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電子書
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電子書)
75折

奉天承運:古代中國的「國家」概念及其正當性基礎(電子書)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80 元
優惠價
75360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從古典中國到傳統中國;從封建體制到郡縣帝國﹐是中國史上的一大變局。從社會經濟結構、政治制度到思想意識﹐是一整體而典範式的大轉變。而一個新時代的出現﹐必然意味著異於過去的新世界觀的出現。政治體制上如此 重大的改變﹐也必然意味著對權力正當性的重新詮釋﹐亦需要另外一套世界觀來重新安頓其合理性與正當性。這套新的世界觀是什麼?它如何發生?它和現實世界如何辯證地相互滲透影響?換言之﹐本書企圖呈現的是:帝制中國初 期的政治秩序及其正當性基礎形成的過程。

作者簡介

 王健文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 、博士。曾任《歷史月刊》編輯。現任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無所逃於天地──代序

1995年孟春,舊曆年以來的料峭春寒繼續掩襲臺灣,我穿著單薄衣衫,站在馬來西亞酷熱的街頭,看著表哥熟練地用著各種不同的語言:碰到馬來人,說馬來話;印度人,說英語。華人呢?華語(普通話)都可以通行;再特別一些,在吉隆坡,說廣府話;在檳城,說福建話;回到舅公家居的實兆遠,則是老家的福州話。算算,總共是六種語言,這在馬來西亞的華人當中,不是什麼稀奇事。在家中,行的是傳統華人禮俗,吃的是傳統華人飲食,嫁娶的是華人同胞。出外去,即使過去曾有過慘烈的種族排華暴動,現在政策上馬來人享有特權,華人仍飽受壓抑,但是各種族間大致相處和諧。如果問他們是不是中國人,他會說,我是華人,我也是馬來西亞人,前者是族群,後者是國家認同。
 
表姊和表姊夫從菲律賓旅遊回來,匆匆處理些事,便趕來陪我們,驅車馳騁南北,奔波八日。問他菲律賓如何?搖搖頭,說好比是三十年前的馬來亞。說話的神情和不經意透露的那股以祖國為傲的意念,彷彿是兩岸剛開放探親、觀光時,臺灣旅客以四十年前的臺灣比擬中國大陸般的自信。
 
但是,一年前在一門研究所的課上,一位馬華學生的課堂報告卻引述了1980年代前期大馬旅臺學生所作的一首詩:(顏永安,〈惑〉)
 
二十世紀末
 
我從赤道提著行李
 
沿著經緯線來到臺灣
 
聽到有人說 歡迎你回來
 
含笑有禮的回答
 
我是過客
 
然而耳朵卻立刻告訴我
 
聽到有人在我來的地方說
 
我是房東
 
行李在風中慢慢變得沉重
 
二房東的隱喻說的是長久以來馬華的悲哀,在今天的臺灣,似乎也道出了一些人的心情。
 
* * *
 
1994年孟冬,這個島上出現了兩種近乎歇斯底里的亢奮情緒:一群人熱烈地迎接一個新的國度的降臨;另一群人懷抱著孤臣孽子的心情捍衛著也許將消失的國家。一群人宣示著臺灣人選臺灣人,變天在即;另一群人鼓舞著外省人大團結,臺北街頭,聲勢震天。硝煙四起,把寒冷的冬天燃燒得烈焰衝天,人心激盪。小雪、大雪之交,要一戰變天的青天和要保衛中華民國的金童都落選了,最受矚目的當選人,是堅持要帶來希望與快樂的務實政客。
 
1895年,北京清政權把臺灣拱手送給了日本。1945年,日本戰敗,中華民國政府進駐臺灣。1947年,許多臺灣人在激憤下,歐打不論是活該還是無辜的外省人;隨後,國民政府大軍壓境,槍殺了更多不論是活該還是無辜的本省人。1949年,中華民國只剩下臺灣,秋海棠變成了老母雞,改稱中華人民共和國。1980年代中期以後,臺灣政治社會形勢轉變,一些臺灣人有著強烈的歷史使命感,要以臺灣共和國來終結中華民國。1995年二月,對四十八年前的那次悲劇,歷史解釋權的爭奪仍如火如荼,過去官方的解澤,外省人無辜,本省人活該;現在強勢的解釋,外省人活該,本省人無辜。在政治的角力中,紀念碑有碑無文;在政治的角力中,歷史在風中哭泣。
 
在島外那龐大而仍帶有些神祕的古老中國,從1949年以後,成了另一個令人好奇又不禁膽顫的國度。許多外省人回到那四十年來朝思暮想的故國,卻發現景物不再,人事全非。長久的貧窮與壓抑,造成了人心的貪婪;匱乏的經濟與生活條件,讓禮義之邦不知禮義為何物。年輕一代的臺灣人(不管是本省人還是外省人),對中國帶著嫌惡與不屑。老一代的外省人,潸然夢碎之餘,發現那四十年來一直被視為寄旅的島嶼,已經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新故鄉。於是匆匆去來,對老家人說聲抱歉:我是臺灣人,我只是過客。但是回到島上,卻聽到另一些人說,我是房東,你是房客。和對岸劃清界線,要不,回你自己的家去!
 
什麼樣的界線呢?是骨肉親情,是民族文化,還是國家歸屬?提著行李徘徊於風中:有人與過去徹底絕裂,投入新故鄉,分股作房東;有人割捨不了舊情,又不願被逼搬離,和那自稱房東的人爭奪房東名份;有人不知所措,不知道怎樣才能把情感、文化、政治這些不同的東西打成一個包袱,做個單純快樂的新臺灣人。
 
1990年代的這島嶼,激情與迷惘交織成了一個奇幻的世界。但是,在1990年初秋到1991年季春,我寫作這本書的初稿時,心中了無迷惑,我希望能藉著這本書的論述,揭發「國家」的不義本質;也藉著重建帝制中國初期對「國家」正當性的建構,說明「國家」的正當性不是不證自明、天經地義的信仰,來了結年少時對「國家」與「領袖」無可置疑的崇敬,為那純潔的心志立碑紀念。
 
* * *
 
「國家」是繫連於「權力」的特殊社會組織,傳統中國「國家」的正當性來自天命與天運,「奉天承運」是最精當簡潔的原則。現代民主國家的理論基礎本於啟蒙時代的社會契約論,但是契約論只是個理想的建構,而非現實中國家建立的真正前提。現代民主國家通過對憲章的追認,來補足契約同意的程序。但是在龐大繁複的國家社會當中,集體意志與個體意志之間永遠存在著不可跨越的鴻溝。更有甚者,往往在一套政治社會機制的操作之下,某些個體或集團的意志,篡奪了國家整體的名位,進而對其他的個體或集團進行「合法」或「正當」的支配與剝削。
 
在我剛開始研究中國歷史上的「國家」問題時,我對「國家」之為物,有著無以名狀的嫌惡,對政治也帶著輕鄙的潔癖。於是我希望重建帝制中國初期「國家」正當性建構的理論與實踐,呈現給讀者,所謂「國家正當性」只是一種權力建構的形式,讓持鞭的牧者,頭繞光環,手握聖經,以致於被支配的人民眾臣,甘心樂意地接受牧養驅策。這樣的心情,伴隨著解嚴以來的政治社會激盪,威權體制瓦解,臺灣逐漸走向民主,卻不曾稍減。因為在民主之名下,實踐的是部分的群體對其他群體,假借著整體之名所行的支配與壓迫;或者,更根本的問題是:任何集體的形式,總是讓個體的自由意志無法舒展。
 
但是,人類的歷史走到了今天,似乎不會再回頭,回到老莊那自然無為的素僕境界。《道德經》說:「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在老子眼中,時代墮落極致的禮的世界,卻是從孔子以來,直到今天,我們仍求之不得的夢境。今天,已不再是「雞犬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純真年代了,眾多個體意志與利益的矛盾,必須仰賴著公共領域的運作來調和。因此,現實世界中的問題,不是「國家」能否取消,而是怎樣去追求一個為害最小的國家。至於理想的福利國家,在我看來,只是個不可能實現的高貴夢想。
 
《莊子》〈人間世〉有一段故事:楚國的葉公子高奉派出使齊國,負託甚重,憂懼無法達成使命,因而請教孔子。孔子告訴他:「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義也。子之愛親,命也,不可解於心:臣之事君,義也,無適而非君也。無所逃於天地之間,是之謂之大戒。」於是孔子說:「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於悅生而惡死。」《莊子》書中,寓言十九,是否真有其事,不得而知。但這段寓言讓我聯想到《韓非子》裡的另一段故事。據說,周初,太公望東封於齊,海上有賢者狂矞、華士,二人議不臣天子,不友諸侯。太公恐其亂法易教,故以為首誅。韓非的解釋是「勢不足以化則除之」。《莊子》的話從臣的立場著眼,《韓非子》則由統治者觀點出發,更讓人凜然生懼,「國家」力量無遠弗屆,你不管他,他卻如水銀瀉地般地無孔不入。
 
「無所逃於天地」,由古典的君臣之義,到了今天,「國家」也當之無愧。這不只是說「國家」權力對個體的干預,更有甚者,是「國家」成了許多人思考問題的基點。「國家」只是人類社會文化現象中的一環,但由於其影響力的擴大,其滲透力的深刻,卻成了其他社會文化現象的前提。正如近年來一些人在思考臺灣問題時,以「國家」為基盤,又努力將文化、民族的範圍根據「國家」界線來劃定、安排。「國家」、「民族」、「文化」、「情感」……,原本各有其形成之理由,並不同步建構。在「國家」的範域基礎上,強不同以為同,也許是當前臺灣許多問題的根源。
 
因為這些年的激情與迷惑,我開始反省傳統歷史敘述基本單位的選擇。我也開始在歷史系的課堂上提醒學生,「國家」不是歷史研究與敘事的唯一可能單位,生活圈、文化圈乃至於宗教圈,都是選擇敘事單位的可能標準。但是,這樣的提醒,在「國家」巨靈無所不在的今天,能得到多少回響,或者,那終究是無所逃於天地的魔咒?
 
* * *
 
這本書的完成,背後有許多師長、朋友,在不同方面給我啟發與助益,他們可以說是未署名的「作者」,如果本書稍有可肯定處,必須歸功於所有的「作者」,當然,有任何不妥,我個人必須承擔一切的責任。吳英長老師是我少年時代的啟蒙老師,是他第一次告訴我什麼是多元與寬容,怎麼樣盡其在我而不求回報。黃俊傑老師和杜正勝老師在我踏入史學領域,作為史學研究的一員小兵後,在學問上對我影響最大。黃師機敏而杜師紮實,分別在思想史與社會史的領域中,引領著我漸成理路,也包容了我所犯下的無數過失。杜維運老師多年來在生活與感情上,以長者之風給我最親切的照顧。邢義田老師嚴謹而熱誠,在我初出校門,徬徨無措時,適時伸出援手。自大學相交以來,龍貴給我鼓勵最多,是益友,也是畏友,每稍怠惰,想起老友的期許,總是凜然自懼,振作精神。明仁、達嘉、富士、貞德、澎生、建民、季倫,以及我無法一一提起的朋友,在學問、生活,更在大家共同關懷的問題上,心智與情感的激盪,讓我獲益良多。
 
我的父母親,來自福建北部的山區,卻愛上了後山濱海的花蓮。他們的敦厚善良,愛心與關懷,是我從小好奇,至今感念的。依傳統習俗,我從父姓;但我寫非學術文章所用的名字卻從母姓。我若能有任何成就可以期許,完全要歸功於他們。最後,我還要感謝春蘭,在我不順遂的情感路上,終能與她相遇,相知相守。她來不及參與這本書初稿的寫作,卻看著這本書的完成,並與我分享一切的喜悅與悲傷。
 
王健文 1995年仲春

目次

無所逃於天地──代序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國家」釋義
第二節 國家的正當性
第三節 問題的提出
第四節 研究進路
第二章 天人關係及其中介角色
第一節 絕地天通:天人關係的斷裂
第二節 天人關係的同構現象
第三節 人道與天道的相應流轉
第四節 天人關係的中介角色
第五節 小 結
第三章 有盛德者必有大業──「德」的古典義
第一節 引言:以德受命
第二節 「德」的古典意含
第三節 敬慎厥德
第四節 五德終始說
第五節 德性與德行:位與德
第六節 小 結
第四章 國君一體──古代中國國家概念的一個面向
第一節 《儀禮》〈喪服傳〉中的「一體」概念
第二節 「國君一體」的兩重意義
第三節 「一體」槐念中鈞角色分位
第四節 小 結
第五章 宗廟、社稷與明堂──國家的政治社會結構及其象徵
第一節 前 言
第二節 宗廟與社稷
第三節 明 堂
第四節 家、國、天下
第五節 祭典概述
第六節 小 結
第六章 國家結構在空間關係上的體現
第一節 前 言
第二節 都城的建設與規劃:春秋戰國
第三節 都城的建設與規劃:秦漢帝國
第四節 宮室格局與門朝制度
第五節 禮制建築的空間意義
第六節 小 結
第七章 國家正當性的消逝與轉移
第一節 引 言
第二節 三統說與道的本質
第三節 從五德相勝到五德相生
第四節 祥瑞與災異
第五節 再受命說
第六節 小 結
第八章 結 論
附錄:古代儒家關於「入」的概念──兼論儒墨之爭的一樁公案
徵引書目
附圖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5 360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