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自1793年馬戛爾尼訪華到1911年辛亥革命
百餘年間,不知多少人頭落地,匯成滔滔血海
以文字沖開覆蓋在歷史上的層層汙穢和金粉
歷史格局的演化自有其規律在,所有局中人都是迫不得已……
▎馬戛爾尼訪華:兩個文明的衝突
在天朝上國的閉關政策面前,馬戛爾尼碰了一鼻子灰,不得不返回倫敦。然而這次旅行也讓使團看清了清朝盛世下的荒蕪,如同捅破一層窗戶紙,打破了傳教士在歐洲建立的東方神話。
▎鴉片戰爭:這一次,我們挨打了
沉浸在春夢之中的道光皇帝,自以為憑著自己的勤儉節約便可以實現太平盛世,然而區區幾千人的英國軍隊,便把一個擁有四萬萬民眾的中國打得顏面掃地,迷夢從此醒來,近代化的道路就在這樣的炮火中開始了。
▎天父下凡:洪秀全的天國之夢
天京之變,君臣內訌,兄弟相殘,石達開走了,偌大的天京城內空空蕩蕩。多年後,軍中流傳著一首歌謠:天父殺天兄,總歸一場空;打打包裹回家轉,還是當長工。
▎洋務運動:傳統王朝的「洋躍進」
鴉片戰爭後,「康乾盛世」已經成為愛新覺羅王朝的一個回憶,吏治腐敗、財政枯竭、外交疲軟,改革勢在必行,先行者們開始踏上了漫長的改革道路,他們能成功嗎?
▎甲午國殤:四千年大夢之覺醒
一場實力懸殊的戰爭,改變了兩個國家的命運。一頭大象被螞蟻絆倒,還惹來了一群蛇蟲虎豹垂涎分食。群議洶洶,李鴻章眼睜睜將自己最後的底牌送上他自己明知必輸的賭局。
▎戊戌變法:知識分子的救國幻想
幾百年積下的毛病,尤其要慢慢來治。康梁書生氣太濃,做事太過強硬,不懂得妥協,短短百日就想把幾千年的制度翻過來,希望畢其功於一役,這又怎麼可能做得到?頭顱滾動,漫天血雨中,知識分子的救國幻想也由此幻滅。
▎庚子國變:民眾的非理性排外運動
「義和團,起山東,不到三月遍地紅。」1900年的那個夏天,義和拳湧入北京城,外交官危在旦夕,清王朝命懸一線,伴隨著愚昧、迷信、狂暴與殺戮,終於闖下了滔天大禍。誰該為這場民眾的非理性暴動買單?
▎清末新政:一場失控的系統性改革
庚子國變後,清政府的威權和尊嚴幾乎蕩然無存。為了挽救瀕臨崩潰的時局,清廷啟動了第三輪也是有史以來最為徹底的新政改革,開始由專制體制向現代民主體制逐步轉型。在此過程中,士紳階層逐漸崛起,成為左右國家命運的力量,與清政府漸行漸遠。
▎辛亥革命:一個王朝的隱退
武昌城的一聲槍響,震撼著整個中國大地。剎那間,革命烽火蔓延全國,十八行省紛紛宣布獨立。埋葬了封建腐朽的舊王朝,能否迎來一個新生的充滿朝氣的民國?歷史三峽,雖暗流險礁,可國人終究掛帆起行。
本書特色:本書闡述自1793年馬戛爾尼訪華到1911年辛亥革命這一百多年間的晚清歷史。作者梳理了鴉片戰爭、太平天國起義、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等重大事件,還深入剖析了清廷改革的失敗原因及其對中國社會的深遠影響。書中以客觀的角度再現了晚清人物的抉擇和時局的演變,追尋中國從何處來、向何處去的歷史脈絡,試圖還原真實的歷史面貌。
百餘年間,不知多少人頭落地,匯成滔滔血海
以文字沖開覆蓋在歷史上的層層汙穢和金粉
歷史格局的演化自有其規律在,所有局中人都是迫不得已……
▎馬戛爾尼訪華:兩個文明的衝突
在天朝上國的閉關政策面前,馬戛爾尼碰了一鼻子灰,不得不返回倫敦。然而這次旅行也讓使團看清了清朝盛世下的荒蕪,如同捅破一層窗戶紙,打破了傳教士在歐洲建立的東方神話。
▎鴉片戰爭:這一次,我們挨打了
沉浸在春夢之中的道光皇帝,自以為憑著自己的勤儉節約便可以實現太平盛世,然而區區幾千人的英國軍隊,便把一個擁有四萬萬民眾的中國打得顏面掃地,迷夢從此醒來,近代化的道路就在這樣的炮火中開始了。
▎天父下凡:洪秀全的天國之夢
天京之變,君臣內訌,兄弟相殘,石達開走了,偌大的天京城內空空蕩蕩。多年後,軍中流傳著一首歌謠:天父殺天兄,總歸一場空;打打包裹回家轉,還是當長工。
▎洋務運動:傳統王朝的「洋躍進」
鴉片戰爭後,「康乾盛世」已經成為愛新覺羅王朝的一個回憶,吏治腐敗、財政枯竭、外交疲軟,改革勢在必行,先行者們開始踏上了漫長的改革道路,他們能成功嗎?
▎甲午國殤:四千年大夢之覺醒
一場實力懸殊的戰爭,改變了兩個國家的命運。一頭大象被螞蟻絆倒,還惹來了一群蛇蟲虎豹垂涎分食。群議洶洶,李鴻章眼睜睜將自己最後的底牌送上他自己明知必輸的賭局。
▎戊戌變法:知識分子的救國幻想
幾百年積下的毛病,尤其要慢慢來治。康梁書生氣太濃,做事太過強硬,不懂得妥協,短短百日就想把幾千年的制度翻過來,希望畢其功於一役,這又怎麼可能做得到?頭顱滾動,漫天血雨中,知識分子的救國幻想也由此幻滅。
▎庚子國變:民眾的非理性排外運動
「義和團,起山東,不到三月遍地紅。」1900年的那個夏天,義和拳湧入北京城,外交官危在旦夕,清王朝命懸一線,伴隨著愚昧、迷信、狂暴與殺戮,終於闖下了滔天大禍。誰該為這場民眾的非理性暴動買單?
▎清末新政:一場失控的系統性改革
庚子國變後,清政府的威權和尊嚴幾乎蕩然無存。為了挽救瀕臨崩潰的時局,清廷啟動了第三輪也是有史以來最為徹底的新政改革,開始由專制體制向現代民主體制逐步轉型。在此過程中,士紳階層逐漸崛起,成為左右國家命運的力量,與清政府漸行漸遠。
▎辛亥革命:一個王朝的隱退
武昌城的一聲槍響,震撼著整個中國大地。剎那間,革命烽火蔓延全國,十八行省紛紛宣布獨立。埋葬了封建腐朽的舊王朝,能否迎來一個新生的充滿朝氣的民國?歷史三峽,雖暗流險礁,可國人終究掛帆起行。
本書特色:本書闡述自1793年馬戛爾尼訪華到1911年辛亥革命這一百多年間的晚清歷史。作者梳理了鴉片戰爭、太平天國起義、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等重大事件,還深入剖析了清廷改革的失敗原因及其對中國社會的深遠影響。書中以客觀的角度再現了晚清人物的抉擇和時局的演變,追尋中國從何處來、向何處去的歷史脈絡,試圖還原真實的歷史面貌。
作者簡介
朱耀輝,自媒體人、文史作家。自幼喜好文史,博覽群書,學富思博。大學期間開始文學創作,欲以文學之法,書寫千年歷史,並載筆者思道。已出版《李斯傳:從一介布衣到帝國宰相》、《人心至上:劉邦》、《這個漢朝太有意思了1-7》等多部歷史作品。
目次
第一章 馬戛爾尼訪華:兩個文明的衝突
第二章 鴉片戰爭:這一次,我們挨打了
第三章 天父下凡:洪秀全的天國之夢
第四章 洋務運動:傳統王朝的「洋躍進」
第五章 甲午國殤:四千年大夢之覺醒
第六章 戊戌變法:知識分子的救國幻想
第七章 庚子國變:民眾的非理性排外運動
第八章 清末新政:一場失控的系統性改革
第九章 辛亥革命:一個王朝的隱退
後記 我為什麼要寫這部書?
第二章 鴉片戰爭:這一次,我們挨打了
第三章 天父下凡:洪秀全的天國之夢
第四章 洋務運動:傳統王朝的「洋躍進」
第五章 甲午國殤:四千年大夢之覺醒
第六章 戊戌變法:知識分子的救國幻想
第七章 庚子國變:民眾的非理性排外運動
第八章 清末新政:一場失控的系統性改革
第九章 辛亥革命:一個王朝的隱退
後記 我為什麼要寫這部書?
書摘/試閱
第一章 馬戛爾尼訪華:兩個文明的衝突
在天朝上國的閉關政策面前,馬戛爾尼(Macartney)碰了一鼻子灰,不得不返回倫敦。然而這次旅行也讓使團看清了清朝盛世下的荒蕪,如同捅破一層窗戶紙,打破了傳教士在歐洲建立的東方神話。
西元1793年,中國農曆癸丑年,清高宗乾隆五十八年。
這一年的西方很熱鬧,法國那位「鎖匠國王」路易十六(Louis XVI)在軍鼓和「國民萬歲」的呼聲中被推上了斷頭臺,二十四歲的拿破崙(Napoleon)剛剛抵達土倫港前線,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正在美國激情澎湃地演講著只有135個詞的史上最短的總統就職演說。遙遠的英國,一支從英吉利海峽出發的由七百多人組成的使團分乘軍艦「獅子號」和「印度斯坦號」正行駛在茫茫海面上。
地球的另一端,大清帝國卻顯得十分寧靜,沒有天災,沒有戰亂,天上沒有星星閃爍,地上也沒有到處冒紅光。清朝的子民們依舊做著天朝上國的迷夢,沉浸在閉關自守帶來的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中。皇帝和多數大臣不了解外部的世界和時代的變化,他們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八大胡同夜夜笙歌,大煙館內雲霧繚繞,彷彿外面的世界發生的那一切都與他們毫無關聯。
17世紀以後,科技革命席捲了整個歐洲,自然而然地又帶動了工業革命向世界範圍內的擴展,人類開始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過渡。
18世紀中期,英國開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革命。西元1733年,機械師約翰.凱伊(John Kay)發明了飛梭,使織布工人的效率提高了一倍;西元1764年,蘭開夏郡內的詹姆士.哈格里夫斯(James Hargreaves)發明了珍妮紡紗機,大大加快了織布的速度,也刺激了對棉紗的需求;西元1769年,瓦特(Watt)製成第一臺蒸汽機,從此人類的發展進入了狂飆突進的全新時代;西元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Fulton)製造了第一艘汽船;西元1814年,史蒂文生(Stephenson)發明了蒸汽機車……
工業革命的狂飆突進極大地刺激了英國的經濟,讓英國從孤懸海外的島國崛起為「日不落帝國」。
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清王朝統治中期,經過康雍乾三朝,封建社會經濟得到恢復並取得較大發展。乾隆末年,中國的農作物總產量已躍居世界第一位,人口突破三億大關,約占當時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手工業與商品經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景德鎮的瓷器達到歷史高峰,銀號亦開始在山西出現,對外貿易急遽增長,主要出口商品有茶、絲、土布,尤以茶葉占第一位,這一切都在表明,一個嶄新的盛世已經到來。
從地緣政治學的角度來看,中國處於亞洲大陸的東部、太平洋西岸,西面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這裡氣候嚴酷,物產瘠薄,人煙稀少,再加之宗教氣氛濃厚,經常處於分裂狀態,難以產生強大的政治勢力威脅中央王朝的政權;西北僅有一線絲綢之路與外部世界溝通;北部是內蒙古高原,東北部是白雪皚皚的大小興安嶺,冰雪、險峰和森林形成了一道天然阻隔,東南則是地球上最大的海洋。東亞大陸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環境,孕育了中華民族以農耕為主體的經濟形態。中國歷來是「以農業立國」,這也不難理解,縱觀人類幾千年的發展史,規模較大的文明都需要依賴農業為主的生產力。
清王朝始終抱著中國傳統的天下觀,自認為華夏就是世界的中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觀念來處理與外部的一切關係。這種地理中心觀念不僅僅是一種地理觀念,也是一種文化中心觀念。千年以來,全體中國人對「天朝上國」的自信已是無可動搖,正如山繆.杭廷頓(Samuel Huntington)在《文明衝突論》(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裡指出:「每一個文明都把自己視為世界的中心,並把自己的歷史當作人類歷史主要的戲劇性場面來撰寫。」隨著君主專制逐漸強化,統治者閉目塞聽,再加上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使人們彼此隔絕,國內統治者以及廣大百姓對外界幾乎沒有了解,還處在「天朝上國」的迷夢之中,不能自拔。
一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一個是天下唯一的文明古國。然而兩者之間卻極少有過交流,正如華裔歷史學家徐中約所說:「東西方文明各自處在光輝而孤立的狀態,相互間知之甚少,的確,東方和西方迥然不同,兩者沒有碰撞」。
歷史的車輪吭哧吭哧進入18世紀之後,開始了加速行駛,英國這列火車藉著工業革命的春風高速行進在寬敞大道上,而中國這輛破舊的馬車卻已發出不堪重負的呻吟。
因為一個人的到來,古老中國與西方國家終於有了第一次親密接觸。
這個人就是馬戛爾尼此時的他,正站在「獅子號」上的甲板,眺望著遠方的碧海藍天,盡情地呼吸著東方的氣息,內心複雜而激動。他的目標在遙遠的中國──那是歐洲人一心嚮往的聖地。
喬治.馬戛爾尼(George Macartney),一位出生於愛爾蘭的經驗豐富的英國外交官,英國國王喬治三世(George III)的表兄。在接受這次中國行的任務之前,他曾經做過駐俄公使、愛爾蘭事務大臣和印度馬德拉斯總督,在出使俄國進行貿易談判時,馬戛爾尼充分發揮三寸不爛之舌的特長,為在俄國經商的英國商人爭取到了公平的權益,讓英國政府對他刮目相看。此次訪華,英國政府派出了這位老牌政治家,期望他能代表偉大的日不落帝國向東方皇帝問好,名義是給乾隆皇帝祝壽。
事實上,所謂的祝壽只是一個幌子。馬戛爾尼的此次訪華,是受英國國王喬治三世的派遣,帶著重大使命來求見大清帝國的乾隆皇帝。
18世紀末的英國,在經過將近一百年的累積和努力後,將西方其他資本主義國家遠遠拋在了後頭,正在大踏步地邁向資本主義社會。一個日益強大的工業文明正在大西洋上冉冉升起。儘管英國國土有限,人口不多,卻由於商品經濟、機械化及工業革命而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作為工業革命起步最早、發展最快的國家,英國人感到十分自豪。
眾所周知,資本主義的發展必然要求它到外部世界去開拓市場,開拓原料產地。由於中國封閉型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狀態,鉛、錫、銅、毛呢棉花等「洋貨」在中國本土銷路不暢,而中國出產的絲綢、茶葉、瓷器、藥材在海外市場大受歡迎。在中國瓷器流入歐洲之前,歐洲人的餐桌上大多擺放的是鐵質和木製餐具,富裕家庭和上流社會則會使用金銀器具。在見識到中國精美的瓷器後,他們被徹底震撼了!沃肯曾指出,「在西歐見識到中國瓷器以後,中國瓷器就受到熱烈歡迎。因為這是一種不是本地陶器所能比擬的器皿,中國瓷器所特備的優點,它那種不滲透性、潔白、具有實用的美以及比較低廉的價格,都使它很快成為當地人民深深喜愛的物品」。
在當時的大清帝國,外國商人的貿易被長期限制在廣州,為了拓展海外市場,扭轉長期以來的對華貿易逆差,開啟中國的國際貿易大門,在征服了印度之後,英國把目光投向了遙遠神祕的東方古國──中國。所以,馬戛爾尼此次來中國,其實是為了解決中西之間的貿易不均衡問題,和中國建立平等的外交關係並開展擴大經濟貿易往來。
歐洲人對於中國的狂熱追尋和嚮往緣於那本風靡歐洲的超級暢銷書《馬可.波羅遊記》(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這本書在當時的歐洲颳起了一陣最炫「中國風」。在書中,馬可.波羅(Marco Polo)告訴自己的歐洲同鄉,「中國地大物博,國泰民安,臣民身居大廈,衣著錦繡,地面生長著奇花異草和丁香、八角、肉桂、荳蔻等西方上流社會必不可少的高級調味品,地下則遍布黃金白銀等西方人夢寐以求的物品。」
這本書忽悠了不少渴望黃金和香料的西方冒險家,其中之一就是哥倫布(Columbus)。也由於這篇遊記,使得歐洲的探險家們前仆後繼,尋找通往遍地黃金的大汗樂土之路。
在天朝上國的閉關政策面前,馬戛爾尼(Macartney)碰了一鼻子灰,不得不返回倫敦。然而這次旅行也讓使團看清了清朝盛世下的荒蕪,如同捅破一層窗戶紙,打破了傳教士在歐洲建立的東方神話。
西元1793年,中國農曆癸丑年,清高宗乾隆五十八年。
這一年的西方很熱鬧,法國那位「鎖匠國王」路易十六(Louis XVI)在軍鼓和「國民萬歲」的呼聲中被推上了斷頭臺,二十四歲的拿破崙(Napoleon)剛剛抵達土倫港前線,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正在美國激情澎湃地演講著只有135個詞的史上最短的總統就職演說。遙遠的英國,一支從英吉利海峽出發的由七百多人組成的使團分乘軍艦「獅子號」和「印度斯坦號」正行駛在茫茫海面上。
地球的另一端,大清帝國卻顯得十分寧靜,沒有天災,沒有戰亂,天上沒有星星閃爍,地上也沒有到處冒紅光。清朝的子民們依舊做著天朝上國的迷夢,沉浸在閉關自守帶來的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中。皇帝和多數大臣不了解外部的世界和時代的變化,他們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八大胡同夜夜笙歌,大煙館內雲霧繚繞,彷彿外面的世界發生的那一切都與他們毫無關聯。
17世紀以後,科技革命席捲了整個歐洲,自然而然地又帶動了工業革命向世界範圍內的擴展,人類開始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過渡。
18世紀中期,英國開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革命。西元1733年,機械師約翰.凱伊(John Kay)發明了飛梭,使織布工人的效率提高了一倍;西元1764年,蘭開夏郡內的詹姆士.哈格里夫斯(James Hargreaves)發明了珍妮紡紗機,大大加快了織布的速度,也刺激了對棉紗的需求;西元1769年,瓦特(Watt)製成第一臺蒸汽機,從此人類的發展進入了狂飆突進的全新時代;西元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Fulton)製造了第一艘汽船;西元1814年,史蒂文生(Stephenson)發明了蒸汽機車……
工業革命的狂飆突進極大地刺激了英國的經濟,讓英國從孤懸海外的島國崛起為「日不落帝國」。
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清王朝統治中期,經過康雍乾三朝,封建社會經濟得到恢復並取得較大發展。乾隆末年,中國的農作物總產量已躍居世界第一位,人口突破三億大關,約占當時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手工業與商品經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景德鎮的瓷器達到歷史高峰,銀號亦開始在山西出現,對外貿易急遽增長,主要出口商品有茶、絲、土布,尤以茶葉占第一位,這一切都在表明,一個嶄新的盛世已經到來。
從地緣政治學的角度來看,中國處於亞洲大陸的東部、太平洋西岸,西面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這裡氣候嚴酷,物產瘠薄,人煙稀少,再加之宗教氣氛濃厚,經常處於分裂狀態,難以產生強大的政治勢力威脅中央王朝的政權;西北僅有一線絲綢之路與外部世界溝通;北部是內蒙古高原,東北部是白雪皚皚的大小興安嶺,冰雪、險峰和森林形成了一道天然阻隔,東南則是地球上最大的海洋。東亞大陸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環境,孕育了中華民族以農耕為主體的經濟形態。中國歷來是「以農業立國」,這也不難理解,縱觀人類幾千年的發展史,規模較大的文明都需要依賴農業為主的生產力。
清王朝始終抱著中國傳統的天下觀,自認為華夏就是世界的中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觀念來處理與外部的一切關係。這種地理中心觀念不僅僅是一種地理觀念,也是一種文化中心觀念。千年以來,全體中國人對「天朝上國」的自信已是無可動搖,正如山繆.杭廷頓(Samuel Huntington)在《文明衝突論》(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裡指出:「每一個文明都把自己視為世界的中心,並把自己的歷史當作人類歷史主要的戲劇性場面來撰寫。」隨著君主專制逐漸強化,統治者閉目塞聽,再加上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使人們彼此隔絕,國內統治者以及廣大百姓對外界幾乎沒有了解,還處在「天朝上國」的迷夢之中,不能自拔。
一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一個是天下唯一的文明古國。然而兩者之間卻極少有過交流,正如華裔歷史學家徐中約所說:「東西方文明各自處在光輝而孤立的狀態,相互間知之甚少,的確,東方和西方迥然不同,兩者沒有碰撞」。
歷史的車輪吭哧吭哧進入18世紀之後,開始了加速行駛,英國這列火車藉著工業革命的春風高速行進在寬敞大道上,而中國這輛破舊的馬車卻已發出不堪重負的呻吟。
因為一個人的到來,古老中國與西方國家終於有了第一次親密接觸。
這個人就是馬戛爾尼此時的他,正站在「獅子號」上的甲板,眺望著遠方的碧海藍天,盡情地呼吸著東方的氣息,內心複雜而激動。他的目標在遙遠的中國──那是歐洲人一心嚮往的聖地。
喬治.馬戛爾尼(George Macartney),一位出生於愛爾蘭的經驗豐富的英國外交官,英國國王喬治三世(George III)的表兄。在接受這次中國行的任務之前,他曾經做過駐俄公使、愛爾蘭事務大臣和印度馬德拉斯總督,在出使俄國進行貿易談判時,馬戛爾尼充分發揮三寸不爛之舌的特長,為在俄國經商的英國商人爭取到了公平的權益,讓英國政府對他刮目相看。此次訪華,英國政府派出了這位老牌政治家,期望他能代表偉大的日不落帝國向東方皇帝問好,名義是給乾隆皇帝祝壽。
事實上,所謂的祝壽只是一個幌子。馬戛爾尼的此次訪華,是受英國國王喬治三世的派遣,帶著重大使命來求見大清帝國的乾隆皇帝。
18世紀末的英國,在經過將近一百年的累積和努力後,將西方其他資本主義國家遠遠拋在了後頭,正在大踏步地邁向資本主義社會。一個日益強大的工業文明正在大西洋上冉冉升起。儘管英國國土有限,人口不多,卻由於商品經濟、機械化及工業革命而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作為工業革命起步最早、發展最快的國家,英國人感到十分自豪。
眾所周知,資本主義的發展必然要求它到外部世界去開拓市場,開拓原料產地。由於中國封閉型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狀態,鉛、錫、銅、毛呢棉花等「洋貨」在中國本土銷路不暢,而中國出產的絲綢、茶葉、瓷器、藥材在海外市場大受歡迎。在中國瓷器流入歐洲之前,歐洲人的餐桌上大多擺放的是鐵質和木製餐具,富裕家庭和上流社會則會使用金銀器具。在見識到中國精美的瓷器後,他們被徹底震撼了!沃肯曾指出,「在西歐見識到中國瓷器以後,中國瓷器就受到熱烈歡迎。因為這是一種不是本地陶器所能比擬的器皿,中國瓷器所特備的優點,它那種不滲透性、潔白、具有實用的美以及比較低廉的價格,都使它很快成為當地人民深深喜愛的物品」。
在當時的大清帝國,外國商人的貿易被長期限制在廣州,為了拓展海外市場,扭轉長期以來的對華貿易逆差,開啟中國的國際貿易大門,在征服了印度之後,英國把目光投向了遙遠神祕的東方古國──中國。所以,馬戛爾尼此次來中國,其實是為了解決中西之間的貿易不均衡問題,和中國建立平等的外交關係並開展擴大經濟貿易往來。
歐洲人對於中國的狂熱追尋和嚮往緣於那本風靡歐洲的超級暢銷書《馬可.波羅遊記》(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這本書在當時的歐洲颳起了一陣最炫「中國風」。在書中,馬可.波羅(Marco Polo)告訴自己的歐洲同鄉,「中國地大物博,國泰民安,臣民身居大廈,衣著錦繡,地面生長著奇花異草和丁香、八角、肉桂、荳蔻等西方上流社會必不可少的高級調味品,地下則遍布黃金白銀等西方人夢寐以求的物品。」
這本書忽悠了不少渴望黃金和香料的西方冒險家,其中之一就是哥倫布(Columbus)。也由於這篇遊記,使得歐洲的探險家們前仆後繼,尋找通往遍地黃金的大汗樂土之路。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