨住在那裡。她單身,住在僱用她的油商家中。那裡的老闆娘是三味線老師,我去玩的時候總是會碰到許多年輕藝伎或大學長歌研究會的學生,看他們拍自己的膝蓋學打節奏等等的。升上高中後,阿姨每個月都會買一本叫《美術手帖》的雜誌給我。最早買給我的那本是基里訶特輯,當時我認為他的線條十分沉靜,很不可思議。阿姨在我大學畢業幾年後的某個下雪天,因癌症去世了。

我的戶籍在赤坂丹後町,現在成了赤坂四丁目。從家裡走向赤坂見附的途中,有一所女校叫山脇學園,它的高中部和短大之間夾著一條坡道叫丹後坂。該校的校徽是中間畫著富士山的愛心圖案。走在丹後坂一帶,經常會碰見身穿白衣(大概是剛結束家政科實習吧)的短大生。這種時候,我大多會壓低帽簷,通過他們身旁。赤坂見附前面坐落著一條商店街,叫一木通,四號和六號是緣日 。小時候,我會在夜晚間攤販買中日龍的七寶燒腰帶釦之類的玩意兒。小四開始,我就喜歡上中日龍的西澤一壘手了。沒記錯的話是在高二那年,我前往一木通寄暑期問候明信片,結果碰上傍晚陣雨,匆匆忙忙地衝進一家叫立田野的餡蜜店,只好點了冰淇淋餡蜜來吃。

我喜歡有坡道的城鎮。順帶一提,我年輕時住過紐約曼哈頓幾年,那也是一個坡道很多的都會。曼哈頓據說是印地安人的語彙,意思是多坡地之島。如果要從我在赤坂的家走路前往乃木坂方向,越過赤坂台町山丘的路是最近的一條。走下台町的坡道會碰到一家旅館,名叫南國旅館,從那裡右轉便會到達乃木坂。爬上乃木坂則會經過一家叫窩瓦的俄羅斯餐廳。某些時候,比方說吹北風的傍晚,巴拉萊卡琴的樂音會乘風飄揚。我經常從那一帶散步到六本木去。討厭招搖的母親常對我說:「你要是圍紅色圍巾走在六本木之類的地方,我會羞到無地自容。」母親是明治時代的女子。

我會走工人風,將圍巾繫在脖子上徒步。據說亞美迪歐‧莫迪利亞尼會將圍巾繞在頸間,讓它尾端隨風飄揚,以如此姿態在蒙帕納斯的酒館現身。

少年時代,我生活在一個叫千倉的海邊小鎮,偶爾會被母親帶到哥哥姐姐等人居住的東京。房總西線的列車若在傍晚時分逼近兩國站,映入眼簾的城鎮會浸泡在紅紅綠綠的霓虹燈光中,簡直像電影場景。每次去東京一定會拜訪某戶人家,那就是在佃島從事建築業的叔父家。他家附近有相生橋,在橋上看得到商船大學的練習船。相生橋上也看得到永代橋。造訪佃島的另一個樂趣,是前往西中通商店街。傍晚和下班的叔父一起前往西中通商店街的感覺,就像是去參加廟會。從赤坂前往佃島要搭開往水天宮的都電,然後在銀座轉乘開往月島的都電,接著還得在月島轉乘開往淺草的都電。在叔父家醒來,彷彿會聽見枕頭下方傳來都電電車行駛於晨霧中的聲響。

最後,我要衷心感謝長井勝一先生和谷田部周次君,他們為這本書提供了許多助力。

一九八二年五月
解說 少年與東京鐵塔 川本三郎

「男人的故鄉是少年時代。」這是華茲渥斯說過的話。

那是你依然幼小的時候;那是你距離現實一步之遙的時候,你即將踏入其中,因而感到期待和不安,這心情又引起了小小的緊張;那是天空和城鎮的樣貌每天看起來都不一樣、都很新鮮的時候;那也是感受到成長之恐怖的時候,自己彷彿要逐漸變得不再是自己了。每個男人都擁有這特權性的孩提時代。

接著,隨著孩提時代遠離,你對它的懷念、愛戀便會呈反比增加。會逐漸覺得,那是再也回不去的「故鄉」。

若用中原中也式的說法,成為大人就像「回過神來還真是來到了很遠的地方」。當人對成為大人的自己感到疲憊時,記憶中重播的少年時代會突然變得像無可取代的黃金時代。那本來就不是真正的少年時代。那是稍微經過美化、粉飾的少年時代,是一種虛構。人長大、失去純真,然後就能獲得「美好的孩提時代」作為補償。

《東京輓歌》是長大成人的安西水丸回想、粉飾而成的兒童期的故事。它以幽默卻又隱隱帶著哀傷的失落時光為追尋對象。

安西水丸生於昭和十七年(一九四二年)的東京,少年時代病弱,因此在母親故鄉千葉縣千倉町生活,升上高中時回到東京。《東京輓歌》像是以清淡的素描,畫出他在千倉的童年時代和回到東京後的高中時代。

大家都知道安西水丸寫俳句,不過他的畫也像俳句般以「不寫滿」為特色。畫面徹底清淡,色調偏白。不會被裝飾得很紛亂,也不會因線條多樣而產生叨絮感。無比清爽。首先,不會有暴露過度情感的狀況。省略,餘韻,淡白──然後從中生出某種令人莫名懷念的漂泊感。傳達出「在場卻又像是不在」的孤獨感。

彷彿為了呼應畫面似的,身為主角的小朋友也只有單薄的存在感。這孩子所在之處,總是和「中心」拉開一段距離。在千葉海邊城鎮的他,是「東京來的少爺」。

在東京的高中,他是「轉學生」。朋友們大多自稱「ore」,只有他自稱「boku 」。只有他無法順利和周圍的人打成一片。

這個「我」似乎沒有父親。母親扶養他長大,但在畫面中登場時永遠都只是一道黑影。這使得「我」的存在感更加單薄、虛幻。


不過安西水丸絕不會叨絮地強調「我」的這份孤獨感,也不會明白表現出周圍令「我」感受到的不對勁。他反而徹底扮演一個旁觀者。「我」經常站到觀看的那一方。「我」對於參與現實產生微妙的抗拒,想要成為觀看者。他總是想要成為被動承受的一方。和人幹架的是他朋友,和女人上床的是大人。而「我」看著這一切,意圖將自己擺到觀眾的位置。《東京輓歌》會在讀者心中留下依稀的哀傷印象,正是因為「我」的立足點。

還有,關於「死」的軼事也若無其事地被安插進來。風趣的高中同學死於三河島站國鐵事故,在朋友家碰見的黑道風男子強迫情人殉情,之後剩下的是遼闊的風景。「我」在那片空白之中,獨自奔向虛無。同時不斷確認一個事實:成為大人,指的就是與無數的、無道理可言的死亡相逢。

安西水丸眼中的東京,是尚且安穩優美的昭和三十年代初期東京。是一個安靜的東京,被夾在戰後混亂與奧運後的喧鬧之間。東京鐵塔、地下鐵丸之內線、奔走於東京各處的都電才剛興建完成,勝鬨橋還會開閉 。輕柔包裹「美好少年時代」的東京風景仍遍佈純真。後來,「我」與朋友絕別,一個人面對風景,只想和風景擁有相通的語言。彷彿想要相信:唯有風景能夠安慰孤獨的少年。

我非常喜歡「我」比完劍道、獨自看著剛蓋好的東京鐵塔那段。孤身一人的少年,和剛蓋好的東京鐵塔。在那場面,孤獨和不安都在風景之中獲得了溫柔的慰藉。於是,微風靜靜吹拂,彷彿要擄走少年的心。

目次

目次
東京輓歌❶ 7
東京輓歌❷ 23
東京輓歌❸ 39
東京輓歌❹ 55
天誅蜘蛛 75
清志 91
北風漂浪 107
獅子 123
防風外套 139
暗房 155
後記/「單色風景畫」 171
火車 177

解説 少年與東京鐵塔 川本三郎 193
附錄 《東京輓歌》繁體中文版後記/導讀 吳平稑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60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