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國際書展現場活動搶先看
青之時代
滿額折
青之時代
青之時代
青之時代
青之時代
青之時代
青之時代
青之時代
青之時代
青之時代
青之時代
青之時代
青之時代
青之時代
青之時代
青之時代
青之時代
青之時代
青之時代
青之時代
青之時代
青之時代

青之時代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00 元
優惠價
90360
庫存:1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傳說中的夢幻逸品——安西水丸漫畫集! 華文世界首次出版!
★12則短篇故事全收錄,知名插畫家安西水丸之創作原點。
★新裝「完全版」:收錄珍貴序言、名家解說文、作者深度訪談。
★特色藍裝幀印刷,感性呈現安西最珍貴的「藍色時期」(青之時代)。
★隨書附贈中文版特典・精彩名家推介文摺頁。

「我想畫感覺像詩的漫畫啊!
總覺得將我擁有的感性發揮到極致的,
是我發表在《GARO》上的漫畫作品。
大家經常對我說:『你的作品中以《青之時代》最棒。』
所謂處女作,也許會顯示出那個人最好的部分吧⋯⋯」
——安西水丸

安西水丸《GARO》時期漫畫集——
《青之時代》+《東京輓歌》
破天荒同步出版!

★★各界感性推薦★★
謝佩霓、廖偉棠、張維中、黃郁欽、陶樂蒂、馬世芳、高妍、林運鴻、王春子、川貝母、川本三郎、Mangasick 、dato


房總半島南部的海邊小鎮風景,
既非小孩也非大人,少年成長為男人的過程,
獨特的感性、插畫家安西水丸的原風景。

「人們說,十年就算是從前了。
不過,從那之後,我傷心的次數已經數也數不清。」——〈腳踏車店〉

【夢幻逸品重現】

這本集結了十二則短篇故事的《青之時代》,收錄了安西水丸初次涉足漫畫、於1974-1977年在傳奇另類漫畫雜誌《GARO》(ガロ)上刊登的作品。因此,本書可以說是安西水丸的創作原點也不為過。本書初版於1980年問世,後絕版多年,一直是漫畫界和書迷圈口耳相傳、極難入手的傳奇夢幻逸品。2014年安西水丸過世後,許多紀念著作陸續問世,本書在千呼萬喚之下,終於在2021年重新以新裝「完全版」的面貌問世,並加入了女兒安西Kaori的前言、前《太陽》雜誌總編輯嵐山光三郎的解說文,以及1994年原載於《GARO》雜誌的深度訪談文。

【村上春樹長年御用插畫家】

安西水丸最為台灣讀者熟知的是他和村上春樹的合作,如《村上朝日堂》系列、《蘭格漢斯島的午后》、《日出國的工場》⋯⋯等,以及許多日系獲獎廣告和使用他設計的插畫的商品。此次台灣非常難得地同步出版他生涯早期兩本漫畫集——《青之時代》和《東京輓歌》。將此二書放置於作者的創作脈絡中,除了能夠看到安西慣常的創作手法與思考被更深刻的表現——如簡明開闊,看似塗鴉的線條;或是那些充滿奇想,相當零散卻又極為貼近你我的生活圖景以外,同時也能從時值三十餘歲的安西水丸所描繪的童年光景,窺見作者的生命歷程與記憶。

對於以插畫家身分為台灣讀者所熟知的安西水丸而言,全書裝幀以特色藍和黑雙色印刷的《青之時代》(日文「青の時代」意為畢卡索的「Blue Period藍色時期」)不僅讓我們得以更為立體地建構出他的創作者輪廓,更使我們能夠以不同的角度,重新打開對其作品的閱讀,直視安西水丸那趣味橫生之餘,又處處滲透出淡然哀愁的眼睛。

本書開篇以1974年十二月刊登的〈青之時代〉開始,帶領讀者走進安西水丸那充滿奇趣的孤寂世界。故事似是在講述青年人的戀愛憧憬,從夢境醒來,踏上早晨積雪的道路,畫室無人,在員工餐廳遇見她,爾後展開短暫的愛情故事,最後在冬日的夜晚戛然而止。然而,在這般簡單的「愛情故事」裡,卻又夾雜了相當高密度且又碎片化的,看起來毫不相干的呢喃,虛實交錯,疑幻似真。令短短十六頁的故事裡,被充填了相當豐厚的時間密度。或者可以說,〈青之時代〉所呈現的並非單一的線軸故事,而是透過漫畫的每一格,以及格與格之間的互通性與空隙,展現出那屬於少年的視線,讓我們看見那少年所見的「心象風景」,以及在那背後潛藏的淡淡愁思。

無論是〈少女羅曼史〉、〈後院〉般,描繪少年對於成長的憧憬、對於分別的追思、對於轉瞬即逝的幸福的彷徨;抑或〈火車〉、〈魚之家〉般觸及到少年對生離死別的不捨,並試圖將其否定的心境;甚至是貫徹作品,如同風景般時常出現的女性裸體。無一不圍繞安西水丸對於年少時期的深刻描繪。正因如此,在這些分散零落的篇章與畫面中,讀者或能從看似毫不相干的故事中,讀到某種奇妙的互通性。極為詩性、碎片化的描繪,恰恰掌握了記憶的共同面貌,為讀者打開了參與及想像的空間。

《青之時代》作為安西水丸的漫畫處女作,其極為風格化的筆觸、詩性的圖像語言,甚至其念茲在茲挖掘的創作命題,都與安西創作生涯的其他作品一脈相承。同時又能看見其初次以漫畫作為媒材時,筆下所富涵的思考與想像。無論是相對熟悉安西水丸的讀者,抑或初次接觸其插畫以外作品的讀者,本書都是彌足珍貴的記憶之書。

各界感性推薦(按姓名筆畫順序) ——

★DATO(專欄作家) ★
從村上春樹散文中認識安西水丸的畫作,筆觸質樸,擅長用幽默元素與村上春樹相互輝映的他,原來在自己的作品中滿溢詩意與愁緒。回望安西水丸堪稱原點的作品集,他將自身回憶填滿畫格,每一個章節都像被美麗的斜陽曬著,暖黃中帶點哀愁的餘韻,讓我深深愛著。

★MANGASICK(漫畫私倉) ★
在台灣,安西水丸的插畫、繪本和散文都有人關注討論,唯獨漫畫似乎只在饕客之間流傳。如今終於有中文版,而且居然一口氣兩本同時問世。水丸的漫畫敘事大量運用獨白,出自角色之口的台詞偏少,分格也少表現動態的連續性,依此製造出寂寥的、回望的角度——你不是在事情發生的當下旁觀,而是在觀看敘事者選播的幻燈片。缺漏、省略、情緒記憶的滲透、聯想意象的穿插,都拉開了你和畫格中被描述的人事物的距離。「不可能企及」預置失落,同時加濕了朦朧美。

作畫方面,他追求的纖細、內斂,與同年代的鈴木翁二、安部慎一劇畫形成對比。後者壓抑、灼熱的情感不時被狂放的線條或景物的混沌、變形,以非語言的形式宣洩出來,水丸則以空曠、清潔的畫面乘裝他精心駕馭的線條。線勾出物的魂,魂沉降為淒冷,再鑲上追憶的口白。這望遠鏡指向什麼呢?港都倉庫的戀曲, 出嫁的姐姐留下的少女雜誌,冬日廟會的陀螺,火車的白煙,草原,造船廠的小巷,模型槍⋯⋯水丸少年時代記憶昇華而成的海風之夢。

★川本三郎(作家) ★
大家都知道安西水丸寫俳句,不過他的畫也像俳句般以「不寫滿」為特色。畫面徹底清淡,色調偏白。不會被裝飾得很紛亂,也不會因線條多樣而產生叨絮感。無比清爽。首先,不會有暴露過度情感的狀況。省略, 餘韻,淡白──然後從中生出某種令人莫名懷念的漂泊感。傳達出「在卻又像是不在」的孤獨感。彷彿為了呼應畫面似的,身為主角的小朋友也只有單薄的存在感。這孩子所在之處,總是和「中心」拉開一段距離。在千葉海邊城鎮的他,是「東京來的少爺」。(摘自《東京輓歌》書末解說文)

★川貝母(插畫家) ★
安西水丸的特色在於線條,看似隨意,實則恰到好處,難以再增添或刪減,隱隱散發的力量像是鑲嵌在空白處一樣。不打草稿以第一筆為最佳狀態的作畫方式,形成了某種「拙巧」的線條,變成富饒趣味與難以模仿的特色。線的延伸還可以注意在跨頁上的呈現,在作品中時常出現的海岸、荒原等大景,在極簡線條表現下仿佛更加廣闊寂寥。而在近景方面,安西水丸時常讓文字與畫面脫鉤,形成雙軌並行的創作方式, 一時間會陷入他的記憶迷宮之中。這或許是他處理回憶題材的關係,記憶本來就會隨著時間遺失或錯位, 隨著鏡頭拉近位移,反而有了一種窺視記憶的氛圍。

★王春子(插畫家) ★
一直很想讀的漫畫。故事裡,東京鐵塔才剛蓋好,雖然似安西的少年自傳,或許是因為青春總會被各種獵奇事件吸引,安西水丸用感性流暢的線條畫出電影般的分鏡,上演出一篇篇有點憂愁、荒謬的少年時光, 偶而在劇情引人入勝時跳出的奇妙的跨頁景色,雖然下的標題是青色少年,讀起來卻像是短篇的黑色喜劇。

★林運鴻(書評人、左轉有書/讀派書店店長) ★
分開草浪、一去不回的火車,漸遠的轟鳴便是男孩的心。安西水丸是日本實驗漫畫譜系中,半透明的一顆彗星。他的畫風拙趣、情節雋永,故事裡男孩卻自溺於,窺伺年長女性之悸動。《青之時代》、《東京輓歌》發表於左翼狂飆的日本七〇年代,然而,時光停格於慘綠小鎮:失約病逝的父親、離鄉遠嫁的姊姊、陰暗酒吧內染血的媽媽桑⋯⋯安西筆下有種清麗到心碎的文學性:成長無涉啟蒙,荒蕪告別純真。

★高妍(插畫家、漫畫家)★
安⻄水丸逝世後,集結他人生軌跡出版而成的畫冊以這句話做為開場:「我好喜歡畫畫。喜歡到腦中只有畫畫,一路活到今天。」這簡短、直白、炙熱到彷彿稚氣青年才能脫口而出的話,完全闡述了他七十一年的繪畫人生。若要窺探他的生涯,《東京輓歌》與《青之時代》無疑是最好的入口。從男孩、少年、直至青年的視角,以全篇十六頁為一單位的篇幅,闡述著如此輕盈又寂寞的故事。他筆下一雙雙黑色的眼眸,映照著的從不僅是黑,而是有光、有風搖曳的景色。

★馬世芳(廣播人、作家)★
讀完,一顆心也荒涼起來。然而故事儘管冷清,總帶著絲絲的溫柔。那是明知回不去,餘生卻仍一再回望、描摹的青春原鄉。

★張維中(作家)★
漫畫《青之時代》和《東京輓歌》可說是安西水丸的原點―― 是創作的,也是成長的原點。以插畫家聞名的安西水丸,早期曾連載過一系列漫畫,故事的主人翁是個少年,拓印著安西水丸自身青春期時代的影子。翻讀著這兩本漫畫,那些不亞於圖像線條的文字也充滿力道,有時更像是在閱讀詩作,感受一個孤獨少年,因為多愁善感,成長變成一件花力氣的事。男孩面對無常的不安,感受人間聚散,摸索自我的方向,那些孤獨,所幸最終都轉化成孕育出一個藝術家的充沛養分。

★黃郁欽、陶樂蒂(插畫家、繪本作家)★
安西水丸的漫畫有一種奇妙的氛圍,看似樸拙不精確的線條,卻反而是一種強烈的視覺衝擊。就算是一個跨頁的空景,都讓人無法忽視他的存在。《青之時代》和《東京輓歌》的每一篇,都記錄了一段童年或少年時期的記憶。這樣的記憶人人都有,不過在安西水丸的筆下,孩子獨有的依戀、悔恨和惡意,都真實地接近赤裸⋯⋯映照出每個人曾經有過、幽微不可言喻的自己。

★廖偉棠(作家)★
安西水丸把GARO漫畫的另一個極端:「素淡」推至極致,回憶中的人情恍惚,言簡意賅的細節,竟然醞釀出一種我們現在認為是「侘寂」的醍醐味來。
這樣一種餘音嫋嫋的輓歌只能屬於東京,屬於小津安二郎所留下來的東京,但又隱隱悸動著大島渚的少年們的絕望,無意間,竟然提前連接了村上春樹的虛無。日後也是村上的書令我們認識安西水丸,這種緣分,玄妙啊,也在《東京輓歌》裡俯拾皆是。

★謝佩霓(作家、藝評家、策展人)★
安西水丸是美術系正科班出身,因此對日本古美術的傳統自然得心應手。他以圓筆白描簡筆勾勒出的世界,本質繼承了浮世繪精神,這在其人物寫真和平板化空間最為明顯。
安西有其老派,譬如始終用軟毛畫筆,又愛寫俳句。據此不妨說,他樸直的漫畫,其實是典型的大巧若拙。在憨態可掬的表象下,將十七個音節俳句短歌,以安西風格化意象,化為有聲有影有季節的故事。猶如他熱衷蒐集的一顆顆玻璃雪球,他在作品裡看似平舖直述毫無隱匿,卻藏進多少心事。
二〇二四年是安西水丸逝世十週年,《東京輓歌》、《青之時代》兩部漫畫中譯本,在此際同時出版正是時候,協助我們以新的眼光體會安西遺作的遺緒及餘味。

 

作者簡介

安西水丸Mizumaru Anzai

一九四二年生於東京都。插畫家。本名渡邊昇。小時候因患有嚴重氣喘,搬到母親娘家所在的千葉縣千倉町(現千葉縣南房總市),到中學畢業前這段多愁善感的青少年時期,都在座擁豐饒大海的千倉渡過。日本大學藝術學部美術學科畢業後,進入電通、紐約設計事務所ADAC工作。
一九七一年回到日本,進入平凡社後擔任藝術總監,後認識嵐山光三郎,因其引介開始在《GARO》雜誌發表插畫和漫畫。一九八〇年將《GARO》上連載的漫畫集結成《青之時代》,由青林堂出版。一九八一年後以自由接案的插畫家身分活躍於業界,除了繪製插畫以外,也寫作多本散文、小說。生涯曾獲朝日廣告賞、每日廣告賞、日本Graphic展年間作家優秀賞、電影旬報讀者賞⋯⋯等諸多大獎。二〇一四年逝世。

中文版著作除了和村上春樹合作的《村上朝日堂》等作品之外,個人著作有《你說,鳥取到底有什麼?》、《東京美女散步》。

【推薦序】
關於《青之時代》/安西KAORI(散文家)

在父親成為插畫家之前的上班族時代,他畫漫畫時就已經使用「安西水丸」一名了。透過當時在同一家出版社工作的嵐山光三郎先生的推薦,他才得到了在漫畫雜誌《GARO》畫漫畫的機會。說到那時候的《GARO》,可是接連出現不少個性十足的漫畫家,當中許多人後來都成了知名的漫畫家、插畫家。

《青之時代》的舞台主要位於千葉縣房總半島南部的海邊小鎮。體弱多病的父親從小到國中畢業為止,都在那裡生活。

在成為大人之前,人人都會經歷的那段時期,蘊含了非常不安定又令人心慌的元素。少年成長為男人的過程,與少女成長為女人的過程,兩者的時間流動彷彿完全不同。在漫長的人生之中,這段過程是虛幻而短暫的吧。這「既非小孩也非大人」的懸而未決時間,被父親以獨特的感性捕捉了下來。

在晨曦將至、尚未照亮夜空時,天空會染上一片深藍,僅有極短暫的時間能夠看見這奪目的色彩。我覺得,父親也許就是想要表現人生中那一段特別的時光吧。

如今回頭去閱讀那個由插畫和語彙編織出的世界,還是會感受到滿滿的詩意,刺激著讀者的感性。

眾所皆知,畢卡索以藍色系描繪作品的創作初期被稱為「藍色時期」(日文即為「青の時代」)。密友自殺後,他巧妙運用藍色描繪人生不如意的面向。

每個人就算跨越了不同人生階段,都還是會有某些風景深深烙印在心中吧。對父親而言,那便是他最多愁善感之際目睹的海邊小鎮風景吧。從小喜歡畫圖的父親,說自己一找到時間就會把那風景畫成畫,有時也會畫心象風景。

我想,讀者應該會感覺到,日後成為插畫家的「安西水丸」之原點就散布在這部作品之中。讀完本書再看父親的插畫,也許會有一些新的發現。

在這海陸包夾的狹窄土地上,父親在想些什麼、又做著什麼樣的夢呢?

父親曾帶我去過好幾次這個小鎮的海邊,我們一起在岩岸周圍游泳、潛水。

作品中的海邊風景,令我回想起當時的場面。浪濤一再激烈拍向岸邊,然後又回歸藍尖晶石色的海中,潮起潮落彷彿就在我眼前。

【導讀】
解說/嵐山光三郎(作家、《太陽》雜誌前總編輯)

「意志也是一種孤獨。」印象中,這是卡繆說的話。每當我思考如何面對安西水丸筆下的風景時,心中總是會浮現這句話。

看待安西水丸風景的方式,就是理解喪父少年擁有的堅強意志。悲傷、孤獨而清透的意志。所謂風景,對孤獨的少年而言,就像是殘酷暴虐又內心溫暖的巨大父親。比方說海,我們以為海景溫柔地包覆著少年安西水丸,結果轉眼間,卻將他的精神帶到一望無際的空茫之盡頭。而在那盡頭,又另有一片撫慰他的海。

無法訴說的孤獨,無以形容的寂寞,唯有讓它們一點一點地與無言的風景對峙,才能將它們表現出來。至於少年安西水丸的情況是,每當有什麼小事件發生時,千倉的風景便會以強勢之姿橫陳在畫面上。鎮上的巷弄、進站的火車、地方賽馬、海邊小屋,還有每次廟會時都像風一樣來去的攤販和表演者。不,我們可以說,靜靜寫生那些風景的少年的視線,才是事件本身。

人朝海邊前進時,會興起一股奇妙的激動之情。朝向海邊,走在沙地松林之中,會聽到胸臆傳來熱切的海浪聲。邊喘氣邊跑上沙丘,面對大海的那一刻,任何人都會因它的耀目而瞇眼吧。不,就算不經由那麼繁雜的過程也一樣,當海景突然躍入火車車窗時,我們還是會因它的奪目而瞇眼。那不全然是光線所致,而是大海本身的耀眼,是海景對人類那特權般的力量,使我們產生如此反應。

感性有時會凌駕思想,但進一步凌駕感性的是風景,而風景的極限是大海與沙漠。在無盡孤獨中拉出的一條界線,標明「好,就到此為止」的線,正是水平線和地平線。

安西水丸作品中不時登場的跨頁風景,或者占滿最後一頁的風景,是母子家庭的少年所見的月光照片。「那是這樣的」、「其實是那樣的」少年安西水丸想要認真地不斷解說那些月光照亮的照片。對少年安西水丸而言,公開這本有著藍色月亮標記的心之相簿,悄悄地在觀者耳邊不停地解說,是他的課題。

古老而厚重的相簿中,吹拂著祭典過後憂傷的風。已往生的父親肖像、不知去向的小學老師和同學、出嫁的姐姐們、遺失的玩具,它們隱含著各式各樣的故事,一同被裝進相簿中。就連自己的小學入學典禮紀念照也一樣,看它就是在看「已經喪失的那個自己」。

安西水丸一九四二年七月二十二日出生於東京赤坂,父親是在赤坂經營建築設計事務所的渡邊福次郎。他在家中七個孩子裡排行第七,是老么。只有一個哥哥,其餘都是姐姐。這個哥哥是已故的渡邊一男,曾開設渡邊一男建築設計事務所,並擔任店舖設計家協會(現為「日本商業環境設計協會」)理事長,在業界廣為人知。

父親福次郎在安西水丸三歲時過世,直接的死因是肺結核,不過在那之前他碰上火藥爆炸意外,遭到震飛,身體變得很虛弱。他接了軍方的工作,到千葉海岸設計艦砲射擊用的碉堡,結果在監督現場工程時碰上火藥大爆炸的意外。該事件發生在一九四二年,也就是安西水丸誕生那年。據說當時有許多人遭到活埋,屍體在港口的混凝土地上堆積如山。渡邊福次郎在屍體山中勉強保住了一命,但身體因此變得很虛弱。

因此,安西水丸幾乎沒有關於父親的回憶,只在母親追憶過往時聽到她嘆息著說:「他是徹頭徹尾的浪蕩子。」據說他父親是愛好摩登風情的時尚男子,豪放玩樂,一天到晚和藝者混在一塊。老相簿裡,留有父親在大正式留聲機前擺姿勢的照片,以及他在日光華嚴瀑布前和遊伴一起裝腔作勢的照片。

母親名千,她是千倉町前身―七浦村的村長齋藤源兵衛膝下長女。齋藤家是七浦村的大地主,因此在父親死後,三歲那年開始,母親的故鄉成了安西水丸成長的地方。他就讀安房的名校七浦小學、七浦中學。這作品集中收錄的就是該時期少年安西水丸的風景日記。(中略)

因為安西水丸是體弱多病的少年,經常向學校請假,但成績總是在班上排行第二、第三。赤坂出生的少年,在莽漢橫行的漁村小鎮生活,應該會有許多辛酸吧。

安西水丸的作品中,男性幾乎不會登場。就算登場,也只是配角。而且會是「糾纏女性的小白臉」或僅僅是「壞心眼孩子王」之類的人物,都是性格嚴重扭曲的男性。僅有〈火車〉當中父親登場了,〈醉雲〉則讓六造這個流浪漢出場,不過他們兩個都像風景一樣,身為男人的存在感薄弱,如空氣般飄浮著。(後略,詳見全書)

目次

關於《青之時代》/安西KAORI

青之時代
少女羅曼史
冬祭
荒蕪的海邊
後院
火車
鄉間賽馬(原題 千倉町美學)
冬日望遠鏡
醉雲
魚之家
腳踏車店
怪人二十面相之墓 上篇
怪人二十面相之墓 下篇

解說/嵐山光三郎
訪談 安西水丸

書摘/試閱

【內文試閱】
《GARO》 no. 209 青林堂 1981年
訪談 安西水丸 
Interview|1994 Sep.

「要不要在《GARO》
 畫漫畫看看?」
 他這樣問我⋯⋯

―記得您最早在《GARO》發表的作品,是一九七四年九~十月號的〈怪人二十面相之墓〉(本書二○七頁),原作是嵐山光三郎,分為上下篇刊載。

―是的,我進入平凡社後認識了嵐山(光三郎),當時他在《GARO》上有個回答讀者問題、幫讀者解惑的專欄。後來他問我:「要不要在《GARO》上畫漫畫看看?」我覺得他的提議不錯,所以回他「好啊」,結果卻畫不太出來。有次碰巧和他翹班去新宿看攝影展,回程去了爵士咖啡店。當時他為了《太陽》雜誌的採訪工作去了一趟筑豐,看到一大片大波斯菊,還有廢棄礦坑,說他用這些設定寫了一篇小說,問我要不要試著畫成漫畫。我讀完覺得非常好,雖然跟我自己寫的故事有不太一樣的色彩,但不試著畫畫看,我也不知道能畫出什麼樣的圖。再說,我也沒畫過那樣的劇情式漫畫,所以我想,總之試試看吧,就開始動筆了。畫風方面,我並不知道該畫什麼樣的圖。那陣子,柘植義春和林靜一等人給我一種「《GARO》氛圍就是這樣」的感覺,於是我腦袋裡隱約產生了就是該那樣畫的念頭。我自己的感覺是「柘植忠男式的畫」啦。

―從交出〈怪人二十面相之墓〉後的下一期開始算起,大約有三年的時間,每個月都在《GARO》上發表作品,創作力旺盛。我認為那是非常辛苦的過程。初期作品中,一個叫「小西昇」的少年角色經常出現。可見作品中的各種軼事,果然是反映了安西先生的少年時代嗎?

―是呀。其實,我原本是想寫小說來描述我的少年時代。漫畫畫的是我在千葉縣千倉的童年時代故事,一九九三年我則在新潮社出版了內容相同的小說《荒涼海邊》(荒れた海辺)。我以那標題寫了四百張左右的稿紙,集結成單行本,不過那其實是將《GARO》上的漫畫內容改寫成文章。主角也叫小西昇,因此看過《青之時代》的人要是讀小說的話,也許會覺得故事都一樣吧。那陣子我在《GARO》上一直畫自己小時候的事情,好幾次都差點要放棄了。不過我自己早就決定好了,總之就是要「不斷畫十六頁漫畫」。畫得很痛苦時,當時的責編南伸坊君就會鼓勵我,而這些鼓勵成為了我畫出《東京輓歌》(東京エレジー)的契機。就這意義而言,我受到南君相當多的鼓舞呢。他真的很拚命地在做我的作品。我畫好分格草稿給他,指定好網點,他就會全都幫我貼好。在編輯方面,我認為南伸坊也是《GARO》創刊以來數一數二厲害的人物。如今大紅大紫的他,竟然擔任過我的責編,從這方面而言,我也是很幸運的。現在我只要看到以前的原畫,就會感慨萬千:「啊,這網點是南君幫我貼的呢。」

【小時候非常喜歡畫圖】

―實際上的少年時期是什麼樣子呢?

―小時候我搞壞了身體,去了母親的故鄉千倉,和她一起住進外公蓋的房子。外公以前是町長,和地方政治關係緊密,是鄉下所謂的「名士」,所處環境相對優渥呢。在東京的姐姐們也會寄雜誌之類的給我,我看了就學著畫,創作自己的漫畫。那時候我非常喜歡畫圖呢。我覺得小時候的我就跟我作品中出現的少年一模一樣,任性又囂張,事情一旦不如意,心情就會變得很差。

―您是東京來的小孩,有沒有因此受到另眼相看呢?

―嗯,我小時候乖巧又膽小,打架很弱,但一直有像是不良少年的孩子會罩我,那時候我們的感情出奇得好。就好像當時的電影《軍隊流氓》(一九六五年)中的勝新太郎和田村高廣之間的關係嗎?就算我說話很跩,他還是會保護我(笑)。

―小西昇這個角色是怎麼誕生的呢?

―他是奇怪的小孩。雖然是小孩,內心卻有像是大人的部分,會一直盯著人看,彷彿能看穿他人似的,我想把他畫成這樣的怪小孩。塑造成一個鄉下出身,卻有某個部分比普通小孩老成的狡猾角色。實際上,小時候的我也許有那樣的面向吧(笑)。角色臉部採用的是以前的漫畫常見的配置方式。不畫鼻子,塗黑嘴唇,藉此強調怪小孩的感覺。那張臉的衝擊性似乎蠻強的呢。

【十六頁的節奏】

―那是很獨特的角色呢。

―也許是安西水丸這筆名剛好和那角色的臉很搭吧。我以前學過平面設計,所以會有那樣的思考面向。該說是想要統一嗎?總之,我總是將標題頁的畫面分成三塊,呈現出電影螢幕的感覺,然後一直以十六頁的形式畫下去吧。畫著畫著,十六頁的節奏自然就形成了。要是改成二十頁或十四頁,又會覺得感覺不太一樣。以前《小說新潮》曾經問我:「能不能請你畫八頁的漫畫呢?」但我就是覺得節奏不太對,對他們這麼說,後來他們就找別人去畫了。說到頁數,十六頁在我心中很有統一感,是非常容易處理的節奏。有個詩人叫立原道造,他的十四行詩是他擁有的一種節奏。因此讓我產生自己只要保有十六頁這種節奏就行了的想法。

(後略,精彩內容詳見全書)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60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