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復回憶錄(卷一)1935-1979外交風雲動
商品資訊
ISBN13:9789865250706
替代書名:The Memoirs of Dr. Fredrick F. Chien(1935-1979)
出版社:天下文化
作者:錢復
出版日:2021/03/25
裝訂/頁數:軟精裝/480頁
規格:21cm*14.8cm (高/寬)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躬身入局,為國拚搏四十載,遍歷外交與政壇風雲
親歷大時代巨變,無懼艱難挑戰
錢復的一生,就是近代中華民國政經外交的縮影
冷若水夫婦帶來回憶錄,我很興奮的收下了。他們一離開,我就立刻讀起《錢復回憶錄卷一:外交風雲動》,並立刻被書中的敘述迷住了。我很喜歡書中回溯歷史,從早年家庭生活談起的方式,從中我可以學習到很多中國過往的歷史,並獲得很多樂趣。
──鄭念(知名作家)
錢先生「未雨綢繆」「滴水不漏」的功夫在他的大作裡均有提及,並且陳述了這幾十年來在外交及內政上遭遇的眾多重大事件,但在各重大事件的背後,沒有提到但意義深遠的小故事實在太多,期盼錢先生哪天也能將那些有趣的小故事做成口述歷史,必也是一本對外交後進有幫助的寶典。
──沈呂巡(資深外交官、前駐美代表)
一代「外交才子」錢復家學淵博,自幼即受胡適、傅斯年、父親錢思亮等大師教誨。艱困抗戰年代的求學過程,是錢復一生難以忘懷的經歷,來台後就讀於建中、台大,再遠赴耶魯大學深造,養成錢復博學強記的過人之處,更是他日後得以做出跨領域貢獻的關鍵。
自美學成歸國後,錢復即投身鍾愛的外交專業,先後擔任副總統陳誠和總統蔣中正的英文傳譯,對外交之道有初步體會。日後接任北美司司長、行政院新聞局長等職,經歷釣魚台事件、退出聯合國、中美關係巨變及中美斷交,一路走來,錢復皆以兢兢業業、不卑不亢的態度面對。身體力行與不斷革新的心態,是錢復一生信奉的圭臬。
中華民國如何從聯合國創始成員到退出聯合國、與美國斷交?
從六○、七○年代的外交大事,看見國際政治的現實面——
《錢復回憶錄典藏版 • 卷一》記載錢復的家世出身、求學經歷、初入公職服務的過程,以及在外交、新聞界奮鬥的種種奉獻。在早年的公職生涯中,錢復在外交戰場的拚搏,讓中華民國即使歷經退出聯合國、中美斷交等重大事件,依然能在國際社會站穩腳步、穩健發展,是台灣當代外交史中重要的關鍵人物。
親歷大時代巨變,無懼艱難挑戰
錢復的一生,就是近代中華民國政經外交的縮影
冷若水夫婦帶來回憶錄,我很興奮的收下了。他們一離開,我就立刻讀起《錢復回憶錄卷一:外交風雲動》,並立刻被書中的敘述迷住了。我很喜歡書中回溯歷史,從早年家庭生活談起的方式,從中我可以學習到很多中國過往的歷史,並獲得很多樂趣。
──鄭念(知名作家)
錢先生「未雨綢繆」「滴水不漏」的功夫在他的大作裡均有提及,並且陳述了這幾十年來在外交及內政上遭遇的眾多重大事件,但在各重大事件的背後,沒有提到但意義深遠的小故事實在太多,期盼錢先生哪天也能將那些有趣的小故事做成口述歷史,必也是一本對外交後進有幫助的寶典。
──沈呂巡(資深外交官、前駐美代表)
一代「外交才子」錢復家學淵博,自幼即受胡適、傅斯年、父親錢思亮等大師教誨。艱困抗戰年代的求學過程,是錢復一生難以忘懷的經歷,來台後就讀於建中、台大,再遠赴耶魯大學深造,養成錢復博學強記的過人之處,更是他日後得以做出跨領域貢獻的關鍵。
自美學成歸國後,錢復即投身鍾愛的外交專業,先後擔任副總統陳誠和總統蔣中正的英文傳譯,對外交之道有初步體會。日後接任北美司司長、行政院新聞局長等職,經歷釣魚台事件、退出聯合國、中美關係巨變及中美斷交,一路走來,錢復皆以兢兢業業、不卑不亢的態度面對。身體力行與不斷革新的心態,是錢復一生信奉的圭臬。
中華民國如何從聯合國創始成員到退出聯合國、與美國斷交?
從六○、七○年代的外交大事,看見國際政治的現實面——
《錢復回憶錄典藏版 • 卷一》記載錢復的家世出身、求學經歷、初入公職服務的過程,以及在外交、新聞界奮鬥的種種奉獻。在早年的公職生涯中,錢復在外交戰場的拚搏,讓中華民國即使歷經退出聯合國、中美斷交等重大事件,依然能在國際社會站穩腳步、穩健發展,是台灣當代外交史中重要的關鍵人物。
作者簡介
錢復
一九三五年出生,浙江杭縣人。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畢業,美國耶魯大學國際關係碩士、國際關係哲學博士。大學時代當選台大代聯會主席,創辦校園刊物,入選青年友好訪問團至歐亞各國訪問。
自美學成歸國後,自外交部科員基層做起,歷任行政院祕書、國立政治大學兼任副教授、外交部北美司司長、國立台灣大學兼任教授、行政院新聞局局長及政府發言人、外交部常務次長及政務次長、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駐美代表、行政院政務委員、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經建會主任委員、外交部部長、國民大會議長、監察院院長等重要職務。
曾獲首屆十大傑出青年。四十餘年公職生涯,錢復走過中華民國四位總統蔣中正、蔣經國、李登輝和陳水扁的年代,對外擔起多項與國際社會接軌的任務,見證我國戰後在國際舞台求存圖強之血淚史;對內則參與台灣經濟起飛、民主變革等重大轉型時刻。曾獲文官最高勳章特種大綬卿雲、景星勳章,以及中正勳章等榮譽。現為國泰人壽慈善基金會董事長、中華大學中華書院榮譽書院院長和「蔣經國國際學術文化交流基金會」董事長。
一九三五年出生,浙江杭縣人。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畢業,美國耶魯大學國際關係碩士、國際關係哲學博士。大學時代當選台大代聯會主席,創辦校園刊物,入選青年友好訪問團至歐亞各國訪問。
自美學成歸國後,自外交部科員基層做起,歷任行政院祕書、國立政治大學兼任副教授、外交部北美司司長、國立台灣大學兼任教授、行政院新聞局局長及政府發言人、外交部常務次長及政務次長、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駐美代表、行政院政務委員、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經建會主任委員、外交部部長、國民大會議長、監察院院長等重要職務。
曾獲首屆十大傑出青年。四十餘年公職生涯,錢復走過中華民國四位總統蔣中正、蔣經國、李登輝和陳水扁的年代,對外擔起多項與國際社會接軌的任務,見證我國戰後在國際舞台求存圖強之血淚史;對內則參與台灣經濟起飛、民主變革等重大轉型時刻。曾獲文官最高勳章特種大綬卿雲、景星勳章,以及中正勳章等榮譽。現為國泰人壽慈善基金會董事長、中華大學中華書院榮譽書院院長和「蔣經國國際學術文化交流基金會」董事長。
序
總序
去年五月天下文化出版《錢復回憶錄.卷三》,引起讀者相當正面的反應,有人想買卷一、卷二卻都絕版了,只能改買電子版,天下文化有鑑於此,就在今年重印卷一、卷二,和卷三合為「典藏版」。
我對讀者的反應只能說:感恩。我當初寫書的初衷是對幾位愛護我的長輩對我期許的一種回報,也想為中華民國近、現代史留下一點微小的紀錄。這三本書,除了根據我多年的日記,主要依賴我遵照胡適先生教導的要勤於蒐集資料:我經手的文件,這些文件我在上世紀末開始整理,裝成框函,在我寫完三本書後,我一算裝了一百五十多箱,今年四月初我將正式把這些文件送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庋藏。因為我在寫書過程中對於資料取捨頗費苦心。書的篇幅不能太厚,因此很多重要的事件未能寫入回憶錄,我祈盼未來能有學者檢閱這些文件,也許再可以出幾本有用的書。
我要再度感謝天下文化高希均創辦人、王力行發行人,兩位不為利潤只是想方便讀者。此外天下文化編輯團隊為「典藏版」所作的努力,不是言詞的感謝可以表達的。
二○二一年三月於台北
―――――――――――――――――――――――――――――――――
自序
當我在初中二年級讀書時,經常有機會隨同父母親去國立北京大學胡適校長的家中作客。胡府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一排五大間的書房,我總在那裡飽覽各種歷史及傳記的書籍。胡校長時時誇獎我,讓我盡量地閱讀。
十一年後我去美國耶魯大學研究院求學,每逢假期常到紐約市東八十一街胡府,為胡夫人做些家事服務,稍有閒暇就在書房看書。最初胡先生還未回台北擔任中央研究院院長,每次見到我就會和我談在耶魯讀書的情形。他對我有意在外交史方面多做研究,甚為嘉許,並指導我如何蒐集資料。他認為大家都該勤寫日記,這是最珍貴的史料。至於自己的寫作必須保存底稿;再就是適當的時候要寫回憶錄,忠實記下自己一生的工作和想法。
胡先生對我的教誨經過將近半世紀,始終牢記在我心中。我很認真地遵循這位大師給我的指導—記日記、保存資料、寫回憶錄,雖然四十多年的公職生涯一直相當忙碌,我仍是鍥而不舍。可是過去三十年中我曾六次搬家,每次搬家總會失去一些文件;而二○○一年九月十七日納莉颱風,我的住所積水三呎以上,許多重要的照片和信件都被損毀。這很使我痛心,因為在寫作時需要的文件往往找不到。
我寫作這本回憶錄的過程,是依照我在研究院所受的訓練方式,先將所有的文件依年代順序逐一整理。在寫某一章節時,一定先將當時的日記重閱一遍,做卡片;再將相關文件檔案詳細閱讀,做卡片,然後決定寫作方向。因此我所寫的,都是根據文件檔案。由於我的文件檔案並不必然是完整的,所以我不敢說我寫的是事實的全部真相,但它至少是根據事實而寫的。
這本書得以完成,首先要感謝內人,因為她不斷督促鼓勵,並且容忍我在書房內弄得亂七八糟。對於一位性嗜整潔的家庭主婦而言,每天要面對資料東堆西放,不能清理,的確是要有無比的包容心。
我也要感謝多年的老同事李宗義先生,他為這本書投入無限心血,特別是將我的手稿轉為電子檔案。另外徐啟明大使曾閱讀本書的部分原稿,並提供修正建議,也要一併致謝。
當然,這本書中必然仍有缺失和謬誤,那是我的能力不足,還祈讀者惠予指正。
二○○五年二月於台北
去年五月天下文化出版《錢復回憶錄.卷三》,引起讀者相當正面的反應,有人想買卷一、卷二卻都絕版了,只能改買電子版,天下文化有鑑於此,就在今年重印卷一、卷二,和卷三合為「典藏版」。
我對讀者的反應只能說:感恩。我當初寫書的初衷是對幾位愛護我的長輩對我期許的一種回報,也想為中華民國近、現代史留下一點微小的紀錄。這三本書,除了根據我多年的日記,主要依賴我遵照胡適先生教導的要勤於蒐集資料:我經手的文件,這些文件我在上世紀末開始整理,裝成框函,在我寫完三本書後,我一算裝了一百五十多箱,今年四月初我將正式把這些文件送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庋藏。因為我在寫書過程中對於資料取捨頗費苦心。書的篇幅不能太厚,因此很多重要的事件未能寫入回憶錄,我祈盼未來能有學者檢閱這些文件,也許再可以出幾本有用的書。
我要再度感謝天下文化高希均創辦人、王力行發行人,兩位不為利潤只是想方便讀者。此外天下文化編輯團隊為「典藏版」所作的努力,不是言詞的感謝可以表達的。
二○二一年三月於台北
―――――――――――――――――――――――――――――――――
自序
當我在初中二年級讀書時,經常有機會隨同父母親去國立北京大學胡適校長的家中作客。胡府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一排五大間的書房,我總在那裡飽覽各種歷史及傳記的書籍。胡校長時時誇獎我,讓我盡量地閱讀。
十一年後我去美國耶魯大學研究院求學,每逢假期常到紐約市東八十一街胡府,為胡夫人做些家事服務,稍有閒暇就在書房看書。最初胡先生還未回台北擔任中央研究院院長,每次見到我就會和我談在耶魯讀書的情形。他對我有意在外交史方面多做研究,甚為嘉許,並指導我如何蒐集資料。他認為大家都該勤寫日記,這是最珍貴的史料。至於自己的寫作必須保存底稿;再就是適當的時候要寫回憶錄,忠實記下自己一生的工作和想法。
胡先生對我的教誨經過將近半世紀,始終牢記在我心中。我很認真地遵循這位大師給我的指導—記日記、保存資料、寫回憶錄,雖然四十多年的公職生涯一直相當忙碌,我仍是鍥而不舍。可是過去三十年中我曾六次搬家,每次搬家總會失去一些文件;而二○○一年九月十七日納莉颱風,我的住所積水三呎以上,許多重要的照片和信件都被損毀。這很使我痛心,因為在寫作時需要的文件往往找不到。
我寫作這本回憶錄的過程,是依照我在研究院所受的訓練方式,先將所有的文件依年代順序逐一整理。在寫某一章節時,一定先將當時的日記重閱一遍,做卡片;再將相關文件檔案詳細閱讀,做卡片,然後決定寫作方向。因此我所寫的,都是根據文件檔案。由於我的文件檔案並不必然是完整的,所以我不敢說我寫的是事實的全部真相,但它至少是根據事實而寫的。
這本書得以完成,首先要感謝內人,因為她不斷督促鼓勵,並且容忍我在書房內弄得亂七八糟。對於一位性嗜整潔的家庭主婦而言,每天要面對資料東堆西放,不能清理,的確是要有無比的包容心。
我也要感謝多年的老同事李宗義先生,他為這本書投入無限心血,特別是將我的手稿轉為電子檔案。另外徐啟明大使曾閱讀本書的部分原稿,並提供修正建議,也要一併致謝。
當然,這本書中必然仍有缺失和謬誤,那是我的能力不足,還祈讀者惠予指正。
二○○五年二月於台北
目次
出版者的話 為歷史留下紀錄――出版文集、傳記、回憶錄的用心 高希均
總 序
自 序
第一篇 成長及求學
第一章 溯源
第二章 抗戰中的少年時代
第三章 建中與台大歲月
第四章 負笈美國耶魯
第二篇 進入外交部
第五章 外交啼聲初試
第六章 《在華美軍地位協定》
第七章 蔣公與我
第八章 接任北美司司長
第九章 釣魚台事件
第十章 退出聯合國第
十一章 美國對華政策的轉變
第三篇 行政院新聞局
第十二章 擔任新聞局長
第十三章 行銷中華民國
第十四章 整頓廣電出版
第十五章 七次國外訪問
第十六章 蔣公逝世
第十七章 尼克森訪問大陸之後
第十八章 蔣夫人評尼克森的一篇文章
第四篇 重返外交部
第十九章 東南亞外交變局
第二十章 母親逝世
第二十一章 美與台海兩岸的關係
第二十二章 打開歐洲外交大門
第二十三章 中美斷交
第二十四章 軍援北葉門
【附錄一】 錢復紀事
【附錄二】 錢復英文著作
【附錄三】 錢復獲國內外授勳獎章
【附錄四】 人名索引
總 序
自 序
第一篇 成長及求學
第一章 溯源
第二章 抗戰中的少年時代
第三章 建中與台大歲月
第四章 負笈美國耶魯
第二篇 進入外交部
第五章 外交啼聲初試
第六章 《在華美軍地位協定》
第七章 蔣公與我
第八章 接任北美司司長
第九章 釣魚台事件
第十章 退出聯合國第
十一章 美國對華政策的轉變
第三篇 行政院新聞局
第十二章 擔任新聞局長
第十三章 行銷中華民國
第十四章 整頓廣電出版
第十五章 七次國外訪問
第十六章 蔣公逝世
第十七章 尼克森訪問大陸之後
第十八章 蔣夫人評尼克森的一篇文章
第四篇 重返外交部
第十九章 東南亞外交變局
第二十章 母親逝世
第二十一章 美與台海兩岸的關係
第二十二章 打開歐洲外交大門
第二十三章 中美斷交
第二十四章 軍援北葉門
【附錄一】 錢復紀事
【附錄二】 錢復英文著作
【附錄三】 錢復獲國內外授勳獎章
【附錄四】 人名索引
書摘/試閱
中美談判展開
斷交之初,最重要的事當然是中美談判。蔣彥士部長於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下午正式接任,楊西崑次長於十二月二十二日中午飛往華府,蔣總統和孫院長在此以前就指示我要負責今後關係的談判。我在十二月十八日深夜就寫了幾項必須解決的問題,包括:未來辦公室的名稱、分支單位、功能、人員地位、政府所有的財產包括動產與不動產、軍售、信用貸款、文教交流活動、貿易談判如配額問題、科技合作包括核燃料供應、司法互助、民航及海運、電信與衛星、投資、安全防衛,以及美國法律上有關「外國代理人登記」的豁免等等。稍後,我在三天內逐一拜訪國防部、財政部、經濟部、交通部、央行、原能會、新聞局和他們的首長,洽商如何使談判結果能符合其願望。
我自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九日起,逐日和安克志大使商榷善後事務。十九日安氏亦向我表達在台北的美僑強烈的不安全感,我說明我國對於在華美僑沒有任何不滿,我們一定設法使他們的安全和生活品質得到保障,不因外交關係的終止生變。我也提出六件事:首先是保僑,希望旅美僑胞不致因斷交而受到中共騷擾,如強迫換領護照;其次是保產,我政府在美國的存款以及各地的不動產,請予妥善保護;第三、切勿因美已與中共建交,而去遊說目前仍與我維持邦交的國家跟進,日前外電報導美駐韓大使來天惠正致力拉攏中共與韓國之關係,實極不妥;第四、維護條約協定效力,除五十九項外尚有若干行政性及技術性之安排與諒解,盼能一併包括在內;第五、設立新機構,我盼使用「中華民國聯絡辦事處」名稱,小甘迺迪參議員於一九七三年已在參院做此表示,希望能使用,至於十四處領館盼均能保留,所有工作同仁均相互給予外交待遇;最後,是繼續提供軍售,因華國鋒、鄧小平近日均發言不許美國提供武器予我,更形敏感,盼美方速採取具體行動。
安克志對第一、三兩點表示無困難,二、四兩點盼我方能提供清單,第五點最為困難,因美方擬成立一個「公司」,第六點雙方軍事單位已在磋商。他表示將立即報告上級。我對美方擬成立「公司」一點,表示絕無接受之可能,請美方慎思。
十二月二十日上午安克志再度來部看我,表示美方特使團正在積極籌組中,但該團能停留時間甚短,將來真正談判將由大使館擔當,主要是由副館長浦為廉公使負責,他將在使館結束後續留台北擔任新機構副主管。安氏繼續說明昨日所談已詳細報告政府,但是有關名稱除我方所提「聯絡辦事處」及美方所提「公司」之外,不知尚有其他可能使用之名稱?我說中方對名稱較美國更為重視,因儒家思想「名不正則言不順」,如不用「聯絡辦事處」,至少要用「代表團」(Mission)。
我也提到我國的安全問題,假如中共對台使用核子武器,我是否仍在美國的核子傘防護範圍?安氏表示,美政府日前已公開表示關心西太平洋地區的和平安定,自然包括台灣在內。安大使並建議我們,應發動友好的國會議員在國會中通過維持台灣安全的決議案。
安排雙方代表人選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上午,安克志大使又來告知,美國代表團由副國務卿克里斯多福率領,包括國務院法律顧問韓瑟爾(Herbert Hansell)、太平洋總司令魏斯納(Maurice Wiesner)上將、副助理國務卿蘇里文、副助理國防部長阿瑪寇斯(Michael Armacost)及若干助理。該團乘專機訂十二月二十七日晚抵台北,十二月二十九日中午離開。盼能安排晉見總統、院長、外長以及其他相關首長。我詢問該團來此的主要使命是否有明確的指導綱領,安氏表示尚未獲悉,但盼能晉見總統。
外交部此時已為未來談判草擬了一公報稿,是依照我們盼望的談判結果撰寫的,所以我向安克志建議,代表團離華前發表公報,並表示最好雙方早日商討公報稿。我也基於沈大使在十九日會晤郝爾布魯克助卿時,郝氏表示「今後中美關係的安排,多將仿效日本的先例」一節,鄭重指出中美關係與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九日以前的中日關係截然不同,不能相提並論。
我們草擬的公報稿包括:美國政府承認台灣從未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美國將立法保證持續履行其在協防條約下的義務,美國將繼續供應我國安全所需的武器,中美雙方將以立法措施使雙方現存條約協定能繼續有效,雙方應在對方首都設立非官方代表機構及分支機構,其人員應享同於外交領事人員之待遇,並得與對方政府機構充分接觸。這份稿子反映了我國的主要立場。
我國方面參加談判的代表團,也由政府核定由外交部蔣彥士部長、國防部宋長志總長、我、經濟部汪彝定次長、交通部朱登皋次長、外交部北美司王孟顯司長、新聞局宋楚瑜副局長、外交部條約司錢愛虔司長、外交部情報司金樹基司長等九人。以後陸續增加顧問諮詢人員,有國關研究中心蔡維屏主任、研考會魏鏞主委、國防部葛敦華次長、駐美軍事採購團溫哈熊團長、民航局毛瀛初局長、國防部聯五葉昌桐次長、丘宏達教授、丁懋松律師。另外尚有幕僚人員胡為真祕書、章孝嚴科長及王愷科長。蔣部長是代表團團長,我是主談人。蔣部長非常周到,在十二月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日中午和下午都約了參加談判同仁和學者專家座談,交換對未來談判的意見。二十四日中午,在信義路聯勤俱樂部餐敘,一位剛到黨部擔任主管的較年輕朋友,慷慨激昂地表示,美國如此虧待我國,其代表團在華期間要不斷發動反美示威遊行,以示我國民意,可迫使美方接受我方意見。蔣部長徵詢我的看法,我表示萬萬不可如此,外交談判是專業工作,不是憑藉威脅或示威。我一再表示請讓我們不受干擾地談判,千萬不可引進群眾。蔣部長裁示不要遊行,但是黨部仍在暗中安排,以致美代表團抵華時受到嚴重騷擾。
美代表團來台立場
安克志大使於十二月二十六日上午來部看我,提到美代表團可能在二十九日提早離華,我問他美方在如此短暫的停留,對於討論議程有無先做準備?安氏表示並無,他問是否可依我前幾天所提的六項議題。我即指出十六日凌晨安氏報告蔣總統,卡特總統將派其信賴的顧問,賦予全權來華討論兩國未來關係,但現在安排似未盡相符。安氏表示,副國務卿是為此一問題來,只就廣
泛大綱磋商,細節不擬討論。我說中美未來關係的基本原則不可能在此一短暫時間完成;代表團來去匆匆,恐將予人缺乏誠意之感。我也指出,中美雙方對於未來關係的基本原則可能有不同看法,如美方來此只是送交一份已擬妥的安排,我們無法接受,則代表團來台北實在是多此一舉。我的這些話,不幸就是以後發展的寫照。安大使仍建議我不要在此時就下斷語,是否待代表團離華後再做評斷。
在華府,克里斯多福副國務卿於十二月二十三日以代理國務卿身分約見沈劍虹大使話別,態度友好,說明他來台北只能討論未來關係的架構,無法討論細節。而楊西崑次長於二十四日會見蘇里文副助卿,蘇已表示美國將成立一機構,由退休大使擔任主管,有兩個月過渡時間。換言之,在一九七九年二月底以前,雙方要設立非官方機構,並接收原來的大使館業務。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已離任中情局長的布希在《華盛頓郵報》以「我們與北京的交易:完全付出,沒有利益」為題撰文痛批卡特。他說:「美國不可思議地全盤接受中共三條件,拋棄一名忠實友人。在吾人歷史上首次在和平時期,無理由也無利益地廢除一個與盟邦的條約。」
當然,國會對於卡特在休會期間,不顧國會決議的作為極感不滿,無論參議員或眾議員,不分民主黨或共和黨都對卡特大加撻伐。十二月二十七日《國會季刊週報》報導國會普遍不滿,將衍及限制戰略武器談判第二階段協定的批准。
這些朋友對我們的善意,對我國民心士氣極具鼓舞振奮的作用,卻也使得心胸狹隘的卡特把一切的帳都算到我們頭上。
斷交之初,最重要的事當然是中美談判。蔣彥士部長於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下午正式接任,楊西崑次長於十二月二十二日中午飛往華府,蔣總統和孫院長在此以前就指示我要負責今後關係的談判。我在十二月十八日深夜就寫了幾項必須解決的問題,包括:未來辦公室的名稱、分支單位、功能、人員地位、政府所有的財產包括動產與不動產、軍售、信用貸款、文教交流活動、貿易談判如配額問題、科技合作包括核燃料供應、司法互助、民航及海運、電信與衛星、投資、安全防衛,以及美國法律上有關「外國代理人登記」的豁免等等。稍後,我在三天內逐一拜訪國防部、財政部、經濟部、交通部、央行、原能會、新聞局和他們的首長,洽商如何使談判結果能符合其願望。
我自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九日起,逐日和安克志大使商榷善後事務。十九日安氏亦向我表達在台北的美僑強烈的不安全感,我說明我國對於在華美僑沒有任何不滿,我們一定設法使他們的安全和生活品質得到保障,不因外交關係的終止生變。我也提出六件事:首先是保僑,希望旅美僑胞不致因斷交而受到中共騷擾,如強迫換領護照;其次是保產,我政府在美國的存款以及各地的不動產,請予妥善保護;第三、切勿因美已與中共建交,而去遊說目前仍與我維持邦交的國家跟進,日前外電報導美駐韓大使來天惠正致力拉攏中共與韓國之關係,實極不妥;第四、維護條約協定效力,除五十九項外尚有若干行政性及技術性之安排與諒解,盼能一併包括在內;第五、設立新機構,我盼使用「中華民國聯絡辦事處」名稱,小甘迺迪參議員於一九七三年已在參院做此表示,希望能使用,至於十四處領館盼均能保留,所有工作同仁均相互給予外交待遇;最後,是繼續提供軍售,因華國鋒、鄧小平近日均發言不許美國提供武器予我,更形敏感,盼美方速採取具體行動。
安克志對第一、三兩點表示無困難,二、四兩點盼我方能提供清單,第五點最為困難,因美方擬成立一個「公司」,第六點雙方軍事單位已在磋商。他表示將立即報告上級。我對美方擬成立「公司」一點,表示絕無接受之可能,請美方慎思。
十二月二十日上午安克志再度來部看我,表示美方特使團正在積極籌組中,但該團能停留時間甚短,將來真正談判將由大使館擔當,主要是由副館長浦為廉公使負責,他將在使館結束後續留台北擔任新機構副主管。安氏繼續說明昨日所談已詳細報告政府,但是有關名稱除我方所提「聯絡辦事處」及美方所提「公司」之外,不知尚有其他可能使用之名稱?我說中方對名稱較美國更為重視,因儒家思想「名不正則言不順」,如不用「聯絡辦事處」,至少要用「代表團」(Mission)。
我也提到我國的安全問題,假如中共對台使用核子武器,我是否仍在美國的核子傘防護範圍?安氏表示,美政府日前已公開表示關心西太平洋地區的和平安定,自然包括台灣在內。安大使並建議我們,應發動友好的國會議員在國會中通過維持台灣安全的決議案。
安排雙方代表人選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上午,安克志大使又來告知,美國代表團由副國務卿克里斯多福率領,包括國務院法律顧問韓瑟爾(Herbert Hansell)、太平洋總司令魏斯納(Maurice Wiesner)上將、副助理國務卿蘇里文、副助理國防部長阿瑪寇斯(Michael Armacost)及若干助理。該團乘專機訂十二月二十七日晚抵台北,十二月二十九日中午離開。盼能安排晉見總統、院長、外長以及其他相關首長。我詢問該團來此的主要使命是否有明確的指導綱領,安氏表示尚未獲悉,但盼能晉見總統。
外交部此時已為未來談判草擬了一公報稿,是依照我們盼望的談判結果撰寫的,所以我向安克志建議,代表團離華前發表公報,並表示最好雙方早日商討公報稿。我也基於沈大使在十九日會晤郝爾布魯克助卿時,郝氏表示「今後中美關係的安排,多將仿效日本的先例」一節,鄭重指出中美關係與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九日以前的中日關係截然不同,不能相提並論。
我們草擬的公報稿包括:美國政府承認台灣從未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美國將立法保證持續履行其在協防條約下的義務,美國將繼續供應我國安全所需的武器,中美雙方將以立法措施使雙方現存條約協定能繼續有效,雙方應在對方首都設立非官方代表機構及分支機構,其人員應享同於外交領事人員之待遇,並得與對方政府機構充分接觸。這份稿子反映了我國的主要立場。
我國方面參加談判的代表團,也由政府核定由外交部蔣彥士部長、國防部宋長志總長、我、經濟部汪彝定次長、交通部朱登皋次長、外交部北美司王孟顯司長、新聞局宋楚瑜副局長、外交部條約司錢愛虔司長、外交部情報司金樹基司長等九人。以後陸續增加顧問諮詢人員,有國關研究中心蔡維屏主任、研考會魏鏞主委、國防部葛敦華次長、駐美軍事採購團溫哈熊團長、民航局毛瀛初局長、國防部聯五葉昌桐次長、丘宏達教授、丁懋松律師。另外尚有幕僚人員胡為真祕書、章孝嚴科長及王愷科長。蔣部長是代表團團長,我是主談人。蔣部長非常周到,在十二月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日中午和下午都約了參加談判同仁和學者專家座談,交換對未來談判的意見。二十四日中午,在信義路聯勤俱樂部餐敘,一位剛到黨部擔任主管的較年輕朋友,慷慨激昂地表示,美國如此虧待我國,其代表團在華期間要不斷發動反美示威遊行,以示我國民意,可迫使美方接受我方意見。蔣部長徵詢我的看法,我表示萬萬不可如此,外交談判是專業工作,不是憑藉威脅或示威。我一再表示請讓我們不受干擾地談判,千萬不可引進群眾。蔣部長裁示不要遊行,但是黨部仍在暗中安排,以致美代表團抵華時受到嚴重騷擾。
美代表團來台立場
安克志大使於十二月二十六日上午來部看我,提到美代表團可能在二十九日提早離華,我問他美方在如此短暫的停留,對於討論議程有無先做準備?安氏表示並無,他問是否可依我前幾天所提的六項議題。我即指出十六日凌晨安氏報告蔣總統,卡特總統將派其信賴的顧問,賦予全權來華討論兩國未來關係,但現在安排似未盡相符。安氏表示,副國務卿是為此一問題來,只就廣
泛大綱磋商,細節不擬討論。我說中美未來關係的基本原則不可能在此一短暫時間完成;代表團來去匆匆,恐將予人缺乏誠意之感。我也指出,中美雙方對於未來關係的基本原則可能有不同看法,如美方來此只是送交一份已擬妥的安排,我們無法接受,則代表團來台北實在是多此一舉。我的這些話,不幸就是以後發展的寫照。安大使仍建議我不要在此時就下斷語,是否待代表團離華後再做評斷。
在華府,克里斯多福副國務卿於十二月二十三日以代理國務卿身分約見沈劍虹大使話別,態度友好,說明他來台北只能討論未來關係的架構,無法討論細節。而楊西崑次長於二十四日會見蘇里文副助卿,蘇已表示美國將成立一機構,由退休大使擔任主管,有兩個月過渡時間。換言之,在一九七九年二月底以前,雙方要設立非官方機構,並接收原來的大使館業務。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已離任中情局長的布希在《華盛頓郵報》以「我們與北京的交易:完全付出,沒有利益」為題撰文痛批卡特。他說:「美國不可思議地全盤接受中共三條件,拋棄一名忠實友人。在吾人歷史上首次在和平時期,無理由也無利益地廢除一個與盟邦的條約。」
當然,國會對於卡特在休會期間,不顧國會決議的作為極感不滿,無論參議員或眾議員,不分民主黨或共和黨都對卡特大加撻伐。十二月二十七日《國會季刊週報》報導國會普遍不滿,將衍及限制戰略武器談判第二階段協定的批准。
這些朋友對我們的善意,對我國民心士氣極具鼓舞振奮的作用,卻也使得心胸狹隘的卡特把一切的帳都算到我們頭上。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