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朱元璋傳:平民出身卻建立帝國、勵精圖治卻殘忍多疑……大明之始,洪武之治!
滿額折

朱元璋傳:平民出身卻建立帝國、勵精圖治卻殘忍多疑……大明之始,洪武之治!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75 元
優惠價
90338
庫存:5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中國最後一個漢人王朝!
評價最兩極;經歷最離奇,
明太祖朱元璋,峰迴路轉、波瀾壯闊的一生!

▍從少年到紅軍大帥
本書的前兩章揭示了朱元璋早期的人生歷程。第一章〈小流氓〉將我們帶入他從小沙彌、遊方僧,再到逼上梁山的冒險經歷。第二章〈紅軍大帥〉剖析了他的軍事崛起,由小親兵、小軍官到成為大元帥、大丞相的過程,顯示他的領導才能和決心。

▍國家統治與戰爭
第三章聚焦在朱元璋統治和征戰的階段。透過〈從吳國公到吳王〉,描述了他在鄱陽湖決戰、取東吳和南征北伐等歷史事件中的決策和勝利,進一步鞏固了他的政治和軍事地位。

▍統治術、恐怖政治與皇權
第四和第五章展現了朱元璋的統治策略和政治手段。第四章「大皇帝的統治術」詳細討論了他建立大明帝國、新官僚養成所、軍隊與新官僚機構等方面的策略。第五章「恐怖政治」揭露了朱元璋的統治手法,包括大屠殺、文字獄、特務網等,並探討了他皇權的巔峰。

▍家庭與晚年悲哀
最後一章〈家庭生活〉以及附錄的〈朱元璋年表〉描繪了朱元璋的個人生活。該章深入探討了他與馬皇后的關係、皇子皇孫的教養和性格,以及晚年的悲哀。附錄中的年表則對朱元璋的重要事件進行了整理和梳理。

▍亦正亦邪,從乞丐到皇帝的帝王之路
本書透過對朱元璋的政治生涯和個人生活的細緻呈現,展示了他身為一位帝王的非凡歷程。從他的起步、次次征戰、統治策略,到恐怖政治和家庭生活,書中深入刻劃了這位重要歷史人物的多個面向,對於理解明代政治、皇權和社會背景有著重要的啟示。

本書特色:
本書透過深入而全面的視角,呈現了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驚人人生與政治歷程。書中將他的少年奮鬥、軍事才能、統治術和個人家庭生活進行了細緻描繪,深刻展示了他的多重面貌。同時,書中對於恐怖政治和皇權運作的描寫,為讀者揭示了他統治的複雜性,對於了解中國歷史和政治有著深遠啟發。

作者簡介

吳晗(1909-1969),著名歷史學家、明史專家。原名吳春晗,字辰伯。曾任教於清華大學、雲南大學。

目次

第一章 小流氓
一、小沙彌
二、遊方僧
三、逼上梁山
第二章 紅軍大帥
一、小親兵
二、小軍官
三、大元帥 大丞相
第三章 從吳國公到吳王
一、鄱陽湖決戰
二、取東吳
三、南征北伐
第四章 大皇帝的統治術
一、大明帝國和明教
二、農民被出賣了!
三、新官僚養成所
四、皇權的輪子──軍隊
五、皇權的輪子──新官僚機構
六、建都和國防
七、大一統和分化政策
第五章 恐怖政治
一、大屠殺
二、文字獄
三、特務網
四、皇權的極峰
第六章 家庭生活
一、馬皇后
二、皇子皇孫
三、教養和性格
四、晚年的悲哀
明朝紀元表
附錄:朱元璋年表

書摘/試閱

一、小沙彌

元至正四年(西元一三四四年,元順帝妥懽帖睦爾在位的第十二年),淮河流域的人民遭受了苦難――旱災,蝗災,加上瘟疫。

好幾個月沒有見過雨了,栽下的苗曬得乾癟枯黃,大地裂開了一條條的龜縫。到處在求雨祈神,老年人恭恭敬敬向龍王爺磕頭,孩子們戴著柳枝圈圈躥出躥進。正在焦急沒收成時,又來了彌天漫地的蝗蟲,把穗上稀稀的幾顆粟粒吃得一乾二淨。地方上有年紀的人都在唉聲嘆氣,哭喪著臉,說幾十年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年成,這日子著實過不得了。

不料禍不單行,疫癘大起,鐘離太平鄉的人,接二連三地病倒。已經吃了多少時候的草根樹皮了,病一起就挺不住,開頭只覺得渾身無力氣,接著是上吐下瀉,不到一晝夜便斷了氣。起初大家還不理會,到了一個村子裡一天死去了幾十個人,家家死人,天天死人的時候,明白這是上天在降罰,散佈瘟疫來收人,才著了慌。不管「在數的難逃」的老話,還是逃命要緊。各村莊的人攜兒帶女,只要有親戚朋友家可投奔的,連家裡的病人都顧不得了。不過幾天工夫,太平鄉數得出的十幾個村子,便鬧得人煙寥落,雞犬聲稀,顯出一片淒涼黯淡的景象。

孤莊村朱家,朱五四官名叫世珍的,一大家人,不過半個月,死了三口。五四六十四歲了,四月初故去,三天後,大兒子重四學名叫興隆的也死了,到二十二那一天五四的老伴陳二娘又死了。五四的二兒子重六(興盛)和小兒子元璋(原名興宗,小名重八),眼看著大人一個個倒下,請不得郎中,抓不得藥,只急得相對痛哭。尤其為難的是:家裡沒有一貫鈔、一錢銀子,買不了棺木,更談不上墳地。田主呢?幾年的主客,想來總該施捨佃戶一塊埋骨之地,誰知不但不理會,反而「呼叱昂昂」。鄰舍們都覺得難受,傷心。正沒計較處,同村人劉繼祖不忍心,慨然舍了一塊地。兩兄弟磕頭謝了,真是一頭有了著落。但是,衣裳呢?棺槨呢?還是沒辦法。只好將就把幾件破衣裳包裹了,抬到墳地草葬。兩兄弟一面抬,一面哭,好容易抬到了,還未動手挖坑,突然間風雨交加,雷轟電閃,整個天像塌下來似的。兩兄弟躲在樹下發抖,約夠一頓飯時,天霽雨晴。到墳地一看,大吃一驚,屍首不見了。原來山腳下土鬆,一陣大水把坡上的土沖塌了,恰好埋了屍首,薄薄的一個土饅頭,俗話叫做「天葬」。三十五年後,朱元璋寫《皇陵碑》時,還覺得傷心:「殯無棺槨,被體惡裳,浮掩三尺,奠何殽漿!」

父母的大事雖了,過日子呢?沒留下一寸土、一顆米,元璋餓了些日子,到處找零活做。誰知大戶人家都已逃荒逃瘟去了,貧民小戶自己都在挨餓,怎麼雇得起人?到處碰壁,懶洋洋地不願回家,一徑到村外給他父母上墳,蹲在新長著青草的墳邊,沉思如何來打發日子,對付肚子。

他長得軀幹魁偉,黑黑的臉,下巴比上腭長出一寸多,高高的顴骨,卻又大鼻子,大耳朵,就整個臉盤看,恰像一個橫擺著的立體形的山字,腦蓋上一塊奇骨隆起,像一個小山丘。粗眉毛,大眼睛,樣子雖看著叫人不喜歡,卻怪勻稱、怪威嚴而沉著。

小時候替人看牛放羊,最會出主意鬧著玩,別的同年紀的甚至大幾歲的孩子都習慣聽他指揮。最常玩的一個遊戲是做皇帝,你看,雖然光著腳,一身藍布短衣褲全是窟窿補丁,他卻會把棕樹葉子撕成絲絲,紮在嘴上做鬍鬚,找一塊車輻板頂在頭上當平天冠,弄一條黃布包袱披在身上,土堆上一坐,自己做起皇帝來了。撿一些破木板,讓孩子們畢恭畢敬地雙手拿著,當作朝笏,一行行,一排排,整整齊齊地三跪九叩頭,同聲喊「萬歲」。

又最會做壞事。有一天,他忽然餓了,時候早又不敢回家,怕田主罵。同看牛的周德興、湯和、徐達許多孩子也都嘴饞起來了。大家越說餓,真的肚子咕嚕得越凶。這個說有一碗白米飯吃才好呢,那個又提真想吃一頓肉,一個又說肉是財主們吃的,不知道是什麼味道。個個的嘴都說得流涎。猛然間元璋一喊「有了」,大家齊聲說:什麼?元璋笑著說:現放著肉不吃,真是呆鳥!大家還不明白。元璋也不再說話,牽過一頭花白小牛娃,放牛繩捆住前後腿。周德興看了,趕緊抄著斫柴斧子,當頭就是一斧。湯和、徐達也來幫忙剝皮割肉。別的孩子們撿爛柴樹葉子,就地生起火來。一面烤,一面吃,個個眉飛色舞,興高采烈,不一會兒,一頭小牛娃只剩一張皮、一堆骨頭和一根尾巴了。這時太陽已經落山,山腳下村子裡,炊煙裊裊在半天空,是該回家的時候了。驀地一個孩子省悟了,小牛吃了如何回主人的話?大家都面面相覷,想不出主意,擔不起罪過。正在著急互相埋怨、亂成一團的時候,小一點的孩子竟哇地哭了出來。元璋一想,主意是自己出的,責任也該擔起來,一拍胸脯算我的事。也真虧他想,把皮骨都埋了,把小牛尾巴插在山上石頭空縫裡,說是小牛鑽進山洞裡去了,只留下尾巴,拉了半天不出來。孩子們齊聲說好。當天晚上,元璋挨了一頓毒打,被趕回家。雖然吃了苦,丟了飯碗,但深深得到孩子們的信任,大家都甘心當他作首腦。

他算是十七歲,是元天歷元年(西元一三28年)九月十八日未時生的,屬龍,扣準了還不滿十六足歲。父親是老實本分人,辛苦了一輩子,頭髮鬍子全白了,搬了一輩子家,從泗州盱眙縣遷到靈璧縣,又遷到虹縣,到五十歲時又遷到鐘離東鄉,住了十年,活不下去,再遷到西鄉,四年前才搬到這孤莊村來。十個田主大戶竟有十個是黑心的,說盡好話算是佃了幾畝地,天不亮就起床,天黑了還在地裡做活,出氣力、流汗水,忙碌一年到頭,算算收成,十成裡竟有六成孝順了田主。左施肥、右戽水,把田地服侍得肥了些,正好多收一點時,田主立刻就加租,划算一下,還是佃戶吃虧。划不來,只好搬家另覓大戶;忍下去吧,三兩年後還是得被攆走。因之,雖然拖兒帶女,在一地方竟住不滿十年,而且,老是替新大戶開荒地,服侍熟了,就得走路。賣力氣,受欺侮了一生,到死後,連葬處都沒有,要不,怎麼會求劉繼祖舍地?

兒女都大了。大哥二哥算是娶了媳婦,說也笑話,連花轎也用不起,喜酒也沒有一盅,還不一樣是佃客人家的女兒。三哥重七(興祖)給人家招了上門女婿,自得一房家小,可是得給人家挖一輩子地――也好,家裡省一張嘴。大哥有兩個小的,二哥也養了一個男孩,算是一家老小三代。大姊嫁給王七一,二姊遠了,還是在盱眙時候訂的,男人叫李貞。只有自己沒成家,要是時和世泰、雨順風調的太平年頭,一家子勤勤懇懇,佃上幾十畝田地,男耕女織,餵雞養豬,上山砍柴,沿路撿糞,靠著有的是人力,縮衣節食,苦雖苦,像牛馬樣總活得下去。偏又時運不濟,二嫂三嫂先後病死,大侄兒和二房的孩子都夭折了,大姊嫁的王家滿門死絕,嫁給李家的二姊也死了,姊夫帶著外甥保兒逃荒,不知去向。偏偏今年又鬧瘟,一家三口都被瘟神帶走了,偌大一個人家,只剩大嫂王大娘和二侄文正、二哥重六和元璋自己了。

剩下四口人,糧食一顆也沒有,地裡的呢?一旱一蝗,收到的不夠交租,哪來吃的!平時一家子都靠力氣血汗換飯吃,如今只好吃草根樹皮,何況也不容易找。估計大嫂還有娘家,總可以要到一升兩升。二哥呢?這些天臉色也老是不對勁。自己食量又大,粗重活計雖幹得,卻苦於這荒年,空有氣力沒處賣。小時候雖跟蒙館老師上過幾月學,一來貪玩,二來農忙得下田,哪曾好好唸過一天書。雖然靠著有點記性,認得幾百個字,又苦不甚通解,做不得文墨勾當,當不得衙門裡的書手,也寫不得書信文契。父親搬到本村來,本是貪圖這一鄉荒地多、人力少,只要死命使氣力,三個壯丁加上女眷,孩子們替人放牛趕羊,也不會吃閒飯,天可憐見有兩三年好莊稼,對付著混過日子。沒想到天下烏鴉一般黑,刻薄狠心像是田主應有的德行,三節送禮,按時交租,賠著笑臉,還是掂斤播兩,嫌麥子太潮,嫌秤不夠,恨不得用兩個秤錘,扳住秤尾起不來。那一些管事的更是百般刁難,饒是肥雞大肉,大碗酒,還拍桌捶凳,臉上像繃過似的,剝不出一絲笑容。這年頭能少交一點租就是天大的人情了,還敢開口向他們藉口糧?官家的賑濟呢?不敢指望。即使皇恩浩蕩,居然會有一點,還不是落在縣官的荷包裡、大戶的倉庫裡去,哪兒會有窮人的份。而且,即使漏出一星星、幾顆顆,要鋪保啦,到保甲長家裡去摁手印啦,又是調查啦、登記啦,還有什麼什麼的,發下來不夠吃一頓,腿跑斷了,頭磕破了,氣受夠了,也許還挨不著、輪不到。索性斷了這個夢,倒少些麻煩。再說本家呢?伯父這一房還在泗州盱眙縣,是祖父手上打的根基。伯父名下有四房,聽說近年已衰落得不像樣,幾個哥哥侄兒先後去世,只剩一個四嫂在守寡,看光景也投奔不得。

再往上,祖籍是句容,朱家巷還有許多族人。祖父在元朝初年是淘金戶,本地不出金子,官府不由分說按年照額定的數目要,只好拿穀子換錢鈔,到遠處買金子繳納。後來實在賠納不起,沒奈何,丟了房屋田地,逃到泗州盱眙縣墾荒。那邊幾代沒來往,情況不明,再老的祖籍是沛縣,如今已經隔了幾百年,越發不用說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38
庫存:5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