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台灣:後威權時代的社會運動與文化政治(電子書)
商品資訊
商品簡介
本書主要從社會運動團體與地方社群的角度發聲,見證在其間奮力工作的人如何回應與評價民主時代。在日常生活裡,民主被分析、被表達;民主生活因此是在持續轉變的意義軸線中的,每個個人的自我探索、評價與實現。本書強調民主化並非一些抽象概念強加的過程,二十一世紀的民主化其實是一個跨域的思想流動及其實踐效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誠意推薦
雅仲不像政治社會學者主要探討宏觀的結構和制度,而是採取他的「民主人類學」,從民眾生活和社會關係進入,從「民主化作為個人或群體的長期的智識探索與行動實踐」進入,以對更大的民主過程探射出新的洞見與理論反思。
──張鐵志 香港文化雜誌《號外》主編
本書不同於傳統政治科學或社會學調研,沒有把民主當作抽象的概念來對待,而是將其視為一種日常文化和生活實踐。它旨在提供一種不同的視角,幫助我們深入理解不斷變化的戰後台灣社會。
──陳奕麟 台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序
廖炳惠*
台灣是亞洲重要的民主國家,也是全球華人(尤其香港、澳門、中國)市民社會與基進政治文化的燈塔。以ShellyRigger教授的説法,台灣與中國在經濟文化上逐漸難分難解,但觀諸人權、社運與社群的活力所彰顯出的生活方式,兩地卻涇渭分明。也因此台灣雖小,卻具有世界性舉足輕重的指標作用,尤其對於中國的未來走向以及美國對亞太新局勢的回應,均占有牽一髮動全身的地位。
雅仲在清華大學唸機械的時候,已參與各種學運和社運,不斷透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川流講座教授。
過上街、漫步與理論思索,交互參證,控訴扭曲和不公義的政商關係。由水源里到永康里,再經過清華大學社會人類所與杜克大學人類系的孕育,發展出以「走路」進入地方的觀點,在社會、政治、經濟或文化研究的量化或理念型的論述之外,提供具體而微的入世調查心得。
作家黃春明常勸我們要「以腳歩去認識土地」,用心聆聽阿公阿嬤的故事。雅仲的新作更進步,藉由討論反對運動、本土認同與弱勢團體,説出台灣的經濟成長與政治轉型的另一個故事,用心和腳具體印證了社區與日常生活中的新生命力道。目次
圖像一覽ix
謝辭xi
序一(廖炳惠)xiii
序二(張鐵志)xv
導論1
另類公共
第1章 寧靜革命13
第2章 編織民主37
第3章 大聲公眾67
多重本土
第4章 研究台灣(陳淑容合著)89
第5章 反身社會105
第6章 夢想族群127
異質地方
第7章 五餅二魚161
第8章 巡守社區187.
第9章 媽媽民主223
結語:超限民主247
參考書目255
索引279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