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是李鎮西老師近年來的讀書筆記精選。全書共分為六輯,內容豐富、所涉甚廣,既有國外教育經典圖書,也有國內教育專家專著,還有經典文學、政治、哲學、經濟、歷史作品等。在書中,作者不僅分享了自己深刻的閱讀感悟,闡釋了閱讀對於個人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意義,也通過自身豐富的閱讀體驗教給讀者如何“把好書化作自己的生命”。
作者簡介
親愛的讀者:您好!我叫李鎮西,1958年9月生。深愛學生也摯愛教育,長期在中學擔任語文教師和班主任,也曾從事學校管理工作。現擔任新教育研究院院長。從教近四十年,獲得榮譽有限,出版文字無數。但最得意的是,從我身邊走出去了數以千計善良、正直、勤勞、睿智的合格公民。
我的教育理念是:“樸素最美,關注人性做真教育;幸福至上,享受童心當好老師。”我和學生共同追求的人生境界是:“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我的教育理念是:“樸素最美,關注人性做真教育;幸福至上,享受童心當好老師。”我和學生共同追求的人生境界是:“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名人/編輯推薦
☆本書是李鎮西老師近年來的讀書筆記精選,內容豐富、所涉甚廣,所思所感、臧否褒貶都帶有李老師獨特而強烈的個人風格。
☆在書中,作者不僅分享了自己深刻的閱讀感悟,闡釋了閱讀對於個人成長和發 展的重要意義,也通過自身豐富的閱讀體驗教給讀者如何“把好書化作自己的生命”。
☆在書中,作者不僅分享了自己深刻的閱讀感悟,闡釋了閱讀對於個人成長和發 展的重要意義,也通過自身豐富的閱讀體驗教給讀者如何“把好書化作自己的生命”。
序
前言
閱讀,讓心靈自由自在地飛翔(代序)
一
閱讀是件非常個性化的事。讀什麼書,怎麼讀,這都和閱讀者的興趣、性格、氣質、環境、經歷、職業等因素有很大的關係,總之是因人而異,沒有什麼“公式”可套的。但不同的人之間,交流各自的讀書心得,互相啟發,彼此參考,還是不無意義的。
還是要先說說那個老話題:“讀書有什麼用?”我的答案很簡單:因為我們是“人”。本來,如果僅僅從生物學意義上看,我們如果不閱讀,一點都不妨礙甚至危害自然生命的成長——千百年來,那麼多目不識丁的文盲也活了一輩子,有的還很長壽呢!但是,我們又絕不僅僅是“生物學意義”上的生命體,人之為人在於“精神”,而通過閱讀,我們可以盡可能完整而完美地建構無愧於作為一個“人”所應有的精神世界。
正如培根所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讀散文使人寧靜,讀小說使人認識社會和人生,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茫茫宇宙,匆匆人生,“我是誰?”“我從哪兒來?”“我要到哪兒去?”——真正的人才能對自己的生命有這樣的追問,於是,就需要我們徜徉於人類精神文明的長廊,在觸摸歷史的同時憧憬未來,在叩問心靈的同時感悟世界。
我特別贊成已故學者朱小蔓教授對閱讀意義的看法。她認為,讀書是“有助於人的精神成長的積極的情感。我常常想,人若沒有這五彩繽紛、波瀾起伏的情感體驗,生命是那樣乾枯,生活是那樣暗淡,而有著這些情感充盈的生命和生活是那樣讓人感到滿足、享受和嚮往”。她進而呼喚:“讓讀書支撐我們的生命!”
二
所謂“支撐我們的生命”,就是閱讀的意義。但是具體到一本書,我們又很難說“有用”還是“沒用”。有些看起來“沒用的書”其實對人生有“大用”,比如說《論語》《孟子》;而某些似乎很“實用”的書其實時過境遷之後“一點用都沒有了”,比如說《2000年高考複習指導》。
說到閱讀的“功用”,又涉及所讀書籍的分類。不同的人肯定會有不同的分類法;我呢,根據自己的經歷將所閱讀的書大體上分為三類:人生的、教育的、教學的。這三類書對我的價值分別是:宏觀層面認識人生、歷史和我們的世界;中觀層面認識我所從事的職業;微觀層面認識並指導我每一堂課的教學。
我這個分類,剛好和網上的一個教師閱讀分類有些吻合——教師應該讀20%的人文科學類的書,讀30%的教育學心理學及職業知識類的書,讀50%的本體性知識的書(即與所教學科本身相關的書)。這個分法也是三類,大體相當於我說的“人生的”“教育的”“教學的”三類書。但我認為,不同的人,三者的比例完全可以不一樣。比如對我來說,人生類的書倒占了50%,教育類的書占了30%,而教學類的書只占了20%。我這樣分配閱讀比例,是基於我的一個理念:站在人生的高度看教育,站在教育的角度看教學。
在我看來,閱讀究竟有沒有用,取決於閱讀者是否把好書化作了自己的生命。這裡所說的“化作自己的生命”,不是用別人的思想取代自己的思想,所謂“讓自己的大腦成為別人思想的跑馬場”,而是經過吸收消化後有機地融入並內化為自己的東西。那麼,好書怎麼才能“化作自己的生命”?我的體會是,關鍵是要“讀出自己”,或“讀出問題”。所謂“讀出自己”,就是從書中讀出相似的思想、情感,熟悉的生活、時代等,這是共鳴、欣賞、審美,就是“把自己擺進去”;所謂“讀出問題”,就是要讀出不明白的地方、不同意的觀點等,這是質疑、研究、批判,就是“與作者對話”。
回憶我自己的閱讀,每當我感到心潮起伏的時候,往往不外乎兩個原因:要麼是從作品中讀出了“自己”,要麼是從作品中讀出了“問題”。前者如我曾經讀過的《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我由蘇霍姆林斯基所描述的充滿詩意的教育故事以及他所揭示的教育那純真、純正、純淨的人性之美,想到自己每一天平凡而同樣美麗的教育實踐,進而心潮起伏,難以自已;後者如我拜讀的《“教育學視界”辨析》,陳桂生教授對許多人們習以為常的教育“常識”“公理”進行質疑,敲打著我的心房,使我對作者所質疑的以及其他一些教育“常識”也投去質疑的目光,以至於放下該書後,我那被作者點燃的思想火把還在繼續燃燒。這種伴隨著感情流淌或思想飛揚的閱讀,才是真正深入心靈的閱讀。
有的閱讀,也許只能“讀出自己”,或“讀出問題”,而有的閱讀,則二者兼有。下面我以自己的閱讀經歷為例來談談。
三
人生類的書很廣很雜,哲學的,宗教的,政治的,經濟的,歷史的,文學的,美學的……這些書對於我瞭解歷史、認識世界、形成三觀有著潛移默化而又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文革”期間讀中小學,那個年代除了“老三篇”等毛著,基本上(我說的是“基本上”)無書可讀,但我生長在教師之家,不但我的父母,而且我隔壁的叔叔阿姨都是老師,所以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找到書讀,如
《紅岩》《創業史》《林海雪原》《草原烽火》《苦菜花》《歐陽海之歌》以及關於“孔孟之道”的書。後來毛澤東又號召全國人民“認真看書學習,弄通馬克思主義”,提倡“讀點魯迅”,於是,從《共產黨宣言》《國家與革命》《哥達綱領批判》《無產階級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到國際共運的讀物,還有魯迅的書,都成了我高中和下鄉期間的精神食糧。
這些書的內容涉及政治、哲學、經濟、歷史等領域。雖然今天看來我讀的書依然有限,但在當時畢竟讓我的精神世界不那麼蒼白。少年的我讀《紅岩》,自然會把自己想成是江姐和許雲峰,情不自禁問自己:如果我也在那個環境中,能受得了嗎?答案往往是否定的,我因此對紅岩先烈敬佩不已。這是很膚淺地“把自己擺進去”,確實是一種“讀出自己”。後來讀孔孟,讀馬列,讀魯迅,很多時候“讀不懂”,但經過思考推敲,特別是和周圍人進行探討,我有了跨越歷史和國度的思考與聯想:如果我生活在孔子時代會怎麼樣?如果我生活在19世紀的德國,會不會也是“第一國際”或“第二國際”的成員,成為馬克思、恩格斯、李蔔克內西和羅莎·盧森堡的戰友?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時代的變遷,這些書所浸透的階級意識、政治信仰、思想觀點等,可能會漸漸在我心中蒸發,但通過文學形象所傳遞並最終過濾結晶的精神內核——正義、理想、氣節、忠誠、剛毅、激情……則融入了我的血液,化作了我一生堅貞的信念。這種信念,使我將我的教育視為實現我社會理想的途徑。這就是對人生“有用”。
後來參加工作了,幾十年來,我讀了更多的人文歷史方面的書,《史記》《通往奴役之路》《哈維爾文集》《顧准文集》及“近距離看美國”系列等,我同樣通過“讀出自己”“讀出問題”縱橫交錯地審視歷史和今天。這樣我的精神世界逐漸飽滿起來,關鍵是,看待人,看待歷史,看待不同的文化和制度,就多了一些哲學的眼光、歷史的眼光、經濟的眼光。這種“眼光”,就是我的靈魂。我就不容易被人蒙,不容易上當受騙。我還想說明的一點是,人生類的讀物,不一定都是鴻篇巨制,也可以是一些篇幅短小的經典。比如,最近幾十年我經常給學生全文朗誦的短篇小說《一碗清湯蕎麥面》,如果真的引導學生“讀出自己”,文章所蘊含的善良與堅強,自然會融入孩子們的心靈,化作他們的血肉。
如此斑駁的閱讀,對自己的教育有什麼具體的意義或者對我的課堂設計有什麼直接的作用,也許都談不上;但這些閱讀讓我的思想一下子豐富起來,視野也變得開闊起來,或者說看這個世界,看周圍的人,多了一雙眼睛。正如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所說:“這些著作的觀點我不一定都能理解,或者即使理解了也不一定都贊同,但這些著作不僅開闊了我的思想視野,更主要的是,它們讓我越來越明確地意識到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名知識分子!’從那時候,我就提醒自己,儘管我也許一輩子都只是一名普通的語文教師,但這不妨礙我在三尺講臺上通過語文教育傳播人類文化精華,以行使一個知識分子推動社會進步的神聖使命。”
四
教育類的書相對比較專業,這是一種帶有職業色彩的閱讀,因為我從事的是教育。但我這裡指的絕不只是教育學、心理學的教科書(當然也包括),更指教育史專著和教育大師的名著。
這同樣是一個琳琅滿目的世界:《中國教育思想史》《中國教育哲學史》《西方教育思想史》,中國古代的《論語》《大學》《中庸》《學記》等,還有國外誇美紐斯的《大教學論》,愛爾維修的《論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康德的《論教育》,盧梭的《愛彌兒》,約翰·洛克的《教育漫話》,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福祿貝爾的《人的教育》,第斯多惠的《德國教師培養指南》,斯賓塞的《教育論》,愛倫·凱的《兒童的世紀》,布魯納的《教育過程》,雅斯貝爾斯的《什麼是教育》,阿莫納什維利的《學校無分數教育三部曲》……說實話,讀這些書並不那麼輕鬆,但我幾乎在讀每本書的時候,都能情不自禁地“把自己擺進去”,或共鳴,或質疑,以這種方式與作者對話。
比如愛倫·凱提倡使兒童接觸真正的生活,在各種方面遇到人生之真經驗;兒童不僅需要瞭解薔薇,還需要瞭解薔薇上的刺。這個觀點很容易讓我聯想到中國長期以來學校與社會脫節的“純而又純”的“玫瑰色教育”。又如,雅斯貝爾斯認為,教育與訓練不同,訓練是一種心靈隔離的活動,教育則是人與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傳遞的活動。教育也不同於控制,控制以被控制者個性泯滅為代價,而人與人通過教育而平等交往就是驅逐愚昧和塑造人格的最有利形式。人與人的交往應是“我”與“你”的關係,而這是人類歷史文化的核心。他還認為,教育過程首先是一個精神成長的過程,然後才成為科學獲知過程的一部分。我由此想到我多年前寫過的一句話:“教育,只有從學科轉向了心靈,才是真正的教育。”似乎是一個意思,但我不如雅斯貝爾斯說得好,他的論述豐滿了我的認識,成了我的“血肉”。這種和作者的隔空對話,真的美妙極了。
更不用說讀蘇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了,那更是一種愉悅至極的精神之旅。蘇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學》中寫道:“少年們夏天想進行‘水上旅行’,可是我們沒有船,於是我從新學年一開始就攢錢,到了春天,我就從漁民那裡買來了兩條船,家長們又買了一條船,於是我們的小船隊便出航了。可能有人會想,作者想借這些事來炫耀自己特別關心孩子。不對,買船是出於我想給孩子們帶來歡樂,而孩子們的歡樂,對於我就是最大的
幸福。”
讀到這裡,工作才兩年的年輕的我,忍不住熱淚盈眶,因為我想到我曾與學生站在黃果樹瀑布下面,讓飛花濺玉的瀑水把我們渾身澆透;我曾與學生穿著鐵釘鞋,冒著風雪手挽手登上冰雪世界峨眉之巔;我曾與學生在風雨中經過八個小時的攀登,饑寒交迫地進入瓦屋山原始森林……每一次,我和學生都油然而生風雨同舟、相依為命之情,同時又感到無比幸福。這種幸福不只是我賜予學生的,也不單是學生奉獻給我的,它是我們共同創造、平等分享的。蘇霍姆林斯基寫的就是我啊!
《陶行知教育文選》中有這樣的話:“有人誤會以為我們要在這裡造就一些人出來升官發財,跨在他人之上。這是不對的。我們的孩子都從老百姓中來,他們還是要回到老百姓中去,以他們所學的東西貢獻給老百姓。”我一下想到了今天中國許多的“貴族學校”,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至今還是一些教師和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先生還說:“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國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今日的學生,就是將來的公民。將來所需要的公民,即今天所應當養成的學生。”先生簡直就是對著今天的中國教育說的。捧讀兩位大師的著作,讀著讀著就感覺自己走進了書中,或者作者走出了著作,就在我身邊對我親切地叮嚀。當我感到蘇霍姆林斯基說的就是中國,而陶行知說的就是當代時,我真正是讀出了“自己”,也讀出了今天的中國。
五
教學類的書指的是和我所教學科相關的書,比如有關學科知識、學科教法和學科文化方面的著作。這些書,直接指向我的課堂,因而也是我的必讀書,尤其是剛參加工作那幾年。
這些書包括教參、教輔、教學法方面的書,以及有關聽、說、讀、寫、語、修、邏、文方面的資料性讀物,甚至諸如《紅樓夢鑒賞辭典》之類的工具書。對我來說,讀得更多的是著名語文專家的著作和著名特級教師教育思想、教學案例方面的書。
我感受最深、對我影響最大的還是葉聖陶先生的教育思想。《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上下兩冊,我是讀了又讀,幾乎翻爛。讀他的書,我首先讀到的是他那高尚的人格和摯愛孩子的心。他的語言樸實而寓意深遠,沒有一點“教育家”的面孔和“理論家”的學究氣,讀著先生的文章就像是在聽一位慈愛長者的談話。正是這位慈愛的長者告訴我,應從“人”(人的心靈、情感、道德、個性及其發展)的高度對待每一堂課,而教育者本身就應該是“大寫的人”;應該從社會空間以及時代發展的大背景中把握教育的脈搏,因而教育者還須是博識多才的學者和胸襟開闊的思想者。
《中國著名特級教師教學思想錄·中學語文卷》和《當代中國語文教育改革名家評介》也曾是我的案頭必備,一有空便翻開品讀。於是,于漪、錢夢龍、寧鴻彬、歐陽代娜、洪鎮濤、陳日亮、蔡澄清等先生便來到我身邊。讀他們的書,我更是以“讀出自己,讀出問題”的心態,讓心靈燃燒,讓思想飛翔:如果我也上這堂課,我會怎樣上?為什麼這裡會這樣處理?如果不這樣上,會怎樣?還有沒有比這更好的上法?這些思考,就是大師的思想化作自己靈魂的過程。
比如,于漪老師曾有一個課堂教學細節:
她講《木蘭辭》時,有學生問她:“木蘭每天行軍打仗,為什麼她的戰友沒有發現她是小腳呢?”于漪老師回答:“木蘭那個時代的女人還沒有裹足纏腳。”學生追問:“那中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要求女性裹足纏腳的呢?”這把于漪老師問住了,但她坦然回答:“我不知道,但我下課後一定會去查詢。”後來于老師果真就去研究,最後給了學生滿意的答覆。
這個細節對我影響很大,所謂“影響”不是說我遇到類似的提問也說“我不知道,但我可以查”,而是作為一個教師,如何面對學生超出我們知識儲備的提問。這種真誠坦然的態度,這種承認自己不足但願意虛心學習的精神,正是對學生的教育與感染。以後在我課堂上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我都以這種態度對待。這就是把于漪老師的思想化作了自己的血肉。
我不反對讀具體課文教法的參考書,特別是年輕老師可以讀,但讀這些參考資料最忌諱依賴。特別是和教材配套的“教師用書”裡,連每一道作業題的答案都寫出來了。如果長期依賴它,教師會養成不動腦子研究的習慣,這樣專業素養必然退化。所以正確的態度是,既要參考,又不能被這些資料牽著鼻子走。怎麼才能做到這樣呢?我的做法是,備同一篇課文時看不同的資料,瞭解不同的觀點,然後自己作比較和判斷。這最能鍛煉教師的思考研究能力。我長期訂閱《中學語文教學》《中學語文教學參考》《語文教學通訊》和《語文學習》,每期雜誌到了,我都要做資料索引。這樣,無論我備哪篇課文,所有有關這篇課文的資料便彙聚於我的眼前,供我研判,最後通過比較研究這些參考資料所得到的觀點,便是自己的靈魂。
多年前,我在一篇文章中談到引導學生閱讀時,這樣寫道:“引導學生在課文中讀出‘自己’,讀出‘問題’,就是讓學生與作品在精神上融為一體。”那麼作為教師,我們的閱讀同樣應該是讓自己“與作品在精神上融為一體”。唯有這樣,我們的閱讀才真正走進了作者的心靈,也讓作者的思想情感化作了我們的靈魂。因為“從來就沒有人讀書,只有人在書中讀自己,發現自己或檢查自己”(羅曼·羅蘭)。
閱讀,讓心靈自由自在地飛翔(代序)
一
閱讀是件非常個性化的事。讀什麼書,怎麼讀,這都和閱讀者的興趣、性格、氣質、環境、經歷、職業等因素有很大的關係,總之是因人而異,沒有什麼“公式”可套的。但不同的人之間,交流各自的讀書心得,互相啟發,彼此參考,還是不無意義的。
還是要先說說那個老話題:“讀書有什麼用?”我的答案很簡單:因為我們是“人”。本來,如果僅僅從生物學意義上看,我們如果不閱讀,一點都不妨礙甚至危害自然生命的成長——千百年來,那麼多目不識丁的文盲也活了一輩子,有的還很長壽呢!但是,我們又絕不僅僅是“生物學意義”上的生命體,人之為人在於“精神”,而通過閱讀,我們可以盡可能完整而完美地建構無愧於作為一個“人”所應有的精神世界。
正如培根所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讀散文使人寧靜,讀小說使人認識社會和人生,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茫茫宇宙,匆匆人生,“我是誰?”“我從哪兒來?”“我要到哪兒去?”——真正的人才能對自己的生命有這樣的追問,於是,就需要我們徜徉於人類精神文明的長廊,在觸摸歷史的同時憧憬未來,在叩問心靈的同時感悟世界。
我特別贊成已故學者朱小蔓教授對閱讀意義的看法。她認為,讀書是“有助於人的精神成長的積極的情感。我常常想,人若沒有這五彩繽紛、波瀾起伏的情感體驗,生命是那樣乾枯,生活是那樣暗淡,而有著這些情感充盈的生命和生活是那樣讓人感到滿足、享受和嚮往”。她進而呼喚:“讓讀書支撐我們的生命!”
二
所謂“支撐我們的生命”,就是閱讀的意義。但是具體到一本書,我們又很難說“有用”還是“沒用”。有些看起來“沒用的書”其實對人生有“大用”,比如說《論語》《孟子》;而某些似乎很“實用”的書其實時過境遷之後“一點用都沒有了”,比如說《2000年高考複習指導》。
說到閱讀的“功用”,又涉及所讀書籍的分類。不同的人肯定會有不同的分類法;我呢,根據自己的經歷將所閱讀的書大體上分為三類:人生的、教育的、教學的。這三類書對我的價值分別是:宏觀層面認識人生、歷史和我們的世界;中觀層面認識我所從事的職業;微觀層面認識並指導我每一堂課的教學。
我這個分類,剛好和網上的一個教師閱讀分類有些吻合——教師應該讀20%的人文科學類的書,讀30%的教育學心理學及職業知識類的書,讀50%的本體性知識的書(即與所教學科本身相關的書)。這個分法也是三類,大體相當於我說的“人生的”“教育的”“教學的”三類書。但我認為,不同的人,三者的比例完全可以不一樣。比如對我來說,人生類的書倒占了50%,教育類的書占了30%,而教學類的書只占了20%。我這樣分配閱讀比例,是基於我的一個理念:站在人生的高度看教育,站在教育的角度看教學。
在我看來,閱讀究竟有沒有用,取決於閱讀者是否把好書化作了自己的生命。這裡所說的“化作自己的生命”,不是用別人的思想取代自己的思想,所謂“讓自己的大腦成為別人思想的跑馬場”,而是經過吸收消化後有機地融入並內化為自己的東西。那麼,好書怎麼才能“化作自己的生命”?我的體會是,關鍵是要“讀出自己”,或“讀出問題”。所謂“讀出自己”,就是從書中讀出相似的思想、情感,熟悉的生活、時代等,這是共鳴、欣賞、審美,就是“把自己擺進去”;所謂“讀出問題”,就是要讀出不明白的地方、不同意的觀點等,這是質疑、研究、批判,就是“與作者對話”。
回憶我自己的閱讀,每當我感到心潮起伏的時候,往往不外乎兩個原因:要麼是從作品中讀出了“自己”,要麼是從作品中讀出了“問題”。前者如我曾經讀過的《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我由蘇霍姆林斯基所描述的充滿詩意的教育故事以及他所揭示的教育那純真、純正、純淨的人性之美,想到自己每一天平凡而同樣美麗的教育實踐,進而心潮起伏,難以自已;後者如我拜讀的《“教育學視界”辨析》,陳桂生教授對許多人們習以為常的教育“常識”“公理”進行質疑,敲打著我的心房,使我對作者所質疑的以及其他一些教育“常識”也投去質疑的目光,以至於放下該書後,我那被作者點燃的思想火把還在繼續燃燒。這種伴隨著感情流淌或思想飛揚的閱讀,才是真正深入心靈的閱讀。
有的閱讀,也許只能“讀出自己”,或“讀出問題”,而有的閱讀,則二者兼有。下面我以自己的閱讀經歷為例來談談。
三
人生類的書很廣很雜,哲學的,宗教的,政治的,經濟的,歷史的,文學的,美學的……這些書對於我瞭解歷史、認識世界、形成三觀有著潛移默化而又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文革”期間讀中小學,那個年代除了“老三篇”等毛著,基本上(我說的是“基本上”)無書可讀,但我生長在教師之家,不但我的父母,而且我隔壁的叔叔阿姨都是老師,所以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找到書讀,如
《紅岩》《創業史》《林海雪原》《草原烽火》《苦菜花》《歐陽海之歌》以及關於“孔孟之道”的書。後來毛澤東又號召全國人民“認真看書學習,弄通馬克思主義”,提倡“讀點魯迅”,於是,從《共產黨宣言》《國家與革命》《哥達綱領批判》《無產階級革命和叛徒考茨基》……到國際共運的讀物,還有魯迅的書,都成了我高中和下鄉期間的精神食糧。
這些書的內容涉及政治、哲學、經濟、歷史等領域。雖然今天看來我讀的書依然有限,但在當時畢竟讓我的精神世界不那麼蒼白。少年的我讀《紅岩》,自然會把自己想成是江姐和許雲峰,情不自禁問自己:如果我也在那個環境中,能受得了嗎?答案往往是否定的,我因此對紅岩先烈敬佩不已。這是很膚淺地“把自己擺進去”,確實是一種“讀出自己”。後來讀孔孟,讀馬列,讀魯迅,很多時候“讀不懂”,但經過思考推敲,特別是和周圍人進行探討,我有了跨越歷史和國度的思考與聯想:如果我生活在孔子時代會怎麼樣?如果我生活在19世紀的德國,會不會也是“第一國際”或“第二國際”的成員,成為馬克思、恩格斯、李蔔克內西和羅莎·盧森堡的戰友?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時代的變遷,這些書所浸透的階級意識、政治信仰、思想觀點等,可能會漸漸在我心中蒸發,但通過文學形象所傳遞並最終過濾結晶的精神內核——正義、理想、氣節、忠誠、剛毅、激情……則融入了我的血液,化作了我一生堅貞的信念。這種信念,使我將我的教育視為實現我社會理想的途徑。這就是對人生“有用”。
後來參加工作了,幾十年來,我讀了更多的人文歷史方面的書,《史記》《通往奴役之路》《哈維爾文集》《顧准文集》及“近距離看美國”系列等,我同樣通過“讀出自己”“讀出問題”縱橫交錯地審視歷史和今天。這樣我的精神世界逐漸飽滿起來,關鍵是,看待人,看待歷史,看待不同的文化和制度,就多了一些哲學的眼光、歷史的眼光、經濟的眼光。這種“眼光”,就是我的靈魂。我就不容易被人蒙,不容易上當受騙。我還想說明的一點是,人生類的讀物,不一定都是鴻篇巨制,也可以是一些篇幅短小的經典。比如,最近幾十年我經常給學生全文朗誦的短篇小說《一碗清湯蕎麥面》,如果真的引導學生“讀出自己”,文章所蘊含的善良與堅強,自然會融入孩子們的心靈,化作他們的血肉。
如此斑駁的閱讀,對自己的教育有什麼具體的意義或者對我的課堂設計有什麼直接的作用,也許都談不上;但這些閱讀讓我的思想一下子豐富起來,視野也變得開闊起來,或者說看這個世界,看周圍的人,多了一雙眼睛。正如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所說:“這些著作的觀點我不一定都能理解,或者即使理解了也不一定都贊同,但這些著作不僅開闊了我的思想視野,更主要的是,它們讓我越來越明確地意識到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名知識分子!’從那時候,我就提醒自己,儘管我也許一輩子都只是一名普通的語文教師,但這不妨礙我在三尺講臺上通過語文教育傳播人類文化精華,以行使一個知識分子推動社會進步的神聖使命。”
四
教育類的書相對比較專業,這是一種帶有職業色彩的閱讀,因為我從事的是教育。但我這裡指的絕不只是教育學、心理學的教科書(當然也包括),更指教育史專著和教育大師的名著。
這同樣是一個琳琅滿目的世界:《中國教育思想史》《中國教育哲學史》《西方教育思想史》,中國古代的《論語》《大學》《中庸》《學記》等,還有國外誇美紐斯的《大教學論》,愛爾維修的《論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康德的《論教育》,盧梭的《愛彌兒》,約翰·洛克的《教育漫話》,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福祿貝爾的《人的教育》,第斯多惠的《德國教師培養指南》,斯賓塞的《教育論》,愛倫·凱的《兒童的世紀》,布魯納的《教育過程》,雅斯貝爾斯的《什麼是教育》,阿莫納什維利的《學校無分數教育三部曲》……說實話,讀這些書並不那麼輕鬆,但我幾乎在讀每本書的時候,都能情不自禁地“把自己擺進去”,或共鳴,或質疑,以這種方式與作者對話。
比如愛倫·凱提倡使兒童接觸真正的生活,在各種方面遇到人生之真經驗;兒童不僅需要瞭解薔薇,還需要瞭解薔薇上的刺。這個觀點很容易讓我聯想到中國長期以來學校與社會脫節的“純而又純”的“玫瑰色教育”。又如,雅斯貝爾斯認為,教育與訓練不同,訓練是一種心靈隔離的活動,教育則是人與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傳遞的活動。教育也不同於控制,控制以被控制者個性泯滅為代價,而人與人通過教育而平等交往就是驅逐愚昧和塑造人格的最有利形式。人與人的交往應是“我”與“你”的關係,而這是人類歷史文化的核心。他還認為,教育過程首先是一個精神成長的過程,然後才成為科學獲知過程的一部分。我由此想到我多年前寫過的一句話:“教育,只有從學科轉向了心靈,才是真正的教育。”似乎是一個意思,但我不如雅斯貝爾斯說得好,他的論述豐滿了我的認識,成了我的“血肉”。這種和作者的隔空對話,真的美妙極了。
更不用說讀蘇霍姆林斯基和陶行知了,那更是一種愉悅至極的精神之旅。蘇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學》中寫道:“少年們夏天想進行‘水上旅行’,可是我們沒有船,於是我從新學年一開始就攢錢,到了春天,我就從漁民那裡買來了兩條船,家長們又買了一條船,於是我們的小船隊便出航了。可能有人會想,作者想借這些事來炫耀自己特別關心孩子。不對,買船是出於我想給孩子們帶來歡樂,而孩子們的歡樂,對於我就是最大的
幸福。”
讀到這裡,工作才兩年的年輕的我,忍不住熱淚盈眶,因為我想到我曾與學生站在黃果樹瀑布下面,讓飛花濺玉的瀑水把我們渾身澆透;我曾與學生穿著鐵釘鞋,冒著風雪手挽手登上冰雪世界峨眉之巔;我曾與學生在風雨中經過八個小時的攀登,饑寒交迫地進入瓦屋山原始森林……每一次,我和學生都油然而生風雨同舟、相依為命之情,同時又感到無比幸福。這種幸福不只是我賜予學生的,也不單是學生奉獻給我的,它是我們共同創造、平等分享的。蘇霍姆林斯基寫的就是我啊!
《陶行知教育文選》中有這樣的話:“有人誤會以為我們要在這裡造就一些人出來升官發財,跨在他人之上。這是不對的。我們的孩子都從老百姓中來,他們還是要回到老百姓中去,以他們所學的東西貢獻給老百姓。”我一下想到了今天中國許多的“貴族學校”,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至今還是一些教師和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先生還說:“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國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今日的學生,就是將來的公民。將來所需要的公民,即今天所應當養成的學生。”先生簡直就是對著今天的中國教育說的。捧讀兩位大師的著作,讀著讀著就感覺自己走進了書中,或者作者走出了著作,就在我身邊對我親切地叮嚀。當我感到蘇霍姆林斯基說的就是中國,而陶行知說的就是當代時,我真正是讀出了“自己”,也讀出了今天的中國。
五
教學類的書指的是和我所教學科相關的書,比如有關學科知識、學科教法和學科文化方面的著作。這些書,直接指向我的課堂,因而也是我的必讀書,尤其是剛參加工作那幾年。
這些書包括教參、教輔、教學法方面的書,以及有關聽、說、讀、寫、語、修、邏、文方面的資料性讀物,甚至諸如《紅樓夢鑒賞辭典》之類的工具書。對我來說,讀得更多的是著名語文專家的著作和著名特級教師教育思想、教學案例方面的書。
我感受最深、對我影響最大的還是葉聖陶先生的教育思想。《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上下兩冊,我是讀了又讀,幾乎翻爛。讀他的書,我首先讀到的是他那高尚的人格和摯愛孩子的心。他的語言樸實而寓意深遠,沒有一點“教育家”的面孔和“理論家”的學究氣,讀著先生的文章就像是在聽一位慈愛長者的談話。正是這位慈愛的長者告訴我,應從“人”(人的心靈、情感、道德、個性及其發展)的高度對待每一堂課,而教育者本身就應該是“大寫的人”;應該從社會空間以及時代發展的大背景中把握教育的脈搏,因而教育者還須是博識多才的學者和胸襟開闊的思想者。
《中國著名特級教師教學思想錄·中學語文卷》和《當代中國語文教育改革名家評介》也曾是我的案頭必備,一有空便翻開品讀。於是,于漪、錢夢龍、寧鴻彬、歐陽代娜、洪鎮濤、陳日亮、蔡澄清等先生便來到我身邊。讀他們的書,我更是以“讀出自己,讀出問題”的心態,讓心靈燃燒,讓思想飛翔:如果我也上這堂課,我會怎樣上?為什麼這裡會這樣處理?如果不這樣上,會怎樣?還有沒有比這更好的上法?這些思考,就是大師的思想化作自己靈魂的過程。
比如,于漪老師曾有一個課堂教學細節:
她講《木蘭辭》時,有學生問她:“木蘭每天行軍打仗,為什麼她的戰友沒有發現她是小腳呢?”于漪老師回答:“木蘭那個時代的女人還沒有裹足纏腳。”學生追問:“那中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要求女性裹足纏腳的呢?”這把于漪老師問住了,但她坦然回答:“我不知道,但我下課後一定會去查詢。”後來于老師果真就去研究,最後給了學生滿意的答覆。
這個細節對我影響很大,所謂“影響”不是說我遇到類似的提問也說“我不知道,但我可以查”,而是作為一個教師,如何面對學生超出我們知識儲備的提問。這種真誠坦然的態度,這種承認自己不足但願意虛心學習的精神,正是對學生的教育與感染。以後在我課堂上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我都以這種態度對待。這就是把于漪老師的思想化作了自己的血肉。
我不反對讀具體課文教法的參考書,特別是年輕老師可以讀,但讀這些參考資料最忌諱依賴。特別是和教材配套的“教師用書”裡,連每一道作業題的答案都寫出來了。如果長期依賴它,教師會養成不動腦子研究的習慣,這樣專業素養必然退化。所以正確的態度是,既要參考,又不能被這些資料牽著鼻子走。怎麼才能做到這樣呢?我的做法是,備同一篇課文時看不同的資料,瞭解不同的觀點,然後自己作比較和判斷。這最能鍛煉教師的思考研究能力。我長期訂閱《中學語文教學》《中學語文教學參考》《語文教學通訊》和《語文學習》,每期雜誌到了,我都要做資料索引。這樣,無論我備哪篇課文,所有有關這篇課文的資料便彙聚於我的眼前,供我研判,最後通過比較研究這些參考資料所得到的觀點,便是自己的靈魂。
多年前,我在一篇文章中談到引導學生閱讀時,這樣寫道:“引導學生在課文中讀出‘自己’,讀出‘問題’,就是讓學生與作品在精神上融為一體。”那麼作為教師,我們的閱讀同樣應該是讓自己“與作品在精神上融為一體”。唯有這樣,我們的閱讀才真正走進了作者的心靈,也讓作者的思想情感化作了我們的靈魂。因為“從來就沒有人讀書,只有人在書中讀自己,發現自己或檢查自己”(羅曼·羅蘭)。
目次
目 錄
閱讀,讓心靈自由自在地飛翔(代序) 001
第一輯
教育的情調從何而來?
——讀馬克斯·范梅南、李樹英《教育的情調》 003
“我們如何為人,也就如何教學”
——讀帕克·帕爾默《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20周年紀念版)》 009
“帶著批判的視角來審視芬蘭教育”
——讀文德《破解神話——還原真實的芬蘭教育》 016
“兒童是成人之父”
——讀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 019
“讓學校適應學生,而不是讓學生適應學校”
——讀尼爾《夏山學校》 023
“請把教育權留給我們自己!”
——讀尼爾《尼爾!尼爾!橘子皮!》 028
“一個尺寸適合一個人”
——讀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與大數據同行——學習和教育的未來》 034
父母對孩子的人格發展究竟有沒有影響?
——讀朱迪斯·哈裡斯《教養的迷思》的細思碎想 037
第二輯
新教育實驗的“路線圖”
——讀朱永新《新教育實驗:為中國教育探路》 051
“讓他們真正地成為更好的自己”
——讀朱永新《教育:創造無限可能》 054
中國教育依然需要“面向世界”
——讀黃全愈“素質教育在美國”系列叢書 058
告訴你一個更加立體的蘇霍姆林斯基
——讀吳盤生《追尋的腳步——結緣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 066
假如楊貴妃今天想吃鮮荔枝
——讀檀傳寶《你不全知道的勞動世界》 072
“各行各業天天都在大浪淘沙,憑什麼教育領域就例外呢?”
——讀湯敏《慕課革命——互聯網如何變革教育》 076
“人們往往不容易輕信小謊言,卻很容易相信大謊言”
——讀魏忠《智能時代的教育智慧》 080
讓哲學思考成為每一位教師的自覺
——讀冉乃彥《中小學教師如何用哲學》 083
第三輯
“詩和遠方”就這樣變成了“眼前的苟且”
——讀嚴歌苓《芳華》 089
凝練而含蓄,幽默而有爆發力
——讀嚴歌苓《金陵十三釵》 092
“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讀蕭紅《呼蘭河傳》 097
“本色見才華,我欽新鳳霞”
——讀新鳳霞《美在天真——新鳳霞自述》 103
願谷建芬老師的“新學堂歌”響遍中國校園
——讀穀建芬《新學堂歌》 106
第四輯
“為了和平,收藏戰爭!”
——讀樊建川《一個人的抗戰——樊建川抗戰文物收藏劄記》等著作 115
和老一輩大師相比,我們連學者都談不上
——讀李輝新作《先生們》 120
“一本回憶錄是一片昨天的雲”
——讀“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 130
最大的悲劇,是沒防住自己
——讀端木賜香《真假袁世凱辨別》 137
改革開放的先聲
——讀陳侃章《冬季裡的春闈——1977年恢復高考紀實》有感 143
“一場鍛造新一代的運動”
——讀潘鳴嘯《失落的一代——中國的上山下鄉運動·1968~1980》 149
第五輯
“歷史之謎的解答”
——讀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157
“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讀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 167
“共產黨人不屑于隱瞞自己的觀點和意圖”
——讀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 174
“解放”即“自由”:馬克思錯了嗎?
——讀楊適《人的解放——重讀馬克思》 181
“批判正是科學的生命”
——讀波普爾 193
“要創造有利於進步的條件,而不是去‘計劃進步’”
——再讀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199
第六輯
原來丹麥不僅僅有安徒生
——《教育的100種語言》序 205
精心加工每一份“草稿”
——《教育的100種可能》序 208
用一生的時間去尋找那個讓自己驚訝的“我”
——《自己培養自己》序 217
“掏出心來”
——《教師的解放與超越》序 222
把愛好與職業融為一體的人是幸福的
——胡豔戲曲繪本《浣花箋》序 224
致敬我們時代的新教育英雄
——《教育的幸福——我與新教育20年》序 227
把種子交給歲月
——《智慧教育 幸福武侯》序 231
用教育編織生命的故事
——《故事裡的教育智慧》序 233
後 記 237
閱讀,讓心靈自由自在地飛翔(代序)
閱讀,讓心靈自由自在地飛翔(代序) 001
第一輯
教育的情調從何而來?
——讀馬克斯·范梅南、李樹英《教育的情調》 003
“我們如何為人,也就如何教學”
——讀帕克·帕爾默《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20周年紀念版)》 009
“帶著批判的視角來審視芬蘭教育”
——讀文德《破解神話——還原真實的芬蘭教育》 016
“兒童是成人之父”
——讀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 019
“讓學校適應學生,而不是讓學生適應學校”
——讀尼爾《夏山學校》 023
“請把教育權留給我們自己!”
——讀尼爾《尼爾!尼爾!橘子皮!》 028
“一個尺寸適合一個人”
——讀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與大數據同行——學習和教育的未來》 034
父母對孩子的人格發展究竟有沒有影響?
——讀朱迪斯·哈裡斯《教養的迷思》的細思碎想 037
第二輯
新教育實驗的“路線圖”
——讀朱永新《新教育實驗:為中國教育探路》 051
“讓他們真正地成為更好的自己”
——讀朱永新《教育:創造無限可能》 054
中國教育依然需要“面向世界”
——讀黃全愈“素質教育在美國”系列叢書 058
告訴你一個更加立體的蘇霍姆林斯基
——讀吳盤生《追尋的腳步——結緣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 066
假如楊貴妃今天想吃鮮荔枝
——讀檀傳寶《你不全知道的勞動世界》 072
“各行各業天天都在大浪淘沙,憑什麼教育領域就例外呢?”
——讀湯敏《慕課革命——互聯網如何變革教育》 076
“人們往往不容易輕信小謊言,卻很容易相信大謊言”
——讀魏忠《智能時代的教育智慧》 080
讓哲學思考成為每一位教師的自覺
——讀冉乃彥《中小學教師如何用哲學》 083
第三輯
“詩和遠方”就這樣變成了“眼前的苟且”
——讀嚴歌苓《芳華》 089
凝練而含蓄,幽默而有爆發力
——讀嚴歌苓《金陵十三釵》 092
“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讀蕭紅《呼蘭河傳》 097
“本色見才華,我欽新鳳霞”
——讀新鳳霞《美在天真——新鳳霞自述》 103
願谷建芬老師的“新學堂歌”響遍中國校園
——讀穀建芬《新學堂歌》 106
第四輯
“為了和平,收藏戰爭!”
——讀樊建川《一個人的抗戰——樊建川抗戰文物收藏劄記》等著作 115
和老一輩大師相比,我們連學者都談不上
——讀李輝新作《先生們》 120
“一本回憶錄是一片昨天的雲”
——讀“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 130
最大的悲劇,是沒防住自己
——讀端木賜香《真假袁世凱辨別》 137
改革開放的先聲
——讀陳侃章《冬季裡的春闈——1977年恢復高考紀實》有感 143
“一場鍛造新一代的運動”
——讀潘鳴嘯《失落的一代——中國的上山下鄉運動·1968~1980》 149
第五輯
“歷史之謎的解答”
——讀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157
“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讀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 167
“共產黨人不屑于隱瞞自己的觀點和意圖”
——讀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 174
“解放”即“自由”:馬克思錯了嗎?
——讀楊適《人的解放——重讀馬克思》 181
“批判正是科學的生命”
——讀波普爾 193
“要創造有利於進步的條件,而不是去‘計劃進步’”
——再讀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199
第六輯
原來丹麥不僅僅有安徒生
——《教育的100種語言》序 205
精心加工每一份“草稿”
——《教育的100種可能》序 208
用一生的時間去尋找那個讓自己驚訝的“我”
——《自己培養自己》序 217
“掏出心來”
——《教師的解放與超越》序 222
把愛好與職業融為一體的人是幸福的
——胡豔戲曲繪本《浣花箋》序 224
致敬我們時代的新教育英雄
——《教育的幸福——我與新教育20年》序 227
把種子交給歲月
——《智慧教育 幸福武侯》序 231
用教育編織生命的故事
——《故事裡的教育智慧》序 233
後 記 237
閱讀,讓心靈自由自在地飛翔(代序)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