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親子高效溝通,從爭執到擁抱的教育策略
79折

親子高效溝通,從爭執到擁抱的教育策略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20 元
優惠價
79331
促銷優惠
新書特惠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透過豐富的案例和系統化的策略分析,為家長提供了一套全面的親子溝通與教育方法。從有效溝通、賞識教育到心理支持等多個教育主題,強調實用性與操作性,使家長能在日常生活中靈活應用這些技巧,增進親子間的理解與和諧。此外,書中的教育理念和實踐方法旨在激發家庭成員間的正面互動,幫助家長有效應對親子教育的難題。

本書透過豐富的案例和系統化的策略分析,為家長提供了一套全面的親子溝通與教育方法。從有效溝通、賞識教育到心理支持等多個教育主題,強調實用性與操作性,使家長能在日常生活中靈活應用這些技巧,增進親子間的理解與和諧。此外,書中的教育理念和實踐方法旨在激發家庭成員間的正面互動,幫助家長有效應對親子教育的難題。

作者簡介

高惠娟,知名大學碩士畢業,出版業資深主編,教育工作者,知名育兒主播,𣈱銷書作者。

目次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有效溝通—建構和諧親子關係
第一節 有效溝通的前提
第二節 傾聽是溝通的重要橋梁
第三節 信任是建立親密關係的基石
第四節 尊重才能互相理解
第二章 賞識教育—讓孩子在愛中成長
第一節 賞識教育開啟愛之旅
第二節 母親,賞識教育中的重要角色
第三節 表達你對孩子的賞識
第四節 避開賞識失誤
第三章 懲罰教育—幫助孩子自我醒悟
第一節 賞罰有度,拒絕教育「抗體」
第二節 欲擒故縱,讓孩子自食其果
第三節 智慧溝通,給孩子自我反省的機會
第四節 屢教不改,需講究策略
第四章 獨立教育—獨立是成長的第一步
第一節 引導孩子獨立思考
第二節 不要過度保護你的孩子
第三節 有一種愛叫「放手」
第四節 獨立的孩子早當家
第五章 心理教育—關注孩子的心靈成長
第一節 做孩子稚嫩心靈的守護者
第二節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第三節 沒有比堅持更有意義的事
第四節 為孩子儲備「人生財富」
第六章 解決問題—達成合作的協定
第一節 孩子「不聽話」,家長要先調整心態
第二節 孩子反抗時,家長要找好對策
第三節 善用技巧,激發孩子的合作意識
第四節 祖母法則,和孩子「簽協定」
第五節 專家出招,告訴家長們「怎麼辦」
第七章 語言風暴—建立家庭語言系統
第一節 餐桌上的教育風暴
第二節 別讓孩子的幸福終結在你的嘴上
第三節 避開暴力溝通
第四節 用幽默的方式和孩子交流
第八章 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教
第一節 當孩子最需要的家長
第二節 優秀父母應該懂得愛的智慧
第三節 不要做欺騙孩子的父母
第四節 為自己樹立威信

書摘/試閱

【內文試閱】
第一章 有效溝通──建構和諧親子關係

和諧的親子關係的前提是有效的溝通。而有效溝通的重要前提又是什麼呢?教育專家認為,會傾聽、懂得尊重孩子並且足夠信任孩子的家長,一般而言,親子關係都不會太差。那麼,什麼是有效溝通?家長該如何與孩子進行交流?為什麼說會傾聽的父母,孩子就願意與他們交流?親子間的信任到底意味著什麼?家長為什麼要尊重自己的孩子?帶著這些問題,本章將為你開啟一個全新的教育世界。

第一節 有效溝通的前提

擁有一份良好的親子關係不僅是父母的願望,也是孩子的期望,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和諧家庭氛圍的重要因素,是父母與子女共同的追求。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雙方卻經常會感到無奈和痛苦,孩子難以接受父母所謂的權威、嘮叨、主觀、保守,甚至還有點固執的教育方式,而父母也不能接受孩子的我行我素、不聽話、好高騖遠、經不起挫折,甚至是和自己唱反調的一些言行。於是,在一個家庭裡總是會出現父母與子女之間矛盾激化的現象,甚至很多父母感嘆,如今的孩子就像是脫了韁的野馬,難以馴服。

但是,孩子並不是什麼野馬,更不需要馴服,而父母也完全沒有必要去學習如何「馴獸」,因為孩子雖小,可是他們也是社會的一員,他們是現代人,在現如今資訊管道多樣化的時代,父母應該做的是學習如何去和孩子溝通,找到與孩子難以順利溝通的原因,並且積極提升親子溝通技巧,建立親子溝通的重要前提。

研究發現,在一個親子關係和諧的家庭中,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順暢,那麼,孩子通常都不需要父母過多的督促而會主動好好學習;但在一個親子關係緊張的家庭中,無論父母如何苦口婆心,孩子都會出現學習問題,不是這些孩子笨,而是他們有心結。親子關係緊張,溝通出現障礙,使得孩子出現了反抗心理,進而影響到學習。

心理學家根據長期研究成果,將家長和孩子溝通難以順暢的原因總結如下:

1.相處時間太少。生活和工作的壓力常常使人精疲力竭,而為人父母就會更加覺得肩上的壓力之大。許多家長會認為,給予孩子更好的物質條件比什麼都重要。所以,當他們帶著這樣的宏偉志向在外面打拚時,孩子卻被遺落在孤獨的角落裡。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時間太少,這是導致溝通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

2.溝通的內容永遠都在圍繞著「我」。一場以「我」為中心的談話,偏離了解決問題的目標,是家長自我情緒的發洩途徑,最容易激起孩子的反感情緒。譬如,孩子期末考試沒有拿到以往的好成績,家長得知後非常不高興,於是說:「就憑你這學期的表現,我就知道你的成績一定會下降!」這句話其實是家長自身不滿情緒的表達,不僅沒有考慮到孩子的心理感受,也沒有真正解決問題。類似的話,家長說得越多,孩子就越是厭煩。

3.滿足自身控制欲的談話。家長與孩子溝通交流應該是能夠更好地促進其成長,關心孩子的成長所需,而並非是達到家長對孩子的所謂控制。譬如,當孩子興高采烈地對家長說:「媽媽,我又是全班第一名。」此時孩子無非就是想聽到家長的一些鼓勵和認可的話語,但有些家長偏偏會這樣說:「嗯,不錯,下次努力拿個全校第一回來。」既沒有充分關注孩子的成績和努力,還將自己的意願(全校第一)強加在了孩子的身上,把注意力完全轉移到了另外一個方向。

4.不懂得傾聽、急於表達的傳統談話模式。家長在孩子面前一向都是權威的代表,是長輩,認為孩子還小,應該聽從家長的安排,不容許他們有自己的意見。所以,這類家長通常都是急於表達而不懂得傾聽的類型,不傾聽又怎麼會真正了解孩子的內心呢?溝通自然就成了問題。

另外,家長要知道,有效溝通應該是雙向的,當你在不停地說時,應該考慮到孩子。成功溝通的先決條件是和諧的氛圍,在和諧的氣氛中,孩子不會啟動自我保護機制,當然就更加樂意「聽話」。因此,溝通的重點不是控制孩子,不是推動孩子,不是強調的過程,也不是你說得多麼有道理,而是溝通的效果,也就是你說的是否能夠被孩子接受。

心理學家認為,雙向溝通是一方在表達完自己的觀點之後,另外一方給出了回應;而有效的雙向溝通應該是另一方給出的回應是對方期望的。父母與子女之間有效的雙向溝通,應該是父母說的話孩子願意聽,並且也樂意按照這樣的方式去做,即使不是完全接受,但也非常樂意進一步溝通,或者是說出自己的想法,喜歡與你一起討論,這些都是非常成功的有效溝通。

那麼,在氣氛和諧的基礎上,家長還應該考慮到以下幾點:

1.及時改變溝通方式。在你與孩子溝通時,要注意觀察和體會孩子的情緒變化和想法,並及時更換溝通的方式。比如,同樣一句話,在不同的心境下聽到,內心的感受就會完全不同。

2.溝通不能控制,也不能推動。當父母基於愛的動機,代孩子做決定或要求孩子去做一些違背他們意願的事情時,會認為孩子必須並且理所應當地要接受,一旦孩子表示拒絕時,家長就會埋怨,甚至生氣,覺得孩子辜負了自己的一片苦心。

但事實上,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套最適合自己的定位,孩子也不例外。當家長認為對他更好的做法不符合他的定位時,孩子便難以接受;況且家長的某些決定也只是站在一個家長的位置上,而並非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看問題。因此,家長如果希望做到有效的雙向溝通,強迫的做法是沒有用的;更有效的做法是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去思考和做決定,引導孩子自己去思考和發現,只有這樣才有可能讓孩子接受你的觀點。

3.不要強調對或錯,而要看重溝通的效果。不好的溝通方式是:你一直在強調自己是如何正確,而對方卻是如何不知好歹,這種溝通只會浪費時間。家長在與孩子溝通時,要注意觀察孩子的反應,並適時變換說話的方式和語氣,直到孩子給出了你期望的回應。

4.不要猜測,如果不確定,可以主動找孩子談談。沒有人能夠真正懂另外一個人心裡在想什麼,身為父母,你也同樣不會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想些什麼。當你無法確定時,不要做無謂的猜測,應該主動地找孩子聊天,不僅可以加深感情,還會令你更為了解你的孩子。當你真正了解了他們時,相信你的每一個關於他們的決定都不會讓孩子們失望。

5.坦誠的關心。在一個家庭中,父母與子女之間是存在千真萬確的關愛的,但很多父母卻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將它忽略了,而一味地帶著目的性,不管怎樣都要求孩子一定要聽自己的。這無疑會激起孩子的反抗心理,「你越是要我這樣,我就偏不」,最終導致溝通失敗。但當你帶著一顆關懷的心去與孩子交流時,他們就會感受到。

6.尋找和孩子一致的信念。兩個陌生的人為什麼會成為朋友?還不是因為大家趣味相投。興趣愛好類似,價值觀一致,這樣的人就很容易交心。那麼父母與子女之間呢?不妨試著尋找你與孩子之間存在的一致信念,當孩子發現你們是站在同一條戰線上時,就會產生合作的意識,在此基礎上進行的溝通,會有更好的效果。

第二節 傾聽是溝通的重要橋梁

有一位年輕母親帶著她那十歲的兒子來到了心理諮商中心,在與心理醫生交談的過程中,這位母親一直都在數落著孩子如何如何不對,哪裡哪裡錯了等等。連旁人看在眼裡,都為小男孩感到委屈,而心理醫生則在他的臉上看到了「習慣」二字,顯然,男孩在家中就經常性地被數落。

「這孩子總是不好好學習,我和他爸把所有希望都寄託在他身上,可是他就知道玩。結果,這次期末考試排名倒數第一,他爸爸一氣之下又打了他,他倒好,現在連聲『爸爸』都不叫了……還有上次,他和同桌同學打架,還扭傷了人家的手臂,害我們向對方家長賠禮又道歉,還支付了全部醫療費,你說這孩子將來可怎麼辦……」

心理醫生一邊聽著這位母親的陳述,一邊觀察著孩子的表情變化。後來,心理醫生要求單獨和孩子談談,這一談才知道,真實的情況遠非這位母親說得那樣簡單。所謂的和同學打架,是對方先動手,但父親卻不給他解釋的機會。在這個十歲小男孩的心裡,其實藏著不屬於他這個年齡的心事,男孩說的最觸動心理醫生的一句話是:「他們根本就不給我解釋的機會,沒有人理解我。」

經過與孩子長達半個小時的耐心交談,心理醫生這才知道,事實並非他母親說的那樣,而是另有隱情,只不過他們都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罷了。原來,被其父親打的那天,孩子的母親在外地出差,小男孩剛巧在那天的算術小測試中得了三分,其父親一看是三分,與滿分五分相差甚遠,頓時大發脾氣,拿起皮帶就朝男孩的屁股上抽,結果男孩為了躲避爸爸的追打,頭撞到了桌角上,不一會兒就流血了。

男孩感到很委屈,當天他在感冒,加上算術測試題本來就很難,班上許多小朋友都只得了三分,可是父親不分青紅皂白就拿皮帶抽他,屁股疼,頭也疼,而父親卻埋頭在一堆工作中沒有管他。於是,男孩抱著存錢筒,偷偷溜出家門,去了外婆家。外婆見孩子額頭破皮還流著血,就帶著他到附近的診所包紮了傷口。那次之後,小男孩就覺得外婆對他最好了,父母根本就不愛他,所以,男孩只願意和外婆說悄悄話,而在父母面前變得越來越沉默寡言,這才使得他們誤以為男孩得了心理疾病。

心理醫生將小男孩的陳述單獨轉述給了他的母親,並建議他們今後在與孩子溝通時,多給其表達自己的機會,鼓勵他說出內心的感受,而不是主觀、強勢地將過錯全部推到孩子的身上。假如孩子沒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感受,年深日久,便會產生各種消極的情緒,如不聽話、過度內向或頑皮等。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331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