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古典詩詞的女兒-葉嘉瑩
真功夫,大智慧:四書精講(簡體書)
70折

真功夫,大智慧:四書精講(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9 元
定價
:NT$ 414 元
優惠價
70289
促銷優惠
簡體館推薦選書
可預購量:2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一套《四書》奠定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精神家底,它飽含人生智能、天地之道、生活哲學,還有詩詞文學之美、歷史興衰,它用簡明易懂的方式講透了中國人一生都在學習的修身、處世、境界。

國學名家、心學老頑童,國內王陽明研究第一人、《王陽明傳》《王陽明心學》等一系列暢銷圖書作家,周月亮教授對儒家文化的研究精深博大,融會貫通。這次他重磅推出的《真功夫·大智能:四書精講》以儒家思想為框架,把《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的核心要點做了融會貫通式的講解,不僅講透了中華文化的基因密碼,更用生動活潑、日常可親的語言,將儒家思想鮮活生動地化入到日常生活之中,做到了貼近心靈、開人心智,具有大師風範。

目前市場上無權威的“名家解讀四書”類圖書,本書的獨創性和鮮活性填補了市場空白點。另外,周教授注重融會貫通、貼近心靈的解讀有著其鮮明的個人特色,對讀者來說不僅接地氣,而且特別容易理解。

作者簡介

周月亮,當代國學名家,中國傳媒大學陽明書院院長,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傳媒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全國藝術科學規劃項目專家組成員,中國陽明心學高峰論壇組委會副主席。

曾被網友稱為“心學老頑童”,被媒體譽為“陽明心學研究第一人”,被中國傳媒大學全體學生投票選舉為“十佳教師”。

名人/編輯推薦

  1. 國學名家周月亮教授,借《四書》,講透中華文化基因密碼

※一套《四書》奠定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精神家底。它飽含人生智能、天地之道、生活哲學,還有詩詞文學之美,周月亮教授用簡明易懂的方式和生動的事例,講透了中國人一生都在學的修身、處世、境界。

  1. 化《四書》智能於日常生活,貼近心靈開人心智

※ 幾千年來,做人、處世、成事的道理,沒有比《四書》更明白且窮盡的。無論在什麼時代,讀懂《四書》並身體力行,那你就是有大智能的人。

  1. 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哲學

※ 四書以切合人事、具體實用的風貌主導了中華民族獨特文明體系的構建,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最溫馨、最可親的部分。周月亮教授,系統精講《四書》的真功夫、大智能,並融會貫通於日常生活,是普通人人生進修的階梯。

  1. 道盡千古智能,陪你找到人生答案

※ 下王陽明被貶到龍場之時,依舊研讀《四書》,並終致悟道;

※ 曾國藩在中年危機之時,來回翻閱《四書》,從中學習“處世之道”;

※ 史學泰斗錢穆先生在93歲高齡,勸誡國人要多讀中國書,“比如《四書》,八百年來都讀了,以後也應該要讀”。

※ 楊振寧說影響他最深的不是物理學,而是兒時父親找人幫他補習的國學經典《孟子》,這讓他了解了中國的思想方式。

※ 2500多年了,它依然是中國人的精神家園。

目次

“四書”講了什麼?為什麼讀“四書”?

通過“四書”看儒家的命運

壹 《大學》

《大學》:儒家的經典教科書

致良知,成為大寫的人

修己明德,人生進修的階梯

真心誠意,不自欺欺人

時間裡的“大學”和人性的定義

永遠保持一種光明坦蕩的心境

正心修身,身教勝於言教

修己利人,破小我成大我

貳 《中庸》

“中庸”是一種生命風格

盡心盡性,做自己的英雄

最中國的智能,是越平常越有用

行人道德治,不可以不知天

智仁勇,中國人存在的底氣

《中庸》裡的九條治國真經

從容中道,誠心者得天下

做任何事,都要先“誠”己心

下笨功夫,得真智能

參 《論語》

孔子到底想講什麼?

孔子到達了什麼境界?

卑以自牧,保持求知的熱情

“學”:儒學的出發點和基礎

“而”:中國文化的奧秘

孔子的“窮講究”精神

千古預言: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論語》裡孔子的治國理念

以學成仁,尋找內心的共鳴

靠自己,明天才能更美好

淡泊寧靜是孔子的真血脈

孔子的風格:中庸求正

《論語》裡A而B的功夫

肆 《孟子》

孔孟之道:傳統文化的根本精神

一身浩然正氣,一生自由奔放

孤勇的猛士,英雄的歷程

覺受分離,不做“習慣”的奴隸

孟子是如何成為大丈夫的?

永遠心存仁義,永遠滿懷理想

義利之辨:孟子的道義之觀

仁者愛人,仁政無敵

讓共通的人性成為一種力量

盡心盡性,知人知天

什麼是中國人的真、善、美?

不自暴自棄,浩然正氣傳道統

書摘/試閱

最中國的智能,是越平常越有用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第一章)

中庸是什麼意思?“中”是中正的意思,“庸”是持續的意思。中庸就是持續地用中。

常言道:無意之中是真意。世界上最高明的道德境界,就是達到中正平和的狀態!世界上最高明的方法謀略,往往是越平常越有用!保守點說,中國智能的最高代表非中庸莫屬,中庸是中國智能的密鑰。

尋找動態中的恰好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莫”是“無不”的意思,無不從隱微的地方達到充分的顯現。“見”是“現”,出現的“現”,從萌芽到徹底出現,無不從微小的地方達到顯赫。這時候怎麼辦?君子要抓住這個萌芽,“慎其獨”,不好的意念剛一產生的時候就要把它消滅在搖籃裡。打個不恰當的比喻,把孩子掐死在襁褓裡是容易的,但等他長大了,五大三粗的,你過來掐他,他把你推倒了。

《教父》裡的柯裡昂,他媽媽領著那孩子,跟黑社會頭子說,給他一條生路吧,黑社會頭子回復,現在這個孩子不能把我怎麼樣,但是他長大了就會把我殺了。為什麼要斬草除根?江湖上的那套東西也是這個邏輯。但是,儒家強調的是對思想觀念的斬草除根,一個隱秘的念頭,一個天不知,地不知,只有我頭腦閃過的念頭也不要放過。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喜怒哀樂”在心裡還沒有成型的時候是未發,那叫“中”。要想成為中庸的人,就得是一個“用中”的人,從哪兒找到這個“中”呢?前面說的都是找“中”的辦法。

“慎獨”是幹什麼的?就是要找未發的這個“中”。為什麼老僧“入定”,聖人淡定?因為他中氣滿滿,“中”在這裡是主宰,“中”是這個人“真定”的力量,找到這個“中”以後,哪怕上課說悄悄話,也是符合天道的。為什麼?因為“中”是無私的,不然“中”要是有私,就失去了“和”。

“發而中節”的“節”很重要,這個“節”是個軍事術語,現在,節點是賽場的拐點。“節”的本意是鷹往一起飛,鷹的翅膀碰折在石頭上,叫作“節”。積水漂石,這麼大的石頭人扛不動,但是,上面建個水庫把閘一泄,大水就把石頭衝出去了。兵法裡也有一派叫“兵形勢”,這派講究巧用“寸勁兒”;李小龍的截拳道,打的也是“寸勁兒”,其實這個“寸勁兒”就是“節”。遠處看沒什麼,但下手那一下能把人打得不輕,這叫“節”。所以,“發而中節”的“節”其實就是恰好的意思。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率性修道致中和”。儒家的所作所為就要達到“中和”,我們作為個體來說,無往而不中,都很好,都很對,左右也對,上下也對,這就成藝術品了。在社會上活動跟誰都和諧,交往中讓人感覺舒服是最大的軟實力,美在和諧。美在和諧是一派,美在和諧的突破是另一派,美在和諧是古典主義的,美在和諧的突破是浪漫主義的,乃至於現代主義的。

“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如果失去“中”,就失去了這個根本。“中用”是目標,“用中”是方法,所以“中庸”就是這兩個字擺過來擺過去。“庸”的本意是“用”,引申意是延續、持續,讓“中”的這種狀態持續。讓你成為一個中用的人,別成為一個廢物,別成為一個作孽的人,也是這個意思。意思都通,方法上是“用中”,不要過分。“中”就是“無過無不及”。過了是失中,不及也失中,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止的。刻舟求劍,膠柱鼓瑟,守株待兔,也就成了大家的笑柄了。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這個“和”是天下的星光大道、金光大道,“達道”就跟高鐵似的。“三達德”是能夠支撐“中庸”的,有三根筋支了一個頭,這三根筋就是“三達德”。“三達德”包含:智、仁、勇。“中庸”怎麼能保持住呢?怎麼能用中呢?就通過智、仁、勇,這叫“三達德”,後面還有“五達道”,還有“九經”,這是後面的內容。如果能達到“致中和”,天地各歸其位,就是孔子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老師像個老師樣,學生像個學生樣,這是各得其所,各歸其位,這叫“天地位焉”。“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萬物已經得到生長了,萬物生長靠太陽,太陽就是“中和”的原子彈,就是靠中和之力。

小人無忌憚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中庸》第二章)

有道德的君子所做的事情,都是依照著中庸的道理的,可以做到什麼時候都正好,“時中”就是在運動中做到正好的意思。“時中”的本意是隨時調節自己以中和符節,就是時時都在“中”的狀態中,這當然須義精仁熟時才把握得住。孔夫子七十歲功夫大成了,才敢說“隨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裡大概有十四個學生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他有十四種不同的回答。他跟顏回講“克己復禮”,跟子張講“五德”,跟樊遲講“仁者愛人”。孔子因材施教,他知道每個學生問題的坎兒在哪裡,他對於“仁”的不同回答,就叫“時中”。要是只有一個答案,那不行,同一個答案,對顏回是補藥,對子路可能就是瀉藥,所以這叫“時中”。

小人的中庸就是無所忌憚,沒有顧忌心與畏懼心,所以做事也是違背中庸的道理,總是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只要是我想幹的都是為你好的。王夫之說:“劈開小人在一邊,是入門一大分別。”(《四書箋解》卷二)暗示只要選擇了小人那種生活方式,就背離了中庸之道,也就是說中庸之道只在君子那裡敞開。

小人是自暴之惡人,小人反中庸是必然的,因其反中庸才成其為小人。有人將“小人之中庸也”,改寫為“小人之反中庸也”,沒有被通行本接受,因為這樣就縮小了中庸無所不至的範圍。中庸面對君子小人本是一樣,只因為小人選擇了向下的“肆無忌憚”的生活態度,自己斷絕了向上的可能性。

這種“君子之時中”與小人之無忌憚有什麼區別?是不是就是一筆良心帳?理論上說當然不僅是良心帳,是有外在標志、客觀差別的,但事實上若等實踐檢驗出來則為時已晚。“王莽死於未篡時,世人安得辨真偽。”固然是後來的口頭禪,但這種現象是自古而然,愈演愈精巧難辨的。這也算孔學自身難以解決的一個吊詭問題吧。

中庸之道就是求正履直之道。求正,是孔夫子的“把柄”。中庸是一種水平,哲學狀態的中庸相當於真理渺乎難見,經驗狀態的中庸則因人而異,這也成了孔學受誤解的主要原因。

也的確存在著大量貌似中庸而其實正反中庸的丑陋現象。尤其是那些如過河之鯽的奸儒巧宦,他們圓滑詭詐、表裡不一,裝老實,不問是非,只講利害,兩面光滑,竟把中庸之道弄成了“變色龍之谷”。

最平凡,也最精妙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中庸》第四章)

孔子說,“中庸之道”不能通行於世上已經很久了,為什麼呢?主要是聰明人往往聰明過了頭,而愚笨的人卻力有所不及,總也達不到。中庸的魅力之所以難以彰顯,主要是賢良的人所作所為總是超過了標準,不長進的人所作所為又總是不夠。比如,我們以前講究按照JIAOYU部的教學大綱進行教學,這教學大綱對於要求那些達不到教學大綱標準的老師來說,是個好東西。但是,對於優秀老師來說,要達到那個大綱還得往回退,因為大綱是中上等的一個東西。

智者、愚者、賢者、不肖者都比一般的民眾有修道的自覺性,他們的問題是處在“過”和“不及”上,“不肖”是拘謹,“愚”是樸厚、一根筋,所以常常“不及”。“智”是聰明,“賢”是敏決,所以容易“過”。但是,“過”並不是超出了中庸的意思,“不及”也不是沒有抵達中庸,因為沒有一個固定的“過”與“不及”之間的中庸。如果承認有這麼一個中庸,那就是折中主義了,就不可能“極高明而道中庸”了。事實上,不同的人,每一個當下的“過”“不及”各不相同,花樣翻新。是他們的氣質之“偏”使他們不能明,不能行中庸之道。

所謂食不知味,不是不辨咸淡酸甜,而是不知“至味”,不知味之“道”。所以,中庸看起來最簡單、平凡,卻很少有人能體悟出它的精妙——就像人天天都在看自己的手掌,卻很少有人能分辨出掌心的紋路特點。

子路問強,子曰:“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抑而強與?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中庸》第十章)

君子以寬大和氣的方式來教導人,不向無理欺負他的人進行報復,這是南方人的強。而那全仗著血氣用事,即使在睡臥時也不離刀槍、盔甲以便隨時與人爭鬥,即便掉腦袋也在所不辭的是北方的強。而君子之強與這二者都不同,它是中庸的強,那就是平時待人很和氣又不同流合污,他們時時立在中間,在政治清明的時候他們可以入仕,且不自高自大;而在政治不太清明的時候,他們也能安貧樂道,且到死都不改高尚節操。總結起來,君子之強就是同時具備仁、智、勇。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0 289
可預購量: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