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對抗與革命:冷戰與越南的印支戰爭(1945―1991)
滿額折
對抗與革命:冷戰與越南的印支戰爭(1945―1991)
對抗與革命:冷戰與越南的印支戰爭(1945―1991)
對抗與革命:冷戰與越南的印支戰爭(1945―1991)
對抗與革命:冷戰與越南的印支戰爭(1945―1991)
對抗與革命:冷戰與越南的印支戰爭(1945―1991)
對抗與革命:冷戰與越南的印支戰爭(1945―1991)
對抗與革命:冷戰與越南的印支戰爭(1945―1991)
對抗與革命:冷戰與越南的印支戰爭(1945―1991)
對抗與革命:冷戰與越南的印支戰爭(1945―1991)

對抗與革命:冷戰與越南的印支戰爭(1945―1991)

商品資訊

定價
:NT$ 760 元
優惠價
90684
庫存:2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20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本書嘗試從一個全新的視角構建印度支那戰爭的國際史。綜合利用越、中、美、俄等多邊檔案文獻,以越南在印度支那的政策實踐與演變作為主線,考察在域外大國介入和相互間合作與對抗的背景下,越南的地區性軍事、政治、外交活動。通過對相關史實的梳理總結,可以有助於理解和研究今天越南外交政策的某些特點。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游覽:歷史學博士,華東師範大學社會主義歷史與文獻研究院、歷史學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冷戰史、中越關係史、越共黨史。主持並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一項,在《冷戰國際史研究》《二十一世紀》(香港)、Journal of Cold War Studies等刊物上發表論文若干篇。


叢書總序/ 沈志華「冷戰」這個概念,在國際上已經流行多年,而在中國使用這一概念,基本上已經到了冷戰結束的時候。所謂冷戰,一方面是指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在相互對抗時期的外交戰略,即冷戰戰略;一方面是指人類世界進入了以美蘇對抗為標誌的兩極結構的歷史時期,即冷戰年代。
對於冷戰歷史的研究早在冷戰進行期間就已經在西方開始了。不過,這一研究真正全面展開和深入則是在冷戰結束之後。這不僅是因為作為一個有始有終的完整過程,冷戰此時已經可以納入歷史研究領域了,更重要的是蘇聯和東歐各國檔案的開放,為研究者提供了審視鐵幕另一邊歷史真相的豐富而不可或缺的史料。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冷戰史新研究」或「冷戰國際史研究」,而中國學者正是在這個時候加入國際冷戰史研究隊伍的。在新史料面前大家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這也是中國學者在冷戰史研究領域可以同國際學者對話的原因之一。
中國學者研究冷戰歷史十分必要。持續了近半個世紀的冷戰,不僅深刻影響着國際關係的演進,也對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發展道路產生了深刻影響。中國雖然不像東、西歐國家那樣處於美蘇對抗的核心地帶,但也不像多數第三世界國家那樣處於冷戰的邊緣地帶。中國是一個大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又處在美蘇兩個大國對抗的中間地帶,實在無法擺脫與冷戰的糾葛。一方面,美蘇之間的冷戰不斷影響着中國內政外交的發展演變,另一方面,中國內政外交的變化又反作用於冷戰的進程。從某種意義上講,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在冷戰的環境中誕生、成長、壯大的。
從對外部世界的認知、對外政策的制定和發展道路的選擇來看,中國與冷戰的糾葛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49 年到1950 年代末。中國加入社會主義陣營,向蘇聯「一邊倒」,全盤接受斯大林的社會主義模式。收穫是在蘇聯的大規模援助下,實現了現代科學技術向中國的第一次大轉移,建立了工業化基礎。責任是充當社會主義陣營的急先鋒,挑戰現存國際秩序,對抗美國和西方。第二階段,整個1960 年代和1970 年代初。中國脫離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高舉世界革命大旗,四面出擊,既反美又反蘇,還要打倒一切反動派。在國內大搞階級鬥爭和政治運動,寧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這是共和國最孤立、最困難的時期。第三階段,1970 年代初期到1980 年代中期。中美和解並建交,從策略協調到戰略合作,聯手制蘇,建立起「準同盟」關係。中國進入現行國際體系,放棄世界革命,結束「文化大革命」,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走上改革開放的道路。第四階段,1980 年代中期到冷戰結束。中國奉行獨立自主外交和不結盟政策,與美國保持戰略合作,與蘇聯實現關係正常化。對內提出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任務,着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外全面開放,實現了現代科學技術向中國的第二次大轉移。可以看出,在冷戰年代,中國無論在對外交往還是在經濟建設方面,是一步一步走向成熟了。最重要的是處理國際問題和對外關係的理念發生了重大轉變,即對時代的看法從戰爭與革命轉向和平與發展;對外部世界的認知從破壞國際體制轉向進入並維護現存國際體制;外交理念從意識形態主導轉向國家利益優先;外交方針從同盟(陣營)外交轉向不結盟的全方位外交。顯然,這其中確有很多歷史的經驗和教訓值得總結,值得借鑒。冷戰結束至今已經三十多年了。現在,由於中美關係惡化乃至形成對抗,人們都在熱議「新冷戰」。大國之間圍繞利益和權力展開的對抗,國際政治中出現的對峙和遏制,似乎重演着冷戰年代的是是非非。我個人不太贊成「新冷戰」已經形成的說法。如果說「新冷戰」就是冷戰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再現,那麼應該看到,目前中美關係雖然已經處於對抗的狀態,但冷戰的基本特徵— 因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大陣營對壘而形成的世界兩極格局尚未出現。所以,說「新冷戰」已經出現或必然出現,為時尚早。當然,歷史往往出現驚人的相似,當前中美關係的演變與當年美蘇走向冷戰的道路也確有許多相似之處,但是歷史究竟會走向何方還存在很大變數。正如恩格斯所說,歷史的走向呈平行四邊形,歷史發展的方向是社會各種因素的合力促成的。而目前國際社會的各種因素都在變化當中,尤其是美國和中國的政策取向,不僅取決於主觀因素,也會受到諸多客觀因素的影響。這些變化在目前尚未鎖定,尚待觀察,但是這種現象在已經結束的冷戰歷史中曾經出現,已成定數。歷史研究者的責任就是發現它們,讓人們了解它們,以為今天的借鑒。由於當代世界的結構性因素和重大國際問題的淵源都與冷戰時期密切相關,所以,冷戰史研究可以為理解和把握後冷戰時期的歷史運動方向、應對及管理現實的國際危機,提供必要的歷史借鑒和戰略性評估。這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入地加強冷戰國際史研究,並在學科建設方面將這一研究提高到應有地位的現實意義所在。
有鑒於此,香港中華書局與華東師範大學冷戰國際史研究中心策劃了這套《冷戰年代的世界與中國》叢書,期待着在重新描述歷史過程,重新構建歷史事實的過程中,拓寬中國冷戰史學者的思路,開掘冷戰史研究的新材料,以推動中國冷戰國際史研究的繼續拓展和深入,促進中國現代史、世界現代史、現代國際關係史和國際政治學研究的發展,同時也為中國參與國際事務、制定對外政策提供學術支撐和決策諮詢。
2024 年5 月於上海

目次

導論
第一章 印支三國抗法鬥爭的國際化與越南主導地位的確立(1945-1951)
第二章 和平道路的選擇及其對越南印支政策的衝擊(1951-1954
第三章 印支三國共產黨人的命運與越南勞動黨統一南方的方針(1955-1960)
第四章 國際共產主義力量的影響與越南對印支抗戰格局的考慮(1961-1967)
第五章 戰爭的印度支那化與越南重建印支三國統一戰線的意圖(1968-1972)
第六章 三國共產黨人的勝利與越南對印支國家關係的主張(1972-1978)
第七章 越柬戰爭的爆發與越南地區政策的嬗變(1979-1991)
結語
參考文獻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684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