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你 因為我
商品資訊
商品簡介
用生命陪伴生命的人生,永遠有耐人尋味的詩篇可吟誦;即使面臨老、病威嚇,只要盡心盡力,生病也有啟發;病程中,也有可觀風景。
◎體悟與感知身體病兆告訴我們身體怎麼了的重要性與即時性。
◎身體復健要及時,醫療歷程要兼顧保命和保功能,培養化繁為簡,簡單事持續做的毅力。
◎夫妻之道無他,在相互盡心盡力的型塑陪伴關懷網絡,以力抗病老威脅,讓生活依然能多元有養分。
一個七十六歲,一個七十三歲,大家口中的老翁老婦,當倒下或離世隨時都會來敲門時,
是要以「詛咒的自我放棄」或是以「祝福的再奮起」來度過殘餘人生呢?
照顧先生猶似扛著沉重的大包袱,無法放下的妻子,選擇與它合而為一的生活,用文字
紀錄先生的奮戰姿態和照護他的點滴心歷路程。
是回顧、是對照、是安慰,是激勵,是分享,或許讓肩更能挑、背更能挺、腰更有力、腳更能走吧!
說來大家也許不相信;我和先生認識不到半年,
竟以彷彿相處多年的直覺,毅然簡潔的織起婚姻的帳屋;
我自己寫著我們兩人一生的信約,腦中浮映著:
吃麵時會將我髮絲輕夾雙耳、
走在馬路上一定護衛左側並溫柔牽著我手的先生……
夫妻,相扶相起,不離不棄:
我不站在終點處等你
我迎向前去,隨你從起跑點出發;
我們一起
接受每站檢驗 喘息 跌跤 爬起
腳步踉蹌 汗水淋漓 心跳乒乓 記憶流轉
時間滴答
我們不需互相等待準備好了的時候;
花開芬芳 花落韻美
不需等風 等雨 等陽光
生活瀟灑盡興 一切自來!
作者簡介
林碧霞
我們倆幼小就失怙,母親獨力辛勞養育促成了堅韌性格;靑少時期各自在理工、教育領域覓得安定處;53年前一場偶遇,天生注定式的決定攜手以敬、以愛編織人生。
如今,我們,一個76歲,一個73歲,大家口中的老翁老婦,當倒下或離世隨時都會來敲門時,是要以「詛咒的自我放棄」或是以「祝福的再奮起」來度過殘餘人生呢?
沒錯,照顧先生猶似扛著沉重的大包袱,無法放下的我,選擇與它合而為一的生活,我用文字紀錄先生的奮戰姿態和我照護他的點滴心歷路程,是回顧、是對照、是安慰,是激勵,是分享,期許讓我的肩更能挑、背更能挺、腰更有力、腳更能走!
序
推薦序一
不倒的生命鬥士
與陳義謙先生和林碧霞女士的首次相遇,是二○二○年二月在十七樓的神經外科病房,陳先生精神抖擻、完全不像剛完成腦部手術的患者,至今我仍印象深刻。
之後將近四年的每次住院治療和門診追蹤,林碧霞女士一直堅定地守護在陳先生身旁,給予他無微不至的照護,讓我深感動。
原發性腦部淋巴癌是一種罕見的淋巴癌,至今尙未有標準的治療方式,每位血液腫瘤科醫師可能都會提出不同的治療方法。
這種疾病因腫瘤位於中樞神經,而中樞神經是身體極度保護的部位,使得一般常用的淋巴瘤治療藥物難以抵達並有效對抗腫瘤。
因此,高劑量的特定化療藥物成為首選的治療方式,但因為原發性腦部淋巴癌的患者多數年紀較大,使得治療變得更加困難。
在這場與病魔的對抗中,醫生雖然能夠制定治療方針並提供各式藥物,但最終的戰鬥還是需要病人自己上場。
陳義謙先生,以七十三歲高齡,勇敢地接受了六次高劑量化療,並完成了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作為鞏固治療。
如果不是林碧霞女士一直堅定地守護在他身邊,這段艱辛的治療旅程絕不會如此順利。完成原發性腦部淋巴癌的標準治療後,為了遏止腦部功能的退化,林碧霞女士更是費盡心力安排了多元且豐富的復健課程以及多次的國內外旅遊。
每次回診,醫者都能深切感受到林碧霞女士對陳義謙先生的無私關愛,她的照護不僅是醫療,更是一份充滿愛和情感的陪伴。
這本書是一個生命之光的見證,林碧霞女士詳實的記錄她與陳義謙先生攜手面對身體有形的疾病痛楚與心理無形的焦慮不安,但同時也讓人讚嘆堅韌的心靈所迸發出的能量與勇氣。
這本書更是個能讓醫者自我省思檢視的可貴經驗,雖然是醫者在醫治病人的疾病,但病人才是醫者最好的老師。
臺北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 王浩元醫師
推薦序二
愛與堅持
生命的曲折與波動有時超越我們所能想像,但也同時給予我們勇氣和希望繼續前行。
個人感到非常榮幸,能夠為我們一直敬愛的碧霞校長的新書寫這篇序文,以醫師眼中所見他們充滿挑戰但卻愈發勇悍、堅持與互信互愛的旅程。
義謙師丈於二○一九年因身體出現了疲倦暈沉、走路歪斜、終日打嗝的症狀,最終發現是腦幹長了淋巴瘤,雖經手術成功切除卻留下平衡失調及短期記憶喪失的後遺症。
手術後碧霞校長扛起了師丈漫長復健之路的重擔,投入全副的心思及愛,成為師丈最堅強的後盾,鶼鰈情深著實令周遭親友動容。
校長不僅為先生安排了每日居家復健和生活中的各項活動,來防止師丈腦部退化,更數次帶著坐輪椅的他出國旅遊以舒展長期復健所累積的鬱悶。
這其中的點滴辛苦難為外人所體會,但如此的堅持和努力在醫者眼中是積極作為和無私奉獻,也是居家照顧及復健的典範。
這本回憶錄也充滿了生活的點滴,從他們年輕時的愛情故事,到師丈的奮鬥歷程,再到面對疾病的衝擊,在在彰顯著他們倆面對逆境時的堅毅與勇敢,同時也提醒了我們珍惜每一個瞬間,珍愛身邊的人,並永不放棄希望。
碧霞校長和義謙師丈的故事激勵了後進: 無論生命浪濤如何拍打,愛和堅持就是我們前進的力量。
感謝他們分享這個珍貴的生命歷程,讓我們走進這本回憶錄,一同見證無私的愛,一同學習在逆境中堅持,一同感受生命的美好。
衷心祝福碧霞校長和義謙師丈身心安康 自在喜樂!
梅約醫療集團暨德煌生醫科技執行長 廖健仲醫師
推薦序三
找到屬於自己的奇蹟
當我回顧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光,總是充滿了無數美好的回憶,而當中最深刻的回憶之一,便是碧霞老師。
她是那位在我人生中留下深刻印記、用她的智慧和關愛、塑造了我的成長歷程的老師。
畢業多年後,我回到新竹當地開立診所,秉持 我的願景及核心價値專注在慢性病及疼痛治療等領域,服務鄉親。
這次相遇源於師丈的疾病,一場生命的考驗,也是一段勇氣和愛的旅程。
當老師決定將這段經歷轉化為一本書時,我有幸參與其中,提供我的專業醫學知識,同時也見證了這段生命奮鬥的過程。
如同老師第一本書中寫下的:
「沒有紀錄,事情就等於沒有發生」。
這本書記錄了一段關於堅韌和堅持的旅程,也告訴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刻都値得被記錄。
書中融入了一些醫學知識,以及對生命的深刻體悟;
當我翻閱這本書,看著那些文字,我的內心激動而感慨;我們生活中充滿了未知,充滿了挑戰,有時候我們會在這些挑戰面前感到膽怯,甚至無法抉擇;但當我閱讀這本書時,我可以體會:無論生活如何嚴峻,挑戰多麼困難,也有希望,也有力量。
同時,我們也見證了家人之間的愛和支持的力量。我的老師和師丈一起面對挑戰,一起努力,一起經歷每一個高低起伏,這種團結和愛情是無價的。
這也提醒著我們,家人間的情感連結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強大,更勇敢。
生命是一場充滿挑戰和試煉的旅程,但也是一場充滿驚喜和奇蹟的旅程。
這本書告訴我們,希望總是存在的,只要我們願意相信,願意努力。
最後,我想對碧霞老師和師丈表達崇高的敬意;他們的勇氣在在觸動了我的心靈,啟發了我的靈魂,提醒了我生命何等可貴;讓我在醫師執業的過程中,隨時提醒我行醫的初心,並重視每個病患的「心」。
請觀看我的老師和師丈的堅毅奮戰旅程,並從中汲取力量;
願我們都能在生命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奇蹟。
新竹億安診所院長 林家億醫生
推薦序四
珍貴的禮物
二○二一年因緣際會經朋友Ivan介紹認識了陳大哥及碧霞校長,讓我能藉由運動科學的專長來幫助陳大哥復健。
感謝老天爺的安排,讓我遇到兩位堅強的賢伉儷,他們也是我創業中的貴人,我每周兩次從頭份開車去新竹服務,他們執著認眞的精神,讓我也充滿正能量的回到家庭和公司。
人們過去對於健康的理解,通常只在醫療領域;也就是說,醫療系統是人們病痛後最常求助的對象,病患希望透過此系統能快速恢復正常的樣子,恢復日常的生活。
因此當大量失能老人出現時,大家自然的循醫療思維去思考問題。後來,長期照護機制出現了,以為這樣能讓已經失能的老人得到最好的照顧,但我覺得這是亡羊補牢的思維和做法。
我覺得,健康維護,不只在身體出現問題時的醫療,更在平時的保養防護,因為隨著年歲增長,我們身體功能自然會老化、退化,其中,肌肉骨質和神經系統的退化,與生活品質和自理能力最為相關。
肌肉流失使得代謝降低、力量減弱;骨質流失讓身體結構脆弱易碎;而神經系統功能退化,會讓人逐漸失去對肌肉力量的掌控,進而導致日常生活行動力的減退,迎接而來就是各種慢性疾病和身體機能的衰退。
如今運動科學抗老化的成效已普遍淸晰,我們可以運用此觀念在醫療復健與保養上。
當初接下陳大哥的復健託付時,內心有點膽怯與躊躇,過去,我服務的對象是運動員以及醫院診所的一般民眾,這些人大多是因為運動傷害而求助,而陳大哥腦幹長腦瘤造成神經損傷的問題,依我的判斷是非常棘手的個案。
不過,我從運動科學的認知和實踐中發現,肌肉、骨質及神經系統都會對壓力起反應,也就是,透過有計畫、漸進負荷式壓力刺激可提升肌肉質量、骨質密度及神經系統等效率。
因此我為陳大哥設計了一套復健運動,那就是筋膜放鬆、日常功能控制訓練、肌力訓練等三項運動訓練來協助他對抗命運。
在這兩年的復健過程中,讓我充滿了挑戰也碰到很多關卡,但在陳大哥不怕苦、不怕痛的生存意志支撐及碧霞校長的支持鼓勵下,大哥的身體經由筋膜放鬆不再十分僵硬了,同時在自己做曲蹲、工具負重訓練等項目下,他的身體肌力明顯增加並強壯許多了,但是目前仍有單邊肌力尙未恢復而呈現失衡,這也是我未來思考改善的重點方向。
對於有失能老人或病人的家庭來說,醫療照護的開支與心力負擔是很沉重的,但碧霞校長不放棄的精神及勇氣在我服務的兩年裡都看在眼裡,陳大哥的身體狀況越來越有起色,這多半來自於碧霞校長的堅持及陳大哥的認眞。
如今碧霞校長將照顧陳大哥的復健故事寫成書籍分享,我覺得是給患者及家屬一份珍貴的禮物,我相信透過故事,能夠讓他們獲得滿滿的力量,不放棄地繼續對抗病魔。
人體微修廠負責人 鍾志朋 物理治療師
推薦序五
感恩相伴的生命之旅
我跟林碧霞老師的緣分源起於新竹縣寶山鄉的雙溪國小。
那年我小學四年級,是個來自南投神木村的窮小孩,有幸得到老師的國語文指導,代表學校參加校外演講比賽,沒想到一舉成名,竟然抱個全縣第二名的獎牌回來!
在那個民國六十五年、全校只有十二個班級的鄉下小學,瞬間在鄉里間造成轟動,揚名萬里!
小學畢業前,我一直受到老師的指導出賽,幾乎每次都告捷,這些經歷,不僅改變了我的生活,也開啟了與兄姊截然不同的求學之路,使我成為今日的自己。
因此,林碧霞老師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位老師,更是我人生中的貴人,是那位改變了我命運的特別人物!
在那個以書信傳情的年代,每到教師節和新年,我總會寫卡片給老師,表達問候之情。然而,隨著時間推移,生活變得越來越繁忙,忙於學業、工作、結婚、生子等種種事務,漸漸失去了和老師的聯繫。
直到二○一五年,透過社交媒體重新聯絡上老師,我們再次建立了聯結。在二○一五年的九月十五日,距離小學畢業已幾十個寒暑,我終於有機會親自向睽違近四十年的老師表達感謝之情。當天短短兩三個小時的相聚,我們不由得互相訴說別後這幾十年來的際遇和人生轉折,好長、也好短!
老師的聲音依然溫柔,就像我記憶中的那樣有著獨特的氣質;讓我回想起小學時,老師準備帶我參加校外比賽的那個午後。
當時,老師先帶我到她家休息,讓我恢復體力,以應付下午的比賽。也許是因為比賽前緊張、也許是因為第一次來到老師家,小小的我在躺椅上閉著眼睛,心情眞的有些緊張。然後,我聽到老師用柔和的聲音鼓勵我放鬆,好好休息。
那一刻,老師的溫情和關懷深深地刻入了我的心底。値得一提的是,那天我第一次見到了師丈,他匆匆回家吃午飯,然後再出門上班。
隔年二○一六年大年初二,我回新竹娘家吃完團圓飯之後,下午便帶著先生和兩個孩子去向老師與師丈拜年,我們不僅是為了拜年,更是為了表達對老師當年無私教導的感恩之情,因為老師的支持才讓我們擁有今天幸福的生活。
同是客家子弟的師丈和先生一見如故,他們聊著家事、國事、天下事,彷彿是多年不見的知己。
師丈也關心著我們兩個孩子的學業和生活,分享了他珍貴的人生經歷,這些話語讓我們受益匪淺。
從那一天起,每年初二回娘家之後,我們都會前去探望老師與師丈。每次聆聽老師和師丈分享人生經驗,都讓我們更加明白生活的眞諦。尤其是兩個寶貝兒子,他們每年很幸運可以得到師丈親手題款的紅包,這紅包背後充滿了對我們的關愛和祝福。
我先生與師丈之間的默契也讓我感到溫暖,他曾特別送給師丈一張珍貴的台灣古地圖,這份禮物象徵著他們之間的深厚情誼和感激之情。
每一年的這一天不僅是拜年,更是一個充滿愛與感動的時刻,讓我們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情誼是多麼珍貴,生活中的感恩之情是多麼深刻。
生命中的緣分,總是充滿奇妙的安排。其實老師並未在課堂上教過我,她眞正教過的是我二姊,而後來老爸跟老師同校服務,老哥也有機緣跟老師認識。
經過數十個年頭,我再次與老師相聚,發現她對我家人的愛和關懷一如往昔,尤其對我的丈夫和孩子,充滿無盡的關心和疼愛。
然而二○一九年,我在臉書上看到了老師的發文:
她說她的巨人倒下來了,因為型男師丈開始身體不適,到了二○二○年一月,被診斷出腦部長了腫瘤。接下來,師丈經歷了重大手術、化療和復健,這些過程折磨著他的身心。
而在這段時間裡,我看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老師,那位溫柔纖弱、需要師丈呵護的老師,面對著生命的嚴峻考驗,她展現出了非凡的堅韌和智慧。
我目睹老師如何細心照料著師丈,在照顧師丈的過程中,老師展現了各種令人驚嘆的創意和智慧,令我深感敬佩,我唯有透過不同的方式來為老師加油打氣,並衷心祝福師丈早日康復。
然而,就在去年的二○二二年十二月十六日,我的生命瞬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宛如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
我丈夫,一位在公職機關任職的高階官員,當時正在高雄出差開會,突然發生急性腦溢血,生死關頭,情況危急。
當我接到他祕書的電話時,我終於體會到了老師所說的巨人倒下來的感受!
幸運的是,多年來的修行練功及打坐的基礎,我自己心神馬上安定下來,匆忙整理好電腦,趕坐高鐵前往高雄榮總,陪伴先生進行緊急的開顱手術以及接下來的各種嚴峻考驗。尤其是在加護病房的三十天裡,病情時好時壞,腦顱高壓幾度飆升至30(正常10-15mmHg),危及生命!
面對先生的生死關頭,我每天探視時在他耳邊播放著〈和平祝禱歌〉,希望透過他熟悉的音樂,為先生祈禱、加油打氣,並在先生耳邊輕唱,同時跟他說心要跟著音樂走,讓他的心安定,一方也安定我自己的心,讓我能一直保持著正向的力量,同時用這股正能量來鼓勵當時還昏迷不醒的先生。
後來他奇蹟般的甦醒保住了性命,雖然右半身目前還沒有力氣,可能會留下終身殘疾;
但至今,我們仍在積極進行復健,面對這不可預測的挑戰,我不知道最終結果會如何,但是我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們每天進步一點點……一點點,就是値得感恩的!
在這段旅程中,在我先生出事這段期間,我感受到了無數人的關愛和援手,但最鼓舞我的莫過於老師和師丈的堅韌奮鬥歷程。
經歷這一切後,我對老師在照顧師丈時所經歷的辛勞有了更深的體悟。看到老師在照顧師丈期間所展現的創造力和行動力,深深啟發了我作為學生的內在潛力,指引著我依循老師的楷模前進,我們也可以像老師和師丈一樣,堅定地迎接挑戰!
我深信,這兩位客家男人一定能發揮客家本色「硬頸」的精神,堅毅的找到最佳的復原之道,過著充實與高品質的生活!
最後,我深感榮幸並衷心感謝老師邀請我為她的新作寫序。
老師是一位傑出的教育家,她的學生遍佈天下,但我相信,老師也渴望這本書能激勵所有面對逆境的人,鼓舞他們像我們一樣,堅毅、勇敢、溫柔地陪伴著另一半度過一生!
再次感謝老師,如果沒有老師,就不會有今天的我。
讓我們共同承諾好好照顧先生和自己,一起加油喔!
現任外商軟體公司 台灣分公司通路業務總監 邱宇
作者序
幸與不幸
現在,每天起床後,先生要做一百下抬臀運動再下床;
然後在我或外傭的協助下,繞客廳五圈,再走一段門前巷路,然後坐在輪椅上就著圓桌看報紙或《今周刊》,他會邊看邊畫線,生怕遺漏了重要的字句與訊息。
最近, 鄰居或朋友看到他,都訝異或讚許的說:
「氣色眞好哇!」
「走路走得很穩喔!」
「你照顧得很好啊!」
先生從二○一九年九月發病、走路歪斜暈昏,二○二○年一月發現腦部腫瘤後,歷經:化療醫治的辛苦煎熬,腦、肌力的衰退,到目前居家復健、身心體力的進步等,近四年的生命轉折歷程,對他、對我與家人在在都是嚴厲的考驗,別人一句:
「他怎麼撐過來的?」
「你怎麼做到的?」
聽起來雖有一點點安慰感,但是要說起、回想起這近四年的陪伴與照顧,其實是費神、費心的滿點酸苦,豈是三言兩語一時能訴說言盡?
就像今天先生跟我講了幾次:
「我想去那個躺椅休息。」
我說:
「你剛才已經休息一個小時了,現在不要喔,我們來動動手喔!」
先生生氣的說:
「我說什麼,你都不同意。」
其實我沒有都不同意,以前他說累了,我就會給他休息;沒想到他一休息,就是兩三個小時!
後來我警覺到:讓先生幾個小時沒動腦、沒動手、沒動腳的,我便是在助長他腦部退化、加速他失智啊!
現在,我了解先生的疲累現象,原來是身體的血氧不足,更要陪他動腦、動手、多喝水、多做深呼吸,尤甚於放他靜靜的躺或坐。
我跟先生說:
「陪你恢復健康,我會盡心。 」
沒想到,他竟快速地回答說:
「我也會盡力!」
是啊,人生七十餘載,每當命運轉折來襲,我們不都是手牽手的盡心和盡力嗎?
回想先生第一次到我家,穿著紅色的毛衣,配著外八的走路姿勢,姐姐竊竊的對我說:
「他很像七脫人。」
這個七脫人的評論,我想是姊姊觀看電影、電視裡人物劇照的投射,影劇裡刻板的靑少年流氣打扮,常以紅色來表述其所作所為的怪誕與粗野,所以初次見面,先生的穿著與舉手投足樣態,看慣規矩的姐姐很自然地貼了以上的標籤。
我第一次到婆家,遇見小叔,他小聲的問我:
「我哥哥像流氓,你是老師,怎麼會願意嫁給他?」
流氓說,是因為先生是他們家最不愛讀書的孩子,喜歡往外跑,喜歡和家巷裡的大哥混。
不愛讀書,沒讀過多少書的哥哥,有什麼前途可言?
的確,我們兩手空空,一個二十歲,才剛教書,一個二十三歲還在當兵,就結婚了,媽媽說:
「不需聘金,總要有喜餅請親友吃吧!」
還好先生工專的老大哥同學借給我們訂婚的喜餅錢;四個月後,我領了第一次的薪水才還他。
先生在兩個高中職當老師,前後加起來只有一年,職業學校偏重高中部,認定高職生不會升學,正可使喚來做全校的勞動工作。所以先生班的孩子負責打掃的區域很廣,學生掃不勝掃,尤其菸蒂特多,學生抱怨連連。
他跟這些大孩子說:
「沒有人丟垃圾,就不用撿垃圾;如果有人隨地丟垃圾、菸蒂,你們可叫他原地罰站。」
到底是因為高職孩子的個子高、彪,還是罰站方法有效,垃圾眞的因此減少下來了。
學校實施教室前花圃綠美化比賽,很多班級花錢買草花來種,而他們班花圃的小石頭很多,他教大孩子從自家摘地瓜苗來種就好,並且約定,不想上課的人,就去撿一桶小石頭,不想撿了,就進教室上課。
很快的,花圃沒有石頭了,地瓜葉長得強壯又茂盛,學期末,其他班的草花枯死了,只有先生班級不僅開心的採收地瓜葉、地瓜去市場販賣,也帶著地瓜到客雅溪的小山丘上辦野餐。
先生教高三電學,班上有一位學生學科成績很不理想,甚至連九九乘法都不會記背。
先生跟他約定:月考時如果他能寫出九九乘法,就讓他過關。
那位學生因此有了課堂上具體努力的學習目標,期末考,先生眞的出了一張九九乘法的試卷給那個大孩子考。
就這樣,那個大孩子過關了,後來也順利畢業了!
而先生自己讀高工時,就沒能幸運地遇到有同理心的老師和學校。
高二時,他的英文成績不及格,需要補考,補考如果沒過就要留級。
他怕留級,獨力撫養五個小孩的媽媽會生氣、難過,他不想再聽媽媽著急的念:
「義謙啊!你是沒有爸爸的人,不讀書,你要怎麼辦?」
所以他直率的去拜託英文老師高抬貴手,讓他補考能過關,不要被留級,但是英文老師竟跟學校說先生恐嚇她!
最後直接被學校退學,連留級也免了!
十七歲,命運帶他提早走入職場,後因同工不同酬的刺激而醒悟,半工半讀的完成高職學歷,甚至一舉考上台北工專。
先生來到高職教書時,每天騎著高工同學借他的老爺腳踏車,從新竹市騎到新竹縣的新豐,口袋裡僅放著一百塊以應急。
家裡太需要錢了,下課後,他兼了幾樣差:賣電器、賣淸潔劑、推銷保險……等,賣他可能拿到的無本物品。晚上,又去夜校、補習班兼課。
高職教學鬆散的步調,及過長的寒暑假和急於改善家裡經濟等因素,先生辭職到台北電梯公司上班,開始借住朋友家,過著一個星期工作七天,一個月才回家的日子。
我抱怨他丟下我這個閩南媳婦和客家婆婆相處的煎熬,而他外地工作的辛苦和寂寞,又何嘗是我這個單純的教書人所能想像?
夫妻兩人相隔兩地的生活模式,終究不能持久,先生又回到家鄉的東亞日光燈上班,負責特別燈泡的研發和製造。
四年後,工專同學邀他合夥創業作電阻,正當生產順利時,同學卻意外車禍往生了!
先生接著響應「客廳即工廠」的家庭工廠政策,在家裡做起可放在手錶裡的迷你燈泡。
當時迷你燈泡外銷訂單多,家庭工廠人手不夠時,我學校下班後,也加入趕工行列,學習起用顯微鏡黏扣鎢絲的操作。
聽機器戚戚掐掐不間斷的聲音,是我們那時生活的日常,卻為先生賺進了第一桶金。
有了資金的挹注,他又轉進新興的電腦行業了!
同時期,先生的另一工專同學生產電腦顯示器行銷國外,一開始就開了多條的生產線,市場行銷膨脹得太快後,資金一時週轉不靈,就商請先生替他背書,幫助他向銀行貸款,以協助在中國生產。
誰知道,顯示器生產成功的慶功宴上,這位同學竟然腦溢血突然過世了,先生因此為他背上了四千多萬元的債務。
每個月需償還銀行三十萬元利息的壓力,他只好又重回業務員的角色,重出江湖,出外兼打臨工。這次,遠赴中國!
前後一年多的時間,他從最北的哈爾濱開始,到最南的海南島結束,除五個邊疆省分沒去外,他去了中國三十省,選擇這些省會的大學街推銷電腦和電腦連接器。
這一年多南征北討的行銷,居然把×安電腦的庫存都賣光了!
白天走在各省的大學街,晚上住在大學宿舍,除簡單梳洗外,先生提著大行李箱,頂著捲長的頭髮,灰黃不白的襯衫露在褲腰外,一身流氣模樣,他誑別人身上有帶槍,在地人不疑,紛紛信以為眞了!
兼差打臨工所賺的錢,當然無法解決銀行高額利息與住家可能要被抵押的壓力,先生必須再次伸長身體的五感觸角,到處去尋找東山再起的契機。
啊!皇天不負苦心人,在與友朋聊天請益中,他聽到了一個未被實現、未做成產品的構想,就再度燃起鬥志,四處積極尋找能做出這項新產品的相關人才。
為尋找這樣的人才,為實現他的構想,他花時間守候再守候:
在相約的停車場、在人才上班的工廠、在等人才下班的車上;在白天、在夜晚、甚至通霄到天亮。
他一人中心式的串聯各外部兼差的軟硬體人才,終於開發出具有競爭力的新產品,公司也逐漸招募到更多優質人才。
公司規模擴增了,兩年內先生把債務還淸了,銀行經理一再好奇的問:
「你是做了什麼新行業, 賺錢這麼快?」
接著,先生從電腦業走入印刷電路板、太陽能、半導體等相關檢測設備業,當產品受到市場肯定時,沒想到迎來大公司以專利申請、限制與維護來欺壓。
他們企圖消滅有競爭威脅的小公司,不惜花錢請來赫赫有名的大律師來圍剿,他們懂得以各種名目指控,而先生自認產品乃自己研發,有爭議的僅是其中一個小零件,所以不在意、不專注、不積極的打這件官司。
六年後,二審的年輕法官直接判先生公司侵權,須賠對方整台設備的損失,共計一億元……。
事後,先生嘲諷自己說:
「早知道要白白送錢給人家用,不如買部賓利、勞斯萊斯來開,比較實在!」
不曾向我訴說心中「痛和難」的先生,幾天後,平常都淸晨四點左右就起床的人,竟賴床了!
七點、八點、九點,我屢叫他不應,屢催他不起,雙眼緊閉的憔悴模樣,讓我又急又疼。
我用湯匙撬他的嘴,餵下一點水,再按摩、揉搓、拉他的手腳,我無助的眼淚拌和著安慰話語,但他的臉依然僵硬,沒表情!
近午時刻,我忍不住了,決定強力的半背、半拖他起床,背背拖拖的,終於把他帶到樓下了……。
只消沉了一天,第二天,先生再次振作起來,接受兒子、夥伴的建議,大刀縮減公司規模以力抗大公司企圖消滅的危機,然後重新整隊出發了。
這個一生為理想、為家庭盡心盡力付出的人,是不是因長年燒腦過度、心力交瘁,就在二○一九年身體出現了疲倦、暈昏,走路歪斜、終日打嗝的症狀。
而後近四個月的摸索就醫、服藥等折騰,最後才僥倖發現是腦幹上長了淋巴癌。
先生的生命早已悄悄地面臨嚴酷的威脅,腦神經細胞因腦水浸泡擠壓而陸續損傷死亡,身體自主的平衡行動和短期記憶都相繼喪失了!
我看過不少親友,生命遭逢厄運的時刻,不免紛紛陷入怨天尤人或自暴自棄的深淵,而準備在過年後就開刀的先生,竟在新春期間,開朗的一個一個打電話,邀請所有認識的朋友來家裡茶敍、拍照和告別,他一臉歡愉,好像在開生日趴一樣。
我們,一個七十六歲,一個七十三歲,大家口中的老翁老婦,當倒下或離世隨時都會來敲門時,是要以「詛咒的自我放棄」或是以「祝福的再奮起」來度過殘餘人生呢?
沒錯,照顧先生猶似扛著沉重的大包袱,無法放下的我,選擇與它合而為一的生活。
我用文字紀錄先生的奮戰姿態和我照護他的點滴心歷路程;
是回顧、是對照、是安慰
是激勵,是分享!
期許它讓我自己的:
肩更能挑
背更能挺
腰更有力
腳更能走!
目次
推薦序一 不倒的生命鬥士
推薦序二 愛與堅持
推薦序三 找到屬於自己的奇蹟
推薦序四 珍貴的禮物
推薦序五 感恩相伴的生命之旅
自序 幸與不幸
頭暈 打嗝來襲
醫師 救命啊
我可以嗎
看護來去
不要動
病房日常
幹細胞.無菌室
腳在哪裡
做了 就知道
找幫手
無心插柳
模範生和丁先生
給我睡一下
等待
陌生人
最美的風景
來不及穿的旗袍
簡單的事 一直做
後記 乘愛而行
書摘/試閱
腳在哪裡
結束第五次化療回家後的那次意外,我的心到現在還是感到內疚、自責和警惕。
那次回家休養,我和看護扶著先生上二樓;才走上第二階,他忽然軟腳無力的蹲下來,小腿撞到木板後出血和瘀靑了。
「先生怎麼啦?他不能出血啊!」
因為這次化療,他的血小板偏低,萬一血流不止……。
那一夜我無法入眠,想著先生在醫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為什麼他的腳力、體能退步了?」
回想每次化療後,醫生來查房時都會鼓勵先生儘量下床,而護理師卻警告:
「下床小心、避免跌倒!」
我和看護聽從護理師的善意建議,為迴避風險,就將這句「避免下床」,和「最好不要下床」畫上等號。
隨著化療次數增加,先生下床的風險更高了,臥床自然的多於下床,護理師「下床小心」的警告也不再耳聞了!
如今,這一跌驚醒了我,想起醫師的話是不是話中有話呀:
是不是在暗示與傳達先生的身體功能將有變化?
是不是預告先生長時間化療臥床,肌力、肌耐力將有衰退的問題?
是不是提示我要「同步」為先生做復健?
當時,我沒有多思考醫師的話,卻採納了護理師的風險說,是不是這樣蹉跎時日,以致坐失復健的黃金時機?
想來慚愧啊!我是受過教育的人,竟然不知復健要即時的意義與影響;竟然天眞的、被動的在等醫師給我下正式指令。我的惰性,讓我在醫師與護理師一輕一重的話語中,選擇輕鬆無為,不積極、逃避式的陪伴。
這一意外,我反省到:即使下床活動有風險,但「失與得」相較的歷程與結果,不去嘗試,怎麼分辨其中的眉角呢?
反省後的第二天,我馬上打了各種可諮詢或能支援的電話,最後,相繼請來了復健師、腳底按摩師,並將他們教導的復健方法錄影下來,我、看護、先生就開始在家、在醫院進行自主式的復健運動。
二○二一年八月三十日,先生結束了八個月的化療,終於出院回家了!
回家後,先生脖子癱軟、頭抬不起來;身體水腫又僵硬,四肢無力的整天躺在床上。
我想起七月底,先生從無菌室出來,轉至普通病房後的一個狀況:
「軀體沉重、不會自主翻身、雙腿僵直沒有彈性,兩腳常不自主交疊,進而隱約出現淡紫紅印。」
護理師說那是形成褥瘡的先期跡象,她提醒我們要幫先生定時翻身,移動雙腿,或是拿三角枕頭隔開雙腿,避免他長時間雙腿交疊的壓迫肌肉而造成傷口。
護理師的眼睛還不經意的向鄰床示意;我腦海也快速浮出鄰床朋友的病況:這位朋友的小腿有褥瘡,而且嚴重潰爛;護理師淸理其傷口的血腥畫面或淸理時的哀號,都讓我不忍目睹和聽見。
長時間臥床的後果太可怕了!我決定不讓先生重蹈覆轍,我要想盡辦法,就是勉強,也要把他抱坐上輪椅,離開床。
有一天,看護抱著先生移位,只見他雙腳交疊的如麵條般垂掛,我大聲的問他:
「你的腳為什麼不打直,跟著站立呢?」
他也大聲的反駁我:
「腳在哪裡?我不知道我的腳在哪裡啊!」先生一臉無辜,聲音更透露著著急和慌亂!
啊!先生的身體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我想平常人:
不需看到腳,不都知道腳在哪裡嗎?
不需看著腳,不都知道怎麼走路嗎?
當我焦慮的向復健師反應:
「我先生不知道自己有腳,不知道腳的位置;只覺得身上有兩根重重的木條壓著,尤其睡覺時壓得他喘不過氣,翻不了身。」
復建師說:
「這是身體統合知覺失調的典型症狀;換句話說,他的大腦和身體的連線斷了,目前他的大腦無法自主性的察覺、指揮雙腳動作。」
啊!我所認知的身體統合知覺概念,只是粗淺停留在當年進修過的特教學分課程:那是幼童或是特殊發展的孩子才要關注與訓練的課程活動,而先生已是成人,竟還會有身體統合知覺的障礙?
那麼,先生為什麼會失去感知與對應的能力呢?
是因腦幹長淋巴腫瘤或化療等造成神經萎縮或細胞死亡的後遺症嗎?
不僅如此,先生的雙腳也會不由自主的跳動:
坐著時跳、站著時跳、睡覺時也跳,幾乎隨時隨地都坐立難安;
而跳動的反彈強弱不定,有時撞擊桌腳、床腳,嚇著自己也嚇著旁人。
腳、膝蓋也因此時常瘀靑,我心疼外,也愛莫能助啊!
復建師又說:
「雙腳跳動的問題,是大腦不自主的放電。」
只是,大腦為什麼會不自主的放電呢?
最近我閱讀了一則健康報導;獲知一種動作的障礙和先生的症狀類似,叫作「肌躍症」;這病症造成手足舞蹈或軟腳,原因來自大腦的過度放電。
報導指出:病人如果服用了抗生素,而大多數的抗生素成分,會刺激腦皮質細胞,造成過度放電。
那麼,先生是不是因長期服用抗生素而產生「肌躍症」呢?
復健師則說:「不管是促進身體統合知覺,或是改善雙腳跳動等問題,都要從肌力訓練、強化肌力來改善!」
現在,我接受先生病後已感知不到腳的位置與會隨意跳動等的事實,我必須配合復健師定時訓練先生的肌力,朝讓它強過大腦放電的目標努力!
我期待:透過訓練,活化並刺激已有的神經細胞能再生,讓先生的身體統合知覺能再度連結並有效運作,跳動的雙腳能減緩跳動、甚至靜止下來。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