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向兒童介紹了當今建築師所面臨的設計挑戰,包括選擇材料、多樣化的用戶需求,同時還要考慮環境因素。
本書通過5個單元30多個動手實踐項目,不僅向兒童呈現建築知識和設計,還結合了數學、工程、歷史、社會研究、規劃、地理、藝術和設計等領域內容。經由動手實踐,兒童在實驗、設計、建造、成功、失敗和再次嘗試的過程中,可以學習到許多領域的知識,並提高包括觀察和溝通在內的多種技能。
這本書指導兒童通過一個個實驗,一步一步培養科學與藝術的結合能力,直到能夠自己建造出建築。通過實驗,兒童將學習繪製比例和製作模型,用富有創造性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建築是一門將藝術和建築結合的科學,但不僅僅只涉及建造建築,建造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幫助解決世界上的問題,包括氣候變化、污染和社會問題等。從基本概念逐步延伸至更高級的概念,在這本書中,提倡用各種自然元素,例如風、水、光和植物等,來解決各種挑戰,例如住房、能源短缺和糧食短缺,兒童借此還可以瞭解不同的歷史和文化,以滿足建築設計服務於人的要求。
本書通過5個單元30多個動手實踐項目,不僅向兒童呈現建築知識和設計,還結合了數學、工程、歷史、社會研究、規劃、地理、藝術和設計等領域內容。經由動手實踐,兒童在實驗、設計、建造、成功、失敗和再次嘗試的過程中,可以學習到許多領域的知識,並提高包括觀察和溝通在內的多種技能。
這本書指導兒童通過一個個實驗,一步一步培養科學與藝術的結合能力,直到能夠自己建造出建築。通過實驗,兒童將學習繪製比例和製作模型,用富有創造性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建築是一門將藝術和建築結合的科學,但不僅僅只涉及建造建築,建造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幫助解決世界上的問題,包括氣候變化、污染和社會問題等。從基本概念逐步延伸至更高級的概念,在這本書中,提倡用各種自然元素,例如風、水、光和植物等,來解決各種挑戰,例如住房、能源短缺和糧食短缺,兒童借此還可以瞭解不同的歷史和文化,以滿足建築設計服務於人的要求。
作者簡介
作者:陳啟豪(Vicky Chan)
陳啟豪是一位中國香港的建築師。他在紐約和中國香港成立了公司,一直在推動可持續建築和城市,關注將綠色建築與藝術結合在一起。他組建了一個志願者組織“給孩子的建築學”,已經向超過6 000名孩子教授了可持續設計與建築學。他相信如果孩子們能夠更多地具備創造性和可持續發展的思維,我們的未來將更加光明。他曾在2020年擔任美國建築師協會(AIA)中國香港分會主席。
譯者:李淳
建築學專業本科,瑞典可持續城市設計專業碩士。現任歐洲最大的工程諮詢公司瑞典SWECO公司中國項目協調人、建築師以及城市規劃師。十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為中國的建築設計和城市發展提供可持續的解決方案。同時在幼兒園和中小學講授建築學入門課程,翻譯出版《設計天賦》《工程之書》《如何成為平面與數字設計師》等科普圖書。
譯者:高爽
天文學博士、科普作家、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翻譯。畢業于德國海德堡大學天文學專業,先後在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和北京師範大學擔任研究教學工作。得到App《天文學通識30講》《天文學前沿報告》主理人。譯有《天文之書》《給仰望者的天文朝聖之旅》等科普圖書十餘部。
陳啟豪是一位中國香港的建築師。他在紐約和中國香港成立了公司,一直在推動可持續建築和城市,關注將綠色建築與藝術結合在一起。他組建了一個志願者組織“給孩子的建築學”,已經向超過6 000名孩子教授了可持續設計與建築學。他相信如果孩子們能夠更多地具備創造性和可持續發展的思維,我們的未來將更加光明。他曾在2020年擔任美國建築師協會(AIA)中國香港分會主席。
譯者:李淳
建築學專業本科,瑞典可持續城市設計專業碩士。現任歐洲最大的工程諮詢公司瑞典SWECO公司中國項目協調人、建築師以及城市規劃師。十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為中國的建築設計和城市發展提供可持續的解決方案。同時在幼兒園和中小學講授建築學入門課程,翻譯出版《設計天賦》《工程之書》《如何成為平面與數字設計師》等科普圖書。
譯者:高爽
天文學博士、科普作家、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翻譯。畢業于德國海德堡大學天文學專業,先後在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和北京師範大學擔任研究教學工作。得到App《天文學通識30講》《天文學前沿報告》主理人。譯有《天文之書》《給仰望者的天文朝聖之旅》等科普圖書十餘部。
名人/編輯推薦
30個適合兒童的建築實驗項目, 用簡單的材料如紙板、麵條、牙籤、捲筒紙等就能動手搭建,體驗建築設計過程,感受搭建的魅力,培養工程師思維與動手能力。
將隱藏在建築背後的設計思維拆解成一個個易於操作且有趣味的小任務,直觀地呈現給孩子們。在操作中瞭解有關建築歷史的背景信息以及建築結構的基本信息。
無論將來追求怎樣的職業發展,從本書中獲得的經驗能夠幫助兒童塑造包含了觀察、設計、思考挑戰性問題並找到解決方案的創新型思維框架。
大16開本,全彩內頁,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大量彩圖呈現實驗材料和實驗步驟,易於孩子理解和模仿。採用厚實的120克紙張作為內頁,耐用耐磨,適合長久保存。
將隱藏在建築背後的設計思維拆解成一個個易於操作且有趣味的小任務,直觀地呈現給孩子們。在操作中瞭解有關建築歷史的背景信息以及建築結構的基本信息。
無論將來追求怎樣的職業發展,從本書中獲得的經驗能夠幫助兒童塑造包含了觀察、設計、思考挑戰性問題並找到解決方案的創新型思維框架。
大16開本,全彩內頁,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大量彩圖呈現實驗材料和實驗步驟,易於孩子理解和模仿。採用厚實的120克紙張作為內頁,耐用耐磨,適合長久保存。
序
【前言】
“建築”一詞來源於希臘語“arkhitekton”,意思是“建造大師”或“首席創作者”。本書通過循序漸進的過程,培養你的藝術感受力和科學思維,使你能夠設計出自己的建築。你將學到如何畫出按比例縮小的建築圖紙,以及如何製作出按比例縮小的建築模型,也可以學習如何通過創意的想像和規劃來解決實際問題。
建築師的工作是藝術與科學的結合,他們不僅造出一座房子,更通過建築設計解決世界上的各種問題,其中包括氣候變化、污染、不平等的社會問題。本書提供的實驗項目從基礎的概念起步,逐步提高難度,引導你通過風、水、光和植物等不同的自然元素來解決多樣的世界性難題,例如住房問題、能源短缺問題以及食物匱乏問題。本書中的許多想法來源於世界各地建築師們的創意,你將有機會從不同的歷史和文化角度來學習如何建造滿足當地人需求的建築。
開啟你的建築之旅
當你著手進行本書中的每個實驗時,只需要按照我們提供的步驟來操作即可。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還將為你提供與數學、工程、歷史、社會學、自然科學和勘測有關的額外知識,以幫助你更好地建造。瞭解眾多研究領域的基礎知識有助於提高你的建造水平。
在完成實驗的過程中,希望你不要浪費任何實驗材料。你所做的實驗都非常有價值,所以在製作過程中使用的實驗材料也都非常寶貴。希望你發揮創造力,選擇使用可回收和可再利用的材料進行創作。你可以在家附近的超市或商店買到所需的實驗材料。在你完成實驗任務之後,請妥善保管作品以方便展示,也可以在展示後拆解作品並盡可能地回收這些材料。我們希望能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不要在學習的過程中製造額外的垃圾。
建議使用
廢舊材料,如廢紙或使用過的硬紙板
天然的或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如意大利面或樹枝
可回收和可再利用的材料
避免使用
塑料,如膠帶、吸管等,以及任何一次性的材料
回收再利用
當你拆解已完成的作品時,請回收實驗材料並再次利用
每個實驗都可以在2~3小時內完成,我們建議你多花些時間來反思和改進最初的方案。在實驗過程中,不要害怕拆除不如意的部分,你甚至可以完全重建直到獲得滿意的結果。勇於嘗試會幫助你做出更好的設計,當然有時也會導致更糟糕的結果,不過這都沒有關係!反復嘗試並完善設計方案正是一種名為“迭代設計”的設計方式。迭代的過程很重要,通過迭代,你可以積累知識和經驗。每個實驗都可以由你獨立完成,或者和團隊共同完成,又或者和你的朋友來場比試。注意觀察和傾聽你的隊友是如何解決問題的,因為每個人的思考方式不同,你可以學到其他人的技術和方法,這對你以後的工作很有幫助。在每次實驗結束後,比較每種方法和最後結果的優劣,試著從每個解決方案中找出最值得學習的元素和需要避免的教訓。成功固然美好,但也要記住,即使你做出的是一件糟糕的設計作品,它也能教會你在下一次設計中不再重蹈覆轍。
你想成為建築師嗎?
有些小讀者可能會在未來成為建築師、設計師或規劃師,但無論你們將來追求什麼樣的職業發展,從本書中學到的經驗都會幫助你成為富有創造力的領導者。創新的想法可以幫助你搭建起如何觀察、設計、重新思考挑戰性問題並找到解決方案的基本框架。
同樣重要的是,每個人都必須在建築環境中生活、工作和娛樂。你對自己居住的空間瞭解得越多,就越能產生共情並理解他人。當你依據實驗方案進行建造時,你會與同學、朋友合作,向他們學習,你們會在共同工作中一起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建築”一詞來源於希臘語“arkhitekton”,意思是“建造大師”或“首席創作者”。本書通過循序漸進的過程,培養你的藝術感受力和科學思維,使你能夠設計出自己的建築。你將學到如何畫出按比例縮小的建築圖紙,以及如何製作出按比例縮小的建築模型,也可以學習如何通過創意的想像和規劃來解決實際問題。
建築師的工作是藝術與科學的結合,他們不僅造出一座房子,更通過建築設計解決世界上的各種問題,其中包括氣候變化、污染、不平等的社會問題。本書提供的實驗項目從基礎的概念起步,逐步提高難度,引導你通過風、水、光和植物等不同的自然元素來解決多樣的世界性難題,例如住房問題、能源短缺問題以及食物匱乏問題。本書中的許多想法來源於世界各地建築師們的創意,你將有機會從不同的歷史和文化角度來學習如何建造滿足當地人需求的建築。
開啟你的建築之旅
當你著手進行本書中的每個實驗時,只需要按照我們提供的步驟來操作即可。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還將為你提供與數學、工程、歷史、社會學、自然科學和勘測有關的額外知識,以幫助你更好地建造。瞭解眾多研究領域的基礎知識有助於提高你的建造水平。
在完成實驗的過程中,希望你不要浪費任何實驗材料。你所做的實驗都非常有價值,所以在製作過程中使用的實驗材料也都非常寶貴。希望你發揮創造力,選擇使用可回收和可再利用的材料進行創作。你可以在家附近的超市或商店買到所需的實驗材料。在你完成實驗任務之後,請妥善保管作品以方便展示,也可以在展示後拆解作品並盡可能地回收這些材料。我們希望能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不要在學習的過程中製造額外的垃圾。
建議使用
廢舊材料,如廢紙或使用過的硬紙板
天然的或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如意大利面或樹枝
可回收和可再利用的材料
避免使用
塑料,如膠帶、吸管等,以及任何一次性的材料
回收再利用
當你拆解已完成的作品時,請回收實驗材料並再次利用
每個實驗都可以在2~3小時內完成,我們建議你多花些時間來反思和改進最初的方案。在實驗過程中,不要害怕拆除不如意的部分,你甚至可以完全重建直到獲得滿意的結果。勇於嘗試會幫助你做出更好的設計,當然有時也會導致更糟糕的結果,不過這都沒有關係!反復嘗試並完善設計方案正是一種名為“迭代設計”的設計方式。迭代的過程很重要,通過迭代,你可以積累知識和經驗。每個實驗都可以由你獨立完成,或者和團隊共同完成,又或者和你的朋友來場比試。注意觀察和傾聽你的隊友是如何解決問題的,因為每個人的思考方式不同,你可以學到其他人的技術和方法,這對你以後的工作很有幫助。在每次實驗結束後,比較每種方法和最後結果的優劣,試著從每個解決方案中找出最值得學習的元素和需要避免的教訓。成功固然美好,但也要記住,即使你做出的是一件糟糕的設計作品,它也能教會你在下一次設計中不再重蹈覆轍。
你想成為建築師嗎?
有些小讀者可能會在未來成為建築師、設計師或規劃師,但無論你們將來追求什麼樣的職業發展,從本書中學到的經驗都會幫助你成為富有創造力的領導者。創新的想法可以幫助你搭建起如何觀察、設計、重新思考挑戰性問題並找到解決方案的基本框架。
同樣重要的是,每個人都必須在建築環境中生活、工作和娛樂。你對自己居住的空間瞭解得越多,就越能產生共情並理解他人。當你依據實驗方案進行建造時,你會與同學、朋友合作,向他們學習,你們會在共同工作中一起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目次
【目錄】
前言 004
單元1 普通建築 007
實驗1 繪製你家的平面圖 008
實驗2 搭建你家的三維立體模型 012
實驗3 意大利面房子 016
實驗4 靈活性和想像力 020
實驗5 可移動建築 024
實驗6 材料的明暗 028
單元2 建築與歷史 033
實驗7 用植物建造的本土建築 034
實驗8 用冰建造的本土建築 038
實驗9 用水做設計 042
實驗10 為洪水氾濫的城市做建築設計 046
實驗11 提升室內空氣質量 050
實驗12 收集風能的建築 054
實驗13 交通:設計一座火車站 058
單元3 景觀建築 063
實驗14 居家花園 064
實驗15 黑夜中的花園 068
實驗16 食物市場 072
實驗17 遊樂場 076
實驗18 場地規劃 080
實驗19 寵物建築 084
實驗20 為動物設計建築:翻轉的動物園 088
實驗21 樹屋 092
單元4 可持續建築 097
實驗22 極端氣候和可居住的生活空間 098
實驗23 避難所 102
實驗24 氣候與家園 106
實驗25 全球危機下的安全之家 110
實驗26 博物館的未來 114
單元5 城市規劃 119
實驗27 信封城市 120
實驗28 環境問題及其原因:角色扮演遊戲 124
實驗29 城市居住密度 128
實驗30 太陽能隧道 132
術語表 136
貢獻者 137
關於作者 / 致謝 138
索引 139
模板 141
前言 004
單元1 普通建築 007
實驗1 繪製你家的平面圖 008
實驗2 搭建你家的三維立體模型 012
實驗3 意大利面房子 016
實驗4 靈活性和想像力 020
實驗5 可移動建築 024
實驗6 材料的明暗 028
單元2 建築與歷史 033
實驗7 用植物建造的本土建築 034
實驗8 用冰建造的本土建築 038
實驗9 用水做設計 042
實驗10 為洪水氾濫的城市做建築設計 046
實驗11 提升室內空氣質量 050
實驗12 收集風能的建築 054
實驗13 交通:設計一座火車站 058
單元3 景觀建築 063
實驗14 居家花園 064
實驗15 黑夜中的花園 068
實驗16 食物市場 072
實驗17 遊樂場 076
實驗18 場地規劃 080
實驗19 寵物建築 084
實驗20 為動物設計建築:翻轉的動物園 088
實驗21 樹屋 092
單元4 可持續建築 097
實驗22 極端氣候和可居住的生活空間 098
實驗23 避難所 102
實驗24 氣候與家園 106
實驗25 全球危機下的安全之家 110
實驗26 博物館的未來 114
單元5 城市規劃 119
實驗27 信封城市 120
實驗28 環境問題及其原因:角色扮演遊戲 124
實驗29 城市居住密度 128
實驗30 太陽能隧道 132
術語表 136
貢獻者 137
關於作者 / 致謝 138
索引 139
模板 141
主題書展
更多
相關商品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