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左腦還是右腦更擅長創造?
愛做白日夢更有利於發揮創造力嗎?
鮑勃·迪倫是怎麼創作歌詞的?
馬友友是如何演奏出不可能演奏的和弦的?
莎士比亞是如何成為天才戲劇家的?
皮克斯工作室是如何創作出叫好又叫座的動畫的?
矽谷是如何成為科技中心的?
想象那些並不存在的事物的能力是我們人類最突出的智能。收音機裡的流行歌曲、衣服口袋中的小玩意兒、墻上的藝術品、窗戶上方的空調以及你所坐的椅子,還有你手中的這本書,無一例外都是想象的產物。
暢銷書作家喬納·萊勒將藝術與科學相結合,在《鮑勃·迪倫寫不出歌兒了》這本書中圍繞“我們該如何想象”這一主題來探討,論述了想象力激發創造力的八種方式,以科學的視角揭示了大腦是如何產生創造力的。一旦我們知道創造力是如何產生的,創造力就可以為我們所用。
作者簡介
【美】喬納·萊勒(Jonah Lehrer)
暢銷書作家。於哥倫比亞大學學習神經科學,曾跟隨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埃裡克·坎德爾(Eric Kandel),在他的實驗室裡做有關記憶的生物學研究實驗。
曾獲得有“全球青年諾貝爾獎”美譽的羅德獎學金(Rhodes Scholarship),成為牛津大學羅德學者,始終關注20世紀的文學藝術,對藝術與科學的關係進行了深入研究。
曾多次為《紐約客》《華盛頓郵報》等媒體撰稿。擅長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大眾介紹神經科學、心理學等方向的研究,尤其關注藝術與科學的關係。
名人/編輯推薦
亞馬遜年度十大暢銷書之一,《紐約時報》年度暢銷書。
腦科學家、諾貝爾獎得主弟子、暢銷書作家喬納萊勒“創造與想象”系列。
擁有創造力,更能應對ChatGPT等人工智能的來襲。喬納萊勒將藝術與科學相結合,以神經科學為依據,生動地闡述文學藝術世界的創造力靈感來源。
葦草智酷創始合伙人、信息社會50人論壇執行主席段永朝,物理學家、南方科技大學教授李淼,清華大學教授、技術創新研究中心主任陳勁,海銀資本合伙創始人、互聯時代未來趨勢專家王煜全,暢銷書《引爆點》《異類》作者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聯袂推薦。
湛廬文化出品。
序
揭開創造力的神秘機制,讓創造力為我所用
寶潔公司曾經碰到一個無法解決的難題:研發一款新型地板清潔劑。20 世紀 80 年代,這家公司不斷推出新式消費品,既有紙尿褲,也有去頭屑的洗發水,公司還研發出了護色洗滌劑,以及比其他紙巾能多吸收 85% 液體的棉紙巾。這些創新並不是說寶潔公司的運氣有多好,而是得益於它在研發上的重金投入。那時,寶潔公司員工中科研人員的比例位列全球第一,全公司擁有的博士生數量比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哈佛大學的博士生總和還要多。
可是,盡管家庭清潔用品部的研發人員付出了極大的努力,仍未能向市場推出新的地板清潔劑。寶潔公司仍舊在銷售清一色的檸檬味清潔劑和布拖把,消費者也只能用木質掃帚和金屬簸箕打掃廚房。寶潔創新失敗的理由很簡單:研發出一種不損害地板的強力清潔劑太難了。雖然寶潔在研發新一代清潔產品上已經花了很多錢,但是,這些產品在嚴格的試驗階段就被宣告失敗,因為它們不僅破壞了地板的漆皮,還會傷害清潔劑使用者的皮膚。寶潔的研發人員一致認為,他們已經無計可施了。
事已至此,寶潔決定嘗試新的解決辦法。公司把這項創新任務外包給了 Continuum 公司,這是一家在波士頓和洛杉磯都設有辦公機構的設計公司。Continuum 的時任 CEO 哈裡·韋斯特(Harry West)那時還只是為寶潔研發新型清潔劑團隊的負責人,他說:“我認為,寶潔之所以找到我們,是因為他們的科學家沒法再繼續幹下去了。因此,他們希望我們能打開想象的閘門,拿出一些解決連科學家都棘手問題的新成果。”
但是,Continuum 的設計人員並沒有從成分入手,也沒有去實驗室研究地板清潔劑,而是到居民家裡去觀察人們通常是怎樣清潔地板的。對於如何給地毯吸塵和打掃廚房,設計人員做了詳細的記錄。當覺得這些信息仍然不夠用時,他們在居民家裡架起了攝像機。韋斯特說:“這些影像資料枯燥至極,都是人們清潔地板的畫面,但我們花了大量時間觀看這些資料。”盡管內容乏味,但必不可少,因為韋斯特和他的團隊想知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究竟是怎樣清潔地板的,而不是想當然地去猜測。他說:“關於拖把和掃帚,我想忘掉我所知道的一切,我希望自己能如同一個天外來客一般,以什麼都不知道的心態來看待問題。”
在經過幾個月的“人類學”觀察工作之後,大家有了初步收獲。當時,他們正在觀看一位婦女清潔浴缸。韋斯特說:“涮拖布,就是把拖把頭裡的臟東西在臟水裡涮出的過程,拖把頭就是
‘吸收’臟東西的工具。這種活兒誰都不樂意幹。”實際上,當Continuum 的設計團隊在對影像資料進行分析時,他們發現,人們花在涮拖布上的時間比拖地板本身所花費的時間還多。工具反倒讓事情變得更複雜了。韋斯特說:“當我意識到用拖把做清潔工作有多麼不方便後,我對地板清潔這件事產生了興趣。我堅信,我們並不是要設計一種改進的拖把,而是需要一種完全取代拖把的新東西。”
令人感到遺憾的是,Continuum 的設計人員也想不出更好的清潔方法。這就像一個無法找到答案的難題,也許,清潔地板注定是一件低效率的家務活。
答案來自也在進行家庭拜訪的另外一個設計團隊。一天,這個團隊的成員正在觀察一位老太太清理廚房地板上的咖啡污漬,只見她手拿掃把先仔細地清掃地板,並把垃圾掃到簸箕裡,這時,有意思的事情發生了:在清掃完地板之後,她弄濕了一塊紙巾,並用它擦拭灑在地毯上的咖啡污漬。盡管 Continuum 設計團隊的每個人以前無數次地做過同樣的事情,但這樣一塊臟紙巾卻帶來了一個意外發現。
設計人員從紙巾的創意發現可丟棄的清潔材料是種可行的方式。Continuum 公司當時的副總裁唐·巴克納(Don Buchner)說:“突然之間,我們就知道該做什麼了,我們要研究出一種用完就可以扔掉的污漬清潔材料。使用者不再需要清潔拖把頭,不再需要在清洗時彎腰,不再需要一桶又一桶的臟水。這就是我們的好主意。”幾周後,第一件樣品做出來了。實際上很簡單,就是一根細長的塑料桿連著一個矩形尼龍搭扣,尼龍搭扣用來固定一次性靜電紙巾。這種產品還具有噴水功能,這樣,使用者就可以在清潔地板之前,先用溫和型洗滌液把地板弄濕(通常並不需要洗滌液,但它們的味道很好聞)。韋斯特說:“本來我們只要把臟東西擦掉就可以了,為什麼一定要在臟水裡涮來涮去呢?為什麼要清洗拖布?為什麼不能像扔掉用過的紙巾一樣,把它一扔了之呢?”
可是,寶潔公司並沒有對這個設計表現出特別的興趣,因為僅銷售拖把和洗滌液產品就能給寶潔公司帶來 10 億美元的收入。他們不想用未經試驗的產品取代當前的好生意。首次召開的小組座談會反而進一步加劇了使用者的懷疑。當寶潔公司向使用者展示新型清潔產品的草圖時,絕大多數人都持反對態度。他們不想扔掉自己的拖把,對塑料桿與紙巾的簡單組合也不抱有幻想。他們不喜歡一次性靜電紙巾這個主意,也不明白臟東西怎麼會跑到濕紙巾上。因此,這個設計被暫時擱置了。寶潔公司不會不顧丟失市場份額的風險而貿然引入一款沒人要的新產品。
但是,Continuum 的設計人員並沒有放棄,他們確信自己預見了拖把的未來。經過一年的苦求,他們從寶潔公司那裡爭取到了一個機會:在小組座談會上展示樣品。在這次座談會上,他們不再像上次那樣只是讀一下產品的說明書,而是讓顧客現場操作略顯粗糙的“試驗用”樣品。人們被這個新玩意兒深深地吸引了,不斷在地板上測試。結果,在小組座談會上,這個產品的測試得分比寶潔公司測試過的任何一款產品都要高。巴克納說:“有些人在這種產品的概念階段還是堅決的反對者,但現在他們已經想把這個試驗品帶回家。”而且,這次試驗表明:在清潔地板方面,新產品的表現要遠遠好於海綿拖把、細繩拖把以及其他任何類型的拖把。按照寶潔公司研發人員的說法,到目前為止,“裝在桿上的紙巾”是最好用的地板清潔產品之一。
1997 年,也就是在韋斯特和他的設計團隊開始收集影像資料的 3 年後,寶潔公司正式申請了美國專利。1999 年初春,這種新型清潔工具進入了全美國的超市,且一投入市場就大獲成功:到1999 年年底,它的銷售額就超過了 5 億美元。此後,大量仿造品和改進產品不斷進入市場,但最初的產品仍在“後拖把”市場居統治地位。這種產品的名字叫速易潔拖把(Swiffer)。
速易潔拖把的發明正是詮釋創造力的最好例子。幾位設計師在觀察某個人擦除咖啡污漬時,想到了一種全新的清潔工具。對於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哈裡·韋斯特和他的同事努力思考,另辟蹊徑。他們看到了現實原本的樣子:人們幹著既乏味又費力的家務。然後,他們想象世界上會有一種更好的拖把。這一洞見徹底改變了地板清潔的方式。
想象是人類最突出的智能
本書討論的就是這樣的時刻。想象那些並不存在的事物的能力是我們人類最突出的智能,我們總覺得擁有這種能力是理所當然的,但常常事與願違。收音機裡的流行歌曲、衣服口袋中的小玩意兒、墻上的藝術品、窗戶上方的空調以及你所坐的椅子,還有你手中的這本書,無一例外都是想象的產物。
盡管我們身邊到處都有想象的杰作,但創造過程究竟怎樣,還頗有幾分神秘。比如,為什麼哈裡·韋斯特在看到那位婦女用紙巾清潔地板時想到了速易潔拖把?其實,這一動作他自己不知重復做過多少遍。他說:“我無法解釋這個主意當時是怎麼產生的。我太高興了,以至無法問太多問題。”創造力的奧秘在於,我們很難弄明白它是如何產生的,甚至連何時產生也常常搞不清楚。因此,我們總會將重要發現與外力聯繫在一起。實際上,在文藝復興時期之前,想象力跟超常能力基本就是同一個意思:“有創造力”意味著與繆斯對話,為足智多謀的神靈代言。 Inspiration(靈感)的字面意思就是“從外部吸入”(breathed upon)。由於人們不明白創造力是怎麼回事,因此,他們會認為好點子一定來自別的什麼地方。也就是說,想象力是外部賦予的。
對於創造力的高度神秘性,連科學家都感到畏懼,比如對神經反應時間或者洞見產生機制的研究常常讓科學家望而卻步。那麼,如何對想象進行測量呢?這一難題讓大多數研究人員都不敢碰觸。對 1950—2000 年的心理學論文進行的調查表明,研究創造過程的論文還不到 1%,甚至連人類這種能力是怎樣進化的,人們也無法給出答案。大多數認知能力都有其生物學基礎,因此,它們的進化過程可以沿時間維度進行追蹤。但創造力則不同,人類的想象過程毫無蹤跡可尋。在人的大腦皮質裡,沒有擴展的獨創性模塊,而其他靈長類動物甚至連明顯的創造衝動都沒有。猴子不會畫畫,黑猩猩不會寫詩,只有某些稀有動物,比如大洋洲新喀裡多尼亞的烏鴉,才初露出解決問題的某些能力。換句話說,創造力的產生跟洞見的獲得一樣,不知從何而來。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無法對想象進行深入研究。在弄明白產生新思想的一系列心理事件之後,我們才能明白究竟是什麼讓人類如此特別。因此,本書的開篇要向大家揭示想象的生理根源:約 1.4 千克重的人腦。美國實驗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把創造過程描述為“沸騰的思想大鍋,其中的每樣東西都在發出咝咝聲響,並以我們難以理解的方式四處遊動”。現在,我們總算能夠看見 “巨型電細胞網絡”這口“大鍋”的真身了,是它讓我們在已有的思想之間建立新的聯想。我們可以利用大腦掃描設備將思考的瞬間記錄下來,並測量即將找到問題的答案時神經元的興奮程度。想象有點像“新想法憑空出世”的魔術,而現在我們對這個魔術是怎麼變的已經略知一二。
這一新視角清楚地告訴我們,對創造力的標準定義是完全錯誤的。自古希臘以來,人們一直假定想象與認知沒有任何關係。但最新的科研成果告訴我們,這種假設是錯的。實際上,“創造力”是一個涵蓋眾多獨立的思考過程的綜合術語(大腦是最終的類別破壞器)。速易潔拖把的發明就涉及眾多創造性方法。最先開始的階段是 9 個月的細心觀察和錄制乏味的影像資料。盡管這一階段並沒有產生任何新思想(主要作用是把僵化的舊思想放在一邊),但在整個創造過程中的作用卻非常大,它幫助設計團隊更好地理解問題的實質。隨後,當韋斯特觀察那位婦女擦除咖啡污漬時,重要的新發現瞬間顯現,這就是所謂的“洞見時刻”(moment of insight)。但是,靈感的出現並非創造過程的結束。工程師和設計人員仍需花費很長時間對設計進行微小改動,完善噴霧嘴和靜電抹布。韋斯特說:“想法只是創造過程的開始。當你努力讓理想成為現實時,艱難的事情總是悄然而至。”
我們該如何想象
速易潔拖把的創新過程與多種形式的創造力有關。此時,現代的科學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只有借助這些工具,我們才能弄清創新過程跟哪些大腦活動密切相關。通過想象,某些超自然的東西會轉化為大腦皮質中的一個特定開關。這種新知識是有用的,因為通過弄明白創造力是什麼,我們就可以著手對其進行分類,進而了解在哪種條件下的心智戰略是完美的;以及在哪些特定的條件下進行想象活動更容易奏效。比如,有些想象活動最適合在擁擠的咖啡館裡進行,你可以一邊喝著濃咖啡一邊想象;而有些想象活動更適合在沙發上進行,你可以一邊喝著冰鎮啤酒一邊想象。有時,我們也需要什麼都不去想,讓自己即興發揮;也有時,我們需要借助他人的智能。一旦我們知道創造力是如何產生的,創造力就可以為我們所用。
僅僅能對想象進行剖析,並不意味著我們已經揭開了它的奧秘。實際上,這正是創造力這一主題深深吸引我們的地方:它需要從多個角度來描述。不管怎麼說,某個人的大腦總是被某種外
部環境和文化包圍著,這就需要我們結合心理學和社會學,把外部世界和內心世界整合在一起。因此,盡管想象源於神經元的活動,但大腦也會探尋外部環境對創造力的影響。為什麼有些城市能成為令世人矚目的創新中心?什麼樣的課堂技巧能增加孩子們的創造力?互聯網讓我們更富於想象力還是相反?我們將會看到,墻的顏色或者廁所的位置等看似關係不大的因素,對創造力的產生卻有著重大影響。
由於“發明”這一行為往往是一個多人合作的過程,我們必須學著與他人展開適當的合作。本書的第一部分主要討論個人創造力,第二部分則討論當人們在一起時,比如在辦公室的大廳和城市的街道上進行的互動會產生什麼作用,即討論群體創造力。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比如對眾多百老匯歌劇創作團隊中的合作關係的分析,讓我們明白了為什麼有些團隊和企業比另外一些團隊和企業更具創造力。他們的成功並非偶然。
長久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想象完全是謎一樣的東西,是某種我們無法理解的生物學天賦。因此,關於創造力是什麼以及它來自何處,我們所堅持的觀念都是錯誤的。這些錯誤的觀念不僅誤導了我們,還對想象起著負面作用。我們不但要針對創造力進行實驗和科學研究,還要研究人們在現實世界中正體驗著的創造時刻。我們將會探討鮑勃·迪倫(Bob Dylan)的寫作方法和詩人的習慣,還會花些時間研究像化學家一樣思考的調酒師、發明衝浪新玩法的孤獨症衝浪者。我們將去探究一個網站,它幫助很多人解決了那些看似無法解決的難題。我們還要了解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後文簡稱皮克斯)幕後的故事、馬友友的即興表演,並揭開那些持續創新企業的眾多奧秘。
然而,將最終的創造性成果與神經細胞建立對應關係的分層描述方法注定要失敗,成功的創意產品也無法與神經回路一一對應。當然,我們也不應該把創造力看成是超自然的。創造過程並不專屬於那些藝術家、發明家或其他各類創造型人才。人類的思維天生就具有創造性,內置於其“操作系統”中,並與其最重要的“程序代碼”有著天然的聯繫。大腦隨時隨地都在自動建立新聯想,不斷把某個 X 跟某個看似不可能的 Y 關聯在一起。本書所討論的就是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我們該如何想象”正是本書的主題。
目次
推薦序 創造力源於想象力
——段永朝
葦草智酷創始合伙人、信息社會50人論壇執行主席
前 言 揭開創造力的神秘機制,讓創造力為我所用
第一部分 獨自創造,個人創造力是如何被激發出來的
第1章 大腦是創意產生的生物學基礎
鮑勃·迪倫是如何寫歌兒的
左腦見“樹木”,右腦見“森林”
“啊哈”時刻的到來,陷入困局讓我們嘗試新東西
《像一塊滾石》是如何創作出來的
第2章 不期而遇的頓悟,善用發散性思維
3M 公司是如何開發出新產品的
洞見只有在你停止尋找它的時候才會到來
看起來毫不相關的思想重疊更有利於洞見的涌現
做“白日夢”是提高創造力的好方法
第3章 分析和專注,善用收斂性思維
杰克·凱魯亞克是如何創作出《在路上》的
保持專注是創造力的關鍵所在
專注讓我們對自己的創造性工作精雕細琢
化難題為想象,讓事物露出本來面目
負面情緒讓我們的注意力更集中
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創造力
堅持不懈地思考,讓知曉感變成實實在在的知識
第4章 順其自然是最好的創作狀態
馬友友是如何演奏出不可能演奏的和弦的
半夢半醒時最有創造力
癡迷,讓孤獨症患者成為特定領域的天才
忘我的狀態,每個人都可以即興表演
做夢,讓我們變成即興表演藝術家
第二部分 共同創造,與更具創造力的團隊一起成長
第5章 做局外人,創意往往發生在學科的邊緣
禮來公司是如何解決藥品開發問題的
不受約束的局外人思維
“局外人”心態最重要,像年輕人一樣思考
做自己的局外人,不被已有知識束縛
第6章 混合的團隊最有創造力
皮克斯工作室是如何創作出叫好又叫座的動畫的
讓不同背景的人在一起工作,創造力來自合作
咖啡間,公司裡最重要的地方,產生新思想的絕佳之地
用“建設性批評”取代“頭腦風暴”更能激發新創意
把合適的人聚在一起,創造力自然而生
第7章 城市摩擦,思想碰撞引發更多聯想
矽谷是如何成為科技中心的
稠密的人口和碰撞的思想,讓城市成為永不枯竭的創造力來源
城市的密度越大,創造力就越強
128號公路的衰落和矽谷的興起
特拉維夫,以色列的“矽谷”
互聯網無法取代城市
第8章“模仿”成就創新的開始
莎士比亞是如何成為天才戲劇家的
“莎士比亞神話”誕生於良好的文化環境
思想越分享越有價值
釋放孩子們的想象力,創造力是永不過時的技能
造就更多天才的4個元思想
結 語 玩創造力的魔術,想象永遠都有其神秘之處
注 釋
譯者後記
書摘/試閱
左腦見“樹木”,右腦見“森林”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年輕科學家馬克·比 曼(Mark Beeman)有些困惑,20 世紀 90 年代初,他開始對右腦受損的患者進行研究。比曼說:“醫生往往會跟這些人說‘噢,你太幸運了’。然後他們會說右腦為什麼不重要,因為它只會在語言方面對人有影響。” 這些安慰的話告訴我們,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右腦是可有可無的。美國腦神經科學家羅杰·斯佩裡(RogerSperry)在 1981 年的諾貝爾頒獎典禮上總結說,在他剛開始研究大腦時,關於右腦的主流觀點是:右腦的損傷僅會導致不會說話、不會書寫、閱讀困難、耳聾和運動障礙,總的來說就是缺乏更高級的認知功能。換句話說,右腦只是大腦中一個沒什麼價值的組織。
但比曼發現,很多右腦受到損傷的患者出現了嚴重的認知問題,盡管他們的左腦完全正常。他決定做一份這類患者的障礙清單,清單很長。比曼說:“有些患者無法理解笑話、諷刺或者隱喻。一些患者則看不懂地圖或者弄不明白繪畫作品的含義。這些雖然算不上多嚴重的問題,但仍會讓患者感到擔憂,因為這些問題本是不應該出現的。醫生曾經跟他們說過不要擔心,因為右腦沒那麼重要。”
這些患者身上出現的障礙性問題促使比曼重新思考右腦的功能究竟是什麼。剛開始時,他弄不明白所有這些障礙有何共同之處。幽默跟導航有什麼關係?諷刺跟視覺藝術之間又會有怎樣的聯繫?因右腦損傷而導致的智力問題,種類繁多得令人無法理解。比曼說:“我找不到一個滿意的解釋,我無法連點成線。”
正當比曼打算放棄時,他想到了一個主意。也許,右腦的作用就是做他此時想要做的事情:在看似毫無關聯的事情之間找到弱連接關係。比曼意識到,他的那些患者所經歷的所有問題,歸根結底都是關於如何“弄清總體的意義”。也就是說,不但要弄清楚構成整體的每一個組成部分,還要弄清楚這些組成部分是怎樣聯繫在一起的。比曼說:“世界太複雜了,大腦在處理問題時必須同時採用兩種方式,它既要見‘樹木’,也要見‘森林’。而右腦的作用就是幫助人們看見‘森林’。”
就拿右腦損傷而導致的語言障礙來說,比曼猜測,當左腦處理“本義”(denotation,即字面意思)的同時,右腦則負責處理“轉義”(connotation,即隱含意思),或者說詞典上查不到的其他含義。當你讀一首詩,或者因為一個笑話而開懷大笑時,你主要就是在依靠右腦建立語言關聯關係。隱喻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從大腦的視角來看,隱喻就是不同或者不相關的兩種思想(至少表面上如此)之間架起的一座橋梁。當羅密歐宣稱“朱麗葉是太陽”時,我們知道他並不是在說他所愛的是一個光芒四射的巨大星球。我們明白,羅密歐正在使用隱喻,意思是說朱麗葉對他的意義就如同天上的太陽。她當然不是星球,但她照亮了他的世界,就如同太陽照亮了地球一樣。
大腦是如何理解“朱麗葉是太陽”的呢?左腦關注這些詞匯的字面意思,但並無助益。總的來說,列出一堆描述兩個實體的形容詞並不能理解隱喻(在“太陽”和“朱麗葉”的例子中,所涉及的形容詞並不多)。只有依靠它們重疊的關聯關係探測到它們共有的特徵時,我們才能理解兩個名詞之間的連接關係。這種理解最有可能發生在右腦,因為右腦的獨特之處就在於,它能
通過“拉遠鏡頭”來看待句子,並能從更遠的視角對句子進行分析。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