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真正的堅強?:具備受挫的勇氣,學會重來的能力【全民教育學者齋藤孝的「人生教育」系列vol.1】
商品資訊
系列名:富能量
ISBN13:9786267427033
替代書名:本当の「心の強さ」ってなんだろう?: 一生を支える折れないメンタルのつくり方
出版社:幸福文化
作者:齋藤孝
譯者:賴惠鈴
出版日:2024/02/06
裝訂/頁數:平裝/272頁
規格:20cm*14.8cm*1.7cm (高/寬/厚)
版次:1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系列作在日本銷售突破26萬冊!
★成人和青少年同時排隊結帳的話題之書
──寫給當代的「人生教育」系列第一彈──
透過這個系列,認識自己、了解他人、明白這個世界,
在每次跌跌撞撞中重新起身。
關於學習、關於人際、關於挫折,
學會獨立思考的能力,打造屬於自己的未來。
為什麼要學習?讀書有什麼意義?
如何與人相處?面對失敗的時候,該怎麼做才好?
想跟大家一樣,不好嗎?想要做自己,可以嗎?
──討厭的事情不會消失,希望你能學會如何面對──
當你考上東大法律系後,卻發現自己不想當律師、想改從事教育,結果到了33歲還在學校唸書當學生,這時候之前的同學們都已經開始執業、事業有成──你覺得,自己是失敗者嗎?
這是作者齋藤孝的經歷,在書中,他分享自己如何做出人生分岔路口的每一個決定、如何面對自卑和比較的情節、又如何讓自己堅持所選擇的道路。
當所有的主流觀念都在強調要學會怎樣成功,「人生教育系列」的第一本《什麼是真正的堅強?》則是要傳達「接受失敗的能力」。
感到壓力、害怕犯錯、遇到水逆和發生黑歷史──身而為人,這是一生都要面對的課題。「堅強」並不是讓自己完美、無懈可惜,而是要如何接受失敗、負面的事件,並有快速修正的能力,也就是具備受挫的勇氣、重來一次的心理素質。
‧負面的情緒也有存在的意義,不需要無時無刻都強迫自己正向思考。
‧別害怕失敗,先想著如果失敗了,下一步要怎麼做。
‧把大問題分解成小問題,從解決小問題開始,朝向解決大問題努力。
‧沒有最完美的結果,也一定會有最佳替代方案。
‧習慣用自己的弱點作為逃避的藉口,一輩子都只能逃避。
──接受不完美、理解不一樣,就是堅強──
《什麼是真正的堅強?》從解答「堅強和軟弱」的定位開始,解析害怕失敗的心理,如何建立面對失敗後重新再來的心態,並克服每個人在人生不同時期一定會產生的比較心理和自卑感,重新思考該以什麼方式面對每一段不如意、不美麗的黑暗時期。
◎首先,了解堅強的定義、軟弱的定義
軟弱是「無法控制情感的波動」,試著從改變行動開始,改變思考的習慣,調整自己的狀態,讓身心維持穩定平靜。
◎解析「害怕失敗」的心態,是為什麼?
翻轉伴隨失敗而來的負面心態,將失敗重新定位成「成功之前,必定會發生的過程」,並將個人特質和行為結果分開來思考。
◎練出「修正後、重新再來」的力量
有面對失敗的心態之後,重要的是要具備察覺問題的能力,可以自己分析「是哪裡做不好」,並能準備好最佳的替代方案。
◎誠實面對從比較心理所產生的自卑感
認清理想的自己和現實的自己之間的差距,從接受各式各樣的價值觀開始;不要追求原本就沒有的,發現已有的優勢並加以發揮。
◎從不願意回想的黑歷史中,找出有意義的燦爛的光
記憶是偏頗的,會聚焦在當下感覺懊惱、自卑、丟臉的往事,別因此否定當時的自己和當時的回憶。
◎只要能重新振作,一切都有可能
「維持好心情」是可以養成的習慣,為自己設定轉換心情的一句話、一件事,增加情緒平穩的時間,鍛鍊柔軟但堅強的心態,從每一次的失敗中重新站起來。
▍全民教育家的暖心佳句,陪你一步步建立堅強的心
內心強大並不是要跟誰爭個你死我活,而是與自己的戰鬥,擁有「自制力」。
失敗並不表示「你不行」,而是要在告訴我們「這種作法不行喔」。
光是能找到自己真正願意傾注熱情的事物,就是一種幸運。
累積了鼓勵別人、也被別人鼓勵的經驗,人才會變得更堅強。
「弱點」只不過是從某一面看到的價值觀,換個角度看起來就會截然不同
所謂幸福,就是讓自己過得舒服。
既然是深思熟慮之後才做的決定,就不要後悔;意識到錯誤,改過來就好了。
▍必讀族群推薦!
想要有面對困難的勇氣、想知道除了怪水逆之外還能做什麼的人。
給家有青少年的家長,想引導孩子擁有獨立思考、解決問題且不從眾的能力。
給希望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養成學生多元價值觀的教育工作者。
每一年都想下定決心做出改變,但因害怕失敗而不了了之的人。
▍日本亞馬遜讀者好評,一本適合跨世代共讀的好書!
「雖然是寫給青少年學生讀者,但充滿了成年人也該學習的內容。」
「推薦給容易陷入低潮的人……特別是人生經驗還不夠,還不習慣遭遇失敗的國高中生。」
「買給沉迷電動的兒子,就算他不讀、我自己讀也有收穫……不分年齡都能看。」
「不管幾歲,都能重新來過,無論遭受多少次失敗都沒關係。」
【出版預告‧敬請期待】
「人生教育」系列作2:《什麼是真正的聰明?》
考試成績好,就是菁英嗎?什麼是「頭腦好‧聰明人」呢?希望你了解「為什麼要上學、考試?為什麼要閱讀?」,以及為什麼一定要「找到熱愛的事情」。
「人生教育」系列作3:《什麼是真正的朋友?》
「人際關係」的技巧不只是對他人,如何在孤身一人時保有自在的心態也很重要。說話的技巧、營造舒適的距離感、被霸凌的應對……不勉強、不妥協、不假裝,找到自己與這個世界最適當的相處方式。
★成人和青少年同時排隊結帳的話題之書
──寫給當代的「人生教育」系列第一彈──
透過這個系列,認識自己、了解他人、明白這個世界,
在每次跌跌撞撞中重新起身。
關於學習、關於人際、關於挫折,
學會獨立思考的能力,打造屬於自己的未來。
為什麼要學習?讀書有什麼意義?
如何與人相處?面對失敗的時候,該怎麼做才好?
想跟大家一樣,不好嗎?想要做自己,可以嗎?
──討厭的事情不會消失,希望你能學會如何面對──
當你考上東大法律系後,卻發現自己不想當律師、想改從事教育,結果到了33歲還在學校唸書當學生,這時候之前的同學們都已經開始執業、事業有成──你覺得,自己是失敗者嗎?
這是作者齋藤孝的經歷,在書中,他分享自己如何做出人生分岔路口的每一個決定、如何面對自卑和比較的情節、又如何讓自己堅持所選擇的道路。
當所有的主流觀念都在強調要學會怎樣成功,「人生教育系列」的第一本《什麼是真正的堅強?》則是要傳達「接受失敗的能力」。
感到壓力、害怕犯錯、遇到水逆和發生黑歷史──身而為人,這是一生都要面對的課題。「堅強」並不是讓自己完美、無懈可惜,而是要如何接受失敗、負面的事件,並有快速修正的能力,也就是具備受挫的勇氣、重來一次的心理素質。
‧負面的情緒也有存在的意義,不需要無時無刻都強迫自己正向思考。
‧別害怕失敗,先想著如果失敗了,下一步要怎麼做。
‧把大問題分解成小問題,從解決小問題開始,朝向解決大問題努力。
‧沒有最完美的結果,也一定會有最佳替代方案。
‧習慣用自己的弱點作為逃避的藉口,一輩子都只能逃避。
──接受不完美、理解不一樣,就是堅強──
《什麼是真正的堅強?》從解答「堅強和軟弱」的定位開始,解析害怕失敗的心理,如何建立面對失敗後重新再來的心態,並克服每個人在人生不同時期一定會產生的比較心理和自卑感,重新思考該以什麼方式面對每一段不如意、不美麗的黑暗時期。
◎首先,了解堅強的定義、軟弱的定義
軟弱是「無法控制情感的波動」,試著從改變行動開始,改變思考的習慣,調整自己的狀態,讓身心維持穩定平靜。
◎解析「害怕失敗」的心態,是為什麼?
翻轉伴隨失敗而來的負面心態,將失敗重新定位成「成功之前,必定會發生的過程」,並將個人特質和行為結果分開來思考。
◎練出「修正後、重新再來」的力量
有面對失敗的心態之後,重要的是要具備察覺問題的能力,可以自己分析「是哪裡做不好」,並能準備好最佳的替代方案。
◎誠實面對從比較心理所產生的自卑感
認清理想的自己和現實的自己之間的差距,從接受各式各樣的價值觀開始;不要追求原本就沒有的,發現已有的優勢並加以發揮。
◎從不願意回想的黑歷史中,找出有意義的燦爛的光
記憶是偏頗的,會聚焦在當下感覺懊惱、自卑、丟臉的往事,別因此否定當時的自己和當時的回憶。
◎只要能重新振作,一切都有可能
「維持好心情」是可以養成的習慣,為自己設定轉換心情的一句話、一件事,增加情緒平穩的時間,鍛鍊柔軟但堅強的心態,從每一次的失敗中重新站起來。
▍全民教育家的暖心佳句,陪你一步步建立堅強的心
內心強大並不是要跟誰爭個你死我活,而是與自己的戰鬥,擁有「自制力」。
失敗並不表示「你不行」,而是要在告訴我們「這種作法不行喔」。
光是能找到自己真正願意傾注熱情的事物,就是一種幸運。
累積了鼓勵別人、也被別人鼓勵的經驗,人才會變得更堅強。
「弱點」只不過是從某一面看到的價值觀,換個角度看起來就會截然不同
所謂幸福,就是讓自己過得舒服。
既然是深思熟慮之後才做的決定,就不要後悔;意識到錯誤,改過來就好了。
▍必讀族群推薦!
想要有面對困難的勇氣、想知道除了怪水逆之外還能做什麼的人。
給家有青少年的家長,想引導孩子擁有獨立思考、解決問題且不從眾的能力。
給希望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養成學生多元價值觀的教育工作者。
每一年都想下定決心做出改變,但因害怕失敗而不了了之的人。
▍日本亞馬遜讀者好評,一本適合跨世代共讀的好書!
「雖然是寫給青少年學生讀者,但充滿了成年人也該學習的內容。」
「推薦給容易陷入低潮的人……特別是人生經驗還不夠,還不習慣遭遇失敗的國高中生。」
「買給沉迷電動的兒子,就算他不讀、我自己讀也有收穫……不分年齡都能看。」
「不管幾歲,都能重新來過,無論遭受多少次失敗都沒關係。」
【出版預告‧敬請期待】
「人生教育」系列作2:《什麼是真正的聰明?》
考試成績好,就是菁英嗎?什麼是「頭腦好‧聰明人」呢?希望你了解「為什麼要上學、考試?為什麼要閱讀?」,以及為什麼一定要「找到熱愛的事情」。
「人生教育」系列作3:《什麼是真正的朋友?》
「人際關係」的技巧不只是對他人,如何在孤身一人時保有自在的心態也很重要。說話的技巧、營造舒適的距離感、被霸凌的應對……不勉強、不妥協、不假裝,找到自己與這個世界最適當的相處方式。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齋藤孝
1960年生於靜岡縣,明治大學文學部教授。東京大學法學部畢業,東京大學研究所教育學研究科博士學程畢業後,轉任現職。專業領域為教育學、身體論、溝通論。
以《找回身體感覺》一書勇奪新潮學藝賞,《發出聲音讀日文》系列則創下兩百六十萬部的銷量佳績,引起一股日文風潮。
著有《寫給日本人的世界宗教入門》、《做事游刃有餘的人所用的複式思考術》、《語彙力才是教養》、《享受年紀變大的教養力》、《了不起的會話力》、《嶄新的學力》、《邊寫邊思考的大腦整理筆記法》等,擔任NHK電視節目《大家一起玩日語》的綜合指導,以及TBS電視《一週資訊新聞主播》等其他節目的固定來賓。
譯者簡介
賴惠鈴
因為不想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去固定的地方做固定的工作,所以開始當起只能自己跟自己對話的自由譯者。過去創作文字,現在翻譯別人創作的文字,希望某天能聰慧到有本事創作與翻譯並行不悖。
譯作有《起床後1分鐘的魔法提問筆記》、《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等。
齋藤孝
1960年生於靜岡縣,明治大學文學部教授。東京大學法學部畢業,東京大學研究所教育學研究科博士學程畢業後,轉任現職。專業領域為教育學、身體論、溝通論。
以《找回身體感覺》一書勇奪新潮學藝賞,《發出聲音讀日文》系列則創下兩百六十萬部的銷量佳績,引起一股日文風潮。
著有《寫給日本人的世界宗教入門》、《做事游刃有餘的人所用的複式思考術》、《語彙力才是教養》、《享受年紀變大的教養力》、《了不起的會話力》、《嶄新的學力》、《邊寫邊思考的大腦整理筆記法》等,擔任NHK電視節目《大家一起玩日語》的綜合指導,以及TBS電視《一週資訊新聞主播》等其他節目的固定來賓。
譯者簡介
賴惠鈴
因為不想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去固定的地方做固定的工作,所以開始當起只能自己跟自己對話的自由譯者。過去創作文字,現在翻譯別人創作的文字,希望某天能聰慧到有本事創作與翻譯並行不悖。
譯作有《起床後1分鐘的魔法提問筆記》、《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等。
名人/編輯推薦
王意中|臨床心理師、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郝旭烈|企業知名財務顧問
高詩佳|作家、「高詩佳故事學堂」Podcast主持人
陳怡嘉|金石堂愛書大使、教師、作家
愛瑞克|《內在原力》系列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
歐陽立中|「Life不下課」主持人
蔡淇華|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
盧美妏|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共同創辦人、諮商心理師
鐘穎|心理學作家
(依姓氏筆畫排列)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郝旭烈|企業知名財務顧問
高詩佳|作家、「高詩佳故事學堂」Podcast主持人
陳怡嘉|金石堂愛書大使、教師、作家
愛瑞克|《內在原力》系列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
歐陽立中|「Life不下課」主持人
蔡淇華|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
盧美妏|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共同創辦人、諮商心理師
鐘穎|心理學作家
(依姓氏筆畫排列)
序
【前言】堅強,是「接受失敗」的能力
這本書是專為青少年所寫的「一生受用的思考方式」系列第三集。
這次的主題是「堅強」,會從各種角度為讀者解說「如何思考才能讓自己的心態變得更堅強」。
各位對自己的「堅強」,有自信嗎?
好比說,你會對這樣的自己感到心緒不寧嗎?
‧很容易受傷,一點小事就立刻感到沮喪。
‧一旦發生討厭的事,就很容易陷入沮喪、裹足不前。
‧害怕失敗,積極不起來。
‧很自卑,對自己沒有信心。
‧太過在意別人的眼光及批評。
‧即使決定要做什麼,通常也都半途而廢。
一旦發生不愉快的事,心態脆弱的人應變能力也很差,會被不安或壓力等負面情緒牽著鼻子走。光是這樣就感到心累,很容易覺得「生活好辛苦」。
心態堅強的人比較不容易被情緒影響,面對這種狀況的應變能力也很好。不至於動不動就感到受傷,也不至於動不動就陷入煩惱,能比現在更有自信,心情也會因此而更輕鬆,過得更快樂、幸福一點。
「可是,這是性格的問題,我也沒辦法……」要是有人這麼想,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心態脆弱並不是性格的問題,而是出在認定「我就是這種性格」的態度。
堅強的心態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天賦,而是可以靠自己培養的「能力」,同時也是用來保護自己的武器。
為了橫渡人生這片汪洋大海,請務必要具備這種能力。
經常有人用「鋼鐵般的心」來形容堅強的精神,可見這是一種堅固又強壯的心態。
但是,我希望各位具備的堅強,並不是鋼鐵般的心態,如果要舉例的話,不如說是「柳樹般的心」。
大家看過柳樹嗎?垂著細細的樹枝,迎風搖曳的模樣,看起來一點也不強壯;但就算受到颱風的強風吹拂、天降大雪,柳樹也不會折斷。因為樹枝很柔軟,所以能承受劇烈的風和沉重的雪,還有強韌的樹根能牢牢抓住大地,就算樹幹被吹倒了,也能在附近重新生長出來。
柔軟,不容易折斷,擁有再生的能力,不畏風雪的堅強─希望各位都能擁有這種如柳樹般的心態。
我認為,若要具備堅強的心態,最重要的是要有「不屈不撓,重新振作的力量」。
你不需要「堅不可摧、不會失敗、沒有挫折」的強硬態度,我們都是平凡人,就算變得懦弱、非常沮喪也沒關係。無論是迷茫、搖擺、犯錯、失敗、挫折……或是受到再大的挫折,只要有能夠重新站起來的力量就行了。
只要有不管幾次都能再站起來的力量,未來將一片光明。
有這樣的心態,無論陷入再不愉快的事、困擾的狀態、重大的挫折、出乎意料的逆境……等,再糟糕的狀況,都能像柳樹一樣重新振作起來。
這就是我的目標,也就是所謂的堅強、不屈不撓的心。
那麼,該怎麼做才好呢?該怎麼做才能不被壓力壓垮呢?該怎麼做才能讓受傷、沮喪的心恢復元氣呢?以下將為各位說明如何讓心態保持堅強的具體方法。
暢銷漫畫《鬼滅之刃》的主角竈門炭治郎,曾經對鬼殺隊的劍士說過:
「最弱小的人,擁有最大的可能性。」
愈是深受自己的軟弱所苦的人,體內可能蘊藏著愈強大的可能性。
真正「堅強的心」,是在明知自己有多軟弱的前提下,仍能好好地磨練自己。
找出自己內心的可能性,加以磨練,使其開花結果!
這本書是專為青少年所寫的「一生受用的思考方式」系列第三集。
這次的主題是「堅強」,會從各種角度為讀者解說「如何思考才能讓自己的心態變得更堅強」。
各位對自己的「堅強」,有自信嗎?
好比說,你會對這樣的自己感到心緒不寧嗎?
‧很容易受傷,一點小事就立刻感到沮喪。
‧一旦發生討厭的事,就很容易陷入沮喪、裹足不前。
‧害怕失敗,積極不起來。
‧很自卑,對自己沒有信心。
‧太過在意別人的眼光及批評。
‧即使決定要做什麼,通常也都半途而廢。
一旦發生不愉快的事,心態脆弱的人應變能力也很差,會被不安或壓力等負面情緒牽著鼻子走。光是這樣就感到心累,很容易覺得「生活好辛苦」。
心態堅強的人比較不容易被情緒影響,面對這種狀況的應變能力也很好。不至於動不動就感到受傷,也不至於動不動就陷入煩惱,能比現在更有自信,心情也會因此而更輕鬆,過得更快樂、幸福一點。
「可是,這是性格的問題,我也沒辦法……」要是有人這麼想,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心態脆弱並不是性格的問題,而是出在認定「我就是這種性格」的態度。
堅強的心態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天賦,而是可以靠自己培養的「能力」,同時也是用來保護自己的武器。
為了橫渡人生這片汪洋大海,請務必要具備這種能力。
經常有人用「鋼鐵般的心」來形容堅強的精神,可見這是一種堅固又強壯的心態。
但是,我希望各位具備的堅強,並不是鋼鐵般的心態,如果要舉例的話,不如說是「柳樹般的心」。
大家看過柳樹嗎?垂著細細的樹枝,迎風搖曳的模樣,看起來一點也不強壯;但就算受到颱風的強風吹拂、天降大雪,柳樹也不會折斷。因為樹枝很柔軟,所以能承受劇烈的風和沉重的雪,還有強韌的樹根能牢牢抓住大地,就算樹幹被吹倒了,也能在附近重新生長出來。
柔軟,不容易折斷,擁有再生的能力,不畏風雪的堅強─希望各位都能擁有這種如柳樹般的心態。
我認為,若要具備堅強的心態,最重要的是要有「不屈不撓,重新振作的力量」。
你不需要「堅不可摧、不會失敗、沒有挫折」的強硬態度,我們都是平凡人,就算變得懦弱、非常沮喪也沒關係。無論是迷茫、搖擺、犯錯、失敗、挫折……或是受到再大的挫折,只要有能夠重新站起來的力量就行了。
只要有不管幾次都能再站起來的力量,未來將一片光明。
有這樣的心態,無論陷入再不愉快的事、困擾的狀態、重大的挫折、出乎意料的逆境……等,再糟糕的狀況,都能像柳樹一樣重新振作起來。
這就是我的目標,也就是所謂的堅強、不屈不撓的心。
那麼,該怎麼做才好呢?該怎麼做才能不被壓力壓垮呢?該怎麼做才能讓受傷、沮喪的心恢復元氣呢?以下將為各位說明如何讓心態保持堅強的具體方法。
暢銷漫畫《鬼滅之刃》的主角竈門炭治郎,曾經對鬼殺隊的劍士說過:
「最弱小的人,擁有最大的可能性。」
愈是深受自己的軟弱所苦的人,體內可能蘊藏著愈強大的可能性。
真正「堅強的心」,是在明知自己有多軟弱的前提下,仍能好好地磨練自己。
找出自己內心的可能性,加以磨練,使其開花結果!
目次
【前言】堅強,是「接受失敗」的能力
第一章 什麼是堅強?什麼是軟弱?
所謂軟弱,就是容易被情緒波動影響
不要感情用事
從「知、情、意」的平衡來思考
失去平衡的心,會發生什麼事?
身體對應心靈的檢查重點
「經驗」會使心靈成長
並非性格使然,而是「心的慣性」
負面的情緒也有存在的意義
不需要時時刻刻都保持正面
重點在於「彈性」,而非「硬度」
用「行動」來調整心態
真正堅強的人,能保持內心穩定
別讓內心的火種熄滅!
第二章 怎樣才能不怕失敗?
為什麼要害怕失敗?
不同凡響的人,失敗的次數也非常驚人!
累積的經驗絕不會白費
否定失敗,就不會有大發現、大發明了
只要把失敗,想成是通往成功的過程就行了
「經常犯錯且能一笑置之」的人,進步得很快
「怕丟臉、不想失敗」的人,會錯過機會
對失敗的恐懼,來自於慣性
不安與放心之間
以「失敗很正常」為前提
把「個人」與「行為」分開來思考
專心思考如何補救
不斷地重蹈覆轍,是因為沒有接受失敗
不怕失敗的「天守閣」精神
失敗是「勇氣的勳章」!
沒有一百分也沒關係,但是要做到百分之百
第三章 把「修正力」當成自己的武器!
人生必備「修正力」
精進學業也要靠「修正力」
若能看到未來,努力就沒那麼辛苦了
你有察覺「問題」的能力嗎?
找到「好導師」
拆解問題,個個擊破
多嘗試幾次,提升經驗值
練習如何應對不合理的要求
「非做不可」的環境讓你更堅強
一旦覺得大事不妙,就要立刻改變作法
將成功的方法寫入「我的劇本」
讓「不甘心」轉變為動力
關鍵在於「進取心」
只要有最佳替代方案就不怕了
第四章 不要被「自卑」困住!
青少年的心裡充滿自卑感
自卑感是什麼?
「青春期」是不成熟的代名詞
自卑感不能當成逃避的藉口
彆扭與自我感覺良好,很容易失控
與自卑感和平相處的方法一:努力克服並超越
有時候,困境也會帶來幸運
與自卑感和平相處的方法二:讓自卑的弱點成為強項
弱點,正是能活化自己的「資源」
與自卑感和平相處的方法三:找到內心的伙伴
找出能給自己帶來信心的優勢
第五章 擺脫「黑歷史」的方法
擺脫不愉快的「黑歷史」,重獲自由
中途退出社團的懊悔
黑歷史真的那麼黑暗嗎?
是否太習慣順從「相同的標準」?
價值觀會不斷變化
評價的標準不只一個
想法因人而異
肯定自己,是從「相信自己」開始
世上沒有無法挽回的事
現在的辛苦,在未來終究會成為過去
第六章 不管跌倒幾次,都能重新振作
打造百折不撓的自己
逆風才能高飛!
改變思考的偏好
不要一心想變堅強,而是增加「平靜安穩」的時間
養成「讓自己保持好心情」的習慣
從克服挫折及苦難的故事中找到勇氣
諾貝爾獎是雪恥的結果?
從支持的運動選手身上得到「戰鬥精神」的激勵
各位,燃燒心靈吧!
「無敵的熱情」從何而來
充實與人生的意義
鍛鍊柔軟、平靜、堅強的心
【結語】思考和行為,是打造心靈的基礎
第一章 什麼是堅強?什麼是軟弱?
所謂軟弱,就是容易被情緒波動影響
不要感情用事
從「知、情、意」的平衡來思考
失去平衡的心,會發生什麼事?
身體對應心靈的檢查重點
「經驗」會使心靈成長
並非性格使然,而是「心的慣性」
負面的情緒也有存在的意義
不需要時時刻刻都保持正面
重點在於「彈性」,而非「硬度」
用「行動」來調整心態
真正堅強的人,能保持內心穩定
別讓內心的火種熄滅!
第二章 怎樣才能不怕失敗?
為什麼要害怕失敗?
不同凡響的人,失敗的次數也非常驚人!
累積的經驗絕不會白費
否定失敗,就不會有大發現、大發明了
只要把失敗,想成是通往成功的過程就行了
「經常犯錯且能一笑置之」的人,進步得很快
「怕丟臉、不想失敗」的人,會錯過機會
對失敗的恐懼,來自於慣性
不安與放心之間
以「失敗很正常」為前提
把「個人」與「行為」分開來思考
專心思考如何補救
不斷地重蹈覆轍,是因為沒有接受失敗
不怕失敗的「天守閣」精神
失敗是「勇氣的勳章」!
沒有一百分也沒關係,但是要做到百分之百
第三章 把「修正力」當成自己的武器!
人生必備「修正力」
精進學業也要靠「修正力」
若能看到未來,努力就沒那麼辛苦了
你有察覺「問題」的能力嗎?
找到「好導師」
拆解問題,個個擊破
多嘗試幾次,提升經驗值
練習如何應對不合理的要求
「非做不可」的環境讓你更堅強
一旦覺得大事不妙,就要立刻改變作法
將成功的方法寫入「我的劇本」
讓「不甘心」轉變為動力
關鍵在於「進取心」
只要有最佳替代方案就不怕了
第四章 不要被「自卑」困住!
青少年的心裡充滿自卑感
自卑感是什麼?
「青春期」是不成熟的代名詞
自卑感不能當成逃避的藉口
彆扭與自我感覺良好,很容易失控
與自卑感和平相處的方法一:努力克服並超越
有時候,困境也會帶來幸運
與自卑感和平相處的方法二:讓自卑的弱點成為強項
弱點,正是能活化自己的「資源」
與自卑感和平相處的方法三:找到內心的伙伴
找出能給自己帶來信心的優勢
第五章 擺脫「黑歷史」的方法
擺脫不愉快的「黑歷史」,重獲自由
中途退出社團的懊悔
黑歷史真的那麼黑暗嗎?
是否太習慣順從「相同的標準」?
價值觀會不斷變化
評價的標準不只一個
想法因人而異
肯定自己,是從「相信自己」開始
世上沒有無法挽回的事
現在的辛苦,在未來終究會成為過去
第六章 不管跌倒幾次,都能重新振作
打造百折不撓的自己
逆風才能高飛!
改變思考的偏好
不要一心想變堅強,而是增加「平靜安穩」的時間
養成「讓自己保持好心情」的習慣
從克服挫折及苦難的故事中找到勇氣
諾貝爾獎是雪恥的結果?
從支持的運動選手身上得到「戰鬥精神」的激勵
各位,燃燒心靈吧!
「無敵的熱情」從何而來
充實與人生的意義
鍛鍊柔軟、平靜、堅強的心
【結語】思考和行為,是打造心靈的基礎
書摘/試閱
◎不需要時時刻刻都保持正面
認為自己總是想一些負面事情的人,會覺得應該變得積極正面才行,想讓自己努力變得正面起來。問題是,這實在很困難,不是嗎?
不用隨時隨地都勉強自己保持積極進取,也沒關係。如果認為負面的感情是不好的東西,一味地否定,只會產生更多負面的情緒。
「怎麼可以有這麼負面的情緒、我連這種事都做不好,真的很沒用」,如此一來只會陷入惡性循環。也有人會因為勉強自己壓抑情緒,產生反作用力,甚至導致心病。
就算有負面情緒也無所謂,請坦然接受這樣的自己。
中性是指中立、不偏不倚的狀態,我認為「中性的狀態」是介於正面與負面之間。如果無法一口氣將負面情緒轉換成正面情緒時,只要讓自己「先回到中性的狀態」即可。
像是考試失利或失戀時,產生沮喪、悲傷、不甘心的心情是很正常的事。
不需要壓抑這種心情,大可盡情地沮喪、盡情地哭泣。只不過,一直沉溺於那樣的心情將無法再往前走,那就不好了。
盡情地吐出負面情緒後,請在既非正面也非負面、亦即中性的狀態下重新振作起來。
請先停下腳步,在中性的狀態下找回冷靜的心情,然後再透過思考與行動取得心靈的平衡。
至於要怎麼做才能重拾平靜的心情,則需要下一番工夫。只要坦然接受考試失利或失戀的自己,意識到能給予現在的自己肯定的思考模式,重新再往前走就行了。
我認識一位烏茲別克籍的男性朋友,某天我們聊天時,他提到「其實,我跟女朋友分手了」,我安慰他:「一定很難過吧?」他笑著說:「沒關係!巴士還會再來!」
不用一下子就變得很正面,只要先回到中性就行了。不需要勉強自己「非要積極起來不可」,只要有「先回到中立狀態」的想法,心情就會自然而然地平靜下來。
◎重點在於「彈性」,而非「硬度」
這本書的開頭就說了,希望各位都能擁有「柳樹」般柔軟有彈性、跌倒了也能重新振作起來的心態,而非「鋼鐵」的心。鋼鐵堅硬又鋼強,經常被用來比喻不容易受傷的強韌意志力,但鋼鐵其實比想像的還不耐衝擊。
只要增加材料的硬度,就能提高強度,相反地,因為喪失韌性(跌倒了再站起來),一旦承受超過極限的負擔就會折斷。因此蓋房子需配合用途調整鋼材的硬度(只要降低強度就能增加彈性,變得不容易折斷),以因應各式各樣發生在環境中的衝擊,形成具有彈性的結構。
材料的強度再強,也不表示就是真正的堅強。
自然環境會發生地震,也會受到颱風吹襲,為了應付這些自然環境中的意外狀況,堅硬與柔軟的平衡相當重要,絕不能少了彈性。
人類也一樣,要是滿腦子只有想讓心態變堅強的念頭,就很容易誤以為只要有「不屈不撓的強悍」就夠了。但不屈不撓也代表發生意料之外的狀況時,無法立即做出反應,結果不是折斷就是傾倒。
重點在於無論發生什麼狀況都能冷靜面對的堅強、即使天搖地動也不會折斷,還能恢復原狀的堅強。
讓心恢復原狀的力量,也稱為「復原力、韌性」。擁有堅固的信念本身當然不是壞事,但我們身邊的狀況隨時都在變動,瞬息萬變乃人之常情。狀況一旦改變,想法也必須隨之改變。
「貫徹信念」聽起來很美好,但是換個說法,其實不也是「不願改變頑固的想法」嗎?始終堅持某種思考模式,除了故步自封,什麼也不是。
隨時更新自己內在的「知」,磨練對「情」的感受力,在瞬息萬變的情況下,不斷思考現在該以什麼為「意」才好,讓自己重新振作起來。
只要這三根支柱牢牢地站好,紊亂的內心就能重新回到平衡的狀態。為了讓自己重新振作起來,也必須柔軟有彈性才行。
有時候,強悍的心態並不是一種讚美,甚至會讓人覺得有點反感。「因為那個人有一顆鋼鐵之心……」,像是聽到這種話的時候,我認為那其實是指我行我素、無論發生什麼事都不為所動,甚至神經大條到不在乎他人感受的遲鈍,那不是各位應該追求的堅強。
心雖然看不見,卻能從一個人的態度及言談得知他的內心世界。那裡是否有具備理性的思考能力「智」、是否有充滿誠意與真心的「仁」、是否有從正確的意志出發的行動力「勇」。
我認為真正堅強的心,也要具備「智、仁、勇」。
◎對失敗的恐懼,來自於慣性
我說過,害怕失敗是「心的偏好」所致,說穿了,就是受到我們對失敗的潛意識影響。
另一種則是認為「失敗是不好的、不可以失敗」的主觀意識過於強烈。
從小行動就受到限制,「不可以做這種事、不可以做那種事」、「這麼做會失敗,引起嚴重的後果」、「不要變成那樣喔」,在這樣的規勸下長大,不習慣自己做判斷的人會更害怕失敗。
再者,如果失敗時曾經被罵得很慘,或是因為自己的失敗受到周圍的人指責,這種經歷也會強化「不可以失敗」的意識,讓人過度害怕失敗。
這與失敗時在意別人的眼光、不想丟臉的心情也有很深的關係。
如果失敗時處於沒有任何人看見,也沒有任何人知道的狀態,即使覺得「糟了,被我搞砸了……」,也不會覺得丟臉吧?之所以覺得丟臉,是意識到別人的視線及反應;是覺得自己丟臉的模樣、窩囊的地方被別人看到了,才感到羞恥;意識到自己可能會被嘲笑、被調侃、被看扁,屈辱感及羞恥感才會倍增。
不只被「失敗」的事實刺傷,也擔心「失敗會被取笑」,深怕傷害到自己的人際關係。
即使自己沒有親身經驗,看到別人失敗的時候有什麼下場,也會產生「失敗= 不愉快的事、不好的事」的記憶。
這些負面的記憶及潛意識會在耳邊低語:「失敗很討厭、失敗會受傷、所以不能失敗。」只要不失敗,就不會留下不愉快的記憶。
這種心情會讓各位對自己的心踩剎車,「還是別做可能會失敗的事」,就無法勇於挑戰、採取積極的行動。
害怕失敗的人,其實是自我防衛的本能過度反應了。
◎以「失敗很正常」為前提
接下來想介紹關於「心的慣性」,希望能幫助各位不再害怕失敗。
我說過,最好把失敗當作是成功的必經過程,失敗並不是「可能會發生」,而是「一定會發生、失敗很正常」。
害怕失敗的人會說「萬一失敗怎麼辦?」這時只要回想練習的時候、準備的階段是怎麼做的就行了。
不過,即使做了十次,十次都能成功嗎?
假設十次中只有五次成功,成功機率為五成,相當於兩次會失敗一次。
只要一開始就以兩次會失敗一次的心態來面對,就不會對自己產生太高的期待。
「萬一失敗……」是試了十次、三十次都不成功的人才能說的話。明明準備得不充分,卻低估失敗的可能性,無疑是太天真了。
只要能正確地預測「一定會失敗、失敗很正常」,就沒什麼好怕的了。
只要打從一開始就容許失敗發生,就算真的失敗也不至於一蹶不振。換成別的事也一樣,只要事先做好預測,一切都不足為懼。
已故的日職教練野村克也(一九三五∼二○二○年)曾經說過:「棒球是一種『失敗的運動』。」
只要選手有三成的打擊率,大家都會說他很厲害,但打擊率三成,其實是代表「七成都失敗了」,十次中只有三次能順利地打擊出去。因為要以打擊率這麼低的攻擊來得分,所以才會說棒球是「失敗的運動」。
投手也不例外,必須拚命投出好球來三振對方,但無論再怎麼厲害的投手,也不可能只投出好球。不想投出四壞球、用力過猛的結果是根本進不了好球帶;就算能投出很多好球,萬一被對方打擊出去,就有失分的可能性。
「萬一失敗……」,一旦產生這種念頭,就無法勝任棒球選手。必須事先告訴自己,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思考「如何減少失敗、如何在失敗後馬上振作起來」。
◎價值觀會不斷變化
還有一點希望大家都能記住,那就是即使某個時期覺得自己欠缺某種「非常有價值」的資質,因而產生自卑情結,也要牢記那個讓你自卑的價值觀不會永遠持續下去。
舉個淺顯易懂的例子,「跑得快」只有小時候特別重要。小學生的時候,跑得快的人特別受歡迎,甚至讓人覺得「跑得快不快,是關乎本身價值的要素」。
然而升上國中後,跑得快不快就沒變得那麼重要了。一旦成為高中生,只有參加田徑隊或運動社團的人才關心跑得快不快,其他人根本不在乎。
當我們變成大學生,別說跑得快不快,幾乎沒有人會再討論運動神經好不好了。進入社會後,要求的是工作速度,而不是跑步的速度。
讓人感覺充滿價值的東西,會隨著年齡增長不斷改變,也會隨著流行瞬息萬變。
國、高中生很重視眉毛的粗細、瀏海的髮型,但「這樣很好看」也只不過是一時的流行。
制服的裙子長度、長褲的腰部有幾折也一樣,過了二十年再回頭看以前的照片,甚至會覺得「當時怎麼會覺得這樣很好看呢」。
即使當時覺得非常重要,一旦有了新的流行,自己的心情也會隨之改變。江戶時代到明治時代,在過去被認為是價值觀劇烈變動的重要時期。
現在再回頭看,武士的髮髻其實是非常詭異的髮型,但當時大家是真的打從心底覺得武士的髮髻非常帥氣。
最近因為一萬圓日幣新鈔上的肖像,以及拍成大河劇而成為鎂光燈焦點的澀澤榮一(一八四○∼一九三一年)是第一個斷髮的人。
慶應三年(一八六七)時,德川慶喜將軍派自己的弟弟德川昭武參加在巴黎舉行的萬國博覽會,澀澤榮一是當時一起去歐洲的隨行員之一。他在巴黎剪掉髮髻,換穿西服,還拍下照片、得意地寄給妻子。
不料妻子看到他剪掉髮髻的樣子,大嘆「太不像話了」,還說:「真教人看不下去,請務必恢復原來的模樣,為什麼只有你把自己搞成這樣呢?太令我心痛了。」
認為什麼東西「帥氣」、以什麼樣的姿態為榮,依各地的文化而異。這也可以證明人的感受會隨時代演進而異,價值觀和價值標準隨時都在改變。
認為自己總是想一些負面事情的人,會覺得應該變得積極正面才行,想讓自己努力變得正面起來。問題是,這實在很困難,不是嗎?
不用隨時隨地都勉強自己保持積極進取,也沒關係。如果認為負面的感情是不好的東西,一味地否定,只會產生更多負面的情緒。
「怎麼可以有這麼負面的情緒、我連這種事都做不好,真的很沒用」,如此一來只會陷入惡性循環。也有人會因為勉強自己壓抑情緒,產生反作用力,甚至導致心病。
就算有負面情緒也無所謂,請坦然接受這樣的自己。
中性是指中立、不偏不倚的狀態,我認為「中性的狀態」是介於正面與負面之間。如果無法一口氣將負面情緒轉換成正面情緒時,只要讓自己「先回到中性的狀態」即可。
像是考試失利或失戀時,產生沮喪、悲傷、不甘心的心情是很正常的事。
不需要壓抑這種心情,大可盡情地沮喪、盡情地哭泣。只不過,一直沉溺於那樣的心情將無法再往前走,那就不好了。
盡情地吐出負面情緒後,請在既非正面也非負面、亦即中性的狀態下重新振作起來。
請先停下腳步,在中性的狀態下找回冷靜的心情,然後再透過思考與行動取得心靈的平衡。
至於要怎麼做才能重拾平靜的心情,則需要下一番工夫。只要坦然接受考試失利或失戀的自己,意識到能給予現在的自己肯定的思考模式,重新再往前走就行了。
我認識一位烏茲別克籍的男性朋友,某天我們聊天時,他提到「其實,我跟女朋友分手了」,我安慰他:「一定很難過吧?」他笑著說:「沒關係!巴士還會再來!」
不用一下子就變得很正面,只要先回到中性就行了。不需要勉強自己「非要積極起來不可」,只要有「先回到中立狀態」的想法,心情就會自然而然地平靜下來。
◎重點在於「彈性」,而非「硬度」
這本書的開頭就說了,希望各位都能擁有「柳樹」般柔軟有彈性、跌倒了也能重新振作起來的心態,而非「鋼鐵」的心。鋼鐵堅硬又鋼強,經常被用來比喻不容易受傷的強韌意志力,但鋼鐵其實比想像的還不耐衝擊。
只要增加材料的硬度,就能提高強度,相反地,因為喪失韌性(跌倒了再站起來),一旦承受超過極限的負擔就會折斷。因此蓋房子需配合用途調整鋼材的硬度(只要降低強度就能增加彈性,變得不容易折斷),以因應各式各樣發生在環境中的衝擊,形成具有彈性的結構。
材料的強度再強,也不表示就是真正的堅強。
自然環境會發生地震,也會受到颱風吹襲,為了應付這些自然環境中的意外狀況,堅硬與柔軟的平衡相當重要,絕不能少了彈性。
人類也一樣,要是滿腦子只有想讓心態變堅強的念頭,就很容易誤以為只要有「不屈不撓的強悍」就夠了。但不屈不撓也代表發生意料之外的狀況時,無法立即做出反應,結果不是折斷就是傾倒。
重點在於無論發生什麼狀況都能冷靜面對的堅強、即使天搖地動也不會折斷,還能恢復原狀的堅強。
讓心恢復原狀的力量,也稱為「復原力、韌性」。擁有堅固的信念本身當然不是壞事,但我們身邊的狀況隨時都在變動,瞬息萬變乃人之常情。狀況一旦改變,想法也必須隨之改變。
「貫徹信念」聽起來很美好,但是換個說法,其實不也是「不願改變頑固的想法」嗎?始終堅持某種思考模式,除了故步自封,什麼也不是。
隨時更新自己內在的「知」,磨練對「情」的感受力,在瞬息萬變的情況下,不斷思考現在該以什麼為「意」才好,讓自己重新振作起來。
只要這三根支柱牢牢地站好,紊亂的內心就能重新回到平衡的狀態。為了讓自己重新振作起來,也必須柔軟有彈性才行。
有時候,強悍的心態並不是一種讚美,甚至會讓人覺得有點反感。「因為那個人有一顆鋼鐵之心……」,像是聽到這種話的時候,我認為那其實是指我行我素、無論發生什麼事都不為所動,甚至神經大條到不在乎他人感受的遲鈍,那不是各位應該追求的堅強。
心雖然看不見,卻能從一個人的態度及言談得知他的內心世界。那裡是否有具備理性的思考能力「智」、是否有充滿誠意與真心的「仁」、是否有從正確的意志出發的行動力「勇」。
我認為真正堅強的心,也要具備「智、仁、勇」。
◎對失敗的恐懼,來自於慣性
我說過,害怕失敗是「心的偏好」所致,說穿了,就是受到我們對失敗的潛意識影響。
另一種則是認為「失敗是不好的、不可以失敗」的主觀意識過於強烈。
從小行動就受到限制,「不可以做這種事、不可以做那種事」、「這麼做會失敗,引起嚴重的後果」、「不要變成那樣喔」,在這樣的規勸下長大,不習慣自己做判斷的人會更害怕失敗。
再者,如果失敗時曾經被罵得很慘,或是因為自己的失敗受到周圍的人指責,這種經歷也會強化「不可以失敗」的意識,讓人過度害怕失敗。
這與失敗時在意別人的眼光、不想丟臉的心情也有很深的關係。
如果失敗時處於沒有任何人看見,也沒有任何人知道的狀態,即使覺得「糟了,被我搞砸了……」,也不會覺得丟臉吧?之所以覺得丟臉,是意識到別人的視線及反應;是覺得自己丟臉的模樣、窩囊的地方被別人看到了,才感到羞恥;意識到自己可能會被嘲笑、被調侃、被看扁,屈辱感及羞恥感才會倍增。
不只被「失敗」的事實刺傷,也擔心「失敗會被取笑」,深怕傷害到自己的人際關係。
即使自己沒有親身經驗,看到別人失敗的時候有什麼下場,也會產生「失敗= 不愉快的事、不好的事」的記憶。
這些負面的記憶及潛意識會在耳邊低語:「失敗很討厭、失敗會受傷、所以不能失敗。」只要不失敗,就不會留下不愉快的記憶。
這種心情會讓各位對自己的心踩剎車,「還是別做可能會失敗的事」,就無法勇於挑戰、採取積極的行動。
害怕失敗的人,其實是自我防衛的本能過度反應了。
◎以「失敗很正常」為前提
接下來想介紹關於「心的慣性」,希望能幫助各位不再害怕失敗。
我說過,最好把失敗當作是成功的必經過程,失敗並不是「可能會發生」,而是「一定會發生、失敗很正常」。
害怕失敗的人會說「萬一失敗怎麼辦?」這時只要回想練習的時候、準備的階段是怎麼做的就行了。
不過,即使做了十次,十次都能成功嗎?
假設十次中只有五次成功,成功機率為五成,相當於兩次會失敗一次。
只要一開始就以兩次會失敗一次的心態來面對,就不會對自己產生太高的期待。
「萬一失敗……」是試了十次、三十次都不成功的人才能說的話。明明準備得不充分,卻低估失敗的可能性,無疑是太天真了。
只要能正確地預測「一定會失敗、失敗很正常」,就沒什麼好怕的了。
只要打從一開始就容許失敗發生,就算真的失敗也不至於一蹶不振。換成別的事也一樣,只要事先做好預測,一切都不足為懼。
已故的日職教練野村克也(一九三五∼二○二○年)曾經說過:「棒球是一種『失敗的運動』。」
只要選手有三成的打擊率,大家都會說他很厲害,但打擊率三成,其實是代表「七成都失敗了」,十次中只有三次能順利地打擊出去。因為要以打擊率這麼低的攻擊來得分,所以才會說棒球是「失敗的運動」。
投手也不例外,必須拚命投出好球來三振對方,但無論再怎麼厲害的投手,也不可能只投出好球。不想投出四壞球、用力過猛的結果是根本進不了好球帶;就算能投出很多好球,萬一被對方打擊出去,就有失分的可能性。
「萬一失敗……」,一旦產生這種念頭,就無法勝任棒球選手。必須事先告訴自己,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思考「如何減少失敗、如何在失敗後馬上振作起來」。
◎價值觀會不斷變化
還有一點希望大家都能記住,那就是即使某個時期覺得自己欠缺某種「非常有價值」的資質,因而產生自卑情結,也要牢記那個讓你自卑的價值觀不會永遠持續下去。
舉個淺顯易懂的例子,「跑得快」只有小時候特別重要。小學生的時候,跑得快的人特別受歡迎,甚至讓人覺得「跑得快不快,是關乎本身價值的要素」。
然而升上國中後,跑得快不快就沒變得那麼重要了。一旦成為高中生,只有參加田徑隊或運動社團的人才關心跑得快不快,其他人根本不在乎。
當我們變成大學生,別說跑得快不快,幾乎沒有人會再討論運動神經好不好了。進入社會後,要求的是工作速度,而不是跑步的速度。
讓人感覺充滿價值的東西,會隨著年齡增長不斷改變,也會隨著流行瞬息萬變。
國、高中生很重視眉毛的粗細、瀏海的髮型,但「這樣很好看」也只不過是一時的流行。
制服的裙子長度、長褲的腰部有幾折也一樣,過了二十年再回頭看以前的照片,甚至會覺得「當時怎麼會覺得這樣很好看呢」。
即使當時覺得非常重要,一旦有了新的流行,自己的心情也會隨之改變。江戶時代到明治時代,在過去被認為是價值觀劇烈變動的重要時期。
現在再回頭看,武士的髮髻其實是非常詭異的髮型,但當時大家是真的打從心底覺得武士的髮髻非常帥氣。
最近因為一萬圓日幣新鈔上的肖像,以及拍成大河劇而成為鎂光燈焦點的澀澤榮一(一八四○∼一九三一年)是第一個斷髮的人。
慶應三年(一八六七)時,德川慶喜將軍派自己的弟弟德川昭武參加在巴黎舉行的萬國博覽會,澀澤榮一是當時一起去歐洲的隨行員之一。他在巴黎剪掉髮髻,換穿西服,還拍下照片、得意地寄給妻子。
不料妻子看到他剪掉髮髻的樣子,大嘆「太不像話了」,還說:「真教人看不下去,請務必恢復原來的模樣,為什麼只有你把自己搞成這樣呢?太令我心痛了。」
認為什麼東西「帥氣」、以什麼樣的姿態為榮,依各地的文化而異。這也可以證明人的感受會隨時代演進而異,價值觀和價值標準隨時都在改變。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