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三民出版.新書搶先報|最速、最優惠的新鮮貨報給你知!
電子書
陪著ADHD的孩子一起成長:寫給過動兒父母的心理指南(電子書)
70折

陪著ADHD的孩子一起成長:寫給過動兒父母的心理指南(電子書)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99 元
優惠價
70279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8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獻給家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子的爸媽們

用淺顯易懂、深入淺出的方式並以故事舉例,

讓你更理解關於過動症的醫學與心理知識,

從家庭與學校雙重角色著手

提供更有助於陪伴孩子的方式、具體的應對策略

願能溫暖你

一同陪孩子走出負面指責的陰影,

迎向充滿愛與理解的未來。

 

本書是專為過動兒家長打造的實用指南,將科學知識與真實故事相結合,讓讀者能夠切身體會並獲得啟發,目的在幫助家長更好地理解和應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

書籍的編排方式,主要是以家長為出發點,來澄清ADHD各種疑問,並簡單介紹相關的醫學、心理學知識,盡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文字或例子,讓一般民眾皆可理解。希望此書能對深處水深火熱的家長們,有一點小小的助益,脫離負向指責的困境,邁入正向提升的氣氛之中。

書中詳細介紹了ADHD的診斷標準、成因及治療方法,並提供了具體的應對策略。從藥物治療到行為療法,書中涵蓋了各種有效的方法,並分享了許多實用的小技巧,如靜心練習和衝動控制訓練,幫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克服困擾。

本書特別關注家庭和學校的雙重角色,提出了六大基本養育原則和具體的教學策略,幫助過動兒更好地融入校園生活。針對家長常見的九大迷思,本書逐一解答,澄清誤解,幫助家長做出明智的決策。

期望用科學和同理心引導家長,提供實用的建議和支持,幫助爸媽們在養育過動兒的過程中更具信心和能力。這本書將成為家長們的重要參考,幫助他們為孩子創造一個更友善和理解的成長環境。

 

 

專文推薦

許正典 

臺灣專注力研究學會常務理事

臺安醫院心智科暨景美醫院精神科主任

 

誠摯推薦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黃瑽寧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蘇淑貞 前台大醫院資深兒童臨床心理師

 

(以上順序依姓氏筆畫排列)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林希陶

 

現任:

行動臨床心理師

主持FB粉絲專頁:林希陶臨床心理師

 

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學士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臨床組碩士

 

經歷:

高雄市立成功特殊教育學校臨床心理師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臨床心理科督導級臨床心理師

台安醫院兒童發展復健中心臨床心理師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PanSci泛科學專欄—「科學帶大孩子」

商業周刊網路專欄—「從容帶大孩子」

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

著作:

著有《心理師爸爸的心手育嬰筆記》;與許正典醫師合著有《125遊戲,提升孩子專注力》(1)~(6)、《125遊戲,提升孩子專注力(隨身口袋本)》(1)~(5)、《99連連看遊戲,把專心變有趣》、《99迷宮遊戲,把專心變有趣》、《99著色遊戲,把專心變有趣》等書。

 

 

名人/編輯推薦

希望戰勝絕望, 陶冶分心人生

 

 

許正典醫師

臺安醫院心智科暨景美醫院精神科主任

台灣專注力研究學會常務理事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兼任副教授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注意力失調症) (ADHD) 是一種神經發展障礙症(NeuroDevelopment Disorder),以持續注意力不集中、過動和衝動症狀為特徵。患童們多有註意力不集中(分心)的症狀而其他人大多有過動和衝動的症狀。有些孩子同時有這兩種症狀。症狀從童年開始,可能會干擾日常生活,影響社會關係以及學校或工作表現。注意力失調症在兒童和青少年中是眾所周知的,但許多成年人也患有這種疾病。

 

根據美國醫學會的說法,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DHD) 是「醫學上研究得最透徹的疾病之一,其有效性的總體數據比大多數精神疾病甚至許多醫療狀況更具說服力」。診斷是根據可靠的臨床標準建立的,該標準要求持續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或過動-衝動模式,必須是適應不良且與兒童的發育年齡不一致。這些症狀應導致臨床上顯著的社交、學業或職業功能損害。這些症狀必須在不只一種情況下經常出現,並且必須持續至少六個月。此外,只有在七歲之前至少出現一些行為症狀時才能做出診斷。因此,精神心智科診斷會談與兒童心理臨床技能對於建立準確的診斷至關重要,因為分心過動症症狀必須與正常發展區分開來,並且必須排除其他原因及確定合併症。

 

希陶資深兒童臨床心理師在本書鉅細靡遺描述ADHD的前世今生,更旁徵博引整理多篇醫學科學論文實證處遇發展療育趨勢。超過 200 項隨機對照試驗評估了 ADHD 的精神藥理、心理家庭和行為療法。藥物治療可顯著改善主要症狀,是學齡兒童、青少年和成人的首選治療方法。儘管藥物在減輕ADHD 症狀方面具有強大的能力,但越來越多綜合方法與多模式處遇措施針對相關病症,例如學業困難、家庭功能障礙、挫折心理情緒和共病行為障礙。確定目標結果以製定最佳治療計劃非常重要。對於大多數患童來說,需要不同類型和強度的心理介入措施,個人的需求決定了醫療專業團隊參與治療以及應該使用相應技術。

 

我與希陶認識近20年,在兒青心智與孩童心理醫療領域上,我們能一起堅持共同協助個案與家長們正確理解進而面對ADHD疾病,更樂見他這本嘔心泣血大著「陪著 ADHD 的孩子一起成長」幫助我們處在忙於焦頭爛額教養的家長們,從書中領略知識調整觀念慢慢面對,也能平心靜氣地好好思考,找出合適於自己與小孩脫離負向指責的困境,邁入正向提升的親子相處優質氣氛,逆轉孩子和我們的過動生活分心人生

前言:放下指責,勇於面對

想寫一本關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以下皆簡稱ADHD)的簡易書籍已經在我心中醞釀已久。

 

主要是我從學習當一個臨床心理師以來,幾乎每天都會遇到過動或注意力不集中的小孩。這個族群佔兒童心智疾病的最大宗,在學齡期兒童中,大約有百分之三至五可能會被診斷為ADHD。換算下來,一個小學班級若大約三十人,就會有一到兩人有過動方面的問題。這也是為何家長與學校老師很難招架的原因。我們每天在心理衡鑑與心理治療的時刻,總是面對一群不知所措的家長,像熱窩上的螞蟻一般,想要醫療人員立刻解決小孩的問題。

 

近來,由於部分家長與宗教團體勢力抬頭,甚至結合立法委員,強行舉辦記者會或是披著偽科學外衣的演講會,大力抨擊ADHD並不存在。這樣的作法,老實說根本無助於深受過動困擾的孩子與家長們。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並不是治療的最佳良方,只會讓小孩的身心狀況加劇,不利於日常生活與教育學習。

 

但是ADHD既然被劃為心理疾病方面的問題,就不是一時半刻可以立刻解決的。這不是流感,也不是流鼻涕,可以開立所謂的特效藥就能馬上見效。大部分的心理疾病要逐漸穩定康復都是漫長的過程,肯定會有一段與疾病共處的時間,短則三、五年,長則需要一輩子的時間與之共存。每個人面對這個疾病,所要花費的時間、精力都不同,無法一概而論。這是我們面對心理疾病時,首先需具備的基礎概念,我們不需要盲目恐慌,也不需要互相指責。我們需要的是心平氣和的慢慢面對,平心靜氣地好好思考,找出合適於自己與小孩的方法,才能逐漸撥雲見日、豁然開朗。

 

本書的編排方式,主要是以家長為出發點,來澄清ADHD各種疑問,並簡單介紹相關的醫學、心理學知識,盡量使用淺顯易懂的文字或例子,讓一般民眾皆可理解。希望此書能對深處水深火熱的家長們,有一點小小的助益,脫離負向指責的困境,邁入正向提升的氣氛之中。

目次

推薦序:希望戰勝絕望,陶冶分心人生/許正典

前言:放下指責,勇於面對

 

Chapter1 剖析ADHD

故事1 難道小孩不能活潑好動

正常發展與偏差行為

什麽是 ADHD?

故事2 ADHD合ASD的臨床圖像

如何診斷ADHD?醫療人員的思考過程為何?

ADHD的小孩何時需要尋求專業協助?

尋求專業協助,醫療協助是重要的一環

醫師對於個案的問診重點

臨床心理師為何要進行心理衡鑑?

心理衡鑑前個案與家長該有的準備

ADHD個案的用藥準則

ADHD有沒有過度診斷?藥物是否過度浮濫使用?

 

Chapter 2 過動兒的治療

故事3 ADHD可以嚴重到什程度?

哪些藥物可用於治療ADHD

ADHD藥物的副作用

ADHD的非藥物療法

如何設定ADHD的治療目標

ADHD的行為治療準則

懲罰和飲食控制可以改善ADHD嗎?

飲食控制對改善ADHD助益有限

治療的力量──ADHD治療個案解說

 

Chapter 3 對ADHD有幫助的小技巧

故事4 小美媽的憂慮

找到適合自己的小技巧

ADHD的靜心練習與衝動控制訓練

ADHD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擾與解決之道

ADHD如何在生活中學習鼓勵、傾聽與同理心

故事5 從混亂到穩定

 

Chapter 4 幫助過動兒,家庭學校雙管齊下

養育過動兒六大基本原則

家長如何面對及要求ADHD小孩

體罰、說教都是對ADHD無效的策略

如何讓過動兒順利融入校園生活

教師篇:儘量了解個案的困難與不足

學校篇:以正向態度予以溫暖鼓勵

 

Chapter 5 關於ADHD的九大迷思

迷思一:ADHD長大自然會好

迷思二:ADHD看一次醫生就會痊癒

迷思三:一個醫生看不好,多看幾個比較快好?

迷思四:想尋找單一有效的方法治療ADHD

迷思五:吃營養食品有助緩解ADHD

故事6 找法師化解還是去看醫生

迷思六:求助民俗療法幫助改善ADHD

迷思七:互相推諉,亂找戰犯

迷思八:以偏概全,媒體網紅對ADHD的誤解與偏見

迷思九:手機是導致ADHD的元兇

 

 

 

結語:一塊理解ADHD的敲門磚

附錄

附錄A-1:ADHD的早期歷史

附錄A-2:「盛行率」之相關研究

附錄A-3:什麼是科學證據?

附錄B:「基因」之相關研究

附錄C:「有毒物質」之相關研究

附錄D:「哪些藥物可用於治療ADHD」之相關研究

附錄E:「透過自然觀察法看藥物對ADHD症狀的影響」之相關研究

附錄F:「ADHD藥物的副作用」之相關研究

附錄G:「興奮劑濫用與轉移」之相關研究

附錄H:「治療ADHD的非藥物療法」之相關研究

書摘/試閱

養育過動兒六大基本原則

家有過動兒的家長,在養育過程中最常碰到的難題,就是家裡被搞得天翻地覆。在這種狀況之下,耐心、親情、理性和愛,所有的一切很容易灰飛煙滅。我們認識很多家長,自己生活得非常辛苦,目的就是為了把有狀況的小孩拉拔長大。也因為孩子常常給父母各種難題,父母的婚姻在磨難之下,常常千瘡百孔,甚至以離婚收場。如何在每天的過動砲擊之下,仍可躲過戰火,肯定非常不容易。

 

因此,養育過動兒的首要原則就是「先照顧好自己」。大人先好好讓自己安頓下來,才可能面對有狀況的孩子。記得先找到身心可以喘息的空間,唯有找到安身立命的方法,才可能回家面對暴衝的孩子。另外,後援非常重要,偶爾能喘氣一兩個小時也是好的,趁著這段時間逛逛街、買買東西,都可能讓心情舒緩下來。

 

接著要優先處理的,是好好「釐清孩子的問題」。釐清的方法,還是需要到正式的醫療院所,請專科醫師或臨床心理師好好確認問題所在。走過初診流程,才能正式確立孩子的診斷。有了診斷,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有的時候不見得一定就有問題,有些孩子可能是很輕微的,也許稍微注意一下互動方式就好,不見得每一個都需要直接跳到藥物治療階段。

 

釐清問題之後,我們要知道,孩子就是長了一個特別的樣子,我們要「接納他的特性」,他面對事情有自己獨有的方法,面對這個世界也會有自己獨特的反應,這些反應可能不是大人所想像的或想要的。但是,大人要學會接納他就是這樣的孩子。

 

了解小孩的特性之後,下一步要「採取行動」。我們都明白,一個家庭能夠運作下去,至少需要一些基本原則。但是這些原則的建立,與孩子溝通後,

 

可以採用干擾最少、標準最低、可往下運作的方式為佳。配合小孩的特性,先將這些基本原則確立,大人們立場一致,也願意遵守,不多做要求,才能讓所有家庭事務往前走。其實,很多家庭會出現衝突,經常是標準太高所導致。因此將標準降到大人小孩都能接受的程度,很多事情自然迎刃而解。

 

當小孩可以按照一定的原則往前走時,記得不要吝惜「鼓勵孩子」。不要把鼓勵想得太複雜,口頭上立即的稱讚也是一種鼓勵,讓孩子立刻可以知道他現在所做的事情是大人所稱許的,而不只是一種該盡的義務、該負的責任,或許可以讓家庭氣氛緩和許多。

最後,記得「與小孩和解」,即使小孩犯下各種錯誤,仍需原諒他們,

 

不要記仇。他們就是一個還在學習的個體,外在的社會、學校對於要求經常更巨大也更無彈性,如果家庭也採取同樣嚴厲的態度,孩子們肯定無所遁逃。多數的小錯誤,如果拉長時間來看,幾乎都是微不足道的。不要糾結於這些小錯誤,讓孩子們有機會練習,才可能會有進步的空間。

 

家長們面對過動兒總會遇到各種困境,若可以抱持上述原則:先照顧好自己、釐清孩子的問題、接納他的特性、採取行動、鼓勵孩子、與小孩和解,就可以在夾縫中逐漸摸索出一條適合自己與孩子的道路。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0 279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