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今天的選擇,決定明天的人生。
麵包跟愛情,不必是殘酷的二選一,
用5C架構找出甜蜜點,做人生最重要的取捨。
透過10道關鍵的幸福練習題,
和摯愛的人一起打造渴望的生活。
★一門在史丹佛大學開了40年的課程,內容與時俱進,佳評如潮。
★畢業生回饋:比起專業課程,這門課幫我為人生做了更好的準備。
愛填滿我們的心與靈,錢讓我們有自由,
結合兩者能做出平衡的決策,活出有意義、有使命感的人生。
✦亞馬遜讀者盛讚:「就像是一位有智慧的摯友針對艱難決定所給你的真誠建議。」
✦每章皆有專屬的完整練習,協助你完美平衡人生兩大難題:工作與家庭。
本書的見解奠基於眾多科學研究,有助於我們應對人生中最重要、但也最令人畏懼的決定。史丹佛學生說這是他們修過「最有用的課之一」,畢業多年後依然認為這門課讓他們做好準備以面對人生,獲益超越任何大學或研究所的課程。
人的一生中,一定會遭遇在金錢與愛情之間拉扯的決策。你要選人生伴侶還是事業?你要結婚嗎?想生小孩嗎?如何照料生病或失能的家人,或是如何面對自身的疾病或失能?要如何分配家務?如何與何時該轉換跑道?要不要追求升遷?如何兼顧育兒與事業?等父母年紀漸長,需要照護長者,甚至做生命終點規劃。當我們年華老去,則必須經營退休後的人生,也包括照護人生伴侶。
人們經常談論愛與錢,卻很少討論如何兼顧兩者。本書補足了失落的部分:將家庭關係納入考量,也教你如何經營事業與人生。
史丹佛榮譽退休教授史卓柏和社會創新領袖戴維森認為,錢和愛在日常中是相互依存的,而本書獨創的5C架構適用於大多數人面臨的抉擇,能帶領你做出人生最重大的決策:
▶第一步:釐清(Clarify)──透過自我反思,仔細思考你在乎的與不在乎的。
▶第二步:溝通(Communicate)──和其他受你的決策影響最深的人溝通。
▶第三步:考量廣泛的選擇(Choices)──擴大你的視野,開闢更多可能的替代選擇方案。
▶第四步:與親友和其他資源保持聯繫(Check in)──尋求他人的建議、指導和資源。
▶第五步:探索可能的後果(Consequences)──考慮對生活各方面可能產生的影響。
你可以用5C架構決定人生中最重要、但也最艱難的問題:要不要跟這個人結婚、生小孩;住在哪裡、要不要搬家;如何結合工作與家庭、事業與育兒;如何在必要時結束不良的關係;何時退休、晚年生活、長照方式、遺囑與遺產等。
我們正在經歷人類史上最重大的工作和生活平衡變革,本書提供了簡單卻強而有力的步驟,有助於你在不犧牲事業或生活的情況下做出最佳決策,創造豐盈的人生之旅。
一致推薦
Mr.Market 市場先生/財經作家
瓦基/「閱讀前哨站」站長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以上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國際讚譽
「我們的個人和職業生活從未像今天這樣緊密地交織在一起,而史卓柏和戴維森清楚地證明,全面融合這兩者是過上充實生活的最佳方式。」
──約翰.杜納霍(John Donahoe),Nike執行長
「任何尋求優化金錢和愛情決策的人都應該讀這本書。史卓柏和戴維森的方法是能改變人生的。」
──尼爾.艾歐(Nir Eyal),暢銷書《專注力協定》作者
「花費和投資大不相同,以錢來說是這樣,以時間來說是這樣,以愛來說也是這樣。史卓柏和戴維森在本書裡完美闡述了這一點。我們在人生中都要面對各式各樣的取捨,讓這本書成為你的操作手冊,幫助你做最重要的決策。」
──葛瑞格.麥基昂(Greg McKeown),暢銷書《努力,但不費力》和《少,但是更好》作者
「重新建構大問題、分割成幾個可控的小問題,然後採用可行的流程做決定,這是一套很強大的工具,可以順利化解現代人生的複雜問題;沒什麼比錢和愛更複雜了。」
──戴夫.埃文斯(Dave Evans),《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共同作者
「披頭四說『錢買不到愛』,但史卓柏和戴維森告訴你該如何思考選擇,讓你的事業與關係同樣都能順利美滿。這是一本好書,談的都是人生最困難、但最重要的決策。」
──安德魯.斯科特(Andrew Scott),倫敦商學院經濟學教授
「作者們對於提前做計畫的強調,以及書中實用的練習,在在凸顯了他們簡單卻強而有力的觀點:愛和錢是相互依存的,關鍵的人生對話應該兼顧兩者。若是面臨重大抉擇的讀者,將會發現這是一項實用的資源。」
──《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
「史卓柏和戴維森寫的這本書,傳達出十分讓人振奮的想法與資訊(更重要的是,裡面有一套非常有用的架構),幫助你處理人生最重要的決策。」
──賽斯.史蒂芬斯―大衛德維茲(Seth Stephens-Davidowitz),《數據、謊言與真相》和《數據、真相與人生》的作者
「一本深思熟慮、實用的指南,有助於讀者做出更明智、更充實的決策。」
──泰拉.摩爾(Tara Mohr),《姊就是大器》作者、艾瑞克.萊斯(Eric Ries),《精實創業》作者
「本書是真正出色且實用的資源,使人能仔細、全面、勇敢地討論最重要的事情。」
──梅麗莎.吉拉德(Melissa Giraud)、安德魯.格蘭特-湯瑪斯(Andrew Grant-Thomas),EmbraceRace共同創辦人
「擔任過三個品牌的執行長、同時還要養四個孩子,我相信錢與愛是可以兼得的,但前提是你必須有意圖地這麼做。史卓柏和戴維森以實際且切身的方式導引我們,帶領我們檢視人生中必須面對的重大決策,賦予我們力量,讓我們經營出充實、喜悅且充滿使命感的人生。」
──南西.格林(Nancy Green),老海軍(Old Navy)和阿仕利塔(Athleta)前執行長
「本書是平易近人的指南,有助於你找到對等的伴侶,為你的關係打下成功的基礎,最重要的是提供所需的工具,使這段關係變得長久。史卓柏和戴維森運用了說故事、現實世界經驗和科學的平衡組合,來處理一個非常沉重且常常令人不知所措的主題。」
──伊芙.羅德斯基(Eve Rodsky),《紐約時報》暢銷作家、《公平遊戲》(Fair Play)和《找到你的獨角獸空間》(Find Your Unicorn Space)作者
麵包跟愛情,不必是殘酷的二選一,
用5C架構找出甜蜜點,做人生最重要的取捨。
透過10道關鍵的幸福練習題,
和摯愛的人一起打造渴望的生活。
★一門在史丹佛大學開了40年的課程,內容與時俱進,佳評如潮。
★畢業生回饋:比起專業課程,這門課幫我為人生做了更好的準備。
愛填滿我們的心與靈,錢讓我們有自由,
結合兩者能做出平衡的決策,活出有意義、有使命感的人生。
✦亞馬遜讀者盛讚:「就像是一位有智慧的摯友針對艱難決定所給你的真誠建議。」
✦每章皆有專屬的完整練習,協助你完美平衡人生兩大難題:工作與家庭。
本書的見解奠基於眾多科學研究,有助於我們應對人生中最重要、但也最令人畏懼的決定。史丹佛學生說這是他們修過「最有用的課之一」,畢業多年後依然認為這門課讓他們做好準備以面對人生,獲益超越任何大學或研究所的課程。
人的一生中,一定會遭遇在金錢與愛情之間拉扯的決策。你要選人生伴侶還是事業?你要結婚嗎?想生小孩嗎?如何照料生病或失能的家人,或是如何面對自身的疾病或失能?要如何分配家務?如何與何時該轉換跑道?要不要追求升遷?如何兼顧育兒與事業?等父母年紀漸長,需要照護長者,甚至做生命終點規劃。當我們年華老去,則必須經營退休後的人生,也包括照護人生伴侶。
人們經常談論愛與錢,卻很少討論如何兼顧兩者。本書補足了失落的部分:將家庭關係納入考量,也教你如何經營事業與人生。
史丹佛榮譽退休教授史卓柏和社會創新領袖戴維森認為,錢和愛在日常中是相互依存的,而本書獨創的5C架構適用於大多數人面臨的抉擇,能帶領你做出人生最重大的決策:
▶第一步:釐清(Clarify)──透過自我反思,仔細思考你在乎的與不在乎的。
▶第二步:溝通(Communicate)──和其他受你的決策影響最深的人溝通。
▶第三步:考量廣泛的選擇(Choices)──擴大你的視野,開闢更多可能的替代選擇方案。
▶第四步:與親友和其他資源保持聯繫(Check in)──尋求他人的建議、指導和資源。
▶第五步:探索可能的後果(Consequences)──考慮對生活各方面可能產生的影響。
你可以用5C架構決定人生中最重要、但也最艱難的問題:要不要跟這個人結婚、生小孩;住在哪裡、要不要搬家;如何結合工作與家庭、事業與育兒;如何在必要時結束不良的關係;何時退休、晚年生活、長照方式、遺囑與遺產等。
我們正在經歷人類史上最重大的工作和生活平衡變革,本書提供了簡單卻強而有力的步驟,有助於你在不犧牲事業或生活的情況下做出最佳決策,創造豐盈的人生之旅。
一致推薦
Mr.Market 市場先生/財經作家
瓦基/「閱讀前哨站」站長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以上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國際讚譽
「我們的個人和職業生活從未像今天這樣緊密地交織在一起,而史卓柏和戴維森清楚地證明,全面融合這兩者是過上充實生活的最佳方式。」
──約翰.杜納霍(John Donahoe),Nike執行長
「任何尋求優化金錢和愛情決策的人都應該讀這本書。史卓柏和戴維森的方法是能改變人生的。」
──尼爾.艾歐(Nir Eyal),暢銷書《專注力協定》作者
「花費和投資大不相同,以錢來說是這樣,以時間來說是這樣,以愛來說也是這樣。史卓柏和戴維森在本書裡完美闡述了這一點。我們在人生中都要面對各式各樣的取捨,讓這本書成為你的操作手冊,幫助你做最重要的決策。」
──葛瑞格.麥基昂(Greg McKeown),暢銷書《努力,但不費力》和《少,但是更好》作者
「重新建構大問題、分割成幾個可控的小問題,然後採用可行的流程做決定,這是一套很強大的工具,可以順利化解現代人生的複雜問題;沒什麼比錢和愛更複雜了。」
──戴夫.埃文斯(Dave Evans),《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共同作者
「披頭四說『錢買不到愛』,但史卓柏和戴維森告訴你該如何思考選擇,讓你的事業與關係同樣都能順利美滿。這是一本好書,談的都是人生最困難、但最重要的決策。」
──安德魯.斯科特(Andrew Scott),倫敦商學院經濟學教授
「作者們對於提前做計畫的強調,以及書中實用的練習,在在凸顯了他們簡單卻強而有力的觀點:愛和錢是相互依存的,關鍵的人生對話應該兼顧兩者。若是面臨重大抉擇的讀者,將會發現這是一項實用的資源。」
──《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
「史卓柏和戴維森寫的這本書,傳達出十分讓人振奮的想法與資訊(更重要的是,裡面有一套非常有用的架構),幫助你處理人生最重要的決策。」
──賽斯.史蒂芬斯―大衛德維茲(Seth Stephens-Davidowitz),《數據、謊言與真相》和《數據、真相與人生》的作者
「一本深思熟慮、實用的指南,有助於讀者做出更明智、更充實的決策。」
──泰拉.摩爾(Tara Mohr),《姊就是大器》作者、艾瑞克.萊斯(Eric Ries),《精實創業》作者
「本書是真正出色且實用的資源,使人能仔細、全面、勇敢地討論最重要的事情。」
──梅麗莎.吉拉德(Melissa Giraud)、安德魯.格蘭特-湯瑪斯(Andrew Grant-Thomas),EmbraceRace共同創辦人
「擔任過三個品牌的執行長、同時還要養四個孩子,我相信錢與愛是可以兼得的,但前提是你必須有意圖地這麼做。史卓柏和戴維森以實際且切身的方式導引我們,帶領我們檢視人生中必須面對的重大決策,賦予我們力量,讓我們經營出充實、喜悅且充滿使命感的人生。」
──南西.格林(Nancy Green),老海軍(Old Navy)和阿仕利塔(Athleta)前執行長
「本書是平易近人的指南,有助於你找到對等的伴侶,為你的關係打下成功的基礎,最重要的是提供所需的工具,使這段關係變得長久。史卓柏和戴維森運用了說故事、現實世界經驗和科學的平衡組合,來處理一個非常沉重且常常令人不知所措的主題。」
──伊芙.羅德斯基(Eve Rodsky),《紐約時報》暢銷作家、《公平遊戲》(Fair Play)和《找到你的獨角獸空間》(Find Your Unicorn Space)作者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麥拉.史卓柏(Myra Strober)
勞動經濟學家、史丹佛教育學院榮譽退休教授、史丹佛商學院經濟學教授、史丹佛大學女性研究中心(現為克萊曼性別研究所)的創始主任。
麥拉的研究和諮詢聚焦於工作和家庭的經濟學、工作場所和家庭中的性別議題。在史丹佛大學的四十多年來,她教授一門關於工作和家庭的課程,《愛與錢》一書的靈感便是源自於此。
麥拉是法庭案件中的專家證人,案件內容包括家庭勞動價值評估、性別歧視和性騷擾。她曾撰寫無數文章,內容是關於職業和管理領域的女性、兒童保育的經濟學、勞動力市場的性別隔離、女性主義經濟學和經濟學教育。在工作與家庭的議題、提高女性在勞動力市場中的採用率等方面,麥拉亦經常與企業和其他組織進行諮詢。
艾比.戴維森(Abby Davisson)
社會創新領袖、職涯發展專家。
在全球零售商Gap工作了九年,擔任Gap基金會的總裁,也是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團隊的資深領導人,共同創辦了該公司的家長和看護人員的員工資源小組,該小組獲選為雇主如何支持雙薪家庭的最佳實務案例。
艾比擁有耶魯大學的學士學位、史丹佛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和教育碩士學位,也是史丹佛商學院前校友職業顧問和教練。
譯者簡介
吳書榆
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學士、英國倫敦大學經濟學碩士。曾任職於公家機關、軟體業,擔任研究、企劃與行銷相關工作,目前為自由文字工作者。
麥拉.史卓柏(Myra Strober)
勞動經濟學家、史丹佛教育學院榮譽退休教授、史丹佛商學院經濟學教授、史丹佛大學女性研究中心(現為克萊曼性別研究所)的創始主任。
麥拉的研究和諮詢聚焦於工作和家庭的經濟學、工作場所和家庭中的性別議題。在史丹佛大學的四十多年來,她教授一門關於工作和家庭的課程,《愛與錢》一書的靈感便是源自於此。
麥拉是法庭案件中的專家證人,案件內容包括家庭勞動價值評估、性別歧視和性騷擾。她曾撰寫無數文章,內容是關於職業和管理領域的女性、兒童保育的經濟學、勞動力市場的性別隔離、女性主義經濟學和經濟學教育。在工作與家庭的議題、提高女性在勞動力市場中的採用率等方面,麥拉亦經常與企業和其他組織進行諮詢。
艾比.戴維森(Abby Davisson)
社會創新領袖、職涯發展專家。
在全球零售商Gap工作了九年,擔任Gap基金會的總裁,也是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團隊的資深領導人,共同創辦了該公司的家長和看護人員的員工資源小組,該小組獲選為雇主如何支持雙薪家庭的最佳實務案例。
艾比擁有耶魯大學的學士學位、史丹佛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和教育碩士學位,也是史丹佛商學院前校友職業顧問和教練。
譯者簡介
吳書榆
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學士、英國倫敦大學經濟學碩士。曾任職於公家機關、軟體業,擔任研究、企劃與行銷相關工作,目前為自由文字工作者。
序
前言(節錄)
蘿倫眨了眨眼,忍住淚水,她不懂,今天發生的事明明都是快樂的事,但為何她這麼不快樂?紐約一家頂尖的研究所決定錄取她,還給她全額獎學金,一毛不少,過沒多久,她相戀
三年的男友葛瑞格跑來告訴她說他不能離開加州,因為他最近升職了。出乎她意料之外的是,接著他單膝跪下,向她求婚。
能進入研究所,以及等到葛瑞格向她求婚,都是蘿倫期盼已久的夢幻時刻,但現在,這兩個令人興奮的消息並沒有帶給她想像中的快樂。她真的需要在愛情和事業之間擇一嗎?就在這一天,蘿倫必須和金錢與愛情之間錯綜複雜、且通常極具挑戰性的關係正面對決。她要選哪一邊?更重要的或許是,面對這個令人苦惱的問題時,她應該如何做決定?
人的一生中,一定會遭遇類似在金錢與愛情之間拉扯的、令人揪心的決策。你要選人生伴侶還是事業?除此之外,你可能也必須選擇要不要結婚,或是要不要生兒育女;如何照料生病或失能的家人,或是如何面對自身的疾病或失能;選擇要住在哪裡;決定如何分配家務;決定要不要追求升遷或爭取重要職務;調和不同的花費、儲蓄和投資習慣;決定要不要兼顧育兒與事業、要的話又該如何做;要如何以及何時轉換跑道。我們可能也需要想想如何強化或結束一段關係。等父母年紀漸長,我們或許需要幫忙照護長者、做生命終點規劃。當我們自己年華老去,則必須管理退休後的人生,其中可能包括照料人生伴侶。
這類選愛還是選錢的決策絕對不簡單,如今我們還得在快速且大幅變動的時代下因應問題。新冠肺炎疫情迫使幾百萬人必須在廚房、客廳或臥室裡架起工作站,同時還要照顧一家老老小小。一時之間,工作/生活可以區分開來的假象被戳破了,我們再也無法假裝看不見生活中各個面向的緊密相連。疫情也迫使幾百萬人重新評估自己要在哪裡工作、過什麼樣的生活。隨著現實條件逐步演進,我們面對的選錢還是選愛的決策,很可能是一張極為冗長的清單,涉及更多複雜層面:
• 雙薪家庭的常態將會繼續變化。疫情之前,全職爸爸的人數已經逐漸增加,這股趨勢會不會延續下去,甚至加速發展?在疫情高峰期選擇退出工作崗位的女性,有多少人會重返職場,這又會造成什麼樣的狀況?
• 在一個愈來愈趨於科技導向的經濟體裡,某些工作會慢慢消失,同時創造出新的工作。
• 遠距工作者的族群顯然會愈來愈龐大。已經罹患視訊會議疲勞(Zoom fatigue)的人請舉手,開始出現豔羨居家辦公症候群(home office envy)的人也請舉手。
請放心,本書並不會一直傳達負面訊息,然後要讀者練習接受,事實上恰恰相反,這是一本指南書,引導你穿越這類選愛還是選錢的迷霧,做出決定。我們不會告訴你決定要什麼,這只有你自己可以決定。反之,我們提出架構、相關研究與各種練習,幫助你找到自己的優先要務,讓你做出契合你心之所欲的決策。你會得到什麼?你會覺得更輕鬆自在,感受到更多的昂揚自信,知道即便你的人生會受到無法掌控的外部因素所影響,你仍能用一套穩健、經過驗證的架構來調整走向。一點一點,一步一步,你將能讓人生更接近重要的目標與夢想,更深切感受到人生操之在我,而且能掌控的不只某個單一面向;你將更能決定人生幾個最重要的部分,以及如何讓這些面向相輔相成,以成就此生的旅程。
充滿挑戰的時刻會促使我們重新評估人生,最終得出更好的結果。1970 年,本書作者暨勞動經濟學家麥拉當時的雇主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告知她,說她無法獲得終身職(tenure track),因為她是一個育有兩名幼子的母親。她下定決心克服這種偏見,便以家庭和工作為題,寫出一套專題研討提案;專題研討通過審核,很快就變成一門完整的課程。兩年後,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要提供她終身職,但她拒絕了,轉而成為史丹佛商學研究所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教職員。在接下來數十年裡,她帶領數千位學生修習這門工作與家庭(Work and Family)課程,廣受好評,最終激發出了這本書。麥拉於2018年退休,擔任史丹佛教育學院與商學院的終身教授。
麥拉教這門課教了40年,期間不斷更新內容,以反映她自己與其他人的生活經驗,以及來自客座演講人的新研究和專業知識。
工作與家庭這門課長期受到歡迎,部分理由是麥拉一貫但又靈活的教法。一直以來,她堅守自己的核心原則:直接從事實出發,就事論事;仰賴可靠的數據資料,但仔細檢視其限制;善用個人觀點與經驗作為討論的素材;給學生力量,讓他們在家庭、職場和社會不斷變化的環境中接納自我。
從開設這門課算起,修過課的學生已達數千人,分別來自不同的種族與族裔背景;有女性、男性與非二元性別人士;有單身者、戀愛中或已婚者;還有各種性傾向不同的學生。當中有很多人都對麥拉說,這門課是他們修過最有用的課之一。即使已經畢業多年,他們還是會來信,說這門課讓他們做好更充分的準備以面對人生,獲益超越任何大學部或研究所的課程,而他們畢業之後仍在運用過去學到的資訊和方法。
▌如何使用本書
本書旨在提出一套因應自身目標與優先順序的獨特整合性決策方法。人生的不同面向會隨著時間階段而有高低起伏,你可能會發現某些章節讀來特別有共鳴。我們會在第一章提出5C決策架構,讀完本章之後,你可以自行選擇按順序讀下去,也可以跳到你在特定時候覺得特別與你切身相關的章節。
本書一開始就會提出這套架構;已經有很多人都用此做出讓他們心滿意足的決策,貼合他們的人生、目標與環境。雖然這是一套架構,但目的是為了替決策流程提供建議,而不是告訴你要做什麼決定;這可以開拓你的視野並帶來彈性,讓你決定要做什麼。以這套架構為起點,我們會探討經常引發激烈爭議的「選愛還是選錢」議題,並大致依照人們遭遇問題的時間點依序討論。
相關探討將從第二章開始,我們在這一章會檢視與選擇伴侶相關的重要決策;這些決策將為後續許多人生階段的決策奠定基調。之後各章會深入探討要不要結婚;要不要生兒育女;家務分工;決定要住在哪裡、何時要搬遷;如何結合家庭與事業;深入討論親密關係中的痛點,以及有可能發生的離婚;還有照護長輩的相關議題。最後,我們要退一步來看大局:社會規範如何變遷,而你又要如何在你的職場和社群中擔綱變革的催化劑。
無論你如何使用本書,我們都希望你能常常回頭複習,讓書中的5C 架構幫助你更輕鬆地做決策、更有自信。我們也希望書中的故事能讓你感到安心,尤其是在生活中遭遇艱難之時,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生命總是柳暗花明,你也永遠無法逃避棘手的決策。高中裡沒有任何專門教學生如何做決策的課程,也沒有任何一門課教我們如何安排替代方案與考量可能的後果。我們太常以限制重重、直線思考的方法來做決策,獨斷地依據想追求的事業成就來做事業決策、根據個人的喜好來做愛情決策。但是,當我們將各種不同的優先順序都分開來,也就是把愛情和金錢變成二選一的難題,比方說,迫使自己要麼選擇追求出色的事業,要麼選擇幸福的婚姻──與其接受這樣的前提,我們要問的是,何不想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我們要聲明,本書談的並不是如何「全拿」,甚至也不是事實上的全拿(錢與愛都要,但不是同時得到),而是把重點放在如何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麼,並根據充分周全的資訊做出取捨,以追求你在個人面與專業面的目標。我們兩人相差近40 歲,但兩人的經驗都證明,如果用非常全面且極為深思熟慮的態度來做決策,無論性別,無論處於哪個人生階段,到頭來都能實現更多的人生渴望。本書提出的5C 架構,提供一套極為靈活又堅實的架構,涵蓋了你生命中許多重要的優先事務與重要關係人。你可以藉此找到更多選項,創造出更好的結果,在這一路上更能體驗到放鬆與樂趣。
選錢還是選愛,選愛還是選錢?流行文化都錯了,愛並不是童話故事,錢也不是一種限制。當金錢結合愛情一起發揮功效時,威力最強大,可以幫助你和你摯愛的人們打造與經營你們最渴望的人生。
我們寫這本書,是為了補足現有決策流程內容中失落的部分:這是一份將親密關係納入考量的事業與人生指南,是適用於個人化抉擇的決策架構,也是一份路線圖,可以引領你做出人生最重大的決策(也就是關乎金錢與愛情的決定),而且能讓每個人都真心認同。
我們自認為是樂觀的現實主義者。我們在這本書裡討論了很多棘手的議題,但許多搶先讀過的讀者說他們覺得這是一本撫慰人心的書;但願你也有同感。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帶來刺激,敦促你在個人面和社會面都採取行動。我們更期盼你能和家人、朋友以及各個年齡層的人分享本書,尤其是年輕人。在人生中愈早開始懂得仔細思量之後才做決定,就能愈幸福、愈睿智。
人生中少有哪些部分像愛情和金錢這樣,是決定健康與幸福的根本因素,然而,這兩個因素向來被視為互相對立。哪一邊比較重要?你要選哪一邊?本書的書名是《愛與錢》,因為根據我們的經驗,金錢與愛情都是一種邀請,可以讓我們過上更貼近自我價值觀與渴望的生活。我們希望你能接受邀請,善用本書來挖掘你身上與人生中尚未發揮的潛力。
蘿倫眨了眨眼,忍住淚水,她不懂,今天發生的事明明都是快樂的事,但為何她這麼不快樂?紐約一家頂尖的研究所決定錄取她,還給她全額獎學金,一毛不少,過沒多久,她相戀
三年的男友葛瑞格跑來告訴她說他不能離開加州,因為他最近升職了。出乎她意料之外的是,接著他單膝跪下,向她求婚。
能進入研究所,以及等到葛瑞格向她求婚,都是蘿倫期盼已久的夢幻時刻,但現在,這兩個令人興奮的消息並沒有帶給她想像中的快樂。她真的需要在愛情和事業之間擇一嗎?就在這一天,蘿倫必須和金錢與愛情之間錯綜複雜、且通常極具挑戰性的關係正面對決。她要選哪一邊?更重要的或許是,面對這個令人苦惱的問題時,她應該如何做決定?
人的一生中,一定會遭遇類似在金錢與愛情之間拉扯的、令人揪心的決策。你要選人生伴侶還是事業?除此之外,你可能也必須選擇要不要結婚,或是要不要生兒育女;如何照料生病或失能的家人,或是如何面對自身的疾病或失能;選擇要住在哪裡;決定如何分配家務;決定要不要追求升遷或爭取重要職務;調和不同的花費、儲蓄和投資習慣;決定要不要兼顧育兒與事業、要的話又該如何做;要如何以及何時轉換跑道。我們可能也需要想想如何強化或結束一段關係。等父母年紀漸長,我們或許需要幫忙照護長者、做生命終點規劃。當我們自己年華老去,則必須管理退休後的人生,其中可能包括照料人生伴侶。
這類選愛還是選錢的決策絕對不簡單,如今我們還得在快速且大幅變動的時代下因應問題。新冠肺炎疫情迫使幾百萬人必須在廚房、客廳或臥室裡架起工作站,同時還要照顧一家老老小小。一時之間,工作/生活可以區分開來的假象被戳破了,我們再也無法假裝看不見生活中各個面向的緊密相連。疫情也迫使幾百萬人重新評估自己要在哪裡工作、過什麼樣的生活。隨著現實條件逐步演進,我們面對的選錢還是選愛的決策,很可能是一張極為冗長的清單,涉及更多複雜層面:
• 雙薪家庭的常態將會繼續變化。疫情之前,全職爸爸的人數已經逐漸增加,這股趨勢會不會延續下去,甚至加速發展?在疫情高峰期選擇退出工作崗位的女性,有多少人會重返職場,這又會造成什麼樣的狀況?
• 在一個愈來愈趨於科技導向的經濟體裡,某些工作會慢慢消失,同時創造出新的工作。
• 遠距工作者的族群顯然會愈來愈龐大。已經罹患視訊會議疲勞(Zoom fatigue)的人請舉手,開始出現豔羨居家辦公症候群(home office envy)的人也請舉手。
請放心,本書並不會一直傳達負面訊息,然後要讀者練習接受,事實上恰恰相反,這是一本指南書,引導你穿越這類選愛還是選錢的迷霧,做出決定。我們不會告訴你決定要什麼,這只有你自己可以決定。反之,我們提出架構、相關研究與各種練習,幫助你找到自己的優先要務,讓你做出契合你心之所欲的決策。你會得到什麼?你會覺得更輕鬆自在,感受到更多的昂揚自信,知道即便你的人生會受到無法掌控的外部因素所影響,你仍能用一套穩健、經過驗證的架構來調整走向。一點一點,一步一步,你將能讓人生更接近重要的目標與夢想,更深切感受到人生操之在我,而且能掌控的不只某個單一面向;你將更能決定人生幾個最重要的部分,以及如何讓這些面向相輔相成,以成就此生的旅程。
充滿挑戰的時刻會促使我們重新評估人生,最終得出更好的結果。1970 年,本書作者暨勞動經濟學家麥拉當時的雇主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告知她,說她無法獲得終身職(tenure track),因為她是一個育有兩名幼子的母親。她下定決心克服這種偏見,便以家庭和工作為題,寫出一套專題研討提案;專題研討通過審核,很快就變成一門完整的課程。兩年後,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要提供她終身職,但她拒絕了,轉而成為史丹佛商學研究所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教職員。在接下來數十年裡,她帶領數千位學生修習這門工作與家庭(Work and Family)課程,廣受好評,最終激發出了這本書。麥拉於2018年退休,擔任史丹佛教育學院與商學院的終身教授。
麥拉教這門課教了40年,期間不斷更新內容,以反映她自己與其他人的生活經驗,以及來自客座演講人的新研究和專業知識。
工作與家庭這門課長期受到歡迎,部分理由是麥拉一貫但又靈活的教法。一直以來,她堅守自己的核心原則:直接從事實出發,就事論事;仰賴可靠的數據資料,但仔細檢視其限制;善用個人觀點與經驗作為討論的素材;給學生力量,讓他們在家庭、職場和社會不斷變化的環境中接納自我。
從開設這門課算起,修過課的學生已達數千人,分別來自不同的種族與族裔背景;有女性、男性與非二元性別人士;有單身者、戀愛中或已婚者;還有各種性傾向不同的學生。當中有很多人都對麥拉說,這門課是他們修過最有用的課之一。即使已經畢業多年,他們還是會來信,說這門課讓他們做好更充分的準備以面對人生,獲益超越任何大學部或研究所的課程,而他們畢業之後仍在運用過去學到的資訊和方法。
▌如何使用本書
本書旨在提出一套因應自身目標與優先順序的獨特整合性決策方法。人生的不同面向會隨著時間階段而有高低起伏,你可能會發現某些章節讀來特別有共鳴。我們會在第一章提出5C決策架構,讀完本章之後,你可以自行選擇按順序讀下去,也可以跳到你在特定時候覺得特別與你切身相關的章節。
本書一開始就會提出這套架構;已經有很多人都用此做出讓他們心滿意足的決策,貼合他們的人生、目標與環境。雖然這是一套架構,但目的是為了替決策流程提供建議,而不是告訴你要做什麼決定;這可以開拓你的視野並帶來彈性,讓你決定要做什麼。以這套架構為起點,我們會探討經常引發激烈爭議的「選愛還是選錢」議題,並大致依照人們遭遇問題的時間點依序討論。
相關探討將從第二章開始,我們在這一章會檢視與選擇伴侶相關的重要決策;這些決策將為後續許多人生階段的決策奠定基調。之後各章會深入探討要不要結婚;要不要生兒育女;家務分工;決定要住在哪裡、何時要搬遷;如何結合家庭與事業;深入討論親密關係中的痛點,以及有可能發生的離婚;還有照護長輩的相關議題。最後,我們要退一步來看大局:社會規範如何變遷,而你又要如何在你的職場和社群中擔綱變革的催化劑。
無論你如何使用本書,我們都希望你能常常回頭複習,讓書中的5C 架構幫助你更輕鬆地做決策、更有自信。我們也希望書中的故事能讓你感到安心,尤其是在生活中遭遇艱難之時,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生命總是柳暗花明,你也永遠無法逃避棘手的決策。高中裡沒有任何專門教學生如何做決策的課程,也沒有任何一門課教我們如何安排替代方案與考量可能的後果。我們太常以限制重重、直線思考的方法來做決策,獨斷地依據想追求的事業成就來做事業決策、根據個人的喜好來做愛情決策。但是,當我們將各種不同的優先順序都分開來,也就是把愛情和金錢變成二選一的難題,比方說,迫使自己要麼選擇追求出色的事業,要麼選擇幸福的婚姻──與其接受這樣的前提,我們要問的是,何不想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我們要聲明,本書談的並不是如何「全拿」,甚至也不是事實上的全拿(錢與愛都要,但不是同時得到),而是把重點放在如何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麼,並根據充分周全的資訊做出取捨,以追求你在個人面與專業面的目標。我們兩人相差近40 歲,但兩人的經驗都證明,如果用非常全面且極為深思熟慮的態度來做決策,無論性別,無論處於哪個人生階段,到頭來都能實現更多的人生渴望。本書提出的5C 架構,提供一套極為靈活又堅實的架構,涵蓋了你生命中許多重要的優先事務與重要關係人。你可以藉此找到更多選項,創造出更好的結果,在這一路上更能體驗到放鬆與樂趣。
選錢還是選愛,選愛還是選錢?流行文化都錯了,愛並不是童話故事,錢也不是一種限制。當金錢結合愛情一起發揮功效時,威力最強大,可以幫助你和你摯愛的人們打造與經營你們最渴望的人生。
我們寫這本書,是為了補足現有決策流程內容中失落的部分:這是一份將親密關係納入考量的事業與人生指南,是適用於個人化抉擇的決策架構,也是一份路線圖,可以引領你做出人生最重大的決策(也就是關乎金錢與愛情的決定),而且能讓每個人都真心認同。
我們自認為是樂觀的現實主義者。我們在這本書裡討論了很多棘手的議題,但許多搶先讀過的讀者說他們覺得這是一本撫慰人心的書;但願你也有同感。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帶來刺激,敦促你在個人面和社會面都採取行動。我們更期盼你能和家人、朋友以及各個年齡層的人分享本書,尤其是年輕人。在人生中愈早開始懂得仔細思量之後才做決定,就能愈幸福、愈睿智。
人生中少有哪些部分像愛情和金錢這樣,是決定健康與幸福的根本因素,然而,這兩個因素向來被視為互相對立。哪一邊比較重要?你要選哪一邊?本書的書名是《愛與錢》,因為根據我們的經驗,金錢與愛情都是一種邀請,可以讓我們過上更貼近自我價值觀與渴望的生活。我們希望你能接受邀請,善用本書來挖掘你身上與人生中尚未發揮的潛力。
目次
國際讚譽
前言
第一章 5C架構簡介
第二章 找到屬於你的那個人:戀愛與擇偶
第三章 開口問(還是完全避談?):結婚
第四章 來談談寶寶:生兒育女
第五章 來協商吧:家務分工和家庭管理
第六章 沒有地方比得上家:決定居住地點和搬家時間
第七章 兩不誤:結合事業與家庭
第八章 潮起潮落:面對關係中的挑戰(以及如何優雅地結束一段婚姻)
第九章 熟齡之年:照顧長輩
第十章 成為你想看見的改變:改變工作/家庭系統(你要如何盡一己之力)
結語
致謝
延伸閱讀
附注
前言
第一章 5C架構簡介
第二章 找到屬於你的那個人:戀愛與擇偶
第三章 開口問(還是完全避談?):結婚
第四章 來談談寶寶:生兒育女
第五章 來協商吧:家務分工和家庭管理
第六章 沒有地方比得上家:決定居住地點和搬家時間
第七章 兩不誤:結合事業與家庭
第八章 潮起潮落:面對關係中的挑戰(以及如何優雅地結束一段婚姻)
第九章 熟齡之年:照顧長輩
第十章 成為你想看見的改變:改變工作/家庭系統(你要如何盡一己之力)
結語
致謝
延伸閱讀
附注
書摘/試閱
人們說,後見之明當然犀利,但如果我們並不是沒有決策的「遠見」,只是視野暫時遭到遮蔽,那會如何?當蘿倫突然面對意外情境,必須在兩者之間二選一──和葛瑞格結婚(留在加州),或接受頂尖研究所提供的獎學金(搬到紐約)──她理所當然會不知所措。蘿倫應該和她愛了三年的男人結婚嗎?還是,她應該進入一流學府,為自己鋪設一條康莊大道,以便開創夢寐以求的事業?她怎麼能從中選擇?如果她「選錯」了,會不會衝擊到她的整個未來?
哲學家張美露(Ruth Chang)主張,會改變人生的決策就是重大決策,但唯有當這類決策另有讓人渴望的替代選項時,才叫做艱難決策。換言之,當多個選項都具有正面好處時,重大決策同時也是艱難決策。
在我們的社會中,人們被灌輸了這種信念:用劃分法來做艱難決策才是實際的。傳統的職場思維不考慮親密關係的相關選項,典型的親密關係指南也不討論如何在關係之下做出事業發展決策。反之,我們得到的忠告是,要做專業決策的話,就該思考自己想要的工作和事業;要做情感面決策的話,理當思考自己想要的愛情生活。就現實來說,以蘿倫為例,情感決策(愛情)一定會影響經濟狀況(金錢),反之亦然。如果不檢視整體圖像,就無法做出適當的人生決策。
▌克制想快速做出決策的衝動
要做出長期而言最適當的全方位決策,並不容易。社會科學研究(與經驗)強調人們天生傾向於狹隘的焦點,看的是短期或有限的小部分因子,不然就是兩者兼具。諾貝爾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在其經典著作《快思慢想》裡描述了大腦構成思維的兩種系統。系統一是直觀且感性的,當我們很疲倦、很匆忙或是特別樂觀時,就會預設成這種模式。當我們不知所措、沒辦法思考後果時,大腦的這個部分就會讓我們脫口講出「隨便啦,怎樣都好」,或者,當我們很亢奮、根本不去考慮可能會出現負面結果時,也正是這個部分會決定:「就這樣幹吧!」系統二則完全不同。系統二想得比較周延且合乎邏輯,但要刻意去做。當系統一說出「隨便啦,怎樣都好」或「就這樣幹吧!」時,系統二會問:「等一下,這真的是好主意嗎?」或者說:「等等,暫且往後退一步,考慮全部的因素。」
系統二可以發揮重要的查核功能,檢查我們的衝動和偏見。本書有很多部分是專門談如何幫助你運用系統二做出金錢與愛情的決策:你要讓決策流程慢下來,替自己挪出空間,用多個角度來檢視你的決策。如此一來,你就有可能做出更周延、目的明確的決策。聽起來容易,做起來沒有這麼簡單。有時候,人們相信自己是在深思熟慮之下做出決策,但他們仰賴的仍是直覺式反應,長期而言不見得對自己有利。
▌在不完美、不確定的世界裡,計畫的價值尤其重要
即便是最詳盡的計畫,也會出現最出乎意料的失序。有一句古老的猶太意第緒諺語說:「人們一計畫,上帝就發笑。」這個道理動聽又易記,有時候人們會用這句話當作完全不做計畫的理由,他們的想法是:若結果本來就是未知的,又何必做計畫?然而,另一句話雖是老調重彈,但或許更能捕捉到計畫的現實面:「如果你沒有做計畫,那你就是在計畫如何失敗。」沒人可以保證做計畫就能得到規劃中的成果。有一個很切題的例子是:有多少人在2019 年時好好坐下來計畫如何適應2020年的疫情人生?(沒半個人吧?我們也沒有。)然而,即便在這個不完美、不確定的世界裡,計畫仍是一種寶貴又重要的練習。不做計畫,就很有可能無法得到心中想要的結果。
在進行愛情與金錢的相關決策時,由於需要預測不確定的未來,所以你需要的許多資訊可能都無法取得。比方說,計畫生第二胎,意味著就算你不知道這孩子健不健康、脾氣性格如何,都只能接受。即便有這種不確定性,運用一套完整的流程來做出有意識的決策,仍能提升你的思考與決策品質。倘若最終結果不如你的預期,你的「心理肌肉」(mental muscle)還是能做好更充分的準備,調整決策以因應新的環境。
▌一套以理性面對愛情與金錢決策的方法
一個人如何做計畫、何時做計畫以及多常做計畫,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自身的人格特質。有些人很小就開始做計畫,而且永遠都在做。艾比九歲在夏令營時就在寫日誌,每天事先決定在活動期間要穿什麼(她每次講起這件事總是會偷笑,有一點不好意思)。我們也認識一個女子,她製作了一份試算表清單,列出每一次度假要打包的所有東西。無論是出於天性、習慣或是兩者皆有,這種人顯然有資格被稱為「規劃者」,他們不管做什麼都在規劃。但也有些人痛恨做規劃,討厭跟規劃有關的每一件事。某些人覺得規劃太單調乏味,有些人覺得規劃扼殺了樂趣。人們的行事風格各異,尊重這一點很重要。然而,就算是最自由自在的靈魂,事先考量涉及愛情與金錢的重大決策,也能享受到計畫的好處,即使只是少一點後悔。
長久以來,流行文化洗腦我們說真愛會「讓你神魂顛倒」,但是,有鑑於規劃是一種刻意的、理性的行為,有些人從一開始就將愛情和規劃視為本質上不相容的兩件事。然而,在現實中,以刻意的態度經營愛情並無損愛情,反之,當你很清醒地開始一段關係,反而較能避開某些和親密關係有關的陷阱,也更有可能長期享受更豐盛的愛情。金錢方面也是如此。好好思考要如何善用金錢,最終你會得到更多自由,可以享有你投資得來的財富與經驗。
如果做計畫不符你的本性,你也從來沒有打開過日誌或設計過試算表,你還是可以運用本章中提到的決策架構,以擴展與提升你在做金錢與愛情決策時的思考方式。這有助於你在面對既重大又艱難的決策時,清除心理上與情緒上必會出現的迷霧。換言之,這個方法可以讓你的決策視野更清晰,享有以前認為只有後見之明才有的犀利透澈。
▌5C架構
「人在尋求建議時,很少會希望對方告訴我們要選哪一個選項。我們尋求的通常是指引,想知道的是如何做決策。」組織心理學家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觀察到,「最好的建議不是具體說出怎麼做,而是能指出人們在思考上的盲點,幫助對方釐清自身的優先順序。」
我們的五步驟架構、也就是所謂的5C架構,可以讓你在面對愛情與金錢時強化決策品質,也會讓你對最終決定有信心。5C能夠給你勇氣,正面對決你原本可能會逃避的艱難選擇。
.第一步:釐清(clarify)對你而言重要的事物
要做出有效的決策,首先要思考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這表示,你要仔細思考你在乎什麼、不在乎什麼。區分這兩者聽起來很簡單,其實不然。當蘿倫花時間思考她究竟要和葛瑞格共結連理還是去念研究所時,她明白了她非常渴望一段充滿愛的婚姻,以及讓人充實滿足的事業;她不想二選一,因為兩者都是決定她人生幸福的根本因素。要釐清這一點,看起來容易,做起來困難。她和葛瑞格相戀三年,親友都預期兩人會成婚。她拒絕在親密關係與事業之間做選擇,可能意味著她會失去葛瑞格,也讓所有關心這一對愛侶的人失望。
你要很勇敢才會願意考慮自己的渴望,這是因為,我們通常會不自覺地跳進別人設下的重重難關。高成就人士最愛在完成任務之後,一條一條劃掉待辦清單上的項目。我們要盡力確保「人生清單」列的都是自己真心想要的,而不是父母或社會所期望的事物。
我們都經歷過所謂「模仿而來的渴望」(mimetic desire),這會讓我們更難區分什麼是自己想要的、什麼又是別人想要的。這個詞是由法國人類學家勒內.吉拉爾(René Girard)所提出,用來描述在身邊的人影響之下出現的渴望。比方說,如果朋友們都開始置產購屋,就算你很滿足於賃屋而居,也可能會開始覺得自己應該要買房子。我們崇拜的人的作為會對我們造成影響,但我們通常不自知。品牌和廣告主當然很清楚這種現象,而且他們早在1700 年代就發現了,當時,瑋緻活(Wedgwood)瓷器替英國國王喬治三世的皇后製作了一套茶具組,行銷時就主打自家的產品獲得「皇室」認可。
花點時間、挪出空間進行深度的自我反思,確定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重點是,過程中要讓你內心深處的喜好浮上檯面,將喜好和情緒(如忌妒、憤怒、悲傷、恐懼)區分開來。認可情緒的同時,相當於你疼惜了自己,之後你就可以溫柔地放下情緒,聚焦在你真正的渴望上面。這需要做一些深入掘,因為強烈的情緒通常會先跳出來成為中心,很可能會遮掩、甚至隱藏起你真正的喜好。擺脫日常生活的紛亂,花時間和自己相處,可以幫助你聚焦。不必刻意暫停下來做這件事,有時候,獨自在大自然環境中散散步就能達成目的。有些時候,為了你自己、同時也為了你的伴侶(如果你有的話),可能需要多一點時間。
.第二步:溝通(communicate)
當你弄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就需要和其他受你的決策影響最深的人溝通。每一段健康關係的基礎,都是雙向對話。約翰.高特曼(John Gottman)和茱莉.高特曼(Julie Gottman)是親密關係專家暨暢銷書作家,他們斷言,信任和承諾是穩健關係中的兩個主要支柱;經常性的溝通有助於鞏固這兩大支柱。
親密關係當中的溝通需要雙方都很清楚自己要什麼,自省和雙向溝通應同時並行。每當關係中出現一個新主題,都需要做更多的自省,緊接而來的就是更多的溝通。你可以把這想成是核酸雙螺旋,也就是DNA分子裡面的雙股結構型態,兩個螺旋狀的階梯彼此交纏。
蘿倫開始和葛瑞格進行這樣的溝通時,她發現他想像的是一樁傳統的婚姻,在他們的婚姻裡,他主外,她主內。這讓她有機會自問,是否願意放棄想要一個家庭以及一份事業的夢想。這個問題的答案,終究是很艱難的「不」。雖然事情的發展令人難過,但蘿倫還是結束與葛瑞格的關係,接受了學校給的獎學金。時至今日,她堅持這是她做過最正確的決策之一。她現在是一家大型博物館的總策展人,擁有一段超過十年的幸福婚姻。她和丈夫分攤家事,兩人同樣投入孩子的教養,並且支持對方的事業與其他夢想。
何時以及如何溝通
伴侶在關係初期建立的溝通模式是很重要的。溝通模式確實會隨著時間而變化(如果刻意努力去做,更是明顯),但一開始的模式會影響整段關係中的溝通。如果你現在正在談戀愛,或者剛剛展開一段新的關係,請在最初幾個月、幾年大量溝通。無須分大事小事,要讓對方知道你對於某些事與你做出的決策有什麼感受,並說出你為何會有這種感覺,就算你覺得理由很明顯也照說不誤。如果你們在一起很久了,請試著慢慢開啟溝通管道;突然之間拋出大量的想法和感受,可能會讓兩個人都受不了。
良好的溝通不一定都客氣而冷靜,有時候會讓人感到彆扭且不安,有時候則會讓人忍不住拉高聲音大吼,之後再為了吵得火熱時脫口而出的話道歉。如果你在父母不會公開唱反調的家庭中長大,可能需要學習如何用有益的方式表達不贊同。有一對夫婦在結婚十周年前夕就說了:「我們是透過練習才找到彼此的節奏,有時候是很緊張的對話,再加上一點用盡全力的爭吵,通常需要大量的溝通。就算不見得每次都很順利,我們也不會怯於嘗試溝通。」這裡的關鍵詞是「嘗試」,儘管不是永遠都能成功,但是,嘗試溝通遠比抽離或噤口不語等築高牆(stonewalling)的行為好多了。高特曼夫婦說,築高牆,連同批評(criticism)、蔑視(contempt)、防禦(defensiveness),合稱為親密關係中的「災難四騎士」(Four Horsemen of the Apocalypse)。他們認為,透過上述任何一種負面溝通方式,可以預測一段親密關係是否會告終。願意花心力溝通,代表你重視對方,以及其感受和觀點。
哲學家張美露(Ruth Chang)主張,會改變人生的決策就是重大決策,但唯有當這類決策另有讓人渴望的替代選項時,才叫做艱難決策。換言之,當多個選項都具有正面好處時,重大決策同時也是艱難決策。
在我們的社會中,人們被灌輸了這種信念:用劃分法來做艱難決策才是實際的。傳統的職場思維不考慮親密關係的相關選項,典型的親密關係指南也不討論如何在關係之下做出事業發展決策。反之,我們得到的忠告是,要做專業決策的話,就該思考自己想要的工作和事業;要做情感面決策的話,理當思考自己想要的愛情生活。就現實來說,以蘿倫為例,情感決策(愛情)一定會影響經濟狀況(金錢),反之亦然。如果不檢視整體圖像,就無法做出適當的人生決策。
▌克制想快速做出決策的衝動
要做出長期而言最適當的全方位決策,並不容易。社會科學研究(與經驗)強調人們天生傾向於狹隘的焦點,看的是短期或有限的小部分因子,不然就是兩者兼具。諾貝爾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在其經典著作《快思慢想》裡描述了大腦構成思維的兩種系統。系統一是直觀且感性的,當我們很疲倦、很匆忙或是特別樂觀時,就會預設成這種模式。當我們不知所措、沒辦法思考後果時,大腦的這個部分就會讓我們脫口講出「隨便啦,怎樣都好」,或者,當我們很亢奮、根本不去考慮可能會出現負面結果時,也正是這個部分會決定:「就這樣幹吧!」系統二則完全不同。系統二想得比較周延且合乎邏輯,但要刻意去做。當系統一說出「隨便啦,怎樣都好」或「就這樣幹吧!」時,系統二會問:「等一下,這真的是好主意嗎?」或者說:「等等,暫且往後退一步,考慮全部的因素。」
系統二可以發揮重要的查核功能,檢查我們的衝動和偏見。本書有很多部分是專門談如何幫助你運用系統二做出金錢與愛情的決策:你要讓決策流程慢下來,替自己挪出空間,用多個角度來檢視你的決策。如此一來,你就有可能做出更周延、目的明確的決策。聽起來容易,做起來沒有這麼簡單。有時候,人們相信自己是在深思熟慮之下做出決策,但他們仰賴的仍是直覺式反應,長期而言不見得對自己有利。
▌在不完美、不確定的世界裡,計畫的價值尤其重要
即便是最詳盡的計畫,也會出現最出乎意料的失序。有一句古老的猶太意第緒諺語說:「人們一計畫,上帝就發笑。」這個道理動聽又易記,有時候人們會用這句話當作完全不做計畫的理由,他們的想法是:若結果本來就是未知的,又何必做計畫?然而,另一句話雖是老調重彈,但或許更能捕捉到計畫的現實面:「如果你沒有做計畫,那你就是在計畫如何失敗。」沒人可以保證做計畫就能得到規劃中的成果。有一個很切題的例子是:有多少人在2019 年時好好坐下來計畫如何適應2020年的疫情人生?(沒半個人吧?我們也沒有。)然而,即便在這個不完美、不確定的世界裡,計畫仍是一種寶貴又重要的練習。不做計畫,就很有可能無法得到心中想要的結果。
在進行愛情與金錢的相關決策時,由於需要預測不確定的未來,所以你需要的許多資訊可能都無法取得。比方說,計畫生第二胎,意味著就算你不知道這孩子健不健康、脾氣性格如何,都只能接受。即便有這種不確定性,運用一套完整的流程來做出有意識的決策,仍能提升你的思考與決策品質。倘若最終結果不如你的預期,你的「心理肌肉」(mental muscle)還是能做好更充分的準備,調整決策以因應新的環境。
▌一套以理性面對愛情與金錢決策的方法
一個人如何做計畫、何時做計畫以及多常做計畫,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自身的人格特質。有些人很小就開始做計畫,而且永遠都在做。艾比九歲在夏令營時就在寫日誌,每天事先決定在活動期間要穿什麼(她每次講起這件事總是會偷笑,有一點不好意思)。我們也認識一個女子,她製作了一份試算表清單,列出每一次度假要打包的所有東西。無論是出於天性、習慣或是兩者皆有,這種人顯然有資格被稱為「規劃者」,他們不管做什麼都在規劃。但也有些人痛恨做規劃,討厭跟規劃有關的每一件事。某些人覺得規劃太單調乏味,有些人覺得規劃扼殺了樂趣。人們的行事風格各異,尊重這一點很重要。然而,就算是最自由自在的靈魂,事先考量涉及愛情與金錢的重大決策,也能享受到計畫的好處,即使只是少一點後悔。
長久以來,流行文化洗腦我們說真愛會「讓你神魂顛倒」,但是,有鑑於規劃是一種刻意的、理性的行為,有些人從一開始就將愛情和規劃視為本質上不相容的兩件事。然而,在現實中,以刻意的態度經營愛情並無損愛情,反之,當你很清醒地開始一段關係,反而較能避開某些和親密關係有關的陷阱,也更有可能長期享受更豐盛的愛情。金錢方面也是如此。好好思考要如何善用金錢,最終你會得到更多自由,可以享有你投資得來的財富與經驗。
如果做計畫不符你的本性,你也從來沒有打開過日誌或設計過試算表,你還是可以運用本章中提到的決策架構,以擴展與提升你在做金錢與愛情決策時的思考方式。這有助於你在面對既重大又艱難的決策時,清除心理上與情緒上必會出現的迷霧。換言之,這個方法可以讓你的決策視野更清晰,享有以前認為只有後見之明才有的犀利透澈。
▌5C架構
「人在尋求建議時,很少會希望對方告訴我們要選哪一個選項。我們尋求的通常是指引,想知道的是如何做決策。」組織心理學家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觀察到,「最好的建議不是具體說出怎麼做,而是能指出人們在思考上的盲點,幫助對方釐清自身的優先順序。」
我們的五步驟架構、也就是所謂的5C架構,可以讓你在面對愛情與金錢時強化決策品質,也會讓你對最終決定有信心。5C能夠給你勇氣,正面對決你原本可能會逃避的艱難選擇。
.第一步:釐清(clarify)對你而言重要的事物
要做出有效的決策,首先要思考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這表示,你要仔細思考你在乎什麼、不在乎什麼。區分這兩者聽起來很簡單,其實不然。當蘿倫花時間思考她究竟要和葛瑞格共結連理還是去念研究所時,她明白了她非常渴望一段充滿愛的婚姻,以及讓人充實滿足的事業;她不想二選一,因為兩者都是決定她人生幸福的根本因素。要釐清這一點,看起來容易,做起來困難。她和葛瑞格相戀三年,親友都預期兩人會成婚。她拒絕在親密關係與事業之間做選擇,可能意味著她會失去葛瑞格,也讓所有關心這一對愛侶的人失望。
你要很勇敢才會願意考慮自己的渴望,這是因為,我們通常會不自覺地跳進別人設下的重重難關。高成就人士最愛在完成任務之後,一條一條劃掉待辦清單上的項目。我們要盡力確保「人生清單」列的都是自己真心想要的,而不是父母或社會所期望的事物。
我們都經歷過所謂「模仿而來的渴望」(mimetic desire),這會讓我們更難區分什麼是自己想要的、什麼又是別人想要的。這個詞是由法國人類學家勒內.吉拉爾(René Girard)所提出,用來描述在身邊的人影響之下出現的渴望。比方說,如果朋友們都開始置產購屋,就算你很滿足於賃屋而居,也可能會開始覺得自己應該要買房子。我們崇拜的人的作為會對我們造成影響,但我們通常不自知。品牌和廣告主當然很清楚這種現象,而且他們早在1700 年代就發現了,當時,瑋緻活(Wedgwood)瓷器替英國國王喬治三世的皇后製作了一套茶具組,行銷時就主打自家的產品獲得「皇室」認可。
花點時間、挪出空間進行深度的自我反思,確定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重點是,過程中要讓你內心深處的喜好浮上檯面,將喜好和情緒(如忌妒、憤怒、悲傷、恐懼)區分開來。認可情緒的同時,相當於你疼惜了自己,之後你就可以溫柔地放下情緒,聚焦在你真正的渴望上面。這需要做一些深入掘,因為強烈的情緒通常會先跳出來成為中心,很可能會遮掩、甚至隱藏起你真正的喜好。擺脫日常生活的紛亂,花時間和自己相處,可以幫助你聚焦。不必刻意暫停下來做這件事,有時候,獨自在大自然環境中散散步就能達成目的。有些時候,為了你自己、同時也為了你的伴侶(如果你有的話),可能需要多一點時間。
.第二步:溝通(communicate)
當你弄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就需要和其他受你的決策影響最深的人溝通。每一段健康關係的基礎,都是雙向對話。約翰.高特曼(John Gottman)和茱莉.高特曼(Julie Gottman)是親密關係專家暨暢銷書作家,他們斷言,信任和承諾是穩健關係中的兩個主要支柱;經常性的溝通有助於鞏固這兩大支柱。
親密關係當中的溝通需要雙方都很清楚自己要什麼,自省和雙向溝通應同時並行。每當關係中出現一個新主題,都需要做更多的自省,緊接而來的就是更多的溝通。你可以把這想成是核酸雙螺旋,也就是DNA分子裡面的雙股結構型態,兩個螺旋狀的階梯彼此交纏。
蘿倫開始和葛瑞格進行這樣的溝通時,她發現他想像的是一樁傳統的婚姻,在他們的婚姻裡,他主外,她主內。這讓她有機會自問,是否願意放棄想要一個家庭以及一份事業的夢想。這個問題的答案,終究是很艱難的「不」。雖然事情的發展令人難過,但蘿倫還是結束與葛瑞格的關係,接受了學校給的獎學金。時至今日,她堅持這是她做過最正確的決策之一。她現在是一家大型博物館的總策展人,擁有一段超過十年的幸福婚姻。她和丈夫分攤家事,兩人同樣投入孩子的教養,並且支持對方的事業與其他夢想。
何時以及如何溝通
伴侶在關係初期建立的溝通模式是很重要的。溝通模式確實會隨著時間而變化(如果刻意努力去做,更是明顯),但一開始的模式會影響整段關係中的溝通。如果你現在正在談戀愛,或者剛剛展開一段新的關係,請在最初幾個月、幾年大量溝通。無須分大事小事,要讓對方知道你對於某些事與你做出的決策有什麼感受,並說出你為何會有這種感覺,就算你覺得理由很明顯也照說不誤。如果你們在一起很久了,請試著慢慢開啟溝通管道;突然之間拋出大量的想法和感受,可能會讓兩個人都受不了。
良好的溝通不一定都客氣而冷靜,有時候會讓人感到彆扭且不安,有時候則會讓人忍不住拉高聲音大吼,之後再為了吵得火熱時脫口而出的話道歉。如果你在父母不會公開唱反調的家庭中長大,可能需要學習如何用有益的方式表達不贊同。有一對夫婦在結婚十周年前夕就說了:「我們是透過練習才找到彼此的節奏,有時候是很緊張的對話,再加上一點用盡全力的爭吵,通常需要大量的溝通。就算不見得每次都很順利,我們也不會怯於嘗試溝通。」這裡的關鍵詞是「嘗試」,儘管不是永遠都能成功,但是,嘗試溝通遠比抽離或噤口不語等築高牆(stonewalling)的行為好多了。高特曼夫婦說,築高牆,連同批評(criticism)、蔑視(contempt)、防禦(defensiveness),合稱為親密關係中的「災難四騎士」(Four Horsemen of the Apocalypse)。他們認為,透過上述任何一種負面溝通方式,可以預測一段親密關係是否會告終。願意花心力溝通,代表你重視對方,以及其感受和觀點。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