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詞話(電子書)
商品資訊
商品簡介
中國近代文學批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也常被看作是現代中國美學的開山之作,對中國古典詞話、美學等方面的賞析與評述精闢獨到、妙語連珠。
本書被認為是晚清時期的最具影響力的美學詩詞著作。「境界」說是《人間詞話》的核心,它把多種多樣的藝術境界劃分為三種基本形態:「上焉者,意與境渾;其次,或以境勝;或以意勝。」
它用傳統的詞話形式及傳統的概念、術語和思維邏輯,較為自然地融進了一些新的觀念和方法,是作者接受了西洋美學思想洗禮之後,以嶄新的眼光對中國古文學所作的評論。
《人間詞話》由著名學者王國維創作於一九○八~一九○九年間,最初發表於《國粹學報》,集中體現了他的文學、美學思想。它的理論核心是「境界」說,並把這個詞轉換為現代中國美學的一個重要標誌詞。
它用傳統的詞話形式及傳統的概念、術語和思維邏輯,較為自然地融進了一些新的觀念和方法,是作者接受了西洋美學思想洗禮之後,以嶄新的眼光對中國古文學所作的評論。
《人間詞話》由著名學者王國維創作於一九○八~一九○九年間,最初發表於《國粹學報》,集中體現了他的文學、美學思想。它的理論核心是「境界」說,並把這個詞轉換為現代中國美學的一個重要標誌詞。
作者簡介
王國維
初名國楨,字靜安,又字伯隅,晚號觀堂(甲骨四堂之一),出生於浙江杭州府海寧的書香世家,父親王乃譽,是宋安化郡王三十二世裔孫。王氏家族因抗金名將王稟,及襲封前爵,賜第鹽官的王沆,在海寧受到當地人民的長期敬仰。他在清末的科舉考試中並不順利,後來在家鄉教書,之後赴上海求學,也曾東渡日本留學。
回國後,他成為《教育世界》雜誌的主筆,發表了大師編譯作品,還曾任教於南通師範學院、江蘇師範學堂等。
序
人間詞話
《人間詞話》是中國近代最負盛名的一部詞話著作,是中國古典文學評論里程碑式的作品,在中國近代文學批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它也常被看作是現代中國美學的開山之作,對中國古典詞話、美學等方面的賞析與評述精闢獨到、妙語連珠,被認為是晚清時期創作的最具影響力的文藝美學著作。
它用傳統的詞話形式及傳統的概念、術語和思維邏輯,較為自然地融進了一些新的觀念和方法,是作者接受了西洋美學思想洗禮之後,以嶄新的眼光對中國古文學所作的評論。
《人間詞話》由著名學者王國維創作於一九○八~一九○九年間,最初發表於《國粹學報》,集中體現了他的文學、美學思想。它的理論核心是「境界」說,並把這個詞轉換為現代中國美學的一個重要標誌詞。
該書觀點新穎,立論精闢,精義迭出,特別是書中提出的三重境界說,一直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重視。《人間詞話》與中國相襲已久的詩話、詞話類作品的體例,並無顯著差別,但它已初具理論體系,在舊日詩詞論著中,稱得上是一部屈指可數的作品,甚至在詞論界,許多人把它奉為圭臬。
「境界」說是《人間詞話》的核心,它把多種多樣的藝術境界劃分為三種基本形態:「上焉者,意與境渾;其次,或以境勝;或以意勝。」
上等的藝術境界,只有大詩人才能創造出這種「意與境渾」的境界。第一次提出了「造境」與「寫境」,造境是充分發揮想像力,使萬物皆為我驅遣,這是浪漫主義的創作手法;寫境是極具狀物之才,能隨物婉轉,是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
在「理想」與「寫實」的關係中,作者認為文藝創作必有取捨,既有主觀理想的注入,也離不開客觀的材料和基本法則,所以,「理想」與「寫實」二者的結合有充分的客觀根據。
《人間詞話》在中西理論的融合中,突破了中國古典詩學的內涵和視角,達到了一個到更高、更廣闊的學術層次。
《人間詞話》把康得美學的「無利害關係」思想,以及叔本華的哲學思想,形成了「無我之境」和「以物觀物」的理論。
書中不僅用「境界」來描述中國文學藝術的底蘊和精神,還用「境界」來揭示人類心靈品質的不同精神世界。
即「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境界」在這裡指人生的境界,具有生命哲學的內涵和視野。《人間詞話》既依據國學又熔鑄西學,從古典過渡到現代,由詩歌拓展到人生,經詩詞而通往哲學,從而告別傳統詩話,提煉為現代中國美學的一個重要範疇。
王國維初名國楨,字靜安,又字伯隅,晚號觀堂(甲骨四堂之一),出生於浙江杭州府海寧的書香世家,父親王乃譽,是宋安化郡王三十二世裔孫。王氏家族因抗金名將王稟,及襲封前爵,賜第鹽官的王沆,在海寧受到當地人民的長期敬仰。他在清末的科舉考試中並不順利,後來在家鄉教書,之後赴上海求學,也曾東渡日本留學。
回國後,他成為《教育世界》雜誌的主筆和代主編,發表了大師編譯作品,還曾任教於南通師範學校、江蘇師範學堂等。
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後,清政府解體,王國維再次東渡日本,回國後,曾在北京大學研究所擔任國學門通訊導師,後在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任導師。一九二七年六月二日,王國維在頤和園投湖自盡,遺書寫道:「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給後人留下許多遺憾和猜測。
王國維在現代中國哲學、文學、戲劇史、甲骨金文、歷史學、敦煌學以及西北地理、蒙元史等領域,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把西方哲學、美學思想與中國古典哲學、美學思想相融合,形成了獨特的美學思想體系,繼而專攻詞曲戲劇,後又轉治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王國維被譽為中國近現代最重要的美學和文學思想家,也被郭沫若稱為新史學的開山鼻祖。
王國維一生著述甚豐,代表作品有《人間詞話》《宋元戲曲考》《觀堂集林》《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紅樓夢評論》《古史新證》《曲錄》等六十二種。
在傳統詩話的意義上,《人間詞話》的「境界」說,作為中國古典詩學和藝術理論的概念,在唐代就已出現,宋明使用更為廣泛,僅清代,使用這一概念的著名學者就有二十多人。
但王國維的「境界」說不僅是對前人理論的繼承,更是一個飛躍和創新。葉嘉瑩先生把王國維的「境界」與嚴羽的「興趣」、王士禎的「神韻」進行比較,認為嚴羽所謂「興趣」,偏重在感受作用本身之感發活動;王士禎所謂「神韻」,偏重在由感興所引起的言外情趣;至於王國維所謂「境界」,則偏重在所引發之感受在作品中具體之呈現前兩人較為空靈,王國維較為質實,所表明的體認和說明要明白切實得多,較之以前的說詩人,確實有著更為真切深入之體認的。
我們這次注釋的《人間詞話》,正文以通行本為底本,注釋詳細,翻譯流暢準確。由於此書是清末的經典詩詞評論讀物,適合不同古文學水準的愛好者閱讀,尤其是希望打好古詩詞基礎的中小學生。
目次
二 刪稿四十九則
三 附錄二十九則
書摘/試閱
[一]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①,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
【注釋】
①境界:指事物所達到的程度或表現的情況。特指詩、文、畫等的意境。王國維所指為「言有盡而意無窮」(《滄浪詩話·詩辨》)。
【譯文】
詞以境界為最高審美標準判斷高下優劣。詞有了境界就自然會形成崇高的格調,自然產生傳世的名句。五代和北宋時期的詞之所以高明絕妙,原因就在這裡。
[二]有造境,有寫境,此「理想」與「寫實」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頗難分別,因大詩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寫之境,亦必鄰於理想故也。
【譯文】
創造想像出來的境界稱為造境,描寫真實存在的境界稱為寫境,造境和寫境是區分理想主義和寫實主義兩個不同流派的主要依據。但是二者又很難辨別清楚。因為大詩人所創造的境界必定合乎自然,所描寫的境界也必然接近心中理想的境界。
[三]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①,「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②,有我之境也。「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③,「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④,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古人為詞,寫有我之境者為多。然未始不能寫無我之境,此在豪傑之士能自樹立耳。
【注釋】
①出自歐陽修的《蝶戀花》,一說此首為馮延巳所作。意思是:淚眼汪汪問落花,落花默默不語,只見花片紛亂地飄飛過秋千去。
②出自秦觀的《踏莎行》。意思是:怎能忍受獨居在孤寂的客館,正值春寒料峭,斜陽西下時,杜鵑聲聲哀鳴。
③出自陶淵明《飲酒》第五首。意思是:在東邊籬笆下採擷菊花時,悠然間抬頭看見南山勝景。
④出自元好問的《潁亭留別》。意思是:波濤淡淡地閃著寒光,白色小鳥慢悠悠地飛下山去。
【譯文】
有「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兩種不同的境界。「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這就是有我的境界。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這是無我的境界。「有我之境」是指所描寫的景物或營造的意境都染上了自我的主觀色彩。
「無我之境」是指作者用客觀物化的我去觀察外部環境,所以分不清哪個是主觀的我,哪個是客觀的物。古人寫詞,寫有我的境界比較多,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不能寫無我的境界,那些有才華的名家能夠得心應手地運用而有所建樹。
蝶戀花
歐陽修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
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台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踏莎行
秦觀
霧失樓臺,月迷津度,桃源望斷無尋處。
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飲酒詩 其五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潁亭留別
元好問
故人重分攜,臨流駐歸駕。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