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7/10,三民書局週年慶暖身活動,簽到拿好禮!
留下來的人:偏鄉高齡者的生命紀事
滿額折
留下來的人:偏鄉高齡者的生命紀事
留下來的人:偏鄉高齡者的生命紀事
留下來的人:偏鄉高齡者的生命紀事
留下來的人:偏鄉高齡者的生命紀事
留下來的人:偏鄉高齡者的生命紀事
留下來的人:偏鄉高齡者的生命紀事
留下來的人:偏鄉高齡者的生命紀事
留下來的人:偏鄉高齡者的生命紀事
留下來的人:偏鄉高齡者的生命紀事
留下來的人:偏鄉高齡者的生命紀事
留下來的人:偏鄉高齡者的生命紀事
留下來的人:偏鄉高齡者的生命紀事
留下來的人:偏鄉高齡者的生命紀事
留下來的人:偏鄉高齡者的生命紀事
留下來的人:偏鄉高齡者的生命紀事
留下來的人:偏鄉高齡者的生命紀事
留下來的人:偏鄉高齡者的生命紀事
留下來的人:偏鄉高齡者的生命紀事
留下來的人:偏鄉高齡者的生命紀事
留下來的人:偏鄉高齡者的生命紀事
留下來的人:偏鄉高齡者的生命紀事

留下來的人:偏鄉高齡者的生命紀事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50 元
優惠價
90315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5元
庫存:3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在農村生長、安家與衰老的人,走過什麼樣的人生?
偏鄉照護困難,若可以選擇離開,為何還是想留下?

※都會區長大的孫女,對農村阿公阿媽的探尋之旅

台西村,一個因環境抗爭與《南風》攝影集,而廣為人知的沿海小村。但是,檯面上的新聞,鮮少突出此地的高齡議題。

事實上,它是一個高齡村落,村內四百多人,70歲以上的長者就佔了兩百多位,它也是台灣千萬衰退的農村之一。台西村民無論在經濟、智識、基礎設施、健康或者人口結構上,皆處於邊緣。

在這樣的偏鄉,長者如何安老?
作者身為都市成長的青年世代,反思自己與台西村的阿公阿媽,雖是血緣至親,卻像是生活在不同世界的人。
為了解這份差異從何而來,作者於碩士階段展開田野研究,試圖理解環境抗爭之外,台西村的高齡者過著什麼樣的生活?他們的日常生活是什麼模樣?

不再三代同堂的世代
本書描繪的台西村高齡者,出生於1930、1940年代,自小從農,大部分只接受過數年小學教育。到了晚年,因台灣社會的劇烈變遷,他們難以再循傳統農耕社會的大家庭模式,將勞動責任交予下一代,也無法在子孫環繞下,安養天年。

這些人的晚年階段,與他們的先祖輩大為不同,也和都會區的高齡者有多方面的差異。在時代轉變下,他們不僅需要發展出因應當前社會型態的老化途徑,也面臨諸多挑戰,包括:

――生活清閒下來,不用再為生計奔波,但似乎必須找到新的重心?
――重聽、視力模糊、手腳無力、不能再做事了,怎麼辦?
――伴侶生病甚至去世,身上病痛時好時壞……
――看著同輩人一個個離去、甚至子女過世,怎麼自己一個人好好生活?
――子孫在外地生根,要不要離開故鄉,搬去跟子女同住?

上述總總身體或心理上的變化,都需要經歷調適。本書紀錄了高齡者如何隨著生命變化,調整生活秩序、如何在衝突與矛盾中掙扎適應,而他們的過去又如何形塑他們的信念、認同與價值觀,據以度過晚年。

本書透過高齡者的生命故事,呈現底下重要議題

▎身體老化是怎麼一回事?
台西村高齡者如何描述身體經驗的變化,怎麼看待自己變老?

▎為何老人家閒不下來?
高齡者為什麼在身體狀況變差後,還是想保有勞動習慣,這與他們從小到大的生命經驗以及他們所居住的地區有何關聯?

▎為什麼不想離開?不與子女同住?
老人家何以不願意離開家鄉,為什麼不想搬去與子女同住?需要哪些條件才能留在家鄉?

▎如何在鄉村做高齡照護?
不同家庭型態的照護方式各有同,有些是夫妻兩人同住相互照顧、有些則是喪偶的獨居者,有些則聘請外籍看護,不同家庭型態下的高齡者如何適應?

▎高齡者的社交生活
高齡者如何維繫社交生活?身體差異與病痛經驗為社交生活帶來怎樣的挑戰?
★台灣社會學會田野工作獎作品改寫★

【一致推薦】
王志弘|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周傳久|中正大學高齡所兼任副教授
洪伯邑|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
陳正芬|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長期照護系教授
陳懷萱|台灣大學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專案助理教授、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共同創辦人
黃于玲|成功大學醫學系人文暨社會醫學科副教授
楊培珊|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盧敬文|家庭醫學暨安寧緩和專科醫師,《福利之鄉.煙囪之城》共同作者
顧玉玲|作家、台北藝術大學文學跨域創作研究所副教授
(依姓名筆畫排序)
作者勾勒濱海村落的眾多場景,凝縮著社會變遷、地方紋理和人世起伏的重層皺褶,看似不連續卻有著統貫的主旨:身體勞作交織於地方風土,養成柔韌的心性。讀者若耐心體察這宛如異域的往事,或許更能了解地方創生、社區營造和國土規劃等命題,必須植根於長久積澱的常民時空,不能急於實現燦麗願景而將認定粗礪的人地一併清除。―王志弘(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當我們看到長者,往往就是一個外表。多點接觸,可能有許多疑問,「為什麼您這樣或不那樣?」作者以學術與通俗並茂筆觸引介一個地方人文變遷下的庶民生活如何走過一生,幫助我們學習用更謙卑而不設立場和太快下結論的方式來論斷他人的「何以是如今」。―周傳久(中正大學高齡所兼任副教授)
本書以台西村高齡世代的生命故事為背景,記錄早期台灣貧瘠農村青年往返城市與家鄉的島內移工經歷,以及這些一輩子實踐「作穡人」勞動習慣的世代,在年邁身體機能衰退後面臨的心理挫折、社交聯繫轉弱與照護上的困境。書中主人翁的經歷,提醒我們偏遠地區高齡照護所面臨的挑戰,需要社區關係網絡與醫療服務網絡雙管齊下。―黃于玲(成功大學醫學系人文暨社會醫學科副教授)
本書不只讓我們看到「故鄉」如何承載過往社會變遷集體記憶與社會關係,更重要的價值在於藉由書寫行動創造世代之間的連結,探問老年的意義,帶我們進一步看到高齡者在老化身體的日常實踐所體現出家鄉高齡者共老的生命韌性。―陳懷萱(台灣大學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專案助理教授、百工裡的人類學家共同創辦人)
作者以環景視野,配合高齡者的主觀經驗,像打開一本本的日記,帶領我們閱讀高齡者在病痛之外的生活。當關係性的日常面臨崩解,失能除了是生理的、心理的,更是社會性的;反思病人自主的浪潮,高齡者可能更在乎做決定對他人的影響。不論離鄉或留下、自主或依賴,作者藉這些偏鄉高齡者的素樸生命,深描出照顧倫理的社會脈絡。―盧敬文(家庭醫學暨安寧緩和專科醫師,《福利之鄉.煙囪之城》共同作者)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康舒雅
1994年生,台北人,幼時隨祖父母在彰化老家生活。台大城鄉所與荷蘭萊頓大學文化襲產研究碩士畢業,現為英國倫敦大學學院人類學博士生。大學期間接觸社區實作,關注草根社群的賦能與公共參與議題。碩士論文《以身立地:彰化縣台西村高齡者人地關係的形構與轉化》爬梳偏鄉的高齡化現象,獲台灣社會學會田野工作獎。深信田野研究方法能為知識生產帶來洞見,並認同在差異與共性中擺盪的研究位置是理解社會的重要取徑。
聯絡方式 r05544023@ntu.edu.tw

【內頁插畫】
沈恩民
1980年生,彰化人,插畫家
喜歡大自然,與《台灣山岳》雜誌、台灣千里步道協會、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有多次合作經驗,也曾參與多本書籍的插畫,包括《淡蘭古道:百年里山的長路慢行》、《文明初來電》等等。著有《慢漫生活》、《山教我的事》(獲金鼎獎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臉書粉絲專頁MINNAZOO
工作聯絡:minnazoo.studio@gmail.com

台灣西部沿海一個偏僻小村裡,住著一群年事已高的海口人。
海口人出生於戰亂時代,自小從農,大部分只接受過數年小學教育,一輩子勞苦營生。身體成為他們摸索世界與理解社會的基礎,並據此建構起生活方式、人我互動及價值觀念。因為長時間投入勞動,他們與身周環境維繫著緊密關係,而著根的地方紮得既深且牢,更影響了他們對晚年生活安排的看法。
我的祖輩在此建厝,然至今還留存老家者,只有阿公、阿媽二人而已。他們二人雖是我展開碩士論文研究的起點,但在實際探訪村裡高齡者之前,我只是一名長年生活於台北、偶爾返鄉度暑假的孫女,平淡停留於祖孫關係所框限的相處經驗,並無密切互動,甚至沒有和同村人對話的印象。幼年時在阿公、阿媽教導下的台灣話,更漸漸被台北的都會氣質洗刷得七零八落。
在我的家族中,無論是留在老家的親人,或遠赴他鄉打拚的出外者,都盼望下一代在都市裡取得社會菁英的資格,未來過上不一樣的人生。在這種盼望下,我自小生活在物質豐裕無缺、毋須拚盡力氣生存的環境,浸潤在文字所架構起的體制中,系統性地學習特定的社會表達與各式標準。
這些在都會裡的生活經驗、學習成長,卻好像成為一道柵欄,隔開了我與家鄉。隨著我年紀漸大,日漸感到柵欄越築越高,好像阿公、阿媽那一輩人的標準、知識、表達,都和我有很大的差異,幾乎像是不同世界的人。
我不理解他們,也少有理解他們的機會,或許是因為這群人鮮少顯影於公共的視野中,也未曾在我熟悉的文字書籍裡現身。屬於那一世代、那一群人的集體記憶,存在於親密的口頭述說裡、存在於未患阿茲海默的腦海裡、存在於泛黃的老相片、也存在於田圳屋瓦的崎嶇紋理中,卻不存在於文字世界裡。即使有些故事在家族成員間流淌、傳承,在公共層面上卻鮮有聲息。仿如一株植物逕自在角落生長、開花與腐朽,而不為世界知曉。
在碩士階段展開研究以前,這是一個我稱之家鄉、大半人生卻不住這裡的地方;這是一群我開口敬稱叔伯姨嬸,卻一點也不理解的長者。
一次返鄉,引發了研究的契機。
那日太陽快要落下,阿媽照例在三合院埕裡遛達巡視。她先收起在晚風中擺盪的衣衫,又到正廳向祖先請安休息、關上廳門,然後拾起地上散落的玉米。時值盛夏,玉米晾曬了一整天,已經乾癟得能輕易剝落,阿媽彎下腰,一根一根抱於懷中,準備晚間和阿公一邊看電視、一邊整理,備於來季種下。
她彎腰撿起玉米的那片刻,在我心中動搖了好一陣子。我首次察覺時間在一個人身體上的作用,竟有如此強大而不可抗衡的效果。彎下身撿起玉米,對我而言輕而易舉,阿媽卻需要多我三倍的時間完成,末了還吁出一口長氣,很是耗力的樣子。年歲是身上負著的一個個隱形砝碼,使人的行動變得遲慢。對阿媽來說,撿玉米成了一趟費力的搬運。
我於是想:若時間沒有標準的度量,而是相對的概念,那麼,阿媽晚年生活的一分鐘、一小時與一天,與我的一分鐘、一小時與一天,應該有非常不同的體會與感受吧。
這一層對身體差異的認知,開始引領我探索高齡生活的各種方面。我曾多次自問:這是否是廉價的憐惜與同情?將之特殊化的看待,是否反而使這群人陷入孤獨境地,而離理解越遠?隨著研究日久,起初這份對於高齡身體如何行使日常生活的探索,卻漸漸發展出更具歷史感、總體性的面貌。我越加感受到初始那份差異,不只橫亙於年輕與衰老的肉體之間,而是疏隔著不同時代生活、政治、經濟與生活環境的差異。
台西村高齡者的過往如何引領他們行至當下,乃至於當下立足之處所關聯的遲疑與未解,是我研究期間的焦點。越是深究,越感書寫成書的必要─他們的人生故事如同一面稜鏡,折射出台灣自日本殖民後期以來這七、八十年的農村轉變,包括那一世代的人們如何活過戰後的刻苦生活、城鄉移動如何發生、以及當代農村老化趨勢的具體景象。
故事發生的地點台西村,之於社會大眾而言,是萬千衰退農村的其中「之一」;許多人的長輩,也是高齡化趨勢底下的其中「之一」。
「之一」看似瑣碎平凡,是日復一日不斷經歷的日常,沒有特別之處,沒有足以令人聚焦的吸睛亮點,但事實上,「之一」代表著還有眾多千千萬萬個相似的案例,這些經驗因此超脫了個人,具有集體共享的意義。
凝視與書寫高齡者的日常,並非純粹的故事分享,而是政治性的行動。我想起法國哲學家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的看法,他認為,研究者必須將日常生活作為一種問題意識來探討,也就是將日常「問題化」:假使現況還有改革的必要,則在當今世代中,已經不限於在政治、經濟等結構性的層面改革,而必須回歸人們的生活世界,因為改革涉及了在日常生活質性上的變動與改造。因此,深入理解常民的日常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研究這群高齡者的身體與地方關係,即是我對於例行如是、理所當然的農村現象的一種「問題化」嘗試。過往的書寫、研究大多聚焦於災難性的、突出的現象,卻也因此很難看見例行化的日常,以及未曾經過新聞截取、一眾無名者對自我、對社群與地方的完整敘事。在台西村故事的地勢起伏中,理所當然的日常,是不被注意的平滑地帶,經常作為高潮與低潮的襯托,很少獲得專注的理解。
人類學者波維內利(Elizabeth Povinelli)在2011年的著作《拋棄的經濟》(Economies of Abandonment)中,敘述了一段與朋友乘船旅行的故事,雖然船隻有傾覆危險,但始終沒有發生,敘事冗長無聊。作者只是記錄下了過程,沒有一般故事常見的高潮迭起。這種並未具有「亮點」的材料,通常會被作者刪去不用,她卻保留了下來。
她想由此延伸的思考是:如果我們採取一種不同以往的敘事取向─將焦點從震撼性的、事件性的高潮迭起,轉向「普通、漫長與拖沓」的苦難與死亡形式,我們能從中獲得什麼?似乎,當透過這種方式展開生活紋理、容留細節現身,或許有助於我們看見事物為何形成、如何成形,並且得以挑戰單一的視角與敘事。
這本書延續這樣的關懷,希望透過建構起高齡者的微觀日常世界,描繪出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如何行過困頓的人生,並在晚年的變動中,如何調整生活秩序、如何轉換關係、如何在衝突與矛盾中掙扎並經歷調適,而他們的過去又如何奠定了根基,形塑了他們的信念、認同與價值觀,據以度過晚年。
本書的寫作,是我作為一名青年研究者的致力臨摹。需要強調的是,這些內容雖取材自真實人物,卻不能與真實人物直接對應。「真實」並非絕對單一的存在,而具有多層面的涵義,本書儘管在事態與情境方面進行真實的描繪,卻未還原所有細節。在建構場景、重現對話,乃至人物的時間軸與地點等方面,不能直接等同現實處境。
一定程度的模糊性,是為了盡力在人物的深度與個體隱私間求取平衡。本書並非偉人傳記式的書寫,而是一群人共同行經的路跡與集體樣貌。高齡者並非被象徵化的符碼,不能用數個形容詞堆疊、拼湊、集成,而是各有各的個性、喜好與生活;但他們也與真實世界中的人物存在一定距離,敘事中交織著刻意的遮蔽替換,以及作者主觀視角鋪陳下的誤差與偏移。
僅求以書寫作為我片面參與高齡生活、與之互動的彙整,將觸動我的時刻─老去的勞動身體、經歷過風雨海水的臉孔、有別當世人的生活瞬間,以及之間浮現的吉光片羽記錄下來。記錄不是為了紀念,而是一種發聲,相信逝去的人事物雖已遠矣,但思考與行動仍有延伸的可能。
這群留在家鄉的人,在此生長、安家、衰老、逝去,與移居他方的親人好友或遠或近地維繫不等的關係。我站在那方與彼端,凝視他們,叨絮著這些既平凡又特別的人物生平,零零碎碎蒐集起在時空甬道中碰撞所產生的對話、回聲與鳴響。作為一名投石者,希望在石子入水的這一瞬間,能夠激起漣漪,製造更多四濺聲響。

目次

目錄

推薦序 留下,何以安老?/ 洪伯邑
各方推薦


01台西村
02比一甲子還久之前
03收袂通仔食
04一世女工情
05壯丁出外
06海事生活
07間奏
08一天
09疾病的拉扯,勞動的進退
10田、房、祖先與親密的夥伴
11病痛、社交與移動
12各自孤獨,一起生活
13照護私人化
14離開
15終章

參考書目

書摘/試閱

雀仔人如其名,如小雀一樣鎮日忙活,勤快家務事、田事,還有各種雜工。她喜歡說話,有人的時候說,沒人的時候也說,話說得多又快、快又好,串串俚語,生動非凡。高齡八十有三的她,仍努力在生活裡填塞各種工作,時常告訴外地返鄉的子孫:「我才毋是閒人!規工攏咧捙拚!」
她的童年艱辛,那根深柢固的生存緊迫感,似乎跟著她一輩子。

雀仔總是不停做事,一刻也閒不下來。若有漁網可織補,她便不會午覺。像在和時間拚鬥,每一次都要在速度上追求超越。午後若補好四張網,她便欣喜滿足。雖然渾身疲憊,夜晚得拿舒筋霜揉一揉手腳,但肯定能一夜好眠。
時至今日,織補工多半凋零,像雀仔這樣的工人,村裡一隻手就數得完。台西村那間漁網織補工廠依舊存在,經營者已經從挺仔的父親頂仔,傳到頂仔的孫子一代。只是織補的工作,從以前棉線製成的漁網,改為由塑膠繩線穿成,亦有機具協助編製,業務也擴展出醃菜網、籃球網等各式網具。
偶有外地工廠慕名而來,對著雀仔說:「我揣真久,才揣著遮,聽講遮閣有人會曉補!」雀仔每回聽見此話,總是樂呵呵笑,既驕傲又大器地向對方表示:「若有網仔,就提來!」
於是網子一車又一車載來小小的三合院,每回都在宅院右側無人居住的廊下堆積如山。工廠主說:「有閒的時做,就好矣,我過一站仔才閣來提。」但雀仔總是在網子一載到的當口,便整日投入縫補漁網的作業,幾乎是不眠不休的架勢。據她的說法:「我人都閒閒,加補一張,就加趁一張的錢!」
雀仔的技術確實高超,工作時,手部動得飛快,穿線之間毫不滯留,身體餘部幾乎無甚動作,只是支撐。漁網上的經緯如工廠的生產線,一格一格以規律迅捷的節奏輪替。一張漁網平均一個小時能補完,雀仔一天最多能補七、八張。
除了隨日頭西斜、為躲避陽光而起身挪動位置,她整個下午就坐在一張有靠背的小凳子上,旁邊只有裝著剪刀、梭繩等工具的一個生鏽乖乖鐵桶,渾然不覺時間流逝。
織補雖不算耗力,長期坐著,也會坐出些職業病,對高齡的老人家來說,更是無可避免。雀仔在工作結束後,常常嚷嚷著手腕疼痛僵硬、背脊彎曲不直,甚至剛從椅子爬起來便頭昏目眩,搖搖晃晃,快要跌倒。
兒孫見到雀仔如此,總是力阻,要她不要再接織補工作了。但她沒有理會兒孫意見,只轉頭向工廠主討了更高的價格。停滯數十年的價格終於在人才凋零的現時,不得不有所更動:從一張網三十五元,漲到一張網七十五元。
以兒孫角度來看,雀仔根本不需要花那麼長的時間,把自己搞得渾身痠痛,去賺取那點微薄利潤。確實,以市場價值衡量,織補工作的投資報酬率甚低,沒有賺頭。在一般人眼中,這只是被「剩下來」的工作。但對於高齡者來說,這項工作所涵括的意義卻遠不止於此。
金錢收益雖是雀仔的動力來源,但織補工作所牽連的時間、體力投入與產出回饋,才是她能夠持續日常生活的原因。能夠從事織補工作,是一種勞動價值的體現,不僅替代了因為不去田間工作而空下來的大把時間,也是雀仔證明自己仍具有生產力的方式,她可以從中感到付出與收穫的成就感。

二〇二〇年夏天,兩人的小女兒回鄉,臨走前,雀仔忙著打包蔬菜食物,進進出出,就在曬穀場上與小女兒對撞,直接往後仰倒在地。匆忙送醫後,開始了漫長的療養。
最初幾個月,她得仰賴旁人幫忙洗澡、換衣服、上廁所,幾乎無法出門。
雀仔的復原過程,牽動了日常生活中的物質配置改換,以及她與子女的關係。雀仔要定時就醫,必須有人攙扶,也得靠人開車載送。小女兒在雀仔傷後初期,幾乎每週都留鄉照顧父母。她是個勤於照顧環境的人,自從接手家務工作,就開始整頓過去因老人家無力打理而顯凌亂壞損的屋宅內部:買了一台新的洗衣機,將雀仔平常習慣歇息的座椅鋪上軟綿綿的坐墊,讓她不必起身移動,而能整日安歇於此;同時也清掃廚房內外,將雜物收拾妥當,以免造成路障,又在昏暗廊上安裝一盞感應式照明燈,防止晚間看不清路再有跌跤。
這樣過了幾個月,雀仔頭部的傷已然好轉,手骨卻仍使不上力,怎樣都無法像傷前活動自如。看了漢醫,也持續復健,卻似乎成效甚微。她常一臉愁苦,無奈嘆息:「就按呢矣啦。」
因為受傷,雀仔忙碌充實的日子,倏忽被抽取一空。因為活動不便,她整日都躺在椅子上,有時暗自神傷,漸漸不想進食,也不願鄰居朋友來訪,說自己這樣「袂用得見人」。家人輪番陪著她說話,她的精神卻不見好轉。
傷後日常是無常
傷後一年,雀仔終於能夠走動,單手提得起鍋鏟,也能拜訪鄰人。雖然手部仍然無力,但臉上笑容漸多。原以為情況就要好轉,誰知旋即遇上嚴重疫情,鄉人遍地恐慌,人人緊閉家門,連院落也不願踏出。往常到鄰家串門子的習慣被迫終止,子孫千叮嚀萬囑咐,要自家長輩出外必戴口罩,沒事不要出門。
受傷後,雀仔不再去田裡,因為腿骨漸漸無力,連騎腳踏車都喊疼,甚少外出走動。雀仔只能盼望著她的漁網工作。可是近年補網的工作量也少了,她無聊的時間越來越多。因為行動能力有限,往往只能坐在廳裡放空,偶爾拿起手機、點開YouTube,喃喃說著「我欲看囡仔」,一邊這樣說、一邊伸出食指滑動螢幕。這是她的兒女教了多次以後她總算學會的成果。就算不識字,也能看影片消遣。她一向喜愛年齡稚幼的孩子,他們天真無邪的可愛模樣,總會讓她露出開懷又溫柔的表情。
後輩總催著雀仔要多走、多動、多吃東西,盡量心情樂觀些、不要想東想西。可是對雀仔而言,投入勞動的身體條件如今越來越嚴苛,每每努力去一趟菜園回來,腿骨就痠疼不止。她常常一邊推著藥膏、一邊哀哀抱怨著:「做死,這跤腿是按怎、我無路用矣。」幾次以後,雀仔本人與旁觀的家屬,才在不同的時間點漸漸明白,她已經不能再勞動了。
出於對健康的顧慮,家人易視她為「囡仔款(孩子樣)」,她自己也容易如此自嘲。不只是雀仔,整個社會環境在各種與高齡者的互動之間,時常有意無意顯現出這種態度─高齡者是需要有人看顧、需要被檢視行為的對象。原因很複雜,中間總是投射著家人的盼望、主流社會對於「健康」定義的標準,以及對「老年」的隱約恐懼。一方面,兒孫希望看見高齡者妙語如珠的活潑樣子,希望他能保有成人的健康活力;同時,期望卻也如同迷霧,讓人看不清高齡者的真實情境。高齡者的真實需求,常常經歷一番拉鋸、抗議與行動展示、才能顯現,從而才有機會與家人的諸般期待達成平衡。
家屬對雀仔懷抱著能夠盡量維持生活自理的期待。但是,生活自理的範圍如何拿捏,在實際情境中卻是充滿困難的進進退退─當她的體能好一些,就能多做點事;體能差時,一切幾乎癱瘓。旁觀者究竟是要盡量維持她對生活的責任,讓她緩慢地為植物澆水、有力氣時為家人煮飯;還是相信已經到了不可逆的階段,轉而接手一切,讓老人家靜養?對雀仔來說,在她精神恍惚,難以應答時,她又如何表達自己?這些困難,都不是發生的當下能夠決定的。家屬只有仰賴著對她平日行為與個性的知悉,在照顧她與放手之間慢慢摸索著適切的作法。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15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