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新年快樂!買書領券省荷包
電子書
為何害怕核能與輻射?(電子書)
75折

為何害怕核能與輻射?(電子書)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20 元
優惠價
75240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7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核能」爭議就是個建構的問題,若非反核者與媒體一再「炒作」,大家不會這麼驚慌地以放大鏡檢視它。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郭位於2011年9月22日發表文章提到,撇開心理因素與政治炒作,核電廠造成的危害與其他工安隱患相比微不足道。就像「看到別人眼中的刺,但卻看不見自己眼中的樑木」,民眾確已過度注意核能了。

為何專家不澄清呢?中研院動物所某魚類專家在「祕雕魚事件」時感嘆,學者若出面說明則成為反核人士(團結、大聲)的箭靶,被抹黑為「御用學者」而遭圍剿;因此,專家寧可明哲保身,而社會上只見反核者在哇哇叫。媒體難辨科學是非,但喜歡抗爭與聳動,樂得加油添醋地報導;民眾從媒體中學科技,受到誤導而害怕;結果,整個社會惡性循環地恐慌。

福島事故讓反核聲大,總統在2011年底決定核電廠不延役,這是「眾口鑠金」的結果?相對地,法國已有八成為核電,大部分國民仍支持核電,這可是「眾志成城」?為何國民意向差這麼大?我國需要眾口鑠金或眾志成城?

本書志在澄清核能發電相關的疑慮,希望民眾袪除「核能恐慌」。

本書特色

日本福島核能電廠事故後,媒體喜歡說「聞『輻』色變」,弄得民眾如驚弓之鳥,表象之一是搶購鹽(以為可防治從兩三千公里外的福島飄來輻射)。

本書解釋核能與輻射的正確知識,袪除正在污染社會的「核能輻射恐慌」。

作者簡介

林基興

現職: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研究員
科學月刊社理事長
環保署「非游離輻射預警機制風險評估小組」主席
學歷:台大工程學士
美國華盛頓大學工程博士
經歷:台大化工所兼課
行政院資訊發展推動小組委員
著作:《電磁恐慌》
《風雲100:我國百年科技大事紀》
《天花之死》(100.05.01 由台灣商務出版)

目次

作者序 眾口鑠金?眾志成城?

一、輻射常識
1. 輻射是什麼?
2. 天然與人為的輻射
3. 輻射的健康效應
4. 民眾害怕輻射:主因是媒體宣染
5. 高輻射地區並沒更危險
6. 輻射劑量規範

二、核能發電
1. 核能發電的原理
2. 核能電廠的安全設計
3. 世界核能發電趨勢
4. 我國核能電廠

三、解析國際核能事故
1. 美國三哩島
2. 蘇聯車諾比
3. 日本福島

四、自然現象與人為後果
1. 天然核反應器
2. 全球暖化
3. 酸雨
4. 空氣污染
5. 能源安全
6. 「1公克鈾 = 3噸煤 = 600加侖油」

五、宏觀人生風險
1. 車禍風險
2. 火災風險
3. 國人十大死因
4. 權衡風險與利益
5. 為風險定量

六、核能安全事宜
1. 廠址安全性(耐震、抗海嘯)
2. 核能發電與核彈關係很遠
3. 防禦恐怖攻擊
4. 核能電廠沒增鄰近致癌率
5. 秘雕魚(畸形魚)
6. 輻射屋
7. 蘭嶼貯存場
8. 放射性廢棄物

七、反對核能之因:誤解
1. 「萬年無解的難題」?
2. 「核能電廠無法100%安全」?
3. 「核能電廠像核彈一樣爆炸」?
3. 「留給後代什麼」?
4. 找不到存放場址?
5. 反核者的理性與核能知識
6. 「瘋綠電」
7. 民眾的憂鬱來自誤

八、回顧「核四再評估」
1. 院長錯誤的宣示
2. 再評估報告
3. 澄清反核的說辭
4. 放在蘭嶼的低放射性核廢料
5. 贊成續建核四的理由
6. 院長被「綠色和平」誤導
7. 「非核家園」

九、名人與媒體的影響力
1. 演戲:「中國症候群」
2. 催逼台灣的名人
3. 媒體揉捏民眾認知
4. 科學(而非愚昧)引導人生
5. 不理性恐慌的傷害遠大於輻射
6. 眾口鑠金:為何將核能逼上絕路?
7. 攻擊稻草人術

十、民調與輿論
1. 民意如用字
2. 科學議題:以民調當政策?
3. 英人:沒懂到足以提出意見
4. 正確科學先於政治決定
5. 澄清環保人士的話

十一、同理心
1.認知差異:風險意識
2.堅持己念?更新思維?
3.團體的力量:大家分攤風險

十二、總結—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1.國人需要瞭解風險
2.「溝通」有其極限

附錄一 有用的輻射知識
附錄二 專家出馬:美國經驗
附錄三 可發電的核廢料
附錄四 發電原料大觀園
附錄五 輻射的應用
附錄六 國際相關組織
附錄七 培育核工人才
附錄八 我國核能大事記
附錄九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一、輻射常識

地球上的生命和動力,可說來自太陽光,因為若無它,則光合作用和動植物、煤和石油、風力、水力等均無從產生;太陽光來自太陽內核子反應的能量所產生,因此,地球上的能源,直接或間接來自核能。正如著名環保健將拉福拉克(James Lovelock)在1988年書《蓋婭的時代》(The Ages of Gaia)所說:「我們的原核細胞祖先,是在某星體核子爆炸後丟出的行星上演化出來的。組成地球與人類的元素,來自該星體。」演化中的地球一直釋放輻射,地表岩石等多種物質在我們周遭放出天然的輻射。

毒物學名言「萬物是否為毒,關鍵在劑量」。我們可與一些輻射劑量和平共存,因為我們具有「自我修復」的能力,例如,人體細胞內的抗癌蛋白質「p53」(又稱「基因體守護者」),具有抑制細胞生長與維持遺傳物質完整性的功能,醫院放射治療癌症的原理與此相關。因此,我們須知環境自有輻射,人身也放出輻射;若一聽到「輻射」,就以為大禍臨頭,則只是自找傷害(積憂成疾…)。

1. 輻射是什麼?

輻射指能量以波或次原子粒子移動方式傳送,從輻射源向各方向放射。一般可依其能量的高低及游離物質的能力,區分為游離輻射(例如,X光,其能量足以將電子打離原子軌道)或非游離輻射(例如,紅光,其能量不足以將電子打離原子軌道)。

從放射性物質放出的射線,稱為放射線,其分類為高能量的帶電粒子(阿伐射線、貝他射線、重離子射線)、高能量的電磁波(X射線、加馬射線)、不帶電的粒子(中子)等。放射性的蛻變率(或輻射強度)會隨時間而遞減。輻射強度每減少一半所需要的時間稱為半衰期。各放射性物質核種的半衰期都是固定的,而且都不相同,有如人的指紋一般,例如,國內發現的輻射鋼筋內所含放射性鈷(鈷-60)的半衰期為5.26年。

阿伐射線穿透能力非常弱,因此幾乎可以不用任何屏蔽。貝他射線則可用輕質量物質阻擋。加馬射線與X射線均強,需鉛等重物質屏蔽。中子的屏蔽遠比加馬射線與X射線的屏蔽複雜,但一般環境極少有中子。與輻射源保持距離時,空氣即可吸收掉部份的輻射,尤其是帶電的粒子輻射。例如,阿伐粒子在空氣中僅能行進數公分的距離,而貝他粒子也只有數十公分而已。阿伐射線與貝他射線的穿透力很差,即使直接與人的表皮接觸,也很難穿透表皮組織,遑論傷害深層器官。但如釋出阿伐射線或貝他射線的物質,進入體內,則釋出的能量會被組織器吸收,造成體內的劑量比貝他射線與加馬射線大。

1.1. 輻射的單位

輻射的單位分為放射性活度單位和輻射劑量單位兩大類。

(1)活度:放射性核種於每單位時間內產生自發性蛻變的次數,稱為活度,單位為「貝克」(Bq)。1貝克=每秒發生1次蛻變。另外一個常用的單位為「居里」。1居里(Ci)=3.7x1010貝克。

(2)吸收劑量:每單位質量的物質(公斤)平均吸收的輻射能量(焦耳),單位是「戈雷」(Gy)。1戈雷=每公斤1焦耳。每小時平均所接受的吸收劑量稱為吸收劑量率,單位為每小時的戈雷數。

(3)等價劑量:不同種類的輻射照射人體的組織或器官,雖使人體組織有相同的吸收劑量,但卻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現象。為此,針對不同種類的輻射訂出「輻射加權因數」,代表不同輻射對人體組織造成不同程度的生物傷害。等價劑量表示輻射對組織器官傷害,單位是「西弗」(Sv)。等價劑量(西弗)= 吸收劑量(戈雷)乘以輻射加權因數。千分之一西弗為毫西弗(mSv)。單位時間內平均所接受的等價劑量稱為等價劑量率,例如,每年的毫西弗數(mSv/y)。

(4)有效等價劑量:人體各組織器官對輻射的敏感度不同,雖各受相同的等價劑量,但健康損失(罹癌…)的風險卻不同。訂「組織加權因數」代表各組織器官受輻射之傷的機率。把各組織器官的等價劑量,組織加權因數相乘再加總,即成有效等價劑量,代表全身的輻射劑量,用來評估輻射可能造成我們健康效應的風險,單位也是西弗。例如台灣地區的民眾,平均每年接受天然背景輻射劑量約2毫西弗,與全世界的平均值(2.4毫西弗)差不多。

2. 天然與人為的輻射

天然輻射包括來自太空的宇宙射線,和生活環境(土壤、岩石、建材…)的天然放射性物質及其子核種等體外輻射,加上人體和食物造成的體內輻射。

地球誕生於45億年前(生命的誕生晚10億年)。地球生成時存在的短半衰期放射性物質,如今均已消失,只剩長半衰期的(鉀-40、鈾-238、鈾-235、釷-232)與穩定的核種。因土壤及岩石中含這些長半衰期的放射性元素,臺灣的千枚岩、頁岩、板岩等為輻射劑量較高的岩類。另外,由於諸如煤礦的開採與利用過程中,會將這些天然放射性物質帶到地面上。還有,燃煤產生的大量煤灰,以及水泥與混凝土等建材,均含輻射。

宇宙射線是來自外太空的帶電高能次原子粒子,大部份是質子,然後是阿伐粒子、重元素、加馬射線、超高能微中子。宇宙射線在地球上產生了一些放射性同位素,例如,碳-14。人類環境中的背景輻射,部份來自宇宙射線,例如,澳洲人每年受到2.3毫西弗的劑量,其中0.3毫西弗來自宇宙射線。

宇宙射線的強度隨海拔高度變化,每升高2000公尺,宇宙射線的強度約增加一倍。另外,因為地磁會影響各種帶電粒子運動方向,高緯度地區的宇宙射線也較低緯度地區強。台灣地區海平面宇宙射線劑量約每年0.27毫西弗、阿里山高1,500公尺劑量0.54毫西弗、玉山3,000公尺高則為0.81毫西弗。搭乘飛機亦會增加宇宙射線所造成的劑量,一般搭機民眾,因時間短而宇宙射線劑量少,無須擔心。美國聯邦飛行管理局建議:飛機機員5年的平均有效劑量為每年20毫西弗,單一年不超過50毫西弗。

經由呼吸、飲水、攝食等,人體內最主要的放射性核種為鉀-40,其他的有氡-222、鐳-226、釙-210、鉛-210等核種。鉀-40特別容易累積在生物肌肉和體液系統內。一個體重70公斤的人身上含有約130公克的鉀元素,其中放射性鉀-40則重0.0157公克,因此人體的鉀-40活度估算約為4,000貝克。

此外,香煙與動物內臟中亦含有天然放射性核種釙-210(半衰期為138.4天),釙-210會經由土壤吸收累積於煙草中,或經由動物食用牧草而累積於動物內臟中。若每天抽1.5包香煙,吸入的年有效劑量約10毫西弗。

放射性物質進入體內的途徑包括:(1)飲食:如手或食物飲料中有放射性物質。(2)呼吸:如果空氣中有放射性氣體、塵粒蒸汽。(3)傷口:經由外傷傷口進入人體。(4)皮膚:一些放射性物質(氚、碘等),可經由毛孔入侵人體。

在天然輻射劑量方面,台灣為2.0毫西弗,其中體外為0.8毫西弗,體內量為1.2毫西弗。全世界的平均值為2.4毫西弗,高曝露地區(海拔較高的位置)大約是平均值的5倍。

人為因素產生的輻射,例如醫療診斷、使用含放射性之民生用品、核爆落塵、核能發電等屬之,其中以醫療診斷為人造輻射的主要來源(佔15 %),核能發電每年所造成的輻射劑量比例不及0.1%。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5 240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