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明代春秋學研究
滿額折

明代春秋學研究

商品資訊

定價
:NT$ 630 元
優惠價
90567
庫存:3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17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明代經學自清初以來幾乎已經被學者們定義成「空疏」與「積衰」的一代,進而全面抹煞其學術貢獻的可能性,本書即在於回顧經學歷史中的主流批評與檢討歷代學者的評價論斷,從中釐析出一些值得斟酌或反思的議題與問題,並且探討有明一代春秋學流衍變化的興衰過程,展現明代經學在多元發展下的學術內涵樣貌,彌補已往對於明代經學似是而非的詮釋解讀,達到對此一時代學術的實質性理解。

本書特色


總結明代春秋學的興衰與得失,藉由學術事實的呈現以取代人云亦云或不知所云的負面評價, 提出已往對於明代經學似是而非的詮釋解讀觀點, 達到對此一時代學術的實質性理解。

作者簡介

林穎政


學歷
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
現職
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文理學院中文系助理教授
經歷
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助理教授、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中原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新竹教育大學講師
著作(專書及期刊論文等)
專書
《明代春秋著述考》
期刊論文
〈論四庫全書總目對明代春秋學的評價標準〉
重要事蹟
榮獲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優秀教育實踐工作者、青年教師教學優秀獎、臺灣中央大學研究傑出獎學金

明代經學自清初以來幾乎已經被學者們定義成「空疏」與「積衰」的一代,進而全面抹煞其學術貢獻的可能性,然而檢討這些負面評價的依據,絕大多數是後人根據前人的口實再予以發揮的偏見,充其量只是新瓶換舊酒,陳陳相因,代代相傳的印象積累,實非經過審慎研究後的學術發言,這似乎已經脫離了學術研究的客觀理性要求,實非論事之宜也。但卻也因此導致今人研究的觸角甚少深入此一階段,或是盡以這些負面評價形塑以及理解明代經學,經由這些大量的曲解進而產生誤解,由人云亦云的成見逐漸變成定見,使得明代經學的真實樣貌從此闇而不明,其內涵生命一直鬱而不發,而流衍發展的脈落更被形容的支離破碎。故本書以「明代春秋學研究」為題,首要重點即在於回顧經學歷史中的主流批評與檢討歷代學者的評價論斷,從中釐析出一些值得斟酌或反思的議題與問題。其次則以春秋學作為明代經學的觀察研究標的,探究其中官學與私學的流衍與影響,經學研究中的本質與內涵,學術發展中的趨向與轉變,以此總結出明代春秋學的興衰與得失,強調的是藉由當日學術事實的呈現以取代人云亦云或不知所云的負面評價,據此修正前人對於明代經學狹隘不振的錯誤認知,以及彌補已往對於明代經學似是而非的詮釋解讀,達到對此一時代學術的實質性理解。

目次

致謝辭
摘 要
章節提要
第一章 緒論:現代學術視野下的明代春秋學研究析論
第一節 學術理念與論文架構
第二節 歷代評價的反思與回顧
第三節 視角切入與研究方法
第四節 文本依據與文獻探討
第二章 評價與定位:清初官方的評價分析及定位問題
第一節 《四庫全書總目》對明代春秋學的評價
第二節 《總目》經學史視野下的明代春秋學觀
第三章 科舉與經學:胡《傳》的獨尊與《左傳》的復興
第一節 胡《傳》門戶與《春秋大全》
第二節 宋元明清質疑胡《傳》的聲音
第三節 科舉制度對經學的制約與普及
第四節 麟經淵藪的區域分布與實際情況
第五節 《左傳》勢力的重新崛起與轉變
第四章 考證與漢學:明代《春秋》考據學的範圍內涵及意義
第一節 明代經典考據學的興起成因檢討
第二節 明代《春秋》考據學的考證範圍
第三節 明代《春秋》考據學的考證內涵
第四節 明代學者對「漢宋」治經的歧異
第五節 刊刻《十三經註疏》對「漢學」的影響
第六節 明代《春秋》考據學風的時代意義
第五章 經書與史書:《左傳》經學至史學的經史位移現象
第一節 「微言」與「歷史」的二重性
第二節 明代《春秋》史學四體
第三節 明代《春秋》史書化的學術意義
第六章 經典與兵典:明代《左傳》兵書化的經世致用思潮
第一節 經典左傳與子部兵書之爭
第二節 儒將系統下的《左傳》兵法著述
第三節 儒士系統下的《左傳》兵法著述
第四節 不達時變與經世致用的衝突對立
第五節 小結:明代《左傳》兵書化的學術意義
第七章 評文與至文:經書評點、古文、小說化的典範再造
第一節 儒家經書評點文學化風潮的流行
第二節 古文選本中所透露的《左傳》文統觀
第三節 經傳文本進入小說敘事的典範再造
第八章 結論:明代春秋學的時代意義與歷史定位
第一節 歷代學者與四庫館臣的評價問題
第二節 明代春秋學的「時代意義」點題
第三節 積衰╱解放:明代經學的兩種學術視角與歷史解讀

書摘/試閱

【章節提要】
本書以《明代春秋學研究》為題,旨在探討有明一代《春秋》學流衍變化的興衰過程,並且展現明代經學在多元發展下的學術內涵樣貌。全書共分為八章,並搭配《明代春秋著述考》一書,以這兩大架構進行搭配論述,摘要如下。
第一章 緒論:現代學術視野下的明代春秋學研究析論
此章在陳述本文的學術理念,並說明論文大綱與章節架構的目的訴求。其二針對歷代學者於明代經學的相關評價進行檢討。第三說明本文以何種學術視角切入主題,以及全文使用何種研究方法進行研究。最後對本書所使用的明代《春秋》文獻進行說明,再回顧臺灣、大陸、日本、歐美等國家對此一時期的相關研究議題進行文獻探討,以釐清本書現有的研究成果與尚待補強的學術空白。
第二章 評價與定位:清初官方的評價分析及定位問題
以《四庫全書總目》中的著錄類、存目類書籍進行評價分析,從而釐析出四庫館臣所持的評價標準,如此將可明瞭清初官方對明代經學、《春秋》學所秉持的學術立場為何。次則探究明代《春秋》學在館臣〈經部總敘〉「學凡六變」的經學史論中的歷史定位問題,經由這兩方面的討論,將可瞭解形塑明代經學「積衰」的刻版印象所從何來。
第三章 科舉與經學:胡《傳》的獨尊與《左傳》的復興
本章所要探究討論的範圍有五項層面:一是探究胡《傳》門戶的流衍情形,以及《春秋大全》的頒布對明代《春秋》學所造成的正負面影響;二是探討從宋代以來,一直持續到清初的反對質疑胡《傳》勢力的發展軌跡,並觀察「尊胡」與「反胡」兩個陣營之間的消長對抗情況為何;三則探討明代科舉制度對《春秋》學,甚至是經學的負面限制與正面的推廣之功,檢討明代經學的衰微與科舉的關係,以及五經之中何以《春秋》從明初的鼎盛狀態,漸漸地越來越少人研治的背後原因為何;四則析論明代三百年來《春秋》進士的區域地理分布情形,並以學校教育與書院制度的教育政策進一步觀察文化和地域之間的依存關係;最後則討論《左傳》在胡《傳》的壓制下如何力求解放與轉型,且何以由沉寂以至崛起的原因探討。
第四章 考證與漢學:明代《春秋》考據學的範圍內涵及意義
明末考據學的興起成因主要有梁啟超「宋明理學的反動」說,余英時「理學內部的要求」說,以及林慶彰「復古運動的影響」說,本文提出「佛老二氏的抗衡」說,對於前三說進行補充。次則介紹明代《春秋》考證涵蓋《春秋》原典、三《傳》、胡《傳》、歷代《注》、《疏》,學者經說等範圍,而其考證內涵則包含天文、地理、書法、義例、文字、音義、制度、沿革,以及稽考異文、逸文等等。第四則分別對明代學者於尊宋、崇漢,或調和漢宋的治經意見進行陳述。最後論述明代正德以後官方屢屢刊刻《十三經註疏》的舉動,實際上對於明末清初漢學考證的影響是具有實質上的推波助瀾之效。
第五章 經書與史書:《左傳》經學至史學的經史位移現象
經由觀察,明代學者已經將《春秋》或《左傳》視同史書加以編纂,其體例有四,以事件為主的「紀事本末體」,以人物為主的「紀傳本末體」,以國家為主的「紀國本末體」,以類別區分的「事類本末體」。經學的角色已非絕對唯一,史學的價值在明代獲得了諸多學者的青睞肯定,漸漸使《左傳》逐漸走向史學要典而非經學的聖典,故《左傳》在明末甚至成為史學領域而非經學的。
第六章 經典與兵典:明代《左傳》兵書化的經世致用思潮
本章在探討明代《左傳》由傳統儒家經典轉變為兵法類著作的時代現象與過程,論述明人為何要將《左傳》列為先秦兵典,晉升為「兵法之祖」,甚至試圖動搖《孫子》十三篇的歷史地位與兵書之祖的位階,從而檢討清人對此類兵書的負面評價緣由,並展現明末危局下士人經世致用的終極關懷。
第七章 評文與至文:經書評點、古文、小說化的典範再造
明代儒家經典從神聖的經傳殿堂進入「評點」的文學欣賞,開展「古文」的章法矩步,創作「小說」的休閒閱讀,由嚴謹的治經範疇轉變為雅俗共賞的文學,在這「典雅」與「通俗」,「經世」與「適世」之際的調適過程,正是明人的革新與貢獻所在,所論大要有三:一是儒家經書評點風潮的流行,藉由孫鑛、鍾惺的評文探討其古文與鑑賞觀。二是古文選本中所透露的《左傳》文統觀,檢討「經不可文論」與「古文之祖」的矛盾衝突。三是探究馮夢龍《新列國志》一書由傳統經傳文本進入小說敘事的奇書典範再造過程。由以上三點,將可見明代經學靠攏文學的實際內涵所在。
第八章 結論:明代春秋學的時代意義與歷史定位
以本書前七章的研究所得,對歷代學者與四庫館臣的評價問題作一回顧與評論。再針對明代《春秋》學的時代意義與特色予以點題,並檢討明代經學「積衰╱解放」的兩種學術視角與歷史解讀。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567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