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son:詹姆斯.戴森的發明人生(電子書)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80 元優惠價
:75 折 360 元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序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Dyson是全球最有創造力的科技公司之一
Superbrands 2021年公布消費者票選超級品牌Top 10
Dyson名列榜上排名在APPLE之前
世人眼中的成功是從5,126次失敗實驗中
發明出全世界第一台無集塵袋吸塵器開始!
從老師口中的中等生到天才發明家、從一貧如洗到世界級富豪,詹姆斯.戴森如何走過坎坷的成長歲月與創業的心路歷程,造就出現今的成功。
夢想能同時成為工程師、設計師和製造者
在報章雜誌還沒出現「設計」二字的年代,原本是老師眼中的中等生戴森,憑著美術成績取得藝術學院的入學資格,透過自學工程設計,成為英國罕見兼具設計與工程學的專家。在1970年代,21歲的戴森便會設計引擎,23歲發明至今仍能使用的高速登陸艇「海上卡車」。他這等天賦卻與當時社會重人文輕科學的氛圍格格不入,戴森想用雙手證明自己的價值。
第一次創業卻被慘遭股東趕離如同APPLE的賈伯斯
在最動盪的1970年代中期,戴森用二創發明的球形手推車開始他的第一次創業,這個紅色的球輪手推車不只驚豔消費者還得到優良設計標章的肯定,並在因緣際會下遇見一生的「摯愛」氣旋機。可惜當公司業務越來越上軌道時,慘遭股東趕離公司還失去改良手推車的專利權,雖落得身無分文,但心中卻悄悄生出革命性吸塵器的構想,成為人生轉捩點的開始。
Dyson成為知名企業前,戴森經歷5,000多次失敗
在1983年戴森成功發明世界第一台無集塵袋吸塵器「G-Force」之前,他在4年間進行5,126次失敗的實驗。研發過程中幾乎傾家蘯產,即使成功發明出真空吸塵器,卻又苦熬於專利權訴訟和耕耘市場。直到1993年,正式在英國推出第一代Dyson吸塵器「DC01」上市,成為最創新又暢銷的真空吸塵器,隨後一步步在美、日、澳、加……等國廣受歡迎,Dyson逐步扎穩家電王國的地位。
發明是終身志業,是詹姆斯・戴森一路走來的人生
Dyson從吸塵器跨足乾手機、電風扇到吹風機,每一次出手都翻新該產業的設計概念,獲得前所未有的成功,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家電品牌。可是戴森並不以成為富豪、擁有全球家電第一品牌為滿足,反而積極投入電動車研發、跨足科技農業及興辦戴森工程技術學院,因為真正驅動他的一直都是渴望以發明、創新的產品與精神,解決當前與未來的問題,並發掘渴望世界更美好的年輕人,一起攜手同行!
【本書特色】
1.本書由Dyson創辦人戴森親自撰寫,以真摯的心分享公司如何從馬姆斯伯里小鎮開始,娓娓道來所有步驟、路徑和遭遇的挫折困難,以及如何靠著堅定的信念解決問題並將業務拓展成世界第一吸塵器製造商的精采創業過程。
2.特別收錄Dyson產品研發的珍貴手稿,搭配書中戴森分享的設計精神與經營理念,讀來特別能激勵與啟發有志成為創業者、設計師及工程師的讀者,如何從做中學特別是從錯誤失敗中自我教育與學習的寶貴態度。
3.書中收錄近100張的珍藏照片,每章另附完整精彩影音和照片,掃描QRcode即可觀看!生動呈現戴森的家庭、教育、興趣與熱情之所在,如何影響並帶領戴森走向世界第一吸塵器製造商的Dyson。
Superbrands 2021年公布消費者票選超級品牌Top 10
Dyson名列榜上排名在APPLE之前
世人眼中的成功是從5,126次失敗實驗中
發明出全世界第一台無集塵袋吸塵器開始!
從老師口中的中等生到天才發明家、從一貧如洗到世界級富豪,詹姆斯.戴森如何走過坎坷的成長歲月與創業的心路歷程,造就出現今的成功。
夢想能同時成為工程師、設計師和製造者
在報章雜誌還沒出現「設計」二字的年代,原本是老師眼中的中等生戴森,憑著美術成績取得藝術學院的入學資格,透過自學工程設計,成為英國罕見兼具設計與工程學的專家。在1970年代,21歲的戴森便會設計引擎,23歲發明至今仍能使用的高速登陸艇「海上卡車」。他這等天賦卻與當時社會重人文輕科學的氛圍格格不入,戴森想用雙手證明自己的價值。
第一次創業卻被慘遭股東趕離如同APPLE的賈伯斯
在最動盪的1970年代中期,戴森用二創發明的球形手推車開始他的第一次創業,這個紅色的球輪手推車不只驚豔消費者還得到優良設計標章的肯定,並在因緣際會下遇見一生的「摯愛」氣旋機。可惜當公司業務越來越上軌道時,慘遭股東趕離公司還失去改良手推車的專利權,雖落得身無分文,但心中卻悄悄生出革命性吸塵器的構想,成為人生轉捩點的開始。
Dyson成為知名企業前,戴森經歷5,000多次失敗
在1983年戴森成功發明世界第一台無集塵袋吸塵器「G-Force」之前,他在4年間進行5,126次失敗的實驗。研發過程中幾乎傾家蘯產,即使成功發明出真空吸塵器,卻又苦熬於專利權訴訟和耕耘市場。直到1993年,正式在英國推出第一代Dyson吸塵器「DC01」上市,成為最創新又暢銷的真空吸塵器,隨後一步步在美、日、澳、加……等國廣受歡迎,Dyson逐步扎穩家電王國的地位。
發明是終身志業,是詹姆斯・戴森一路走來的人生
Dyson從吸塵器跨足乾手機、電風扇到吹風機,每一次出手都翻新該產業的設計概念,獲得前所未有的成功,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家電品牌。可是戴森並不以成為富豪、擁有全球家電第一品牌為滿足,反而積極投入電動車研發、跨足科技農業及興辦戴森工程技術學院,因為真正驅動他的一直都是渴望以發明、創新的產品與精神,解決當前與未來的問題,並發掘渴望世界更美好的年輕人,一起攜手同行!
【本書特色】
1.本書由Dyson創辦人戴森親自撰寫,以真摯的心分享公司如何從馬姆斯伯里小鎮開始,娓娓道來所有步驟、路徑和遭遇的挫折困難,以及如何靠著堅定的信念解決問題並將業務拓展成世界第一吸塵器製造商的精采創業過程。
2.特別收錄Dyson產品研發的珍貴手稿,搭配書中戴森分享的設計精神與經營理念,讀來特別能激勵與啟發有志成為創業者、設計師及工程師的讀者,如何從做中學特別是從錯誤失敗中自我教育與學習的寶貴態度。
3.書中收錄近100張的珍藏照片,每章另附完整精彩影音和照片,掃描QRcode即可觀看!生動呈現戴森的家庭、教育、興趣與熱情之所在,如何影響並帶領戴森走向世界第一吸塵器製造商的Dyson。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詹姆斯・戴森於1947年出生於英國諾福克郡,從倫敦的皇家藝術學院畢業後,加入羅托克公司(Rotork)與傑洛米・傅萊(Jeremy Fry)共同設計製造高速登陸艇「海上卡車」(Sea Truck)。他最有名的事蹟是發明出革命性的無集塵袋吸塵器,他的產品是顛覆市場的領導者,行銷全世界。
他相信能夠解決這個世界的難題的人非工程師莫屬,為了幫助他們實現這個目標,他成立了戴森工程技術學院(Dyso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詹姆斯戴森基金會(James Dyson Foundation)以及一年一度的戴森設計大獎(James Dyson Award)。
https://www.dyson.co.uk/james-dyson/invention-a-life
譯者簡介
林錦慧
政大英語系畢業,曾任《時代解讀》(TIME Express)雜誌副總編輯,現為專職譯者。譯有《惡血:矽谷獨角獸的醫療騙局!深藏血液裡的祕密、謊言與金錢》、《洞悉市場的人》、《恣意橫行》、《傑夫伊梅特》、《電子菸揭秘》、《當最後一個音符輕柔落下》等。
張玉芬
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研究所碩士,長期從事編輯、翻譯及英語教學製作。曾獲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翻譯類。譯有《虛擬性愛》、《我的父親我的光》、《生而被標籤:美國種族歧視思想的歷史溯源(合譯)》、《流年似水:一部關於愛、性與傷痕的回憶錄》等。
詹姆斯・戴森於1947年出生於英國諾福克郡,從倫敦的皇家藝術學院畢業後,加入羅托克公司(Rotork)與傑洛米・傅萊(Jeremy Fry)共同設計製造高速登陸艇「海上卡車」(Sea Truck)。他最有名的事蹟是發明出革命性的無集塵袋吸塵器,他的產品是顛覆市場的領導者,行銷全世界。
他相信能夠解決這個世界的難題的人非工程師莫屬,為了幫助他們實現這個目標,他成立了戴森工程技術學院(Dyso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詹姆斯戴森基金會(James Dyson Foundation)以及一年一度的戴森設計大獎(James Dyson Award)。
https://www.dyson.co.uk/james-dyson/invention-a-life
譯者簡介
林錦慧
政大英語系畢業,曾任《時代解讀》(TIME Express)雜誌副總編輯,現為專職譯者。譯有《惡血:矽谷獨角獸的醫療騙局!深藏血液裡的祕密、謊言與金錢》、《洞悉市場的人》、《恣意橫行》、《傑夫伊梅特》、《電子菸揭秘》、《當最後一個音符輕柔落下》等。
張玉芬
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研究所碩士,長期從事編輯、翻譯及英語教學製作。曾獲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翻譯類。譯有《虛擬性愛》、《我的父親我的光》、《生而被標籤:美國種族歧視思想的歷史溯源(合譯)》、《流年似水:一部關於愛、性與傷痕的回憶錄》等。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者】
吳東龍/設計觀察家
林宜賢/柒木設計共同創辦人
林唯哲/選選研設計總監
鄭政恆/文化評論人、香港嶺南大學環球中國文化高等研究院研究主任
【各界好評】
「不管是解決哪一種問題,戴森先生總是試圖做出具有典範轉移意義的產品⋯⋯這本新書主要聚焦於他的發明、推廣、製造、銷售⋯⋯裡面有很多細節,還有滿滿的熱情⋯⋯全書以產品和裝置的創新發明為主軸,但也描述了創業的奮鬥掙扎。最後一條主線⋯⋯是他對英國改進工程和科學教育的剴切呼籲。」―Henry Petroski,《華爾街日報》
「一本有趣、有啟發作用的回憶錄,出自一位幾乎無法被歸類的作者(這也是好事一樁)⋯⋯這本書是這位英國發明家和吸塵器大亨對創意和創造力的頌歌⋯⋯他最主要的論點很有道理:他強烈主張我們的教育體系不夠重視培養發明家所需的創造力和獨立精神,因此扼殺了創新。」―《柯克斯書評》,星級推薦
「戴森寫了一本名為《Dyson》的書,但這是出版社取的書名,他自己想要的書名是《戴森的失敗人生》,因為在現今這個『指責文化』中,我們都忘了『沒有犯錯是不會有所成就的』。每個成功的發明都是試誤的結果,錯誤是重點⋯⋯這本書的核心訊息是:成功沒有捷徑。」―《倫敦星期日泰晤士報》
「這本書講的不是商業,而是教育、指導、自立。這本書讚揚未知,鼓勵讀者踏入未知,發掘創業精神。」―《女性愛科技》網站(Women Love Tech)
「和其他了不起的創業者一樣,戴森也在失敗中找到樂趣,因為每次實驗都能讓他學到某個能用於產品再造的東西,事實上,『失敗』這兩個字在戴森這本書出現了至少50次⋯⋯戴森著名的5,126次失敗給所有創業者和企業主的敘事提供了寶貴教材。」―《Inc.com》
「在這本書中,戴森不僅說明他如何建立他的帝國,也解釋了為什麼失敗對他人生的重要性不亞於成功,以及為什麼失敗讓他感到快樂。」―《Air Mail》數位週報
「讀完這本書,我在工程和設計方面都獲得啟發,也對戴森的執著、開拓精神佩服之至。」―Oliver Shah,《星期日泰晤士報》
「我們從這本書看到一位從動手實驗和失敗中學習、創造不懈的創業家⋯⋯戴森無視專家建議,在無止盡的商業和技術挑戰之中依然不改初衷⋯⋯堅持讀完《Dyson》的人必有回報。」―Marc Sidwell,《星期日電訊報》
吳東龍/設計觀察家
林宜賢/柒木設計共同創辦人
林唯哲/選選研設計總監
鄭政恆/文化評論人、香港嶺南大學環球中國文化高等研究院研究主任
【各界好評】
「不管是解決哪一種問題,戴森先生總是試圖做出具有典範轉移意義的產品⋯⋯這本新書主要聚焦於他的發明、推廣、製造、銷售⋯⋯裡面有很多細節,還有滿滿的熱情⋯⋯全書以產品和裝置的創新發明為主軸,但也描述了創業的奮鬥掙扎。最後一條主線⋯⋯是他對英國改進工程和科學教育的剴切呼籲。」―Henry Petroski,《華爾街日報》
「一本有趣、有啟發作用的回憶錄,出自一位幾乎無法被歸類的作者(這也是好事一樁)⋯⋯這本書是這位英國發明家和吸塵器大亨對創意和創造力的頌歌⋯⋯他最主要的論點很有道理:他強烈主張我們的教育體系不夠重視培養發明家所需的創造力和獨立精神,因此扼殺了創新。」―《柯克斯書評》,星級推薦
「戴森寫了一本名為《Dyson》的書,但這是出版社取的書名,他自己想要的書名是《戴森的失敗人生》,因為在現今這個『指責文化』中,我們都忘了『沒有犯錯是不會有所成就的』。每個成功的發明都是試誤的結果,錯誤是重點⋯⋯這本書的核心訊息是:成功沒有捷徑。」―《倫敦星期日泰晤士報》
「這本書講的不是商業,而是教育、指導、自立。這本書讚揚未知,鼓勵讀者踏入未知,發掘創業精神。」―《女性愛科技》網站(Women Love Tech)
「和其他了不起的創業者一樣,戴森也在失敗中找到樂趣,因為每次實驗都能讓他學到某個能用於產品再造的東西,事實上,『失敗』這兩個字在戴森這本書出現了至少50次⋯⋯戴森著名的5,126次失敗給所有創業者和企業主的敘事提供了寶貴教材。」―《Inc.com》
「在這本書中,戴森不僅說明他如何建立他的帝國,也解釋了為什麼失敗對他人生的重要性不亞於成功,以及為什麼失敗讓他感到快樂。」―《Air Mail》數位週報
「讀完這本書,我在工程和設計方面都獲得啟發,也對戴森的執著、開拓精神佩服之至。」―Oliver Shah,《星期日泰晤士報》
「我們從這本書看到一位從動手實驗和失敗中學習、創造不懈的創業家⋯⋯戴森無視專家建議,在無止盡的商業和技術挑戰之中依然不改初衷⋯⋯堅持讀完《Dyson》的人必有回報。」―Marc Sidwell,《星期日電訊報》
序
序
1983年,歷經四年打造、測試5,127個手作氣旋吸塵器雛形之後,我終於成功破解。或許我應該從工作室跑到馬路上振臂高喊「我找到了!」,但是並沒有,我完全沒有失敗5,126次之後該有的雀躍,反而悵然若失,很奇怪。
怎麼會這樣?答案就在失敗裡。日復一日,在退無死所的壓力之下,我不斷追求研發更有效率的氣旋分塵器,用於收集、分離氣流中的灰塵。每一天我都要打造好幾個分塵器,一個一個測試集塵效果,收集細小到0.5微米的灰塵(人的頭髮寬度是50到100微米),同時還要儘可能省電。
這聽在外人耳裡或許無趣單調,我明白,但是一旦你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如果達成就能給現有技術與產品開啟更好的解決方案,你就會全心投入、入迷,甚至變成一種執念。
傳統敘事都把發明描繪成靈光一閃,是「我找到了!」那一刻,但實情恐怕很少如此。關於發明,更多的是失敗,而不是最後的成功,我甚至想過把這本書取名為《戴森的失敗人生》(James Dyson: Failure),但是遭到勸阻,因為可能傳達錯誤印象,畢竟人們想看的還是成功故事。好玩的是,擅長發明的工程師是不可能滿意手上成品的,他們會一臉興味看著自己的最新成品說:「現在我知道怎麼讓它更好了」,這就是個好機會!從這裡展開他們的「再」發明,另一個大躍進。
不過,如果有志從事發明的年輕人知道,開創阿茲海默症新療法跟阿基米德那種靈光一閃無關,而是取決於不懈研究的智識追尋,他們或許就比較不會糾結於「聰明才智是做研究的必要條件」而卻步。所謂研究,是做實驗,是接受甚至喜歡失敗,但是仍然持續前進,透過觀察所得一步步前進。所謂發明,更重要的是持久和耐心觀察,不是腦袋靈光一閃。
現在我想寫下我的故事,因為看著戴森工程技術學院第一屆學生的畢業典禮讓我想起52年前我在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下稱RCA)的畢業典禮,也想起後來發生在我身上的種種。這是一則講述一輩子創造、研發事物的故事,也是一個號召,召喚年輕人成為工程師,為我們當前與未來的問題開創解方。
我的故事就是無關聰明才智那種,甚至連工程師或科學家的科班訓練都沒有,但是我有不循常規、挑戰專家、無視唱衰者的方剛血氣,我也是一個在不懈製作雛形過程中尋求突破的人,如果我這種起步慢的人都能成功,一定可以鼓舞其他人。我還記得當年拿到學位蓄勢待發的自己,滿心興奮即將做出有份參與設計的產品卻毫無量產或行銷的概念。當時的我天真爛漫,渴望在前進的路上學遍所有東西,只是那是一條陡峭的學習曲線,至今仍是,無時無刻不在變化,所以經驗沒有什麼用處,當時我並不知道這一點,以為隨著經驗積累會越來越容易,剛步出校門的人如果知道並不是如此,一定會受到鼓舞。52年後的現在,我可以很確定地告訴畢業生,我並沒有因為經驗積累而變得更厲害。
現在的我,最大的改變是身邊有一支非常厲害的團隊,全心致力於開創新技術,提供給全世界數百萬消費者。我們有共同的信念,都堅信能開闢出屬於我們的道路,也有同樣的決心能克服困難,他們的忠誠與奉獻是戴森得以成為跨國科技企業的最大原因,能與他們一起共事我無比振奮。
我的吸塵器故事要從42年前開始說起。日復一日,我穿過家裡的庭院,走到小小的馬車房去研發我那個無集塵袋、可分離灰塵的氣旋系統。就像大多數研發工作一樣,為了找出適合的尺寸和形狀,一開始的日子都在測試不同參數的雛形,學習這門技術的基本功,然後才進入實驗階段,取得大進展。每天我都期待去工作,盼著今天能有新發現,在前進的路上跨出一小步。
漸漸的,失敗開始激起我的興趣。「慢著,這應該可以才對,為什麼不行?」我抓抓頭,困惑不解,但是馬上又想出另一個或許能解決問題的方法。大部分時間我都是滿身灰塵,債務越陷越深,但是快樂又專注,幸好太太荻兒翠(Deirdre)允許我賭上房子和家庭生活,銀行也夠好心,願意借錢給我們。荻兒翠和孩子對我每天做的事從未表示懷疑,只有鼓勵、愛和理解,若是沒有這些,我可能早就放棄。我們每一位朋友也都是如此,他們心裡大概覺得我瘋了、我在浪費時間、陷家庭於貧窮,但是從未說出口,反而給我們支持,不遺餘力鼓勵我們,若是沒有這些,我大概也很難堅持到最後,他們是好朋友無誤。
我之所以認為發明在今日世界尤其重要,是因為現在的年輕人滿心想拯救地球、改善環境、給危及性命的疾病找出療法,而這些問題剛好都是我認為可以透過不懈的研發來解決的。我希望看到有更多小學生、大學生願意成為工程師和科學家,實現他們渴盼的突破;我們應該鼓勵年輕人實際動手而不只是動嘴巴,幫助他們在追求更美好將來的同時努力解決他們這代的問題。
我整個職業生涯都在找出那種能讓世界更美好的年輕人,我已經看到他們能成就什麼樣的奇蹟,這本書的目的就是鼓勵他們。他們有些人很有可能成為這本書寫到的英雄們(發明家、工程師、設計師)的傳人,他們會跟那些英雄一樣發現這條路並不好走,而且一路上需要很多很多決心和毅力,還必須用力向前跑,就像我的人生故事起點一樣⋯⋯。
1983年,歷經四年打造、測試5,127個手作氣旋吸塵器雛形之後,我終於成功破解。或許我應該從工作室跑到馬路上振臂高喊「我找到了!」,但是並沒有,我完全沒有失敗5,126次之後該有的雀躍,反而悵然若失,很奇怪。
怎麼會這樣?答案就在失敗裡。日復一日,在退無死所的壓力之下,我不斷追求研發更有效率的氣旋分塵器,用於收集、分離氣流中的灰塵。每一天我都要打造好幾個分塵器,一個一個測試集塵效果,收集細小到0.5微米的灰塵(人的頭髮寬度是50到100微米),同時還要儘可能省電。
這聽在外人耳裡或許無趣單調,我明白,但是一旦你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如果達成就能給現有技術與產品開啟更好的解決方案,你就會全心投入、入迷,甚至變成一種執念。
傳統敘事都把發明描繪成靈光一閃,是「我找到了!」那一刻,但實情恐怕很少如此。關於發明,更多的是失敗,而不是最後的成功,我甚至想過把這本書取名為《戴森的失敗人生》(James Dyson: Failure),但是遭到勸阻,因為可能傳達錯誤印象,畢竟人們想看的還是成功故事。好玩的是,擅長發明的工程師是不可能滿意手上成品的,他們會一臉興味看著自己的最新成品說:「現在我知道怎麼讓它更好了」,這就是個好機會!從這裡展開他們的「再」發明,另一個大躍進。
不過,如果有志從事發明的年輕人知道,開創阿茲海默症新療法跟阿基米德那種靈光一閃無關,而是取決於不懈研究的智識追尋,他們或許就比較不會糾結於「聰明才智是做研究的必要條件」而卻步。所謂研究,是做實驗,是接受甚至喜歡失敗,但是仍然持續前進,透過觀察所得一步步前進。所謂發明,更重要的是持久和耐心觀察,不是腦袋靈光一閃。
現在我想寫下我的故事,因為看著戴森工程技術學院第一屆學生的畢業典禮讓我想起52年前我在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下稱RCA)的畢業典禮,也想起後來發生在我身上的種種。這是一則講述一輩子創造、研發事物的故事,也是一個號召,召喚年輕人成為工程師,為我們當前與未來的問題開創解方。
我的故事就是無關聰明才智那種,甚至連工程師或科學家的科班訓練都沒有,但是我有不循常規、挑戰專家、無視唱衰者的方剛血氣,我也是一個在不懈製作雛形過程中尋求突破的人,如果我這種起步慢的人都能成功,一定可以鼓舞其他人。我還記得當年拿到學位蓄勢待發的自己,滿心興奮即將做出有份參與設計的產品卻毫無量產或行銷的概念。當時的我天真爛漫,渴望在前進的路上學遍所有東西,只是那是一條陡峭的學習曲線,至今仍是,無時無刻不在變化,所以經驗沒有什麼用處,當時我並不知道這一點,以為隨著經驗積累會越來越容易,剛步出校門的人如果知道並不是如此,一定會受到鼓舞。52年後的現在,我可以很確定地告訴畢業生,我並沒有因為經驗積累而變得更厲害。
現在的我,最大的改變是身邊有一支非常厲害的團隊,全心致力於開創新技術,提供給全世界數百萬消費者。我們有共同的信念,都堅信能開闢出屬於我們的道路,也有同樣的決心能克服困難,他們的忠誠與奉獻是戴森得以成為跨國科技企業的最大原因,能與他們一起共事我無比振奮。
我的吸塵器故事要從42年前開始說起。日復一日,我穿過家裡的庭院,走到小小的馬車房去研發我那個無集塵袋、可分離灰塵的氣旋系統。就像大多數研發工作一樣,為了找出適合的尺寸和形狀,一開始的日子都在測試不同參數的雛形,學習這門技術的基本功,然後才進入實驗階段,取得大進展。每天我都期待去工作,盼著今天能有新發現,在前進的路上跨出一小步。
漸漸的,失敗開始激起我的興趣。「慢著,這應該可以才對,為什麼不行?」我抓抓頭,困惑不解,但是馬上又想出另一個或許能解決問題的方法。大部分時間我都是滿身灰塵,債務越陷越深,但是快樂又專注,幸好太太荻兒翠(Deirdre)允許我賭上房子和家庭生活,銀行也夠好心,願意借錢給我們。荻兒翠和孩子對我每天做的事從未表示懷疑,只有鼓勵、愛和理解,若是沒有這些,我可能早就放棄。我們每一位朋友也都是如此,他們心裡大概覺得我瘋了、我在浪費時間、陷家庭於貧窮,但是從未說出口,反而給我們支持,不遺餘力鼓勵我們,若是沒有這些,我大概也很難堅持到最後,他們是好朋友無誤。
我之所以認為發明在今日世界尤其重要,是因為現在的年輕人滿心想拯救地球、改善環境、給危及性命的疾病找出療法,而這些問題剛好都是我認為可以透過不懈的研發來解決的。我希望看到有更多小學生、大學生願意成為工程師和科學家,實現他們渴盼的突破;我們應該鼓勵年輕人實際動手而不只是動嘴巴,幫助他們在追求更美好將來的同時努力解決他們這代的問題。
我整個職業生涯都在找出那種能讓世界更美好的年輕人,我已經看到他們能成就什麼樣的奇蹟,這本書的目的就是鼓勵他們。他們有些人很有可能成為這本書寫到的英雄們(發明家、工程師、設計師)的傳人,他們會跟那些英雄一樣發現這條路並不好走,而且一路上需要很多很多決心和毅力,還必須用力向前跑,就像我的人生故事起點一樣⋯⋯。
目次
序
第1章 少年時期
第2章 藝術學校的生活
第3章 海上卡車
第4章 球輪手推車
第5章 馬車庫
第6章 DC01
第7章 開創核心科技的先鋒
第8章 邁向全球
第9章 進軍汽車設計
第10章 支持可持續發展農業
第11章 教育:培育年輕人才的搖籃
第12章 塑造未來
後記
附錄1 傑克.戴森
附錄2 荻兒翠.戴森
致謝
第1章 少年時期
第2章 藝術學校的生活
第3章 海上卡車
第4章 球輪手推車
第5章 馬車庫
第6章 DC01
第7章 開創核心科技的先鋒
第8章 邁向全球
第9章 進軍汽車設計
第10章 支持可持續發展農業
第11章 教育:培育年輕人才的搖籃
第12章 塑造未來
後記
附錄1 傑克.戴森
附錄2 荻兒翠.戴森
致謝
書摘/試閱
第六章 DC01(節錄)
走自己的路當然沒那麼容易。1992年初,我們繼續在馬車庫研發後來賣最好的DC01(這時馬車庫的樓下放了一台車床、一台銑床、幾個工作檯,樓上乾草倉擺了桌子放3台電腦)。
另一方面,我四處借錢,籌措設置生產線所需的資金。創投這條路最後證明行不通。我去找過安竹恩・畢夸夫特(Adrian Beecroft),安佰深私募集團(Apax Partners)投資長,他們除了投資Tie Rack(領帶品牌)和Sock Shop(襪子品牌),也在資助鮑伯・佩頓(Bob Payton),佩頓是經營得有聲有色的美國餐廳業者,把芝加哥比薩連鎖(Chicago Pizza Pie Factory)開到倫敦,正打算開速食店。那些都是可以快速回本的生意,正是創投要的那種,大概投資個幾年就退出。
我去找那些創投金主募資,用我公司的股票做為交換,如果拿到創投資金,我就不必像球輪手推車那時一樣肩負龐大的銀行透支。我把我的原型機秀給Apax看,把我的故事告訴他們,他們不感興趣,因為那是製造業。反正不管怎麼樣,在他們眼中我是工程師、設計師,算不上生意人。安竹恩・畢夸夫特說:「好吧,我們或許可以考慮一下,如果你從業界找個人來經營的話。」我回他:「你可以告訴我英國有哪家家電商的經營是成功的嗎?」Hotpoint公司?胡佛公司?這就是原因!沒有一家是成功的,現有製造商已經好幾十年沒有推出新東西,我不可能走他們的老路。
Apax這條路最後證明是死路,就算他們願意給我資金,大概也不可能讓我經營。我還能去找誰?當時並沒有任何政府方案可以求助,至於創投,有五家拒絕了我,他們投資新創公司並沒有稅賦優惠,另一方面,當時經濟嚴重衰退,清算銀行在這種時候還強制收回民眾抵押的房屋,引來一片罵聲,這就是我不找銀行的原因,畢竟,經濟這麼不景氣的情況下,他們何必借錢給我徒增一筆強制收回的麻煩?絕望之下,不對成功抱任何期待,我走進駿懋銀行在布里斯托穀物街(Corn Street)的分行(我的透支不斷累積,他們覺得把我從奇平所德伯里分行升級到布里斯托總行是很合理的),大出我的意料,看起來似乎有希望,但還是在銀行內部掀起一番爭鬥。
麥克・佩吉(Mike Page)是銀行派來的「到府醫生」,他到馬車庫拜訪我們。你們要這筆錢做什麼?他問。我回他:我要製造吸塵器,跟胡佛、伊萊克斯競爭。「這倒是很有意思,」他說,「有結果會告訴你。」過了一個星期左右他再度上門說:「我們會借你40萬英鎊,但是你必須把房子抵押給我們。」我跟荻兒翠、律師去了一趟布里斯托,在一張不友善的灰色表格上簽名,奉上我們擁有的一切,換取這筆錢。我們這是在冒一場大到不能再大的風險。我們有3個年幼小孩要養,最後可能落得被趕出家門的下場,一想到這裡就頭痛心驚,後來麥克・佩吉把貸款提高到60萬英鎊的時候更是嚇人。我和荻兒翠討論過這背後的可怕風險,我們有可能失去一切,這種事連想都不敢想,要是失敗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可是這是最後的機會,是讓我們的發明成功的最後機會,是展現我們對自己有信心的最後機會。荻兒翠會支持這最後一搏,實在很了不起。
過了一陣子,我大膽問起麥克・佩吉為什麼願意借錢給我,他說:「喔,你在美國打了5年的官司,所以我看得出你的決心,再加上,我回家跟我太太說你要做一個沒有袋子的吸塵器,問她怎麼看,她覺得不用袋子太讚了。」事情就是這樣,只不過當時我們並不知道駿懋銀行其實駁回了他,他不得不上訴到卡地夫(Cardiff)總公司的監察人,也不知道為什麼,監察人就這樣核准了。很可惜,銀行或銀行經理很少因為勇於承擔風險而獲得讚揚。
好消息是,現在我們有自己的錢了(對啦,是銀行的錢),不需要投資人(反正我也不想有),可是壞消息是,戴森家電公司(Dyson Appliances Ltd.)是成立於不景氣之中。接下來兩年的英國經濟風雨飄搖,生活困頓所引爆的動亂不僅發生於布里斯托和卡地夫這種大城市,伯明罕(Birmingham)、泰恩賽德(Tyneside)和其他地方也都有。經濟衰退一方面是起因於政府用升息來抑制通膨,導致房貸利率上漲、房價下跌,另一方面,政府為了保住英國在歐洲貨幣體系(European Monetary System)的會員國地位而讓英鎊幣值高估,導致英國出口產品沒有價格競爭力。在這種不健康的經濟情況之下,1992年的失業率上升到10%,等到同年九月英國退出現在的ERM ,英鎊貶值20%,經濟才開始復甦。
我們動作很快,馬上就開始量產吸塵器。彼得・甘馬克專心於工具製造,我們跟義大利東北部幾家工具製造商簽了75萬英鎊的交易,那幾家製造商是我跟金章公司合作時認識的。我全部的錢都用上了,銀行貸款和安麗和解金全都用了,已經沒錢蓋廠房、買零件,也沒錢做行銷。另一方面,我在找廠房。當時威爾斯開發局(Welsh Development Agency)有提供補助給在尋找新廠房、新事業的製造商,立意良善,但是你得透過四大顧問公司去申請,再由顧問公司把你的申請送交威爾斯部長,也就是大衛・杭特(David Hunt),現在的杭特勳爵。
我們花了28,000英鎊請資誠顧問(PricewaterhouseCoopers)遞件申請,結果只換來大衛・杭特一句:你們資本額不足。雖然只要能募到更多資本就能再次申請,我們還是被打了回票。其實我們的資本額還高於當時獲得補助的一家日本拉鍊公司,我發現我們的問題是,我們不像那家日本拉鍊公司是外商,所以對大衛・杭特來說不是有特權可享的「貴族」。
好玩的是,過了沒多久,我去找飛利普塑膠(Phillips Plastics),北威爾斯瑞克瑟姆(Wrexham)一家美國公司,去看看他們能不能生產吸塵器的塑膠元件,他們的新廠房是在威爾斯開發局的補助之下建成的,就是大衛・杭特核准的補助。他們的訂單很少,於是我就建議,既然他們會替我們生產塑膠零件,不如就讓我們在另一半用不到的廠房裡組裝吸塵器。飛利普說好,沒問題,於是我們就把義大利的工具運到那裡,還有從其他國家找來的零件,包括阿克寧頓刷具公司(Accrington Brush Company)的軟管和刷頭、日本一家製造商的馬達、中國長興的刷毛。
我們在瑞克瑟姆當地聘人組裝,1993年1月,第一台量產品質、印有戴森名字的吸塵器開始從生產線一台一台滾出來。事前我們已經向GUS 和Littlewoods 這兩家零售巨擘展示過模型,也登上他們1993年一月的產品型錄,一月第三個星期就可以開始供貨。
現在可能很難想像GUS和Littlewoods當時的訂單對我們有多麼巨大。GUS(Littlewoods在曼徹斯特的頭號對手)的創辦人與經營者是艾薩克・沃爾夫森(Isaac Wolfson),董事長一當就從1932年當到1987年的他,成立了沃爾夫森基金會(Wolfson Foundation),牛津和劍橋都有他創設的學院。我開車到他們曼徹斯特的總部,拜訪他們的採購布萊恩・拉蒙特(Brian Lamont),向他展示戴森原型機,跟他解釋因為不需要袋子所以吸力不會減弱,然後提到我們搭配這台機器有提供粉末狀的地毯洗劑Zorb-It-Up,比濕洗地毯好用很多。Zorb-It-Up是從我在RCA的同學喬恩・威稜斯的洗髮習慣衍生而來的產物,當年念大學時,他告訴我他都用乾粉洗頭髮,這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馬上想到替狗除蝨的粉末。後來我們捨棄地毯清洗機而選擇直立吸塵器之後,我就一直在想有什麼更好的洗地毯方式,想來想去,喬恩的乾洗方式似乎就是答案。Zorb-It-Up可以搭配我們的吸塵器使用,旋轉刷頭會將乾洗粉滲入地毯。
布萊恩・拉蒙特打死都不相信,一意認為我的機器絕對無法清洗當時流行的利賓納黑醋栗飲料(Ribena),我馬上衝到最近的加油站買了一瓶,回到他的辦公室,把這深紅色果汁倒了一些在他的高級地毯上,再用乾粉除掉污漬。接下來他問我他有什麼理由把知名的伊萊克斯或胡佛換掉,換上這個沒沒無名、講什麼可怕氣旋和離心轉速200英里的戴森,我回說因為他的型錄很「乏善可陳」,當下陷入一陣沈默,最後他同意採購。
以足球運彩和型錄零售聞名的Littlewoods,到1980年代已經是英國最大的家族企業,也是歐洲最大的民營公司,他們的總部是一棟龐大的裝飾藝術建築,出自建築師Gerald de Courcy Fraser的設計,1938年啟用,隔年就捐做戰時生產之用。因為GUS向我們採購,所以他們也同意。
這些成就都以我認為破紀錄的光速達成,只是有點臨時湊合:生產線放在瑞克瑟姆半個工廠裡,公司總部是一個馬車庫,只有我們幾個工程師加上鮑伯・貝威爾(Bob Bedwell),他一個人要負責會計、採購和物流,還有兩個業務員、一個助理,我們第一台吸塵器的維修服務也在這個馬車庫。
三個月後,1993年4月,沒什麼訂單可做的飛利普塑膠,決定把塑膠零件價格提高一倍,我說如果他們這麼做,我就把組裝線移到別的地方,他們說:你如果這麼做,我們就把價格提高兩倍。不到兩個星期我就在奇彭納姆租到一個舊郵局倉庫,很快就上線作業。最高興的人是荻兒翠,家裡的生意終於要搬離家,換句話說,馬車庫能空出來給她當藝廊使用,展示、銷售她的作品,屋子前面的車道也不再停滿車子。
即便如此,要從瑞克瑟姆搬到奇彭納姆可不是那麼容易。不只是時間緊迫的問題,我還得先取得法院命令才能把我們的工具從飛利普塑膠搬走,而等到我們拿回工具還發現需要修理的損壞不少。飛利普雖然拿到大衛・杭特的補助,最後還是撤出英國,我當然就得另外找射出成型公司,後來在伯明罕找到賈德里(Choudhry)這家。
我們臨時湊合的廠房並不理想,有29個鐵捲門,冬天冷冰冰。等到空間不夠用了,我們就買一個超大二手帳棚,有停車場那麼大,被當地計程車司機戲稱是「瑪丹娜帳棚」,因為有雙峰,天氣一冷帳棚裡面就冒水珠。再有空間需求的時候,我們就租貨櫃。這段時期對我來說既重要又充滿不確定,不過我們仍然順利在七月開始生產DA001,不久又接著生產DC01,不到一年半就登上英國市場銷售第一名。
我們一開始的銷售是透過郵購目錄,厚厚一大本,裡面只有幾頁是給吸塵器,我們被放在最後幾頁,在最下面,有一張小小、正方形的DC01圖片,沒有多餘空間可以放文字敘述,只加了「無袋」兩個字以及可享有每月1.99英鎊的分期方案,不必一次拿出199英鎊。我們的吸塵器是目錄裡最貴的一款,比其他品牌還貴上一截,而且這種目錄並不是你會看到高價產品的地方,我們和採購人員其實都很驚訝DC01在他們的目錄能賣這麼好,訂單一直進來。不過,我本來就不相信收入會是攔阻人們購買最佳產品的因素,更何況吸塵器是很重要的採購,或許得用存錢、借錢或分期付款,當時民眾的確要用這些方法才買得起,但是只要可以,大家一定會買最好的。
一出師就告捷,於是引來第一家上架我們商品的零售商:Rumbelows,一家全國連鎖電器用品店。緊接而來是路易斯百貨(John Lewis),一家有二十五個分店的高檔百貨,只是他們堅持先試賣,試賣很成功,只是他們有些分店不願進貨,雖然如此,現在我們在不同的銷售管道都賣得相當不錯,我知道我們一定可以生存下去,荻兒翠和我可以稍稍鬆口氣。
我知道我有程度不一的毅力、決心、勇氣以及你可能會說的桀驁不馴,不過這些特質(我喜歡稱這些是特質)是源自一種天真無畏的才能,我的意思是跟著你自己那顆星走,一路上不斷停下來質疑自己、也質疑專家意見。不斷質疑一個想法或一個產品的正確性,在這個日新月異的全球化商業市場或許很天真,但是對我和戴森是有用的,我認為對未來的發明者、工程師、設計師和製造者也會有用。舉個例子,一直有人警告我,DC01的售價高達200英鎊,少說也是其他吸塵器的三倍,最後一定會證明賣太貴了,結果DC01賣得很好,消費者認可這台機器的技術優於現有設計,減輕了高成本所導致的高定價硬傷。
還有人告訴我,不會有人想看到吸進去的灰塵裝在透明容器一目瞭然,簡單的市場調查也證實這點,不過,我和彼得、西米恩看著抽取的灰塵髒污的細節看得很開心,所以把市調扔在一邊。奇怪的是,消費者不只很開心看到我們的機器吸力強大、吸力不減,看到那些灰塵也很愛,他們看到自己成功收集了那麼多灰塵會不知不覺迷上。另外,他們顯然也喜歡我們在電視廣告的大膽嘗試:「戴森,無袋,吸力不減」,這個廣告詞在當時有點奇怪,因為我們是在宣傳我們「沒有」的東西―集塵袋―而廣告一般都只強調「有」的部分。
這種強調「沒有」的手法是花了一個星期跟才華洋溢的東尼・穆蘭卡(Tony Muranka)討論的結果,他是跟我們合作的自營創意人。我們決定不談巧妙的氣旋、不談不必買集塵袋、不談軟管一拔就能更換、不談強勁吸力,而是把重點放在其他吸塵器的「阿基里斯腱」:集塵袋的缺點。這招奏效了,只是有個小問題:我們多了個「無袋機」的稱號。這個名稱是對手想出來的,不是我們,他們想出這個名稱大概是為了跟零售商強調「要是賣戴森就會少掉集塵袋的銷售」,想以此勸退零售商。不過,我們比較希望戴森被稱為「吸力不減機」,這點比無袋更重要。
不過,15年的發明、挫折、決心終於開始有回報。現在我是不折不扣的製造者了,看到聽到生產線全速運轉,我會興奮、敬畏,甚至驚奇,至今仍是。為了搞清楚如何更有效率生產吸塵器,我花了兩週調整改進產線,從此每條產線我都要看過。我會更動吸塵器組裝產線,把某些組件撤下,好讓產線跑更快;我知道哪些零組件比較難組裝,然後要工程師常常去看那個部分。最重要的是,這樣的經驗讓我有能力去檢查後續產品的所有產線,可以揪出沒有效率的地方。
走自己的路當然沒那麼容易。1992年初,我們繼續在馬車庫研發後來賣最好的DC01(這時馬車庫的樓下放了一台車床、一台銑床、幾個工作檯,樓上乾草倉擺了桌子放3台電腦)。
另一方面,我四處借錢,籌措設置生產線所需的資金。創投這條路最後證明行不通。我去找過安竹恩・畢夸夫特(Adrian Beecroft),安佰深私募集團(Apax Partners)投資長,他們除了投資Tie Rack(領帶品牌)和Sock Shop(襪子品牌),也在資助鮑伯・佩頓(Bob Payton),佩頓是經營得有聲有色的美國餐廳業者,把芝加哥比薩連鎖(Chicago Pizza Pie Factory)開到倫敦,正打算開速食店。那些都是可以快速回本的生意,正是創投要的那種,大概投資個幾年就退出。
我去找那些創投金主募資,用我公司的股票做為交換,如果拿到創投資金,我就不必像球輪手推車那時一樣肩負龐大的銀行透支。我把我的原型機秀給Apax看,把我的故事告訴他們,他們不感興趣,因為那是製造業。反正不管怎麼樣,在他們眼中我是工程師、設計師,算不上生意人。安竹恩・畢夸夫特說:「好吧,我們或許可以考慮一下,如果你從業界找個人來經營的話。」我回他:「你可以告訴我英國有哪家家電商的經營是成功的嗎?」Hotpoint公司?胡佛公司?這就是原因!沒有一家是成功的,現有製造商已經好幾十年沒有推出新東西,我不可能走他們的老路。
Apax這條路最後證明是死路,就算他們願意給我資金,大概也不可能讓我經營。我還能去找誰?當時並沒有任何政府方案可以求助,至於創投,有五家拒絕了我,他們投資新創公司並沒有稅賦優惠,另一方面,當時經濟嚴重衰退,清算銀行在這種時候還強制收回民眾抵押的房屋,引來一片罵聲,這就是我不找銀行的原因,畢竟,經濟這麼不景氣的情況下,他們何必借錢給我徒增一筆強制收回的麻煩?絕望之下,不對成功抱任何期待,我走進駿懋銀行在布里斯托穀物街(Corn Street)的分行(我的透支不斷累積,他們覺得把我從奇平所德伯里分行升級到布里斯托總行是很合理的),大出我的意料,看起來似乎有希望,但還是在銀行內部掀起一番爭鬥。
麥克・佩吉(Mike Page)是銀行派來的「到府醫生」,他到馬車庫拜訪我們。你們要這筆錢做什麼?他問。我回他:我要製造吸塵器,跟胡佛、伊萊克斯競爭。「這倒是很有意思,」他說,「有結果會告訴你。」過了一個星期左右他再度上門說:「我們會借你40萬英鎊,但是你必須把房子抵押給我們。」我跟荻兒翠、律師去了一趟布里斯托,在一張不友善的灰色表格上簽名,奉上我們擁有的一切,換取這筆錢。我們這是在冒一場大到不能再大的風險。我們有3個年幼小孩要養,最後可能落得被趕出家門的下場,一想到這裡就頭痛心驚,後來麥克・佩吉把貸款提高到60萬英鎊的時候更是嚇人。我和荻兒翠討論過這背後的可怕風險,我們有可能失去一切,這種事連想都不敢想,要是失敗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可是這是最後的機會,是讓我們的發明成功的最後機會,是展現我們對自己有信心的最後機會。荻兒翠會支持這最後一搏,實在很了不起。
過了一陣子,我大膽問起麥克・佩吉為什麼願意借錢給我,他說:「喔,你在美國打了5年的官司,所以我看得出你的決心,再加上,我回家跟我太太說你要做一個沒有袋子的吸塵器,問她怎麼看,她覺得不用袋子太讚了。」事情就是這樣,只不過當時我們並不知道駿懋銀行其實駁回了他,他不得不上訴到卡地夫(Cardiff)總公司的監察人,也不知道為什麼,監察人就這樣核准了。很可惜,銀行或銀行經理很少因為勇於承擔風險而獲得讚揚。
好消息是,現在我們有自己的錢了(對啦,是銀行的錢),不需要投資人(反正我也不想有),可是壞消息是,戴森家電公司(Dyson Appliances Ltd.)是成立於不景氣之中。接下來兩年的英國經濟風雨飄搖,生活困頓所引爆的動亂不僅發生於布里斯托和卡地夫這種大城市,伯明罕(Birmingham)、泰恩賽德(Tyneside)和其他地方也都有。經濟衰退一方面是起因於政府用升息來抑制通膨,導致房貸利率上漲、房價下跌,另一方面,政府為了保住英國在歐洲貨幣體系(European Monetary System)的會員國地位而讓英鎊幣值高估,導致英國出口產品沒有價格競爭力。在這種不健康的經濟情況之下,1992年的失業率上升到10%,等到同年九月英國退出現在的ERM ,英鎊貶值20%,經濟才開始復甦。
我們動作很快,馬上就開始量產吸塵器。彼得・甘馬克專心於工具製造,我們跟義大利東北部幾家工具製造商簽了75萬英鎊的交易,那幾家製造商是我跟金章公司合作時認識的。我全部的錢都用上了,銀行貸款和安麗和解金全都用了,已經沒錢蓋廠房、買零件,也沒錢做行銷。另一方面,我在找廠房。當時威爾斯開發局(Welsh Development Agency)有提供補助給在尋找新廠房、新事業的製造商,立意良善,但是你得透過四大顧問公司去申請,再由顧問公司把你的申請送交威爾斯部長,也就是大衛・杭特(David Hunt),現在的杭特勳爵。
我們花了28,000英鎊請資誠顧問(PricewaterhouseCoopers)遞件申請,結果只換來大衛・杭特一句:你們資本額不足。雖然只要能募到更多資本就能再次申請,我們還是被打了回票。其實我們的資本額還高於當時獲得補助的一家日本拉鍊公司,我發現我們的問題是,我們不像那家日本拉鍊公司是外商,所以對大衛・杭特來說不是有特權可享的「貴族」。
好玩的是,過了沒多久,我去找飛利普塑膠(Phillips Plastics),北威爾斯瑞克瑟姆(Wrexham)一家美國公司,去看看他們能不能生產吸塵器的塑膠元件,他們的新廠房是在威爾斯開發局的補助之下建成的,就是大衛・杭特核准的補助。他們的訂單很少,於是我就建議,既然他們會替我們生產塑膠零件,不如就讓我們在另一半用不到的廠房裡組裝吸塵器。飛利普說好,沒問題,於是我們就把義大利的工具運到那裡,還有從其他國家找來的零件,包括阿克寧頓刷具公司(Accrington Brush Company)的軟管和刷頭、日本一家製造商的馬達、中國長興的刷毛。
我們在瑞克瑟姆當地聘人組裝,1993年1月,第一台量產品質、印有戴森名字的吸塵器開始從生產線一台一台滾出來。事前我們已經向GUS 和Littlewoods 這兩家零售巨擘展示過模型,也登上他們1993年一月的產品型錄,一月第三個星期就可以開始供貨。
現在可能很難想像GUS和Littlewoods當時的訂單對我們有多麼巨大。GUS(Littlewoods在曼徹斯特的頭號對手)的創辦人與經營者是艾薩克・沃爾夫森(Isaac Wolfson),董事長一當就從1932年當到1987年的他,成立了沃爾夫森基金會(Wolfson Foundation),牛津和劍橋都有他創設的學院。我開車到他們曼徹斯特的總部,拜訪他們的採購布萊恩・拉蒙特(Brian Lamont),向他展示戴森原型機,跟他解釋因為不需要袋子所以吸力不會減弱,然後提到我們搭配這台機器有提供粉末狀的地毯洗劑Zorb-It-Up,比濕洗地毯好用很多。Zorb-It-Up是從我在RCA的同學喬恩・威稜斯的洗髮習慣衍生而來的產物,當年念大學時,他告訴我他都用乾粉洗頭髮,這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馬上想到替狗除蝨的粉末。後來我們捨棄地毯清洗機而選擇直立吸塵器之後,我就一直在想有什麼更好的洗地毯方式,想來想去,喬恩的乾洗方式似乎就是答案。Zorb-It-Up可以搭配我們的吸塵器使用,旋轉刷頭會將乾洗粉滲入地毯。
布萊恩・拉蒙特打死都不相信,一意認為我的機器絕對無法清洗當時流行的利賓納黑醋栗飲料(Ribena),我馬上衝到最近的加油站買了一瓶,回到他的辦公室,把這深紅色果汁倒了一些在他的高級地毯上,再用乾粉除掉污漬。接下來他問我他有什麼理由把知名的伊萊克斯或胡佛換掉,換上這個沒沒無名、講什麼可怕氣旋和離心轉速200英里的戴森,我回說因為他的型錄很「乏善可陳」,當下陷入一陣沈默,最後他同意採購。
以足球運彩和型錄零售聞名的Littlewoods,到1980年代已經是英國最大的家族企業,也是歐洲最大的民營公司,他們的總部是一棟龐大的裝飾藝術建築,出自建築師Gerald de Courcy Fraser的設計,1938年啟用,隔年就捐做戰時生產之用。因為GUS向我們採購,所以他們也同意。
這些成就都以我認為破紀錄的光速達成,只是有點臨時湊合:生產線放在瑞克瑟姆半個工廠裡,公司總部是一個馬車庫,只有我們幾個工程師加上鮑伯・貝威爾(Bob Bedwell),他一個人要負責會計、採購和物流,還有兩個業務員、一個助理,我們第一台吸塵器的維修服務也在這個馬車庫。
三個月後,1993年4月,沒什麼訂單可做的飛利普塑膠,決定把塑膠零件價格提高一倍,我說如果他們這麼做,我就把組裝線移到別的地方,他們說:你如果這麼做,我們就把價格提高兩倍。不到兩個星期我就在奇彭納姆租到一個舊郵局倉庫,很快就上線作業。最高興的人是荻兒翠,家裡的生意終於要搬離家,換句話說,馬車庫能空出來給她當藝廊使用,展示、銷售她的作品,屋子前面的車道也不再停滿車子。
即便如此,要從瑞克瑟姆搬到奇彭納姆可不是那麼容易。不只是時間緊迫的問題,我還得先取得法院命令才能把我們的工具從飛利普塑膠搬走,而等到我們拿回工具還發現需要修理的損壞不少。飛利普雖然拿到大衛・杭特的補助,最後還是撤出英國,我當然就得另外找射出成型公司,後來在伯明罕找到賈德里(Choudhry)這家。
我們臨時湊合的廠房並不理想,有29個鐵捲門,冬天冷冰冰。等到空間不夠用了,我們就買一個超大二手帳棚,有停車場那麼大,被當地計程車司機戲稱是「瑪丹娜帳棚」,因為有雙峰,天氣一冷帳棚裡面就冒水珠。再有空間需求的時候,我們就租貨櫃。這段時期對我來說既重要又充滿不確定,不過我們仍然順利在七月開始生產DA001,不久又接著生產DC01,不到一年半就登上英國市場銷售第一名。
我們一開始的銷售是透過郵購目錄,厚厚一大本,裡面只有幾頁是給吸塵器,我們被放在最後幾頁,在最下面,有一張小小、正方形的DC01圖片,沒有多餘空間可以放文字敘述,只加了「無袋」兩個字以及可享有每月1.99英鎊的分期方案,不必一次拿出199英鎊。我們的吸塵器是目錄裡最貴的一款,比其他品牌還貴上一截,而且這種目錄並不是你會看到高價產品的地方,我們和採購人員其實都很驚訝DC01在他們的目錄能賣這麼好,訂單一直進來。不過,我本來就不相信收入會是攔阻人們購買最佳產品的因素,更何況吸塵器是很重要的採購,或許得用存錢、借錢或分期付款,當時民眾的確要用這些方法才買得起,但是只要可以,大家一定會買最好的。
一出師就告捷,於是引來第一家上架我們商品的零售商:Rumbelows,一家全國連鎖電器用品店。緊接而來是路易斯百貨(John Lewis),一家有二十五個分店的高檔百貨,只是他們堅持先試賣,試賣很成功,只是他們有些分店不願進貨,雖然如此,現在我們在不同的銷售管道都賣得相當不錯,我知道我們一定可以生存下去,荻兒翠和我可以稍稍鬆口氣。
我知道我有程度不一的毅力、決心、勇氣以及你可能會說的桀驁不馴,不過這些特質(我喜歡稱這些是特質)是源自一種天真無畏的才能,我的意思是跟著你自己那顆星走,一路上不斷停下來質疑自己、也質疑專家意見。不斷質疑一個想法或一個產品的正確性,在這個日新月異的全球化商業市場或許很天真,但是對我和戴森是有用的,我認為對未來的發明者、工程師、設計師和製造者也會有用。舉個例子,一直有人警告我,DC01的售價高達200英鎊,少說也是其他吸塵器的三倍,最後一定會證明賣太貴了,結果DC01賣得很好,消費者認可這台機器的技術優於現有設計,減輕了高成本所導致的高定價硬傷。
還有人告訴我,不會有人想看到吸進去的灰塵裝在透明容器一目瞭然,簡單的市場調查也證實這點,不過,我和彼得、西米恩看著抽取的灰塵髒污的細節看得很開心,所以把市調扔在一邊。奇怪的是,消費者不只很開心看到我們的機器吸力強大、吸力不減,看到那些灰塵也很愛,他們看到自己成功收集了那麼多灰塵會不知不覺迷上。另外,他們顯然也喜歡我們在電視廣告的大膽嘗試:「戴森,無袋,吸力不減」,這個廣告詞在當時有點奇怪,因為我們是在宣傳我們「沒有」的東西―集塵袋―而廣告一般都只強調「有」的部分。
這種強調「沒有」的手法是花了一個星期跟才華洋溢的東尼・穆蘭卡(Tony Muranka)討論的結果,他是跟我們合作的自營創意人。我們決定不談巧妙的氣旋、不談不必買集塵袋、不談軟管一拔就能更換、不談強勁吸力,而是把重點放在其他吸塵器的「阿基里斯腱」:集塵袋的缺點。這招奏效了,只是有個小問題:我們多了個「無袋機」的稱號。這個名稱是對手想出來的,不是我們,他們想出這個名稱大概是為了跟零售商強調「要是賣戴森就會少掉集塵袋的銷售」,想以此勸退零售商。不過,我們比較希望戴森被稱為「吸力不減機」,這點比無袋更重要。
不過,15年的發明、挫折、決心終於開始有回報。現在我是不折不扣的製造者了,看到聽到生產線全速運轉,我會興奮、敬畏,甚至驚奇,至今仍是。為了搞清楚如何更有效率生產吸塵器,我花了兩週調整改進產線,從此每條產線我都要看過。我會更動吸塵器組裝產線,把某些組件撤下,好讓產線跑更快;我知道哪些零組件比較難組裝,然後要工程師常常去看那個部分。最重要的是,這樣的經驗讓我有能力去檢查後續產品的所有產線,可以揪出沒有效率的地方。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